县域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2023-03-05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2017年1月7日,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新思路 新机遇 新突破”为主题,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方式转变,分享县域经济发展的最新观点与成果。

本次论坛立足“新型城镇化、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金融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与县域经济发展”“幸福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精准扶贫与县域经济发展”等议题,深入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机遇,谋求实现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新突破。

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贺铿:

转变思想观念促 “三化”结合

要建设全面小康,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就要把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化”结合,要真正转变思想,以發展县域经济。

要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农业现代化,一个是农产品安全。农业现代化问题最要解决的就是农业土地的流转问题。农用土地不能很好地流转,它就会影响产业的规模经营,就会影响农业现代化,同时也严重地制约了现代化的发展,所以要解决农用土地如何流转的问题,

城市化在县域经济建设当中,就应该把小城镇的建设作为一个主要的抓手。让剩余劳动力尽量在家门口就业,农民不需要离乡背井,这样会解决许多问题。

目前,中部和西部的县财政困难,主要是没有非农产业,没有工业,因此需要把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化”结合起来抓。只有这样,才能使县域经济得到很快的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

县域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基础性作用

县是我们国家财政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基础性作用,“三农”问题或扶贫问题需要依靠全社会各种经济综合发展来解决。应该注意四个方面:一、强调绿色发展,有些县发展经济,把污染企业招进来,虽然对县财政有点贡献,但是对县环境污染较大;二、注意因地制宜,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各有特色,做好其中一个方面就可以立足;三、注重市场选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特色,但不是都能发展到前十名样子;四、县域经济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开放的部分。

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智库部部长靳宝华:

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助力生态小镇建设

国家开发银行坚持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一般商业金融找项目,就是摘熟桃子;但是开发性金融做培育项目,习惯种树,在城市基础建设和产业建设方面做工作。

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成立之后,继续发挥开发性金融先锋、整合作用,引领社会资源作用。生态本身作为发展资源,生态可以换资本、资源,城镇化可以生态为基础,向生态资本方向发展。随着基础设施和道路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形态上有大发展,县域不一定发展大城市,还可以挖掘特色产业,抓好特色小城镇建设。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晓明:

航空便利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经济,只有通过与更大的城市圈、更密集的经济体结合,才能保持发展的活力。通用航空是所有的交通工具中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之一。从连通的角度上来讲,航空便利度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农业县可以用飞机去喷洒农药、播种,以及进行农作物的监测,直接提升农产品的产值。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巨建国:

政策标准化助力县域经济高效发展

工作方式如果不发生转变,不可能到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也就不可能实现。工作方式如何转变?县域经济如何转型升级?需要建立一套工作4.0的标准模式。在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内,进行全面改造打造第四代产业园,由此,实现了从第一代物业共享到第二代服务共享,从第三代标准共享到第四代的数据共享。

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华堂:

发展县域经济要抓大数据、互联网机遇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抓住大数据、互联网的机遇,以新的思路达到发展的目的。 最近配合国家的生态发展,我们建立了未来城市与基础设施研究院,利用建筑、环境等学科,联合成立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院,推动智慧城市的研究、交流。还建立了中国城镇化研究院,进行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交流、合作。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村电商创业群体涌现。基于此,结合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本文分析了助推县域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关于人才、物流体系、政策、品牌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如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健全农村新物流网络体系、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等。

【关键词】农村电商;县域经济;品牌化

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了新渠道。将电子商务纳入农业生产模式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可促进农业经营水平的提升,实现农村就业的多元化。然而,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依然面临着客观问题,如电商人才缺失、物流体系不健全、配套服务滞后、品牌化程度低、质量监管难等。

1 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首先要奠定人才基础。关于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具体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1 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引导作用

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可开展电子商务工作,整合电子商务培训资源,以电商企业、高职院校等平台为依托,對本地电商从业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内容包括网店设计、管理运营、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一支本地电商队伍。

1.2 吸引大学生和电商人才创业

支持从事电商行业的本地青年创业,吸引专业性的大学生及电商行业人才在创业,政府可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具体而言,政府可引导专业院校、电商企业、行业协会等对农村电商创业人员进行商务培训,切实促进农村电商创业者在学识水平、技术操作、服务意识等方面业务素质的提升,有计划地培训一批电商管理人才,夯实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基础。

1.3 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

结合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利用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充分发挥农村闲置劳动力的作用,加强知识技能培训,致力于农产品加工、仓库储配、分拣打包等方面,以增加农民收入。

2 健全农村新物流网络体系

健全农村新物流网络体系,可着手于农产品流通模式、物流体系等,具体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2.1 转变农产品流通模式

结合本地农产品特色,大力建设包括产品包装、仓库储配、物流系统、配送体系等在内的农村新物流网络体系,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2.2 健全物流合作体系

以邮政为物流主体,健全物流合作体系。具体从物流企业配送、县乡级配送中心、村级配送点等着手,对物流配送中的时间、地点、线路等进行明确规定,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2.3 对接电商与物流的信息

协同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政府可建设物流产业园,建立设施完善的仓储物流基地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建设全方面的物流贸易平台,保证电商与物流的高效联动。

2.4 加强物流技术体系建设

引进物流核心技术,建设农产品保鲜产业链。具体从产出地预冷、销售地冷藏、加工保鲜、运输保鲜等方面着手,保证设施资金到位,建设产品监控体系和产品追溯体系,严格把关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保证其品质和安全,以赢得消费市场的认可和支持。

3 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

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可着手于政府部门协调合作、融资制度等,具体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应注重农业、国土、交通、人社等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产业引导、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场地提供、人才输送、企业注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良好政策环境,确保农村电商创业各项条件的落实。

第二,革新农村电商投资的融资制度。将农村电商创业纳入小额信贷扶持政策,可在贴息补贴、青年信用档案等方面具体落实,为农村青年电商创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针对物流企业信贷,金融机构可创设贷款新品种,提高贷款额度,优化授信体制。针对农产品保险,保险机构推出农产品在作物种植、果蔬质量、物流破损等方面的保险品种,有效降低农村电商运营的风险。

第三,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建设农产品物流集散基地和电商产业园区,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平台基础。积极引进第三方电商服务机构,具体在设计研发、网络销售、商务咨询、法律维权、财务系统等方面提供多种服务,为电商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

第四,完善电子商务监管体系。为促进农村电商商务的健康发展,政府可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有效监管。以电子商务数据为基础,政府可及早发现并预防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隐患,为解决重大问题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具体而言,农村电子商务大数据包括种植环境监测、生产产量、产品输送、产品品类、等方面的数据内容,真正用数据体现农产品的安全、有机、绿色,真正用数据为农村电商发展保驾护航。

4 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可着手于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等,具体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4.1 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加强农业生产合作,建立“企业+农户”的合作组织,由企业为农户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签订详备的农产品生产协议,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具体而言,在政府引导下,电商企业协同技术部门制定包括加工、包装等在内的上市贸易标准。此外,政府可扶助实力企业获取经营资质证书、产品认证签证,即是农产品生产有机、无公害、绿色等方面的认证,为消费市场提供认证依据。

4.2 践行农产品品牌化营销

为吸引城镇居民消费,政府应注重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完善产品追溯制度、电商企业诚信制度,促进农产品产业集群,优化县域产业链条保证农产品在品牌、包装、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统一性,大力扶持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5 结论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应以电商人才为基础,在物流网络、扶持政策、品牌化策略等方面进行实践。本文具体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在人才培训和引进方面的途径,以及农产品流通模式、物流合作、技术等方面的建设。并结合融资制度、商务平台、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等方面的建设策略。因此,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农村电商发展应切实践行合理配置电商人力资源、高效联动电商与物流、强化政策支撑、革新生产和营销模式等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马自欣,梁雪爽.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存在的问题及模式创新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70-74+119(2017-12-14).2017,06,010.

[2]罗喆,苏友娣.探讨当前高校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6(05):81-82(2016-06-21).

作者单位

中共辽宁省葫芦岛市委党校 辽宁省葫芦岛市 125000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面对基础教育发展实践中存在怪象和问题,我和我的团队历经 “主体能动的量化积分绩效管评”、 “全员激励的合作共生效能管评”和 “多元多样的有机和谐生态管评”三个实践阶段,后又经过“市域外推广应用”合作实验的改革探研过程,在实践中着力构建素质教育生态管理评价体系,推行多元目标、多元培养的梯次式管理、梯次式评价、梯次式论质、梯次式激励,引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产生了广泛的发展效应,助推人的全面成长,促进教育生态和美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生态;管理评价;梯次循进;和美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根基,长期以来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核心表现为:教育理念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质量观念不尽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教育管理实践的科学性、时代性明显不足,效率不高;教育评价难以体现素质教育本义和教育生态本真,难以体现完善意义的教育质量;譬如“抢尖办学”、“拔尖教育”、“圈养式育化”、 “重智轻德”、“升学论质”、“分数比优”、“演导式教学”、“被动式学习”、“挤压式提质”、“盲从式择校”等怪象和问题。这些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虽然有多种强大的社会历史成因,但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的深层障碍。抓住教育理念、管理和评价这些核心问题,大力推进实践创新,积极探寻解困路径,是教育者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自觉。

梯次循进教育综合管理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根植于西北山区农村学校和国家级贫困县三十多年的自觉创新实践,致力于还原教育生态本真发展、积极建构破解素质教育实践难题的新理念、新管理和新评价的理论体系、运行活性机制和方式方法,努力探寻一种激发生命能量、激励自我实现、提高管理效能、完善质量研判、推进均衡发展、追求生态和美的教育科学发展路径。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梯次循进教育的创立,经历了30 多年大时空、多层面教育综合管理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生成过程分为20世纪80年代“主体能动的量化积分绩效管评”、90年代“全员激励的合作共生效能管评”和本世纪初年“多元多样的有机和谐生态管评”三个实践阶段,后又经过国内各地6年多“合作实验的借鉴应用与成果转化”的实践检验过程。

1.直面的教育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我和我的团队推进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评价创新,在教学方面着力解决了方法陈旧、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新要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班级管理方面,着力解决学生全面发展取向偏失和自主进取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学校管理方面,基本解决了对教师劳动缺乏客观绩效评价、没有量化考核标准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推进县域教育质量管理评价创新,着力解决县域中小学校办学差异较大、自主发展动力不强,教育管理粗放、作风不实、效能低下,师资队伍培训不够,教学方法改进缓慢、教育督导滞后乏力,薄弱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农村学校办学困难等问题。

本世纪初年至今,我和我的团队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创新,着力解决学校间办学水平不均衡,管理模式“一刀切”,评价方式相对单一,教育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教育评价思想和方法片面消极、教育回归科学思维保守,关注个体生命发展知行缺失,以及“唯升学率”、“唯分数”取向追求等问题。

2.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第一阶段改革的实践特征表现为“原点驱动、因人育化”。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促进自主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学校管理中,立足教师工作职责和职业规范,注重教职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积分制度推行量化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以工作劳动效果相对发展变化的比幅诊断研判质量和发展,推行绩效评价。

在教学中,总结推行了“互动互感规程”的课堂建构新模式,开展了“激发兴趣、扩大阅读”的教改实验,坚持革除“满堂灌”,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建构“双边互动、精讲多练”的新模式,把教改重心放在学生主体“学”的关注点上,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主导、学生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着教与学的自信。

在班级管理中,树立起了“人人都是好学生”的教育教学观。坚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推行了“五步行法”,在“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的基础上,增设了体现学生多元发展进步的多样化激励项目,激发了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班级生活充满活力。

在学校管理中,推行“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积分制”改革实验,从“德、识、勤、责、能、绩”等要素出发,提出工作目标要求,坚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量化管理”模式。坚持质量提升的立体控制和生态发展判识,平行分班,不设重点班,积极构建学生自由发展的教育生态人文环境。

(2)第二阶段改革的实践特征表现为“分类助进、效能激励”。20世纪90年代,在县域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按地域、分类型、划层次的分类助进,以“最近发展区”目标激励发展进步,以“上等升级、达标超越”活动激励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县域推行“教育教学质量等级目标管理制”改革实验,对全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分类定标、分类施管、分类论质、分类论奖。在此期间,率先推行“中招加试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实验”项目改革。

(3)第三阶段改革的实践特征表现为“相宜惠人、和美发展”。在推进县域教育发展中,关注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采取“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和“发展性效能评价”方式,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等级、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个体、群体、群落发展对象,实施生态化管理评价。

在全县推行“教育教学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以促进“管理互主体认知统一”的制度设计,强化改革的制度支撑;以搭建“校际公平竞争平台”的合作共生机制,激励所有发展对象自主创新,以实行“主视增值效能”的评价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发展管理新常态,以坚持“差异论质激励”的人本生态发展标准,彰显教育管评实践的活和效能,实现教育人文生态和美发展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

三、梯次循进教育成果的主要内涵

梯次循进教育教学综合管理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坚持从现代哲学的认识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理论基础出发,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为中心,以人的生命幸福为目标,以人的素质全面养成为中心,以科学管理评价为导向,主张教育活动自觉回归教育科学,还原教育生态本真,坚守教育教学规律,立足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和人的终生发展需求,追求教育科学管理评价的理性认知和实践效能;强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自信和自由,关注和促进每个人积极能动地自我实现。着力在实践中解决好教师对学生、校长对教师、教育局对学校和校长的科学评价激励的问题,引领教育工作者直面基础教育发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锐意改革,自主创新,积极探究破解的策略和方法。

梯次循进教育倡导“以人为本,把人当人,看每个人有才、有用、有作为;因人育化,把人当有个性的人,让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相宜惠人,把人当自觉发展的人,使每个人自主、自强、自幸福”的人本生态发展理念,理性揭示如何看待人、如何发展人、如何成就人的科学发展知行意义。其本质内涵为:“以人为本、差异公平;原点驱动、因人育化;分类助进、效能激励;相宜惠人、和美发展”。其体系结构要素和实践操作模型表现为“六大系统、互动互感规程、五步行法、六要素管评、四环控制、三维导式、七环教学、跨区联评、三活效能”等,构成了系统化、规律化、程序化、操作化、制式化的形态机制,其应用范围涵盖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校管理和区域教育发展管理等广阔而宽泛的领域。

梯次循进教育主导“唯物唯人、尊重差异,关注个性、因人育化,主导自主、全人育养,人尽其能、全面发展”的施教理念和实践;主导“关注基础、最近组类,按类定标、立体比较,动态要求、激励超越,合作竞进、和谐发展”的施管理念和实践;促使发展对象能动、自主、适宜、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体现制度化、精细化、人文化、效能化、科学化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管理评价文化因子。

“以人为本,差异公平……”是梯次循进教育的本质内涵。“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社会发展和生命成长价值,坚持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追求教育服务人的全纳性功能作用和全人性发展效能;“差异公平”关注人本生态的不同状态,强调要尊重个体生命差异,主张教育服务于人的地位权利平等化、发展方法个性化、发展途径多元化,促进教育实践的科学化,实现教育公平。“原点驱动”关注教育对象本原和发展的基点,强调教育实践活动的适切方法选择,以焕发人的自觉能动和创新活力,追求人本的可能、可为、可发展的本能、力能和效能的进取意义;“因人育化”关注人本个性材质和智能,强调育人实践的适切途径和方法选择,追求人本适宜发展的生态意义;“分类助进”关注不同层次个体、群体、群落的发展态势,研定梯队归类,类队标准,类进目标,设计策略和类别的显性提示和隐性暗示,强调管理活动行术攻略的方法选择,追求相互竞进、自我超越的实践效能;“效能激励”关注人的本原和发展差异基点上的发展增量增值的提高进步幅度和可持续发展态势,强调激励的主体对象发展生成的研判价值;弃除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标准的论质评价行为,追求评价激励的生态助生效应、公平公正意义和科学导向作用;“相宜惠人”关注教育管理互主体行为作用于实践的方法选择,强调教育管理机制、制度和方法的科学性和适切性,追求教育互主体教学相长的宜人、助人、惠人实践效果;“生态和美”关注教育科学、公平、和谐发展的实践目标取向,强调教育服务于人的自我实现的路径选择,追求教育生态和谐活美发展的理想归宿。

梯次循进教育实践探索关注每个生命主体的发展意愿和最大成长潜能,强调“点燃每个人的发展激情”,“让每个人奋发有为”,“让每一个人各得其所的适宜发展”,“让每一个人体验发展的快乐”,促使所有教育对象实现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发展;坚持为人的自我实现创设和提供和谐发展环境、均等的发展机会、适宜的发展空间,促使每一个人的自主作为并通过自身不断努力获得更广阔、更深远的生命意义,实现个体精神成长和生命价值,充分感受属于自我的人生幸福。

四、改革探究实践效果及成果转化的社会效应

梯次循进教育发源于西安市蓝田县白村中学,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历经了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积淀,是集体实践智慧的结晶,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产物,体现出了蓝田教育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创新精神、理想追求和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先进性和示导性。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白村中学连续保持了30年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一等奖”、28年中考总评成绩“全县第一”的殊誉,创造了“白村现象”,打造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最先试行量化管理的实践典型。

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现今仍是省级贫困县的蓝田县,在县域范围全面系统推行梯次循进教育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教育管理质量跃上新台阶。新世纪迄今,经过“十二年四个管理周期”实现了高考二本上线人数由长期徘徊在400人左右达到突破2000人大关的目标。蓝田教育人文生态不断趋向和美发展,取得了超越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跨越式提升,跻身于“全国教育典型”行列,并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和生力军。

2008年4月,在陕西西安召开的、由中国教育学会、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农村教育发展与管理研讨会”,专题推介梯次循进教育实践做法和经验,与会专家和教育部领导对蓝田的改革创新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会议认为,蓝田县梯次循进教育综合管理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从人本生态实际出发,关注个体、个性差异,推行多元目标、多元培养的梯次式管理、梯次式评价、梯次式论质、梯次式激励,努力还原教育生态本真发展,这一改革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西安会议”以来,全国一千多家教育机构和学校赴西安蓝田县学习借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四川省邛崃市等各地一批实验区县和实验学校将该成果应用于区域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之中,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适宜和持续发展。

河南息县在全县范围内以行政手段推广应用该成果,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创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了县域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赢得了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普遍关注和充分肯定。

随着改革的深化、研究的深入、成果的转化和效果的彰显,国内几十家媒体跟踪报道了改革经验和实践成果,梯次循进教育理念的社会效应不断扩大。

2009年,我撰写的《素质教育梯次发展管理评价实践研究》一书获西安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2009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内参《情况反映》(第208期)《蓝田县实施“梯次发展教育”破解农村素质教育难题》指出:“蓝田经验是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农村教育上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应加以推广。”

2011年4月,西安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在全市推行梯次循进教育。

2011年5月,陕西省教育厅号召全省学习借鉴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经验。

2014年,梯次循进教育改革经验和实践成果,获得教育部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外的教育专家对该研究成果也给予了一定关注。美国AGTA教育机构的Steven Wilson(史蒂文·威尔逊)认为:“The great methods which are explored by the educator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China in their practice are worthy of being learnt or used for reference by us.”(中国山区的教育工作者们在实践中探索出这套方法很了不起,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成果主持人单位:西安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   王永丽)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以粤西山区县级市高州作为研究区域,从资源状况、地理区位、产业状况、城镇体系等方面进行SWOT分析,对其在经济发展过程所形成的路径模式进行概括总结,尤其是其在发展“三高农业”方面的经验启示,可以为国内其他县域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东部山区县;县域经济;高州模式;SWOT分析

[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研究的最基本单元,可以划分出蕴藏资源、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外贸型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条件差异性可能会导致相同模式产生不同效果,所以不能简单地套用某种模式。高州市与其它欠发达山区县存在类似的区域状况,经济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然而它能通过改革摆脱各种束缚条件并取得较大成功,其经验模式是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的。

一、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高州是广东省茂名市辖县级市,于1993年6月撤县建市,地处粤西南,与广西北流市接壤,毗邻省内的电白县、信宜市等市县。全市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1.5%,丘陵占31.9%,现辖23个乡镇和5个街道,总人口176.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耕地少的山区县。〔1〕改革开放前,高州仍是一个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山区农业县,但如今已是一个拥有多项“全国百强县”荣誉的山区县级市。

(一)优势(Strength)

高州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适合发展以种植荔枝、龙眼和反季蔬菜等蔬果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境内蕴藏高岭土、磷矿等资源,其中高岭土藏量达7000多万吨,磷矿储量达2亿吨。河流干系较多,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78公里。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冼夫人庙、宝光塔、古城遗址和根子贡园等景点,有利于发展商贸旅游业。属于珠三角五小时经济圈范围,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临近三茂铁路,距湛江港和湛江机场不到100公里,有利于对外经贸往来。〔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高州设立高职分院,辖区建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

(二)劣势(Weaknesses)

高州的三次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关联性弱。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暂未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农产品仍以鲜活销售为主,荔枝、龙眼等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价低与滞销并存,果农增收遇瓶颈。工业体系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的中小型工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分布较散,未能发挥集群效应。微小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落后,乡镇多但规模小,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城乡经济聚集效应。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珠三角部分产业逐渐向外转移,高州可以利用毗邻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工贸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吸引区外转移的企业、资金和技术。粤桂黔高铁正在建设中,计划将于2014底完工通行,作为地处这条高铁沿线的城市,将有利于当地农副产品对外流通,促进对外商业贸易发展。

(四)挑战(Threats)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高州的“三高农业”已颇具地方特色,然而其他地区也相继效仿,荔枝、农眼等水果市场相对饱和,供应量高致使销价竞争大,滞销情况时有出现。粤西的湛江市、云浮市以及茂名市境内的其他县区都会过滤减弱珠三角对高州经济发展的辐射扩散作用。近年茂名市逐渐把经济发展重心向南部沿海区域转移,这对地处茂名北部的高州而言将是一种威胁。

二、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

(一)以农起步,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许多干部群众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业以粮为纲,生产结构过于单一。面对这些客观事实,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只有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挥山地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种植蔬果经济作物,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于是开始大作“农”字文章,积极发展“三高农业”。首先是规划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建立区域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鉴江沿岸10个镇沙地多,雨水充足,冬季寒害较少,集中发展香蕉、反季蔬菜;东部气温相对较高雨水少,集中发展荔枝、芒果;西部丘陵坡地多,集中发展龙眼、芒果;北部气温相对低,集中发展杂果、南药。目前已形成东部荔枝、中部香蕉、西部龙眼、北部杂果的水果特色生产格局,多个乡镇被评为广东省专业特色镇,多种农产品被评为全国农业博览会优质金奖。〔2〕其次是对尚有的荒山地、荒滩和低产农田及林地进行改造,把低产田和山坡地改种水果或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大力推广以种植名优水果为主的、“鱼—禽—畜—果”综合经营和“稻—稻—菜”的耕作生产模式,利用产业链进行循环化生产,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率。

(二)以农促工,积极发展涉农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发展工业积累建设资金

“三高农业”为高州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高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87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3.45%。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市—镇—村—组”交通网络。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政府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实行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政策,扶持引进涉农的规模专业种植户和中小型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干果加工、水果罐头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涉农工业企业。在农村组建生产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和链式生产配送农业,使农产品滞销问题得到缓解。

(三)以工带农,加大招商引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凭借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依托靠近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高州对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据区位优势把涉农工业做大做强,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和涉农商贸流通企业被培育起来。1993年广东省批准设立高州市金山经济开发试验区后,外商慢慢进入高州投资办厂,皮革手套、铸铁件、医药保健、橡胶制品、造纸等产业逐渐发展为高州市的龙头工业。201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24.2亿元,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35.7%。工业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非农收入也因此显著增加。

(四)抓住契机,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商贸产业,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水果之乡和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高州市积极对外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唱响“古色、绿色、红色”的旅游主打戏。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初具规模的旅游业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品需求,带动了商贸经济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商贸网点遍布城乡。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9亿元,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9.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30.4︰46.2,可见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高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观念,激发民众生产发展意识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市首先从地情出发,出台政策狠抓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工作,提高他们对“三高农业”的认识,改变“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思路,提出利用山坡地和调整部分宜果的低产粮田发展以水果种植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3〕其次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经营成功人士和农业专家到当地讲授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和耕作方法,解放群众小农思想,增强发展信心。政府还组织农村干部、民营企业家和有相当经济头脑的群众到珠江三角参观学习取经,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重视教育和技术推广,依靠制度营造“三高农业”发展氛围

在经济发展初期,高州经济发展政策主要突出一个“农”字,通过制定小额信贷、涉农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等政策,在社会营造重农促工和以工带农的经济发展氛围。在面临因地处山区招贤纳才难的情况下,高州注重“教育造血”功能建设,建立职业学校培养本地技能人才,尤其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良种和技术推广,并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农业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他们为当地“三高农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三)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并重,注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与合理布局

基于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山区县要综合分析地情和市场需求,根据不同时期下的区位条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适时有侧重地发展三次产业,做到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两者并重。〔4〕对优势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特色,在产业内外部之间做好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州的“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三大产业齐发展”的路径模式充分体现和贯彻了这一思想。

(四)发挥市场、政府和公共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州始终把地情与市况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三高农业”,对农业专业户和涉农企业给予信贷、税收、补贴等扶持补助。在农村组建生产专业合作社,并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充当区内外企业经济组织之间联姻桥梁,促进当地农业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的合作交流,如今该市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已被广东省确定为学习范例。在搞好交通物流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当地政府积极与市内外企业商业协会、村社农户共同培育组建市场体系和构建营销网络,着力搞活商品流通。

(五)利用区内外资源,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圈

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山区县普遍存在资金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等不足条件,此时更应加强与区外联系合作,利用比较优势,与其他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建立紧密联系的商贸市场和产业联动机制。作为粤桂交通枢纽,高州加强与省内的湛江市、云浮市等周边城市的经贸往来,消除商品流通的各种障碍,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吸收区外转移的资金、产业和技术。

〔参 考 文 献〕

〔1〕张新红,张志斌,李鸿飞.中国东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研究—以广东省高州市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2〕高州改革开放30周年发展综述〔EB/OL〕.高州市人民政府网,2010-11-8.

〔3〕高州市统计局.2013年高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高州统计信息网,2014-2-11.

〔4〕陈雪梅.广东省高州市传统农业转变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村观察,2000,(06) .〔责任编辑:史焕翔〕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金融;和谐;立法

目前,县域资金继续大量外流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县域金融有效需求满足率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在这种情势之下,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的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及农村问题也就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解决县域经济,特别是“三农”问题的许多措施都与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县域金融投资立法的缺失、金融服务配套服务立法的不完善及所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对县域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此外,缺乏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法律法规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完善县域金融投资立法,支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在金融立法配套层面解决“三农”问题。

一、现阶段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县是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目前,我国共有2861个县级行政区划和4.104万个乡级行政区划。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县域”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县域”的稳定发展,也不可能有全国的稳定和发展。从实践来看,中国的和平崛起,如果没有县域经济的支撑,就无法实现中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高度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中的权重问题——“三农”问题更是重点关注对象。各级采取了多种措施,力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然而,从事实上看,县域经济普遍陷入了增长低速、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

(一)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较缓

截至目前,全国2861个县级市县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4%,人口占全国的71%,但是GDP却只占全国的50%左右,财政收入约占全国的45%,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国的40%,社会消费总额约占全国的50%。由此可见,偏小的县域经济总量和缓慢的发展速度与县域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及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力量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二)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目前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我国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工业企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绝大多数企业由于资金、地理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中的工业经济总量小、层次低和创新能力差。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大而不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实施的工业项目多以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低。

作为县域经济中的根本大业——农业,虽然国家惠农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对其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农民由于农业投入与农业、土地收益往往无法成正比而降低资金、劳动力和时间投入,进而导致了县域经济的基础十分薄弱。

县域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至今主要靠财政供养的非盈利性服务业还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一些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业、信息传输和计算及服务业等行业却发展缓慢。正是由于其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的长期积累,在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导致了许多县域经济一度快速回落。2010年,经济发展虽已企稳回升,但是目前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还存在一定风险,特别是近期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能源、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给已经回升的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三)县域经济特色产业不强

县域经济实质上就是特色经济。作为欠发达地区,其资金、技术和市场都没有优势,只有利用本地自然优势、地理优势和生物作业优势实现突破发展,而不是一味寻求外在因素。因此,只有在学习城镇先进经验的同时,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才是真正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力渠道。

二、县域金融机构风险利益弱化县域经济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如何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成为了当前县域金融工作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虽然存在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等多极并存的局面,但是由于县域经济自身弱势因素的影响加之县域金融机构对风险利益的考量,导致县域经济大量资金投入需求与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弱化不和谐发展。

事实上,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出现的大量问题:经济发展低速低效、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不仅需要国家及其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县域金融的扶持。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尚未完全发育的低端市场情况下,发展县域经济所需要的大量信贷资金主要依赖财政贴息、土地等抵押物优惠政策的扶持。而事实上,商业银行的资金很大程度流向大城市、大企业的集中授信和贷款,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仍存在资金投放不到位、信贷品种不多和扶持信息欠缺等问题,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平稳增长。由此可见,资金瓶颈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挥金融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必须把金融资金投向农村作为一项首要任务。这需要各类银行以战略眼光来对待农村市场,自觉承担振兴农村经济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和环境建设,为金融资金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开辟绿色通道,使之成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县域经济主体具有小型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的特点,为满足县域经济微观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具有产权结构优势、低交易成本优势、市场效率优势、信息优势和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的各类中小型金融机构,重新构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县域金融体系。

三、加强县域金融投资配套服务立法

归根结底,制度建设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要确保农村金融服务持续的改善,确保“三农”发展得到应有的金融支持,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障。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相对不足,缺乏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法律法规

是抑制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完善县域金融投资立法,支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从金融立法配套层面解决“三农”问题。

(一)我国县域金融立法现状

目前,中国唯一出台的解决县域经济的立法为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规第十五条要求:各金融机构应当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和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经营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该法规第十六条还规定:国家要采取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创造条件,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各种方式直接融资。

县域经济绝大多数都是内源财资匮乏(市场风险大、企业倒闭率高、财务制度不健全和资信状况堪忧)和外源信用安全匮乏(缺乏信用担保)。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明文确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国家鼓励各种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但银行等各金融机构考虑到安全性因素对中小企业往往是惜贷,甚至是拒贷。它们对中小企业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而且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程序繁杂,存在“信贷歧视”。

可见,国家没有配套金融信贷立法的出台而仅仅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原则条文规定显然无法从法制层面解决县域金融信贷难的问题。

(二)加强县域金融投资配套服务立法的建议

1.借鉴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成功经验,制定并出台中国《县域金融再投资法》。社区银行(commumtyBank)源自美国。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

(Independent CommunityBankers ofAmerica,ICBA)的规定,社区银行在特定地区范围内组建并独立运营,主要为当地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并保持长期业务合作关系的小银行,资产额介于两百万到数十亿美元之间。与大中型银行机构相比,社区银行品种丰富的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通常只收极少或不收交易费;在地域市场方面,社区银行主要服务周边的家庭、企业和农户,社区银行对借款人的基本个人信息资料和借款项目的信息获取便捷、真实。因此,快捷的贷款审批程序,可以较好地解决“信贷歧视”问题。

美国社区银行能够良性经营是因为实行了特色的经济运转模式、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和严格的监管体制,其中突出的法律因子是因为美国社区银行稳健经营的制度保证——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of the United States(英文简写CRA),即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美国《社区再投资法》从内容上严格界定要求存款机构必须为其所在的社区提供信贷支持,而且其中一部分必须贷给社区的中低收入人群(含向高收入者在贫穷地区置业提供的信贷支持)。

中国无论是从经济发展配套设施还是从已有现行的、不全面完善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来说,都应适时出台中国《县域金融再投资法》,在法制、金融立法层面保障资金流向县域经济,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县域,这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县城经济欠发达的状态下,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金融两者的耦合性势必出现偏差,金融难以有效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国家配套出台强制的立法制度,从制度方面强制金融机构在适时关注自身经济利益和核算风险利益的前提条件下适度宽松地加大对县域投资力的度,引导资金流向,通过立法的强制手段纠正偏差,促进两者协调健康发展。

2.完善金融监管,及时披露监管考核结论,接受社会舆论监督。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应切实加强对县域金融的监管,探索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技术和方法。建议由人民银行、银监局、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组成联合考核组,定期和不定期对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以及“三农”和小企业贷款增速情况进行现场和非现场的监督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对于达到日标存贷比的机构,给予直接减免所得税和营业税、执行较低的准备金率、优惠的再融资利率、优先批准新设立分支结构和经营新的产品及业务等激励政策;对于低于最低存贷比的机构给予直接惩罚。通过银行资金财务报告和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适时监督管理,以期资金优化配制达到预期各银行机构分支机构的资金投资汇报。监管者对县域金融创薪负有更多责任,应鼓励包容创新的监管,鼓励针对创新的不断发展去调整监管手段。

3.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投资的保险服务体系控制县域经济的投资风险。自2003年以来,“县域保险”开始成为中国保险业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县域被称为继城市之后最大的保险业金矿,是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增长点。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险服务体系,须明确保险的本质是政策性保险,是政府对县域经济实施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政策性保险的业务范围,并给予政策支持,促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政府补贴或委托代理的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保险市场为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并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鼓励龙头企业资助县域经济中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参加保险,支持保险公司开办特色保险业务,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应在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大趋势下认识县域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问题,适时出台县域金融再投资法。县城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金融机构仅仅在县域吸收资金、基本不投放贷款和资金主要流出是有问题的,但强制吸收的存款完全投放在县域也是有违经济规律的。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实现资金在区域空间配置上的均衡,出台《县域金融再投资法》并分步骤在适时情形下出台配套的财政、金融和税收等多种宏观调控杠杠的手段,促进县域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王政武]

上一篇:形式与政策的论文下一篇:市场经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