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青年教师论文范文

2024-02-10

县域青年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十三五时期德清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分为四个方面:制度先行、产业跟进、环保贯穿和理念落脚。

关键词:生态文明;县域;德清

经过几个五年规划的努力,德清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美丽德清”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无可否认的是:与同一时期的其他县域相比,德清的生态文明建设显然不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目标,德清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德清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三五时期将继往开来、任重道远。

一、十三五时期德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美丽德清、创造美好生活”的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着力培育生态文化,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态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制度品牌;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现代体系,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紧抓生态环境保护不放松,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助推德清生态环境不断向好,为美丽德清奠定基石。通过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创新、产业体系不断现代化,在十三五时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德清模式”。

二、十三五时期德清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通过德清县各部门的协同努力,集合全社会的参与力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的局面,将德清建设成全国领先的生态文明县域。具体而言,分解目标如下:

(一)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理念增强

以绿色低碳消费为代表的生态文化形式不断涌现,形成多样化的生态文化品种,并且初步发现生态文化的经济价值。伴随生态文化的繁荣,生态理念覆盖到社会各个阶层,形成全社会共谱生态旋律的和谐氛围。

(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具备德清特色的制度品牌

进一步完善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代表的已有制度,在全国率先突破生态文明考核制度等制度;从其他地区复制移植碳排放总量控制等制度。初步形成“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恶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代表的一批制度培育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德清特色生态文明制度。

(三)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

到2020年,生态建设经费占GDP比重达到8.56%以上,生态环境污染事故零发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小于2 04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2 945 吨,全年API指数优良天数320天以上,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分别达到100%和100%;景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100%的旅游区(点)要通过国家质量等级评定;城市绿化率达到60%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四)生态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显著提升

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态化程度显著提升,生态绿色农业在农业产值中占主体地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力争达到50%以上,单位GDP能耗降到0.3吨标煤/万元以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生态旅游总收入突破120亿元。

三、十三五时期德清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地域性原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德清的县域实情。无论是制度创新的高度,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方向,都应与德清的县域实情相对应。

创新性原则。秉承创新性原则,十三五时期德清的生态文明建设应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培育新的生态经济增长点,创造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效率性原则。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为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协同性原则。生态文明绝非单打独斗能成,而是众多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十三五时期,应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同性,将德清的各方面力量统一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舞台中来,从而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四、十三五时期德清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分析

(一)制度先行,着力打造一批体现德清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品牌

1.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与生态文明考核制度

这两类制度是德清县十三五期间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其中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方向是:(1)对使用者付费模式进行探索,实现生态补偿模式的转型。目前的生态补偿模式是:政府付费模式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尤以转移支付模式最普遍。无论是政府付费模式还是转移支付模式皆以政府财力作为运转基础,长此以往,政府的财政会因此承受巨大负担。因此,若要维持生态补偿制度的持续发展,则必然要求对德清县生态补偿的模式进行转型,实现由政府付费模式过渡到使用者付费模式。(2)生态补偿覆盖到绿色产业体系,激发“生态红利”。借助生态补偿机制对绿色产业体系进行扶持,补贴绿色产业的成本,扩大绿色产业的利润空间,赋予绿色产业新的活力,促使“生态红利”从理论转化为现实。(3)探索区域之间以及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德清县目前的生态补偿制度只覆盖县内,对于涉及到德清县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尚未建立相关制度。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德清应探索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制度,从而将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

其中生态文明考核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有:(1)将民意调查作为生态文明考核的重要评判依据。在考核制度中应充分重视群众的满意度,建议在考核制度设置一条群众满意度红线,例如50%,一旦群众满意度低于50%就视为生态文明考核不及格。(2)在考核过程中建议设立现场评审制度。具体内容为:由生态办召集成立生态文明建设评审团,评审团的成员应多样化,包括环保专家、各行业代表以及普通老百姓。评审团现场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评审材料为依据进行打分,最后通过加权平均形成一个总分,该项总分被列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3)考核结果应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可以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于不合格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应责令限期整改,严重者可以进行相应的处分。

2.完善总量控制类制度的实施

总量控制类制度在十三五期间的创新方向在于: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农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总量控制制度以及通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实施空间管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总量控制制度体系;对总量控制的各项意见、办法、方案做进一步的调整、完善,从而整合成一套体系化的制度框架;转变总量控制的模式,实现从容量总量控制向目标总量控制转变;探索跨区域以及流域总量控制制度;通过以上步骤最终促使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协同作用逐步显现。

3.加快多规融合从试点到推广的步伐

2014年德清被国家四部委(发改委、环保部、建设部、国土部)确定为多规合一试点(全国仅28个)。多规融合意为多个规划在规模、时序、基础数据、布局、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做到用统一的平台管理基础数据、用统一的流程完成规划审批,实现规划之间的统一、协调,避免出现矛盾冲突。目前德清县已经开展多规融合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多规融合进行大范围推广,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自身的规划融合以及与其他方面的规划融合。为此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建立规划协调机制,通过统一基础分析、基础数据、规划内容、技术思路解决规划协调技术,通过联合行政模式、区域政府模式、单设区域规划协调模式、专业协调机构模式、基于共识的协调模式等制度保障手段促使传统规划向协商型规划转型。

(二)产业跟进,积极培育生态经济增长点

1.培育休闲观光创意农业,构建生态农业体系

从德清农业发展现状出发,十三五时期德清的生态农业体系由以下几大支柱构成。(1)重点培育休闲观光创意农业。德清的休闲观光农业有着良好基础,2013年德清县共有在册登记农家乐、“洋家乐”共350家,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2家,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13个,星级农家乐5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30家。十三五时期应大力培育以“洋家乐”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争取新增2到3家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打造若干个有影响力的品牌。(2)寻找技术突破口,发展绿色养殖业。借助于产学研联盟平台,在“稻鳖共生”、“稻鳝共生”、“稻鱼共生”等生态、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绿色种养模式,为绿色养殖业的壮大扫清技术壁垒。(3)推广循环农业。鼓励扶持发展秸秆气化固化、堆积发酵施肥、基质栽培加工等技术,推进农作物秸秆向生物质肥料、饲料、燃料等综合利用转变。建立并完善农药废弃包装物统一回收处置机制。进一步推广沼气工程建设,在“猪—沼—果”、“猪—沼—鱼—鸭”、“猪—沼—果—鸡(鸭)”等良性循环利用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实现由产业集聚到创新集聚的转型,提升工业的生态化程度

在德清的产业政策框架中,产业集聚被广泛运用。德清因此涌现出了许多的产业集聚区,例如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产业基地、省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国家级装饰建材集聚区等。相较于产业集聚,创新集聚更能体现工业的生态化改造。创新集聚是创新或创新产出具有在时间或空间上成群出现的特征。十三五时期德清提升工业生态化的方向在于:(1)提高产业园区的创新准入门槛,无论是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产业基地、省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还是国家级装饰建材集聚区,在引进企业的过程中应把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重要门槛条件,对于缺乏技术创新、仍然依赖传统生产要素的企业予以拒绝。(2)在省通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省地理信息产业园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3)加快改造提升纺织服装、装饰建材等传统产业集聚区,使工业创新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从而提高工业的生态化程度。

3.整合生态服务业资源,构建生态服务业体系

德清积蓄了丰厚的生态服务业资源,但是欠缺系统、有效的整合,十三五时期德清生态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即为整合现有的生态服务业资源,构建生态服务业体系。具体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通过舆论宣传及文化支撑,做大德清的名山湿地品牌。德清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6.5万亩,森林覆盖率46.1%,林木覆盖率46.9%,位于县城中部的江南最大湿地下渚湖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和4A级旅游景区,因此德清具备丰富的名山湿地资源,十三五时期德清应加强舆论宣传,做强名山湿地的文化支撑,为名山湿地品牌的形成打下基础。(2)在七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基础上开发以“洋家乐”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将“原生态养生、国际化休闲”的生态旅游理念推销到国内外。(3)把金融新业态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争取早日把德清建成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并打造新莫干山金融家集聚区,从而将金融新业态培育为德清生态服务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三)环保贯穿,紧抓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不放松

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生态经济得以发展。与此同时,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应更加严格化、更具紧迫性。

1.对面源污染实施最严格的控制

十三五时期对面源污染的控制应比之前更为严格。具体而言从两方面着手。(1)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严格落实生猪养殖禁、限养区制度,大力推进生猪养殖场关停工作,以此强化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对温室龟鳖大棚进行生态化改造,做好养殖业尾水处理工作,推广生态高效的种养结合模式,以此控制温室龟鳖养殖业污染。对农药废弃包装物进行回收并无害化处置,以此严格控制农药废气包装物面源污染。深化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农作物秸杆露天焚烧,以此严格控制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2)严格控制工业面源污染。对工业项目实行严格的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审查,把有可能带来面源污染的工业项目拒之门外。对工业废水排放实施严格监管,将工业企业废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标排放率维持在100%。对重点污染企业加强监控,对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严格执法。保持对农村家庭工业污染的整治力度,对农村家庭工业污染废水的排放严格把关。

2.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十三五时期德清优化人居环境的方向为:(1)通过建设大型河道垃圾上岸点、小型河道垃圾上岸点,新建洗扫车和洒水车加水点、镇区垃圾桶清洗点等方式强化城乡人居环境设施建设。(2)通过增加洗扫车、垃圾压缩车、洒水车、垃圾桶平板转运车等方式强化城乡人居环境设备建设。(3)通过采购服装、手套、扫帚等相关物资强化城乡人居环境物质保障。(4)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作业规范程度。在《镇村环卫作业质量标准》、《镇村绿化养护质量标准》等城乡人居环境作业规范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作业规范标准,从而促使作业质量标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根据环境功能区划完善区域生态保护

严格执行《德清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完善环境功能区的区域生态保护。(1)加大对西部山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扩大25度以上陡坡修复面积,持续推进莫干山镇、武康镇、开发区的6个村组织生态修复工程,通过“造、补、改、疏、育”等措施打造西部山区生态景观林。(2)完善下渚湖湿地保护。在《浙江德清下渚湖湿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德清下渚湖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的基础上,对下渚湖湿地进行严格保护,以此维护德清的湿地品牌。(3)持续推进对河口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2006年的《德清县对河口水库水源水域保护管理办法》、2011年的《对河口水库水源保护建设规划》、2012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河口水库为重点的饮用水源保护的议案》、2013年的《关于加强对河口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的决定》等文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对河口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和办法。持续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提高水污染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改善水库水源地入库水质。

(四)理念落脚,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及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生态经济增长点培育、环境保护严格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在生态理念的升华上。为了促使生态理念的升华,需要借力于生态文化及宣传教育的辅助。因此十三五时期德清的生态文明建设应重视生态文化及宣传教育工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深入挖掘、整合德清生态文化资源

德清的生态文化资源尚缺乏深度开发、整合,生态文化资源的宣传价值未能得到最大程度释放。十三五时期深入挖掘、整合生态文化资源的方向在于:(1)挖掘与生态有关的人文历史材料,增加生态文化的历史厚重感。生态文化最好的素材是人文历史资源,不过在整合生态人文历史资源过程中应避免稀缺性资源的利用方式,尽量将生态人文历史资源向必需品的方向转化。(2)引入题材研发的营销方式,增加生态文化的现实质感。通过寻找、打磨德清生态文化中的生动题材,为德清生态文化的营销增加现实质感。(3)打造德清生态文化馆群落。在德清生态文化馆的基础上,新建一批生态文化附属馆,形成一个成体系的德清生态文化馆群落。

2.创新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方式

十三五时期德清生态文化需摆脱传统的说教式宣传教育,探索宣传教育方式的创新。对宣传教育材料进行创新,改变传统宣传教育材料死板、生硬的面孔,添加生动、活泼、趣味的内容,从而提升宣传教育材料的亲和力。对宣传教育载体进行创新,在传统的载体之外,开拓一系列现场教育基地及互动式教育平台。对宣传教育的组织机构进行创新,尝试新设一个专门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小组,整合社会各个层面的宣传教育资源,统一规划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3.将生态文化转化成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生态文化要获得最持久的生命力、最深远的影响力,必须实现身份的转变。生态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需求,更应该是一种与大家朝夕相处的生活方式。十三五时期德清的生态文化要实现突破,需要寻找生态文化与日常生活方式的桥接点,比如生态消费、低碳出行等,以此作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县域青年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中分类评价问题,结合黑龙江省63个县域的特点,从地域主导产业差别角度入手利用区位熵方法对黑龙江省63个县域进行了分类,并据此提出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应进行分类评价的观点,同时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分类评价的意义及启示,以便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细化研究,以期基于特色县域经济打造特色金融服务之路。

关键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区位熵;金融结构

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全省经济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和带动作用,同时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良性互动也是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而金融生态环境概念从生态学的角度基于时空两个维度系统地描述了金融业生存的外部环境以及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近年来,学者们、金融业管理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对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研究方兴未艾。

但是,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目的是寻找金融发展路径,通过量化县域之间的差距寻找发展“洼地”,同时基于此提出具有效率性及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最终能够获得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策略。而目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在评价中往往只是对某一区域内的县域进行直接评价,或按县域归属地区进行评价,而没有考虑县域之间地域、环境资源及主导产业模式的不同,这样不能在评价工作中凸显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不便于制定细化的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服务策略及金融生态环境改进策略,笔者认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应该再次进行分类评价研究,基于综合评价及分类评价结果给出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特色金融之路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思考,参考了学者们已有的研究,并结合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特点,我们尝试对黑龙江省63个县域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方便后续的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工作的开展。

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文献梳理

自从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提出以来,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和重视,由于其可操作性强,具有实践意义,所以研究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果层出不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即关于金融生态内涵的探讨,如白钦先(2001)、周小川(2004)、李扬(2005)等学者的研究;二是实践层面。即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排名及对策研究的探讨,如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2009)、各级各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为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也发现对省际及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较多,较少对农村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更是忽视在评价中基于县域经济特点或主导产业模式进行分类评价研究。

二、基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视角的黑龙江省63个县域分类研究

金融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服务行业,一个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如何其最终判断标准应该是,该金融生态系统及金融运行状况能够很好地与当地经济状况结合及互动,特色经济需要特色金融的同步扶持。因此县域金融是否能够扶持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是否能够帮助县域经济进行产业升级,是否运行稳定可靠应是衡量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

笔者认为,进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研究主要是考察县域金融结构是否与县域经济结构或经济特色相匹配。而研究县域经济特色首先要理清其主导产业状况。本文使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熵方法,采用2011~2015年黑龙江省63个县域及全省经济数据均值进行了计算和分类。其中数据均来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

在区域经济学中,区位熵是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区域专业化部门或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是分析判定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主要依据。因此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其中熵是比率的意思。区位熵的计算公式是:

LQij=公式(1)

其中,LQij是j地区的i产业在全国的区位熵,qij为j地区i产业的相关指标(例如产值、就业人数等); qj为j地区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qi指在全国范围内i产业的相关指标;q为全国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一般而言,LQij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基于该原理,本文计算黑龙江省各县域区位熵的公式为:

区位熵(A)=(黑龙江省某县域第一(二、三)产业GDP/该县域全部产业GDP)/(全省第一(二、三)产业GDP/全省全部产业GDP) 公式(2)

一般说来,A>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该产业或其产品可以对外扩张或者输出,其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A=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专业化水平与全省相当,该产业或其产品,既不能输入,也不需输出;如果A<1,说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竞争力较弱,专业化水平低于全省,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还需要从区域外引进该产业或者输入该产业的产品满足区域内的需要。表1给出了基于2011~2015年经济数据均值计算的全省63个县域区位熵。

从2011~2015年均值数据计算得出的区位熵数据可以看出,在63个县域中第一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县域有62个,占总数的98%,即绝大多数县域都以农林牧渔业为主导产业。一般认为,区位熵大于2的产业在区域中具有绝对优势,从表1可见,区位熵大于2的县域多达42个,占所有县域的67%,说明这些县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并对外输出。第二產业占有优势的县域则明显减少,只有10个县域,占总县域的16%,且区位熵数值均介于1~2之间,说明其第二产业虽然存在比较优势,但是产业优势并不明显。在第二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10个县域中,大庆地区四个县域第二产业区位熵均大于1,主要原因是采矿业,如石油天然气开采,其他第二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县域第二产业集中在农产品、食品加工,木材、林产品、煤、石化加工,绿色食品加工业等。第三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县域只有4个,仅占总数的6%,全部集中在哈尔滨地区及牡丹江地区,其中哈尔滨地区有2个县域,可以看出大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非常强,另外牡丹江地区的绥芬河市和东宁市主要以口岸贸易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从近5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63个县域第一产业可以对外输出,但是由于没有第二产业的深加工支持和第三产业的运输、金融等服务支持,导致农林牧渔业产品必定以低附加值方式输出为主,很明显这成为了黑龙江省发展县域经济的瓶颈。对于这种县域经济现状,金融业应该围绕稳定第一产业,支持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原则设计机制润滑实体经济,实现金融服务经济的最终目标。因此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也应该根据产业布局的差别对县域进行分类评价,给出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策略。为此,笔者根据各县主导产业情况,对63个县进行了分类。如表2所示。

三、进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的意义及启示

(一)依据县域产业特色使用开放性指标体系

由于金融业最终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服务部门,因此,笔者认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不仅指金融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评价,更应该考虑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金融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产业结构适当的基础上(即主导产业分工符合区域比较优势),区域金融结构是否匹配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应该成为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指标设置的考量之一。只有当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金融才能真正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林毅夫,2009;Demirguc-Kunt&Levine,2011;Cull&Xu,2011;Kpodar&Singh,2011;佟健等,2015)。因此有必要在分类评价中,区别于之前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指标体系应用于所有被评价对象的情况,实现开放性指标体系。也就是在分类评价中,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及主导产业不同,使用不同的指标体系,通过加入衡量县域金融与县域发展模式的切合度指标来衡量同一类别区域间金融与主导产业的互动关系。

比如在黑龙江省第一产业主导的49个县域中进行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删除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占比的指标,加入产业金融相关率指标,即县域产业金融资产总值/产业GDP(其中产业金融资产总值可以使用一定时期县域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产业贷款总额);也可以设置定性指标,比如针对第一产业风险大、抵押物缺乏的产业特点,当地金融机构基于产业资金流通的需要,是否设置了相应的信用增信或风险转移机制;针对以第一和第二产业为主导,特别是有园区集聚和知名企业的县域,是否设置了产业链融资等创新融资方式来带动中小企业融资,通过整体产业风险代替单个企业风险等方式化解产业融资困境,匹配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针对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县域由于服务型企业较多是否设置了直接融资扶持渠道。如果有匹配相应的金融服务,则该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得分会高于其他县域,这样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二)依据县域产业特色开展动态发展评价

县域主导产业及发展模式是动态的,产业升级是县域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黑龙江省63个县域中,78%的县域只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需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配合;从长远来看,县域发展需要城镇化、现代化,也需要二、三产业的完善。产业结构的变迁需要金融结构的调整和资金的带动,因此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中,也应该关注金融业是否适合县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否符合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比如在评价中设置动态发展评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金融结构是否跟进调整,反过来金融结构是否适合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

(三)依据县域产业特色制定指向性金融创新方案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最后需要给出完善金融生态环境的策略,通过分类评价,可以了解县域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对于评价靠后的县域,可以依据县域产业特色制定指向性的金融创新方案,完善金融发展路径。目前黑龙江省正在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因此结合产业特点制定金融创新方案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发展县域金融工程是化解县域金融风险、丰富资金融通渠道,调节金融结构的有效思维路径,对于指向性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结合第一产业主导县域,以农业为例,可以探索与农业经营主体财产权利相关的金融创新,比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担保物的信贷产品创新、以财产权利未来收入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可复制的农业产业供应链融资创新、也可以探索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服务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创新,比如利用农民熟悉的农村金融机构嫁接农户与期货市场之间,创新金融产品,有效对冲农产品价格风险,从而降低涉农贷款风险及贷款成本。为了支持各产业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可以探索区域集优的县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创新,即在区域内利用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及对中小企业掌握的信息进行优选区域中小企业,并设计金融产品使这些企业捆绑融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集合票据的方式获得资金;也可以尝试担保公司支持的县域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增强创新、企业资本市场上市扶持制度创新等。通过金融创新促进县域金融发展、完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从而形成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3(01).

[2]迟永慧.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2).

[3]王曙光,张 越.区位商视角下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区域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13(04).

[4]叶永刚.县域金融工程的未来路径[N].光明日报,2015-09-30.

[5]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人民出版社,2005

[6]陈衍泰.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02)

[7]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8]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9]白琳.基于区位商的云南沿边地区产业结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3(06).

[10]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李小溪.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大有可为[N].中國商报,2011-05-27.

[12]苗闫.基于“方法集”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J].黑龙江金融,2015(08).

注:自2015年5月10日起,双城市(县)并入哈尔滨市,成为哈尔滨市双城区,因此哈尔滨市持续多年的八区十县(市)的行政区划格局由此变为九区九县(市),这样,从2015年5月10日起黑龙江省的县域数量就从长期以来的64个县域变更为63个县域。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改进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JYD07)。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县域青年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当前,河北省县域财政面临着总体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逐步拉大的双重困难。其形成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和体制根源。对此,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应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发展与改革并举”,以实现全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县域财政;新农村建设;双重困境;体制改革

河北省县域财政一直面临收不抵支、赤字严重、债务负担沉重、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地区基层财政困难日益加剧,县域财政发展面临困难。2006年,全省贫困县数量51个,占全部县域数量的37.50%,其中国家级贫困县39个,省级贫困县12个。发展的现实促使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河北县域财政问题,探寻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制约河北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北省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县域财政实力取得长足进展。但全面审视,全省县域财政发展依然滞后,面临着双重困境。

(一)县域财政整体发展水平低下,乡镇财政极度脆弱

1. 县域财政总财源有限,规模偏低。2003-2006年,河北省县域全部财政收入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5%、5.17%、6.02%、6.74%,低于各年全省平均水平(8.94%、8.81%、10.25%、10.81%)4个百分点左右;县域人均全部财政收入分别为420元、567元、786元、988元,明显低于各年全省平均水平(938元、1 143元、1 645元、1 773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与全国相比,2003-2005年,河北省县域平均GDP分别为37.28亿元、45.34亿元、54.36亿元,高于各年全国平均水平(32.04亿元、38.44亿元、43.86亿元)。但是,各年全省县域财政平均规模(按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算)分别为0.79亿元、0.91亿元、1.18亿元,持续低于各年全国平均水平(1.21亿元、1.32亿元、1.64亿元)0.4亿元左右,可见全省县域财政平均规模明显偏小。

2. 县域财政可用财力明显偏低,收支矛盾较为突出。2003—2006年,河北省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保持在30%左右,省级、市(区)级政府集中了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县域财政一般预算级次较低,能够掌握的地方财政收入十分有限。转移支付后,县域财政可用财力占全省可用财力的比重达到了40%~46%,但仍远低于县域财政供养人口占全省的比重(65%左右)。县域财政用不到全省一半的可用财力,供养着全省一大半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006年,全省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合计195.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合计557.53亿元,存在比较严重的收不抵支,县域财政支出的大部分需要上级补助来确保。

3. 乡镇财政极度脆弱,债务负担较重。乡镇财政处于五级财政体制的末端,财政收入十分有限。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和乡统筹,切断了乡镇原有的占绝对比重的收入来源,使得原本就拮据的乡镇财政雪上加霜,许多乡镇连正常的运转都难以为继,乡镇财政名存实亡。2006年,河北省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92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3年的13.07%下降为9.83%;乡镇本级支出60.97亿元,支出总计则达135.58亿元,总支出的一半以上要靠上级补助收入来维持;当年出现财政赤字的乡镇236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11.82%。此外,全省大部分乡镇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负债。例如,某县2005年债务达32 440万元,其中乡级负债7 179万元,平均每个乡镇512万元。

(二)县域财政发展不平衡,财力差距逐步扩大,财政弱县逐步边缘化

1. 河北省县域财政发展不平衡状况逐步加剧

本文选用泰尔系数测度河北省县域财政发展的差异,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将总体差距进行分解, 从而看出总体中的各个组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值及变化趋势。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法,可以把河北省县域财政总差异分解为一线地区、南厢地区、北厢地区的内部差异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以总体差异为100%,分别观察这四种差异在总差异的形成中所占的比重或贡献份额。

根据泰尔指数的定义,得出河北省县域地区全部财政收入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公式为:

其中IW衡量区域内差距,Ib衡量区域间差距,g为分组组数(根据一线两厢格局将全省分为一线、南厢、北厢三片区域),Yg为第g组县域地区全部财政收入在河北省县域地区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份额,yi为第i个县的财政收入占该组县域财政收入的比重,ng为第g组的县域地区人口占全省县域地区总人口的比重,ni表示第i个县的人口占该组县域地区人口数的比重。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2003-2006年,河北省县域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呈现出先递增后小幅下降、总体递增的特征(2003-2005年逐年递增,其中,2004年的增幅较大;2006年泰尔指数略有下降,但仍然较大幅度高于2003年的水平),这表明新时期河北省县域财政发展不平衡状况有所加剧。

第二,在“三片区域”内部,一线地区县域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逐年递增,南厢地区、北厢地区各自区域内的县域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呈现先递增后小幅下降、总体递增的特征,这表明新时期全省“三片区域”内部的县域财政发展不平衡状况均有所加剧。

第三,综合加权的“三片区域”内的县域财政差异系数呈现先递增后小幅下降、总体递增的特征,区域间县域财政差异系数则呈现先递减后较大幅度递增、总体减少的趋势;县域财政区域内差异系数远远大于县域财政区域间差异系数。这表明新时期河北省县域财政发展的区域内不平衡状况有所加剧,区域间不平衡状况总体趋于缓和,但2006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

表2显示,区域内差异是全省县域财政发展差异中占据绝对地位的贡献因素,贡献率在90%以上,其中,一线地区内部和南厢地区内部的县域财政发展差异交替成为全省区域内县域财政发展差异乃至全省县域财政总差异的第一贡献因素,两个地区内部的县域财政发展差异是全省县域财政发展差异的主导因素。

2.财政弱县逐步边缘化。近年来,河北省财政弱县的财政实力得到了一定的增强,但总体来看,依然落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从全部财政收入情况来衡量。一是财政收入规模小。2006年占全省县数近1/4的30个财政弱县(县域财政收入排名后30个县)的财政收入仅占全省县域财政收入的4.19%,全省县均财政收入是30个弱县县均财政收入的5.27倍,全省县域人均财政收入是30个弱县人均财政收入的4.25倍。二是财政收入比重低。2006年全省财政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0.81%,县域财政收入占县域GDP比重为6.74%,而30个弱县财政收入占其GDP比重仅为2.30%。三是财政收入增速较慢。2003-2006年,30个弱县财政收入递增率为19.27%,比全省县域33.24%的递增率低13.97个百分点。此外,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来看,2003-2006年,30个弱县占全省县域财政收入的比重很小,分别为6.95%、5.83%、4.78%、4.5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财政弱县存在被逐步边缘化的趋势。

二、制约河北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根源和体制根源

当前,河北省县域财政面临整体发展落后、发展不平衡这一双重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本质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县域经济因素是制约河北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根源

首先,从总体上看,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较滞后,总财源有限,直接制约了县域财政实力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全省各县基本上都属于农业大县,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不高,农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十分有限。全面取消农业税,又砍掉了农业大县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河北省县域工业尽管数量不少,但是普遍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差,税收征收困难;民营企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尚未形成气候,很难形成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这种局面一直制约着县乡财政状况的好转。

其次,河北省县域数量较多、行政区划过细,许多县域的经济、人口、土地规模过小,区位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也较差,不具备必要的经济发展要素,致使其经济发展水平极其滞后,与经济强县乃至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县域财政经济被逐步边缘化,

(二)县域财政体制因素是制约河北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根源

首先是上级集中的收入过多。分税制财政体制将大部分税种作为共享税,县乡基本上没有固定收入,财政收人增量的绝大部分又被上级财政拿走。这种集中过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很难调动县域内财政增收的积极性,阻碍了县域财政的发展壮大。其次是财力配置与财政支出责任脱节。县乡财政在各级财政中是最困难的,但却承担着两级政权运转、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重大的支出责任,致使县域财政出现比较严重的收不抵支状况。最后,县域内部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县乡财政体制不规范,预算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县域财政支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进一步加剧了县域财政困难。

经济因素、体制因素是造成河北省县域财政困境的根源所在,此外,县乡债务负担沉重、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财政供养人员偏多也是造成县域财政困境的原因所在。

三、实现河北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按照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和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基本省情,新农村建设时期破解河北省县域财政困境的基本思路应当为“发展与改革并举”。“发展”是指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涵养财源,力争实现县域财政的大发展;“改革”是指破除县域财政增收、县域财政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性障碍,提供解困的制度环境。具体对策如下: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有效培植财源,奠定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 以引导资金为杠杆、以整合资金为手段,建立新的财源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继续实行财政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外商投入及民间资本,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由过去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搞建设,转向依靠社会资金搞建设。二是整合专项资金。省财政和省有关部门投入生产领域的专项资金应该统筹、配套、捆绑起来使用,形成资金合力。整合的资金应向财政弱县经济给予一定倾斜,重点支持财政弱县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省财政应协调各方,编制省政府扶持县域财源建设的统一预算,分头实施。

2.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特色化,培育县域主体财源。农业大县应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农业增值、财政增收。一是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贮藏和运销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产业整体开发,形成特色农业的板块经济。二是对分布于多数县的众多特色产业,应适当集中各部门资金,建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整合运用支持产业发展。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可以将其用地纳入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通过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贷款担保等形式支持其做大规模,并借助于产权关系改革,组建大企业集团,以提升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提高竞争力。

3. 加快第三产业聚集发展,培植城镇新兴财源。各地要把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培植新兴财源。以城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推动力量,通过完善交通、水电、住宅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对人口的承载力,增强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扩大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力,吸引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培植新兴财源;同时,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传统的运输商贸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也可以聚集城镇发展资本、拓宽发展领域、增强发展活力,推进城镇经济建设与城镇财源的扩充。

4. 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为振兴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挖掘后续潜力财源。首先,要进一步为其发展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财税政策环境。要清理和修订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使民营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要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完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票款分离”管理,全面清理收费项目,取消专门针对民营经济的收费项目;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领域。其次,要建立完善主要面对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聚集社会资本,壮大民营企业实力。最后,要把目前的通过各种行业协会协调各职能部门,逐步过渡到成立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法律、咨询等支持。

5. 转变政府职能,为财源建设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首先,取消一切不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歧视性政策和人为的限制性障碍,创造资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政府环境;其次是建立高效的服务环境,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再次是打破所有制垄断、行业垄断和地区性垄断,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最后是塑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必须保证兑现,维护政府信誉,建设“责任政府”。同时建立面向个人、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的信用网络,强化信用监督,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二)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清除困扰县域财政的体制性障碍,为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借鉴国内有关财政体制“扁平化”的经验,河北省县域财政体制改革应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完善县域内的财政体制,逐步构建县乡公共财政体制;二是要逐步完善省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理顺省、地(市)、县(市)的财政关系。

1. 县域内财政体制改革。其一,推广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模式。2006年河北省财政制定了统收统支加激励和相对规范的分税制两种县乡财政体制模式,并在全省县域内逐步推开。今后,依据适用范围,全省应继续推广和完善这两类县乡财政体制模式。可以考虑制订全面推行两类县乡体制模式的日程表,尽快确保两类财政体制的“全覆盖”,从而规范目前相对零乱的县乡财政体制。其二,加快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国库管理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 完善省对县(市)的财政体制,扩大扩权县范围。首先,进一步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省级财政在体制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结算、资金调度等方面尽可能直接核算到县,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其次,为调动财政弱县(主要是人口较多、面积较大、财政经济实力排名靠后,但是经济发展潜力大并具有一定区位辐射作用的县)发展的积极性,在谋划以后各批扩权县时,适当选择几个财政经济弱县,将其纳入扩权县范围,通过对其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市级财政不再分享其税种分成比例,以增强财政弱县经济发展后劲,促使其财政收入上一个新台阶。

3. 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一是进一步规范省级财政对市、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二是考虑优化一般性转移支付结构。借鉴湖北省经验,可以将省对县(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分为均衡性(一般)转移支付、激励性(一般)转移支付和政策性(一般)转移支付三种形式。均衡性(一般)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吃饭”的问题,目的是均衡县(市)财政之间的基本保障水平,实现公平优先的目标;激励性(一般)转移支付主要是在保持已形成各县(市)财力基数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存量不变的基础上,将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增量中的一部分作为激励性(一般)转移支付,促进各县(市)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和做小财政供养系数;政策性(一般)转移支付主要是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重大政策在县(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三类转移支付补助的具体分配和测算,按照规范化与透明化的要求,采用因素法,实行公式化计算,纳入省及县(市)两级预算管理。

(三)相关配套措施

1. 着手解决县乡政府债务问题,防范财政风险。首先,制定措施,严格控制现行政府债务总量。对县乡已经形成的存量债务,分类处理,逐步消化。其次,建立起防范县乡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政府担保债务的管理,对技术性和公益性项目,确实需要政府担保的,一定要从实际财力出发,完善贷款手续,落实好配套资金和换代资金来源,并在预算安排上留出偿债准备金。

2. 积极稳妥地推进县乡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精简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首先要考虑撤并部分县、乡、村级行政机构,压缩县乡两级行政机构。对人口少、地域小的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重组,适当合并、撤销。其次,深化县乡机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要求重新合理核定县乡机构,对一些职能相似的机构予以合并,对职能萎缩、长期不开展业务的单位予以撤销。最后,按照新的机构和编制规范岗位设置及人员配置,清理清退混岗混编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和靠收费供养的人员,探索多种分流方式,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3. 创新县域公共产品提供方式。一是改革税收政策,鼓励各种非政府机构向县域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捐款,积极发展民办教育。二是通过消除进入壁垒、放宽价格管制、通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征地拆迁优惠等手段或者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TOT(移交-运营-移交)等方式鼓励私人资本向县域公共基础设施(如水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桥梁)、公益事业(学校等)投资。三是鼓励采用信托基金、租赁等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如通过市场办法建设电子商务网、政务网、校园网、公共实验室等。

参考文献:

[1]王小龙.县乡财政解困和政府改革:目标兼容与路径设计[J].财贸经济,2006,(7).

[2]河北省财政厅课题组.新时期河北省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研究[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2).

[3]杨华.县乡财政:困境与出路[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

[4]刘建国,等.新疆县级财政收支状况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5,(16).

责任编辑:武玲玲

责任校对:周海鸥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县域青年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以粤西山区县级市高州作为研究区域,从资源状况、地理区位、产业状况、城镇体系等方面进行SWOT分析,对其在经济发展过程所形成的路径模式进行概括总结,尤其是其在发展“三高农业”方面的经验启示,可以为国内其他县域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东部山区县;县域经济;高州模式;SWOT分析

[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研究的最基本单元,可以划分出蕴藏资源、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外贸型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条件差异性可能会导致相同模式产生不同效果,所以不能简单地套用某种模式。高州市与其它欠发达山区县存在类似的区域状况,经济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然而它能通过改革摆脱各种束缚条件并取得较大成功,其经验模式是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的。

一、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高州是广东省茂名市辖县级市,于1993年6月撤县建市,地处粤西南,与广西北流市接壤,毗邻省内的电白县、信宜市等市县。全市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1.5%,丘陵占31.9%,现辖23个乡镇和5个街道,总人口176.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耕地少的山区县。〔1〕改革开放前,高州仍是一个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山区农业县,但如今已是一个拥有多项“全国百强县”荣誉的山区县级市。

(一)优势(Strength)

高州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适合发展以种植荔枝、龙眼和反季蔬菜等蔬果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境内蕴藏高岭土、磷矿等资源,其中高岭土藏量达7000多万吨,磷矿储量达2亿吨。河流干系较多,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78公里。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冼夫人庙、宝光塔、古城遗址和根子贡园等景点,有利于发展商贸旅游业。属于珠三角五小时经济圈范围,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临近三茂铁路,距湛江港和湛江机场不到100公里,有利于对外经贸往来。〔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高州设立高职分院,辖区建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

(二)劣势(Weaknesses)

高州的三次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关联性弱。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暂未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农产品仍以鲜活销售为主,荔枝、龙眼等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价低与滞销并存,果农增收遇瓶颈。工业体系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的中小型工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分布较散,未能发挥集群效应。微小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落后,乡镇多但规模小,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城乡经济聚集效应。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珠三角部分产业逐渐向外转移,高州可以利用毗邻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工贸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吸引区外转移的企业、资金和技术。粤桂黔高铁正在建设中,计划将于2014底完工通行,作为地处这条高铁沿线的城市,将有利于当地农副产品对外流通,促进对外商业贸易发展。

(四)挑战(Threats)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高州的“三高农业”已颇具地方特色,然而其他地区也相继效仿,荔枝、农眼等水果市场相对饱和,供应量高致使销价竞争大,滞销情况时有出现。粤西的湛江市、云浮市以及茂名市境内的其他县区都会过滤减弱珠三角对高州经济发展的辐射扩散作用。近年茂名市逐渐把经济发展重心向南部沿海区域转移,这对地处茂名北部的高州而言将是一种威胁。

二、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

(一)以农起步,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许多干部群众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业以粮为纲,生产结构过于单一。面对这些客观事实,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只有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挥山地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种植蔬果经济作物,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于是开始大作“农”字文章,积极发展“三高农业”。首先是规划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建立区域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鉴江沿岸10个镇沙地多,雨水充足,冬季寒害较少,集中发展香蕉、反季蔬菜;东部气温相对较高雨水少,集中发展荔枝、芒果;西部丘陵坡地多,集中发展龙眼、芒果;北部气温相对低,集中发展杂果、南药。目前已形成东部荔枝、中部香蕉、西部龙眼、北部杂果的水果特色生产格局,多个乡镇被评为广东省专业特色镇,多种农产品被评为全国农业博览会优质金奖。〔2〕其次是对尚有的荒山地、荒滩和低产农田及林地进行改造,把低产田和山坡地改种水果或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大力推广以种植名优水果为主的、“鱼—禽—畜—果”综合经营和“稻—稻—菜”的耕作生产模式,利用产业链进行循环化生产,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率。

(二)以农促工,积极发展涉农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发展工业积累建设资金

“三高农业”为高州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高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87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3.45%。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市—镇—村—组”交通网络。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政府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实行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政策,扶持引进涉农的规模专业种植户和中小型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干果加工、水果罐头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涉农工业企业。在农村组建生产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和链式生产配送农业,使农产品滞销问题得到缓解。

(三)以工带农,加大招商引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凭借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依托靠近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高州对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据区位优势把涉农工业做大做强,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和涉农商贸流通企业被培育起来。1993年广东省批准设立高州市金山经济开发试验区后,外商慢慢进入高州投资办厂,皮革手套、铸铁件、医药保健、橡胶制品、造纸等产业逐渐发展为高州市的龙头工业。201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24.2亿元,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35.7%。工业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非农收入也因此显著增加。

(四)抓住契机,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商贸产业,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水果之乡和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高州市积极对外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唱响“古色、绿色、红色”的旅游主打戏。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初具规模的旅游业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品需求,带动了商贸经济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商贸网点遍布城乡。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9亿元,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9.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30.4︰46.2,可见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高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观念,激发民众生产发展意识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市首先从地情出发,出台政策狠抓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工作,提高他们对“三高农业”的认识,改变“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思路,提出利用山坡地和调整部分宜果的低产粮田发展以水果种植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3〕其次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经营成功人士和农业专家到当地讲授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和耕作方法,解放群众小农思想,增强发展信心。政府还组织农村干部、民营企业家和有相当经济头脑的群众到珠江三角参观学习取经,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重视教育和技术推广,依靠制度营造“三高农业”发展氛围

在经济发展初期,高州经济发展政策主要突出一个“农”字,通过制定小额信贷、涉农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等政策,在社会营造重农促工和以工带农的经济发展氛围。在面临因地处山区招贤纳才难的情况下,高州注重“教育造血”功能建设,建立职业学校培养本地技能人才,尤其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良种和技术推广,并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农业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他们为当地“三高农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三)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并重,注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与合理布局

基于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山区县要综合分析地情和市场需求,根据不同时期下的区位条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适时有侧重地发展三次产业,做到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两者并重。〔4〕对优势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特色,在产业内外部之间做好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州的“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三大产业齐发展”的路径模式充分体现和贯彻了这一思想。

(四)发挥市场、政府和公共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州始终把地情与市况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三高农业”,对农业专业户和涉农企业给予信贷、税收、补贴等扶持补助。在农村组建生产专业合作社,并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充当区内外企业经济组织之间联姻桥梁,促进当地农业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的合作交流,如今该市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已被广东省确定为学习范例。在搞好交通物流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当地政府积极与市内外企业商业协会、村社农户共同培育组建市场体系和构建营销网络,着力搞活商品流通。

(五)利用区内外资源,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圈

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山区县普遍存在资金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等不足条件,此时更应加强与区外联系合作,利用比较优势,与其他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建立紧密联系的商贸市场和产业联动机制。作为粤桂交通枢纽,高州加强与省内的湛江市、云浮市等周边城市的经贸往来,消除商品流通的各种障碍,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吸收区外转移的资金、产业和技术。

〔参 考 文 献〕

〔1〕张新红,张志斌,李鸿飞.中国东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研究—以广东省高州市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2〕高州改革开放30周年发展综述〔EB/OL〕.高州市人民政府网,2010-11-8.

〔3〕高州市统计局.2013年高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高州统计信息网,2014-2-11.

〔4〕陈雪梅.广东省高州市传统农业转变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村观察,2000,(06) .〔责任编辑:史焕翔〕

县域青年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县域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如何保持农村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同时,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重大议题。生态农业的提出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农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更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农业竞争力,促进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宁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与方式,总结归纳其发展生态农村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为我国其他地区县域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之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县域;农村经济

宁乡县作为湖南省的一个特色的县级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宁乡县借助长株潭城市群和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优势,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其中农业作为基础产业获得较大的发展。2013年,宁乡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39.76亿元,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8.40亿元。全县的粮食、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宁乡政府一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宁乡县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建设,打造宁乡县农业样本,截至2017年6月,宁乡县政府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创新农业生产平台与方式,建立湘都生态农业园、金太阳神龙养生园、凤凰山生态农业园、沙龙畜牧原生态养殖等多个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不断的提升宁乡县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一、农村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参与生态农业的意识不高,土地流转不足

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持,生态农业与传统的农业种植存在较大的区别,生态农业的种植生产上需要坚持以科技为促动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要农户积极的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但是,目前从宁乡县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上看,虽然宁乡县的生态农业发展上取得较大的成绩,但是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主导力量是政府或者是企业,宁乡县的农户中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不足,许多农户依然保持传统的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种植,对于绿色生态、有机生态农业的认识度不足,而且在资金的投入上也存在不足。

2.基层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户习惯家庭为单位的种植模式,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缺乏科技的支持,导致在农业种植上缺乏规划性,多数是凭借农户的传统经验进行种植,在农药、化肥等污染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上缺乏规划与科学性,导致农业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的县域农村中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大制约因素就是科技体系不健全,农村的科技发展水平低,特别是网络化程度低,对于外界信息的掌握程度弱,导致生态农业的推广速度慢。在生态农业的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上存在不足,生态农业服务推广队伍存在待遇低、服务的功能不齐全的现象,导致县域农村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经营规范化不足,组织规模小的弱点。

3.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峻,阻碍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模式,其强调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县域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工业的“三废”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影响日益加重,导致农村地区的水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现象加剧,一定程度上阻碍县域农村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在县域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村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地功能的退化,特别是农田的自我修复能力的下降,一些农业种植地区的重金属存在超标的现象,这些地区的土地污染严重,难以发展生态农业,环境污染的严重导致农村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等都遭受到破坏,对于要求绿色、有机的生态农业来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问题。

二、县域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的完善对策

1.加强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户积极参与,要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农户意识到生态农业对于自身、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环境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广泛的宣传与推广,强化农户的生涯農业的发展意识,培养农户的生态伦理知识,让农户认识到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要将农户从家庭的小农业以及零散的农业生产模式圈子中解放出来,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帮助农户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在土地流转上,要进行积极的宣传,让农户认识到土地流转对于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作用,通过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如出租、转租、入股等方式,让农户参与到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区的建设中,通过提升农户的生态农业意识,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提升农户参与热情度,让农户自身积极主动的投入生态农业生产建设。

2.完善基层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对于县域农村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设上依然需要发展政府以及企业组织的领头作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上需要政府的优惠政策,而生态农业的综合项目的培育与发展,需要打造当地的龙头企业进行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善基层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打造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服务生态农业建设,在一些生态农业的基础项目、示范基地的建设上需要有新的科技的支持,通过科学的产业结构的规划,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特色,对于种植、养殖等规划进行科学的安排,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3.综合治理与保护农村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在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布局,要加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通过开展农村生态的恢复与生态培育的工作,对于农村地区要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农村的环境,要按照循环与再生的原则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环境,在生态农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合理的使用农药与化肥,而且对于农田的排水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实现无公害的生态生产。

参考文献:

[1]巩前文,严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5,(09):63-67.

[2]杨晓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社会化小农的调查分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5,(01):50-56.

作者简介:

谭振(1988—),女,汉,湖南宁乡,大学本科,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湖南宁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零售业务部,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初级会计师。

县域青年教师论文范文第6篇

县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最终的国富与民安。县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科技创新。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县域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以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为抓手,支持县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县域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海安5个县级市成功获批建设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去年,我省68个创新型试点县(市、区)创造了全省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近85%的专利和近8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以优化区域创新布局为出发点,着力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型县市建设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有力保障。江苏按照创新型省份建设总体要求,强化区域创新布局,引导更多县(市、区)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高标准推进创新型试点建设。2010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创新型县(市、区)、创新型乡镇建设试点,省政府出台《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创新型园区建设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试行)》《江苏省基层科技创新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组织实施基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全省先后布局建设了68个创新型试点县(市、区)和205个创新型试点乡镇,其中有23个县(市)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布局建设创新创业载体。以创新型园区建设为目标,在县域布局建设省级以上高新(园)区19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园)区有宜兴、江阴、昆山、常熟4家,在科技部最新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昆山、江阴、常熟3个高新区列全国15个县域高新区的前3名。引导县域加强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全省建在县域的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有68家,占全省42.5%。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全省县域共建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11家,占全省28%。

着力推动科技资源服务基层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镇长团”选派工作,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全国高校院所选派骨干人才到乡镇、街道、开发区任职,推动政府科技管理重心下移,打通科教资源与县域经济发展“隔膜”,全面提升基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已累计选派13批次,共计7880人到基层任职,其中选派到县(市)的占45.4%,實现全省县(市)全覆盖。支持基层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校企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进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县域共集聚新型研发机构97家,2019年全省县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5,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

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发力点,着力优化县域科技创新环境

坚持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来抓,以改革破除创新驱动发展障碍壁垒,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强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试验田”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联合产研院共建专业研究所,通过一所两制、合同科研、项目经理、股权激励等改革举措,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运营的新模式,激发县域科技创新活力。目前已培育组建42家专业性研究所,其中建在县(市)的有9家,有力提升了县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一平台、一中心、一体系”建设,解决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普遍存在的“找不着、谈不拢、落地难”等问题,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面向地方和行业建有25个分中心,发展技术经理人1800余名,实现了全省企业线上县域全覆盖,带动全省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突破千亿元大关。

全面推进创新政策落实。针对科技体制改革的瓶颈制约,先后制定了“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在面向企业研发的普惠性财政奖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科技成果奖励分配、科技“放管服”改革、创新驱动发展考核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大力实施“千人万企”“百院百校”专项行动,建立近1500名科技政策辅导员和科技政策专员队伍,发放各类辅导资料10余万册,培训企事业单位超过2.5万家,基本实现了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部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省级以上高新区、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等“四个全覆盖”。

以实施科技精准服务为抓手,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平衡发展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分类指导,推动经济薄弱县(区)创新驱动发展。

大力培育苏北特色产业。聚焦“一县一主导产业”发展,组织实施苏北科技专项,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面向苏北“六个重点帮扶片区”,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截至目前,苏北36个县(市、区)实现特色主导产业全覆盖,2019年县域特色产业产值接近3000亿元,呈增长态势。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5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33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家、农业科技型企业346家。

加快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高水平建设“星创天地”,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截至目前,全省建有省级以上“星创天地”167家,其中国家级有108家,总数居全国前列,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5.2万名,直接培训农民近800万人次。

深入推进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提升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水平,在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总店、分店、便利店三级网络的基础上,按照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和服务链,提升科技服务超市的信息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科技超市468家,涉农县(市、区)全覆盖,服务主要农作物、畜禽、蔬菜、水产等农业特色产业9个,带动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达1.5万元。

以试点县市示范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县域科技创新高水平发展

2015年,省政府出台常熟市、海安县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省科技厅建立厅县(市)会商制度,支持常熟、海安县域科技体制改革试点。2017年,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县域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印发了《省政府关于学习推广常熟市、海安县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向全省推广常熟、海安改革试点经验,有力促进了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常熟市围绕省科技“综改”试点既定目标,制定出台《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过聚焦产业创新、培育创新主体、突出制度供给,推进经济增长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经济结构以实体经济为主、增长动力以科技创新为主,成为苏南率先转型的排头兵。海安县按照“强领导、强投入、强考核”的改革思路,构建以期权、股权、分红等方式激励专家来海安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好成果转化,成功探索了县域经济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此外,张家港、昆山、江阴3家国家创新型县市也在不断探索实践。张家港市高水平编制科技创新规划研究,持续推动《关于实施聚焦转型创新驱动行动计划的决定》等系列政策及实施细则落地见效,内容涉及环境、人才、资源等多个方面。昆山市大力开展创新型企业引进培育,进一步完善区域载体创新布局,研究制定《关于贯彻落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的实施意见》,全力打造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打造“千企千校产业科创合作万里行”活动品牌。江阴市积极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型企业梯队的培育扶持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推进具有江阴特色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作者单位:江苏省科技厅区域创新处)

责任编辑:张 宁

上一篇:民营银行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危机试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