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2024-01-12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从解题教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数学问题及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教学启示,以解题教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了当下解题教学的弊端,并提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数学问题;问题解决;解题教学

1.数学问题的概念

数学问题笼统地说是现有水平与客观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就是矛盾.该叙述仅从问题本身的本质特点对问题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而从问题解决的心理角度出发,具备以下特点的数学问题才能成为学生的问题:①学生能理解问题并愿意解决问题;②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知识;③问题的答案不能被学生一眼看出.只有这样的问题才具有教育教学的意义,例如: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问题,但从教学的角度,从学生心理特征角度看,它不能成为学生的问题.而作为高中学生计算5×0.2不成为问题,因为问题解决要具备教育功能,至少要达到具有巩固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贯穿解题策略、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所以问题应具备理解性.障碍性和挑战性.美国著名的问题解决专家凶菲尔德给出了“好问题”的五条审美原则,即一个好问题必须是容易接受的,有多种解题方法,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不故意设陷阱,可以进一步开展和一般化.数学教师都有自己的数学教学观念和对问题好坏的评价标准,在教学中数以千次地应用这些标准去为自己的学生选题,但各自所拥有的评价标准是否合理是值得探究的.

2.数学问题解决的模型

问题的特征不同,问题的类型也就不同,从而解决问题的模型也就各有差别,只能从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上得到大致的过程模型.根据我国高考数学问题的特点将各种类型问题的解题过程做深入研究,得到具体类型问题的解题过程模型成为当下教辅图书编写的主要思路(能提高学生的分数),但解题过程模型越是具体,则针对的问题面也就越窄,这样处理有使学生进去机械模仿的嫌疑,不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将抽象的解题模型适当具体到问题,应用到课堂,才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例如波利亚的著作《数学的发现》中就归纳了几种常用的具体解题模型,前四章就分别是双轨迹模型、笛卡尔模型、递归模型、叠加模型.

3.数学问题解决的特征

问题解决具有多步化归、多元表征、多层结构等特征,相关研究颇为丰富,这里做简要概述.所谓“化归”,是把未知的、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已解决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弗里德曼说:“解题就是把题归结为已经解过的题.”而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中有30多个问句或建议体现了化归的策略.数学问题解决的多步化归使得“典型例题”在解题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地位.只有掌握了一批典型例题,在解决新问题时才容易找到化归的方向.但实际教学中不能因为讲典型例題,而忽视了问题是提高思维能力的载体这一基本理念(笔者观点),殊不知,典型例题也有被第一次被解决的过程,以后多次解决类似的问题,典型例题才能被熟悉,才能有被应用与化归的可能.

知识表征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示形式和组织结构.知识是个体与信息甚至整个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个体一旦获得知识,就会在头脑中用某种形式和方式来代表其意义,把它储存起来.而问题表征是指问题解决者通过审题,认识和理解问题的结构;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信息,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由于知识在头脑中储存具有多样性,决定了知识表征的多样性,如函数的单调性就有文字性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学生甚至会采取弱表征的思维习惯,用具体函数的单调性表征一切函数的单调性,而问题表征需建立在知识表征的基础上,所以问题表征变得更是复杂多元,如数形结合思想实际上是代数表征与几何表征之间的转化,特殊化事实上是不完整的问题表征方式,因为特殊化反映了问题解决的一个状态结构.所以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采取合理的问题表征方式成为解题教学的重点.而当前对问题表征的研究纷乱复杂,以致表征理论的实际应用显得更为困难,所以建立解题教学中各类问题的有效的问题表征策略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点.

数学问题既包括结构良好的问题,也不良结构的问题,而问题的结构特征与相关知识领域有密切联系,多层结构这一特点是针对问题结构特点而言的,但是问题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解题过程的多样性、思维的开放性等特点,这是值得重视的.特别地,不良结构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更为有效.

4.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

影响数学问题解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内部因素(知识基础、解题策略、元认知、信念、动机)和外部因素(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环境因素、题型、问题的特点、结构、复杂程度、问题情境).

问题的解决是解题者对问题的操作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外部因素主要是问题的基本特征,内部因素反映了解题者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操作问题的手段以及对操作问题过程中的监控.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地强调了外部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为问题是可以看得到的,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问题是容易做到的,但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看不到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内部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学生会解常规题,原因就在于学生机械地深刻地认识了常规题的问题特点,但是创新题、探究题及高考压轴题(也即难题)学生便束手无策,因为他们缺乏解题策略,没有解题信心,无法认识自己解题思维过程的确定性.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解题策略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各类知识之间的转化与联结的建构.

内部因素培养要以问题解决为载体,问题解决需对问题的结构特点进行深入的剖析,所以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培养是同时的,若只就题论题则必然会忽略内部因素的培养,使学生走向机械练习的题海战术.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校贫困学生由于经济困境的压力产生自卑、自闭、抑郁消沉、对现实不满的心理特征,这些不良情绪又直接影响其学习、人际交往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针对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目前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建立和完善一个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关键词:高校 贫困学生 心理 资助

据各高校的调查分析表明,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学费增长的原因,导致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呈现逐渐上长的趋势。一般来说,“贫困生”是经济意义上的界定,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支付教育费用困难以及生活费用不足的学生①。高校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的成长应当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关怀。

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方面的资助是直接解决他们困境的有效方法。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里面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和学费减免的资助力度较大(资助金额在4000-6000元左右),但资助面有限,且能够获得奖学金的贫困生很少,针对性不高②;国家助学金、学校减交学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的资助面较大,但资助金额相对很少(人均获资助约1300元)③。这就要求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当加强和深化。

因此,在对贫困学生心理常见问题有所了解和剖析的基础上,实行“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双管齐下,将更有利于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资助工作的开展。

1 高校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一般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生活中遭受到的苦难使得他们具有比同龄人更多的成熟和坚强。由于成长过程中较少得到父母的娇惯和宠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但因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中存在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情绪变化。比较突出的不良心理特征有以下几点:

1.1 自卑

大多数贫困学生来自贫困地区,从小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较节俭,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与同学之间的差异和差距较大,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差。久之自卑的心理愈加严重,旁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伤害,从单纯的“经济自卑”衍生到“能力自卑”、“人格自卑”等。

1.2 自闭

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祟,贫困学生怕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被别人看不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愿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喜欢独来独往,与大多数同学不合群,从而出现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倾向和孤僻怪异的畸形心态。

1.3 抑郁消沉

调查发现,贫困生中大部分学生有出现过因自身处境贫困而消极堕落的情绪。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没有战胜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甚至厌烦学习、放弃学习。最终因考试成绩不合格而影响获得奖助学金,再次陷入更深的窘境之中。

1.4 对现实不满

高校贫困生中部分学生在自卑、自闭的状态中不能及时走出,面对社会现实不能给出正确的判断,在长期心理不平衡的驱使下,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极端事件,以此来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最终从“经济贫困”走向“心理贫困”的不归路,影响社会的健康稳定和谐。

2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贫困生的认定缺乏量化标准

贫困在本质上归属于经济范畴。而高校大学生作为无经济来源的纯消费人群,在对学生是否为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时,必须调查清楚单位时间内学生家庭的人员组成、收入及平均生活消费,再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居民平均消费水平进行比照,从而确定学生的贫困程度。但是,某些高校在执行此项工作时,未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作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影响后续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贫困生认定程序工作的不足

调查发现不少高校在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常用“学生申报—学院认定—学校审批”的模式,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能反映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申报的学生较多而资助的经费相对不足,加之无量化标准、“平均主义”、“人情风”式投票选举,以及“轮流享受”等方式的影响,产生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2.3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完善

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对贫困学生的信息管理也应该网络化、系统化。特别是学生人数逾万的高校,专门用于贫困生管理和资助的工作系统急需建立和完善。通过网络系统的监控,可以使贫困生相关信息的收集、存储、统计和分析的工作达到一定的自动化标准,从而在学校各个部门甚至学校和银行之间做到随机查询,使贫困生资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4 贫困生“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工作的不同步

基于本文前面提到的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因为自身相对较差的经济状况而产生耻于言谈、焦虑烦躁、敏感脆弱、自卑封闭等不良心理缺陷。因而,在贫困生认定时,部分确实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羞于启齿而被迫放弃贫困生申报;与此同时,部分家庭经济相对较宽裕的学生把学校给予的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理所当然”、“捞好处”,部分学生甚至通过私下拉关系,骗取同学的投票得到资助。上述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与学校偏重“经济资助”忽视“心理自助”工作不无相关。

3 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3.1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的运行机制

3.1.1 建立切实有效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应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在建立真实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的基础上,将贫困学生提交的贫困证明材料、班委评选组反映的情况以及辅导员平时的观察评议等结合起来,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进行修正,对贫困学生的认定进行调整。

3.1.2 实现贫困生信息管理自动化机制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使贫困生的相关信息(如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奖助学金获助情况、贷款信息及勤工上岗情况等)在学生管理系统做到自动、随机抽查,便于学校各部门掌握贫困生的受助情况和资助工作的延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借助网络使贫困学生家庭所在的民政部门、学生借贷的银行和学校贫困生信息实现共享。

3.1.3 完善受助贫困生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获得各种资助的贫困学生,在受助后学校应做好对他们的约束和监督。对于接受了资助但仍不努力学习的学生,甚至存在将助学金用于请客拉拢同学关系、抽烟喝酒、高档消费等不符合贫困学生消费标准行为的学生,应当立即取消贫困生受助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从而保证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公平、健康发展。

3.1.4 建立灵活的资助标准

将资助标准与各院校、专业学生的收费标准结合起来④,根据各校所在地的消费标准给予不同标准的资助。比如像艺术类、医学类等特殊专业的贫困学生,资助的金额可适当调整。

3.2 构建多元立体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与国外的资助体系相比,在立体化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纵观各大高校,“奖、贷、勤、助、补、减、免”等多元混合资助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资助主体的多元还有所欠缺。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应当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共同责任。因此,着力构建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学校资助为辅、家庭及个人自助为补的多位一体资助体系能够使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的资助可通过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如鼓励和支持银行提供助学贷款,同时可依据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的额度给予其税收减免或信贷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在政府资助的前提下,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捐助,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进一步拓宽贫困学生的受助面。

3.3 实现资助体系由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型

高校贫困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在对他们的培养过程中,除了给予他们经济方面的资助,更需要在思想方面给予“精神资助”。目前大部分赠与式的资助方式一方面会助长贫困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使他们形成理所当然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贫困学生在接受单纯的给予的时候,忘记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丧失感恩的生活态度,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隐患。甘剑峰认为,从资助效益来看,几种资助方式的最优排序为: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⑤。另有调查表明,学生对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支持率依次为:勤工助学(50%)、助学贷款(34%)、学费减免(22.5%)、奖学金(17%)、困难补助(12%)、社会资助(6.4%)⑥。由此可见,有偿资助模式应当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有偿资助,在缓解贫困学生经济困境的同时,可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的人生信念,培养起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自信心,以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积极有效地开展完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需要大量的工作,同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让贫困大学生在关怀和爱护中健康成长,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并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注释:

① 黄建美.试述高校贫困生救助的伦理价值[J].云梦学刊,2009(2):93-94.

② 高潮.西部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资助对策[J].河西学院学报,2006,22(4):116-119.

③ 王献虎.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转型的难题和对策—对陕西省属高校贫困生资助情况的调查报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2):73-74.

④ 王平.我国高校贫困学生新资助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6):59-61.

⑤ 甘剑峰.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学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⑥ 徐晓军.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探讨[J].人文杂志,2004,(2):166-170.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新媒体 青少年学生 心理干预

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渠道,而青少年学生对新媒体的需求与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深入开展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环境引起的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容易造成人们心理迷失,特别是一些负面信息,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人们心理的一些变化,处在心理发展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更容易受其影响,不良的新媒体信息可能会带来的心理变化,处理不好则会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1.影响青少年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新媒体的开放性,使信息呈现出无障碍传播,青少年学生可以随意接受不同的观点,这其中也不乏许多的不良社会论调,这些信息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导致其价值取向的错失。青少年学生接受新媒体信息的方式往往是被动的感知而非理性的思考,缺乏主动性,这将导致青少年学生思维能力的缺乏和削弱,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

2.导致道德观念错失

新媒体环境的隐蔽性,尤其是语言交流的非直接性和网络交往身份的虚拟性,更容易造成一些犯罪现象的发生。在新媒体背后,还隐藏着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等一系列的网络行为。处在青春关键期的青少年学生,作为新媒体这个群体的活跃份子,如果在网络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完美的自我,不能实现现实与网络虚拟角色之间的转换,就非常容易导致行为失调、心理错位,更有甚者,由于自控能力不足而做出一些道德缺失的行为,最终导致青少年学生道德情感缺失。新媒体还会使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志面临新的挑战。由于新媒体的信息过滤不严格,会同时产生有用信息和无用的信息,而新媒体时代所采用的是单独的信息接收模式,青少年学生可以建立自己的天地,让人不知不觉地患上了“精神麻痹病”,主流的道德追求被个人的追求所淹没,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信息伦理多样化的状态下,青少年学生伦理决断力将面临考验。

3.心理封闭、情感淡薄

新媒体环境的虚幻性,造成人际情感的缺损,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情感的疏远与隔阂。在长期的虚幻网络交流中,青少年学生沉浸在虚拟身份的通信和愉悦中,忽视了真实身份。而长期在虚拟环境中生活,过分迷恋网络,造成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时间一长容易引起青少年学生自我封闭。如果断绝了与现实社会真正的沟通,必将产生孤独,网络虽然能够减轻青少年学生的孤独感,但迷恋网络交往的青少年学生往往把虚拟的交往方式带入现实,虚拟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使之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导致不能很好地融入现实生活中,不能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从而导致自闭症。

4.友情、恋情的虚拟化,对新媒体存在依赖性

新媒体中的网络友情、网络恋情是网络社会的延伸,它是虚拟的友情和爱情。而事实上,现实社会中的友情和爱情与网络情感区别很大,友情和爱情必须通过彼此充分熟悉了解,在相互信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接触交往,才具有真实情感,这也是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和阶段。如果长期沉迷于虚拟网络情感,一味放任和随意对待,就会使青少年学生产生情感困惑或者感情受到伤害,而长期迷恋网上游戏、聊天等新媒体活动,就会对新媒体产生依赖性,一旦成瘾,就无法正常生活,导致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受到很大的损害。

二、新媒体环境引起的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新媒体的固有特性是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条件

新媒体是在网络通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信息量大等显著特点,这足以让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眼花缭乱。开放的新媒体以及巨大的参与人群是导致新媒体环境具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这种复杂环境容易使青少年学生对新媒体虚拟性产生心理认同,因为在这种环境下,青少年学生可以不断变换身份,打破传统的时空阻隔,忽略现实,创造一个完全的虚拟环境,从而导致虚拟和现实的混淆;其次,由于网络信息量大,给青少年学生们提供了应接不暇的信息,导致青少年学生“消化不良”,有意志力薄弱者会沉迷于这种便利,形成对媒介的依赖,会沉沦于这广阔的数字空间中无法自拔。

2.现实社会中某些不良社会因素是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和处理都很幼稚,在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容易感情用事。特别是新媒体是最快反映社会事务的媒介,与社会现实直接联系,青少年学生更容易受到一些社会信息的影响。一些虚假的、负面的社会信息更容易让青少年学生冲动,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其次,青年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性使之缺乏足够的冷静和理性,这时心理表现就会呈现出脆弱的一面,导致心理情绪抑郁,处事消极。新媒体视域下外界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

3.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新媒体本身不存在问题,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可以说都是由于自身问题所决定的。青少年学生阶段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一是交际需要与心理之间的相对封闭这对矛盾体。青少年学生时期,精神和情感的需求逐渐增大,造成交往的需要也就越大,反之,与心理闭锁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第二是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和识别力之间的矛盾。青少年学生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进行探索,但是又因为他们本身的见识和经历有限,导致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和识别力之间发生冲突。第三是青少年学生存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青少年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很多情况下青少年学生期望理性处事,但事实上又难以控制情绪,导致感情用事。所以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矛盾是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4.新媒体环境下教育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是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教育学领域中的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

传统教育经过多年摸索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如通过召开家长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知名企业家作报告等形式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而面对新媒体环境,似乎学校、家庭、社会都对新媒体认识不足,特别是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造成了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滞后的现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问题。显然社会和家庭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的作用不够;虽然学校通过网站、博客、展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刻板,主流意识也缺乏娱乐性,不能引起青少年学生的兴趣,效果也不明显。而学校也没有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机制,使社会和家长参与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疏导中来。因此,学校、家长、社会没有形成合力是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缺乏心理应对的重要因素。

三、解决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新媒体的发展和管理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制度,为新媒体发展的标准化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增强法律意识,规范青少年学生新媒体行为。新媒体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新媒体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快速传播,如处理及时得当,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但处理不及时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因此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尤为重要。最后,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新媒体的舆论导向研究,探索网络管理的新机制,把握新媒体发展趋势,通过对网络论坛、博客、微博、QQ等即时通讯,及时了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2.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对待新媒体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新媒体作为一种学习和生活的手段,已成为青少年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用理性和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新媒体,提高在新媒体使用中的识别能力非常重要。首先,我们应该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新媒体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其负面影响;其次,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新媒体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认识新媒体发展的本质。只有青少年学生有了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青少年才能合理处理和利用新媒体,为自身发展服务。

3.优化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为青少年学生汲取知识提供了便捷方式,也促进了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学生交流、分享和表达的习惯和方式。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青少年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容易被新媒体所干扰,甚至危害到青少年学生的交流、表达方式。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特别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网络,消除不良影响。新媒体能否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引导机制是最为重要的。各级管理部门要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新媒体教育资源,丰富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实践内容,要积极推进网络与现实生活的融合,预防青少年学生网络情感异化现象,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4.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新媒体时期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的参与和表达方式有了更多的自由,网络行为也更加多样化。这就为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认真审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完善青少年学生教育体系。首先,教育工作者应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新媒体,提高自身使用和掌握新媒体的能力,针对新媒体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5.建立和完善心理干预系统网络,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信息获取和发布的媒介,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媒体不仅会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还将伴随他们终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对青少年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教育,我们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概念。因此,新媒体时代,我们需要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力量,建立相关的网络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新媒体教育主阵地的建设,推动教育、科研机构对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通过课程开发或将其纳入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学校可以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将此类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家庭应当积极发挥监督和亲情感染作用,与孩子一起参与新媒体体验,以身作则,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合理使用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工具的习惯。社会应统筹各行政和公共权力,构建社区教育平台,监测青少年学生较为关注的新媒体事件。

————————

参考文献

[1] 张军辉.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 刘玉梅.危机与重建:网络中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题分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 王传中.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高校理论战线,2009(7).

[4] 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1/15/c_124233840.htm,2013-01-15.

[5] 石嘉著.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 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山东大学,2012(3).

[作者:简洁(1983-),女,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物联网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王 颖】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已有文献进行编码及处理分析研究,根据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理论,将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表现分为自我孤离和人际孤独两类,其中人际孤独涉及到家庭、同辈群体和学校各个层面。并从学校社会工作等介入途径,探讨舒缓甚至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具体介入方法,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留守儿童;孤独感;人本主义;学校社会工作

一、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发展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特别是城乡差距越来越显著。农村的青壮年为了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并且改善所在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去往城市打拼,留下孩子交给长辈或者父母另一方抚养。这类儿童被称为是农村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城市地区,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其中的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缺少父母的关爱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较易产生孤独感心理。有这种心理情绪的留守儿童喜欢独来独往,通常会感到沮丧、无助等。长此以往,对于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其身心健康成长必然会受到影响。

为此,我国十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学者们对留守儿童表现的孤独感心理从特点、影响因素、具体建议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的学科切入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基于以往研究,心理学上对于孤独感的解释分析大致分为两类,即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但是受到广泛关注的是人本主义学派对于孤独感心理的解释,其更多从个体人格特质对孤独感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在人本主义视角下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分类,并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对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提出有效性的建议,使得留守儿童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人本主义和孤独感的相关概念界定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二战之后,科技的进步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由于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都没有对“人”产生足够的重视,人本主义学派在这种情境下迅速发展。大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强调对人的尊重,重视人格的发展和个人价值。其心理学家主要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来促进人的行动,并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动机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罗杰斯认为人有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具有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潜能的趋向,并且提出了“患者中心疗法”,这对心理学、教育学有很大的影响。

孤独感研究的开创者Robert S. Weiss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在群体生活中,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时,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会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这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并将孤独感划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欧文·雅洛姆对孤独感的概括最为全面,他将孤独分为三类:存在孤独、人际孤独、心理孤离。存在孤独是个体与世界的分离,人际孤独是个体与他人分离时产生的与他人的疏离感,心理孤离是个体自身内部的分隔,没有完整展现和接纳自己。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格培养、心理素质的提升等都对留守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留守儿童产生的孤独感,这种非正向心理对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是有影响的。

三、测量工具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针对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内容进行梳理。第一、通过“留守儿童”和“孤独感”等关键词,检索到230余篇已有的相关期刊著作和博硕论文,并且遴选出160余篇进行分析研究。第二、根据研究的需要,预先制定好分析类目表,大致分为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影响因素、具体建议措施等类目以及各个类目下的分析单元。第三、根据遴选出的文献内容进行编码,“0”表示本篇文献中未提及,“1”表示本篇文献中有所提及。第四、全部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录入,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四、人本主义视角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式心理的反映,是人们感受到自身所渴望的与實际的人际交往程度产生落差而表现出的孤单寂寥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人际交往当中,都会在某些特殊情景渲染下流露出孤独感心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欧文·雅洛姆认为,自己与其他生命间的不可跨越性是个体存在的根本性孤独,即存在孤独是个体与世界的分离。而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外界环境的不可控因素导致其本身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差异。随着留守儿童的逐渐成熟以及广泛地接触社会,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接受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和接纳程度的时候,会与本身期望值产生差距,从而有可能会诱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基于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分析,可将留守儿童所表现的孤独感分为自我孤离和人际孤独两大类。

(一)自我孤离

自我孤离指的是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在人格发展以及个性等内部的分隔,一般表现为没有完整地展现和接纳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产生,是由于其自身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即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观察与自我评价,只看到自己与他人有差距的地方,未能良好地接纳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对自己较易做出消极的评价,从而产生消极的孤独感心理。

基于文献研究分析发现,50%以上的学者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受到留守儿童个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与精神分析学派研究的“病态人格”不同,人本主义学派研究的是健康人格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其最终动机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所应该追求的。留守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具备完整的健康人格,针对现实来说,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但是群体生活的环境会对自身产生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外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影响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建立。

(二)人际孤独

人际孤独指的是农村留守儿童在与他人分离的时候,所产生的与他人的疏离感。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父母与孩子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隔离,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疏离感。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不同的同伴交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当留守儿童由于被同伴忽视或者自己不愿意参与同伴之间的活动而没有参与到同伴交往中时,留守儿童往往会产生与同伴之间的疏离感,即孤独感心理。

基于文献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学者们也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其中,家庭、同辈群体以及学校层面的非正向互动,会增加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产生。而且,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其与家庭、同辈群体以及学校的互动最为密切,来自他人的评价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

1. 家庭层面

家庭是人们一出生就接触的初级群体,父母的关爱、教育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是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同时他将基本需要无法满足称之为“需要的剥夺”,他认为需要的剥夺会导致心理的病态状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父母其中一方长期外出打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缺少情感上的交流,使得留守儿童安全的需要以及爱与归属的需要被剥夺,出现“亲情饥渴”现象。而且,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其内心情感波动较大,对外界也缺乏一定的认知,因此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挫折时,较难避免因抗压能力较差所产生的不良情绪无人宣泄而产生消极的孤独感心理。

2. 同辈群体层面

同辈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相接近的人组成的初级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对于自身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以往的研究,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表现会与其同伴接纳水平相关非常显著,同伴拒绝会明显增加留守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和孤独感。此外,一部分留守儿童会因为同伴关系处理不当而遭到同辈群体的排斥,在被群体孤立的环境中滋长消极的孤独感心理。

3. 学校层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相当于是一个小社会。在学校,各方面因素都会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尤其是老师,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自尊心越来越强,对老师的批评很敏感,常常心烦意乱或记恨在心。并且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性的,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往往得不到老师的关心,与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形成差距,这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落差感,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倾向于掩饰自己的无能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

五、人本主义视角下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关于社会工作介入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对于心理问题的介入通常是通过个体化的临床诊治,来改善或者解决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罗杰斯提出的“患者中心疗法”。但是,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人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在研究个体的时候,一定要将个体放置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全面的研究,并且系统地分析在此情境中个体的行为。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主要表现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环境之间产生的疏离感,即为个体自身影响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两大类。留守儿童大多以学校为主阵地,因此采用以学校为基本依托,整合家庭、社区、社会的多方面资源提供专业服务,是舒缓甚至是消除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比较缓慢,由于一些学校教育的制度性原因以及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不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并没有在学校中有所体现,更何况是学校社会工作岗位所发挥的作用。基于文献,大部分学者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解决,更多的是采用个案分析与介入的方法,针对个别有强烈孤独感的留守儿童,将其作为案例进行诊治,但是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进行介入手段和方法的研究的学者甚少。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在学校学习为主,因此从学校层面,发掘学校社会工作的人才,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等心理问题是十分有效的。

(二)具体介入途径

1. 改善自我认知

从个体的角度,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孤离是对自身的不自信。因此,留守儿童要改善自我认知,即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孤独,发展健康人格。学校社会工作者应以留守儿童的个人作为工作的入手点介入。从个人角度,学校社会工作者非常了解不同阶段的孩子的人格特质,与留守儿童可以充分建立信任关系,并针对不同的留守儿童开展不同形式的工作,通过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给予留守儿童鼓励与支持,改善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根据优势视角理论,合理发挥留守儿童的个人优势和社会优势资源等。其目的都是让留守儿童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面对孤独,让留守儿童在自我认知中缩小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帮助留守儿童走出消极的孤独感心理困境,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在自己所处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长。

2. 改善对他人的认知

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留守儿童的人际孤独是由于对自己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因此,要根据所相处的人际关系以及交往环境,有针对的代入情境进行介入。从家庭层面,学校社会工作者要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开展家庭的个案工作。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亲情的缺失是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成长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学校社会工作者要清楚的意识到父母关爱缺失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工作,改善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良好的感情。通过与留守儿童父母的交流,来调节留守儿童接受的家庭教育的影响,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从同辈群体以及学校层面,学校社会工作开展小组社会工作来促进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交往,从而降低父母关心缺失产生的孤独感等心理。学校工作者本身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为一些特质相近的留守儿童开展成长小组的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改善留守儿童对他人的认知,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01).

[2]卓庆.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2).

[3]于凤花.人本主义关于孤独感的理论探讨[A].华中科技大学.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华中科技大学: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

[4]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田媛,范翠英.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01).

[5]赵景欣,刘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07).

*本文系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的研究与分析——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201710320019Z)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纪律意识相对淡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给班级教育管理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如何针对中职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主要从“自尊、自律、自立、自治”的“四自”教育管理入手进行实践和探索。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律、自立、自治”能力,引导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达到班级教育管理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班级管理;“四自教育”;实践;探索

中职生是高中生分流出来的一个学习群体,这一个群体由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纪律意识相对淡薄,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常出现许多问题,管理难度比较大,这让许多费尽心思的班主任都感到头疼和无奈。

如何针对这一群体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本人尝试从“自尊、自律、自立、自治”的“四自”教育管理入手,让学生学会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从而达到让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的目的;从个体教育入手,让学生自我完善到促进集体完善;从班级、团队、师生协同配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情感入手,把握中职生的心理特征,把知、情、意三者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

一、自尊教育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动力

心理学家认为,自尊心理是人内在的安全需要,是人在自我人格的完整和尊严中实现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功能。“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是中职班级教育管理的一个要点。“没有自尊,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感、荣誉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炼细腻的感情的砺石!但是,为了在正在成长的人身上培养自我尊重感,教育者自己應该深深地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的个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重心长地为我们指出了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学生树立了自尊心才会自求上进,才会为班集体建设出力。

(一)榜样激励

夸美纽斯认为:“孩子们和猿猴一样爱去模仿他们所见的一切。”班主任的形象是学生心目中的“一杆秤”。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之者,范也。”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凸显其自身的表率作用。中职生已经是十六七岁的大孩子了,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强烈的自主意识和主见,相对于高中生,他们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一旦发现老师有“行差踏错”便会以“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做到”为犯错的借口,逃避责任。因此,本人在学生面前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谨言慎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有意做给学生看。要求学生上课、升旗、集会不迟到,我会提前到教室门口或集会地点等着学生;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会和学生一起扫地,把丢弃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左右着班级的风气,影响着班级的管理效果。因此,我始终坚信,正如洛克所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温和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

(二)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让其发扬光大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会利用班会课或其他时间,以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优点,由其他同学予以补充,一些本人不太注意的闪光点,经别人的点拨,就能发出光芒,增添自信。例如,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性格大大咧咧,不能静心学习,学业成绩中下,但有一定的绘画天赋,我发现后,推荐选她为班里出版组组长,负责班里的板报设计和绘画,并且要求她,以后学校的书法、绘画比赛都由她来负责组织班里其他同学参与,同时也要求她要有自己的作品参赛。经过她这一学年的努力,我们班出版组的业绩斐然,她的习作在校、市、省连连获奖,她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劲头倍增,学业成绩大步上升。

(三)矫正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

自尊过头就会自负,自负和自卑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行为。据调查发现,中职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较大,其行为表现“五花八门”让你都感到惊讶。如我们班有偷懒或害怕上某门课程而想装病躲在宿舍里睡觉的;有上课时老找借口要到厕所里方便的;有因小事与同学吵架而装成心脏病发作引人注意的;有热衷网络、追求享乐而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吃喝的。这种种不良行为,都需要班主任实时掌握时机加以引导。对自负的学生,我会旁敲侧击给予中肯的批评,如“不能放松,某某同学都要超过你了”;对自卑的学生,我会多鼓励多表扬,“今天你做得很好”“某某老师都在表扬你进步了”;对装病在宿舍里睡懒觉的学生,我会第一时间到他身旁对他说:“我已帮你联系好校医来看看会不会严重,我也给你父母打个电话,叫他们也过来,如能坚持就要坚持去上课,如果坚持不了,我叫车赶紧送你到医院或到家里治疗,不能待在这里,这里解决不了问题。对于学生在朋友圈里晒一些不好的内容,我一经发现,就会及时发短信提醒或找学生谈话。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发现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使之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悄悄改正,达到“响鼓不要重擂”之效。

二、自律教育是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

苏格拉底认为自律是“一切德行的基础”。一个不能自律的人就不能忍耐饥渴、克制情欲、忍受瞌睡。学生自我教育,其关键的就是要自觉。因此“自我约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具体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定位

指导每位学生,对照自己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实事求是地自我挖掘自己的优点,找准不足,从德智体美劳、个性特长、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评定,准确定位。然后指导确定奋斗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定期总结评价,奖优罚劣。如我班为学期表现好的学生设立了“德育量化进步奖”,为学习好、表现佳的学生设立了“德技双优生奖”,为班委设立了“优秀班干部奖”,为各科的科代表设立了“优秀科代表奖”,为各点名或值日组长设立了“优秀组长奖”,为遵守考勤的学生设立了“全勤生奖”,每个得奖的学生都要通过全班和每个小组的民主考核,每一学期均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获得殊荣,这大大地调动了班里学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二)激励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律积极性,我采用了自我激励、自我警约、自我命令、自我警示等手段进行激励。从接手班主任工作开始,我就有针对性地对班级文化环境进行布置,在教室文化墙上设置了八条警约、激励的标语。如,“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越努力越幸运”“干净整洁是一种行动,轻声细语是一种素养”“今天的努力,明天的实力,拼搏奋进吧”“团结友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博学慎思”“勤学静思,修身乐群”“学习是素质的修炼,读书是知识的积累”“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今天我以班级为荣,明天班级以我为傲”。

并且还通过主题班会课,让全班学生大声诵读班级警词等形式,对全体学生加以激励引导教育。学期初,我们班的学生爱带东西到教室里吃,将包装袋等垃圾乱扔,罚扫地、写检查,效果均不理想。而通过全班诵读警词等形式,利用班级正确的思想舆论广泛地加以宣传、引导,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自控

传记作家兼教育家托马斯·赫克斯利曾说:“教育最有价值的成果就是培养了自控力。”自我控制是人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调节机制,也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控力,我在班级管理中从小事抓起,要求学生自己座位的地面要保持干净,不要乱扔垃圾;放学后把自己的所有书本都整理整齐后放在课桌低下;并且抓学生上课玩手机,抓仪容仪表和生活卫生习惯;为了规范学生行为,我会时常到教室里走走、看看,督促督促;会时常到学生寝室转转、聊聊,检查检查;并且时常强调加强身体锻炼的好处,鼓励学生要利用早上或下午放学后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磨炼个人意志,等等,以促使学生从“他控”慢慢形成“自控”的习惯。

三、自立教育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既然,命运由机遇安排,那我们就必须懂得:每个人,不论是普通还是伟人,都要自己设计自己的生活,这样,理想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会变成现实。”

自立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是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中职生进入校园时基本都是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爱学习,不爱劳动,甚至花钱大手大脚,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自立意识。对这种现象,在新生入学时班主任要重视加强引导,引導学生勤俭节约、刻苦学习、尊重他人、团结协作,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人生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咬定目标而持之以恒地努力。

我班有不少学生缺乏独立性、自控力比较差,做事三分钟热度,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会课上时常引用这样的语言:“坚持就是胜利”“要为自己负责,学好本领,强健身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靠祖先,算不了好汉”,来鼓励学生要依靠自己努力拼搏,增强其独立和自主意识,同时也建议学生参与一些勤工俭学活动,回家多帮助父母做做家务,或者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安排好每天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好自己,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确立目标,学好一技之长,不依赖家长,不给师长或他人增添麻烦,做个自立、自强的人。

四、自治教育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集中体现

自治是学生自主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有了“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责任意识。

(一)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集体核心引领作用,定岗选人,职责分工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班干部,并确定各自的负责人,组成管理小组,并将职责分摊到人,打印贴出,向全班公布。然后通过培训、指导,放手让其工作。如学习小组,主要由正班长、学习委员、各科代表组成,负责对班里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并记录;班风班纪小组,由抓纪律的副班长、内宿委员、德育量化统计员、各考勤组的组长组成,主要负责班级纪律、夜修纪律、内宿纪律、好人好事的记录和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监督记录;组织宣传小组,由团书记、宣传委员、团干部、值日小组和出版组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对班级环境规划布置、好人好事的记录宣传。文体生活小组主要由抓文体的副班长、生活委员、卫生轮值小组、内宿管理小组和文娱委员组成,主要负责文体活动、寝室卫生和纪律、班级卫生的监督和记录。

通过以上的职责分工明确任务,让班级的各项管理活动“分给”学生自己组织,班主任成为“导演”,甚至是“观众”,是“评委”,从策划到操作全由学生“当家作主”。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才能的机会。

(二)设立岗位监督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15名岗位监督员,分成五组,每组3人,轮流进行岗位监督。主要监督工作完成情况,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并且由监督员把班上存在的问题或口头向班干部、责任人提出,或将书面意见投入班级意见箱,每天由值日组长交班委会或班主任处理。如,卫生完成的情况就由3名卫生监督员加以监督记录。

对刚刚设立的职责和岗位监督制,一开始班主任必须加以重视,勤加指导,除了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外,有些事还要自己亲力亲为,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形成习惯。之后,再让班干部去管理和监督效果就会更好。

通过这些管理措施,学生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建立合作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爱心。使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和监控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这无疑是学生深造或走向社会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中职班级管理中“自尊、自律、自立、自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由“他教”到“自教”,由“自我教育”过渡到“自主教育”,由“个体教育发展”到“群体教育发展”的提高。

一年多来,在班级“自尊、自律、自立、自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我始终遵循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充分相信、尊重、发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潜能,培养主体意识。努力创设班级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律、自立、自治”能力。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因素和功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去年我们班获得了学校“班级集体进步奖”的称号,最终实现了学生自觉学习、自觉修养、自觉参与集体活动的目标,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主体人格,提高中职班级管理和育人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国英,袁德琼.学校德育中“四自”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管理,2001(2).

[2]周凤仙.浅谈“四自”教育在班级工作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14).

[3]甘浓.浅谈中职班主任管理[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

上一篇:论文格式论文下一篇:英语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