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论文范文

2023-03-02

机电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行业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空前繁荣,而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工作对整体的工程具有实质性的保障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建筑项目施工进行中,由于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质量所产生的问题影响较多,一旦管理工作处理不到位就会扰乱整体建筑项目的综合施工质量,也会为建筑项目留下不可预估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就将针对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展开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施工管理;管理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机电工程是建设项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安全将会深度影响到后续建筑投入运行后的使用情况。从另一方面来说,机电工程本身较为复杂,在实际的施工管理环节中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尤其是施工管理质量,这对于整体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面向建筑机电工程而言,其安装施工内容涵盖着多个项目,每个项目质量都将与最终的建筑机电综合质量有着巨大的关联。因此,必须要重视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工作的探究,深入挖掘特点的同时提出管理策略,从而有效保障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当中必须要做好机电安装施工与管理工作。首先,因为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与管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因此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更为细致的去了解整体的工程特点与结构性能,并有效融合机电工程设备的实际安装情况,确切了解机电设备安装的具体工艺操作,在有效保障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展开的同时,构建起高效的建筑工程安装体系。

其次,在深入分析关于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工作体系时,能够更为有效的保障整个机电工程中的各项资源应用状况,实现对于各项应用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并提高整体建筑机电工程结构稳定性。现阶段,我国的整体建筑工程施工水准在不断提升,行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延伸,这也促使机电工程中各项安装施工与管理工作开始变得复杂多变。也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懂得结合实际建筑机电工程运行的动态变化,合理规范的控制安装施工的各项管理环节,以此来有效推动建筑机电工程整体的运行稳定效果。

2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的特点

较为传统的机电安装其实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在内容上不仅复杂且十分丰富,具有通用性强的特性。建筑机电工程安装在不同环节上涉及到对于各项设备的采购、设备安装、设备调试以及后续生产运营,再到工程整体竣工。而在实际的施工进程中,建筑机电工程安装会牵扯到关于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这也促使机电安装现有的规模在不断的延伸扩大,不断推动着整体安装施工与管理的标准变得越来越严格。

在建筑工程当中,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安装施工涵盖着给排水工程、空调通风工程、电气工程、防火卷闸、热电工程等,而细化整体覆盖范围包含公共区域、工业、民用等各类电气、取暖、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

3现阶段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的问题

3.1施工质量缺乏科学化管理

面向建筑機电设备的安装施工来说,这不仅是一项具有安装标准较高的施工工艺,更需要参与安装的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并且在工程进行中必须专注认真,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机电设备的整体安装质量能够符合标准。一直以来,质量问题都是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当中较为严谨的问题,任何轻微的失误都可能给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发生。但从目前现状来看,诸多施工人员由于过多的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想迅速的完成安装工作,以至于缺少对于后续的维护与管理,缺乏对于施工质量的科学化管理意识,导致后续的施工环节及运营变得困难不断。

3.2机电安装流程缺少规范性

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本身就是一项复杂且系统化的项目环节,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必须要尽量实现标准、科学、规范而精细化的施工控制管理。作为相关的施工人员来说,必须要严格的遵循具体的施工规范与标准执行,不能出现工序混乱错误的失误情况,要有效保障整体操作符合相关规范标准。此外,要尽最大可能的去降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与安全风险问题。当前,从部分的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流程上也不难看出,一些相关的施工人员在操作方式并不符合标准,整体呈现出机电安装流程缺少规范性的控制管理。

3.3机电项目施工人员素质需提升

首先,在建筑机电项目的施工与管理环节中,诸多施工人员自身缺少专业化的技术能力,并且在综合素养方面也存在不足。这是由于绝大多数的相关施工人员没有受到过专业化的课程进行培训,从而难以精确的掌握建筑机电安装流程上的细节,这也引发了众多施工隐患问题。

其次,面向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人员,相关施工人员是整个项目中最为重要的核心部分,如果相关施工人员缺乏丰富经验的同时也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力,将会造成整体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4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4.1完善整体施工质量管理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缓解当中,质量管理是有效保持整体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关键,对于整体工程安装具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想要实现时效性的管理,施工质量体系建设就必须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要深度完善科学化的质量管理系统,实现全面控制能力,主要针对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的不同环节进行质量把控,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操作。

第二,要掌控好施工所应用到的各项设备质量以及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并对这两种做好全面的数据检验记录。

第三,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审计标准展开相应的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流程。

第四,要有效完善相关质量督管理体系,构建专业化的质量检验人才队伍,提高检验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4.2构建机电工程施工与管理体制

首先,在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环节中,要有效参照相关规定标准编制好人员职位,与各项工作体系安排固定专业人员坚守自身岗位,有效增强机电工程人员的岗位稳定性。

其次,要严格遵循国家的各项规定和标准,确切落实机电工程管理及各项施工全责部署范围。在实际现场施工环节中,要有效确定各个管理部门自身的管理职责,为机电工程系统化的施工管理体系做出结构上的完善,并强化日常的业务管理,顺利和有序的展开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工作,以此来不断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准。

4.3提高施工队伍管理素质能力

面向建筑机电工程来说,安装队伍是整体施工团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现阶段,为了能够有效保障安装施工可以顺利完成,建筑机电工程安装队伍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应不断强化并完善安装管理制度体系标准,时效性的保证相关安装施工人员能够在自身岗位工作当中,参照规则与质量标准顺利完成安装工作。

此外,应定期、定时对相关安装施工人员展开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不仅要培训人员技能,更要针对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塑造,有效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的素质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针对施工队伍管理层级人员,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从具体的施工环节到安全意识方面展开覆盖性的培训普及。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工作在综合建筑领域中较为复杂,管理工作的执行不仅要涉及技术层面,更要针对质量安全进行把控。因此,要有效重视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工作,有效促进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彭康杰.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安装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物业:下旬刊,2011(7):2.

[2]蒋一.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安装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5,000(051):334.

[3]徐刚.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安装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6.

[4]章小龙,李留正.探究建筑机电电气化安装工程施工管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

机电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介绍了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阐述了深度学习理论及其特点,分析了深度学习理论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深度学习故障诊断及预测的方法、深度学习故障诊断的一般流程、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故障诊断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对深度学习理论在机电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数据;深度学习;机电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

0 引言

随着核电厂机电设备集成化程度的提高,设备功能及结构越来越复杂,组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机电设备与由其组成的完整系统存在着强耦合关系,重要零部件损坏,将导致机电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系统失效,影响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对重要机电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并对设备运行趋势进行预测,对于评估设备状态、开展设备运行维护、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联网的普及,使得对机电设备的全面监测和故障诊断成为可能。核电厂需监测的机电设备规模大,每台装备设置的监测点多,振动等监测参数采样频率高,设备在役时间长,将形成海量的监测数据,由此将推动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基于特征提取的故障诊断技术,如专家系统、模糊诊断技术、神经网络技术难以应对海量数据的处理,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机电设备产生海量数据的背景下,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故障诊断技术,以满足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的需求[1-2]。

1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

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蕴含机械设备丰富的内在信息,故障诊断技术通过分析机械运转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设备状态、故障类型、故障深度进行识别,针对具体情况为设备的诊断与维修提供决策依据。

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主要分为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解析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和基于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方法[3]。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方法将人工智能与故障诊断相结合,基于知识进行诊断推理,需要较多的经验知识或专家经验,相对较难实现。基于解析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要求基于机械设备故障机理建立数学模型,获取模型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值,并与事先建立好的决策函数进行对比,以确定设备是否发生故障,数学建模的过程相对困难,限制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基于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方法对机械设备的测量数据进行信号处理,获得数据信号特征,从而进行故障诊断。随着信号处理方法的发展,该方法以其简便性和可解释性,获得了广泛运用。

2 深度学习理论概述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分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近年来,在语音、图像、信号处理等方面应用广泛,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并逐步在故障诊断领域得到应用[4]。

区别于其他机器学习方法,深度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具有一定的模型结构深度,通常具有多个隐层网络。

(2)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通过提取特征信息,对特征进行逐层组合,以实现识别功能。相比于人工构造数据特征,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可以更加全面地对数据内涵进行表征。

通过构造恰当的网络结构,选择合适的输出层非线性变换函数,通过调整网络参数优化成本函数,实现输入到输出的拟合关系,完成网络训练。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可以针对输入,根据学习到的规律进行推断,从而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功能。

深度学习具有多隐层网络结构与自適应的特征提取能力,而能够挖掘数据深层次的固有规律,相对于传统方法更能精确刻画故障数据和故障类别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对于机电设备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有必要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设备故障诊断及预测方法,以满足设备状态监测获取的多样性、非线性、高维数据的诊断分析需求。

3 深度学习理论在机电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通过构建深层网络,模拟大脑学习过程,实现数据特征的自动提取、拟合输入输出的复杂映射关系,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预测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设备故障诊断流程如图1所示。

3.1    深度学习故障诊断及预测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模型训练方法主要分为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混合学习等[5-6]。

3.1.1    有监督学习

有监督学习的训练集包括数据以及数据对应的标签。通过网络训练,获取数据与标签的映射关系。有监督学习可实现数据的分类、回归等功能。

3.1.2    无监督学习

无监督学习的训练集只包含数据,没有数据标签,可对缺乏先验知识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无监督学习,可发现数据内在结构,实现数据聚类、数据压缩等功能。

3.1.3    半监督混合学习

半监督混合学习,是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其样本数据由带标签和不带标签两种组成,先通过对带标签的数据进行学习,再通过对未带标签的数据进行预测,找到隐藏的结构以不断更新完善学习模型。半监督学习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少量含有标签与大量不含标签的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和学习。

3.2    深度学习故障诊断及预测流程

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的故障预测流程为:首先对装备传感器或试验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然后研究机器深度学习理论形成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的故障模型进行训练,对装备故障进行特征识别,实现机电故障诊断。

3.2.1    数据采集

通过安装在机电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监测设备状态信息,包括电流、电压、振动、位移、转速以及工艺参数,如压力、流量等。系统将设备正常运行及工艺瞬态的数据保存到历史数据库,当设备发生异常时,历史数据库保存状态异常期间的状态数据。

3.2.2    数据预处理

(1)无效剔除。由于存在工况变化、环境干扰、传感器松动等情况,监测数据中含有大量的噪点、停机、异常等脏数据,这些脏数据混杂于机电设备监测数据库中,导致监测数据质量降低,影响故障诊断效果。因此,需要根据机电设备运行特点,利用异常检测方法对无效数据进行自动识别和剔除。

(2)格式规整。设备监测系统长期运行,积累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蕴含大量有用信息,同时形式多样,难以直接利用,需要采用数据长度匹配、时间节点对齐、数据格式统一等手段进行数据格式规整。

(3)采样同步。机电设备不同结构、不同转速下的不同零部件存在不同的频率响应特性,数据采集时需采用不同的采样频率和采样长度。但异步的采样策略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为了简化分析,提高效率,通过采样同步方法,确定最大频谱分辨率,对其他数据进行重采样,以确保频谱分辨率一致。

(4)数据去均值。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时,由于各种原因,测得的信号均值往往不为0。为了监测后续处理的计算工作量,对数据进行去均值处理。

(5)关联度分析。关联度分析可以找出关键变量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决策提供依据。需针对典型故障模式,进行数据关联度分析。通过关联度分析,构建实测数据与典型故障模式的映射关系。此外,考虑到设备运行工况复杂,过程参数多变,需要研究振动信号与过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6)深度神经网络训练。针对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特殊要求和应用场景,确定网络结构,构建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经过采集和数据预处理的数据进行整理,形成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将数据输入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自动获取数据中蕴含的特征。使用验证集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价,通过调整网络结构和超参数,完成故障数据和故障类别的拟合,从而实现机电设备故障诊断[7]。

3.3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网络模型

深度学习本质上是对数据特征进行逐层提取,其中高层特征由低层特征组合而成。常见的深度学习算法有:

3.3.1    自动编码机

自动编码机是三层的非监督神经网络,分为编码器与解码器两个部分,如图2所示。输出层可对输入信号进行重构,使得隐含层向量成为输入数据的一种特征表示。自动编码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非监督学习方式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逐层预训练,然后以监督学习方式微调整个深度神经网络,使网络具有识别故障类型的能力。自动编码机的使用方式需要根据机电设备监测诊断的具体情况而定。

3.3.2    卷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前馈神经网络。通常其输入为原始信号,也可以使用提取的指标作为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两层[8]:其一为卷积层,每个神经元的输入与前一层的局部感受相连,用于提取前一层输出的局部特征;其二是池化层,利用最大池化或者平均池化的方式,对特征进行降维,提高识别结果的鲁棒性。

3.3.3    深度稀疏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通过构建深层次的模型,结合大量的训练数据,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特征,从而刻画数据丰富的内在信息,最终提升分类精度。由于旋转机械信号存在稀疏特性,因此将稀疏因子引入到深度网络的建立中,形成深度稀疏网络,进而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方法的目标在于分层次地学习特征,在每一层学习中高层次的特征是由低层次的特征学习构成的。在多层次的抽象过程中,自动学习特征可以使机器学习系统从原始数据中学习到从输入映射到输出的复杂函数,而不再需要人类完全手工提取特征这样一个繁重的过程。

4 结语

机电设备大数据具备规模大、速度快、类型杂、质量低、多模态、强关联、高通量等特征。传统的监测诊断算法需依赖大量信号处理知识与诊断经验,无法诊断机电设备大数据背下深藏的故障机理。而深度学习作为近几年来人工智能领域里最新最热门的技术,可以自适应地提取健康状况信号频谱中蕴含的故障信息,适用于表征机械数据内部隐藏的复杂多变的特性,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机电设备健康状况,提升机电设备运维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雷亚国,贾峰,周昕,等.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机械装备大数据健康监测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5,51(21):49-56.

[2] 雷亚国,贾峰,孔德同,等.大数据下机械智能故障诊断的机遇与挑战[J].机械工程学报,2018,54(5):94-104.

[3] 张士强.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 吴立金,夏冉,詹红燕,等.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预测技术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2):9-12.

[5] 赵文浩,阎威武.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28):104-106.

[6] 周志华.机器学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7] 吴魁,王仙勇,孙浩,等.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检测方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25(10):43-47.

[8] 陳先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与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20-04-03

作者简介:张健鹏(1985—),男,浙江义乌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核电站机电设备、仪控系统设计工作。

机电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我国,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发展。在煤炭工业中,机电一体化让煤炭工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快速的提高。随着新的现代化设备在煤炭工业中的不断投入适应,对机电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逐步提高。因此,研究煤矿机电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便具有了现实意义。

关键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

0 引言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工业生产中,是现代化煤矿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也对煤矿工业的机械化生产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对井上和井下运输和提升系统的要求更高。当前,国外先进国家的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以带式运输机为主,采用直流电源交流变频装置驱动,机械构架核心多为电力电子,大大提升了煤矿工业的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发展。而我国则相对较为落后,这也为我国煤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技术对我国煤矿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 煤矿机电一体化发展及产品概述

机电一体化集合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交叉综合技术,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需要依赖各自技术的支持,但其发展又促进了各种技术的不断更新。

在我国,随着1970年第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大同矿务局的试验开始,我国机电技术开始萌芽。到上世纪80年代,综合机械化采煤在我国得到了发展,随着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采煤机从液压牵引向电牵引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采运支机械微机监控、故障诊断的研究和支架电液微机技术应用的研究,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得到了应用,开辟了我国煤矿工业发展的新时代。当前,虽然煤矿机电一体化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应用,但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加之我国煤矿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在开发水平、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都让差距逐渐扩大。

煤矿机电产品因其具有记忆、运算、控制等多种功能而让产品的性能得到提高,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让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范围得到拓展;在煤矿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产品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电牵引采煤机、全数字直流提升机逐渐取代了进口机械。从生产设备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计算机监控的挖进机、胶带运输机、矿井供电设备等机电产品;在安全生产领域,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皮带集中控制系统、井下胶带机地面远程集中控制系统等系统也逐渐在各大煤矿中得到应用,对井下关键设备和工作点的监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让煤矿生产的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高,为煤矿生产的安全、可靠、高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水平的对策

在我国,虽然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但因起步晚、技术等依旧跟不上实际的生产需要,因此,在煤矿工业生产中就需要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水平,让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真正促进煤炭工业的发展。

2.1 更新观念

传统煤矿工业生产中,对机电设备的管理都延续了购买、应用的模式,领导对设备的了解不够,重视程度不够,技术人员也未将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情况及时反馈,导致了机电产品在生产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完全发挥。因此,在应用机电产品的过程中,首先是主管领导要重新观念,加强对产品性能和作用的了解,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从而提高其在生产中的作用。

2.2 统一管理

在矿井机电管理机构体系中,应让机电部门拥有独立的职权,且直接由领导分管,实行统一管理。如制定出相应的规则制度,编制工作计划,将一般机电管理部门的设备配件分配权、追查机电事故权下放到具体的部门中,让机电设备的管理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2.3 标准化管理

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于煤矿工业,因其具有系统性,故需要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主要包括标准化的组织管理、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标准化的人员素质管理和标准化的工作规程管理。

机电标准化是煤矿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特别是一些地方煤矿,应逐步推进机电标准化进程,从标准化管理小组的领导开始,制定出标准化管理的目标和具体实施标准和进展时间。落实质量升级头面、机道、机房的达标工作,以薄弱环节的管理为重点而进行。同时,应以机电标准化奖惩机制来开展机电标准化活动,让标准化样板机电区、机房等成为示范,带动标准化管理的发展。

2.4 综合化管理

设备的管理将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在机电设备管理中,首先就应抓好机电设备的管理,从设备的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制度以此来掌握机电设备的技术性能状态;通过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整修等计划和过程来掌握设备的资金投入和运行情况。在工作中,各矿首先应建立起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设备的管理制定,在人员分配和管理上,以流程化和标准化来进行管理,让设备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

2.5 落实管理制度

机电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不能光靠口号或制度来进行,而需要将制度具体落实到实际的煤炭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煤矿企业中规则制度制定后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这就需要在机电设备的操作、维修、综合平衡、质量检验、现场管理等方面通过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来进行整改。在煤矿矿井机电管理中,设备、检查、维修、质检等工作是常规工作,也是基础工作,要保证这些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以机电事故管理制度、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制度、综合平衡、版主经济核算制度来进行监督、维护,从而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

3 对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思考

3.1 观念和国外接轨

在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或是产品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在20世纪得到了发展,且机电产品也逐步在煤矿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和国外先进机电一体化水平相比,差距依旧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利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过程中,首先在观念上与国外先进国家保持一致,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随时关注世界先进国家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和技术发展动态,让我们的脚步跟进先进国家;其次,我们也应跟进我国的现状,加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让机体一体化产品更适于我国的生产需要。

3.2 推动机电标准化进程

机电一体化以计算机管理为核心,这就需要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通用化和系列化来跟进。计算机管理的优点就在于占用空间小、存储能力强、信心处理快,这都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于煤矿工业生产打下了基础。在煤矿工业生产中,应尽量以功能强大的嵌入式计算机为主,让其工作性能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对新开发的机电设备,应在通信功能和开放性和可靠性方面进行加强,让机电设备的通用化得到实现;同时,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也应逐渐向智能化控制发展,这不仅能从资源上得到合理配置,对提高生产效率也大有裨益;最后,当我国暂没有相应的高新产品应用于生产时,应购进国外的高新技术产品,一方面应用于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加大对此类高新机电产品的研发,提高机电产品的研发能力,推动我国煤矿工业生产向现代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是煤矿综合自动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矿工业生产中的采、挖、运的等方面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煤矿工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关民举.浅析煤矿机电管理技术的应用及管理[J].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上期.

[2] 李俊.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硅,2010(03).

[3] 王光武.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

机电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微课是随着教育发展与科技进步而兴起的一种新兴教学手段,由于微课制作的灵活性与内容的紧凑性,使得其在职业教学中倍受青睐,并得以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应用是教育职业化、教师专业化与人才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满足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分析微课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微课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微课应用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致力于领域内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是向社会输出机电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制作的微课是学生判定课程内容重要性的主要途径,微课内容自然而然成为重难点知识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各专业学科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微课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能够满足教育的职业化需要与人才的创新化发展,因此,展开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微课教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1  微课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满足中职机电专业教育职业化需要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围绕机电一体化开展的实践性人才培养教育,主要就业岗位分布在机电产品服务、数控加工、自动化控制等众多领域。知识精准与要点集中的微课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基于岗位职责需要,展开针对性极强的职业化专业授课,培养岗位急需的高素质机电人才。社会为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创造的岗位是既定的,由此形成中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而以微课为教学主题的素材课件、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应用,教学中注重知识教学的科学性,深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契合了课堂教学中对口岗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需要。同时也使得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提升教学质量之余,凭借高素质的人才供给,消弭行业的就业压力,满足专业教育职业化的发展需求。此外,中职教育作为人才教育的一道环节,各中职院校在生源上产生了竞争局面,为了赢得机遇,迫使中职院校强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育手段创新与人才岗位适配,倒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手段,从而在教学竞争与岗位适配中保持优势。

1.2 促进中职机电专业教师专业化水平

首先,针对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通过专业基础课程中微课的制作,教师能够针对机械基础、电气控制、电机维修在内的重难点知识予以详细讲解,并结合当前快速更新的机电技术,在微课中做适量调整,形成全新的微课数字资源。而且,中职机电专业的教师还可以在微课教学中积累制作与教学经验,用于下一届学生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其次,教师在制作微课的同时,经历了“课题选取—内容设计—视频制作—知识总结—资源优化”的完整过程,无论处于哪一环节,都需要立足于机电技术应用的核心教学重点,对专业知识进行加工与把控,最终形成能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微课资源。因此,通过微课的制作与应用,教师不断强化对机电技术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筛选与学习,并在此过程中优化微课的质量以获得突出的教学效果,既提升了自身教学水平,又能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成为促进老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1.3 适应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创新化发展

微课作为能够有效提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水平的手段,对于中职人才的创新性培养与高技能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由于微课制作不易,因此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微课的内容选择是以知识重要性或难易度为度量进行选取的。例如在机电设备安装的教学中,设备安装基础放线是教学难点,由于课堂教学以理论为主,比较枯涩难懂,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向学生全面展示设备安装的纵、横向基准线及其确定方法,使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教学要点。同时,在微课中插入设备安装基础放线的其他方法,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其次,信息化是当前时代的主旋律,在信息化的教学中融入微课,可以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纳入到时代教育主题之下,為人才创新与素质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此外,机电技术在第二产业中应用较广,在其范围领域内的从业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身便属于教学创新,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作用,最终适应人才创新化的教育需求。

2  微课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1 利用微课进行多样化的内容导入

微课的内容具有高度聚焦性,在使用微课进行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时,课程导入的针对性比较强烈。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形式多样,如情景导入、设疑导入等,其中微课导入是利用微课视频播放过渡到教学内容的方式。例如在机电设备安装的教学过程中,制作微课将地脚螺栓的种类以拟人化的视频形式播放出来,并通过拟人化的介绍,将各类型的特点,适用范围与具体作用当成人物特点对应起来,方便学生更好的明白与记住教学内容。当然,除了拟人化的视频导入以外,还可插入工厂车间的设备,如按不同类型的车床设备分类地脚螺栓,并通过视频、动画或PPT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进行多样化的内容导入。此外,结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微课素材选取灵活,如机器图片、媒体视频、点评音频、文字说明等,都可作为微课教学的内容导入题材,并组成内容明确、主题鲜明的数字教学资源包,创造生动有趣的微教学导入场景。微课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的内容导入,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导入的手段,使教师授课时教学引导的形式多元化;另一方面微课对现实场景的引入也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便于教学内容的开展与学生兴趣的提升。

2.2 利用微课突破僵硬化的教学模式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传统的僵硬化教学模式,一味灌输理论知识,不易形成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氛围。微课作为以“视频”为主线的教学方案,紧密聚集了与微课主题相关的数字资源,形成了以课例片段、动画设计、素材文件、教学反思,甚至名师点评为体系的辅助性教学资源。这种紧紧围绕机电教学主题的微课形式,突破了传统僵硬化的教学模式,为新时期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源泉。例如在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运作原理时,围绕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教学开展,可以先利用课例片段让学生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有一个大致了解,如应用范围、工作特点、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的素材文件细分与之相关的车间车床主轴的正反转,并选择成套机械设备让学生观摩;最后加入专家对机械的优劣点评,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利用微课突破僵硬化的教学模式,课例片段的适时导入,素材文件的重点展示以及专家点评的客观分析,每个步骤围绕三相异步电动机环环相扣,提升课堂教学的新颖性,从而满足了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育职业化以及人才创新化的发展需要。

2.3 利用微课开展专题性重难点突破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由于涉及范围广、课程复杂等原因,导致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具有碎片化,微观上又极具关联性的特点。宏观上的碎片化表现在各基础课程专业跨度较大,知识点相对分散,利用微课,则可以将这种碎片化的知识结合起来,搭建统一的知识体系,方便学生对整体理论与操作技能中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例如部分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涉及课程上至智能控制、仪表自动化,下到焊工、钳工工艺学等,知识技能跨度大,针对这一客观实际,利用微课,可以将智能控制设备与焊工工艺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在智能控制课程中突出设备焊接重点,在焊工工艺学中强调设备精焊技术难点等,从而利用微课将碎片化的重难点知识聚集起来,形成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数字教学资源。微观上的关联性表现在每一门课程中的知识重点与难点上,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课程多达十几种,课程的难易程度不一。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抽象地对每一科目涉及的理论及实践知识进行教授相当枯燥,填鸭式的重难点讲解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而利用微课,巧妙的设置课例片段与素材文件,将具有关联性的重难点打造成为教学专题,从而助力于重难点突破。例如在《机械基础》课程中使用微课设置凸轮机构运作专题,辅助学生对该知识难点的突破。

2.4 利用微课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科技兴教与人才强国的实施,提升了中职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PPT、电子白板、微课、黑板系统等科技资源纷纷投入,丰富了中职教育的教学手段,其中,微课并非单独存在与应用,还可以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展开合作运用。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单调的使用微课教学,既无法突出课程知识的重难点,又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微课中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则可以很好的弥补各种教学手段的单一劣势,如利用多媒体,将微课里的课例片段安插到PPT中,进行教学手段创新。具体如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平面四杆结构作为知识重点,可以通过课例片段将机械運行原理、运用领域与使用过程展示出来,并将这一视频安插到PPT中,作为该节知识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此外,中职机电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微课融合,还可以创新形态,将PPT、音频、图像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微课课例片段,最终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如以公交车车门启闭结构为例,将贴近主题的素材资料融合在一起,添加字幕,加入音频,形成内容丰富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学习更为精彩,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3  结语

本文立足于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育需要,分析微课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应用意义,提出利用微课进行多样化的内容导入,突破僵硬化的教学模式,开展专题性重难点突破和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等方法,旨在提高微课的应用水平,进而促进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锐,汪雅芳.试谈微课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60.

[2] 陈诗慧.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109-112.

[3] 马悦.微课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8):208.

机电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机电事故;措施

前言:随着煤矿机电事故发生频率的提高,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煤矿事故的有关新闻,所以煤矿机电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不利影响越来越大[1-2],煤矿机电事故发生是制约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引发煤矿生产事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面对这种情况,对煤矿机电设备加强管理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是有效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3],只有提高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为工作人员生命和安全提供保障[4],避免给煤矿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分析

设备检修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煤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的采煤工作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设备,比如运输机、采煤机和掘进机等等,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促进了煤矿生产企业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转变,然而在具体的设备应用过程中,由于运行时间过长,技术人员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设备部件的损坏。所以引发了一些安全问题,在具体的设备应用和管理工作中,要求设备维护人员定期的开展维护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运行故障和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降低机电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目前我国很多煤矿生产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在长时间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老化和陈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煤矿企业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另外,很多企业是私有企业,无力承担新设备的经济压力,在设备更新换代工作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陈旧落后的设备仍在运行和使用,因此,造成了一些设备安全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电事故发生的几率,对煤矿企业健康与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设备型号与工作要求不匹配。目前煤矿企业应用的机电设备中,由于设备的种类和质量较差,很难满足目前矿产企业生产的工作要求。另外,一些新引进的设备仍然处在调试和适应过程中,很多技术的应用仍然在尝试和试验阶段,所以也造成了一定的机电安全事故发生风险,在具体的煤矿生产工作中,由于技术人员对设备的型号选择不够合理,与煤矿工作生产需求不匹配,同样也造成了机电事故发生风险。

技术人员匮乏。煤矿生产工作通常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环境艰苦,同时相关福利待遇很低,在工作中还具有一定的风险,属于高危行业,所以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人员相对缺乏。另外,从事机电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不足,在具体的工作中很难高效的完成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导致整个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没有发挥管理工作的效果和作用。

2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措施

(1)建立健全的设备维修和检修机制。煤矿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和检修工作机制,在具体的检修工作中,需要注重细节检修,对一些重要的结构和元件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果发现零部件出现了磨损和损坏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更换,保障机电设备运行性能满足煤矿生产工作的要求,另外,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查计划,定期的对机电设备进行停产检修,检修工作应该按照每日检修的频率开展,检修工作不能松懈,特別是需要对一些关键的零部件的使用状态和运行情况进行掌控。另外,需要做好设备的清洁工作,比如除锈、换油、清除集煤、集尘、杂物和防腐等等,在检修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步检查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拆卸的设备零件要按顺序逐一进行编号,甚至某些零部件的安装位置拆卸前也要刻印定位。然后,编写检修报告和档案。

(2)增加资金支持,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矿山企业应该注重设备的更新和换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一些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换,目的是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机电事故发生。在当前的设备使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安全标准,并判断其是否满足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要求,只有各项安全技术指标的检验结果符合安全生产标准,才能将设备投入生产和使用。

(3)对设备的使用和运行进行科学的现场管理。完善的机电设备现场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具体的煤矿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管理标准,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规划,并全面落实规划的内容,作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对设备以往的问题发生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和控制。另外,在具体的设备现场运行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流动检查的方式强化工作流程监控。

(4)引进技术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煤矿企业应该大力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和岗位竞争机制,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并对现有人员进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可以进一步促使员工在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识,注重设备的科学使用和规范使用,避免由于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专业人才的引进能够进一步提升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促进煤矿生产企业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结论:本文对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和减少机电故障发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要求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设备检修、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层面,有效的减少机电事故发生,对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杰. 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石化技术,2020,27(06):252-253.

[2]李瑞刚.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当代化工研究,2020(16):127-128.

[3]陈晨,曹西鹤.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科技风,2019(16):180.

[4]任双换. 增强机电设备管理 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内燃机与配件,2017(15):111-112.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山东唐口煤业有限公司机厂,山东 济宁 272055)

上一篇:通信设备论文下一篇:农田水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