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4-03-14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分析意象绘画中的心理元素不仅对绘画风格流派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意象绘画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不同的艺术主张的意象绘画中,观念、审美和心理元素在不同的风格流派画面中的运用和表现各有偏重。心理意象绘画就是把主观的认知、情感经验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的绘画。心理意象绘画可以大概分两类:“我想”与“我感觉”。“我想”主要体现在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我感觉”主要体现在表现主义绘画中。

关键词:意象绘画心理;想象;直觉;感觉;情绪;感性

一、意象绘画观念、审美和心理

在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的西方绘画传统中,在“模仿自然”的绘画传统的最后阶段——印象主义之后,现代主义艺术开始注重艺术中的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西方美术家开始把艺术眼光转向东方,学习运用中国的年画、日本的浮世绘和印度工艺品中的表现语言,探索意象绘画的形式语言,意象从此在现代主义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

意象,顾名思义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思维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在绘画方面主要包括观念意象、审美意象和心理意象。观念意象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内容和形象的象征性和荒诞性启发或引起人们哲理思考和观念认同。审美意象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将主体的审美趣味、美学观念与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表现手段为媒介,所形成具有某种审美观念倾向的艺术形象。观念意象和审美意象,都是表达某种抽象性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心理意象它是以感觉知觉积累的经验意识在心中的回忆或重现为心理基础而创作出的感性形象。观念、审美、和心理贯穿在现代主义艺术的始终,在有些意象绘画中这三方面密不可分。例如装饰象征主义大师克里姆特,他是一位对人生有着哲理性思考的艺术家,把人类的情爱、生老病死作为绘画内容题材,试图探索和表现深刻的人生哲思。在艺术的表现方式方面,作品强调个人的审美风格,主张形式主义和东方装饰元素的运用,同时又注重情绪的表现和想象的创造。

在大部分意象绘画中,观念、审美和心理元素在不同的风格流派画面中的运用和表现各有偏重。在心理学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过程和意志。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情是人在认知基础上所产生的喜爱与憎恶、欢乐与痛苦的主观体验。想象联想、潜意识和直觉是普遍的思维方式。心理意象绘画就是把主观的认知、情感经验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的绘画。心理意象绘画可以大致分两为类:“我想”(想象、潜意识、直觉)与“我感觉”(感觉、情感、情绪)。“我想”主要体现在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我感觉”主要体现在表现主义绘画中。

二、意象绘画之“我想”

艺术想像是从生活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现实不存在的“第二自然”来。法国艺术家卢梭是一个未曾受到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他似乎总是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天赋的奇异想象补偿了在视觉、观念、技术上的单纯。画面中神秘的热带风景具有原始童话般的魅力,以独特的梦幻艺术风格背离了当时的艺术潮流。

想像是创造艺术形象的重要能力。19世纪末的象征主义绘画主张艺术表现不应以理性客观的观察为基础,而是要注重运用超越外在的内在的直觉和想象。雷东的美学观念认为绘画更多的应该是运用想象的结果,而不单纯是单一维度视觉的复制和印象的再现。童年诗意的田园生活和热忱的宗教信仰不仅赋予他非凡的想象力,而且成为他创作重要的素材来源。他反对印象主义模仿自然的色光追求,创造了许多离奇的梦幻的形象,例如花丛围绕的人物,飞在天空中的马,带有眼睛的植物,半人的蜘蛛和开出头颅的花等。

个别的具体意象构成艺术想像的基本元素,意象的粉碎和重组是艺术想像的主要方式。马克·夏加尔是白俄罗斯裔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被理论家认为是游离于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流派的牧歌作者。他主要描绘飞在天空中的情侣、两张两幅面孔的人物、撑雨伞和弹奏乐器的牛、当坐骑的巨大的公鸡等。夏加尔出生于俄国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在家庭影响下,大量精彩的俄国和犹太民间故事给了他童话般的幻想和诗意的力量。他的作品排除了写实的一般规则,运用内在的想象逻辑把个人生活经验、象征的表现风格和美学思想结合到一起。法国的马尔什索称夏加尔为“醉心梦幻意象的画家”,而夏加尔也自述,他的画是对他内心形象的铺陈。

意象与直觉和潜意识关系密切,潜意识形成的梦不仅具有的形象性、象征性和模糊性、与意象十分相似,而且梦的运作是直观的,与意象的生成方式是一致的。弗洛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时代,他指出,梦的程序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某种思想,或某些意识的思想在梦中都物象化了,且以某种情景来表现,就像亲身体验过”。在此理论基础上,1922年前后产生了对整个欧美影响巨大的现代画派——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有达利、米罗、马森·克利、恩斯特、马格里特、伊夫·唐吉、保罗?德尔沃等人?。超现实主义画派主张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才能达到“艺术的真实”,结合生死、战争、民族文化和象征性的题材,以梦境般的荒诞感作为表现形式,展现出对当时社会的困惑和精神的危机?。画家充分地运用潜意识描绘了一种辉煌的梦幻气氛。在达利《记忆的永恒》作品中,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死寂般宁静的旷野,但画中象征时间的正在融化的钟表和吐着舌头的怪异的生物形象展现出了一种荒诞的梦幻效果。另一位画家米罗则充分地运用潜意识描绘了一种辉煌的梦幻气氛。米罗的《哈里昆的狂欢》是一幅有趣的超现实主义的图画,在一个奇特的空间里,各种抽象的符号和象征性的形象举行着狂热的集会。正如米罗说:“当我画画时,画在我的笔下会开始自述,或者暗示自己,在我工作时,形式变成了一个女人或一只鸟儿的符号……第一个阶段是自由的,潜意识的。但是,第二阶段则是小心盘算。”。

三、意象绘画之“我感觉”

相对于写实的绘画传统,意象绘画具有明显的直觉化和情绪化特征而不具有硬性的逻辑规则和形式范式,这样使得画家能够根据自我经验进行艺术创造,充分发挥其艺术的主体性。受情感、经验和性格的影响,画家主体视角下的客体之象,在画家的创作下,展现出不符合客观物象固有的比例形象,或者为强调某种色彩感受被改变了原始的色彩关系。在19世纪文化和精神混乱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表现主义受到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真实并不是指现实世界的客观性,主观相比客观更具真实性,艺术应以表现主观感觉和感情为目的。对客观物象的夸张变形、解构重组、对色彩情绪感的凸显和个性的表达使主观外化为寓意的视觉物象。表现主义先驱代表画家是梵高、劳特累克、蒙克和霍德勒。他们以张扬的色彩、情绪化的线条、厚重刚性的用笔和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通过一些情爱的和悲剧性的题材表现出自己的主观主义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意象绘画具有明显的情绪性和形象的鲜明性,受思想的指导并服从于创作的动机和需要。在的《星月夜》这幅画中,天地间的山川、月亮、星云、树木似乎随着笔触的跳动扭曲旋转成漩涡,这种具有迷幻感的意象反映出画家内心世界的骚动不安和痛苦迷茫。画家蒙克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命的痛苦。他相信,当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如死亡、爱以及相关的种种情绪——孤独、恐惧、欲望、绝望,人是无能为力的,而这些也成为他大部分作品的主题,用蒙克自己的话说,他的目标是描述“现代精神生活”的状态。他的作品《呐喊》中感性的色彩表现了紧张惶恐的情绪。苏丁是旅法俄裔画家,早年离家远走各地,最后死于狂躁症。作为早期现代主义者,他研习古代大师伦勃朗,当年伦勃朗画过一条倒挂在屠宰场的牛,已开膛破肚,苏丁如法炮制,画了同样的牛,也是开膛破肚,但不同于伦勃朗那种冷静的分析解剖,狂暴的自我表现是画家对自己内心世界的。

意象绘画中艺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成分往往大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意象作品通常采用解构重组的手法,打破单一的时空程式,多维的结构特点营造出一种颇具意味的视象。安塞姆·基弗,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他的作品无论是创作手法、作品呈现的面貌还是晦涩而富含诗意内涵都极具现代精神。他创造性的大胆运用各种材料,他的大多数作品通常采用摄影作为平面的依托,再加人油彩、泥土、沙子、稻草、虫胶等其他天然的或有机的材料,也因此在画面中创造了一种浮雕般的立体维度、巨大的量感和复杂的肌理触感。作品呈现出晦暗和压抑的风格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基弗成长于被分裂的德国,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之称,对战争心理创伤的表现、对痛苦的历史的追索和反思是他的艺术主题。

四、结语

意象绘画是以客观约束主观,竭力避免改变客观事物的形状和性质,可以感知的表意的典型的视觉物象。同时意象绘画强调描绘客观事物必须表达主观的情感和生命体验。意象绘画心理的“我想”和“我感觉”中具有的虚拟性、想象性、感性、情感性贯穿在现代主义绘画的始终。虚拟性,既画面中描绘的物象的非现实性,意象一方面可以用想象和直觉潜意识去描绘现实中不存在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经夸张变形重组的手段处理的非现实的形象去象征、隐喻和表现现实。想象性是意象绘画的重要特征,想象作为一种典型的思维方式同时与直觉和潜意识联系紧密。感性,区别于理性,是指创作方法过程和结果均不具有强势的逻辑规范和统一的规则程式,艺术表现上具有主观主义倾向。情感性是意象绘画创造主体的认知、体验和主观情感在画面形象中的流露和体现,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同时也是艺术创造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心理意象区别于观念意象和审美意象,分析意象绘画中的心理元素不仅对绘画风格流派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创作意象绘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大学生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进一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文章试图对当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梁红(1968- ),女,安徽铜陵人,铜陵学院基础教育系讲师,从事心理学教学研究。(安徽 铜陵 244000)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高。1989年,原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结果表明,20.2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991年,中国卫生协会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25.39%。2004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和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有16%~25%的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同时,统计结果还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小学生。浙江省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全省城乡不同类型2961名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发现,有16.7%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初中生为13.67%,高中生为18.7%,而大学生则高达25.39%。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主要问题。北京16所大学联合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疾病退学总人数的64.4%。清华大学的统计表明,该校因心理疾病休学、死亡人数分别占休学、死亡学生数的51%和50%。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02级学生程小龙在北京联合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发放了200张问卷,调查大学生自杀状况,在收回的189份有效问卷中,有近1/3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曾有过自杀念头。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导致了大学生身心疾病、神经症及精神症的发生,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质量。这些都会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高适应能力。大学生虽然是同龄人中的幸运儿和佼佼者,但他们身处我国经济转型和教育转轨时期,必然会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种种矛盾、困难、挫折和烦恼。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正视这些冲突和挫折,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和训练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这是关系到人才素质全面发展、大学人才培养工作成败的大问题。因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它制约着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发挥。所以,心理健康是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①

3.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克服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振奋民族精神。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其人格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各项实际工作,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规定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党、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工作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普通高等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要把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当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200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当中,采取有效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抓紧、抓实。这些纲领性文件的出台表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这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机构蓬勃发展,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心理测量与服务中心,首开高校心理咨询的先河。随后,北京、浙江、上海、武汉、江苏等地的一些高校也都相继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到目前为止,每个省市区的心理咨询机构除了为学生提供个别咨询服务外,还开讲座、办简报,对广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同时,还进行团体心理测试,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等。1990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了成立“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的决定,并于1990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宣告了中国高校心理咨询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创办《大学生心理咨询通讯》,举办心理咨询培训班、发展会员、开展国际交流、指导地方工作等。1994年5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思想政治教育司在江西师范大学举办了首届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培训班,第一次由政府教育部门出面办班,表示了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此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复旦大学也多次举办关于心理测量和心理咨询培训班,广泛地吸收各地高校中负责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的医务人员和教师参加培训,对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高校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在全国1080所普通高校中有60%~70%的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北京、上海、武汉、陕西、浙江、江苏等地基本上都设立了地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分会,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开设了心理教育系列课程,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教育性质的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周或活动月”宣传教育;许多高校还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组织,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渠道。据不完全统计,从1993年至今,各地出版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心理调适方面的著作已有三十余部。所承担的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与干预对策研究”“心理咨询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国家级课题十余项、省部级课题几十项。这些课题研究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使我们对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中国当代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较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尚未定型,对诸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体系等,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看法。在理论性研究方面,存在着有特色的研究少、高水平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问题;在实践性研究方面,存在着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问题。此外,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地指导,总体上科学研究水准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缺乏系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③

(二)心理健康观念落后,尚未获得社会普遍认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首先选择的是向朋友倾诉(79.8%),其次是向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倾诉,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的仅占3.2%。而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列第一位的是心理健康书籍,其次是电视台和电台的聊天节目(38.8%),校内心理咨询机构(11.4%)仅列第八位。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咨询遇到如此尴尬的处境不能不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失误。

(三)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各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基本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已经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许多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但是就全国而言,发展极不平衡。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从许多高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看,几乎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即便是名义上开展了一些活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讲座等,但由于忽视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缺乏正确的认识,最终也是收效甚微。而有些学校,为应付检查、评比或达标,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极为严重。

(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较低

心理教育与辅导是专业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指导。目前,许多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兼职教师,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知识、技能的训练,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很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好的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不合理,经费不足

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地位低、任务重、压力大,往往一名辅导员要管理上百名学生,甚至在上万人的学校中只有一两个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这些教师根本没有时间深入学生,更没有精力展开理论研究。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隶属关系不明确,一般挂靠在学生处、德育室、校医务室、心理教育科研等部门,甚至有时出现多个部门齐插手或都不过问的情况,故直接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无人监督、无人管理的现象。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获得普遍推广

心理健康教育将不仅仅局限于发达地区和知名大学,它将从沿海到内陆,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从名校到普通高校,从学校到社会、家庭,获得全方位的推广和普及。大学生将不再对心理健康教育存有戒心,而能够主动寻求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将有机地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并形成自身完善的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现代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随着这种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学生观和人才观之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将根据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组织专职教师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将趋于制度化、正规化和专业化,在高校课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除了开设课程外,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也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信息科学、神经科学和心理科学的飞速发展,方便、快捷、丰富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不断地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大、更快的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形成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教育者的专业训练时间和频次将延长和增加,继续教育更加经常化和制度化;国家将制定执教(从业)人员的专业标准,通过考核等方式颁发资格证书,以保证人员的专业水平。

(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更为普遍。高校将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心理保健知识宣传平台、心理咨询平台、心理测量平台等。鼓励学生创办各种学生自治互助组织,使学生能在学校政策和资源的支持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更加本土化,富有中国特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更加适合我国国情,更注重实际教育效果,更注重实现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我国国情和我国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注释]

①孔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12.

②王传旭,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2.

③游永恒.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5.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分析[J].青年心理与咨询,1993(1).

[2]吕秋芳,齐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

[5]黄希庭,徐风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7]郑莉君.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2000(4).

[8]吴增强,沈之菲.学校心理辅导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9]肖汉仕.学校心理教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0(4).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群体 (group) 指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群体具备以下条件:其一, 其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与利益组合在一起, 群体内有相互协作、配合的组织保证, 有群体意识;其二, 彼此间有面对面的接触, 有频繁的互动, 即成员间有学习、工作上的交往, 有信息、感情、思想上的交流。

教师群体从广义上指整个教师队伍;从学校层面看, 教师群体是指学校内部教师组织, 比如备课组、学科组、教研组等, 以及由于某种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教师组织, 比如各种教师专业共同体, 或者教师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等。

群体是介于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人群集合体。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 巩固了群体的关系, 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 鼓舞了群体的士气。群体精神造就了群体成员, 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和发挥。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增强的。

所以, 民族地区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重点在于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师群体或组织, 实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联结。

二、群体心理对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启示

(一)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在教师群体互动中进行

教师专业发展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也受群体中人际交往的影响。所以在民族地区,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既要考虑民族地区文化、环境、历史影响等地区民族特色, 也要看社群中与他人的关系。只有在社群的互动中, 教师个体才能在群体中共享意义的交流, 唯有这种社群才能促进个体的真正发展 (姜勇, 2006) 。

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 无论是个体的专业发展还是群体的专业发展, 引入“社群”思想, 以“社群”与“成员”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来审视和思考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未尝不是一个有益的视角。 (钱旭升等, 2007) 。

(二) 教师群体对个体专业发展的影响

教师群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载体, 组建教师实践社群为教师提供协同工作、交流、探讨的空间, 促进教师间隐性知识的传递、共享、挖掘, 促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并快速增值, 提高教师之间互助协作、资源分享和不断反思的意识。

1. 教师群体规模的影响

数百人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大规模群体, 其成员不可能熟知每一个人, 不可能发生充分的互动, 也很难产生群体归属感。所以, 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在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等相对小规模教师群体内开展教师培训、集体备课、交流沟通、讲座学习等各种形式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

2. 社会助长 (social facilitation) 与社会懈怠 (social loafing) 作用

前者指他人在场能够提高人们完成任务的时间、准确性等行为效率。群体活动, 增强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增加了模仿的机会与竞争的动机, 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合作型教师文化是教师按照某种合作方式, 在互动过程中相互开放、信赖、协作、支持以达成一定目标, 从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的关系方式 (郝明君等, 2006) 。

后者指在集体任务中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反而比较小。因为, 个体认为单独操作时才会受到评价。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 群体内搭便车的行为就会出现。强调个人的荣誉感、个别贡献的重要性是弱化社会懈怠的常用手段。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群体活动中, 应该指出成员的个别角色, 并且创造机会让他们做出贡献, 体验由此产生的荣誉感, 同时, 也能培养成员的责任心, 促使成员在共同学习中加增强实际能力。

总之,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活动中, 应根据活动的内容、性质, 以及个人特点来安排群体工作和学习的环境, 利用群体情境的社会助长作用, 弱化社会懈怠作用, 从而提高活动效率。

综上所述, 民族高等教育要实现与全国高等教育同步发展, 只有高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只有每位教师得到专业成长, 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民族教育的未来才会充满希望。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也是民族地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的限制, 高校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本文从群体心理视角探讨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群体心理,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竞莹.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J].教育探索, 2004 (4)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少数民族学生在汉文化下的心理适应问题

1、难以与汉文化融合

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最初适应汉文化时通常都会存在一定的封闭心理, 民族归属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强烈。因此, 少数民族学生在交友时大多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拥有相同文化习惯的本民族同学, 很少有人愿意主动跟汉族学生交往。随着当今社会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发展, 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将本民族价值观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标准, 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很容易就忽略事情的真伪只考虑自身的感受, 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处在本民族的文化环境下, 难以迅速适应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校园环境中。

2、拥有强烈的本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也叫民族性格, 是每个民族都存在的一种心理素质, 具体表现为各民族人们在长期受到本民族文化熏陶下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民族意识不仅维系着一个民族的团结, 还关系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汉文化的过程中大多存在着较为强烈的本民族意识, 十分注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例如, 在着装打扮、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希望得到汉族老师和同学的充分理解与尊重。

3、宗教信仰习惯根深蒂固

受地域环境和家庭因素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对宗教有着虔诚的信仰习惯。例如, 新疆学生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在校期间经常参加一些宗教活动, 女学生戴头巾或者定期前往清真寺做礼拜等。从客观角度而言, 这种宗教信仰行为不仅阻碍了少数民族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正确认识, 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主动了解先进文化的意愿。此外, 参加宗教活动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拓展。

二、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汉文化心理适应度的具体策略

1、构建文化活动平台, 加强与汉文化的融合

1) 建立一对一的帮扶项目。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汉族学生在文化学习上的优势,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学业困难, 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交流过程中, 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感受到来自汉族同学的热情关怀, 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汉文化的亲近感。

2) 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自身的风采, 既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也使其他同学深刻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任理解。

3) 组织大规模的文化展演。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特色鲜明, 学校可以利用假期、节日等组织大型的文化演艺活动, 为少数民族学生以供一个足够宽阔的舞台, 使其充分发挥在唱歌、跳舞等方面的优势, 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融合。

2、以中央政策为指导思想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一直以来, 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与教育问题, 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保障他们的发展, 学校应以这些政策要求为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1) 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学校可以通过报告会、课堂教学、年级大会等方式向少数民族学生们宣传有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观点, 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使其充分认识到全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性, 自觉抵制不良文化。

2) 提高竞争意识。学校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 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性质的学习活动, 以达到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鼓励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业成绩, 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 树立忧患意识。学校应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发展意识与国家忧患意识, 督促他们珍惜学习机会,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努力成为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用的人才。

3、创造良好和谐的汉文化校园环境

要想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文化的心理适应, 创造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校园成长环境是关键。学校应以少数民族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 努力构建良好和谐的文化环境, 具体地,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应紧扣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 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 最大程度地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汉文化适应能力。

2)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 能够有效锻炼少数民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他们形成敬党爱国的高尚品格。同时, 在相关政策方面, 学校也应适当地向少数民族学生倾斜, 为其更好更快地融入汉文化环境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保障。

3)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汉文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大多与学业成绩和日常生活有关, 因此, 教师应注意多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必要沟通交流, 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动态,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此外, 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来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汉文化的新环境。

摘要:文化心理适应是指在不同文化孕育下的人群在相互接触时心理上所产生的一种变化。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进入内地求学, 普遍存在着对汉文化不适应的现象。本文简要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汉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详细地探讨了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汉文化心理适应的有效策略, 希望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汉文化环境。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汉文化,心理适应,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 孙丽璐, 谭建伟.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倦怠与文化适应关系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2011 (01) .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民族档案是反映本民族历史面貌的真实记录,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建设中亦占有一席之地, 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好各民族档案,并促使民族档案管理工作和民族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张家界民族档案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价值实现途径。

关键词: 张家界;民族档案;民族文化;旅游

张家界市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历史悠久,民族特点显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多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并产生了卷帙浩繁的民族档案。今天,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渐成熟及信息社会的发展,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环境发生了全新的变化,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因而,应通过加大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在此情况下,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在其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怎样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这些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张家界的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张家界开发了老院子、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大庸府城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军声画院、绿色大地生态园、袁家寨子、茅岩河平湖游、土家古镇苦竹寨和江垭古城等10多家规模较大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全市10多家旅游演艺场所表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节目,每年门票收入超过2亿元。宝峰湖推出了湖南省第一台实景演出节目《梯玛神歌》。民族特色鲜明的节目《烟雨张家界》向世人演绎神秘的民族风情。《张家界?魅力湘西》和《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列入《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2011年3月,首部以土家族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大型舞剧《西兰卡普》在张家界民族大剧院首开演。民族文化旅游是指以追求、体验新奇、深层次的异族(域)文化为目的的旅游形式。时下,乘着世界文化旅游蓬勃向前的势头,不少民族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此引起的民族文化弱化、异化乃至消亡,民族旅游地族群认同困惑,民族文化传播的弱势化及旅游发展失范而导致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的破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给民族地区社会机制和民族心理的稳定造成了巨大震荡和威胁,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民族文化旅游地与外来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并对两种文化之间的交互影响做出合理协调,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的价值体现

民族档案作为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有关少数民族事务的历史记录,以其载体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真实、客观地反映和呈现着少数民族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虽然不可能全部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但作为一种重要的少数民族历史遗产和文化物象,其中部分特色突出、具有特殊旅游价值的民族档案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注。

1、旅游文化价值

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记录的内容包罗万象、内涵广泛,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乃至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实践来看,不少民族档案即为社会文化名人亲自撰写或制作而成,其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很能吸引世人的眼光,激发人们的游兴。因此,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了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内涵和形式。张家界民族档案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依存于一定的社会、自然环境,客观地记录了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以及各族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光辉文明,反映出张家界少数民族在特定时代的艺术、科技、文化成就,也反映出其丰富的社会生活、政治斗争、宗教信仰以及哲学思想等。正是因为有了民族档案,旅游者才能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认识到各民族人民开疆拓土的艰苦历程和奋斗足迹,才能在旅游过程中更为深刻地认识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的科学价值和深刻内涵。

2、旅游研究价值

文化旅游不仅是对民族文化中“善”和“美”的欣赏,也往往带有“真”的追求,这里的“真”即是相关的科学知识。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涉及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也包含大量的生产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科学哲理。包含于民族饮食(服饰)制作、艺术品加工、金属冶炼等方面的技术,显示了张家界少数民族先进的生产水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对其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科技以及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研究、学习具有很好的科研价值。不仅如此,许多历史遗迹、古城建筑等,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不但有有关的文字记载,甚至还有内容翔实、形象生动的图像、图片及图表,他们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和规划保护,以及在民族文化景观的意境构造、结构复原和内涵发掘方面有重要的科学指导和参考借鉴价值,其丰富的知识,能吸引不少科研旅游者。

3、旅游认同价值

从民族旅游地自身来讲,民族文化旅游带来了经济要素、信息要素及文化要素的大流动,旅游地在与外来文化接触、碰撞的过程中,在借鉴吸收有益成分,实现自身文化优化、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使民族地区民众对自我文化产生了心理自卑和精神焦虑,进而演化成对自我文化的消极否定,导致民族旅游地的文化认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此背景下,充分开发利用民族档案中的文化信息,可以借此穿越时空,突破时代的限制,让旅游地民众充分接触、认识并学习当地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消除其面对外来文化时产生的自卑和困惑,提高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族群内部形成并保持长效的内心合力,促进对自我民族精神和价值体系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守护。

三、实现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旅游价值的途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对其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独特的作用,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使其价值尽快得到实现并真正发挥效益。

1.强化收集力度,丰富档案馆藏

民族档案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与开发必须以丰富的馆藏为基础,因此,档案部门应加大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各类历史、文化档案。首先要扩大收集范围。不仅收集文物、图书、博物馆等部门的档案,也要深入民间寻找散落在个人手中的档案,尽量扩展档案收集的地域空间,确保民族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其次要突出收藏重点。通过方法创新,重点收集反映张家界少数民族生产成就、民俗风情、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珍贵文物及历史遗迹的各种档案,重点收集各类年鉴、方志、名人家谱以及有价值的照片、影片、图片、口述等档案,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馆藏,满足旅游业多样性的需求。

2.转变价值观念,深化档案服务

要突破传统观念,充分重视档案在旅游中的文化价值和信息价值,积极实现民族档案的进一步开放,加强与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合作与互动,加大宣传力度,让档案真正走向群众、“亲近”群众,树立档案事业开放、亲和的形象。要积极主动为旅游部门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检索、咨询、决策等服务,并根据不同的需求,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展览、文化沙龙、艺术讲座,使旅游者不仅认识到民族档案对文化旅游的价值,并鱼在情感上接受并喜爱它们,让民族档案事业成为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深入开发信息,重构旅游景观

近年来,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在旅游开发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旅游效用。档案部门要紧密结合旅游需要,重点加速民族档案的开发和利用,使之能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反映张家界地区的文化底蕴。要进一步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合作,积极探索研发新路径,着力提高编研水平,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使之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起到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打动游客心灵的作用。在实践中,要积极实现理论成果的转化,加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借助档案信息及编研成果,利用其独特的内涵,重构具有张家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旅游景观,增强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竞争能力。

4.加快民族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重点推进民族档案中传统纸质、金石、竹简等档案的数宇化建设,通过现代扫描技术、缩徼复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实现其数字化转化,然后借助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其次要加速民族档案管理的信息平台建设,促进民族文化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快速、广泛传播,为旅游者通过民族档案了解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提供快捷、方便的途径。

四、结语

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在其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民族档案在文化旅游中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繁荣的需要,也是民族档案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应通过各种方法,加大开发力度,使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在张家界旅游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慧.湖南少数民族档案述略[J].档案时空.2009(10)

[2]康蠡.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云南档案.2008(2)

[3]康蠡,王曼艳,论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的协调作用[J].山西档案.2009(6)

[4]巩君慧.西藏档案资源的民族文化旅游价值初探[J].兰台世界.2013(26)

作者简介:

江波(1972-),女,苗族,本科,馆员(职称),研究方向:档案管理,张家界市永定区农业局工作。

上一篇:道德心理学论文下一篇:化学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