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

2023-04-04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港台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大陆高职院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借鉴。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其应以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切入点,统筹规划通识课程资源,明确区分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注重课程质量,采用多种方式实施通识课程考核。

关键词 高职院校;港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最早产生于美国,1882年美国耶鲁大学的耶鲁报告中首次提出“generaleducation”,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首次呈现了其完整的意义。通识教育的中文用语由台湾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翻译借鉴而来,目前港台通用的名称有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等,大陆从本世纪初开始热衷于通识教育的研究。但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博雅教育,都面临课程的开发和设置问题。在通识理念下,课程的设置更能体现教育模式的内涵,因为通识教育不像专业教育那样有明确的教学科目,通识教育体现区分大类的原则,所以港台高校专门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来研究课程发展,而在大陆除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在此方面尝试较多外,其他高校的通识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因而,清晰明确的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通识”的真正理念所在。

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从本质来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只是教育理念的不同,但其目标都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完整的人,专业教育重在教的层面,而通识教育则重在育人;通识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硬性的专业划分,这使得学生有多样化的选择,接受知识的视野更为宽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多在行业一线,看重的是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技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向实训倾斜,追求的结果是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功底。尽管如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有通识教育理念的渗入,这不仅是职业教育对全方位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而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主要依靠知识技术创新,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些创新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广博、扎实的通识素养[1]。从创新的角度而言,通识教育在课程规划方面涉及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而非局限于专业知识。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划分过于精细化,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一是过于注重专业,而不广泛涉猎,培养了更多的“匠人”;二是专业划分过于精细,知识体系被割裂成不相关联的条块,破坏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三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些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中缺乏通识性,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无法协调,培养出的人才适应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不足。台湾地区于1984年开始全面实施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制度,各高校也陆续实施通识教育,从最初课程设置的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到整体上的统一,最终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大体上有七个方面的主题:人文教育;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生命教育;公民的资质教育;管理科学教育;环境教育。这些课程主题基本上概括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有的基本知识素养,致力于培养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的完整的人。而稍后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的香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几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如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卫生、能源与环境等。因而,大陆高职院校要打破固有观念,大胆开设富有综合知识结构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科的联系性,完善高职院校整体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情感、意志和兴趣。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分析

港台通识教育的实施比大陆早,目前各大高校均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在香港的部分大学还成立了通识教育协会,在课程设置模式方面既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存的模式,也有通识教育优先模式和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模式。2005年,复旦大学正式成立复旦学院,率先实质性地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入学的学生首先接受通识教育课程学习,再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包含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认为,通识教育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应[2]。这种反应体现在课程中就是要解决人文精神和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综观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大体上分为三类。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存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矛盾,如果说二者之间有争议的话,主要是如何更好地实现融合的问题。实际上,大陆高职院校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大部分属于此类,是通过主修专业课程以外的职业延展课、职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来完成。但从通识教育的本意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所谓的通识教育课程与其宗旨并不相符,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完成学业学分的要求。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其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涯中。香港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分为两大块:一部分是由四大学院提供的4个范畴的通识课程,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工商管理、工学、科学,通识课需要修满6门课18学分;另一部分是教学促进中心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有效学习与思考方法、网络应用中的多媒体技术、团队与领导能力、职业规划等。这类课程主要以讨论、实践操作、小组项目等形式进行,训练个人多方面的技能[3]。人文社会科学类目总计开设100多门通识课程。台湾屏东科技大学采用了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学生除接受专业训练外,还广泛接触科技、人文、社会知识,达成全人教育的理想。为实现这个目标,该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与生命科学、数理与应用科学四大部分组成。总体而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存模式下,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处于辅助地位,目标是实现全人教育,但这种模式的通识教育如果融合度不够,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通识教育优先于专业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优先于专业教育模式最为典型的情形是学生入学后不分学科专业,先进行通识课程的学习,后两年再回归各学院、各系部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这种模式的优势是通过通识教育,在各种能力有所提升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权,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复旦大学率先进行了尝试,新入学的学生先到四大书院(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和任重书院)进行学习,学习结束后才开始专业课的学习,这种方式接近了通识教育的本质,在推行和改革方面是值得肯定的。而在台湾地区,云林科技大学也选取“诚、敬、恒、新”的校训作为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让每一位云林科技大学的学生都具有“重人文、敬伦理、肯做事、能创新”的涵养,该校要求学生科技能力和人文素质兼备,不断提升整合知识结构的能力,而非只会某一个专业领域。从云林科技大学的课程设计来看,“诚”类课程主要是文学与艺术;“敬”类课程主要是社会与文化;“恒”类课程主要是哲学和宗教、生命教育等;“新”类课程是综合。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识课程优先于专业课程开设和学习,体现了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功能,这对学生完成后面的学业大有助益。

(三)通识教育为核心均衡专业教育模式

此种模式被称为通识教育的最佳模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难实现,这需要打破一些常规,尤其是要在克服通识教育弊端上下足功夫。在专业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以通识教育为核心意味着在课程设置上通识教育的内容占据了大部分。如何才能兼顾学生在综合素养提升的前提下,还能获得很高的专业知识技能,这是实施此种模式的学校所要解决的难题。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做法值得思考。该校的通识教育分为四个维度,共培养学生的12项基本能力:一是从宏观视野维度,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宏观视野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二是从专业知识维度,主要培养学生思考研究能力、科技素养能力等;三是从敬业态度维度,主要培育学生沟通协调能力、敬业工作能力和创意思考能力;四是从健全人格维度,主要培育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道德关怀能力[4]。从分类来说,却只有三种课程:核心通识课程、潜在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很显然通识教育在学校的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大陆推广尚需时日,需要教育规模和能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才有可能实现。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各种模式均有利弊,在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通识教育的实施是目前大陆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当然,培养人才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理念,采用何种课程设置模式来推进,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自然是不同的。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反思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布局不合理

总体看,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多,工科、建筑、医药类的课程较少,每一个大类目下多则几十门,少的只有几门,课程设置不均导致通识教育效果偏差,学生为修满相应的学分往往选择其中最容易的类目。在人文素养方面,尤其要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应多设置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这是加强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不要排斥西方文化,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探究,提炼出高职学生应该具有的气质和形象。例如,通过开设“四书五经”了解基本的为人准则;开设西方文化史可以拓宽国际视野,吸收一切积极的文化因子;开设“生命科学”相关课程,使学生热爱生命、认知自我;开设“环境科学”则可以让学生感知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总之,高职院校要统筹安排,及时收集通识课程的资源信息,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类目资源建设。

(二)通识教育课程分类界定不明确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职业延展课等与通识教育课程混在一起,无法区分其通识教育的内容,就没办法提高通识教育的水平。解决策略是,在社会科学素养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大类的经济、法律、管理和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要强调知识的前沿性与交叉性,可以开设为综合性的通识课程,因为这类课程强调内容的创新,与现实联系密切。而对于具体的《产业经济学》《统计学》《刑法学》等专业课程则应该设置为专业的基础课程,而非通识教育的直接范畴。

(三)盲目追求通识教育课程数量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体现通识教育的发展速度,追求好的社会效应,盲目降低门槛,肆意扩大通识课程的数量,导致通识教育教学质量下滑。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道德修养和学术水准应该较一般教师更胜一筹,如复旦大学所聘请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均是学术界有名的教授。一些高职院校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只要申请就可以开设,这违背了通识教育教师资源优质化的要求。在盲目追求数量的过程中忽视了质量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通识教育课程要充分重视教育学的理论学习,也应在心理学方面给予侧重,前者帮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者则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通识教育课程考核过于松散

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考核过于单一化,有些高校没有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识教育没有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评估考核体系中,通识教育应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并对每项活动都作出精细评估。这个过程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自主设计完成。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常见的做法是学生提交课程的作业,教师结合学生平时成绩给出总成绩,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其考核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如学生可提交调研报告、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实验设计等。这样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估,使得学生在评估活动中学会自我评估,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5]。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通识教育视教学为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师生在通识教育中都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也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增长知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是兼知中、西、文、理的教学过程,其育人目标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因子,以及西方科技的前沿。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要走出一条特色化的路子,真正体现通识教育育人的内涵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晓军.核心素养:技术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新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65-70.

[2]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6(5):5-10.

[3]庞海芍,王瑞珍.通识教育在香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164-169.

[4]马早明.通识教育:台湾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趋向[J].辽宁教育,2013(3):93.

[5]薛继红.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学生职业胜任力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0):84-87.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前言:“互联网+”时代为高校学生的学习、社交等活动,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与接收渠道,也对大学生网络思维、信息化学习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在现有高校专业课程、就业创业教学中,通过开设《信息素养概论》、《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数字化生存的必修课》,对学生展开信息素养认知、信息素养知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的教学,提高学生在网络生态系统、网络逻辑、网络资源等应用实践中的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主要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信息素养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源于197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的图书信息检索技能,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文化素养等方面内容,也就是信息个体能够灵活的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评价信息与利用信息,来完成某一项学习、生产或建设活动。之后1987年信息学专家Patrieia Breivik(帕特罩亚 布里维克),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信息文化”,其指出信息素养即现代人类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基础的阅读、书写与计算能力,以及运用已经存在的信息进行人际交往、合作研究与创新思考的能力,因此信息素养涉及到信息意识、信息学习、信息应用等内容。

信息素养包含以下几方面要素:(1)发现信息、热爱生活的意识。大学生能够自觉获取想要的信息内容,具有从社会实践中搜寻、探究外部信息的意愿。(2)基本的应用科学、信息科学常识。大学生可以分辨已经获取到信息的真实性、价值性,然后對掌握的信息要素进行选择使用或删除。(3)利用现有的信息内容,作出个人思想观念的自主性表达,并愿意与他人一起探讨、分享不同的信息应用见解。(4)在面对信息爆发式增长的“互联网+”时代,能够充满自信的运用多种信息,解决学习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具备信息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国内外有关信息素养的研究现状

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源于197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的“信息素养”概念,美国信息能力研究专家P.Breivik博士起草有关“信息能力总结报告”,这一报告中指出:高校图书馆急需在信息化时代作出改变,图书馆员要准确的认知信息、搜索信息、定位信息与评价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开展一系列社会活动。之后美国北园大学(North Park University)的Bodi S博士,提出图书馆员、专职教师进行信息合作的观点,也就是图书馆员在目录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能够通过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获取、鉴别和存储,为广大教师、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利用渠道。

而我国有关“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02年教育部才颁布《信息素养教育规范》,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喻萍在对全国高校图书馆作出调研后发现,当前高校图书馆主要通过文献检索、入学新生培训、信息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学生展开信息内容的教育和交流,但由于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主体、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交流,因此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不佳。之后2014年彭艳、陈幼华等图书馆研究员,提出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意见,从专业课程内容安排、授课方式、合作探究模式等方面入手,应用现有互联网信息技术知识,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开展信息素养教学,从而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训与教育的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特征及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1.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特征

“互联网+”时代我国大学生对某一类信息的接收与认知,主要存在着信息素养掌握、社会信息技术之间的不同步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的信息意识较低,缺乏信息获取、检索的能力,难以对有价值信息进行利用与创新。(1)信息意识层次低。信息意识包括信息接收、转化与传播意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在学习、社交与生活中,常常使用互联网软件、网络信息平台等,来进行日常学习、生活中疑难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但大学生仍旧存在信息意识淡薄的情况,部分学生只关注与课程教材相关的信息内容,由此导致学生信息搜集、使用范围逐渐缩窄。

(2)信息获取、检索的能力缺乏。随着网络中海量数据信息的逐渐增多,大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受到严重影响,一方面多专业、多学科与多领域的网络信息不断出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选择;另一方面,具有干扰性、迷惑性的无价值信息越来越多,有价值信息获取、检索与使用非常困难,这就涉及到信息搜集与使用的思想道德意识。多数高校大学生信息法律法规、信息社交规则缺乏了解,甚至受到网络中不明对象的负向引导,搜集、使用与传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信息,或者传播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非法信息、不良信息,这不仅会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思想道德理念等产生影响,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3)有价值信息的利用与创新能力弱。在获取到需要的信息知识后,如何对多种信息资料、信息工具进行使用,成为大学生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创新能力施展的关键所在。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设有关信息检索、使用与创新的基础课程,但仍旧有很多学生缺乏原始信息的加工能力,其很难将网络平台、图书馆中的数据信息,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再加上缺少信息整合、创新的实践操作机会,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论文答辩中的信息素养不高。

2.高校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1)推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对原有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化开展信息搜集、检索与运用的能力。首先高校教师要改变以课程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入“互联网+”的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对已经学习的专业课程知识,展开信息资源的自主搜集、分析与使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化意识、探究学习能力。

(2)提高图书馆信息、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互联网+”网络信息化教育教学平台,可以对多种信息资源教育内容进行整合与传播,有利于形成图书馆信息资料、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如教师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设备,向学生讲解图书馆中,涉及到课外专业内容的信息知识点。之后由学生将已经预习的课程教学内容,与图书馆教育资料、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汇总,创新网络信息的教育内容、教学表现形式,以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相辅相成。

(3)加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互联网+”即时交互的信息传播方式,对现有教师、学生之间的教学与活动方式作出改革创新,不同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的“灌输式”讲授教学,已经难以适应多元化信息的获取、分享需求,也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在专业课程、信息素养内容的教学中,增加多种“交互式”信息获取、课件收发、习题检测、在线交流等功能模块,能够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通过网站平台、网络客户端等途径,接收与反馈学习到的课程内容,从而保障整个信息素养教学流程中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理解。
三、“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缺乏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目标规划

高等院校在公共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定位中,通常不会将信息素养课程、教育内容,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进行教学的组织与开展,而是将其融入到其他专业学科的教育中。这一课程定位决定了信息素养教育,只能处于高校课程教学的边缘状态,缺乏明确的信息素养教学目标、教育规划。特别对于刚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其普遍对网络信息素养内容、学习实践方式缺少认知,不同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教学主体在教学内容讲授中,也往往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进行内容安排、各自为战,较少对图书馆、网络信息平台等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涉及。因此高校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仍旧处于杂乱无章的低水平阶段,仅仅在信息技术课程、毕业论文或设计过程中,进行信息素养知识的整理与讲授,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

2.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互动性

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种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学活动,需要多个教学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同、交流互动,才能够完成一系列信息素养教学内容的传达。现阶段高校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通常将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检索、获取与教学的主要机构,忽视信息管理部门、专业课程教师对学生的信息教育作用。因此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仅仅注重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等专业的硬件设施建设,不注重图书馆、信息管理中心及专业课程中信息硬件的搭建,缺乏创新化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引入,包括缺乏教学情境、教学流程、课堂互动模式与教学评价的组织与设计。
四、“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和培养的策略研究

1.加强专业课程教学中信息资源的归纳、整合与运用

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和培育方面,最主要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网络存在的一系列信息资源、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合与运用,才能不斷深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信息素养。其一,对于学生信息意识的教育,要通过搭建纯净化、规范化的网络环境,并向学生讲解网络信息的搜集内容、获取方式等,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程信息内容使用的认知,培养学生网络信息传播的道德意识。其二,在大学生信息检索、分析与应用能力教学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设备,讲解信息提取、分析与利用的辩证法,与学生一道开展信息技术试验,探讨多种信息资源、信息工具存在的价值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信息筛选、分类、归纳与使用中的创新思维。

2.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的公共课程与模块化内容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应针对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学生学习需求等,开设《信息素养概论》、《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数字化生存的必修课》、《计算机基础与办公自动化》等公共课程,进行信息素养教学体系、模块化教学内容的建设。以《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数字化生存的必修课》、《计算机基础与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设置基础性、提高性课程教学目标,比如先向学生讲解信息素养的主要内涵、发展概况与学习方向,使其对多个教学模块有一个大概了解;之后根据“互联网+”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进行office等基础信息软件的操作规范、功能教学,引导学生熟悉不同信息技术内容的知识点,以及在信息素养课程中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最后,围绕信息素养教学的应用与创新,向学生布置自主化的探究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内容、选修课程内容的学习。

3.创新课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互动模式

面对深受互联网影响的高校大学生,高校领导、教育管理部门及教师等主体,需要对图书馆信息资源、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采取多种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相融合的培养策略,推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网络化、协同化发展。一方面,在课内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自身的互联网思维,运用多种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教学课件等,以及利用班级、校园内共有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与学生展开课堂中某一信息知识的互动交流,深化学生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与学习,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懈怠、认知片面等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课外教学,需要高校领导协同相关的学生会、社团等部门,开展学生信息能力培训、信息专题讲座等活动,加强网络文化、信息素养的教育建设,来达到进一步拓展学生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与文化素养的目的。
结语

当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通常包含互联网技术、思想政治、经济与人文艺术等内容,通过对诸多信息要素的检索、整合、评价与存储,向学生讲授有关信息意识、信息应用能力与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思想道德、信息素养教育等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使用,对不同专业课程的数据信息、业务功能进行整合与实践教育,开展多种信息要素的实时性、共享性教学,从而实现课内外专业课程中信息资料、信息工具的充分运用,帮助学生提升基础信息素养、信息资源实践与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白玉芬.谈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学习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2,(11).

〔2〕叶小艳,侯广坤.个人信息素养教育与自主学习〔J〕.情报探索.2011,(06).

〔3〕莫慧.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新思路〔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12).

〔4〕斯琴图亚.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

〔5〕蔡琳.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与策略分析〔J〕.电子制作,2014,(03).

〔6〕代兵.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不断提高信息素养〔J〕.信息记录材料,2018,(03).

〔责任编辑:侯庆海〕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学生职业核心素养 以能力为导向

[作者简介]郝思惠(1982- ),女,黑龙江鸡东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讲师,硕士。(河南 郑州 450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郑州市2018年度社会科学调研立项课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SLX2018711,课题主持人:郝思惠)

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分析

职业核心素养,就其实际而言,是一种与职业活动有关的素养,其中不仅包括与行业工作相对应的素养,也包括不同行业之间所具有的共性素养。与职业基础素养相比,职业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种更高水平的素养,其中包括技能水平、能力素养、道德品格等,是一个人综合能力更深层次的展现。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京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多年职业院校教学实践,指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关怀能力。第二,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掌握和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科技对于人类与社会的巨大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够在工作中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第三,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对于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即不仅能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也能正确评估与本职业有关的信息,并把学习成果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最终养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生活能力。学生具有健康、独立的社会生活方式及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具备自我认知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第五,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作息规律,热爱运动,行为举止大方得体,不抽烟喝酒,充满“正能量”,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第六,社会责任感。学生具有国家意识、社会意识、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诚信意识等,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妥善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1.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第一,一些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在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过多地关注用人单位的标准,而没有从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判断未来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人需求。职业院校以用人单位的标准和相关要求为标杆开展学校的实践教育,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第二,一些职业院校在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这种教育观念是不合理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不能简单地局限于对技能的考察,还应包括社会责任、生活能力、人文知识等方面。

受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片面性的影响,职业院校在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难以把握重点,经常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教育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影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2.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缺乏系统化和针对性。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当前,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面向社会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也是职业院校的优势所在。但是,一些职业院校没有认识到职业核心素养本身所具有的层次性特征,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差异和职业核心素养水平的变化情况。

有专家和学者曾经指出,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缺乏连续性,虽然重视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但是没有构建符合职业院校定位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如管理制度不合理、职业指导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导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重新定位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把握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点。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职业性等特征,决定了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差异性。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就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应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等。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需重新定位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把握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点。

第一,当前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将职业核心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所学专业,尽早做出职业规划;鼓励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多观察,多思考,最终完成主动学习,并将学习成果应用到未来的社会生产实践中。

第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从多方面关注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要让学生的学习、生活變得有意义,还要确保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心理素质,从而推动学生进步成长。

第三,科学素养会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时刻提醒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科技发展、技能转换等结合在一起,不断反思自身的专业技能学习情况,探究学习的意义,寻找科学技术发展与本专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内心修养。

2.充分利用校园活动,做好职业核心素养的渗透。职业院校往往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高,因此,可以将校园活动作为开展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载体与突破口。为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职业院校可以举办诸如读书沙龙、传统知识文化竞赛等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先进人物事迹、党政历史等为切入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以能力为导向优化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有研究认为,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属于养成教育的一种,所以职业院校需将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纳入到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职业核心素养应落实阶段性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同时,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体系并不是单一的,在做好教育阶段性分配之后,还需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在职业核心素养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课程,从法律知识、道德品行、学业素养、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勤奋、坚强、奋斗的优秀品质。另外,还可以班级为单位构建QQ群、微信群,或者以专业、院系为单位成立公众号,充分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职业核心素养教育。

4.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查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情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关系到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能否得到个人、学校以及社会的认可。在评价体系中,建议设计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等多个维度,采用量化考核的方法,让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结束后,在第一时间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审视自己在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有计划地参与再次学习,最终实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志军,郭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

[2]唐小俊.职业核心素养:内涵分析及培养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7(9).

[3]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4]罗维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學报,2015(11).

[5]吴书勤,周华.高职“多维贯通”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

[6]李璇.职业核心素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7]黄俊亮.以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为关键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艺术品鉴,2016(1).

[8]郑莉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在实现高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制约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其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便是其中一个因素。该文分析了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对实现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信息素养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信息素养表现了一个人对信息技术掌握、应用的水平,体现在个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应用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对个人信息化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教育教学的参与者,对高职学生而言,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其息素养水平的高低对教育信息化水平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指出: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两个方面水平提高,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养拓展。失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社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素质[1]。可见信息素养的提高与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

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不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更加体现在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自觉地捕捉、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等的信息处理能力,生成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信息效益的能力。同时在信息获取利用过程中,要具有正确的法律法治观念,具有强烈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准确、合理地利用信息资源。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要素。

2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影响

何克抗教授这样表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2]。作为教育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是否具有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学习能力,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创新的程度,影响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这种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中小学生是这样的,高职学生也是如此。

2.1高职学生信息技能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影响

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在技术层面的体现,是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体现在网络技术、软件应用、多媒体应用技术等能力。高职学生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应当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能,才能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信息化场景下的学习。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要充分实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及微课技术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前的探究性学习,课中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向学生讲授理论或实践知识,学生利用虚拟仿真平台自主实践等,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及AI技术促使学生进行知识巩固以及实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等。在这样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2.2高职学生信息意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影响

信息意识体现了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以及对信息的价值的判断、对信息的注意力等。信息意识决定了学生获取、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既包括获取信息的意识,也包括传播与更新信息的意识,还包括信息的安全意識。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信息来源更加广泛,无论采取“课内融合”还是“课外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过程中,教与学的方式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以“传递-接受”为标志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自主—探究”、“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等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所代替。这些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去主动、自觉获取信息。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中,需要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当能够主动地去收集、分析、加工及评价信息,信息意识水平高的学生同样会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2.3 案例分析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中常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下面以“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为例,分析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影响。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在讲述到“ARP”攻击的知识点及在网络中如何进行ARP防护的技术实施时,结合当前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采用了“探究性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设置了探究性问题,“什么样的网络环境容易出现ARP攻击”,“如何对ARP攻击进行分析”,“如何模拟ARP攻击以及如何防范ARP攻击”等。提出问题之后,创设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互联网、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软件(抓包工具虚拟仿真平台)等。学生进入了创设的信息化环境中进行学习,对教师所提出的探究性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初步的学习方案及行动计划。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例如告诉学生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ARP攻击,ARP攻击的特点,以及如何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如何进行信息的检索等,从而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

学生根据分析问题之后所制定的行动计划,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个阶段,教师提供给学生认知工具,学生在信息意识的支配下,利用信息工具、信息知识及信息技能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评价信息。在自主探究阶段,学生应当捕捉、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因此学生的信息技能水平、信息意识水平和信息知识水平在这個阶段会充分体现出来,这些方面的能力也成为制约自主探究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在充分获取、加工信息之后,还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讨论共享,以促使实际问题的解决,其目的是将知识和方法进行内化。在协作交流阶段,教师仍然会提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协作工具,并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总结提高阶段是“探究性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前面讨论的结果、实践的结果进行反思,同学们对前期的表现进行自评以及互评,以达到对知识的拓展与迁移,至此一个完整的“探究性教与学”的过程便呈现出来了。可见,学生们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探究性教学的效果。

3 提高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及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提高,全球信息化水平也在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服务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其培养的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将成为一个衡量标准来判断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同时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毕业以后的终身学习,信息素养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那么如何通过改进培养策略、培养路径来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3.1营造信息化应用氛围,促使学生自觉提高信息素养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普遍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提高,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线无线网络的全覆盖,起码千兆骨干百兆到桌面,有的学校已经实现了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甚至是校园全光纤覆盖。终端设备(主要是台式机)也很完善,能够满足全校公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使用需求和专业课的需求。在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上的应用系统更加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例如对学生管理能否实现数字化,包括学生的出勤及请假销假、学生在校的日常动态管理、学生的成绩管理及其动态分析等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越多,自觉提高信息技能、掌握信息知识的意识就会更强。通过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营造信息化应用氛围,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信息素养。

3.2 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促使学生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即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信息化环境,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有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首先,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信息技能、信息知识、信息意识,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融合,而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是需要提高的,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融合创新。例如教授高等数学的高职教师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很难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与学的效率都比较低,如果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字化资源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课中教师利用“超级画板”等数学实验工具展示数学原理,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学生也能够使用“超级画板”等数学实验工具来探索数学原理、拓展知识。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巩固知识、自我评估,平台能够及时反馈信息给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意识。即是将信息能力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相结合[4-6]。

3.3开设信息检索课,促使高职学生提高信息素养

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源于1984年原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7]。信息检索课又称为文献检索课,是高校培养学生信息知识,促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技能,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的一门课程。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检索主要是数字资源的检索。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资源的增长是突飞猛进的,掌握必要的检索工具和信息检索的技能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学习完信息检索课以后,学生应当能够会选择恰当的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进行高效的信息检索,例如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和与自身专业有关的数据库,同时要提高自身进行信息检索的需求的界定能力和信息的鉴别能力,信息检索课还要培养学生的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评价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检索课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高职院校开设这门课程的并不多,希望能够引起高职院校对学生信息检索课程的重视。

4 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的教学结构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会逐渐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学生应当作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在信息化场景下的教与学,学生信息素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4月28日.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 Bjorner S 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 a working model. Iatul Quarterly,1991.

[4] 杨志刚,周凤飞,马新蕾.美国信息素养运动发展历程与特征[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317-320,214.

[5] 江媛媛.中美高校信息素养指标体系及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0(4):58-64.

[6] 杨鹤林.英国高校信息素养标准的改进与启示一一信息素养七要素新标准解读[J].图书情报工作,2013(2):143-148.

[7] 丛敬军,杨威.从文献检索课教学到信息素质教育[J].情报资料工作,2003(2):73-75.

【通联编辑:王力】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从高职教育特点和内涵的角度论述了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及原则。构建了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框架的3个维度和11个子维度,提出了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实施测评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当今的社会已经变为一个完全的信息社会。日益信息化的社会使得信息的地位和作用急剧上升,以数字化为主的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作为新型的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高职学生是未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信息化社会的主力军,信息素养是高职学生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积极应对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将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教育作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加强对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在信息社会学习、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由于信息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如何对个体或特定群体进行信息素养的评价已经成为信息素养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有关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成果已经很丰富,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还很少。本课题组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内涵出发构建了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并提出了新的测试方案。

信息素养概念及内涵

目前,国内外有关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定义,特别是国内,尚未有具有权威性的国家层面上的定义,国内的研究大都是引用国外的定义。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其中,包含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一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不仅要看他能不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系统,而且要看他能不能发挥信息系统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也有人从不同视野看待信息素养的定位。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丰富、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概念。

综合对信息素养定义的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信息意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并渗透于信息能力的全过程,只有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推动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道德是信息能力的提炼和升华,是信息素质的理性表现。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除了具备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一般特征,还具有高职院校的特殊特征。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多方面才能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等素质的新型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与职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因而,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应该强调职业性特征,评价指标也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已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一)高职教育人才观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是信息时代工业化的国民教育,它遵循信息时代工业化不同时期的人才需求规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的“四个不唯,只唯实用”的科学人才观,正是高职人才观的核心所在。在科学的人才观指导下,高职人才素质的内涵应包含信息素养。

(二)高职院校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院校教学的基本特征即“职业本位”的科学定位,针对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参与社会生产和建设,服务经济社会。

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信息素养能力。学生通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多个学科的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三)高职院校学生增强职业能力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职业岗位的内涵变动日益频繁,分解、延伸出许多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职业岗位,这对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素养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内在要求。高职生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岗位技能外,还要有综合职业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在所学专业的岗位群中有较强的转换适应能力。要使学生成为出色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充分调动自身的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搜集、利用信息,丰富自身知识,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以便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本科教育,它有着特定的育人目标和办学方式,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所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侧重的是“技术型”与“应用型”人才,而本科院校侧重于“学术型”或“研究型”人才,因而,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外或国内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构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时,既要遵循普通高等院校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循高职院校的特殊原则。

(一)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般性原则如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特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已有论述。特殊性原则如下:

职业性原则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最鲜明的特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合格人才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突出职业性特点。

创新性原则 高职院校具有最贴近企业、最贴近经济、最贴近社会的优势,把高职教育的创新品质功能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从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在创新品质中的基础作用。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衡量高职学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不仅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而且是实现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信息素养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生源构成复杂,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学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通过三年或五年的高职教育要使之成为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一种发展性、诊断性评价,评价体系不仅要成为检验的客观标准,而且还要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成为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二)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

信息素养虽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但信息技术只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工具,而不是目标。因而评价体系也不是信息技术内容的教学大纲,它是高于大纲而存在的,是学生基本素养的一部分。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应该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南,应该是信息素养教育大纲制定的基础,还应该是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等级评估的原则。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和特征及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内外相关专家进行有目的性的访谈,再邀请我校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通过整理分析后,本课题组认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应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3个维度、11个子维度。具体见表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各种信息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具体来讲,就是处在信息化社会中的人对各种信息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它具有主观能动性,信息意识的强弱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也就是说,信息意识强的人重视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具备了敏锐的信息意识,就能产生具体的信息行为。作为信息素养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的信息意识至少包括以下3个子维度:信息敏感度、信息需求度、信息服务。信息敏感度是指对信息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信息需求度是指认识到信息在现代社会及职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服务是指个体通过掌握的信息为他人服务或被服务,并且是有偿的。

信息能力 能力本身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能力与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那么信息能力也一定具备能力的属性,是指社会成员在信息社会中进行各项社会活动以及职业活动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发掘、利用社会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信息能力至少应包括以下5个子维度:信息技术、获取、加工、运用、创新的能力。信息技术是信息能力的基础,也是动态的。随着科技进步,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使各种信息已是海量存储,如何在这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并且通过简单再加工运用于职业活动中,或者通过复杂处理赋予新的内容,这就必须依靠较强的信息能力来获得完成。

信息道德 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那么,信息道德同样具备道德的属性,是指个体在社会或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使信息产生应有的价值。信息道德作为信息素养中意识形态的高级要求,至少应包括3个子维度:自我约束、知识产权、网络安全。通过自我约束树立对待信息的高度责任感,确保信息的合法性,反对非法信息;尊重知识产权,合法利用信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自觉维护网络的安全。

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

根据构建的评价体系的子维度内容和含义设计出项目指标组成信息素养调查表或测试问卷。根据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设计方法,每个项目指标表述为一组封闭式陈述题,每一陈述题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1、2、3、4、5分,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和,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收集调查表或测试问卷,采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横向和纵向等一系列统计分析,测评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及信息素养教育水平,为信息素养培养的规范化和修正高职学生培养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梁淑双.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结构层次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8):411-412.

[2]张洪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135-139.

[3]温钊健,刘向.信息标准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11,29(1):141-149.

[4]陈文勇,杨晓光.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研究[J].情报科学,2000,18(7):611-613.

[5]陈文勇,杨晓光.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再探[J].情报科学,2001,19(2):147-148.

[6]陈延寿.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4(3):82-85.

[7]胡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及评价体系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9):108-110.

[8]张东,吴贺新,张德.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1):56-60.

[9]刘志军.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5(2):92-93.

[10]何高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2(3):24-29.

[11]王静.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3):93-96.

[12]张义兵,李艺.“信息素养”新界说[J].教育研究,2003(3):13.

[13]覃伟凤,薛娟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5):180-183.

[14]耿雪凤.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J].网络财富,2008(4):19-20.

[15]张世民.信息素养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J].职业时空,2009,5(4):84-85.

作者简介:

王洪海(1967—),江苏扬州人,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及管理。

上一篇:大学生情绪调节论文下一篇:中小学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