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论文范文

2024-01-01

县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为探讨国家商品粮基地向优质商品粮基地转变的可能途径,以淮安市5个商品粮县区为例,通过搜集和调研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盱眙县、洪泽区等5个主要商品粮供应县(区)的粮食生产情况、农业生产配套等情况的调研发现淮安市由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向国家重要优质商品粮供应地转型的裹足之处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后劲不足,各县(区)间发展不平衡;粮食生产延伸产业滞后,优质优价尚不能充分体现;农业从业人员的种粮积极性低;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应用不足。因此需要从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合理构建奖补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引领、注重粮食加工产业链提档升级、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等方面入手,加快实现淮安市由大型商品粮供应基地向优质商品粮供应地转变。

关键词 粮食安全;商品粮基地;发展路径;淮安市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1.062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ommodity Grain Base into an Important High-quality Grain Supply Area—A Case Study on 5 Counties in Huai’an, Jiangsu

PAN Li-yuan, FU Meng-meng, WANG Yong-jun et al

(Huaiyi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Xuzhou-Huai’an Region in Jiangsu/Hua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Huai’an,Jiangsu  223001)

Key words Food security;National commodity grain base;Development path;Huai’an

基金項目 淮安市社科类重点资助项目(A-20-14);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软课题(21ASS086)。

作者简介 潘丽媛(1989—),女,安徽马鞍山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优质小麦遗传及产业发展研究。通信作者,孙苏阳,研究员,硕士,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及产业经济研究;彭杰,副研究员,硕士,从事农村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8-27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管理进入新时代、新格局,统筹考虑粮食安全和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已成为重要导向[1]。2019年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第十次会议,习总书记强调要以保障国家糧食安全为底线,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并提出“实施分品种保障”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粮食安全保障重于泰山,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粮食安全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任何危机的出现都可能相互传导甚至演化为全球性的经济政治问题。“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2],如何牢牢掌控粮食安全保障主动权,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3]。

商品粮基地建设是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重要支撑平台,其基本着眼点与落脚点是基于国家重点投资扶持,充分发挥地区粮食生产优势,大力改善粮食作物生产条件,全面促进粮食增产,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建设对粮食的需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4]。商品粮基地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上起到了重要作用。1983年至今,我国大规模的商品粮基地用占全国57%的耕地面积提供了75%的粮食和80%以上的商品粮食[5]。我国学者已经就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吉林省,孙岩等[6]通过分析吉林省商品粮基地的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进行了实现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魏旭红等[7]对吉林省中部商品粮基地的空间发展进行研究,表明中部商品粮基地县具有产量和交通区位优势,但县域空间内部和县域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单位界限过于明显,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鼓励新型农民合作。徐晓虎等[8]研究认为淮安市粮食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尚未形成科学可持续的粮食经济发展模式。现有粮食产业发展更多是依靠自然资源优势,众多企业都是“靠天吃饭”思想,主要凭借淮安的粮食主产区和水陆交通优势,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盲目性投资和低水平管理等弱点。张倩玉等[9]研究认为淮安市把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创新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带动、规范建设,加快建立适应粮食生产新形势的生产关系,解决劳动力转移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压力,克服一家一户土地经营分散、生产水平参差不齐、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矛盾。这些研究都触及了粮食基地和产业发展的一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但就推动整个优粮产业发展来说,全面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以淮安市为例进一步全面系统调研该地区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情况,科学分析实际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商品粮基地向优质商品粮供应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发展方案或建议就显得尤其必要。

淮安地处淮河两岸,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自古就有“天下粮仓”之美誉。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淮安常年粮食种植面积超66万hm2,总产超480万t[10]。其辖区内的淮安区、盱眙县、涟水县、淮阴区共4个县(区)均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而2005年起国家就已在淮安市开始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项目。为探讨淮安市由国家商品粮基地向优质商品粮基地转变的可能途径,该研究通过搜集和调研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盱眙县、洪泽区等5个主要商品粮供应县(区)的粮食生产情况、农业生产配套等情况来进行相关研究。

1 研究区域内商品粮基地基本情况

从农业相关经济效益指标(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粮食总产量和农业相关产业的用电量)可知,全市农业经济近年来平稳发展。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淮安市统计局等部门数据显示,2013—2019年人均GDP值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均稳步上升,人均GDP值由46 020元升至78 543元,平均每年增幅为10.1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6 991元升至12 017元,平均每年增幅为10.27%。粮食总产量和粮食产品产量自2017年以来增长幅度较大,其中2013—2019年粮食总产量由461.02万t升至489.00万t;粮食产品产量由838 kg/人升至859 kg/人,增幅为2.51%。作为现代经济指标中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农业相关的农林牧渔水利业用电量增长显著,由2.23亿kW·h增至4.55亿kW·h,增幅达到104.03%。用电量的增加侧面说明淮安市农业相关产业整体呈现较快较好发展趋势。

1.1 淮安市及各商品粮县(区)的农业产值情况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淮安市的农业生产总值由316.541 6亿元到399.733 3亿元,平均每年增幅为3.75%。从农作物对生产总值贡献的角度看,各作物间差异较大,其中水稻和小麦是淮安市主要的农产品而玉米和大豆对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较小。而从对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角度看,不同农作物也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其中水稻、小麦对其为正贡献,大豆对其的贡献变化不大,而玉米对其呈明显的负贡献。例如,水稻产值由82.673 3亿元增至96.437 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7%;小麦产值由38.812 6亿元增至45.922 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62%;而玉米产值由4.511 1亿元降至3.405 7亿元,降幅为24.50%。从四大作物产值增幅可以看出,小麦和水稻的产值增长幅度远超其他作物;而玉米和大豆产值则有所下降,特别是玉米,降幅高达约25%。可以看出四大作物中,水稻产值占比最大并且发展趋势稳中有进,而玉米处于低谷阶段。

通过搜集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盱眙县、洪泽区共5个县(区)2013—2019年农业生产总值和各个作物的产值情况,细观各个商品粮基地县(区)的不同作物的发展和各个商品粮基地县(区)的发展方向(图1)。淮安区农业产值的增加是由水稻、小麦、大豆产值增加共同形成的,其中水稻和小麦产值远超玉米和大豆,小麦和大豆总产值增幅较大,而玉米产值则略有下降。淮阴区农业产值的增加是由水稻、小麦产值增加形成的,而玉米和大豆产值则呈下降的趋势。涟水县的水稻产值最高,2018年后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减少了玉米的种植而增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玉米和大豆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盱眙县的水稻产值最高,而玉米和大豆产值连年持续下降。洪泽区的水稻产值最高,而玉米产值最低,但是近年大豆产值急速下降后有所回升。通过分析可知,不同农作物在不同县(区)种植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小麦在各县(区)增长迅速,水稻增长速度存在差异,而玉米和大豆在各县(区)则呈现方向性的差异。

1.2 淮安市及各商品粮县(区)的粮食种植情况

淮安市基本耕地面积约47.3万hm2,全市范围内,2013—2020年粮食的种植面积从65.77万hm2上升到68.25万hm2,主要为一年两季耕作模式,基本保持平稳,略有提升,其中水稻和小麦增长水平略高,分别增长1.82万和1.28万hm2,而玉米和大豆下降水平较为明显,分别下降4 253.33和2 100.00 hm2。

2013—2020年,淮安市主要的5个商品粮基地县(区)的各个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情况基本一致,但是也有各自的特点(表1)。淮安区四大作物的种植面积整体下降,特别是玉米和大豆的降幅较大。淮阴区的粮食种植面积每年稳步提升,其中水稻和小麦提升较快,而玉米和大豆在原有种植面积较少的情况下,降幅也均较大。涟水县的粮食种植面积与淮安区持平,近些年水稻和小麦增幅平稳略升,而玉米和大豆出现反差,玉米大幅度降低,而2018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幅较大,达到43.46%。盱眙县的粮食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水稻,增幅较大,而大豆的种植几乎没有。洪泽区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而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不足1.7万hm2。

由于淮安市近年着力打造“淮安大米”品牌,进一步带动其稻米产业的发展,因此以水稻为例分析淮安市优质农作物发展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意义。数据显示,2020年淮安市水稻种植面积为32.17万hm2(表2),比2019年增长了9.5%,其中26.93万hm2达到了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优良食味品种面积为10.29万hm2,可以看出本区域优质水稻种植面积涨幅较小,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各个商品粮基地县(区)中,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最高为盱眙县,达到6.67万hm2,洪泽区最低为2.75万hm2,但是优质稻面积在各自县(区)种植占比最高的是淮阴区达到95.2%,最低是淮安区为74.9%。优质食味品种面积种植最高为盱眙县,达2.67万hm2,最低为淮阴区,仅为2 400.00 hm2,但是优质食味稻种植面积在各自县(区)种植占比最高的是洪泽区为68.2%,而最低为淮阴区仅为5.8%(图2)。由此可以看出,每个区的优质稻种植发展不平衡,其中淮阴区整体优质稻水平较高,但是优质食味稻占比极低。

1.3 淮安市及5个商品粮基地县(区)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情况

通过农田相关机械化水平衡量区域内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根据2013—2020年淮安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变化情况表明淮安市由518.40万增至650.14万kW,增幅为25.41%。其中涟水县和盱眙县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较高并且与其他县(区)在该指标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图3),分别达到131.05万和133.70万kW,而淮阴区和洪泽区较低,分别为

85.77万和92.06万kW。

淮安市5个县(区)在这些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之间存在差异(表3),每个县(区)之间多重比较结果表明7个指标中,盱眙县有5个指标位于第一层次,淮安区有4个指标位于第一层次,除了洪泽区可能是由于其自身的耕地面积比其他县(区)本身差距较大,进一步表明淮安区和盱眙县的机械化水平较其他县(区)而言表现较好。

1.4 淮安市及5个县(区)的农业从业人员及农村整体发展情况

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产业的发展前景,农业从业人员呈现下降趋势,由74.43万人减少为72.16万人,但是相对于整体的常住农村人口由216.92万缩减为184.98万而言,一般默认农业从业人员来源于常住农村人口,其整体占比不降反升,但是整体的数据表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并且农业从业人员整体占比较低不足40%。而在常住农村人口逐年递减的情况下,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并且整体相对较为一致,维持在35%左右,其中淮安区和涟水县的比例较高,涟水县最高。

1.5 淮安市及5个县(区)粮食产业情况

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之路。基于对粮食生产和种粮大户发展情况是了解粮食生产经营情况的重要方面,目前该区域经营主体共6 584个,其中3 672个种植大户、2 686个家庭农场和622个农民合作社。通过这些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可以看出本区域规模经营耕地面积为12.20万hm2,占现有总耕地面积的25.77%,其中水稻和小麦的规模经营力度较高,分别是12.00万和10.75万hm2,各自占当年种植面积的38.56%和33.81%。由经营面积可以看出,现有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主要集中在中间部位为6.60~20.00 hm2之间,而随着经营面积的增大,经营主体在减少,仅4家经营规模达到333.33 hm2以上,经营的耕地面积为3 160.0 hm2(表4)。

根据淮安市现有的粮食产业情况,每年水稻订单种植面积约为6.67万hm2,占当年种植面积的21.43%;小麦订单种植面积为3.34万hm2,占当年种植面积的10.49%。价值较高的农产品品牌为淮安大米、新丰面粉、洪泽大米、大自然面粉、盱眙大米和大山面粉,规模最大的3个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新丰面粉有限公司、江苏维尔食品有限公司、洪泽区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综合来看粮食加工企业的规模不大,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优质品牌效应、壮大与新型合作经济组合的结合,以此来提高粮食产业的整体水平已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

2 商品粮基地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与大多数商品粮基地遇见的困境相似,淮安市在粮食生产中遇到的障碍带来的瓶颈效应逐渐显现,已经阻碍了其由大型商品粮基地向重要优质商品粮供应地的转变,从调研结果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后劲不足,各县(区)间发展不平衡

淮安市农业生产总体上首先表现为生产能力后劲不足。近年来的农业生产总值及人均粮食产品产量虽呈增长的趋势,但幅度较小,粮食的总产量平均每年仅上升0.77%,而人均粮食产品产量仅上升0.42%。其次则表现为对国家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理解不深刻,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主要农作物在淮安市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水稻和小麦产业发展较好而玉米和大豆产值下降严重。近年来,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緩解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结构性矛盾,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如“大豆振兴计划”等政策措施来提高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据中国农业大学大豆产业经济研究室提供的数据,2018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达846.6万hm2,比2017年增加66.67万hm2;总产量创近年新高,达1 580万t,比2017年增加160万t。再结合生产实际,可以看出,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全国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执行,而在淮安市还需进一步加强。其下辖的各县(区)除涟水县外,其他县(区)的“大豆振兴计划”响应程度还较低。再次,淮安市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优质品种数目较少,无法体现优质优价。总的说来,其主要农作物种植的品种类型较多,但除较为出名的南粳系列优质稻品种外,其他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大豆还没有对优质品种与普通品种加以区分。而以水稻为例,2020年订单种植的水稻品种基本为南粳9108,表明其存在着优质品种类型单一的问题。最后,其农业生产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虽然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平稳,但各县(区)间差异大,其中涟水县和盱眙县较好,通过一系列指标,整体上看盱眙县和淮安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较高于其他县(区)。

2.2 粮食生产延伸产业滞后,不能体现優质优价

近年来,粮食作物中除“淮安大米”外,其他粮食作物的延伸产业相对缓慢。粮食加工产业主要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业少,从种植到收粮一直维持传统的模式,不能做到优粮优价,这也进一步导致其自身优质粮食种植积极性低下。如其粮食龙头企业新丰面粉有限公司经营范围集中于面粉加工业,产品输出较为单一,无法体现优质优价。粮食相关的大企业进驻数目较少,而本地龙头企业生产链单一,生产模式更新换代速度慢,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速发展和应对行业危机的需要,导致其粮食产业整体竞争力减弱,进一步导致其优质商品粮产业链进入不良循环。然而,近年来,安徽省在确保小麦种植面积稳定的基础上,聚焦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探索“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产销加一体化模式值得借鉴。2019年,其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153.2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53.4%,逐步实现单种单收、好麦卖好价。而淮安市各县(区)小麦种植品种布局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品种多杂,不能达到优质专用小麦的条件。

2.3 农业从业人员的种粮积极性低

从调研结果来看,当地的常住农村人口已经从216.92万降至184.98万,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占比不足40%,表明现有农村人口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而不是居家务农。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从事农业的收入低、农村生活条件较差、农业补贴专项利用不够精细等,特别是现在农业从业人员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积极调动青壮年务农,稳住本区域商品粮基地的根基至关重要。通过农村用电量指标可以看出,该区域农村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如何找寻农业经济突破口,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稳固粮食种植业发展的大后方是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4 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应用不足

该区域现有的种植技术基本为传统的小农种植模式,农民的种植水平较低,标准化种植推进慢,2021年在水稻上应用前三的是“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机插水稻丰产高效精确生产技术”和“直播水稻风险防控技术”;小麦为“小麦秸秆全量旋耕还田与机械条播技术”“小麦农药肥料高效化使用技术”和“晚播小麦独秆栽培技术”;玉米上是“少免耕机械条播技术”“农药肥料高效化使用技术”和“化控技术”。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是集中在机械化播种和高产方面,而优质专用生产方面的农业生产配套技术基本属于空白状态。

3 优质商品粮基地转型路径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小组向农业生产方面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生产人员做了进一步的调研咨询,基于当前国际发展形势和我国的发展实际,在我国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不利局面急需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天地广阔,是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循环能力的重要领域,优质商品粮基地的转型正是农业农村新发展格局中大有作为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国家、其他省市关于优质商品粮基地发展路径的政策和做法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建议。

3.1 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夯实优质商品粮生产动力之基

3.1.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面对农村人口下降,农业从业人员减少、老龄化的现状,农村“由谁种地”问题备受关注。“种植粮食亩均净利润持续下降对应的是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日益上涨”[11]等现象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降低。要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推进农村建设技术的创新、治理手段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增强农村、农业对人口的吸引力。要围绕宜居、方便、快捷原则创新农村建设布点,既要利于乡村与城镇的融合发展,也要利于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保持生态生产生活的统一,要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基础设施鸿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要实现供给模式的创新,要致力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最终目标。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要实现运行系统的创新,创新运用4种思路,化解农村社会保障事业问题,补齐社会保障事业短板。要运用创新理念和创新手段,建立“三治融合”的农村治理体系,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和效果。农村建设领域的创新,就是运用新技术手段提升农村建设、管理和治理水平,增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

3.1.2

加大农村生产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基础生产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进程,打造更多的标准农田,提升农田周边水利设施以及机械化水平,从而提高粮食增产增质速度,是构建商品粮基地县(区)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的重要条件。基于我国“产粮大县、财政穷县”这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提升设立国家及地方财政对商品粮基地县(区)的专项补贴的比例,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在优质粮供应地建设上“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1.3

加大农民文化生活投入。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能动主体,增强农民的生活幸福感从而将农业更加的富有魅力。各县区的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应广泛组织社会各界,集思广益,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乡镇文化,打造乡村文化产业。要把城市居民生活元素中适合农民的部分引入农村,把传统农村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把开放理念、绿色生态理念、健康安全理念融入农民生活。引领农民树立自信、自强、舒适、愉悦的生活理念,运用现代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和成果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消费动力和生活动能,从而激发整体的农村活力。

3.2 合理构建奖补机制,打开优质商品粮生产主体活力之门

优质商品粮基地转型的关键在于增强农业农村自身的发展活力。我国粮食生产主体以小农为主的局面尚未获得根本改变,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差[12]。有效的微观奖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优质商品粮基地发展中各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有效解放和发展农业农村的生产力。奖励政策的制定要围绕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个优质商品粮生产主导力量展开,其符合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方向和时代发展潮流需要,保证“公平与效率”,提升政策目标与激励对象能力的匹配性,做好收益和风险的匹配,要正面负面激励配套。各县(区)应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鼓励发展联耕联种、土地股份合作、托管服务、产业化带动、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形式,力争至2025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加10%,充分兼顾规模经营的经济性和小农户的积极性,有效内化并节约地租成本。

3.3 加强优质粮生产统筹规划引领,筑牢上下聯动聚力之源

该区域内部南北环境差异大,粮食种植的整体布局差异大,如小麦种植南北差异大,盱眙县主要种植偏春性小麦,而涟水县更多种植冬性小麦,这样的环境差异使得该区域内更加适合并且需要针对不同作物进行精细区域规划,保障消费多元结构下的供需基本平衡[13]。例如安徽省近年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以按图索“麦”的互联网平台实现适宜生态区内以优质专用小麦大县、大片和大户建设带动,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从而提升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规模化水平。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案例,结合各县(区)的实际情况,发挥各自的优势,如盱眙县和淮安区的优质水稻种植,制定整体的统筹规划方案,各村镇严格按照规划方案执行,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优质粮产业集群,通过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优质品种的种植划片、高产优质栽培规程的实施提升整体的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3.4 注重粮食加工产业链提档升级,利用物流枢纽优势,挖掘优粮发展恒力之泉

为提升自身优质粮的市场竞争力,首先要推动本区域粮食加工能力从初加工扩展到精深加工。通过扶持本地龙头企业和吸引其他粮食加工大企业如中粮、益海嘉里、五得利、中储粮等进驻来实现优粮加工产业升级的双线并行,相互激励之路。每年的国际食品博览会等活动为与粮食加工大企业提供了交流平台,已经具备吸引这些企业进驻的条件。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本区域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改良自身加工生产线,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业。通过“淮安大米”等品牌建设,培育更多作物的优质品牌。鼓励发展小麦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大豆蛋白深加工产品,引导优质产品供给,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每个县(区)能够打出1~2个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知名度的公共品牌。另外,近年来,高铁快运物流基地、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的建立,标志着该区域物流体系得到长远发展,在物流领域内所具有的地理区域、产业发展、建设条件等显著优势得以体现。若将这些物流产业与建设省市级粮食存储与流通通道良好对接上,相互扶持,完全可以实现该区域粮食物流水平的提升。同时应不断建设与商品粮基地县(区)配套的粮食仓储、物流渠道等硬件支撑设施条件,提高粮食仓储设施与收储能力、接收发运能力、烘干能力,保障商品粮“产得出来、存得起来、运得出去”,实行优粮优储,分等分仓储存和精细化管理,搭建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商务信息平台。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的加工、包装、仓储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将农产品电商与传统渠道融合起来,让从“田间到餐桌”这一过去复杂的供应链大大简化,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基于前期本区域粮食产品已销往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基础上,创新农产品电商物流新模式,将淮安市的优质粮产品快速打入长三角市场,提升优质商品粮的经济效益。

3.5 产学研一体化推动,打造优粮生产科技竞争力之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长远上看,农业发展要实现现代化(现代理念、现代装备、现代技术、现代劳动者、现代农业服务)、信息化(信息集成、信息应用、信息决策、信息预警)、智能化(自动化、智能控制、智慧农业)、无人化(无人机、机器人)的推动力为科学技术。在农业经营上,要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引入合适的新型农业技术,逐步实现良种化、机械化、规模化、产加销一体化,优化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及贸易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14]。采用新技术要权衡近期与长远、成本与收益、能力与风险、效率与效益、生产与生态等多重因素。农业经营领域的创新,包括如上技术的创新,也包括经营组织的创新,还包括农业业态的创新,如实现产学研的融合一体化,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等。在农村非农产业的经营上,要运用非农产业创新的一切成果,创新业态、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创新渠道,让创新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及农民群体。应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的全面普及,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使用,完善物流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发展直销、农超、农企、农业众筹、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多元化农产品营销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应推动人文、科技等元素融入农业农村发展,发展创意农业、高科技农业等新型业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让农民从最擅长的、与农民最接近的农业领域入手,创新农民的增收模式。不断落实“科技兴粮”“人才兴粮”战略,加大粮食科技投入,需要加快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支持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与粮食企业合作,开展粮食作物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培育一批创新型粮食加工科技企业。不断加强提高优质粮食的品种抓好品种突破、发展节水技术[15]及农业科技教育服务水平,粮食生产加工专业人才和技能工人培养,加快实现本区域由大型商品粮供应基地向优质商品粮供应地转变。

参考文献

[1] 黄季焜,杨军,仇焕广.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3):4-8.

[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3] 高红江,刘应宗,潘珍妮,等.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商品粮基地城镇化模式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2):345-348.

[4] 郭伟,刘应宗,郭汉丁.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3,29(3):126-130.

[5] 郭伟,刘应宗.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商品粮基地综合开发的实现路径[J].中国农机化,2012,33(5):192-196,191.

[6] 孙岩.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6.

[7] 魏旭红.吉林省中部商品粮基地县的空间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4):259-260.

[8] 徐晓虎,史纪锁.淮安建设粮食产业中心城市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4(2):81-82.

[9] 张倩玉.淮安市粮食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5县(区)为典型调查样本[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49-51.

[10] 张囡.淮安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9.

[11] 杜志雄,韩磊.供给侧生产端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20(4):2-14.

[12] 颜波,亢霞,姜明伦,等.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下)[J].中国粮食经济,2020(1):13-18.

[13] 刘泽莹,韩一军.乡村振兴战略下粮食供给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2):10-18.

[14] 程国强,朱满德.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粮食安全:趋势、影响与应对[J].中国农村经济,2020(5):13-20.

[15] 方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J].中国粮食经济,2020(6):48-52.

县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在建设美丽乡村背景下,分析内蒙古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问题,探讨内蒙古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转型发展思路,并提出具體对策。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23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在2014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重大决策同时,国家旅游局提出“515战略”,要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旅游致富工作。这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必须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转型升级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1 内蒙古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整体规划,旅游项目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内蒙古各地乡村生态旅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小规模的农家乐牧家乐,其主要是农牧民利用自家的房屋、田园、牧场为游客提供游乐和餐饮服务。这种形式乡村旅游点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大多数规模小且分散,旅游活动只是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采摘、吃农家饭等。二是由政府引入企业作为经营主体,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形成集科研、科普、加工、销售、观光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示范园区,并能带动周边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如农业科技示范园、特色产业类型等。这两种形式乡村旅游大多旅游项目单一,主要以游客采摘、观光休闲为主,产品挖掘的深度和创新力还不够,缺乏较高层次的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个性不足,远没有达到“一村一品”的效果,成为制约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

1.2 旅游接待设施落后,配套设施跟不上

内蒙古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地区,大多注重景点开发,而忽视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导致旅游接待设施落后,配套设施跟不上,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大多数乡村旅游点住宿条件落后,卫生环境差,景区内的公共绿化、电力、电信、环卫、景点指示牌、公共厕所、停车场、旅游商品开发等配套设施没有完全跟上,有的旅游点缺乏公共交通工具,可进入性较差。有限的接待能力,较差的可进入性、不仅大大限制了游客前来旅游的积极性,也难以增加乡村生态旅游的收入,阻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1.3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特色

乡土性是乡村生态旅游本质特征之一,是保持乡村生态旅游活力的重要源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就是要深刻发掘乡土文化内涵,突出乡土文化特色,提升产品吸引力。目前,内蒙古各地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缺乏特色,这成为制约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1.4 缺乏营销观念,营销水平低,旅游品牌知名度低

由于内蒙古各地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在乡村生态旅游营销中没有充分发挥营销主导作用,加之农牧民品牌营销意识薄弱,乡村生态旅游大部分借助于传统的推介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主要靠口碑效应和“回头客”来进行宣传,尽管有极少一部分地方的乡村生态旅游营销方式已经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宣传,但由于宣传的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功能简单、还无法取得较为显著的营销效应,导致很多优秀的乡村旅游资源“养在深闺无人知”,旅游品牌知名度低,这严重制约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2 内蒙古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转型发展思路

2.1 由分散经营方式转向集团经营方式

内蒙古各地乡村生态旅游点很多,但大多规模小分散经营,缺乏竞争力。内蒙古各级政府应整合旅游资源,抓大放小,重点培植和打造龙头旅游企业,实行集团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再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中小旅游企业发展。

2.2 由同质化旅游产品转向差异化旅游产品战略

目前,内蒙古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游客需求,因此内蒙古各级政府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时,必须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细分市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2.3 由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

目前内蒙古大部分乡村旅游点靠价格低廉招徕吸引游客,游客走后,并没留下深刻印象,重游率很低,这不利于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地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时,应深刻发掘文化内涵,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2.4 由传统营销转向电子商务营销

现阶段内蒙古各地乡村旅游点营销观念滞后,营销手段单一,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因此各地在营销时应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营销手段,如微信营销、微博营销等,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智慧乡村生态旅游。

3 内蒙古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具体对策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有条件的村镇要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美丽乡村建设得以同步推进。

3.1 加强政府规划,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应科学规划,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引导各地依据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开发设计旅游产品,在开发规模、开发主题和开发内容等方面要严格管控,加强产业融合,开发多元性旅游产品。避免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类型单一。

3.1.1 科学统筹规划

科学统筹规划是保证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内蒙古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根据各自旅游资源的特点,立足本地区实际,准确定位,统一编制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另外,在编制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要与其他规划有机衔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旅游这一重要元素。内蒙古各地决策层在规划设计前要认真调研分析本地有没有旅游资源可挖掘和开发,有旅游发展潜力的要优先突出其旅游功能,要避免无潜力可挖的地方人为造景点,失去乡土本色。

3.1.2 突出地域特色,设计多元化旅游产品

乡村生态旅游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种类,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对乡村生态旅游产品都有不同需求。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層次进行开发和设计旅游产品。从自治区范围来看,各地乡村生态旅游各具特色和优势,需要整合为不同层次产品体系。一是坚持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即要错位发展,设计多元化旅游产品。如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种植、浇灌、施肥、收割、养殖等原始生产活动经过包装编排,开发成有趣的、参与性高的旅游产品;将民间中陶艺、木雕、剪纸、制毡、奶食品制作等传统手工艺经过挖掘加工,设计成游客参与体验型产品;还可以将一些传统民俗如婚俗、祭祀习俗等包装设计成民俗体验型。这些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游客不同需求,还可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收入。二是实行差异化发展道路,打造“一村一品”。各地在设计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时,应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打造特色景观,把一个镇当作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同时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避免千村一面、相互模仿的恶性竞争局面出现。

3.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整合各方资源,逐年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投入,用于农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乡村旅游设施需要加强停车场、旅游购物场所、旅游指示牌、公共卫生间等服务设施应配套建设。全区各地要优先解决重点休闲农业点与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示范点与旅游镇(街)村之间的道路连接线建设问题,依据客流量情况和换乘需要,合理设置专线,增加通往休闲农业景点的交通线路;以“厕所革命”为契机,推动乡村生态旅游景区(点)公共厕所及停车场升级改造工作;完善全区各地国家等级风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星级农牧户接待点和自驾游基地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

3.3 深刻发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

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就是特色,构成其特色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区别于其他类别旅游产品的特性——原生乡土性,另一方面区别于同类旅游产品的特性——稀缺文化性。乡土文化是乡村生态旅游最主要的吸引因素,文化性是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就是要挖掘文化内涵,保留本地特色,就土避洋,真正给客人“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感觉。千万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把乡村中最本质的东西丢掉了,使乡村变得“城市化”。因此内蒙古各地应依托资源优势,挖掘本地独特文化,使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起来。

内蒙古各地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时,一定要坚持特色原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独”。具有自然景观优势的,可以开发观光休闲型旅游产品,突出“生态性”,如具有中国最美田园景观的内蒙古固阳县春坤山草原;以悠久历史文化著称的古村、古镇可以开发名村名镇型旅游产品,如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多伦县多伦淖尔镇、五当召镇五当召村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可以开发特色民俗民风型,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敖鲁古雅村、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东光村和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力格苏木后瓦窑嘎查。二是避免“商业化”“城市化”,注重历史文化文脉的传承。各地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时要体现“原汁原味”,保持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要留得住乡愁,避免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失去乡村韵味。在开发时非常注重乡村原来风貌的保护,尽量保留原有街道、古巷、树木、建筑,这不仅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增强。

3.4 提高营销水平,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已经从初始的营销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价值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内蒙古各地应转变观念,提高营销水平,注重品牌营销。

第一,加强区域合作,实行品牌营销。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为提升品牌效应,推出“643X”品牌体系,即“六大品牌”口号;四大区域品牌;三级品牌线路;若干景区品牌,这是整个品牌体系的基础。因此各地在进行乡村生态旅游营销时,应以“643X”品牌战略为契机,准确定位,统一策划,统一组织,统一包装和整体营销,有利于树立整体形象,避免各自为政,单体营销,形成恶性竞争。

第二,实行“互联网+”,推进乡村生态旅游电子商务化。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推动智慧旅游乡村建设。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营销水平。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和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更多优质农副土特产品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乡村旅游App、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手段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特色产品。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成为智慧旅游示范村。鼓励各地建设集旅游咨询、展示、预订、交易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乡村服务平台。”因此内蒙古各级政府以此为契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电子商务化,实现线上线下一体销售,不仅可以方便游客,而且有利于提高知名度。一是建立统一的内蒙古乡村旅游网,集中发布各地乡村旅游景点信息,包括景区景点介绍、旅游线路、交通路线、住宿餐饮、联系电话等方式,并提供网上预订与线上交易服务,这样有利于实现信息双向交流,方便游客出行,还可降低旅游企业营销成本。二是鼓励农牧民积极转变观念,增强营销意识,用现代通信网络手段加强营销,如App公众号、微信平台,这样可以吸引周边更多散客,扩大景点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EB].http://www.cnta.gov.cn/ztwz/515zl/.

[2]华夏经纬网[EB].http://www.huaxia.com/ly/lyzx/2016/03/4745292.html.

[3]魏国楠.借力“十个全覆盖”打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攻坚战[N].内蒙古日报,2015-12-17.

[4]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5]杨世瑜.乡村生态旅游理念与发展模式探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唐珂,刘祖云,何艺兵.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县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内蒙古发展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近年来全域旅游竞争力显著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开放格局不断升级,营销模式不断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政府观念不强、全域旅游的格局远未形成、景区空间分布较散、品牌宣传影响力不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和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对此,要紧紧抓住“十三五”时期加快内蒙古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设旅游强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推动全域旅游政策贯彻实施,实施区域强强联合战略,积极开发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加强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力度,加快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内蒙古 全域旅游 草原文化

内蒙古地处祖国正北方,区位优势明显,拥有独特的草原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古迹,还有草原、沙漠、森林、湖泊、湿地、温泉、口岸、冰雪等壮美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得天独厚。“十二五”时期,内蒙古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42亿人次,是“十一五”时期的2.1倍,年均增长12.4%。这也为全域旅游进入量质齐升的快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内蒙古开展全域旅游的内容与意义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转型升级,“全域旅游”在业界乃至全社会广泛流行。什么是“全域旅游”呢?国家旅游局相关文件是这样解释的: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文明素质、相关产业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破口。“全域旅游”所追求和体现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专注于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義,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追求财富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全域旅游还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之一。人们通过旅游的方式,发现自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提升自己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动内蒙古旅游业大调整、大变革、大跨越的关键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内蒙古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表示,无论是从产业变革、市场需求的趋势,还是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旅游业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旅游业摆在应有位置,准确把握全域旅游的内涵和要求,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战略定位,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关键时期,是建设旅游强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内蒙古全域旅游,有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内蒙古旅游产业规模,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创造特色旅游品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内蒙古全域旅游的现状

内蒙古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这是内蒙古打造全域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的底色。内蒙古以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发展目标,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条主线和不断提高内蒙古旅游影响力这个主题,突出“草原文化、北疆特色、休闲度假”三大主题,实施旅游精品工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的全域旅游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子,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旅游区域。全域旅游,在内蒙古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域旅游业竞争力提高,融合加快

坚持品牌化发展道路,开展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品牌创建工作,不断完善景区、节庆、旅游商品等品牌体系,全面提升了全域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培育了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沙漠旅游、康体旅游、研学旅游等一批旅游新业态。

(二)全域旅游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30条高等级出区通道,94个旗县市区开通了高速或一级公路,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增加到1.35万公里,民航机场增加到24个,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加快旅游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实施了智慧旅游工程;建设了一批文化街区、旅游街区、休闲公园;创新旅游市场监管方式,制定实施了《旅游行业管理创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旅游安全应急预案》;扎实推进文明旅游,制定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旅游三年行动计划》等,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

(三)全域旅游业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升级

加强与京津冀、沪皖粤晋、东北三省等地区合作;深化与俄罗斯和蒙古国合作,建立了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制度,与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新西伯利亚州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联合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区与俄罗斯和蒙古国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协调会议纪要》,成立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联盟,开展了“友谊·和平·年轻的使者”中俄蒙青少年夏令营、“茶叶之路—和平之旅”中俄蒙自驾环线等系列跨境旅游活动。

(四)全域旅游业营销模式不断创新

大力开展平面、电视、互联网等全媒体平台推介营销,创新广告语言与画面的表现形式,改变传统而单一的广告宣传模式。积极打造内蒙古草原旅游那达慕、冰雪旅游那达慕、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昭君文化节、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中俄蒙(满洲里)旅游节等全国知名旅游节庆品牌,近年来,依托伊利、蒙牛等知名企业推出现代乳业旅游;依托包头一、二机厂推出兵器工业旅游等创新性旅游线路;不断完善旅游政务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有力保障支持。

三、内蒙古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地域辽阔,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旅游产业总体规模偏小、旅游线路彼此孤立、旅游产品开发单一、东中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创新不足、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可以说把着“一手好牌”,但牌技却较差。

(一) 政府观念不强

少数部门对全域旅游的产业地位、政策措施、财政收入和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定位,没有把全域旅游当作一项经济产业去培育,没有上升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层面,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因此,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迟缓、开发利用程度低,地方保护主义意识较强等现象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

(二)全域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分散

内蒙古地域广阔,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比较分散,致使依托全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景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聚集程度较低。从旅游消费角度考虑,旅游者花费在旅游路途上的时间较长,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均相对较高,不利于组合旅游线路。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适宜旅游的时间较短,与之对应,大部分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适宜夏季购买和消费,而其他季节的适宜性旅游产品严重不足。

(三)品牌宣传影响力不大

内蒙古很多地方全域旅游资源是非常有特色的,但由于宣传方式呆板,力度不够,讲旅游故事的水平不高,很难唤起人们到内蒙古旅游的强烈愿望。特别是蒙古族的手工艺品、头饰、服装等特色旅游产品的知名度还不高,不能有效影响受众,没能有效传播。停留在旅游消费者脑海中只有草原、沙漠、牛羊、摔跤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画面。

(四)全域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全域旅游目的地应能向游客提供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包括旅游线路中的各种吸引物,沿线提供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各种设施和服务等,尤其应考虑家庭几代人一起出游的实际,景区设施应最大限度地立足老、中、青、幼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但内蒙古大多数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比较单一,有的甚至年久失修。由于各盟市间的经济实力不同,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也不同,投资差距导致区域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差距拉大,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五)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

由于各种原因,内蒙古对外开放面还很窄,不利于全域旅游业的发展。这与内蒙古地域广阔和发展需求形成巨大的落差。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单一,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薄弱,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含量不高,流于文化形式而缺少内容,使得内蒙古旅游开发的文化特色不鲜明,综合开发不够,供给内容主要以文化和自然观光为主,参与性、休闲娱乐性产品开发不够,民俗风情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四、对内蒙古开展全域旅游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判断,为新时代谋划内蒙古全域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切实解决四季游的问题,大力提高旅游设施及其配套服务的效率,是发展内蒙古旅游业的“牛鼻子”。

(一)深入推动全域旅游政策贯彻实施

推进全域旅游是内蒙古自治区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全域旅游发展要着眼于市场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应该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在内蒙古东部发展森林旅游,中部发展草原风情旅游,西部发展沙漠旅游,大力发展蒙古民族风情旅游,等等。同时,在区域规划上,要以2018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呼包鄂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为契机,努力建设沿黄生态文化经济带,夯实全域旅游的发展基础。

如亿利资源集团成功利用库布其沙漠的独特自然风光,发扬光大当地的沙漠文化,组织当地民众打造大漠星空、沙漠越野、大漠温泉等生态文化旅游和沙区生态农牧体验游。短短几年,已发展成年接待旅客20多万人次的新业态。目前,这里已被评为“中国最美观星地”和“中国第一沙漠温泉地”, 可望进一步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为当地居民就业、创业、创收、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是实施全域旅游特别是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的典型案例。同时,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成功举办,也再次提升了库布其沙漠的品牌影响力,为进一步开展全域旅游提供了有效的品牌支撑。

(二)积极开发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

要切实创新产品供给,推动融合发展,把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商业、林业、农业、水利等融合起来。目前,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旅游者和旅游中间商的争夺成为竞争的主要目标。只有按照旅游者的需求并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才会成为好的旅游项目。内蒙古有着闻名海内外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茫茫草原、皑皑白雪、大漠风情、天然湖泊及各少数民族的风俗表演,这些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在人们更加崇尚大自然的今天,我们完全有条件加强旅游供给侧改革,把“海外旅游热”转化为中国西部沙漠生态旅游热,实现在中国游,购中国物。同时应切实加强旅游服务,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指数,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旅游产品用户的青睐。

(三)加强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以2018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为契机,树立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风景名胜区建设,着力打造黄河华夏文明、草原生态观光、大漠风情体验、陕北特色文化四大旅游带,积极开发文化体验游、民族民俗游、健康养生游、工业观光游、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体育赛事游等项目。

(四)推进呼包鄂银榆高铁网络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畅达便捷的交通网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推动内蒙古乃至中国西部地区全域旅游的关键。建议借助呼包鄂银经济带发展和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的不断深入,通过建设连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银川和榆林的高铁网络,在鄂尔多斯库布其等特色旅游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设高铁站。依托该区域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可以有效提升该区域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在增加全国客源的同时加强多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联系,让几个地区相对孤立的旅游景点形成一个整体景区。最终让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银川—榆林地区成为内蒙古乃至中国西北全域旅游的新兴增长极与动力引擎,推动西部沙漠生态旅游—草原风情游—西部老工业城市游等新兴旅游形式发展,构建中国西部最有活力全域旅游发展生态圈。

(五)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全域旅游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是集审美、休闲、娱乐、消遣和观赏等为一体的资源空间环境。而旅游资源又有着与其他资源不同的特性,尤其是自然成因的旅游资源,最显著的特征是其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必须注意保护当地旅游的旅游环境,实现其长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六)實施区域强强联合战略

内蒙古地跨三北,毗邻八省,与部分省区间存在资源互补,这样可在建立区内旅游网络的同时,与省外强强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收益共享。区内旅游中心城市和主要旅游景区要把线路延伸到周边城市和地区,连点成线,以协同发展;同时,旅游景区要与周边省市旅游景区联合起来,成立更大的旅游圈,实现优势互补,效益共生。在此基础上构建东北协作板块、京津协作板块、晋陕蒙板块和西北协作板块。

总体看,内蒙古开展全域旅游的机遇大于挑战,必须乘势而上,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在全域旅游中,自治区文化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把系统旅游营销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立足游客需求,做好营销规划,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的无缝对接,努力打造“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的内蒙古旅游品牌,为新时代做大做强旅游业,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断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学锋.全域旅游:实现旅游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J].旅游学刊,2016,(9).

[2]张辉,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刊,2016,(9).

(作者1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原副社长,作者2系新华社助理经济分析师)

责任编辑:代建明

县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从宁波市江北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之后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深化完善的总体思路,以及“六化”路径即改制法治化、股权收益化、持股社会化、分配规范化、职能分离化以及治理企业化,并建议在六个“着力”上强劲采取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措施。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总体思路;路径选择;着力

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之后,明晰了集体产权,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加快了农民城镇化进程。但仍然存在着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运转不太规范、政企不分以及股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根据宁波市江北区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下一步深化完善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分步重点以及对策措施。

一、深化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其路径选择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7号)以及省、市出台的政策精神要求,确定深化完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健全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化运行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后劲,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其路径选择是六化,即改制法治化、股权收益化、持股社会化、分配规范化、职能分离化以及治理企业化,以此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千方百计扩大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权,探索适宜的整体发包、分块发包等经营模式以及推出经营者优先入股和持大股的激励机制,最终培育成有朝气有活力的多元化股份经济合作社,大力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和所占比重,带领持股股东实现共同富裕。

一是改制法治化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法治化就是坚持守住集体所有不改变和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思维。要严格按照上级确定的政策文件和制度设计内容进行操作。农经部门必须加强对深化完善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指导力度,对明显违背上级政策精神或者操作程序不规范,群众意见较大的改革方案当地政府应该及时予以纠正,经深入研究后方可批准实施。

二是股权收益化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质上就是持股股东股份收益权的确定。要不断满足社区成员对集体经营的剩余索取权,实现辖区内居民按股份份额享有经济发展成果,走上美好富裕生活之路。股权流转遵照依法、自愿、规范的操作规程进行,而对股权的流转应实施严格的制约措施:符合办理社会保障条件而未办理保障手续的股东;由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供养的“五保户”股东;属于孤、独、鳏、寡性质的股东这三种群体对象规定不得进行股权流转交易。

三是持股社会化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要进一步突破社区自身的产权封闭性,突破的途径就是行政权、所有权和物权的三权分离,实现政社分开、所有权与物权分开。重点是集体资产产权与外部社会资本产权联合重组,或者集体资产产权相互之间的新的联合,大力发展混合制所有制经济,最大限度发挥股份合作兼有的制度优势。

四是分配规范化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农村经管工作是农村改革改革发展中具有方向性的重要工作,肩负着农村合作经济经营指导和管理监督的重要职责,要进一步加强经管工作,提高农经部门的监督指导服务水平,对有效益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分配要切实强化监管,严格手续,更好地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五是职能分离化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股份经济合作社过于沉重的社会负担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撤村建居前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仍然承担着社区保洁、社会治安、社区绿化、道路修建养护、公益设施维护等社区管理的全部或部分费用,这方面的支出占股份经济合作社支出的很大部分额度。对此支出费用建议原则上应由各级政府予以承担,如在原村社和现社区范围和服务对象基本相同,一时难以理清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可适当给予资助,最终使之成为真正的、纯粹的经济组织。

六是治理企业化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股权从封闭向开放转变、股份合作资本朝开放的社会资本转变、特殊的经济组织向一般的市场主体转变、股份经济合作社向社会化转变是一必然趋势。要创造条件允许股权在更大的范围内流转,推动股份经济从社区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实现集体资产运行和股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因此,要按照公司化的运作要求,逐步把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造成为向符合公司制的经济实体过渡,做到资金筹集市场化、投资领域市场化以及经营管理市场化。

二、深化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四个阶段划分及其工作重点内容

根据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漫长发展过程及其改制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深化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四个阶段设想,即规范管理制度阶段、完善股权权能阶段、理顺内部治理结构阶段以及走向公司制顺畅运行阶段,不同的四个阶段赋予其不同的工作内容,明确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以此来渐进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完善工作。

一是规范管理制度阶段。重点是建立规范的以收益分配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所谓规范的收益分配制度就是对股份分红必须要有严密的监管措施,当年没有效益的就不能分红。各地的事实已经表明,必须从一开始应绝对禁止股份经济合作社超额分配、攀比分配以及本金分配行为。当地政府应该负起监管责任。

二是完善股权权能阶段。重点是拓宽股权融资担保权能。宁波市江北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于2008年年底开始实施,这项改革赋予了农民完整的集体资产产权,实现了对农民的还权赋能,为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解决农村贷款难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下一步应该赋予股权完整的个人产权。予以具备完备的个人产权,就是让股东对个人股份拥有所有权,可以处置,可以转让,也可以继承。可流转的产权可以为所有权人带来收益,大大增加了财产性收入来源途径。

三是理顺内部治理结构阶段。重点是合理确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會以及经营者各自的权利义务、边界范围、责任和权益。就是要改变这些不合理的现象:改制后不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缺少市场运行机制,而且村社经营者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管理阶段,企业管理靠的是村规民约,这必然是无法促进新型集体经济的迅速壮大的。

四是走向公司制顺畅运行阶段。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构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制度的大方向。因此,重点是通过产权重组、基金运作等手段,让集体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效配置。同时引入高级职业经理人,建立经营者股权期权等激励机制,允许以技术、品牌、专利等要素入股,不断焕发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生机,增强经济实体的活力和竞争力,直至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转型之后脱颖而出,成为挂牌上市企业。

三、深化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从各地的实践经验来看,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完善工作,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壮大发展,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着力”。

一是着力制定战略规划,奠定新型集体经济基础。村庄经济发展战略是村集体经济制度设计的基础,需要一批有创新精神的农民企业家。要通过对村庄整体资源及市场分析确定主导产业与发展战略,制度选择、村庄经济发展战略要为长远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发展战略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而那种只依赖出租土地,引进的企业与村庄整体经济发展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内在联系的低层次理念必须抛弃,否则村庄发展必将滞留在低水平层级之中不能自拔。

二是著力破除村庄封闭,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实力。一方面要探索村与村之间联合的资源定价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开发强度的不断提高,实现土地资源的统一开发利用和土地开发收益在村与村之间合理分配。另一方面要明确新型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提升物业服务业的产业等级,并向高端化迈进,促使新型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是着力强化股权管理,探索推进改革最佳模式。要对新增人员界定、股权结构、增资扩股以及新增资产股权量化等问题在股权管理操作细则中作出明确决议。未符合集体耕地全部征用、撤村建居以及村庄整体拆迁三种固化管理情形的,要对新增人员规定集体经济组织至少每五年与村级换届选举同步进行一次股权调整,化解股份经济合作社新老人员这一难题。要在股权转让、股权合作、增资扩股等环节加强管理,通过股权管理做大做强集体经济经济的规模,增强和扩大集体经济的控制力和凝聚力。

四是着力改善政策环境,营造集体经济发展氛围。应该出台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重点在税收、市场准入和土地开发三大领域进行扶持,特别是10%发展留用地的落实到位工作,即使指标数额也要如数拨给集体经济组织,以此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

五是着力注重区位优势,把握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就是积极根据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区位条件和优势条件,根据近郊地区、偏远地区以及丘陵山区不同地段,因地制宜,要把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与县域功能定位结合起来,突出注重生态资源、传统习俗以及地方小吃等固有特色,发展当地合适的主导产业,如对沿山片区域,组建由社员自愿投资入社的生态旅游、农家乐等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社,让集体资源发挥规模效益。

六是着力培育要素市场,找准集体经济主攻路径。要逐步摆脱“房东经济”和“地主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产权重组和投资入股的方式打破村域界限,突破各自为战的传统发展方式,不断挖掘现有的有限土地资源,在探索农民宅基地集约化使用以及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开发上开辟出更加宽广的道路,逐步实现资源向资本转化。

参考文献:

[1]王静.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改革路径研究[J].农村经营管理,2016(05):22-25.

[2]梁燕雯.城郊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缺陷及创新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8(03):62-67.

[3]张兆康.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的四条路径[J].农村经营管理,2017(07):44.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研究》(17JJD790018)课题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市江北区农业农村局)

县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邢台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威胁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矩阵匹配提出其发展的一些战略对策,即改变思想,用机遇战胜威胁,将劣势转为优势,走出一条具有邢台特色的生态旅游道路。

【关键词】生态旅游;SWOT分析;发展战略;邢台

生态旅游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生态学家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会遭到报应,是一个时代“生态觉醒”的产物,可持续思想应运而生,标志着人类进入第三个时代——生态时代,生态旅游业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以保护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强调游客与景区居民将自己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员,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尽到保护自然的职责和义务。邢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还处于初步水平,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邢台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丰富独特的资源是邢台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邢台被称为太行山最绿、最奇、最险、最美的地方,以“奇洞、险寨、古洞、云海”等自然生态为特色的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基石,以英贤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特色与灵魂,邢台是先商之源、殷商故都、邢候之国,在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中作为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区诞生了魏征、郭守敬等一批世代敬仰的英贤人物,产生了黄巾起义、义和团运动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存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物遗迹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2.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邢台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邢台政府对山区绿化与水土保持使其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出现了山区绿化的典型,有多处国家山区生态示范区。尤其是前南峪,在植树绿化荒山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植被覆盖率达到了94.7%,获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五百佳”提名奖,被林业专家认为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前南峪以独特的资源发展了生态自然健康游、山水秀美奇观游等,生态旅游成果显著。

3.后起发展优势是邢台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中国旅游业经过一轮迅猛发展,接下来会进入成熟发展期,旅游发展会多一些理性思考而少一些开发初期的狂热。邢台旅游起步晚,未开发景区占到了60%以上,可借鉴其他地区发展旅游的经验在理性的思考中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而直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成为生态旅游业的后起之秀。

4.良好的地理区位为扩大客源市场提供了动力源泉。邢台区位优越,距北京386千米,距天津港430千米,地处京津外围,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是连接晋、冀、鲁、豫地区的枢纽。区内有京广铁路、106、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南北贯穿,308国道贯穿东西全境,还有多条省道连接了晋、豫、鲁等地,交通方便,整体上可进入性强,半径100公里之内的区域有中国较大的城市群落,人口密集,旅游消费的人口数量大。

(二)劣势

1.开发品味不高,产品单一。旅游六要素中,游的项目比较单一,行的范围小,娱的节目少,仅限于观光型产品, 留不住游客。没有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效应,没有明确的主题形象,没有涉及高品味、高档次的生态旅游主题产品,产品单一,旅游行为层次低,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旅游产品,使游客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对旅游市场的扩大构成极大威胁。

2.生态旅游开发资金匮乏。邢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投资环境不佳,投资水平不高,多元化的投资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邢台投资机制和筹资渠道不畅,民间投资非常有限,利用外资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其资金来源主要还依靠政府支撑,在生态旅游开发资金上还存在着很大缺口。

3.生态旅游教育普及率低。表现在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短缺;生态旅游对游客素质要求较普通旅游要高,游客的生态意识没有完全形成,生态旅游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普及,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客源市场;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性较差,有的旅游区居民还未普及生态旅游意识,甚至还有损害生态旅游资源的行为。

(三)机遇

1.国内外生态旅游的热潮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社会大环境。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行动计划,当年中国召开了首届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1999年国家旅游局开展生态环境游活动,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召开“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生态旅游市场促销研讨会”,掀起了发展生态旅游热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使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这些为邢台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一个大的社会背景。

2.时代的需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契机。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在经历了环境危机后对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热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以生态省、生态市建设为载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已经汇聚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洪流,河北生态省和邢台生态市的建设目标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强大动力。邢台生态市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发展生态旅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旅游业会在生态市建设的驱动下得到迅速发展。

(四)威胁

1.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对邢台生态旅游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邢台的区位既对生态旅游发展有促进作用,也使其面临“南北夹击”的挑战,周围的京、津、石家庄等地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屏蔽。京、津都是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优良的服务水平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对邢台构成强烈的竞争,同时邢台的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与周边石家庄、聊城等地具有雷同现象,但景区面积、景观条件、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大都劣于周边发达地区,受邻近地区替代性竞争较大,如何在产品创新上做文章,组合旅游资源,突出生态特色,形成竞争力成为邢台生态旅游发展的重大挑战。

2.旅游需求的差异化对其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旅游者在经历了一轮旅游热潮后,对于“扫荡型”和“掠影型”等传统旅游方式已有所厌倦,更加寻求具有参与性、教育性和实质性意义的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日益多元化,这就对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重视对旅游对象和生态环境的珍惜、保护,强调旅游者与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对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环境容量预测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二、邢台生态旅游SWOT Matrix战略匹配

SWOT Matrix战略匹配即是将外部和内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包括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在矩阵中列出,通过组合匹配,最终得出邢台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如表1所示)

表1:邢台生态旅游业SWOT Matrix战略匹配

综合SWOT矩阵匹配,可以看出邢台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很大,只要合理规划,科学发展,利用机遇来克服劣势,发挥优势来规避危胁,定会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上显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

三、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对策

(一)SO战略

邢台应立足现在的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良好发展环境等优越条件,以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热潮、时代的需求等作为发展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坚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资源达到永续利用,通过差别化的战略来塑造和定位生态旅游形象,突出“山水太行”和“古都邢台”特色。除发展观光旅游外,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优化组合生态旅游产品,以“百里太行”为主线,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精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而增加机遇,强化优势。

(二)ST战略

充分利用内部优势,以应对外部威胁,甚至把外部威胁转化为外部机会。首先,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差异化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在开发、决策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其次,应充分调查了解邻近省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同邢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相似性,跨越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根据“竞争错位”原则,使生态旅游产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区域合作,实施省际及省内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形成联动效应,变替代性竞争为双赢型竞争。

(三)WO战略

善于借用外部机会,改变内部劣势。借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处于热潮时期的大背景,顺应时代的需求,以河北生态省和邢台生态市建设为契机,推出一批市场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创新促销手段,加强重点市场促销,优化客源结构,培育多元化市场体系,进而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和市场优势的合理转化。针对资金匮乏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其生态旅游在优良的环境下健康运行;还应建立绿色国民账户,收取一定的环境税,和其它所得税一起返还生态旅游业;再次,在争取政府投入的基础上,接受和争取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赠款,生态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这样才能多种形式地筹集生态旅游发展资金和引进管理经验。

(四)WT战略

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应克服内部劣势和改善外部威胁。面对区域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邢台应以“大旅游”为指导思想,借环渤海旅游圈的构筑和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为契机,以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宣传促销等为切入点,把旅游资源、市场和管理有机整合,打破行政区划上的壁垒,实现不同景点、地区间的旅游联合,积极组建大型旅游集团,推进生态旅游业向连锁、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同时要重视规划及实施监督,尽力维护区域原生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平衡,最终打造环渤海、京津冀、省内、市内各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实现多边合作、互补共赢、共同发展。

树立人才强旅观念,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保障。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教育,建立一支能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职工队伍,加强对区内管理人员和导游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增强参与者的生态旅游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旅游是一项具有保护自然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提高全民旅游综合素质,使每个人都成为生态旅游积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使游客来到邢台不仅能亲近自然、增长知识、扩大视野,且能切身体会到生态旅游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和谐,能体验更深层次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

参考文献

[1]李兴旺.SWOT战略决策模型的改进与应用[J].决策借鉴,2001.

[2]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

[3]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4]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2) .

作者简介:张曼(1982-),女,辽宁沈阳人,河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开发与城市规划。

县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体验式农业迎来新的成长浪潮。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市现有体验式农业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其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体验式农业;发展对策

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不仅拉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成为人们生活品质跃升的显著标志。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旅游的认知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誉为21世纪新兴产业的体验式农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体验式农业通常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新型业态。随着电子商务的繁荣,农村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新的历史机遇,体验式农业也将迎来新的成长浪潮。

1、研究意义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代表的农村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2016年以来,农业部、财政部等多部委相继出台扶持政策,助力一村一品产业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体验式农业不但能有效地拓展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等功能,为农业增效、为农民增收、为农村增色、为旅游增值,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旅互动,提高幸福指数,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以现阶段内蒙古包头市区域内现有的体验式农业进行现状分析和深入研究,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制约行业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和发展思路,挖掘其发展潜力,以吸引城市消费者在现代化的今天“返璞归真”走进大自然享受健康生活。

2、体验式农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和重要的农业基地,地域上处于黄河上游和渤海经济区的交汇处,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地理位置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城市采用“一心、两带、多片区”的城市规划和“一轴两心多点”的市域城乡空间体系,更好的带动城市全面特色发展。城市整体规划良好,公路交通、公共交通、私家车保有量都逐年发展增长,对包头市边缘区域发展体验式农业起到带动作用。包头市还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经历多次人口迁徙,形成晋商文化、走西口文化等独特韵味。2016年全市实施重点旅游项目24个,完成投资32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403.4亿元,随着文化旅游的走俏,包头市达茂旗、白云鄂博等地的文化旅游节也越来越受欢迎,前来旅游的游客还可以品尝到特色饮食,包括莜面、铁锅焖面、手把肉等。2017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53.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889.O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5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截止2016年底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5万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2.863万元,消费能力不断增长,消费者对本土旅游的消费类型也更倾向于休闲体验式的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带来便利,更有利于体验式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3、体验式农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3.1气候条件

包头市辖区面积大、地域广阔、景色秀美、气温适宜,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雨适宜,夏季凉爽。一年四季分明,光照热源充沛,全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是全国日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并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备发展体验式农业的天然优势。

3.2旅游资源

包头市旅游资源丰富,北有青山朦胧辉映,南有黄河玉带环绕,西有梅力更山水相连,东有美岱召古朴典雅,赛罕塔拉城中草原更被誉为城市氧吧,这些特色迥异的旅游资源不仅为体验式观光农业的发展增强了吸引力,也推动了区域特色文化的发展,如:南部临黄河片区多以垂钓、吃现打黄河鱼为特色;北部草原以骑马、吃蒙餐为特色;城市周边的体验式农业旅游则以采摘、农场活动、农家乐为特点。

3.3政策扶植

2017年全国两会中,国家旅游局提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等旅游业发展指导意见。正在建设的呼包银榆经济区为包头市产业转型和现代产业体系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构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包头市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方兴未艾,政府部门不断推出电子商务、农村电商扶植政策,探索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弯道超车”的新路径。

4、体验式农业的发展现状

包头市的体验式农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由原来单一的经营模式发展到现如今多种不同模式及类型。有以集自然环境资源为一体的湿地休闲观光型,如小白河湿地周边发展的体验式农业;有功能设施完善的农庄型,如青乌企业,实现了从养殖到餐桌的一体化;还有以旅游文化为主的旅游型,如希拉穆仁草原,为体验式农业附加了文化理念,提升了相关产品的价值。

经过项目组成员的调查发现,包头市现有体验式农业的经营模式主要以合作社和个体经营为主。其中合作社又分两种模式,一种为“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的模式,是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土地自愿入股参与分红,以信步闲庭采摘园为例,目前入股合作社农户70户,采用集中管理,指导雇员生产种植的方法,既保证了全年都有应季的采摘产品,又解决了产品与市场需求不符的问题,既降低了種植风险,又推动了合作社的发展;另一种为“个体经营,集体监管”的模式,是以“经营个体+信息技术共享+监管”的形式为经营个体提供技术培训和产品质量的监督与检验,剔除不达标产品,筛选出质优味美的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认证的标准,以美林采摘经营个体为例,通过参与合作社,获得科学的种植技术与完善的管理手段,不仅提高了产量,还使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符合了高端市场的需求,提高了客户黏性,尤其是其草莓产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相比之下,个体经营商户如东河区东部的虎啸山庄、南海公园附近的哈哈乐等体验式农业虽集采摘和农家乐为一体,但由于地理位置较偏远,竞争优势不强,采摘项目只作为副业,对于本次调查参考价值较低。

5、体验式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政府部门职责不明确,缺乏引导

处于起步阶段的体验式观光农业,尚待专门的行政管理部门的鼓励、支持和引导。而且政府部门关于体验式农业的发展目标、建设标准尚不明确,相关项目出现审批流程不清晰、园区建设无规划、无品味、无规模等现象,不能有效的结合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由于政府的管理主体不明确,缺乏相关的监督和管理,使得一些投机者借发展体验式农业之名骗取政府优惠,进行违规建设或占用土地资源,影响体验式农业的健康发展。

5.2经营模式缺乏创新,管理机制不完善

相关经营者在规划与建设体验式农业项目时,未充分进行前期调研与市场细分,面向人群不明确,发展方向模糊。经营者缺乏品牌意识,也未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导致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普遍偏低。同时,商家宣传不到位,缺乏对消费者的正确引导。此外,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培训意识,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易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5.3消费者辨识能力差,缺乏维权、互动意识

互联网经济时代,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无处不在,都需要消费者去甄别、筛选。然而,大多数消费者被动的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不加思考的认同习惯,致使消费者对一些事物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偏差。此外,部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产生不满情绪时,不主动与商家进行及时的沟通与协商,消费者自身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也使经营者难以得到宝贵意见和建议,从而难以提升服务质量。

6、体验式农业的发展对策

6.1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发展体验式农业,要统筹规划,加强引导,因地制宜,各地区要认真分析影响体验式农业发展的各要素,科学规划建设园区,符合市场需求,发展能够突出当地特色的体验式农业,使整个包头市地区形成北有草、南依河沙(黄河和沙漠)、西靠山、东托湖的各具区域特色的生态体验式农业发展区,挖掘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经济作物等,避免大同小异,提升区域经济发展魅力,逐渐形成一定的产业链聚集区,共享公共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休闲旅游农业产业链,促进体验式农业有序、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6.2树立品牌意識,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发展体验式农业,政府要鼓励引导经营者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企业价值,给予经营者一定力度的政策扶持,减轻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引进多样化的资本投入,解决经营者融资难的问题,使经营者能够大胆创新,突破自我,提升体验式农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与此同时,经营者自身也要重视品牌效应和品牌价值,要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对相应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与包装,自觉加强与相关企业、产业间的合作,提升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商标意识,版权专利意识,增加农副产品附加价值,提升产品品质与档次,拓宽利润增长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的转型换代升级。

6.3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素质教育

发展体验式农业,政府要理清审批程序所属部门,明确职责,加强监管,提升服务意识,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的教育培训,鼓励专业知识人士下乡辅助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鼓励民众参与创新,加快体验式农业的升级换代。企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剔除不良经营管理方法,改变陈旧落后的管理体制,积极开展相关教育宣传培训活动,提升劳动者素质,缩小思想差距并采用“农民入股,专人经营”的方式,解决管理层不专业、劳动层难管理、管理层和劳动层难沟通等系列难题,帮助体验式农业快速发展。

6.4积极主动寻求新出路,拓展新渠道

发展体验式农业,要跟随互联网经济发展态势,顺应时代变化需求,积极主动寻求新出路,拓展新渠道,提升体验式农业的发展潜力。政府要着手建立能够打通企超间、农旅间、企业间的信息流通服务公共平台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及技术支持,鼓励创新,帮助企业、经营者大力宣传其园区及其相关产品与服务,扩大园区知名度,提升潜在客户转化率,促进体验式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经营者要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制定迎合目标人群的营销宣传战略。提升合作意识,主动谋求与大型超市、酒店、旅游机构及相关电商平台等机构之间的合作,以达到拓宽体验式农业销售渠道、增强园区可信赖度、提升园区品牌知名度的目的,实现双方之间的互惠互利、互利共赢,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地税系统干部作风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高层楼宇建筑节能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