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

2023-09-18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第1篇

一、合阳县在黄河金三角中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 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是一种能够较客观、全面、准确地分析和研究实际情况的方法, 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 自身优势 (S) 分析

(1) 区位优势突出。合阳县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 与韩城市、大荔县和潼关县共同成为陕西“东大门”建设的中流砥柱, 京昆高速、大西高铁、108国道、西安侯马铁路、黄韩侯铁路运煤专线穿境而过, 黄河浮桥连接秦晋, 半小时可到达山西, 与工业城市韩城接壤, 距离运城90公里。

(2)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作为陕西省旅游关中东北线、省外沿西禹高速发展轴线和晋陕豫旅游大环线的重要节点, 合阳县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 洽川风景名胜区是国内最大的湖泊型湿地风景名胜区, 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是黄河金三角地区著名的“生态绿肺”, 与武帝山风景区共同形成合阳县“西山东水, 山水相融”的生态旅游格局。全县境内共有旅游景区25个, 其中国家级4处, 省级5处。合阳县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诗经》开篇《关雎》描绘于此, 《百鸟朝凤》唢呐吹奏传承发扬地。

(3) 自然资源丰富。合阳有着良好的资源优势。已探明矿产资源40多种, 是渭北“黑腰带”重要组成部分, 煤炭远景储量52亿吨, 探明储量17.78亿吨, 优质动力煤开发前景广阔。地处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衔接地带, 光照充足, 气候适宜, 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生产基地县。盛产小麦、玉米、红薯、苹果、花椒等农产品, 畜牧发展基础较好。洽川乌鲤、合阳红薯、九眼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合阳红提葡萄获“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五十强”。

(4) 绿色发展优势厚植。近年来, 我县坚持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下大气力植绿、治水、治污, 着力抓好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加强湿地资源保护, 建造环城宽幅林带,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2017年, 我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到9.16%,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 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绿化覆盖率42%, 排名全省第8;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9.86%, 排名全省28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54%, 排名全省51位, 全市第二。2017年在陕西省生态建设强县排名第二位。

(二) 县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劣势 (W) 分析

(1) 经济综合实力——经济体量和规模偏小, 财政收入总量少、增速缓慢。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与周边地区有差距。2017年, 合阳县地区生产总值 (GDP) 92.45亿元, 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 (127.64亿元) 35.19亿元, 排名全省41位。在周边地区中排第四位, 仅高于澄城县和延安的黄龙县。地方财政收入1.86亿元, 在周边地区中排第四位, 仅高于大荔县和黄龙县。全县工业增加值19.94亿元, 工业增加值占比21.6%, 在周边地区中排第四位, 仅高于临猗县和黄龙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到60亿元。周边的县市除韩城是工业经济强市, 其余县均属于工业小县, 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依靠着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 大力发展农业和服务业,

(2)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偏软, 主导行业体量大、效益低。从三次产业结构上看, 我县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49.8%, 比全市高7.5个百分点, 但第三产业中占比较大的是非营利性服务业, 对经济的有效带动不足, 无法从根本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制造业普遍处于产业链低端, 附加值低, 对财政、税收及生产总值贡献率低, 规上工业总产值、利润、税收等结构性效益指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县“五上”企业年平均工资只有43902元, 是城镇在岗职工平均水平的86.84%。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的低层级导致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含金量不高。

(3) 税收收入质量——税收对GDP支撑减弱, 财政占GDP比重下滑。从地方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的弹性系数看, 2012-2014年分别为1.98、1.72和1.36, 且均大于1;2015-2017年分别为0.85、-3.96、0.42, 均小于1, 且2016年为负, 财税对GDP增长支撑度下降。2017年, 我县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01%, 不足全市 (4.44%) 的一半。从2012年以来我县占比数据看, 比重从2012年的2.98%上升到2013年的3.23%、2015年的3.45%, 2016年下降至2.29%, 财政收入下滑会严重影响财政转移支付用以保障民生福利的力度, 影响民生幸福感指数的提升。

(4) 投资结构——投资对GDP的拉动质量不高, 投资结构不尽合理。2017年, 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72亿元, 是GDP的1.72倍, 远高于中、省、市平均水平, 表现出我县的固定资产投资质量较低。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基础建设占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仅占15.64%。

(5) 居民收入——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 差距逐年拉大

2017年我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5498元、27600元、9122元, 在周边地区分别排名第6位、第5位和第6位。从近三年周边六个县市两个收入看, 合阳的居民收入水平与韩城差距愈来愈大。2015-201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分别为3753元、3755元, 4089元、4289元, 4416元、4820元, 表现出县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逐年扩大, 区域经济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三)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O) 分析

(1) 政策规划支持。随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发布实施, 黄河金三角地区将逐步在壮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黄河流域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发挥核心作用。

(2) 投资项目带动。随着《规划》的批复, 已经明确发展重点和建设项目有3大领域21个项目, 估算投资633亿元。其中, 西韩城际铁路项目, 途经富平、蒲城、澄城、合阳、韩城, 线路全长176公里, 项目总投资310亿元, 计划2020年建成后从西安到富平阎良只需要15分钟, 合阳一小时内到达。在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项目带动下, 韩合机场及航空产业园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

(3) 大旅游圈发展战略。由于黄河金三角地处三省交界处, 生态环境优美, 植被覆盖率高, 山清水秀, 文化厚重, 随着沿黄公路的建成, 沿途美景重迭, 三省之间往来更加快捷方便, 大旅游推动大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旅游带动战略正成为黄河金三角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四) 县域经济发展潜在的威胁 (T) 分析

(1) 县域发展趋同, 融合发展不足。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 县域发展有一定的趋同性, 趋同性对经济整体规模的快速形成具有推进作用, 但由于缺乏有效融合协调机制, 使各县之间追求短期利益, 造成县域之间的无序竞争。

(2) 内生动力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目前我县大部分企业延续着以粗放经营、简单加工、贴牌代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总体上还不够活跃。2017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平均水平仅0.92%。

二、促进合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主动融入黄河金三角圈, 加快经济有效协作

结合国家对黄河金三角区域发展空间布局规划为契机, 依托果畜、光伏、煤炭等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地理位置, 准确定位自身, 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力争跨区域合作项目, 加快融入区域经济达到产业共建、发展共享。

(二) 增强自身内生动力, 具备转移产业的承接能力

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凭借有力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位置, 率先开放政策优惠条件, 抓住黄河金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 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推动经济扩大规模, 提升产业层次, 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 对无灌溉条件的村庄想法设方打井灌溉, 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 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聚集现代生产要素, 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发展设施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 带动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专业大户,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四) 克服工业经济短板, 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依托我县丰富的煤炭资源, 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延伸煤炭产业链条, 逐步形成“煤-洗煤-煤电联产-煤建材”的百亿能源上下游产业体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着力减轻企业负担, 搭建银企平台, 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五) 突出县域特色经济, 扬长避短协同发展

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措施, 上承国家和省市层面战略, 下启“一县一策”、“一县多品”、促特色发展, 大力度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将我县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

摘要:本文对当前合阳县在黄河金三角中的情况进行了SWOT分析, 并结合实际从五个方面探索性提出促进合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SWOT分析,资源,对策

参考文献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第2篇

2017年1月7日,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新思路 新机遇 新突破”为主题,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方式转变,分享县域经济发展的最新观点与成果。

本次论坛立足“新型城镇化、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金融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与县域经济发展”“幸福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精准扶贫与县域经济发展”等议题,深入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机遇,谋求实现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新突破。

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贺铿:

转变思想观念促 “三化”结合

要建设全面小康,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就要把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化”结合,要真正转变思想,以發展县域经济。

要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农业现代化,一个是农产品安全。农业现代化问题最要解决的就是农业土地的流转问题。农用土地不能很好地流转,它就会影响产业的规模经营,就会影响农业现代化,同时也严重地制约了现代化的发展,所以要解决农用土地如何流转的问题,

城市化在县域经济建设当中,就应该把小城镇的建设作为一个主要的抓手。让剩余劳动力尽量在家门口就业,农民不需要离乡背井,这样会解决许多问题。

目前,中部和西部的县财政困难,主要是没有非农产业,没有工业,因此需要把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化”结合起来抓。只有这样,才能使县域经济得到很快的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

县域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基础性作用

县是我们国家财政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基础性作用,“三农”问题或扶贫问题需要依靠全社会各种经济综合发展来解决。应该注意四个方面:一、强调绿色发展,有些县发展经济,把污染企业招进来,虽然对县财政有点贡献,但是对县环境污染较大;二、注意因地制宜,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各有特色,做好其中一个方面就可以立足;三、注重市场选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特色,但不是都能发展到前十名样子;四、县域经济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开放的部分。

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智库部部长靳宝华:

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助力生态小镇建设

国家开发银行坚持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一般商业金融找项目,就是摘熟桃子;但是开发性金融做培育项目,习惯种树,在城市基础建设和产业建设方面做工作。

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成立之后,继续发挥开发性金融先锋、整合作用,引领社会资源作用。生态本身作为发展资源,生态可以换资本、资源,城镇化可以生态为基础,向生态资本方向发展。随着基础设施和道路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形态上有大发展,县域不一定发展大城市,还可以挖掘特色产业,抓好特色小城镇建设。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晓明:

航空便利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经济,只有通过与更大的城市圈、更密集的经济体结合,才能保持发展的活力。通用航空是所有的交通工具中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之一。从连通的角度上来讲,航空便利度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农业县可以用飞机去喷洒农药、播种,以及进行农作物的监测,直接提升农产品的产值。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巨建国:

政策标准化助力县域经济高效发展

工作方式如果不发生转变,不可能到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也就不可能实现。工作方式如何转变?县域经济如何转型升级?需要建立一套工作4.0的标准模式。在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内,进行全面改造打造第四代产业园,由此,实现了从第一代物业共享到第二代服务共享,从第三代标准共享到第四代的数据共享。

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华堂:

发展县域经济要抓大数据、互联网机遇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抓住大数据、互联网的机遇,以新的思路达到发展的目的。 最近配合国家的生态发展,我们建立了未来城市与基础设施研究院,利用建筑、环境等学科,联合成立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院,推动智慧城市的研究、交流。还建立了中国城镇化研究院,进行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交流、合作。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第3篇

我县从2003年成立“创安办”到2005年改建设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室”以来,各部门积极协作,通过几年的共同努力,金融运行外部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一是社会信用环境良好,无重大逃废金融债务案件发生;二是金融法治环境进一步好转,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效运转,针对金融部门的犯罪案件下降;三是政府服务金融效率提高;四是社会中介机构行为受到政府的重视与政策规范;五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得到制定和落实;六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舆论氛围逐渐形成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得到完善,存贷款数量逐年稳步增长,存贷款从03年末余额的35.59亿元和22.19亿元增加到08年末的105.34亿元和32.31亿元(没加财政存款),增加了69.75亿元和10.12亿元,分别增长了195.98%和45.61%;不良贷款也实现“双降”,从03年末的余额8.76亿元,占比39.48%下降到08年末的余额2.15亿元,占比6.67%,绝对额减少了6.6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32个百分点;银行业盈利能力增强,03年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帐面利润为负767万元,08年全年除农村信用社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经营利润5208万元。(农村信用社因地震灾害影响,计提2亿多呆账和抵贷、固定资产损失,账面利润为负2亿8千余元。)。200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1.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

14.6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53亿元,比重39.7:23.1:3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6.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9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4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84亿元,比重34:36.8:2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9亿元。从03年到08年全县经济总量已实现翻翻,第二产业经济总量也超过第一产业占据首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更增长了近二倍,但贷款余额仅增长了45.61%。显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所滞后。

目前中江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较为突出。03年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2.35%;08年末,存贷比为30.67%;截止09年9月底,存贷差继续扩大,为27.65%(存款余额为145.68亿元,贷款余额为40.28亿元),比08年初增加32.37亿元。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仅占新增存款的19.75%,其贷款余额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5.99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14.88%,而工业贷款余额为0.99亿元,仅点全部贷款余额的2.46%。一方面是银行难贷款(为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按银行贷款投放要求,在辖区内有效投放信贷载体不足,大量存款资金不能投放出去。),另一方面是县内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难(无有效抵押、担保财产,自身素质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机构的认可,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要害所在。),使银企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这种势

2

头持续发展下去,将会对经济发展和银行业机构自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不良贷款“双降”压力仍大,虽然到08年末按四级分类统计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且降幅较大,但因“5.12”地震造成中江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损失巨大仅靠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努力,短期内难以弥补。09年截止9月底,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4.47亿元,占比11.1%,较年初有所回升(年初为2.15亿元,占比6.67%)。全县银行业政府背景不良贷款余额9436万元,累计欠息4308万元。其中:涉及农村信用社7393万元,累计欠息4178万元;国有商业银行政府贷款670万元,欠息130万元,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和担保拖欠银行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335万元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受地震灾害间接影响的产业、企业的贷款风险由于时滞性还未反映出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及震后金融生态环境劣变等诸多不利因素,将会进一步加剧不良贷款“双降”工作难度。

三、农村信用社因灾导致不良贷款大幅度增加,抵债资产受损,资本充足率大幅下降,经营效益恶化。截止09年9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五级分类余额10.12亿元,不良贷款率达34%,资本净额为-7.1亿元,资本充足率为-23%,拨备覆盖率仅27.8%,因地震及历年原因形成亏损累计达2.81亿元,股金分红受限,直接影响持股人持股积极

3

性,农村信用社股金稳定性面临严禁考验。

四、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08年涉及机关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退率仅为27%,在全市处于较低水平。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陈案累计执结率为79.3%;新案执结率为22.1%。全县尚有历史遗留的“三乱”集资7户,金额296万元需要继续清退。有5户已改制企业的银行贷款本金3738万元被悬空。

五、警惕诚信缺失借款人借震逃废金融债务行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中江全县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据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9.29亿元;县域内房屋、道路、交通、桥梁等各类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部分诚信缺失借款人由于对金融政策的歪曲理解,有意将长期不能偿还的债务全部归咎于此次地震损失,企图逃废银行债务,部分农户对在农村信用社的灾后农房重建贷款也出现有意拖欠利息的现象。县域良好的信用秩序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而重新建立起来的,如果因为部分诚信缺失借款人借用地震灾害逃废金融债务而被破坏掉,对地方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将是长远,因此,政府要加强灾后诚信环境建设,强化诚信意识,防止出现借核呆政策虚假评估、恶意逃债等行为发生。

六、县域经济环境有待改善。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小,银行单个贷款成本高、风

4

险大,确实让银行“难贷款”。其次,县域经济担保机制还不健全,不能有效地提供社会化担保服务和信用服务,这也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难度。银行实行的贷款授权授信制度和贷款责任终身制使银行“惜贷”“慎贷”、“惧贷”,不佳的县域经济环境也给新的金融机构的设立、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等造成困难,也阻碍了金融自身的发展。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农民增收难、就业形势严峻等难题的关键。对“壮大县域经济”,实现我县“三年全面恢复,五年经济翻番,八年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就是要针对当前县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组织机构单一”、“金融资源外流”、“信贷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服务水平不高”、“社会诚信意识欠缺”等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促进县域金融的发展进而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进行体制创新,重构多层次、多主体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县域金融组织构架应该是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农业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有机组合而成的完整体系。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构筑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

5

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规范民间金融,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组织的支农作用。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对其一味的打压效果未必好,要区分其性质,加以区别对待。在对待民间金融问题上,宜疏不宜堵。对于一些具备条件的民间金融组织,可考虑将其“扶正”,变身为正规金融。如目前推行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可以期待,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与推广,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机构将逐步被“收编”,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有生力量。民间金融组织由于有信息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与正规金融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效应,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将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降低其负面效应,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完善征信体系, 建立有效担保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 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企业和信用户建设活动, 进一步营造“重信用, 讲诚信”的社会风气; 加快工商、税务、公安、银行等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联网步伐, 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培育壮大资信评级机构 ,规范发展企业资信评级市场。

6

三、 农村金融部门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适度宽松”的方针, 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优惠政策和信贷资金; 加深对乡镇企业和农户的了解与沟通, 挖掘优质客户, 在防范风险的同时, 加大对优质乡镇企业和农户的贷款投放力度。乡镇企业和农户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不断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规范财务管理、树立诚信观念、增强还贷意识、与农村金融部门互信、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是积极推进会员制互助式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建设;二是成立政府、企业协会之间的担保基金,建立相应的联保机制;推动建立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搭建融资平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服务的积极性,逐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瓶颈。

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金融担保体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采用龙头企业担保、行业协会担保、中介机构担保和农户联保等担保形式向农户发放贷款,变零售业务为批发业务,畅通资本金补充渠道,完善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放大担保倍数。加强合作,实现银企双赢。

五、县域金融机构对做好信贷工作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继续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在风险可控的

7

前提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效满足辖内经济发展的贷款需求;三是积极努力争取上级行对县级的信贷政策支持;四是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如“注册商标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帐户托管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林产抵押贷款”、“订单农业贷款”等),根据实际需要及时、科学、合理安排贷款投放计划,进一步提高信贷服务水平;五是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和对企业的财务辅导,主动寻找和培育优质客户;六是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认真分析经济发展趋势,掌握行业信贷风险变动情况,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控制能力,妥善化解不稳定因素努力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六、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诚信中江”的建设力度,加快对公职人员不良贷款的清收进度;督促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大对已悬空银行债务的清理力度,坚决制止和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司法部门要继续加大对胜诉金融案件的执行力度,进一步提高金融胜诉案件的执结率;工商、税务、建设、国土、司法等职能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降低金融机构办理抵押贷款、处置抵贷资产等业务中的各项收费,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成本,减少处置损失。

七、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考核。为切实加强对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成立一个专门机

8

构(将金融办设为常设机构),统一领导、协调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工作;制订各年度工作目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为鼓励县级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中江经济建设,按07年制订的对县级金融机构的奖励标准,提高奖励幅度,按信贷投放的万分之五计奖,),落实奖惩,严格实施考核。搭建政银企协调沟通平台。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举办融资洽淡会、推荐会,多渠道促进银企合作,满足企业有效信贷资金需求。组织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对信用体系、征信体系、担保体系建设和信用户、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建设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创建和评选活动。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支持与合作。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继续坚持“政府主导、人行和银监助推、金融机构主体参与、部门配合、县乡联动”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运行机制。通过创新思路、建章立制,调配精兵强将,承担起创建西部金融生态环境最佳区域的历史使命。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健康的发展。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第4篇

科学把握并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环节

海勃湾区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的产业基础优势、多年积淀的微观经济主体优势,都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依托。

1.“组合式”资源区位优势突出。自治区整体资源优势明显,但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资源情况单一,无法形成组合优势。而海勃湾区及周边不但有煤、石灰石、铁、硅等30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黄河流经全境、海勃湾水利枢纽即将建成蓄水,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110、109国道、京藏高速和包兰铁路穿城而过,航班直通北京、上海、西安等枢纽城市,实现全市“一刻钟”城际快线、周边“一小时”城市圈,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式辐射型“区域交通中心”。使得海勃湾区成为自治区为数不多的资源区位“均衡配置”地区之一。

2.产业经济基础优势不断增强。近年来,海勃湾区在推进经济转型中,一方面,坚持延伸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初步构建了煤—焦(电)—化工(钢铁、建材)循环精深加工的传统产业发展格局。全区已形成2850万吨洗煤、630万吨焦炭、100万吨钢铁、460万吨水泥、520万重量箱浮法镀膜玻璃产能和15.6亿标方焦炉煤气处理能力,现代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积极承接和培育新兴产业。成功引进以陕汽新能源车辆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带动近20个上下游配套项目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已经起步。管材、线缆及高档涂料等非资源项目也逐步建成投产。另一方面,进一步繁荣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引进了沃尔玛、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型项目,规划建设了6个专业性物流园项目;金融机构发展到63家,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海勃湾区第三产业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38%,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 54.2%、83.1%。

3.微观经济主体优势更具活力。海勃湾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完成较早,极大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非公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在吸纳就业及税收的贡献率方面均达到85%以上,民间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一批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本土企业家、管理人才和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得以培养,成为深入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

海勃湾区在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从增长动力看,投资仍处主导地位,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协调性不够;从发展环境看,存在区域竞争趋同化、资源消耗大、环境容量受限等多种潜在障碍;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集聚要素的区域中心城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从产业内部看,传统产业仍处支柱地位,新兴产业刚刚破题。这些矛盾都需要在发展中下大力坚持不懈予以破解。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设区域中心城区,实现产城融合科学发展,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所在

面对转型发展的繁重任务,海勃湾区将围绕“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区”战略目标,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步伐,努力实现新跨越。

1.突出“产业三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首先,巩固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4大优势传统产业。突出千万吨级煤焦化基地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应用,力争成为自治区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重要的支撑点。以点带面,努力在“传统产业新型化”道路上取得新进展。其次,以推进现有新兴产业项目达产达效为抓手,力促早日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强陕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工作,着力突破油改汽方面的政策障碍,促其尽快规模化生产;加大对瑞格工贸等陕汽配套项目的扶持,同步推进面向区域优势产业的化工机械等装备制造业,积极融入自治区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中。加快推进光伏镀膜玻璃、逆变器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及高岭土生产高档填料、粉煤灰制矿物质纤维等新材料项目达产增效,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通过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发展、双促进,最终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2.突出“宜商则商”的区域中心城区作用,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严格实行土地分区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提质、棚户区搬迁安置。加强门户交通枢纽功能,完善供热、供电、供气、给排水、防灾减灾等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承载集聚辐射力。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为本地和周边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高标准、高规格完成区医院、中医院的迁移新建项目,力促医技水平提质升级。以大型三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适度、优质繁荣壮大第三产业。加快推进维多利财富广场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苏宁电器等知名连锁品牌及万达等国内商业地产龙头企业;超前谋划物流产业布局,加快城区南部煤炭、北部冷链和空港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全力打造区域性生活性物流和生产性物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壮大金融行业,实现融资多元,加快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抓住乌海湖蓄水契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切实将城市文化优势转化为现实产业优势。充分用好中国书法城、赏石城和“乌海湖”等特色“名片”,推动书画奇石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大型旅游集团,加快环山环湖、黄河景观带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山水相依、绿洲沙漠相伴,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多元集聚的特色旅游观光基地(景区)。通过建成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城区,推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增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县域经济增长由单一依赖投资向多元化内生性增长方式转变。

统筹协调推进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中心任务

1.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根本,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靠二产拉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不断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强化循环经济建设这一抓手,大力推进资源产业延链升级,提升循环发展利用水平,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节能降耗的双重效果;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这一手段,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突出抓好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以用促治,继续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污水、固体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达标排放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这一重点,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沿路、沿山、沿河绿化带为主体,以乌海湖纽建成蓄水为契机,加大绕城水系和生态绿化建设力度,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第5篇

三、国内外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动态与理论研究

国内对县域工业发展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近些年以来,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产业发展理论

1.工业化的概念。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留学美国的张培刚把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的过程”。他说的基要生产函数是指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生产函数,亦即“联系效应”很大的生产函数,它的变化能引起并决定其他生产函数的变化。在张培刚教授的定义中,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在,而且还包括“工业化了的农业”的发展。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在非农业份额的上升,这里的份额中既有产值份额,也有就业份额。

2.工业化发展过程。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变过程,而且也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过程。一般认为,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优先发展,并在工业结构内部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加速发展,消费品工业发展速度趋缓,但资本品工业尚不足以取代消费品工业居于工业中的优势地位;第三阶段,以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发展达到平衡为开端,资本品工业逐步取代消费品工业而占优势地位。工业化发展这三个阶段的演化代表了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3.工业化发展模式。综观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从经济体制的角度看,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大致分为4种,即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工业化模式、资本主义不完全市场经济工业化模式、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工业化模式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市场经济模式。

(二)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

县域工业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单个具体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待开发、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

1.待开发阶段。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工业所占比例很小,而且一般与当地资源密切相关。

2.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的形成是以区域经济增长迈入工业化的起点为标志的,这了阶段成长迅速,市场规模扩大,工业逐渐超过农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部门。

3.成熟阶段。工业化达到了较高水平,生产的成本和生活费用大大增加,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4.衰退阶段。原有的增长产业发展势头丧失,衰退产业和衰退的经济占产业和区域的比重大,经济增长缓慢。

我国也有专家把农村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我国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农民走合作化道路,使建设农村工业化有了良好的开端。

第二阶段,1958年大跃进、19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及1970年代的人民公社发展,为农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以手工作坊式社队企业为主,是农村经济的副业。

第三阶段,1980年代至2000年的改革开放。鄉镇企业大发展,经济转轨为农村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的新型工业化时期。农村县域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向生态化和集约化、智慧化迈进。

(三)发展模式研究

我国有专家总结出七种主要发展模式:

1.“苏南模式”。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典型的引进发展型,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以强势政府和有效政府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土地换资金,以空间求发展。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集聚作用,带动全市的经济发展。比如,2016年,昆山市拥有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千亿级集群IT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实现产值4918.76亿元,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8.8%,继续保持总量领先的优势。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引擎与支撑作用。比如,江阴市全市工业百强企业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883.7亿元,实现利税392.7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8.0%和78.5%,较好地支撑了江阴全市经济大局。培育新兴产业,做强县域经济基础。以张家港市为例,“十二五”以来,张家港市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57个,竣工投产40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029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101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五年提高21.5个百分点。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比如,常熟市深度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常熟市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2.4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至23.5件,高新技术企业347家。注重借助资本市场的杠杆,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比如,仅仅2015年,张家港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累计33家。

2.“温州模式”。以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带动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温州地区形成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小商品,大市场”的产业聚集发展模式。其重要意义在于它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与世界的流通。“以商带工”则是对温州经济发展中用市场化带动工业化的高度提炼。温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快、比重大目前,温州民营企业的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8.8%;民营企业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占全市的90%和92%;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占全市职工总数的80%左右。著名农村经济专家杜润生曾经指出:“温州经济,民办、民营、民有、民享,它是自发的,又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秩序。”通过劳动替代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收益积累的过程,实现农村工商业资本的原始积累,适合经济发展初期。在发展初期既无政策扶植,又无外资投入,国有经济又少,国家的补贴也相应较少,温州就是在生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州人经济:一是资本流动跨区域化,二是家族企业现代化,三是企业发展国际化,四是经济发展自律化。近几年来,温州市约有1000家企业到上海建立总部或研发中心,以上海为平台,建立人才、技术、信息上的优势。其中,整体搬迁到上海的企业约有500多家,温州流到外地办厂、置业、买房等的资金约1000亿元。温州人敢冒风险、勇于创业。目前,侨居在世界上81个国家与地区的温州人有50多万,在法国巴黎的温州人已达十多万。

3.“珠江模式”。依托“三资企业”发展起来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一是产业集群带动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当地的工业和手工业基础,再加上当地政府有意识的扶持,促使相同或相关产业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加快集聚,形成的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密集的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组织企业抱团发展带动当地经济产业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其最大优势在于分工精细、技术精湛、劳动生产率极高、规模经济效应强,同时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互担风险、共拓市场。具有代表县(市),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家用电器产业集群、浙江宁波、温州地区的服装产业集群、福建闽东地区电器、制鞋产业集群。二是外需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利用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生产外需产品,作为支撑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前很多县域的贸易方式仍是加工贸易,依靠的是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这种发展模式受外需、汇率影响较大,风险较大。具有代表的县(市)是我国沿海县(市)。

4.“济源模式”。以抓好县属工业发展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济源市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曾经是“全国五小工业”(小煤矿、小冶炼、小电力、小建材、小化肥)的典型,现在济源市成为全国最大的铅冶炼加工基地、亚洲最大的铅冶炼生产基地,铅冶炼技术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资源综合利用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济源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济源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重化工业驱动,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占比较小,生产的工业产品也大都销往外地市场,是典型的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加工制造型城市。济源模式,体现了工业发展要集约发展、循环发展、集聚发展的趋势,是推动工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路径。特征是:以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为突破口,以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发展引擎,以产业集聚区作为绿色发展载体,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发展再生铅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5.“晋城模式”。通过开发当地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通过开采本县域内丰富的资源如矿产、森林、牧场等来带动与该矿产资源相关的行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拉动全县经济的发展。例如黑龙江省鹤岗市、山西晋城、河北省灵寿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等均属于该种发展模式。

6.“义乌模式”。通过兴办专业市场发展起来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市场先发、商贸主导,利用市场先发优势和集聚功能,发展以小商品流通为主的商贸业,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促使商业资本向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扩张,实现市场与产业、城市的联动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进程。坚持“兴商建市”总体发展战略,以持续、全面的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城市功能完善提升、社会和谐稳定进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区域协作互惠互利,依靠和发挥商贸优势,推进城市向创新能力强、商贸优势大、国际化程度高的创新导向的国际商贸名城迈进。义乌模式是浙江模式的缩影,地方性特色主要是:具有根植性、内生性、群众性的创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体系。

7.“长沙模式”。以工业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也称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型,是依托工业园区优越的基础设施环境和优惠的法规政策,招商引资,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快速向县区工业园区聚集,实现同类企业聚集、资源共享、客户共享、专业分工协作,避免了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且能够共創品牌,形成群体优势的发展模式。现在很多县域都在积极组建工业园区,其目的就是通过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增加经济总量。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如湖南长沙、大连市瓦房店等。

我国也有专家将我国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分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闽南模式、其他较为有特色的模式还有广汉模式(四川省广汉市)、平定模式(山西省平定县)、窦店模式(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大邱庄模式(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村)、泉州模式(福建省泉州市)、阜阳模式(安徽省阜阳地区)等10种模式。

(四)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基于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现实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和发展基础,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另外一个重要思路是新型工业化必须通过农业化结合起来,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工业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为要素,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四化”转变,实现“四提”发展,通过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和品牌高端提价值,大力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增强“四融”新优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做到:坚持按生态和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实事求是、因县制宜,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和举措,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必须科学认识我国的要素禀赋,坚持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城镇就业率为抓手,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就业容量的关系,始终把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未完待续)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范文第6篇

2004年广东 GDP总量为16039.46亿元,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4343.1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6.87亿元。充分表现出了广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头兵形象。但广东县域经济却发展落后,县人均财政收入156元,比全国县人均219元低29%,还有66.2%的县(市)的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于广东总体经济实力而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落后、县级财力不足。这已成为广东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制约瓶颈。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处理好财政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是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

一、县域经济发展要确立好主导产业、建设好重点财源、调整好经济结构

综观我省乃至全国,大凡县域经济落后的地区一定是主导产业缺乏,无重点财源而经济结构又不合理。所以发展县域经济首先就要先择好主导产业,建设重点财源,调整好产业结构。如何才能选择好主导产业,形成财源重点,实现结构的合理呢?有三条标准必须遵循。首先,财源重点和主导产业必须是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也就是说,我们生产的东西要能够卖得出去,销路好。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我们生产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要高,即产品要对消费者的收入变动很敏感。决定产品销路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产品本身的价格、人们的消费习惯等,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的收入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总是在不断地提高。当人们的收入每提高1%时,产品的销量提高得比1%还要多,我们的产品就有了市场,就一定能形成重点的财源,县域经济就一定能够顺利发展。其次,财源重点和主导产业必须是生产率速度提高快的产业。也就是说我们要有能力生产,我们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该搛的钱都能搛回来。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我们选择的产业生产率速度提高要快。生产率速度提高快的产业都是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也都是资本、技术和信息集约化程度高的产业,由于生产率速度提高得快,单位时间和单位人工生产的产量就高,我们的供给能力就会很强,在市场的竞争能力也就很强,该搛的钱就都能搛回来,县域经济就没有不发展的道理。最后是我们选择的主导产业必须具有地区优势。符合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速度提高快的产业有很多,但要根据当地的各项资源禀赋优势来选择最符合我们当地实际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样我们就能驾轻就熟,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来最快地发展县域经济。

主导产业和重点财源的科学形成,事实上也是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合理的标志。拿三次产业来说,第一产业农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低,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农业是基础产业,没有不行,但要靠单纯的农业是很难致富的。要发财致富必须搞工业和第三产业。所以人们经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就是这个道理。这也说明了合理的三次产业比例关系。平均来说,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大体是2%:32%:66%。呈现出一种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随着其序号而递增的趋势。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合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综观全国和广东也是如此,大凡县域经济不发达、财力不足的县,其农业产值比例就高,二、三产业产值的比例就低。而县域经济发达、财力雄厚的县都是非农产业发达的县。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多,非农产业收入水平高,这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就高,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广东很多的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这是我省县域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关键是要在选准主导产业和重点财源的前题下,坚持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的结构。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要稳定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再者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还表现在所有制结构的差距上。什么地方GDP增长快、有活力、财政日子好过、老百姓收入高,从县域经济来看,一定是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大,甚至是非公有经济的比重大。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尤其是积极扶持非国有的、非公有的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处理好财政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县域经济是地方财政的根基,是县级财政的坚实来源。处理好财政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发生了转变,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思路应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和公共财政的性质,着重于宏观整体发展。或者说应着重于前面我们所说的县域主导产业和重点财源的确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财源建设的主体为各类市场,而不是政府,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的缺陷,提供公共产品和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所以县级财政应积极转变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采取新的手段和措施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是要以主导产业的确立作为财源建设重点,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对于广东多数欠发达县而言,较有针对性的做法,是要以一定的财力加强主导产业园区的建设,通过对园区水、电、路、通讯以及环保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建设一种良好的投资服务体制,形成一种外部经济的投资环境,以吸引主导产业的广大投资者。可以说,这具有一种抛砖引玉的功效,比较适合欠发达地区。具体工作中,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政策及资金手段,大力扶持园区发展。同时,还应当坚决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浪费资源,突出园区建设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在一个市或县范围内,可以集中建设好一两处园区。鼓励县、乡招商引资进园区,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财政体制合理地分配园区的财政收入,实现各方利益均占,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县域内全社会县域经济发展齐抓共上的良好氛围。

二是财政要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强县域基础设施,扩大县城框架、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既是公共财政本身的职能,同时又能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一方面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的财政投入,各地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展城市经营,通过对城市有限公共资源的市场化操作,比如出让冠名权、经营权以及采用BOT、TOT、拍卖等多种方式,吸引外部或民间资本参加公共设施的建设,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又可以以财政政策工具引导县域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要改变财政主体型投资方式和直接支持竞争性企业的做法,采取间接支持方式、以诱导型投资特别是财政贴息促进民间、企业主体性投资,努力扩大财政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社会投资跟进增长。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重点要放在培育市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上。发展民营经济,对政府来讲,风险小、收益大、好处多。提高县域经济的民营化水平,就是提高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活力,是从根本上来奠定县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所以应当成为财政支持的重点。另一方面还要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不仅可以通过外部资本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引资的同时也是技术引进的过程,是培育本地劳动力的过程,是加快县域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通过以上过程,可以改变县域生产函数的性质,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当然我们还必须注意既要从政策上、资金上保证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要注意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到优化投资环境上来,坚决禁止无序恶性竞争。县级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不能与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相抵触,不能损害国家和全省的整体利益。

四是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级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所得税、营业税收入分享改革后,省级、市级、县级各级的财政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级企业都成为地方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县一级来说,要转变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得,对所有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只要能提供税收,给地方带来好处,无论是上级企业、地方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都给予支持,积极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源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放大资金的乘数效应。如对企业的支持,可以引入竞争择优机制,综合运用担保、贴息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以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吸引作用。

县域经济是县级财政的根本,县域经济发展了,县级财政才有可能实现根本性的好转。但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处理好财政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用好欠发达县有限的财力,发挥县级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就一定能实现县域经济和财政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韶关市委党校、韶关市曲江区财政局)

上一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下一篇:跟岗实习考核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