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论文范文

2023-03-11

装饰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在当代空间环境设计中,现代雕饰艺术注重对自然氛围、文化内涵、审美体验的传达和体现,创造出适宜的空间环境,为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借助于构成艺术的设计理念,以及现代科技手段与材料的运用,现代雕饰艺术重新塑造了空间环境的特性品质,增强了空间环境的装饰效果,展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今后空间环境装饰设计探求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空间环境:装饰设计;雕饰艺术

雕饰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装饰设计内容,与空间造型艺术的关系密切,在展示陈列、园林景观、建筑装饰、家居装修等环境装饰设计中被广泛应用。雕饰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特质、丰富的雕饰造型方法以及优美的构成形式语言,成为当代空间环境设计中极富装饰美学和艺术生命力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段。

一、植入文化镶嵌艺术触摸美学

雕饰可以理解为装饰性雕刻,装饰是指“在身体、物体上加上能使美观的东西”。雕饰艺术更多地依附于某种空间建筑界面或是造型构件上,融建筑造型结构和建筑装饰设计于一体,与其它空间造型共同营造出相宜的空间环境。

雕饰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独具特色。公元前四至五世纪,雅典卫城巴底农神庙“建筑结构和装饰因素、纪念性和装饰性、内容和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统一,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古代埃及壁画、雕塑具有很强的装饰性,非洲雕刻的装饰特征延续至今。中世纪以来的欧洲镶嵌画、装饰画、壁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通常被用于宫殿、城堡和教堂的装饰。十七世纪以后,雕饰艺术逐渐进入欧洲宫廷贵族的居所,法国凡尔赛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凡尔赛宫“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的圆雕、浮雕使其更加精美丰富,成为欧洲艺术的一颗明珠”。装饰化造型同样是中国美术中的典型表达形式。从新石器彩陶到商周青铜器;从秦砖汉瓦、画像石到魏晋以后的墓室壁画和佛窟雕塑;从宋元瓷器到明清时期的大院建筑,无不折射着雕饰艺术之美。实际上,雕饰艺术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没有文化的设计是乏味的,文化代表着一种人文追求和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民居所表达的建筑样式和精神风貌,蕴涵着深厚的东方文化思想和审美意蕴。中国传统民居在建筑上大量使川工艺荚术和雕划装饰手法,不但奖观典雅,而且富有吉祥如意、富贵安康的美好象征。山西灵石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所有门楼、照壁、房脊、檐口、墙壁、柱础几乎于处不雕”,平雕、圆雕、透雕、浮雕、线雕、镂雕的结合使用,他装饰于法多样,独局格。在这里,人们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艺术氛围,一切都是可以触摸的,人在其中,叹为观止。

人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小创造出众多的装饰图案和雕饰样式,它们都蕴藉着丰富的艺术营养和美学价值。因此,从各种传统文化艺术中挖掘出它们所包涵的创造于段与精神风貌,将有助于形成当代雕饰艺术新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构成设计装饰符号多元语境

世界艺术发展到令天,就其形式语言而论,西方的现代艺术受20世纪初包豪斯主义的影响,雕饰、雕塑更具构成的形式法则,而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则具有雕刻或图案纹样的意味。现代雕饰艺术的任务在于不断探索如何把握时代的审美需求、吸收借鉴中西方优秀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构成艺术设计的方法理念,来获得新的审美创造。构成具有元素组合或重构的概念,构成追求造型设计的纯粹化、简洁化、抽象化。构成设计主张把形态、色彩、材质等因素作为构成主体,以点、线、面、体的形态方式和概念化的组织方法来表述传达构成意象。在雕饰设计中,点、线、面、体既是构成形态的造型元素,也是表述抽象的基本方法。雕饰设计与构成设计的结合,是一种符号化、抽象性的组合变化,是把所创造的形态依据一定条件重新排列整合或纳入某种空间构架中,也就是以点、线、面、体为元素符号,运用分解重构的方法来处理空间造型与形体关系,从而达到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的空间秩序感。康定斯基在论述点、线、面的特征和功能时说:“点、线、面是造型艺术表现的最为基本的语言和单位,它们具有符号和图形的特性,能表达不同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实质上,“人类所有精神文化都是符号活动的产物,人的本质即表现在他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

构成设计是基于符号化语言和抽象思维的现代设计手段,现代雕饰艺术所表现的装饰效果将更多地运用构成设计和点、线、面等元素符号。点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占有较小的面积或体积,点可以分为实点、虚点、规则点、不规则点等,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点与线、面、体的组合运用。如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实点可以设计为室内界面的各种凹凸体,虚点可以设计为镂空的隔断、玄关等,虚实相接,光色斑驳,体现出一种通透流动的韵律美。线是一种具有长度、方向及位置的视觉元素,有直线、曲线、斜线、折线等,线的排列组合可以分割和约束空间。横线的运用会使空间产生一种开阔平静的效果,竖线的运用会使空间产生挺拔上升的感觉,曲线的运用会使空间产生起伏感。现代装饰设计中最常见的是不同材质且雕饰生动的各类装饰线条的使用,可以说,“线状节奏”是现代雕饰设计中一种高度符号化的语境。面和体都占有一定的面积和体积,通过不同的形状、材质、色彩、肌理来把握空间造型,面和体的运用能够有效地表现空间立体造型和丰富的层次关系,可以借鉴圆雕或浮雕的手法表现累积堆砌、旋转扭曲的复杂结构关系,塑造出层次多变的立体构成效果。

通过点、线、面的抽象、简化处理,提炼出某种审美特征和图形符号来塑造空间形态,以产生装饰的构成美,是现代雕饰艺术的突出特质。在这里,点、线、面作为一种装饰符号,结合构成设计理念,使现代雕饰艺术形成简约、时尚的风格特色,更符合时代化的审美诉求和理性实用主义的潮流。当然,在进行雕饰构成设计时需要发挥多元化的表现语境,才能创造出“有意味的图形符号”。因而,在雕饰设计中运用联想、发散、逆反、异化等思维模式不断创造出新的装饰图形,挖掘出新的装饰手段,将使现代雕饰艺术产生新的特质美感和艺术魅力。

三、现代雕饰人文环境宜居空间

现代雕饰艺术通过对装饰形式的特征规律及其工艺材质的把握来传达空间环境设计的内涵与深度、构造方法和设计关联,从工艺方法到材质内容都衍生出许多新的表述,特别是现代科技与材料的运用,创造出极富时代气息的装饰美感。现代雕饰艺术利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用数字化的程序语言把数字雕饰工艺精妙地呈现出来。数字雕刻机的应用使雕饰艺术更加精准迅速,变化更为丰富多彩,石材雕刻机的应用令石雕装饰艺术轻松别致,木材雕饰可以采用烙印、染色、镂刻等机械加工方式进行,各种玻璃饰材的加工花样繁多,包括磨砂、压花、彩釉、腐蚀、丝网印刷等。综观现代雕饰艺术的发展,从形式到内容的表现都呈现出新的空间道路。我们在各种空间环境中所感受到种种惊奇和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其实,都是借助一定的现代工艺手段和材料运用而获得的。各种工艺方法与材料的运用,如:玻璃、金属、塑料、纤维等相互作用,成为现代装饰的有机整体。现代雕饰艺术不断向多维空间特质的协调性、综合性表现延伸,实现了空间环境装饰设计的新突破。

当代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文明富裕,人们对空间环境设计的要求倾向于自然舒适、环保健康。生活在现代社会高楼林立、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人们希望回归自然,追求自然轻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空间环境装饰中更注重对空间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品位的表达和体现,提出“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彰显环保与文化。现代雕饰艺术与当前的自然环境、人文生态、审美情感紧密关联,创造出适宜的人文环境。人们用雕饰设计的方式改善自身生活的环境,并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传递出种种美好的生活情趣与不同的生活格调。雕饰可以参与空间环境的改变与再创造,雕饰起着维系空间、美化空间的作用,雕饰依空间而成立,空间也依雕饰而聚焦。雕饰作为空间环境装饰设计的一部分和空间造型结构本身互为烘托、相得益彰。优秀成功的现代雕饰艺术是时代精神文化的产物,必将很好地为美化大众生活服务,创造出“外适内和、体宁心恬”的人文环境和宜居空间,让人们“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结语

现代雕饰艺术在空间环境装饰设计上形成了时代性多元化语境。了解当今雕饰艺术设计的策略方法和实用性,依靠其丰富的艺术表现效果,使现代雕饰艺术在增强空间环境装饰效果方面,起到了其它艺术形式难以达到的作用。现代雕饰艺术必将成为今后空间环境装饰设计发展的一个亮点和重要方向。适宜的雕饰艺术设计可以为创造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添上华丽的一笔,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幸福生活而服务。

装饰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变得越来越大。陶瓷装饰艺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大批艺术爱好者的追捧和青睐。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表现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装饰形式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民众对陶瓷装饰文化的审美需求,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陶瓷装饰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本文将进一步对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陶瓷装饰艺术;审美价值

0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与陶瓷装饰艺术的审美价值、美育功用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正是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才带动传统多元艺术文化的发展,陶瓷装饰艺术作品的创新设计灵感更多是来源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个人理解与感悟。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有着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生动形象的造型,其不仅能够实现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目标,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民众的审美需求,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现实价值。

1 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形式分析

陶瓷装饰艺术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历史性特征,传统绘画艺术特点在中国陶瓷装饰艺术形式表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前,我国陶瓷装饰艺术形式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们常见的绘画类陶瓷装饰,另一种则是胚胎类陶瓷装饰。前者绘画类装饰形式涵盖了传统写意画与工笔画两种绘画方式,无论是哪种绘画方式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文化在陶瓷装饰艺术形式表达上的重要体现。比如,在我国唐朝时期最为出名的陶瓷装饰艺术长沙窑的釉下彩绘花鸟,那个时期人们喜欢在陶瓷装饰中融入花鸟彩绘造型,正是因为唐朝绘画艺术领域对花鳥画的青睐。不管是花鸟画的绘画技法还是绘画笔法都已经相当成熟,能够充分凸显出唐朝民间艺术的绘画风格,[1]向人们展示出花鸟画的生动活泼与气韵动人等特征。

唐朝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花鸟画在后期开始逐渐向更为精细的工笔画方向不断发展,这也为后面的元朝陶瓷青花艺术、明清陶瓷古彩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陶瓷装饰艺术的装饰纹样最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可以说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中有着不同时期的装饰纹样独特审美,是不同时期的文化的重要象征。作为现代陶瓷装饰艺术的工作者要深入理解掌握传统陶瓷艺术文化,在创新发展的同时要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平衡关系,充分挖掘出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

2 传统文化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中的运用

2.1 传统民艺符号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传统民艺符号是陶瓷装饰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将丰富的民艺元素融入陶瓷装饰设计中,能够赋予陶瓷作品更多民间艺术特点,充分满足社会民众的生活需求,并且还可以起到承载传统民族文化、风俗人情的作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着形式多样、题材内容丰富等明显特征,这也为陶瓷装饰艺术提供了海量的创新设计素材。比如,在陶瓷装饰艺术形式设计上,设计者可以汲取传统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中别致造型的工具、玩具、建筑等内容,满足设计者对陶瓷造型的创新构建目标。而在陶瓷装饰艺术设计内容上,设计者则可以借鉴利用传统民间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神兽等内容,[2]并且还可以将缤纷色彩应用到陶瓷装饰艺术设计中,赋予陶瓷作品不同的色彩象征意义。比如,我国著名陶艺家朱乐耕在陶瓷艺术作品创作中就会积极汲取传统民间艺术元素,通过主观思想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作品创作中,在其创作的《京剧人物》中,他以国粹京剧人物为原型,大胆创新,作出对传统“五彩”的对比尝试运用,能够给欣赏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2 传统吉祥纹样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传统吉祥纹样包含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与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艺术领域创作中。在陶瓷装饰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同样会频繁运用到各种传统吉祥纹样。比如古代传统吉祥动物造型在陶瓷装饰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古代人将男人比作龙,将女人比作凤,[3]“龙凤呈祥”陶瓷装饰艺术图案的设计则是象征着美好幸福婚姻。除此之外,还有人们熟知的寓意事业飞黄腾达的鲤鱼跃龙门、竹子节节高升等动植物纹样造型,这些吉祥纹样符号都被广泛运用在陶瓷装饰艺术创作中,能够向人们诠释出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满足不同陶瓷艺术爱好者的审美需求。

3 结语

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为现代陶瓷艺术创作者,在进行创新设计的同时,要注重借鉴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将更多具有深层次含义的文化内容融入陶瓷装饰艺术中,满足民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起到更好的传统文化传播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文华.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陶瓷装饰艺术的关系[J].景德镇陶瓷,2016(08):54-56.

[2] 汪志田.论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陶瓷艺术,2017(02):85-87.

[3] 陈永春,洪震颐,喻斐.传统纹饰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与人文体现[J].社科纵横,2018(12):323-324.

作者简介:白泽平(1982—),女,山西原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工艺美术陶瓷。

装饰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艺术观念处于大变革时期,反传统、追求艺术的独立性与纯粹性的运动风起云涌。而立体主义的丰碑人物毕加索更是致力于从描绘自然具体形象向抽象化形象的转化,从他的陶艺作品中便可见一斑。分解与重组,不同视点的并置都是立体主义理念为陶艺注入的新鲜血液。立体主义的理念被他直接运用到陶艺的创作上,陶盘、陶器都只是画布的替代品。虽然在陶艺语言上毕加索还没走向深入,但这种直接的挪用或者甚至说玩票性质的举措却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是对现代陶艺家们抛开传统束缚探讨新的陶艺语言最早的启发,开始了陶瓷艺术对实用器具背离的萌芽。

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感觉性表现的发现期。1931年,法国成立“抽象——创作”的艺术团体,推动了与自然完全断裂的几何造型艺术的发展,并在1936年把几何造型表现的艺术命名为“具体艺术”。在陶艺界,我们看到的是以美国的彼得·沃克思为首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兴起。他主张陶艺创作中即兴、自由的发挥,将黏土作为表现情感的载体,随意地叠、刮、戳、压。背离传统,彻底放弃了以往的造型完整和传统工艺技巧美感。甚至,他在作品上总是有意无意留下产生的瑕疵、开裂和斑孔,一目了然地记录着作品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沃克思用于表述隐喻及记载人与水、火、土的交流和联系的重要手段。没有具象,只有抽象表达,正是先锋派艺术家在陶艺领域对构成艺术的最好回应。陶瓷艺术开始了真正的对于传统的反叛,一切实用的器具已失去意义,几何抽象的表达方式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

上世纪60至7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成熟期,同时也是极少主义成为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的时代。在陶艺界,与之相呼应的是极限主义的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瑞斯·梅森和西班牙的恩瑞特·梅斯特。极限主义需要一套严格的成型工艺技法的支撑,但这并不妨碍陶艺家们对黏土的抽象表现。理性、简洁是其根本。极限主义陶艺家的作品通常采用一种预先构想的理智方式,根据数学体系、几何图形的一些理念来对烧成品进行艺术创作。而真正将这种风格发展得比较好的是布瑞斯·梅森。他的巨大的“+”字型雕塑,尽显气派和庄重;西班牙的恩瑞特是极限主义的又一典范。他的作品造型结构严谨,棱角的平直转折犹如刀切,是严格意义上的硬边风格,精心设计又使其具有精妙的比例尺度,把构成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极少主义的另一端则是被称为集合主义的构成艺术。艺术家们利用现代材料和“现成物”为素材,提倡基于“单个间的关系”来把握世界。以很多数量相同或相似的作品聚集在一起,经过理性的形式化的组合,使之构成了另一崭新巨大的艺术形式。

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性,是一个历史的扬弃与发展的过程,从装饰题材到内容和形式,从创造方法到技巧,我们今天无一不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秀的装饰纹样如“牡丹纹”、“莲花纹”、“卷草纹”等等在继承和改良的基础上,仍然被今人认为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而广泛地运用,正是这种历史的积淀使这些“纹饰”大受欢迎。具有民族性,也就是具有世界性,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在经历了千年之后,仍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艺术在时代的变革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容纳百川,囊括经典,汇成了奇异多彩的艺术长河,在流淌过程中,产生了继承性和统一性。

我们今天的陶瓷装饰艺术行为,无不是站在古人的肩上,在先人已奠定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基础上继承与借鉴其有益的东西上发展起来的。

在陶瓷装饰方面,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宝库。现代的陶瓷艺术家在继承民族优秀的陶瓷装饰经验的同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先进工艺创造出许多装饰上具鲜明时代特征,意蕴美好的陶瓷艺术作品。

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时代新意。现代陶瓷艺术家在注重传统的同时,力求作品完美的艺术效果,永恒的艺术魅力。例如,景德镇巴德伟设计制作的“楚乐”台灯,就是作者运用了多年积累的有关历史、文学、书画等方面的知识及各种专业技能,在造型上借助了青铜编钟古朴、深厚、气度恢宏的民族风格;在装饰上主体画面采用三面汉砖刻画像,画面填上青花色科,用刻刀剔去空白部分,任其自然斑驳的痕迹,刻刀留下的凹凸不平的涩胎与青花形成色调与光泽的对比。画面之间竖直凹起部分,采用阳文篆刻书:“致广大,尽精微,融古今”,围绕篆刻阴文书“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并填上浓釉,画面的上下绿边饰以乳钉,其它部分粘上一层细碎的泥颗粒,从而增强了整个装饰的粗犷、质朴风格,通体施青釉,使青花色料在青绿釉下显得格外沉着、庄重,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又例如瓷板画“冬”,它是以景德镇传统刷花工艺来表现的,装饰内容以表现自然界冬天雪景的气氛,展现出的是一幅宁静舒展和秀美的乡村雪景图画。作者在表现形式上,把现代人们的审美趣味与爱好通过色彩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使传统刷花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传统刷花艺术重新展示了新的精神风貌。

现代陶瓷装饰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要立足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成就,另一方面要善于融汇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营养,发展自身的现代陶瓷装饰。吸收外来文化,不是照搬,更不是消失自己的艺术特征。只有充分发挥现代陶瓷装饰善于表现传统审美情趣之特长,才能使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在世界艺术中重放异彩,在世界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装饰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唐代长沙窑不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而且也是世界釉下彩陶瓷的发源地。虽然,唐代长沙窑瓷器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但其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唐代长沙窑的制瓷理念、装饰艺术、工艺技法等方面都深深影响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在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唐代长沙窑瓷器对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影响,分析唐代长沙窑瓷器是如何影响与推动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唐代 长沙窑瓷器 现代 陶瓷艺术 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的瓷器业一直是独树一帜,有着令人惊叹的发展历史。而唐代长沙窑瓷器就是其中的一种,该古窑所生产的瓷器造型各异,尤其是在装饰艺术上非常优秀,不仅新颖独特、包罗万象、内涵丰富,而且还实现了将文化与艺术相融合。尽管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唐代长沙窑瓷器的发展历程相对短暂,但是唐代长沙窑瓷器在发展过程中所探索与创造下来的宝贵经验及技法对后世陶瓷艺术发展极为有利,时至今日仍旧深深影响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而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在积极借鉴唐代长沙窑瓷器的经验与技法上不断进行着新的突破与创新,陶瓷艺术家依托新时代环境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探索现代陶瓷艺术的新发展。

一 唐代长沙窑瓷器及其装饰艺术

1 发展历程

兴建于唐代的长沙窑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铜官窑遗址上,具体位于现在的望城县丁字镇到石诸湖一带。从长沙窑的历史贡献意义上来说,其不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而且也是世界釉下彩陶瓷发源地,并且开创了铜红釉彩的先河,这为之后几个朝代有关铜红釉产品(如宋朝的钧窑、元明清期间的釉里红、豇豆红、郎窑红等)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此外,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唐代长沙窑瓷器还有一个卓越的艺术成就,那就是瓷器着色装饰艺术的创举,陶瓷艺术家们采用独特的釉下彩绘、多彩釉工艺、铜元素为瓷器着色装饰,这一艺术成就成功打破了陶瓷只有青、白两种单一色调的局限,从而推动着釉下多彩陶瓷的发展。然而,纵观唐代长沙窑的发展历史不过是昙花一现,在短短两百年之间就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大起大落。

虽然,唐代长沙窑瓷器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但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其凭借着自身新奇独特的器型、五彩缤纷的釉色、丰富多样的彩绘纹样、绝妙的釉下彩工艺等优势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重新焕发生机。现代陶器艺术家运用新时代制陶理念赋予长沙窑瓷器新的发展活力,从而令长沙瓷器艺术作品重获大众的青睐,影响与推动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2 装饰艺术

深究原因,唐代长沙窑瓷器之所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源于其在装饰艺术上的独树一帜,它的装饰艺术不仅表现在艺术形式、工艺手法的丰富多样,而且其装饰艺术同样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唐代长沙窑瓷器是真正称得上将工艺技术与艺术价值融为一体的陶瓷艺术,陶瓷艺术家们运用出色的釉下装饰技法与独特的釉下彩绘工艺塑造瓷器外形,同时艺术家们还创造性的将山水花鸟绘画、诗文书法、雕塑、谚语等融入到陶瓷造型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长沙瓷器的观赏性与文化性。

唐代不同时期的长沙瓷器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与纹样装饰,而其也正是因为这些新颖独特、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令长沙瓷器闻名于世。如公元618-684年是初唐时期,也是长沙窑瓷器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长沙窑瓷器以抽象性特征为主,因而其纹样装饰也大多是抽象纹样,运用简洁的点、线勾勒出抽象的艺术效果。到了公元684-756年长沙窑瓷器已进入发展期,这一时期的瓷器装饰艺术更加娴熟、自由,不仅仍沿用抽象纹样,而且还创新使用花草、山水、动物、人物等纹样,进而丰富着长沙瓷器的装饰形式。在公元756-840年成熟期的长沙窑瓷器在装饰艺术上更加的独特且富有创新,层次分明的纹样组合为人们营造出不同的艺术审美效果。而这些装饰艺术也一直影响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视觉语言与感染力。

二 唐代长沙窑瓷器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

陶瓷艺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持续发展着,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层次,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们纷纷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唐代长沙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显著成就,其制瓷理念、装饰元素与技法、制瓷材料与功能、制瓷工艺技术对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

1 遵循原有制瓷理念,发展作品意境美的新内涵

纵观那些唐代长沙窑瓷器艺术作品会发现,长沙窑的瓷器艺术家们秉持追求意境美的制瓷理念,他们制作任何一个瓷器艺术作品都极力强调意境与传神,因而他们才会独具匠心地将山水画、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融入到陶瓷的创作中。于是乎,唐代长沙窑所推出的瓷器作品都会给人一种神形兼备与充满无限意境美的审美感受。

追求意境美是唐代长沙窑瓷器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之一,这种制瓷理念符合现代艺术创作的规律与审美要求,所以现代陶瓷艺术家接受与认同了长沙窑瓷器艺术家强调意境与传神的制瓷理念。因此,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是在遵循唐代长沙窑瓷器原有意境美制瓷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新发展,并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意识来进行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只见,现代陶瓷艺术家运用具象、抽象、隐喻等艺术手法来构建陶瓷的艺术形式,通过各种造型元素(如点线面、色彩、光线等)来塑造陶瓷作品的艺术形象。与此同时,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开始注重发展陶瓷艺术作品中意境美的新内涵,以此来丰富陶瓷艺术作品的意境美,从而令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更加具有观赏性。正是由于现代陶瓷艺术遵循唐代长沙窑瓷器意境美的制瓷理念,并不断丰富陶瓷艺术作品中的意境内涵,于是现代陶瓷艺术逐渐活跃在大众的生活中。

2 借鉴原有艺术手法,探索新的装饰元素和装饰语言

唐代为长沙窑瓷器提供了一个宽松、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这一期间唐代与中亚、西亚来往交流密切,因而长沙窑瓷器的创作吸收了大量的佛教、伊斯兰教、中西亚的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长沙窑瓷器的装饰题材与装饰元素。原本,唐代长沙窑瓷器艺术家大多从生活中发现美,提取生活中具有审美性的装饰元素,而为了能够让长沙窑瓷器获得中、西亚这些异国人们的喜爱,所以瓷器艺术家们还会创作具有异域风情的装饰元素(如金色卷发女郎、异国植物等),进而增添了长沙窑瓷器的异国风格,开创了长沙窑瓷器装饰艺术的新天地。

长沙窑瓷器在发展过程中所创作与总结的装饰元素、装饰技法同样深深影响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长沙窑瓷器艺术家们在创作中用笔简练、大胆取舍与艺术变形,从而令瓷器艺术作品呈现出自然洒脱、雅拙生动、逼真夸张的审美效果。而在现代的陶瓷艺术发展环境中,唐代长沙窑瓷器原有的装饰元素与装饰技法已成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积极提炼与借鉴着长沙窑瓷器作品中的装饰元素与装饰技法。不过,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们还会将个人的、全新的创作理念融入到陶瓷作品创作中,从而探索陶瓷艺术新的装饰元素,以丰富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语言,赋予陶瓷艺术作品新时代的韵味。

3 沿用原有制瓷材料,挖掘材料新功能

泥料与釉料是制作长沙窑瓷器不可或缺的两种材料,这两种制瓷材料是塑造陶瓷艺术作品形象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功能与材质美感,陶瓷艺术家只需要合理选择与发挥这些材料的功能就可以制作出具有不同审美效果的陶瓷艺术作品。关于唐代长沙窑瓷器的制瓷材料以及材料功能至今保留了一些文献记载,这对于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极为有帮助。

于是,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们不仅沿用了长沙窑的制瓷材料,而且他们还积极学习与掌握着文献记载中关于泥料与釉料这两种制瓷材料的功能。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能够更轻易获知不同泥料与釉料的特质、质地、光洁度、肌理美、透明度、滋润度等信息,瓷器的装饰色彩也不再单一性,而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而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们正是在这些理论的支持下开始挖掘制瓷材料的新功能,以此来丰富现代陶瓷作品的艺术表现。例如,色泥、色釉的创新发明与使用,陶瓷艺术家巧妙地将颜料融入到泥料当中,从而丰富泥料的色彩,减少施釉的复杂工序;而色釉的创新运用能够让陶瓷艺术家更加有意识地控制颜色,从而发挥釉料丰富多彩的艺术装饰功能,进而令陶瓷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境得到升华。当然,现代陶瓷艺术对这一切材料新功能的挖掘正得益于唐代长沙窑瓷器的贡献。

4 传承传统工艺手法,创造新的工艺技术与表现形式

陶器制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运用各种工艺手法(如绘、刻、填、镂等)来塑造陶瓷的泥胎,而后当泥胎成型之时又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法对其进行施釉及烧制,最后陶瓷艺术家还需要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来修复、弥补作品在烧制期间造成的裂痕与缺陷。由此可见,陶瓷艺术家在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事业需要掌握一套完整、科学的传统工艺手法与技术方法,这样他才能够制作出令人满意且富有深意的陶瓷艺术作品。

唐代长沙窑瓷器所遗传下来的传统工艺手法与技术方法无疑为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但是现代陶瓷艺术家并没有满足于已掌握的制陶工艺技术,而是大胆尝试与创新,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现代陶瓷的艺术设计与制造,研发现代化的陶瓷生产工艺设备与技术来开拓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创造新的工艺技术与表现形式,以进一步推动现代陶瓷艺术的前进。陶瓷艺术家们通过电脑辅助进行作品的设计,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电脑来进行模拟尝试,如造型变形、曲面过滤、质感变化等,电脑能够逼真地模拟艺术家想要尝试的效果,从而达到精工细雕的视觉效果。因此,当传统工艺手法与新的技术相融合时,现代陶瓷艺术更加炉火纯青,同时也更能创作出令广大民众喜爱的陶瓷艺术作品。

三 结语

在艺术设计领域,传承与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发展理念,这对于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时代与科技在发展,现代陶瓷艺术在设计方面也是尽可能地满足广大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我们了解了唐代通过上述分析长沙窑瓷器的相关信息,尽管它的发展历史相对较为短暂,但其给后世留下来的制瓷理念、装饰艺术、工艺技法等都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辅助现代陶瓷艺术实现传承与创新。因此,现代陶瓷艺术以传统民族陶瓷艺术文化为发展基础,在创新中为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何力:《浅谈唐代长沙窑瓷器的装饰特点》,《云梦学刊》,2005年第5期。

[2] 余莺姿、黄海红:《论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人文背景》,《江苏陶瓷》,2010年第2期。

[3] 李小贵:《传统装饰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体现》,《景德镇陶瓷》,2012年第4期。

[4] 程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年第4期。

(扈亚改,太原理工大学2011级设计艺术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装饰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千城一面”现象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过程中不可避及且老生常谈的问题,地域文化遗产与景观风貌的保护方法备受各界重视。文章提出对影响地域景观的重要因子——建筑装饰艺术建构数据化平台系统进行内在关联性与规律性探究的大胆假设。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历史阶段的古籍、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分类归纳、纵横向比较,以及装饰艺术数据库建设现状的解析,厘清装饰艺术规范化的理论基础,逆向探究、求证此项研究的社会意义与实践价值。突破以往数据化、高技术仅在大尺度上的研究领域,着眼于微,提出基于数据化平台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以探究具有广泛利用价值且可视化的建筑装饰艺术的原型数据、活化应用为目的,有效促使文化遗产回归“一面千承”。

关键词:建筑装饰艺术 规范化 数据化理念 模式探究

引言

随着“记住乡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等保护与规划浪潮的迭起,当前设计中“千城一面”现象一跃成为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相似的“脸孔”与“一张皮式”乏科学的“穿衣戴帽”带来的破坏不仅仅是表面所呈现出的地域景观风貌单一,更是地域文化的错位与变异,以及人们对待优秀历史文化热情的殆尽。

“干城一面”之所以成为症结所在,特别是在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蔓延原因有二:其外因,保护与规划中无谓的“速度追求”加速了持续的错误产生;其二,乏科学的“穿衣戴帽”成为此类规划设计师的思维定式,因而导致问题难以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海因茨·冯·弗尔斯特(Heinzvon forester)曾提出:建筑语言是认识的催化剂,暗示着建筑的设计实质是一种道德责任,建筑师和从事这类责任事业的任何人都应遵守。而当下“内忧外患”愈演愈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正是由于設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于传统设计观念缺乏足够的重视度与挖掘力,因而难以找出相适应的设计方法。因此面对当下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大好时机,建筑装饰艺术作为一种丰富的建筑语言为其寻求更好、更科学、真正高效的方式进行活化式保护与传承设计迫在眉睫。

一、“建筑装饰艺术”概述

(一)文化的载体与缩影——“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泛指艺术的修饰,最早于17-18世纪在西方涌现。作为工艺设计与结构的传统要素,其通常被归类为纯艺术,如绘画、雕塑,观赏性大于功能性。而建筑装饰艺术则是指以建筑为主体进行的装饰艺术设计,以美化建筑及建筑空间为目的。作为建筑物质功能、场地精神与群体文化得以展现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建筑装饰艺术会产生迥异的建筑风格。

虽然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繁琐”、“极简设计”、“少就是多”、“无装饰”等一系列设计理念的转变,但是不可否认装饰艺术作为文化的有效表现载体与缩影,从实质上来说任何建筑都不是无装饰的建筑,而建筑的设计也都离不开建筑装饰艺术的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语言,建筑装饰艺术不仅反映出建筑的文化背景,其同样也是长久以来群体审美与意志的一种集中体现。

(二)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审美内涵与文化特征

1.建筑装饰艺术的审美内涵

国内对于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可以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由于融入了大量的工艺美术,因此研究成果多聚焦于装饰图案与纹样的美学研究。其中在《图案基础》一书中工艺美术家雷圭元先生基于造型和纹样两个方面对建筑装饰图案构成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古代遗留是优秀教材,将其作为母题并逐步掌握其内在规律有助于做好当下设计。

近年来日韩有关装饰艺术的研究成果则表现出“选择化”的趋势。如《日本传统图案设计》一书中将传统装饰纹样作为设计母版,通过搭配不同色彩得以传统装饰艺术的再现。亦或是汲取传统装饰中的经典配色,仅对纹样进行现代化审美下的调整。此番“选择化”的研究激发出了传统中所蕴含的无穷无尽的可变性,也为传承传统提供了有效启发。

2.建筑装饰艺术的特征演变

作为依附于建筑之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不乏从建筑学角度切入的研究。林徽因先生是我国较早从理论层面探讨建筑纹样构图、色彩以及源流发展的学者。她认为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的规格化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技艺传承、便于保持艺术水准。张驭寰、萧默、刘敦桢先生等编著的一系列综合性著作中也就建筑装饰的性质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述。在《闽南民居传统营造技艺》一书中作者杨莽华则从营造手法切入指出建筑装饰艺术是一种群体的制度性、规范性的安排,是集体意志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与规律性,若要“活化”保护必须积极介入,从根本上保护其营造技法。

在国外相关文献中,日本建筑师伊东忠太的《中国古建筑装饰》一书主要探讨了建筑装饰的产生与发展原因、装饰图案应用的原理、装饰细部的特点等。此外,日本对于悬鱼、惹草等传统古建筑装饰性构件也有较为详细的研究,但不足之处在于仅限纹样的分类归纳。

3.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意义

作为一种文化表现手法,建筑装饰艺术极大地承载了地域文化。因此从文化审美角度出发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文化内涵、特色变迁、象征意义进行的剖析。如:刘学军与王鲁民从建筑文化与审美的角度,解读象征文化切入,以文化寓意及变迁为研究重点开展研究的《中国古建筑文学意境审美》《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等书为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装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三)小结

通过解读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研究中多将建筑装饰艺术作为一种纯粹的装饰性构件展开定性研究,多局限于其象征文化以及纹样的图片集锦。不过近几年的研究中可视的量化表达与寻找相似模组初见端倪。如天津大学杨昌鸣先生在《闽南古建筑屋顶的曲线构成——<闽南古建筑系列研究>之一》一文中对闽南建筑屋顶的曲线美进行了可视化的量化分析与表达。台湾逢甲大学杨秀玲在《金门洋楼民居建筑立面构图之研究》中利用黄金分割的审美原理对金门洋楼的立面结构进行了分解式的剖析,并基于量化进行总结,找出了其中的相似模组。其研究成果对金门洋楼的立面修缮,闽南地区洋楼的保护更新提出了一种新思考,对数据化语境下探究建筑装饰艺术具有突破性的启示。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此项基于西方审美理念下所进行的研究极具争议性且由于数据并非海量,其分析方法还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真正的“艺术”是美学与工学的完美结合,而不是随意化、无序化的产物。“装饰”也不仅仅是单一文化的载体,同样也是传统营造技艺的延续。综上所述,仅对建筑装饰艺术进行文化、象征表意上的阐释与研究已然不能满足当下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求,若要使得文化遗产得以可持续、创造性的保护与继承,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进行深入的,规范化、科学的设计研究,探寻其可视化与量化分析极具研究价值与社会意义。

二、古籍启发下的建筑装饰艺术数据化理念

(一)以史为鉴——中国历代建筑古籍及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与以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相比较的“大木作”,中国古代汉族的传统建筑中将类似于“装饰艺术”这样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称之为小木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将其称为“装修”。相比大木作,古籍中虽着墨较少,但不乏可从中发现古代建造设计师对于装饰艺术等一类小木作在设计制作中规范化的重视,并可从中找出建筑装饰艺术规范数据化的雏形。

1.设计规范化的先例与雏形——《木经》与《园冶》

记载于《梦溪笔谈》中喻皓所著的《木经》对设计规范化有着“三分法”的记载:“自梁以上为上允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凡梁长几何,则配极几何,以为榱等。”体现出建筑营造中比例与规范化的重要性。

就建筑装饰艺术规范化而言由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冶》开创了先例。书中的借景六篇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屋宇、装折、栏杆、门窗、墙垣等六个方面的建筑装饰艺术,并附有结构图和装饰图案235幅,可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图案库的雏形(见图1)。

2.法式控制设计——《营造法式》

而明确提出将装饰艺术设计进行法式控制的当属北宋《营造法式》一书。书中贯彻“营造”一词,以“材”为标准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可视的规范。书中除了记载有构件详图及各种雕饰与绘制的彩画图案外,最大的成就在于作者李诫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参阅古代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集中了工匠的智慧和经验而写成的《营造法式》是有目的地对北宋的建筑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制度层面。

“或有须于画图可见规矩者,皆别立图样,以明制度。”书中有规有矩的制作图样也被认为是最可贵的部分。《华夏意匠》一书中还提及《营造法式》中所述的宋代时彩画已多半不是自由创作的艺术品,已定型化。此描述更为建筑装饰艺术的数据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除了强调模数思想的制定和运用,《营造法式》也相当关注设计的灵活性。

虽受褒义无数,但梁思成先生在《<营造法式>注释》一书中指出作为—本技术性的书籍其在图样部分由于缺乏科学的绘图技术而导致图样走离原样,精准性上出现偏差,风格也产生了变化,实为遗憾(见图2)。

3.“雕銮作用工”——清《工程做法则例》与《营造法原》

到了清代,由清工部所编纂的《工程做法则例》中所述的裝饰艺术内容已然不比《营造法式》详尽,但“雕銮作用工”一卷颇有价值。以“斗口”为设计标准,着重记载了建筑装饰的营造技艺与手法。此外,唯一一部现存记录有江南传统建筑做法的专著《营造法原》相比之下在门窗式样上的记载最为详尽,并附有图版。体现出建筑设计中对于小木作的重视度持续增强的趋势。

在《关于<营造法原>中建筑立面主要构成比例研究》一文中作者刘叶桂以此古籍为引,通过对古籍中建筑立面主要构成比例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了江南传统建筑立面的主要构成部分的比例尺度关系。蔡军则在《<营造法原>的“窗”的形制与装饰艺术”》中则以《营造法原》中“装折一章中“窗”的部分为突破口进行了形制与装饰艺术两个角度的比较。希望通过解读为固件的维修、保护提供详实有效的理论参考,杜绝肤浅、粗制的仿古建筑产生,并为现代建筑如何吸收、运用传统建筑元素提供了启示。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人体美学”与理性的“数”

在国外的相关资料与建筑古籍中,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书中记录有各类罗马柱式的比例尺寸、纹样及图案。作者还对建筑整体、局部及各个局部之间和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都做出了特别强调。此外,西方传统审美观中的黄金分割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反映出西方对于比例与美的特殊审美追求(见图3、图4)。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性主义中以数的和谐为基础与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中以人体美为依据的,根据男女人体比例解读建筑美中也不难看出设计规范与比例尺度对于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小结

从《园冶》中建筑装饰艺术图案库的雏形初现,再到强调以法式控制设计的《营造法式》,多提及“法式”、“规范”等专业术语的《工程做法则例》与《营造法原》《建筑十书》等的研究内容均涉及到装饰题材、部位、材料、色彩、比例等。且以“材”、“斗口”为设计标准也可充分证实中国传统设计中早已重视建筑装饰艺术设计并存在量化的源头。通过整理阅读,并对相关学术论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设计规范化对于看似主观、随意的建筑装饰艺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古籍研究的基础能够有利于学习古建筑设计经验,为古建筑内在的智慧传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数字化”助力下规范设计发展模式探究

以中国传统建筑中“踏道”的分级为例,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通过描述步辇与人真实的行为感受区分出“平、峻、慢”三种陡缓状态。而李约瑟则通过数字化比率更为清晰精准地表述出踏道的实际坡度,自此展现出数字化的显著优势。可以说上文是通过对古籍中建筑装饰艺术规范化解析为探索其内在关联性与规律性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而精准的“数字化”却能够为基于数据化平台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数字化”释疑

1.从二维图解到LIM三维可视信息化模型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1998年最早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不久后数字化的研究风潮延续到景观领域,形成了“数字景观”。在数据化语境下的设计也由传统手绘的图解表现时代转变为由明确参数控制设计的三维设计时代。而在“数字化”的发展进程中还发引申出BIM、HIM以及LIM理念,而当前基于LIM理念的CAD、SU、Reviet等精确量化软件技术正是设计的中坚力量,极大推动、加速着景观规划行业的发展趋势(见图5)。

除了不断新生、发展的相关研究与理念,2013年与2015年两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的举办更加速推动了数字技术在景观行业中的研究。除了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具象的聚落街巷格局等开展的研究外,也不乏对于所谓“感性”、抽象的研究实例。如南京农业大学的丁绍刚通过数据化对传统江南园林提出了驻点的概念并以此进行假设性研究,从空间路径量化的角度探究并证实了园林之中存在的内在规律性。

2.解读“数字化”

不可否认数字化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动态记录”、“优化性”、“多角度参与性”等众多应用优势虽显而易见,但其在設计领域的应用从提出至今却始终争议不断。且基于数字化技术探索建筑装饰艺术这一问题聚焦可能有二:其一,数字化研究建筑装饰艺术是否具有意义?其二,“抽象”的建筑装饰艺术是否适宜基于理性的数字化平台进行研究?

针对前者香港大学高岩在《质疑数字化(建筑)设计——浅谈数字化“与”(建筑)设计》一文中指出当前如火如荼仅关注设计结果的参数化、数字化的建筑设计并非数字化设计的初衷,而基于数字化平台进行“原型化”的探索才是“数字化”的重要活动之一。此外借助哲学理念中的“四方维度模型”,高岩还揭示出数字化在设计互动中所具有的重要社会意义(见图6)。而针对后者,彭一刚先生早前就曾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中对感性且难以解释的中国传统园林视角美进行了数据化的理性分析(见图7)。这一实例也从侧面印证了对于感性的问题研究,数字化同样具备可操作性与价值意义。

(二)地理信息系统与聚落形态现状解析

截至当前,我国“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和建设浪潮已然发展了近30年,研究的领域与尺度主要囊括了宏观与中观两个层面。如宏观视角下的数字南海、长城的数字化研究与中观层面的聚落格局形态等的研究。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包含从地理信息领域的角度以及空间营造两个方向。

其中地理信息学的数字化研究主要采取3S的研究技术,通过多学科的高度集成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与应用。较早采用此技术进行研究的数字南海和数字长城的建立为相似尺度的数字化研究起到了标杆作用,同时也为国家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提供了积极介入的手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中观层面的研究角度出发,利用模数与参数化理念进行的建筑平面以及聚落结构的研究已有较多成果。其中有刘沛林教授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与景观规划首提的数字化“构建景观基因图谱”,并发表了《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的应用研究》等相关学术论文,为聚落科学化的保护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三)探索建筑装饰艺术保护与发展新思路

基于“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规范化”理念与“数字化”技术的大背景下,在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多尺度数据化平台进行分析尤为重要。当前数字化技术直接应用于装饰艺术之上且制成数据库虽有实例,但研究局限于家具之上的传统装饰艺术纹样研究。这类实例往往通过前期资料搜集、借助数据化平台进行图形录入,最终仅能实现纹样分类、图案查询与简单应用,显然并未充分发挥数字化分析技术的优势。此外通过解析可以得出在相对较小尺度以及微观的设计领域中数字化研究仍存有较大的深入空间,依旧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数字化应用更大的可能性。且综上可初步奠定此研究的三大组成部分,即建筑装饰艺术现状数据化资料库的建立、技术分析探寻相似模组以及基于基础原型变幻后的设计应用。

1.资料量化构建研究基础

研究需要基于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海量基础资料的搜集。搜集途径主要有实地调研测绘以及对已有相关资料的归总,并在清晰研究所涉及到的变量对象后进行系统的层级化分类。如按照不同的建筑使用功能、建造年代、建筑风格、所属区位、营造技艺等进行分类归总。之后利用数字化基础软件进行资料初步的数字化转换,形成图像与表格数据并存的资料数据化表现形式。最后将量化的海量数据录入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以GIS为分析平台的建筑装饰艺术数据库(见图8)。

2.技术分析探寻原型模组

基于已构建的建筑装饰艺术数据库,借助Arc GIS的大数据综合分析功能进行分类分析。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中不同图层的叠合与联合等分析工具进行深入的数据量化分析。最终对分析后产生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与归纳,印证一定条件下建筑装饰艺术是否所存在内部的关联性与规律性,并探寻与总结内在的规制与相关的设计原型模组。

3.原型变幻育以延续方向

研究中的第三大部分是此次以数据化平台为依托对建筑装饰艺术进行研究最直接、有关的价值体现,即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利用这些从代表性建筑装饰艺术中所归纳出的原型数据与模组,为当下如何恰当实施保护提供了有效、坚实的量化设计依据。并对这些有根有底的原型模组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变幻更能为传统建筑的更新,地域文化的重塑与强化提供设计的准绳。

结语

对于建筑装饰艺术而言缺乏理性的引导,单纯感性的认知是无力的。而仅有理性的评断却没有融入感性的润色,装饰艺术又会失去它的生命力。对此类的矛盾与冲突,华中科技大学的邬峻教授在其《数字景观,昨日的乌托邦还是今天的敌托邦》中也表达了对于完全依赖数据进行设计的忧虑与思考,并在文末提出“混血景观”的应对之法,即数字景观与真实景观的完美结合。

无论如何,将“建筑装饰艺术”置于数据化语境下展开研究一定会产生感性与理性的激烈博弈。且建筑装饰艺术作为地域、时代文化的代表之一,深藏匠人心中的设计形制是否存在共通性,即内在规律性,笔者慎思。因此当前对于依附于建筑之上的装饰艺术实质存在内在关联性与规律性仍是一个大胆的理论假说。此项研究除了借助于大量的文献与理论进行参考外,最大程度上还需借助高技术,通过数据化平台进行逆向验证。

综上所述,借助数据化平台研究小尺度视角下的“建筑装饰艺术”,其分析过程与结果应用能够对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历史建筑的修复与更新设计产生一定程度上科学且积极的引导意义,因此也给予了作者继续研究的动力。总而言之,对于建筑装饰艺术的理性化、规范化的探究是一项大胆且具有前瞻性与挑战性的研究。需要做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促使研究的严谨开展。而此外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学习、研究、探索技术的可操作性也是重中之重。

上一篇:关于艺术论文下一篇:教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