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研究生论文范文

2023-04-06

地方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法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完善生态立法是生态环境保护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该文在梳理南京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南京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提出了完善南京环境立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立法;研究;南京市

Research on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Based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aking Nanjing as an Example

Lu Yunxia et al.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njing 210013,China)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Research;Nanjing City

1 前言

南京地处我国南方丘陵地带,是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南京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密度大、环境容量小、工业结构重、污染负荷高”的现实市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南京必须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从源头上、根本上解除资源环境约束。从国际经验来看,西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趋势是走制度化、法治化路径。西方国家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完善生态立法是生态治理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南京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必须认识到:相对来说,生态文明涉及面更广,更加宏观,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如经济结构调整、低碳发展等都未能包括在环境资源法制体系中,现有的环境资源法难以完全承担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不断创新优化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打造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的必由之路。

2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资源法规体系。目前,全市共有15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其中地方法规10部,政府规章5部。此外,南京市还颁布了大量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和指导,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作用。

按照环境要素划分,南京市的地方环保立法至少有5类,包括:关于大气环境的立法,如《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南京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关于水环境的立法,如《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南京市水库保护条例》、《南京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关于树木的立法,如《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办法》;关于湿地的立法,即《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以及其他涉及综合环境要素的立法:《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南京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南京市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

从所规范的内容上看,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基本涵盖了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等3个层面。在污染防治领域,包括:《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等;在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包括:《南京市渔业资源保护条例》、《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等;在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如《南京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条例》等。

3 南京市生态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

3.1 立法理念陈旧、立法质量不高 南京市尚未形成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管理的立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大多更注重对资源与环境破坏行为的处罚,而对于治理、恢复和积极建设等方面的关注较少,这就导致了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相对割裂,使立法不能很好地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结构有机统一地加以保护,未能对各类型生态系统的法律保护做出统一、协调的规定。

3.2 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不够完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立法机关立足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1]。从贵阳等地的环境立法情况来看,健全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至少涵盖4大领域,即: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从目前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来看,南京市环境立法中存在单一重视污染防治立法的倾向,土壤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生态补偿等关于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重点并不突出,综合性、系统性的考虑和规范较少,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需要。

3.3 具有统领作用的生态文明基本法缺失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南京市环境保护条例》缺失,现行的《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南京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等,它们的效力等级相同,且相互交叉,缺乏具有统领地位的基本法。相关的立法是碎片化的,基本是以部门职责管理的内容作为法律的调整对象,各部门各自为政,忽略了环境利益的整体性,也给环境执法带来了困境。

3.4 一些重要环保领域存在法律空白 生态红线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制度创新。南京市已经于2014年出台了《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明确划定了13类共104块生态红线区域。要确保生态红线的真正落地,强化刚性约束,必须从加快推动针对生态红线的立法。2014年,南京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推进金陵石化及周边地区、大厂地区、梅山钢铁及周边地区和长江二桥至三桥沿岸(含八卦洲)等4大重点片区污染企业关停搬迁改造”的工业布局调整任务,未来10a,南京将面临企业搬迁后遗留场地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亟需未雨绸缪,加快对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的立法。此外,重金属污染防治、化学品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放射性污染防治、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农村环境保护等领域也亟需法律规范。

3.5 立法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以地表水环境保护为例,南京市水资源非常丰富,有长江、秦淮河等116条主要河道,玄武湖、莫愁湖、石臼湖和固城湖等8座湖泊。目前,南京只有《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和《南京市水库保护条例》2部相关立法对水环境保护加以规范,难以满足多元化的管理需求。亟需进一步转换立法思路,借鉴贵州省“一河一条例、一湖一法规”的立法模式,对长江、秦淮河、玄武湖等重点水环境保护目标予以单独立法,切实提高立法的精细化和操作性。

3.6 部分环境立法无法适应新的环保形势 以现行的《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为例,该条例于2001年施行、2004年修正,至今已有超过10a的历史。时至今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突飞猛进,环境噪声污染已成为公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陈旧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已无法适应当前的环保新形势,亟需修订。

4 基于生态文明的南京市环境立法建议

4.1 以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立法质量 以“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以“优先保护生态”作为立法的价值取向,立足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立法能很好地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结构有机统一地加以保护。

4.2 制定具有统领作用的生态文明基本法 应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结合南京实际,尽快制定涵括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的“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统揽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局,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进行引导和指导,对违反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4.3 对现行立法体系实施生态化改造 法律的生态化不仅仅指对专门环境资源法律以外的法律进行生态化,还包括对专门环境资源法律自身的生态化,即对整个环境资源立法体系的生态化。按照“综合性地方生态法规+各环境要素法规”的模式,以《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为纲领,出台《南京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立法,加快推进生态红线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污染场地修复、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危险化学品管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地方立法。

4.4 增强立法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法律法规的制定要注重结合南京特点,根据实际需要有序推进。不能盲目追求体系完整,对上位法已有的规定,尽量不再重复,重点放在国家大法和江苏省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的衔接配套上,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中多头管理、利益分割的问题。以水环境保护立法为例,可以借鉴贵州省“一河一条例、一湖一法规”的立法模式,考虑针对饮用水水源地、长江南京段、秦淮河流域等进行专门立法。

4.5 提高监督执法能效 目前,南京生态执法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行政主导不仅容易出现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司法的地位和功能,降低了执法与司法的合力。因此,在加大立法的前提下,要加大生态执法力度,强调违法的制裁性,使通过立法确立的硬法能真正发挥约束作用。

4.6 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法治意识 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大力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法律意识。不少国家以立法推动环境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就南京来说,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并出台《南京市环境教育促进条例》,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保障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地方立法引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国人大网,2014-9-23.

[2]李文青,王芳,朱小曼等.城市层面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机制对策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2015(1):20-22.

[3]文永辉,曾璟.贵阳市地方环保立法的特色与完善[J].凯里学院学报,2011(2):34-38.

[4]臧兴东.地方环保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贵阳市地方环保立法实践为例[J].人民论坛,2011(3):62-63.

(责编:徐焕斗)

地方研究生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年来,四川省中小企业集群依靠地方资源禀赋、综合各类共享资源,利用低成本、集群开发、竞争力强等优势,逐步发展中小企业,这不仅为我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事业添砖添瓦。为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更好发展,我省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政策来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 特点 瓶颈 政策

一、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特点

中小企业集群是中小企业的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或某个产业内形成的价值网络,中小企业集群以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式出现在不同的地区和产业内,其内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复杂关系,从组织理论上理解,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四川省的中小企业集群已有自己的规模特点。

(一)行业类型众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多,这类行业主要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市场空间很大,进入壁垒低,无较大的资源限制。在我省主要以家具、皮鞋、纺织、服装为代表。此外一些陶瓷、盐化工、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以及各种机械业也纷纷发展起来,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二)骨干企业地位突出。 四川省的中小企业集群进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骨干企业地位突出,作用至关重要。它是产业集群的主体,也是领头羊,这种企业所在的产业集群中,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技术领先,行业知名度高,代表着集群的整体实力和形象。

(三)产业集群发展不平衡。企业的发展过程存在着生命周期,而产业集群也同样要经历一个发生、发育、发展、衰退的客观过程。因此,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阶段,它们与客观过程相对应,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和衰退阶段。在整个四川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程度来看,存在着不平衡,某些企业还不够成熟。

二、我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普遍缺资金。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省形成的数量不断增多,一些中小企业在进入或发展时出现了融资难,中小企业信用度低,融资渠道不畅,银行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金额小、需求频繁、不确定性高的资金使用等导致融资难题。这是我省当前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缺乏一批品牌响、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虽然某些品牌已逐渐建立,但只是在地方上得到发展,如新都家具、武侯皮鞋、夹江陶瓷等。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四川省仍缺乏在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

(三)生产要素紧缺,低成本战略受到挑战。我省的生产要素紧缺,而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一般对能源、钢材、矿产品的消耗比较高,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基础上,低成本、低价格形成了竞争优势。比较典型的有:夹江建陶产业,其生产所需的能源供应紧张,供需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所用资源中瓷土、氧化锌、电力、天然气等价格上涨,直接影响成本,进而影响产品竞争力。

三、政府政策

针对我省中小企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四川省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一)抓住机遇,制定规划。顺应时代改变,我省已进入工业初期加速向中期推进的阶段,产业结构处于深刻地变革之中,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此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制定中小企业集群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不仅要吸收国内先进地区企业集群的发展经验,还要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开拓创新,要抓住地方产业基础、优势,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二)充实三要素,找准切入点。产业集群的三要素为:产业规模、集聚空间、分工协作。根据这三要素,我省提升招商引资层次,克服招商行为的片面化,按照有利于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提升技术水平的要求,选商引资。促进产业适度集中,优化产业布局,把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联系起来考虑和布局,加快城市工业组团、工业园区和产业集中区建设,引导企业在地理空间相对集中,进而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

(三)培育知名品牌,增强竞争力。四川省的品牌已有较好的区域效应,但在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范围来看,仍缺乏品牌影响力。针对上述问题,我省以市场化方式积极推进优势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加速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在各个集群培育形成几家领头羊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强化其品牌效用,打造真正的好企业好产品。同时,我省也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合理投入、资产重组、成本控制,资本运作等多种途径,扩大规模,加强实力。将本土企业品牌像全中国以及全世界发展和推广。

(四)加强服务,优化环境。中小企业集群在我省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政府为此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公共服务平台,以扶持、社會资助、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进行,利用现有产业技术基础,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有效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充分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突出服务平台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实现良好发展环境,努力满足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和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

(五)综合性政策。除上述政策外,我省政府还采取各种政策,如财政政策,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对非公有制公有经济的社会服务、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政策。此外,还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规范市场运行,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集群推动了我省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要培养根植中小企业集群文化,则要增强企业集群区内企业的根植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瓶颈问题,政府为应中小企业集群的积聚成型和科学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积极制定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产业定位、产业分区、环境保护等因素,优化企业之间的协作流程,合理设置功能分区,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吸引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向园区集中,扩大聚集区规模。

参考文献:

[1] 谯薇,四川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加陆,中小企业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

地方研究生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职院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湖北省部分院校仍局限在传统的办学思路之中,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并未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高职院校只有立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才能形成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协同互动发展格局。

关键词:湖北省;高职院校;地方经济;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科教优势一直是湖北发展的最大优势,高等职业教育则是服务湖北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北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5月20日,湖北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29所,其中高职院校73所(公办61所、民办12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56.59%,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数54.28万人,占全省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38.48%,高职院校已经占据了全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而在《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中,湖北虽然位列第九,但与前三位的广东、江苏、北京等省市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可见湖北并未完全发挥其科教大省的优势。

“十三五”时期是湖北省“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深化期和攻坚期,湖北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研究如何发挥湖北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优势,加快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探寻高职院校发挥创新创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种特殊教育类型,它既有高等教育的职能,又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除了履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之外,更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国的高职院校多为地方政府主办,属于地方性的高等院校,地方经济既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平台和指明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和保障。而高职院校则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随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不断为地方经济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协调互动关系[1]。

21世纪以来,国民在学历教育上的旺盛需求促使教育市场的开放程度越來越高,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格局。但随着近几年高职生源的不断减少,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因此,对于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地方性三大属性的高职院校而言,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其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小则是衡量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高职院校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

二、湖北省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不到位

湖北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发展壮大汽车、钢铁、石化、食品和药品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兴产业,培育产业新动能,提升省域经济竞争力。2015年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概况显示,全省普通高职(专科) 在校学生54.68万人,开设专业共有19大类。专业学生人数排名前五的依次是财经大类117 872人、制造大类77 760人、电子信息大类65 301人、土建大类64 489人、医药卫生大类59 575人。而轻纺食品大类仅7 730人(第10位),材料与能源大类7 557人(第11位), 生化与药品大类7 261人(第12位)。

由此可见,湖北省高职院校很多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并没有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需求,跟风设置“热门专业”来寻求招生大战的主动权,从而造成了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不高,与此同时,严重的专业同质化既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也对学生就业造成了潜在危机。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的直接体现。目前,湖北多数高职院校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育方式为主,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引导,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并不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高职教育只有及时把握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以院校、政府、企业共同参与、联合培养的方式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三)科研能力与地方产业发展速度不匹配

近年来,湖北省应届高考人数持续减少,而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严峻的生存压力使得招生工作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繁重的教学任务也让教师难以集中精力搞科研,大部分教师主动投入科研、服务社会的热情并不高。通过知网检索科研成果显示,最近五年湖北高职院校各种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但多为社科领域的基础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研发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其在政府决策咨询和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作用并不明显。重理论、轻应用的科研模式让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产生怀疑,高职院校也难以了解社会和企业发展的真实需求,转化率低、认同度低、应用率低成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特点。

(四)校政行企合作缺乏深度和广度

广泛开展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实需求。虽然无论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高度强调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在宏观层面上,湖北省缺乏校政行企沟通交流的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政策不到位导致合作缺乏保障和指导,很多合作流于形式。平台缺失则使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渠道不畅,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产生偏差。其次在微观层面上,高职院校与政、行、企在合作收益上并未形成共识。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只求数量不管质量,而政、行、企一方则认为高职院校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实力不足,导致双方深入合作的动力不足,更多的合作仅停留在协议签订和学生顶岗实习层面,在合作育人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并未开展实质性合作[2]。

三、湖北省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落脚点。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创新合作模式,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出适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一)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加强专业产业对接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应该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高技术技能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教育却面临着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学生基础知识匮乏、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合作、共享、双赢理念下,高职院校和一些实力较强、产业特色鲜明的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产业学院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通过建设产业学院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办学,既能有效解决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又能将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优势与地方龙头企业的生产实践、技术创新等优势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托产业学院为平台,双方在信息互通、人才共享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工学结合向深层次发展,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并以生产性实践教学促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各种技术应用中心建设,使高职院校能够真正围绕地方产业需求提升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能力,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满足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3]。

(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但通过调研发现,湖北省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未真正认识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多以传统的就业教育或简单的创业培训替代创新创业教育,难以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将其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坚持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为前提,大力开发和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将其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4]。

2.积极打造创业文化,搭建创业平台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开展创新创业宣传,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育学生崇尚创新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的各种创业行为。同时,开辟校內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群体提供众创空间。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创业基金,对大学生创业在房租、水电、网络等费用上给予一定的补贴,免费提供法律、财务、税收等各方面的咨询服务,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各种难题,形成良好的校园创业生态系统。

(三)完善科研体制改革,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促进就业为宗旨,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目标,改善教学科研和创新创业分离的状态,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1.建立和完善以创新创业为风向标的科研评价机制

改变传统的以论文数量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依据,引导教师将科研重心转向贴合地方产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上来。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围绕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开展科研,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既能提升教师的应用研究水平,又能激发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热情。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应制定以教师科研成果的应用率、转化率为标准的科研评价制度,对于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政策上要予以倾斜。

2.全面开放校内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园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协作、共享共赢”的原则,汇聚校、地、企三方的政策、技术、人力、创新等优质资源共建科技园区。首先,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在税费、资金方面上给予大力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并制定各种政策保障科技园的顺利建设和持续发展。其次,高职院校应对科技园进行合理定位。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创业孵化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引进重点企业,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将科技园打造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质平台,实现“1+1>2”的协同发展效应。最后,企业要明确责任主动作为。企业不能将校园和学生作为其廉价的办公场所和免费的人力资源,而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创新创业工作,以人才互聘、信息互通、技术互享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科研园的反哺功能[5]。

(四)拓展社会服务内容,提升社会认同程度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上存在形式单一、层次较低等明显短板,因此,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认同度的有效手段。

1.加强高职院校新型“本土智库”建设

高校智库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其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咨询和参考作用。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其地方性和高等性的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好校内智库人才储备,不断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人才的评选机制,积极选派优秀教师以访问或进修的形式到知名的高校智库开展交流学习,加强对智库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升高职院校的咨询服务能力。其次,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要建立人才共享机制。政府和学校共同协商制定政策,鼓励高职院校专家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打通专家将知识转化为决策的通道。同时,允许经验丰富的政府人员到高校智库兼职,主持或参与地方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增强智库提供政策咨询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实现院校科研与政府决策的有效衔接,形成政府和地方高职院校之间的资源互补、人才共享的格局。

2.大力开展各种技术技能培训,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面向社会开展培训既是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能力的检验,也是有效放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公益性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技能鉴定中心、考证培训中心等各种平台建设,依托服务平台对短缺的技术性岗位开展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素质,通过技能培训和专业发展的有效结合,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和技术资源向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利用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针对农民群体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可采取灵活开放的培训方式主动上门服务,让专家教授将生产经营的各项技术技能送到基层,或根据实际情况将培训课堂拓展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民在生产劳动中的实际困难,确保职教下乡的覆盖面和培训质量。

服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湖北省高职院校只有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与产业对接度,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断完善科研体制改革,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内容,提升社会认同度,才能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优势,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开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刘明星.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83-85.

[2]吴少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赵东明.高职校企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16(6):42-46.

[4]王恒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80-82.

[5]张海波.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68-71.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

GAO Feng

(Xiann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Xianning Hubei 437100,China)

Key words: Hubei provin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ocal econom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ability

地方研究生论文范文第4篇

一、当前地方债券发行存在的问题

(一) 地方政府对发行债券的理解不深刻

随着现行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地方政府的领导者的理念意识直接决定整个政府的前进方向和制定的发展战略, 并且政府的计划的执行力度严重影响该地区全部企业经营及居民的生活。而每个地方政府都有的财政部门是能够为地方政府的领导部门提供宝贵意见的部门, 若地方政府的领导者对财政部门的认知能力不足, 无法意识到财政部门的重要性, 会导致整个财政部门无法有效工作, 这就意味着, 我们的地方政府虽然建立了专门的财政部门, 但是该财政部门可能是不健全的, 可能是没有任何工作能力的, 构建这样一个虚设的财政部门后, 就会发现, 财政部门没有发挥真正的用途。地方政府最为重视的是单位的业绩是否好看, 单位是否出现重大政治问题。尤其是领导层, 不开拓自己的视野, 不理解和学习新的债券发行方案, 仅仅是在明哲保身, 这样的结果是无法为国家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政府在建立没有有效工作能力的财政部门后, 虽然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但是, 该债券可能是存在问题的, 可能是没有经专业人士引导的, 致使发行的债券面临严重的风险, 最终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甚至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结构建设。所以若没有建立健全的财政部门, 会使整个地方政府都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若地方政府管理者意识不足, 不仅仅会有风险出现, 即地方债券若到期无法偿还就使地方政府以后的融资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一定要注重提升地方政府对地方债的理解, 减少财务风险。

(二) 地方债券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我国的整体地方政府财政部门的构建是不够健全的, 包括法律制度的构建不完善, 整个体系的构建不严谨等。国家目前不仅没有在国家范围内对债务规模控制及风险防范制度的建立, 而且大部分政府单位都没有相应的债务规模管理机制。建立了地方债务控制机构的地区在实际操作时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致使举债方式不规范的现象时常发生。再就是审计部门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职能差, 由于事务所存在较为严重的“人情审计”现象,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不以职业道德最为基准, 就必然会导致出具的审计报告及附注出现问题, 可能会使政府出现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

(三) 地方债券的发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

地方政府财政部门的构建不能仅靠几个工作人员的努力, 还需要大量专业人士对政府整体环境进行分析, 提出适合的战略, 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由于在构建财政部门时, 许多工作人员都是从财务会计部门或管理会计部门调过来的, 就使这些工作人员对地方债的理解不够充分。而且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招聘时, 是没有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的, 大家都是统一要求, 统一考试题目, 没有专门的步骤来判断该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该职位, 就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员工的综合能力较差。

二、地方债券出现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 提升地方政府对地方债券的认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整体部门构造越来越趋近合理化, 而财政部门更是整个地方政府的重点单位。在这个异常重视财政工作的年代, 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都是政府核心力量, 把控地方政府的经济命脉。所以, 若要真正实现地方债的可靠发行, 保证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的合理性, 必须要提高地方政府领导者对地方政府债券的重视程度。地方政府经常打表面牌, 若地方政府的工作效率高, 表面文章做的好, 整体辖区没有出现问题, 那么该地方政府就是好的, 是合格的, 正是由于这样的事情出现, 更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的长期危机, 使地方政府建立的财政部门流于形式, 没有真实效用。不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 就无法更好地发挥财政部门对地方债券的管理能力。尤其是现代地方政府管理者的理念意识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已经在地方政府中实行。所以强化地方政府管理者的理念才能再推进下属工作人员的观念更新。当政府管理者的财政理念提高以后, 才能带动财政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强化财政意识, 行为方式以政府的经济为基础, 为地方政府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二) 提高地方债券的监管力度

构建合理的财政部门, 积极发挥财政部门的财政监督, 检查和执行财经纪律的职能, 保证财政部门可以合理管理每项财政收入、预算及基金, 尤其是强化和注重对地方债券的管理。为地方政府提高基金水平, 并给地方政府管理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未来前进方向, 这样才能使地方政府管理者依据财政部门提出的建议对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进行相应调整, 做出最为合理的行为, 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 推动国家经济的突飞猛进。

(三) 增强债权发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社会大形势下, 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所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在该情形下, 要求重视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有真正的胜任能力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这就要求在重视地方政府领导者理念更新改造的同时, 更要提高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先着重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素养, 对地方政府财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工作, 让这些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不断完善, 提高对债券的理解, 提高财政部门人员对财务信息分析及核对的能力, 保证地方政府财政人员做出的分析是准确无误的, 还要提高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 使之有足够的能力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最后要对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关于会计, 金融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定期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到每个人存在的漏洞, 进行点对点指导, 单独解决每个人存在的问题, 让他们的综合能力都有质的提高, 并在培训结束后, 进行考核, 淘汰完全不合格的工作人员, 让地方政府财政部门的能力始终保持较高水准。其次是招聘新工作人员, 引进新鲜血液, 在招聘新工作人员时要加强招聘要求, 测试他们是否有专业胜任能力, 进行一些专业知识能力测试, 吸收有能力促进地方政府进步的工作人员。最终在新老员工的相互配合下, 使地方政府财政部门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促使地方政府, 保证地方政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做贡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地方政府构建财政部门时需要的不单是法律制度的健全, 更需要内部监督人员, 社会监督人员与政府监督者的共同努力, 共同为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券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迎来了新的机遇, 但是, 在面对新经济增长机遇时, 还要注意到隐藏的风险。市场经济逐步趋于稳定, 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 但是, 地方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 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对地方债券的管理是一项重大问题, 若想要提高地方政府的竞争力, 就必须重视对地方债券的管理能力, 地方债管理及监管制度不够健全, 将会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正常发展, 严重制约着地方政府的科学创新能力。因此, 深入了解地方债的含义及强化对地方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地方政府在发行地方债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 并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方债,债务风险,监管,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 周蜜.治理地方债须靠现代企业制度[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7-18 (004) .

地方研究生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每当传统节日时,各地举办的文化、体育、商业活动,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传统节日活动策划时,若与本地特色地域文化相结合,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沈阳作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是满族文化走向全国的重要起点之一。本文提出了沈阳地区融合满族文化的传统节日活动创意构思,旨在为相关创意活动提供思路。

【关键词】满族文化;传统节日;活动创意;地域文化

基金项目:2017年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沈阳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创意研究”(编号:17029)。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传承的重要载体。每当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既是全国人民举家团聚的重要时刻,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时刻。围绕传统节日举办的各类文化、体育、商业活动,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地在传统节日活动举办时,若与本地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将有助于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提高参与度,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于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满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沈阳及周边地区是我国满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满族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域。可以说,满族文化,是沈阳最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在沈阳地区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中,将满族文化元素融合于创意中,有利于对满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一、沈阳地区融合满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创意活动基础及条件

在沈阳地区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策划中,将满族文化元素融合合到活动创意中,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将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将满族文化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相结合,沈阳市具有良好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一)沈阳作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是满族文化从白山黑水走向全国的重要起点之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宫两陵”,即沈阳故宫博物院,清福陵、清昭陵,就坐落于沈阳。

沈阳故宫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它是中国目前仅存的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具有独特的满族建筑特色[1]。沈阳故宫博物院,是清代初期营建和使用的皇家宫苑,始建于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

清福陵,因地处沈阳市东郊,故又称为沈阳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天聪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建于清顺治1651年,陵寝占地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清昭陵,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也称“北陵”。陵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清昭陵1982年。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相比,沈阳市的这些保存完好清早期历史遗迹,其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与满族的传统文化更为接近,是满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二)从人口分布上看,沈阳及周边地区是我国满族人口主要聚集地之一。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沈阳市有满族人口43万多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5%。沈阳的满族分布主要在浑南区,其次是新民市、辽中区,满族人口数量较大的街道(乡、镇)有汪家、高坎、祝家及深井子等[2]。如再加上沈阳辐射周边的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鞍山市等地区,满族人口数量更为庞大。根据《沈阳满族氏族宗谱》记载,沈阳的爱新觉罗氏有10万人之多,满族八大姓都保存有特色的氏族宗谱[3],可以说,在沈阳的发展建设中,满族人扮演着占重要地位。

(三)从文化传承上看,满族在语言文字、婚丧俗制方面等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然而,经过多年的民族大融合,许多满族文化传统,已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满族的姓氏,很多已改为汉姓。如爱新觉罗氏,改为肇氏、金氏等;富察氏改为富氏;瓜尔佳氏改为关氏、白氏等[2]。再如满族的传统饮食,现在大家喜欢的萨其玛,以及东北人常吃的酸汤子、粘火烧、酸菜等,起初都是满族的传统饮食,但现在已经被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同胞所接受与喜爱。可以讲,满族文化,已成为沈阳地区的最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

二、融合滿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创意活动

基于前文所述,将满族文化融合于沈阳传统节日创意活动中,具有良好的客观基础和先决条件。从具体实践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围绕“一宫两陵”,开展具有满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

“一宫两陵,是沈阳文化产业的名片,特别是沈阳故宫,是沈阳地区传承满族文化以及清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一直以来,沈阳故宫在这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与实践。近年来,沈阳故宫一直在举办“到沈阳故宫过大年”系列活动,已成为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的特色活动。在沈阳故宫崇德殿广场,以宫廷礼仪展演“新春朝贺”,举办新春文创集市,主题演出“皇宫过大年”等。

(二)融合满族传统节日的活动创意

尽管满族具有诸多自身独特的传统节日,然而,经过多年的民族大融合,许多满族特有的节日习俗,已经演变成为沈阳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共有的节日习俗。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北方的“小年”。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有的地区将腊月二十四定为“小年”,有的地区把春节前一天或正月十五定为“小年”。在北方地区,人们大都将腊月二十三定为“小年”。一种重要的说法是,将腊月二十三定为“小年”的习俗,来源于满族。从“小年”开始,人们已经开始进入“过年”的节奏。

此外,“二月二龙抬头”,也是被大家熟知的满族节日,按照满族的传统说法,各路“神仙”从农历二月二这天起开始活跃起来了。这一天,人们有吃炸油炸糕,做豆面卷子的习俗,此外,还要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弯曲如龙,以此祈求风调雨顺,这一天,人们还有“理发去旧”的习俗。

(三)融合满族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创意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至今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将这些文化遗产与传统节日创意相结合,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诸多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满族刺绣是一个典型代表。满绣是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一种,同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满绣俗称“针绣”“扎花”等,以白、蓝、红、黄、绿、黑为主要色调,以绢等为底衬[4]。影响力上来看,虽然不及“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名声响亮,但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历史传承。满绣多取材于富有特色的地域民俗生活,同时融合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神话传说等元素,色彩自由,形象生动[5]。沈阳满乡中最具特点的技法是打籽绣与盘金秀。打籽绣美观耐用,而盘金绣则为清代皇家专用,与民间刺绣有着重大区别。

满族的饮食文化,同样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如萨其玛、酸菜、酸汤子、苏叶饽饽等,这些满族的传统食品,已被东北地区,甚至全国人民所接受与喜爱。

在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创意中,可深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开展满族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组织传统技艺比赛。同时,以满族特色食品为主题,将其贯穿于各类产业活动中。

(四)融合满族文体活动的传统节日创意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传承了诸多特色鲜明的文化体育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部分传统活动还保留着独有的特色,有一些已经与其他民族的传统活动有机融合,变成了全民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其中赛马、射箭、蹴球、摔跤等项目兼具观赏性与竞技性[6],而双燕飞、跳骆驼、打陀螺等传统游戏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等。

在传统节日活动创意中,可将这些满族传统文体活动融入到各类节日活动中。比如在春节庙会中开辟满族风情专区,开展射箭、蹴球表演,欣赏满族的传统说唱艺术[7],品尝满族传统美食。同时也可考虑将这些活动形式固化,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从而打造成为沈阳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

三、结语

满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以及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而满族文化是沈阳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沈阳传统节日活动创意中,立足于区域特色文化,将融满族文化元素融合于其中,可以极大增加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对于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健,何文琦.沈阳故宫满族文化保护与创新的艺术探索[J].艺海,2019,(7):140-142.

[2]刘静.谈沈阳满族的形成[J].经济研究导刊, 2015,(11):282-283.

[3]王俊,德崇.沈阳满族氏族宗谱[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7.

[4]周梦铎,陈荣军,李萌等.满族民间刺绣——生长在辽宁本土的璀璨文化[J].戏剧之家,2018,(5):127-128.

[5]贺萧含.满族民间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8.

[6]韩争艳.辽宁满族文化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策略探究[J].2020,(6):16-18.

[7]赵旭.清代沈阳满族说唱艺术发展特征控析[J]. 沈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52-156.

作者简介:

王连嵩,男,满族,辽宁抚顺人,辽宁何氏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上一篇:专业研究生论文下一篇:研究生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