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金融论文范文

2023-09-17

县域金融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资金“洼地效应”的形成以及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因此,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不断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本文以维西县为例,分析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县域 金融生态 优化路径

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经济学辞典中很难找到类似术语。该概念由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经济学50人论坛”上较早提出并第一次重点从法律层面科学、深刻、系统阐述了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把金融看作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那么,金融生态就是由金融子系统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系统所组成的生态链,这个生态链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通常讲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指金融机构所处的微观层面的外部金融环境,包括与金融机构实现利益和规避风险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客户企业改革、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金融生态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表述为在某一个特定县域内,具有特定的县域特点和特征的金融生态环境,从广义上讲,是指影响县域金融业生存和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各种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面;从狭义上讲,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该县域内的中介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法律制度、会计与审计原则、企业改革的进展以及银政企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指该县域内的宏观经济环境、资金融通环境、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方面。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县域内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其生存环境和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竞争和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是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地区化、具体化、特殊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维西县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信贷投入总量相对不足,有效信贷投入增速偏低

一是因新型工业化发展才起步、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大等,全县信贷投放风险较大,银行投入积极性不高。截止2011年8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31604万元,贷款余额为91623万元,存贷比为45.01%,贷款总量占全州的比重仅9.47%。调查的农户和企业中,有68.2%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63.5%的农户反映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调查表明,资金矛盾主要集中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等领域。二是全县多数是小企业,没有抵押资产;农民及合作组织拥有的耕地、山林和住宅等,由于缺乏流转市场难以成为抵押物。调查表明,贷款未满足的农户和企业中,分别有68.8%的农户和62.3%企业认为缺乏担保抵押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金融生态软环境建设不足,社会整体认知不够

由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新课题,社会对其重要性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体制环境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银、政、企三者互信共赢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体制性障碍;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协调困难,科技、教育等社会资源难以整合,缺乏共享协作的平台和机制。另外,有些责任部门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部门的事,参与意识不强,或拘泥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说的多,做的少。一些金融机构没有真正意识到金融生态环境与银行的效益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等、靠、怕思想,信贷业务严重“瘸腿”,扮演资金的“抽水机”角色。

(三)执法环境与金融业良性发展的要求存有差距

在经济发展、就业压力的影响下,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不足,容易导致政府对金融业不适当的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干预,从而影响银行贷款质量。一些企业、个人信用意识淡薄,恶意欠息和逃债,给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带来风险。司法部门执法效率低,成本高,效果不理想,金融机构债权得不到切实有效维护。致力于服务县域地区,尤其是县城以下地区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机构也无法全面而又有效地担负起支持全县经济发展的能力。

(四)金融组织体系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新要求,金融服务不充分

一是工行、建行从维西县撤离后,全县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银行机构和网点匮乏,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绝大多数乡镇基本是农信社“独木撑天”。二是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中政策性金融偏弱,与县域融资中弱质性主体多、政策性融资需求大的特征不相适应。调查显示,百姓最希望多提供些政策性贷款或政策优惠。三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足。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织在云南才刚起步,在维西这样的偏远地区发展尚需时日。

三、维西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路径选择

(一)将创建“金融生态县”纳入地方政府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水平等。应成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实行“政府组织、人民银行牵头、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组织机制。结合地方实际,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宏观环境下通盘考虑,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制定出系统可行的规划和阶段性的具体目标,建设金融生态县。金融生态县是衡量一个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府主导、银行推动,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列出时间表,力争期限内达到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标准。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推动企业诚信度的培育、信用村镇的创建、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债权的维护等,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优化金融执法环境,构建诚信宣传长效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执法环境,提高执法效率,彻底消除行政对法律的干预,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要加大对涉及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对贷款欺诈行为和恶意逃债、赖债行为要运用法律手段予以严厉制裁。加大对金融债权司法保护力度,改善金融司法环境,为金融发展保驾护航。帮助清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尽最大努力减少银行资金损失,为县域金融发展增加后劲。二是要把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作为金融生态的重要内容,把诚信观念作为树立维西形象,塑造维西品牌,提高维西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培养全县公民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挥新闻传媒的作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金融法规政策,普及现代金融基础知识。提高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县征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诚信水平明显提高,金融债权得到有效维护,金融资产质量不断优化,金融创新有力推进,金融服务明显改善,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努力疏通信贷投放渠道,促进有效信贷投入

一是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加强对全县经济金融运行、物价走势、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分析,通过金融形势分析,风险提示,信贷指导意见等多种方式,及时向金融机构传导每个时期的信贷支持重点,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数量和方向,实现对信贷投放的控制和调节。及时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农行要进行制度改革。适当扩大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将一定额度贷款权下放至县一级支行,以缩短审批时间;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使更多中小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贷款支持。三是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应不遗余力地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重要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及时掌握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现状、特点、信贷需求特征,按照有关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适时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结合实际,根据企业的具体状况,制定简洁高效的贷款管理程序和办法。四是积极搭建银政企交流平台,加强银政企沟通协作,实现银政企互惠共赢。加强银企合作,坚持银企信息互通制度,金融机构随时全面掌握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和信用信息以及企业生产、销售、资金营运状况,企业全面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信贷支持重点。

(四)助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拓宽金融覆盖面

“十二五”规划蓝图给农村金融带来了发展机遇,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可能进一步降低,为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敞开绿灯。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创造条件,积极支持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全县经济的融资渠道,如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着力解决金融机构在农村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拓宽金融覆盖面。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金融时报,2004,12.07

[2]李兴荣,张连刚.浅谈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问题.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

[3]王晓毅.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6(8)

[4]马俊昀.地方政府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角色定位:陵縣案例.金融发展研究.2009(8)

[5]向明贵.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坚持以地方政府主导.金融经济.2010(10)

作者简介:沈鹏飞,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和志刚,中国人民银行维西县支行行长;李卫华,中国人民银行维西县支行副行长。

县域金融论文范文第2篇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人才支撑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既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简述当前我国县域发展人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县域发展人才支撑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全面系统的县域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

一、县域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的现状

人才是生产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就目前我国县域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状况而言,其本身还存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第一,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比重偏低。

人才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整体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虽然我国各县域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才总量在不断增长,但依然存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人才比重偏低的问题。

以湖南省某县为例,近年来该县人才队伍在质量上有所提高,在数量上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就人才总量而言,还存在严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方面,人才总量的短缺成了制约该县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到2009年底,该县每万人中拥有人才220人,人才资源仅占全县人力资源总量的

2.2%。此外,该县二三产业人才、乡镇人才占人才总量还很低,虽然农业人才占人才总量有一定比例,但农业人才的总体水平不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专业学历的人员还比较少,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

2.4%。

第二,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县域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结构的不合理,县域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人才分布不合理。一方面是指城乡人才分布的不合理,即城区集中了城乡的绝大多数人才,乡镇特别是偏远落后的乡镇,人才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指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人才分布的不合理,即经济发达的县域地区人才比较集中,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才相当匮乏,以湖南省为例,仅长株潭三市就集中了全省人才总数的1/3,而湘西地区人才总量不足全省的1/8。其次,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高级人才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稀少,人才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发展后劲不足。最后,行业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大部分集中在事业单位,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很小一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收到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就县域地区而言,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自主培养、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能力不强,更缺乏科研成果。县域地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普通的一般人才较多,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中高级人才稀少,因此,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仍然需要更大力度的引进和留用;另一方面,我国县域地区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传统型人才多,而技术创新型人才和产业化人才缺乏,这与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第四,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县域流失的人才有相当一部分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工作经验,能独当一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多为具有中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等方面的人才,外流的方式主要有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人才流失导致县域在人才队伍建设中面临更大压力。湖南省某县,仅2008年至2009年底,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流出就有200多人。一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一批工程技术适用性人才纷纷走出企业外出打工,人才大量外流。

二、县域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科学的人才观念尚未建立。

一方面,县域地区人才观念淡薄,一些地方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对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能力认识不到位。县域地区对于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认识不够,尚未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科学的人才观念还没有确立。淡薄的人才观念,不仅不利于县域地区现有人才发挥作用和健康成长,更加不利于引进和吸收外来人才。

另一方面,县域地区人才观念落后,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落后思想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还有相当的市场,大多数人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创新意识缺乏,忽视了创新对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开发。

第二,职业培训水平低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对人才进行再培训是进行知识更新的重要渠道。资金投入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县域地区人才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大部分县域地区财力拮据,再加上县域地区对人才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县域地区对人才培养往往不够深入,短期强化式培训是主要的培训方式,系统学习的培养方式很少,缺乏对实用技术的培训,这就导致了培训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深度不够,业务水平也难有提高。此外,县域地区对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投入也不足,大大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就业环境不优,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县域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企业不景气,对人才的吸引和容纳力不够,再加上县域地区与周边城市在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深造、发展机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县域地区很难满足人才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大批年轻的具有高水平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纷纷背井离乡,在经济发达城市谋求生计。

另一方面,县域地区的分配激励机制并不健全,在人才的激励上,并没有做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尤其对创新型人才以及他们研发的新技术、新成果重视程度不够,对创新型人才做出的突出贡献缺乏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奖励,大大挫伤了各类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第四,政策不完善,人才机制不健全。

政策的不完善是指人才培养、引进、选拔、流动等地方政策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人才培训资金投入政策的不合理,即人才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引进和流动政策不通畅,行业间、城乡间存在政策壁垒,例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间有编制限制,引进人才时仍有户籍管理的限制。

人才机制不健全主要指缺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有效机制,人才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竞争机制尚未形成,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限制和影响了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导致了县域地区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

三、构建全面系统的县域发展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县域的发展尤其离不开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中央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县域人才开发问题,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对于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早日进入创新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县域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既要注意培养本地现有人才,又要注意吸收和引进外地人才;二是既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又要满足各类专门人才需求;三是既要做到用事业吸引人才,又要做到用待遇留住人才。具体应在以下方面发力:

第一,树立正确的意识。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人才至上的全新观念。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对实施人才战略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其次,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要根据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有关人才政策,积极推进人才流动、使用以及分配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要加快县域创新型人才开发步伐,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充分认识创新型人才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尊重人才的价值,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机制,努力做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

第二,调整人才队伍的结构。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搞好人才结构的调整,逐步改善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县域地区可以以招商引资为契机,通过引进的项目课题来吸引人才,促进人才的流动,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鼓励、引导并扶持各类人才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经济落后的县域地区以及偏远农村就业;建立健全非国有企业和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为各类人才到非国有企业和农村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加大力度选派城市专业人才到县域地区进行支农、支教等,同时根据县域地区的发展需要以及人才的自我价值提升需求,选拔县乡各类人才到大中城市学习和培训,为县乡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实际问题。

第三,健全人才留住机制。

人才流失使得县域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的严重问题,在留住人才方面,县域地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在人才的使用上,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价值观念,形成重能力、重业务、重职业信誉的新型人才评价观念,通过改革,尽快建立新型人才使用机制。

(2)创新分配激励机制。一个好的分配激励机制,应该既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要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还应该有利于鼓励人才进行创新创造活动。因此,要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就必须建立岗位成效工资制,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潜能充分释放,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3)完善福利保障制度,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对长期在县域地区工作的人员,要尽量为他们提供最大的福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在县域工作的优越性。同时要尽可能的改善人才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做到以适当的待遇留人,营造良好的政策与用人环境,把凝聚人才的吸引力更高地定位在使人才成就事业的机会与发展前景上,实现以事业留人。

第四,拓宽人才培养措施。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改进人才培养内容和方法,努力做到培养和需求相适应。具体说来,对于县域领导干部,应着重于加强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则应着重于增强技术开发、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开放式、多渠道的人才培训机制。强化培训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县域地区应建立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利用各种途径扩大培训投入不断加强对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科技人才的培训,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网络,举办知识讲座和高级研修班等形式,全面落实人才培训计划。

第五,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引进优秀人才是改善县域地区现有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重要手段,县域地区需引入市场机制,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具体来说,县域地区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建立网上人才市场,使人才流、知识流、信息流等方面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利用网上优势形成向外吸引人才的窗口。同时应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的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特别注意引进县域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

四、结语

县域金融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县域人身保险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支持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文章通过分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市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县域人身保险快速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人身保险;发展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11.

县域保险是指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保险,包括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近年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壮大,县域保险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发展县域保险,完善县域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帮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市场的特点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近170万人,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1亿元,在内蒙古自治区GDP排名第8位。巴彦淖尔市辖四旗、二县、一区,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对县域经济统计范围和口径的有四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杭锦后旗)、两县(五原县和磴口县),县域总人口近115万,约占巴彦淖尔市总人口的67.6%,2018年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为557.1亿元,约占巴彦淖尔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8.5%,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县域经济都是巴彦淖尔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巴彦淖尔市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而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作为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调查分析,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1  区域文化观念

巴彦淖尔市各县域普遍区域规模小,以当地居民为主,流动人口较少。居民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较紧密,普遍存在乡土观念重、注重亲情、注重家族的特点,接受外部信息量相对较少,市场相对封闭,传统思想较重。在抵御风险方面,县域居民习惯依靠家族、依靠亲情、依靠人际关系来分担风险,对商业人身保险这种通过商业方式来互济互助、共担风险的模式接受度较差,在文化背景和保险观念上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别,经济文化形态上与城市差别较大。

1.2  县域经济特点

县域经济普遍不及城市发达,大多数县域拥有一些地方性的支柱性产业,但多以工農业为主,县域中小企业普遍赢利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程度较城市差。县域职业发展机会较匮乏,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寻找事业发展机会,使得县域劳动力平均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

1.3  县域居民消费行为特点

县域居民普遍对外部信息量接受较少,市场相对封闭,但居民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较紧密,因而居民间通过人际关系形成的信息交流渠道效率较高而且深受居民信任,当地有什么新鲜事件发生,很容易成为人人皆知的热门事件。所以新产品进入这样的市场,因观念的保守性并不会马上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反而观望者众,但是一旦有人开始购买,并且产品得到购买者的认可,又会引起从众效应,较易激发一定的消费风潮。

2  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2.1  保险观念淡薄是制约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关键

由于县域居民的文化素质、区域文化,使得他们相对城市居民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虽然也渴望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但对人身保险这种以商业模式来分担人身风险的方式并不容易接受,习惯于养儿防老、攒钱防病,对用自己的血汗钱去购买保险公司对未来的一个承诺这种虚拟产品更是心存疑虑,所以制约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县域居民的保险观念淡薄。因而解决县域居民观念问题,使他们能真正认识保险、接受保险,是推动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

2.2  居民收入相对有限是制约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居民收入水平也是直接影响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人身保险是商业保险,必须缴纳一定的保险费,才能得到人身保险的保障,但县域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对有限,这无疑制约了县域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

但可喜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的实施意见》(国发〔2016〕56号)精神,尤其是实施意见中提出落实“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提出“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加快职业化进程,带动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巴彦淖尔市近年来在提高居民收入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2018年巴彦淖尔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2元,同比增长8.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97元,同比增长7.7%,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1元,同比增长9.7%。

2.3  缺乏真正适合的险种和适宜的营销手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各大保险公司在制定经营战略时,通常把主要目标区域放在城市,推出的产品也是主要满足城市人群需求的,而县域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居民消费行为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需求与城市居民的需求并不一致,各保险公司现有产品并不适合他们的需求,针对县域居民开发的险种少,既使县域居民有意愿购买人身保险,也很难找到适合他们的险种,这也是制约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理,由于县域的文化特点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与城市居民差异较大,那么针对县域居民的营销模式也必然要求与城市不同。针对各县域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是推动县域人身保险市场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我国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策略

3.1  争取政府支持,推动县域商业人身保险的发展

由于县域居民受限于文化素质和区域文化,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商业保险理念难以很快接受,但他们对政府予以充分的信任。多年来,国家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上投入颇大,在保障城镇居民和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城镇居民和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城镇居民和农民心中值得信赖的依靠。县域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县域人身保险的重要性,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保合一”中,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基本医保经办服务,充分发挥商业人寿保险公司的作用,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商业人身保险中健康保险、重疾险有效衔接,为县域居民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保障体系。使城镇居民和农民在使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过程中接触、认识、理解商业人身保险,改变保险观念,为县域商业人身保险的发展打好基础。

使县域相关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充分认识到发展县域人身保险对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在财政税收方面对县域人身保险予以一定的优惠,例如给予县域人身保险进行适当财政补贴,提高保險代理人的个税起征点等。同时把县域人身保险的发展纳入到当地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使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得到和谐、健康、充分的发展。

3.2  开发真正适合县域居民需求的保险产品

各保险公司应该根据县域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居民消费行为特点,在充分调研县域居民在养老、医疗、意外保障等方面的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对市场和产品进行细分,并在充分考虑居县域民缴费能力和缴费习惯的基础上,把握薄利多销的原则,合理制订县域人身保险产品的价格,推出系列保费较低、保障适度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县域居民的保险保障需求,让广大的县域居民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完善县域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但也应看到,因为各个县域市场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居民收入、人口分布等多方面差异都很大,同时针对各个县域市场开发出针对性、个性化的险种对各保险公司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3   健全客户服务体系,员工本地化,开展多元化服务

由于县域居民的消费行为特点,设置县域人身保险销售渠道时,要注重利用本地人的人际关系网络。招聘一些文化素质较高、在当地信誉较好的本地人进行培训后上岗,这部分人员一直生活在本地,对当地文化更认同理解,也更易了解本地居民的人身保险消费需求,并容易发挥人际关系优势,方便为广大当地居民提供人身保险服务。同时可选择一些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员担任协保员,比如乡干部、治保主任、妇女主任等,利用他们自身在县域居民中的影响力,宣传保险理念和保险产品。尤其发生理赔案例后,要充分利用县域居民间的人际沟通渠道,使居民能真正理解保险理念,认识到投保的益处,推动人身保险业务在县域快速发展。

县域居民社会资源往往限于当地,而当面临外地就医、入学或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往来时,就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保险公司能利用自身资源,提供在客户外地就医、入学时予以协助或帮助他们进行互联网商业往来等多方面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既提高保险公司的口碑,提升行业形象,满足客户需求,又容易让县域居民接受保险、信赖保险,有效开拓县域商业保险市场。

综上所述,县域人身保险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支持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市场的特点及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争取政府支持、开发真正适合县域居民需求的保险产品、健全客户服务体系、员工本地化、开展多元化服务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我国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迎秋,段影.构建与我国县域经济相匹配的县域保险发展模式[J].保险研究,2011(4):81-87.

[2]唐长勇.浅谈县域保险的发展之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7(5):324-325.

[3]鄢海云.江西省县域人寿保险发展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NJSY17399)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晓华(1969-),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硕士研究生,河套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县域金融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当前,河北省县域财政面临着总体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逐步拉大的双重困难。其形成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和体制根源。对此,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应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发展与改革并举”,以实现全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县域财政;新农村建设;双重困境;体制改革

河北省县域财政一直面临收不抵支、赤字严重、债务负担沉重、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地区基层财政困难日益加剧,县域财政发展面临困难。2006年,全省贫困县数量51个,占全部县域数量的37.50%,其中国家级贫困县39个,省级贫困县12个。发展的现实促使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河北县域财政问题,探寻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制约河北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北省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县域财政实力取得长足进展。但全面审视,全省县域财政发展依然滞后,面临着双重困境。

(一)县域财政整体发展水平低下,乡镇财政极度脆弱

1. 县域财政总财源有限,规模偏低。2003-2006年,河北省县域全部财政收入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5%、5.17%、6.02%、6.74%,低于各年全省平均水平(8.94%、8.81%、10.25%、10.81%)4个百分点左右;县域人均全部财政收入分别为420元、567元、786元、988元,明显低于各年全省平均水平(938元、1 143元、1 645元、1 773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与全国相比,2003-2005年,河北省县域平均GDP分别为37.28亿元、45.34亿元、54.36亿元,高于各年全国平均水平(32.04亿元、38.44亿元、43.86亿元)。但是,各年全省县域财政平均规模(按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算)分别为0.79亿元、0.91亿元、1.18亿元,持续低于各年全国平均水平(1.21亿元、1.32亿元、1.64亿元)0.4亿元左右,可见全省县域财政平均规模明显偏小。

2. 县域财政可用财力明显偏低,收支矛盾较为突出。2003—2006年,河北省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保持在30%左右,省级、市(区)级政府集中了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县域财政一般预算级次较低,能够掌握的地方财政收入十分有限。转移支付后,县域财政可用财力占全省可用财力的比重达到了40%~46%,但仍远低于县域财政供养人口占全省的比重(65%左右)。县域财政用不到全省一半的可用财力,供养着全省一大半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006年,全省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合计195.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合计557.53亿元,存在比较严重的收不抵支,县域财政支出的大部分需要上级补助来确保。

3. 乡镇财政极度脆弱,债务负担较重。乡镇财政处于五级财政体制的末端,财政收入十分有限。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和乡统筹,切断了乡镇原有的占绝对比重的收入来源,使得原本就拮据的乡镇财政雪上加霜,许多乡镇连正常的运转都难以为继,乡镇财政名存实亡。2006年,河北省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92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3年的13.07%下降为9.83%;乡镇本级支出60.97亿元,支出总计则达135.58亿元,总支出的一半以上要靠上级补助收入来维持;当年出现财政赤字的乡镇236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11.82%。此外,全省大部分乡镇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负债。例如,某县2005年债务达32 440万元,其中乡级负债7 179万元,平均每个乡镇512万元。

(二)县域财政发展不平衡,财力差距逐步扩大,财政弱县逐步边缘化

1. 河北省县域财政发展不平衡状况逐步加剧

本文选用泰尔系数测度河北省县域财政发展的差异,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将总体差距进行分解, 从而看出总体中的各个组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值及变化趋势。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法,可以把河北省县域财政总差异分解为一线地区、南厢地区、北厢地区的内部差异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以总体差异为100%,分别观察这四种差异在总差异的形成中所占的比重或贡献份额。

根据泰尔指数的定义,得出河北省县域地区全部财政收入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公式为:

其中IW衡量区域内差距,Ib衡量区域间差距,g为分组组数(根据一线两厢格局将全省分为一线、南厢、北厢三片区域),Yg为第g组县域地区全部财政收入在河北省县域地区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份额,yi为第i个县的财政收入占该组县域财政收入的比重,ng为第g组的县域地区人口占全省县域地区总人口的比重,ni表示第i个县的人口占该组县域地区人口数的比重。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2003-2006年,河北省县域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呈现出先递增后小幅下降、总体递增的特征(2003-2005年逐年递增,其中,2004年的增幅较大;2006年泰尔指数略有下降,但仍然较大幅度高于2003年的水平),这表明新时期河北省县域财政发展不平衡状况有所加剧。

第二,在“三片区域”内部,一线地区县域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逐年递增,南厢地区、北厢地区各自区域内的县域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呈现先递增后小幅下降、总体递增的特征,这表明新时期全省“三片区域”内部的县域财政发展不平衡状况均有所加剧。

第三,综合加权的“三片区域”内的县域财政差异系数呈现先递增后小幅下降、总体递增的特征,区域间县域财政差异系数则呈现先递减后较大幅度递增、总体减少的趋势;县域财政区域内差异系数远远大于县域财政区域间差异系数。这表明新时期河北省县域财政发展的区域内不平衡状况有所加剧,区域间不平衡状况总体趋于缓和,但2006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

表2显示,区域内差异是全省县域财政发展差异中占据绝对地位的贡献因素,贡献率在90%以上,其中,一线地区内部和南厢地区内部的县域财政发展差异交替成为全省区域内县域财政发展差异乃至全省县域财政总差异的第一贡献因素,两个地区内部的县域财政发展差异是全省县域财政发展差异的主导因素。

2.财政弱县逐步边缘化。近年来,河北省财政弱县的财政实力得到了一定的增强,但总体来看,依然落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从全部财政收入情况来衡量。一是财政收入规模小。2006年占全省县数近1/4的30个财政弱县(县域财政收入排名后30个县)的财政收入仅占全省县域财政收入的4.19%,全省县均财政收入是30个弱县县均财政收入的5.27倍,全省县域人均财政收入是30个弱县人均财政收入的4.25倍。二是财政收入比重低。2006年全省财政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0.81%,县域财政收入占县域GDP比重为6.74%,而30个弱县财政收入占其GDP比重仅为2.30%。三是财政收入增速较慢。2003-2006年,30个弱县财政收入递增率为19.27%,比全省县域33.24%的递增率低13.97个百分点。此外,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来看,2003-2006年,30个弱县占全省县域财政收入的比重很小,分别为6.95%、5.83%、4.78%、4.5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财政弱县存在被逐步边缘化的趋势。

二、制约河北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根源和体制根源

当前,河北省县域财政面临整体发展落后、发展不平衡这一双重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本质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县域经济因素是制约河北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根源

首先,从总体上看,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较滞后,总财源有限,直接制约了县域财政实力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全省各县基本上都属于农业大县,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不高,农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十分有限。全面取消农业税,又砍掉了农业大县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河北省县域工业尽管数量不少,但是普遍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差,税收征收困难;民营企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尚未形成气候,很难形成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这种局面一直制约着县乡财政状况的好转。

其次,河北省县域数量较多、行政区划过细,许多县域的经济、人口、土地规模过小,区位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也较差,不具备必要的经济发展要素,致使其经济发展水平极其滞后,与经济强县乃至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县域财政经济被逐步边缘化,

(二)县域财政体制因素是制约河北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根源

首先是上级集中的收入过多。分税制财政体制将大部分税种作为共享税,县乡基本上没有固定收入,财政收人增量的绝大部分又被上级财政拿走。这种集中过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很难调动县域内财政增收的积极性,阻碍了县域财政的发展壮大。其次是财力配置与财政支出责任脱节。县乡财政在各级财政中是最困难的,但却承担着两级政权运转、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重大的支出责任,致使县域财政出现比较严重的收不抵支状况。最后,县域内部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县乡财政体制不规范,预算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县域财政支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进一步加剧了县域财政困难。

经济因素、体制因素是造成河北省县域财政困境的根源所在,此外,县乡债务负担沉重、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财政供养人员偏多也是造成县域财政困境的原因所在。

三、实现河北省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按照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和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基本省情,新农村建设时期破解河北省县域财政困境的基本思路应当为“发展与改革并举”。“发展”是指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涵养财源,力争实现县域财政的大发展;“改革”是指破除县域财政增收、县域财政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性障碍,提供解困的制度环境。具体对策如下: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有效培植财源,奠定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 以引导资金为杠杆、以整合资金为手段,建立新的财源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继续实行财政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外商投入及民间资本,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由过去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搞建设,转向依靠社会资金搞建设。二是整合专项资金。省财政和省有关部门投入生产领域的专项资金应该统筹、配套、捆绑起来使用,形成资金合力。整合的资金应向财政弱县经济给予一定倾斜,重点支持财政弱县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省财政应协调各方,编制省政府扶持县域财源建设的统一预算,分头实施。

2.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特色化,培育县域主体财源。农业大县应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农业增值、财政增收。一是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贮藏和运销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产业整体开发,形成特色农业的板块经济。二是对分布于多数县的众多特色产业,应适当集中各部门资金,建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整合运用支持产业发展。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可以将其用地纳入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通过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贷款担保等形式支持其做大规模,并借助于产权关系改革,组建大企业集团,以提升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提高竞争力。

3. 加快第三产业聚集发展,培植城镇新兴财源。各地要把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培植新兴财源。以城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推动力量,通过完善交通、水电、住宅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对人口的承载力,增强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扩大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力,吸引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培植新兴财源;同时,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传统的运输商贸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也可以聚集城镇发展资本、拓宽发展领域、增强发展活力,推进城镇经济建设与城镇财源的扩充。

4. 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为振兴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挖掘后续潜力财源。首先,要进一步为其发展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财税政策环境。要清理和修订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使民营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要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完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票款分离”管理,全面清理收费项目,取消专门针对民营经济的收费项目;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领域。其次,要建立完善主要面对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聚集社会资本,壮大民营企业实力。最后,要把目前的通过各种行业协会协调各职能部门,逐步过渡到成立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法律、咨询等支持。

5. 转变政府职能,为财源建设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首先,取消一切不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歧视性政策和人为的限制性障碍,创造资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政府环境;其次是建立高效的服务环境,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再次是打破所有制垄断、行业垄断和地区性垄断,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最后是塑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必须保证兑现,维护政府信誉,建设“责任政府”。同时建立面向个人、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的信用网络,强化信用监督,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二)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清除困扰县域财政的体制性障碍,为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借鉴国内有关财政体制“扁平化”的经验,河北省县域财政体制改革应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完善县域内的财政体制,逐步构建县乡公共财政体制;二是要逐步完善省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理顺省、地(市)、县(市)的财政关系。

1. 县域内财政体制改革。其一,推广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模式。2006年河北省财政制定了统收统支加激励和相对规范的分税制两种县乡财政体制模式,并在全省县域内逐步推开。今后,依据适用范围,全省应继续推广和完善这两类县乡财政体制模式。可以考虑制订全面推行两类县乡体制模式的日程表,尽快确保两类财政体制的“全覆盖”,从而规范目前相对零乱的县乡财政体制。其二,加快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国库管理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 完善省对县(市)的财政体制,扩大扩权县范围。首先,进一步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省级财政在体制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结算、资金调度等方面尽可能直接核算到县,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其次,为调动财政弱县(主要是人口较多、面积较大、财政经济实力排名靠后,但是经济发展潜力大并具有一定区位辐射作用的县)发展的积极性,在谋划以后各批扩权县时,适当选择几个财政经济弱县,将其纳入扩权县范围,通过对其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市级财政不再分享其税种分成比例,以增强财政弱县经济发展后劲,促使其财政收入上一个新台阶。

3. 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一是进一步规范省级财政对市、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二是考虑优化一般性转移支付结构。借鉴湖北省经验,可以将省对县(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分为均衡性(一般)转移支付、激励性(一般)转移支付和政策性(一般)转移支付三种形式。均衡性(一般)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吃饭”的问题,目的是均衡县(市)财政之间的基本保障水平,实现公平优先的目标;激励性(一般)转移支付主要是在保持已形成各县(市)财力基数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存量不变的基础上,将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增量中的一部分作为激励性(一般)转移支付,促进各县(市)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和做小财政供养系数;政策性(一般)转移支付主要是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重大政策在县(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三类转移支付补助的具体分配和测算,按照规范化与透明化的要求,采用因素法,实行公式化计算,纳入省及县(市)两级预算管理。

(三)相关配套措施

1. 着手解决县乡政府债务问题,防范财政风险。首先,制定措施,严格控制现行政府债务总量。对县乡已经形成的存量债务,分类处理,逐步消化。其次,建立起防范县乡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政府担保债务的管理,对技术性和公益性项目,确实需要政府担保的,一定要从实际财力出发,完善贷款手续,落实好配套资金和换代资金来源,并在预算安排上留出偿债准备金。

2. 积极稳妥地推进县乡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精简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首先要考虑撤并部分县、乡、村级行政机构,压缩县乡两级行政机构。对人口少、地域小的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重组,适当合并、撤销。其次,深化县乡机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要求重新合理核定县乡机构,对一些职能相似的机构予以合并,对职能萎缩、长期不开展业务的单位予以撤销。最后,按照新的机构和编制规范岗位设置及人员配置,清理清退混岗混编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和靠收费供养的人员,探索多种分流方式,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3. 创新县域公共产品提供方式。一是改革税收政策,鼓励各种非政府机构向县域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捐款,积极发展民办教育。二是通过消除进入壁垒、放宽价格管制、通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征地拆迁优惠等手段或者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TOT(移交-运营-移交)等方式鼓励私人资本向县域公共基础设施(如水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桥梁)、公益事业(学校等)投资。三是鼓励采用信托基金、租赁等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如通过市场办法建设电子商务网、政务网、校园网、公共实验室等。

参考文献:

[1]王小龙.县乡财政解困和政府改革:目标兼容与路径设计[J].财贸经济,2006,(7).

[2]河北省财政厅课题组.新时期河北省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研究[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2).

[3]杨华.县乡财政:困境与出路[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

[4]刘建国,等.新疆县级财政收支状况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5,(16).

责任编辑:武玲玲

责任校对:周海鸥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县域金融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以粤西山区县级市高州作为研究区域,从资源状况、地理区位、产业状况、城镇体系等方面进行SWOT分析,对其在经济发展过程所形成的路径模式进行概括总结,尤其是其在发展“三高农业”方面的经验启示,可以为国内其他县域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东部山区县;县域经济;高州模式;SWOT分析

[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研究的最基本单元,可以划分出蕴藏资源、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外贸型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条件差异性可能会导致相同模式产生不同效果,所以不能简单地套用某种模式。高州市与其它欠发达山区县存在类似的区域状况,经济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然而它能通过改革摆脱各种束缚条件并取得较大成功,其经验模式是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的。

一、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高州是广东省茂名市辖县级市,于1993年6月撤县建市,地处粤西南,与广西北流市接壤,毗邻省内的电白县、信宜市等市县。全市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1.5%,丘陵占31.9%,现辖23个乡镇和5个街道,总人口176.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耕地少的山区县。〔1〕改革开放前,高州仍是一个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山区农业县,但如今已是一个拥有多项“全国百强县”荣誉的山区县级市。

(一)优势(Strength)

高州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适合发展以种植荔枝、龙眼和反季蔬菜等蔬果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境内蕴藏高岭土、磷矿等资源,其中高岭土藏量达7000多万吨,磷矿储量达2亿吨。河流干系较多,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78公里。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冼夫人庙、宝光塔、古城遗址和根子贡园等景点,有利于发展商贸旅游业。属于珠三角五小时经济圈范围,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临近三茂铁路,距湛江港和湛江机场不到100公里,有利于对外经贸往来。〔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高州设立高职分院,辖区建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

(二)劣势(Weaknesses)

高州的三次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关联性弱。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暂未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农产品仍以鲜活销售为主,荔枝、龙眼等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价低与滞销并存,果农增收遇瓶颈。工业体系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的中小型工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分布较散,未能发挥集群效应。微小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落后,乡镇多但规模小,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城乡经济聚集效应。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珠三角部分产业逐渐向外转移,高州可以利用毗邻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工贸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吸引区外转移的企业、资金和技术。粤桂黔高铁正在建设中,计划将于2014底完工通行,作为地处这条高铁沿线的城市,将有利于当地农副产品对外流通,促进对外商业贸易发展。

(四)挑战(Threats)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高州的“三高农业”已颇具地方特色,然而其他地区也相继效仿,荔枝、农眼等水果市场相对饱和,供应量高致使销价竞争大,滞销情况时有出现。粤西的湛江市、云浮市以及茂名市境内的其他县区都会过滤减弱珠三角对高州经济发展的辐射扩散作用。近年茂名市逐渐把经济发展重心向南部沿海区域转移,这对地处茂名北部的高州而言将是一种威胁。

二、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

(一)以农起步,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许多干部群众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业以粮为纲,生产结构过于单一。面对这些客观事实,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只有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挥山地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种植蔬果经济作物,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于是开始大作“农”字文章,积极发展“三高农业”。首先是规划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建立区域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鉴江沿岸10个镇沙地多,雨水充足,冬季寒害较少,集中发展香蕉、反季蔬菜;东部气温相对较高雨水少,集中发展荔枝、芒果;西部丘陵坡地多,集中发展龙眼、芒果;北部气温相对低,集中发展杂果、南药。目前已形成东部荔枝、中部香蕉、西部龙眼、北部杂果的水果特色生产格局,多个乡镇被评为广东省专业特色镇,多种农产品被评为全国农业博览会优质金奖。〔2〕其次是对尚有的荒山地、荒滩和低产农田及林地进行改造,把低产田和山坡地改种水果或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大力推广以种植名优水果为主的、“鱼—禽—畜—果”综合经营和“稻—稻—菜”的耕作生产模式,利用产业链进行循环化生产,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率。

(二)以农促工,积极发展涉农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发展工业积累建设资金

“三高农业”为高州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高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87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3.45%。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市—镇—村—组”交通网络。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政府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实行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政策,扶持引进涉农的规模专业种植户和中小型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干果加工、水果罐头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涉农工业企业。在农村组建生产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和链式生产配送农业,使农产品滞销问题得到缓解。

(三)以工带农,加大招商引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凭借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依托靠近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高州对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据区位优势把涉农工业做大做强,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和涉农商贸流通企业被培育起来。1993年广东省批准设立高州市金山经济开发试验区后,外商慢慢进入高州投资办厂,皮革手套、铸铁件、医药保健、橡胶制品、造纸等产业逐渐发展为高州市的龙头工业。201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24.2亿元,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35.7%。工业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非农收入也因此显著增加。

(四)抓住契机,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商贸产业,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水果之乡和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高州市积极对外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唱响“古色、绿色、红色”的旅游主打戏。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初具规模的旅游业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品需求,带动了商贸经济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商贸网点遍布城乡。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9亿元,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9.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30.4︰46.2,可见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高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观念,激发民众生产发展意识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市首先从地情出发,出台政策狠抓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工作,提高他们对“三高农业”的认识,改变“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思路,提出利用山坡地和调整部分宜果的低产粮田发展以水果种植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3〕其次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经营成功人士和农业专家到当地讲授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和耕作方法,解放群众小农思想,增强发展信心。政府还组织农村干部、民营企业家和有相当经济头脑的群众到珠江三角参观学习取经,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重视教育和技术推广,依靠制度营造“三高农业”发展氛围

在经济发展初期,高州经济发展政策主要突出一个“农”字,通过制定小额信贷、涉农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等政策,在社会营造重农促工和以工带农的经济发展氛围。在面临因地处山区招贤纳才难的情况下,高州注重“教育造血”功能建设,建立职业学校培养本地技能人才,尤其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良种和技术推广,并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农业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他们为当地“三高农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三)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并重,注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与合理布局

基于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山区县要综合分析地情和市场需求,根据不同时期下的区位条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适时有侧重地发展三次产业,做到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两者并重。〔4〕对优势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特色,在产业内外部之间做好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州的“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三大产业齐发展”的路径模式充分体现和贯彻了这一思想。

(四)发挥市场、政府和公共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州始终把地情与市况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三高农业”,对农业专业户和涉农企业给予信贷、税收、补贴等扶持补助。在农村组建生产专业合作社,并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充当区内外企业经济组织之间联姻桥梁,促进当地农业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的合作交流,如今该市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已被广东省确定为学习范例。在搞好交通物流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当地政府积极与市内外企业商业协会、村社农户共同培育组建市场体系和构建营销网络,着力搞活商品流通。

(五)利用区内外资源,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圈

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山区县普遍存在资金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等不足条件,此时更应加强与区外联系合作,利用比较优势,与其他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建立紧密联系的商贸市场和产业联动机制。作为粤桂交通枢纽,高州加强与省内的湛江市、云浮市等周边城市的经贸往来,消除商品流通的各种障碍,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吸收区外转移的资金、产业和技术。

〔参 考 文 献〕

〔1〕张新红,张志斌,李鸿飞.中国东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研究—以广东省高州市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2〕高州改革开放30周年发展综述〔EB/OL〕.高州市人民政府网,2010-11-8.

〔3〕高州市统计局.2013年高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高州统计信息网,2014-2-11.

〔4〕陈雪梅.广东省高州市传统农业转变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村观察,2000,(06) .〔责任编辑:史焕翔〕

县域金融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县域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如何保持农村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同时,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重大议题。生态农业的提出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农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更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农业竞争力,促进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宁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与方式,总结归纳其发展生态农村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为我国其他地区县域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之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县域;农村经济

宁乡县作为湖南省的一个特色的县级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宁乡县借助长株潭城市群和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优势,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其中农业作为基础产业获得较大的发展。2013年,宁乡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39.76亿元,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8.40亿元。全县的粮食、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宁乡政府一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宁乡县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建设,打造宁乡县农业样本,截至2017年6月,宁乡县政府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创新农业生产平台与方式,建立湘都生态农业园、金太阳神龙养生园、凤凰山生态农业园、沙龙畜牧原生态养殖等多个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不断的提升宁乡县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一、农村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参与生态农业的意识不高,土地流转不足

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持,生态农业与传统的农业种植存在较大的区别,生态农业的种植生产上需要坚持以科技为促动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要农户积极的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但是,目前从宁乡县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上看,虽然宁乡县的生态农业发展上取得较大的成绩,但是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主导力量是政府或者是企业,宁乡县的农户中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不足,许多农户依然保持传统的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种植,对于绿色生态、有机生态农业的认识度不足,而且在资金的投入上也存在不足。

2.基层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户习惯家庭为单位的种植模式,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缺乏科技的支持,导致在农业种植上缺乏规划性,多数是凭借农户的传统经验进行种植,在农药、化肥等污染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上缺乏规划与科学性,导致农业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的县域农村中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大制约因素就是科技体系不健全,农村的科技发展水平低,特别是网络化程度低,对于外界信息的掌握程度弱,导致生态农业的推广速度慢。在生态农业的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上存在不足,生态农业服务推广队伍存在待遇低、服务的功能不齐全的现象,导致县域农村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经营规范化不足,组织规模小的弱点。

3.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峻,阻碍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模式,其强调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县域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工业的“三废”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影响日益加重,导致农村地区的水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现象加剧,一定程度上阻碍县域农村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在县域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村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地功能的退化,特别是农田的自我修复能力的下降,一些农业种植地区的重金属存在超标的现象,这些地区的土地污染严重,难以发展生态农业,环境污染的严重导致农村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等都遭受到破坏,对于要求绿色、有机的生态农业来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问题。

二、县域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的完善对策

1.加强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户积极参与,要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农户意识到生态农业对于自身、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环境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广泛的宣传与推广,强化农户的生涯農业的发展意识,培养农户的生态伦理知识,让农户认识到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要将农户从家庭的小农业以及零散的农业生产模式圈子中解放出来,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帮助农户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在土地流转上,要进行积极的宣传,让农户认识到土地流转对于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作用,通过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如出租、转租、入股等方式,让农户参与到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区的建设中,通过提升农户的生态农业意识,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提升农户参与热情度,让农户自身积极主动的投入生态农业生产建设。

2.完善基层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对于县域农村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设上依然需要发展政府以及企业组织的领头作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上需要政府的优惠政策,而生态农业的综合项目的培育与发展,需要打造当地的龙头企业进行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善基层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打造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服务生态农业建设,在一些生态农业的基础项目、示范基地的建设上需要有新的科技的支持,通过科学的产业结构的规划,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特色,对于种植、养殖等规划进行科学的安排,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3.综合治理与保护农村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在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布局,要加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通过开展农村生态的恢复与生态培育的工作,对于农村地区要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农村的环境,要按照循环与再生的原则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环境,在生态农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合理的使用农药与化肥,而且对于农田的排水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实现无公害的生态生产。

参考文献:

[1]巩前文,严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5,(09):63-67.

[2]杨晓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社会化小农的调查分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5,(01):50-56.

作者简介:

谭振(1988—),女,汉,湖南宁乡,大学本科,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湖南宁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零售业务部,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初级会计师。

上一篇:林业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服装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