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论文范文

2023-03-05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基础上我们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也是因果的促进关系。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也是相互抑制。根据我国每个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可以看出,因为地域不同,金融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本文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探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影响;作用

一、金融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给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金融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说法不一。认为他们的关系尚未查明,经济的发展与金融发展并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但也有经济学家就金融结构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论证,证明国家金融体制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和促进,同时根据这一理论,用论据来进行了证明。也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市场的作用被夸大,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不能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所以在长期的论证中,经济学家对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证明,依然存在着矛盾和分析。就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经济的外在体现,也就是货币与金融发展情况不相符合;经济发展是否与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存在联系始终存在争议。存在的争议是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不断深入研究的方向和依据,一些经济学家表示,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不一定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反之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发展不以数量为具体体现形式,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是货币流通效率,资金的周转速度,此外,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衡量金融发展的一项指标。综上所述,有金融的增长,但不一定有金融发展,对金融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真实的数据分析,得出了具体的结论。

二、实证方法与金融发展指标数据的选择

要进行数据的比对,就要就要依照适量性、独立性和代表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我们应该根据实验的需要对数据进行选择,对相关的内容和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使用橫截面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时间序列数据方法,用于对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分析。两种方法相比较而言,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能够更好的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能够准确的反应出该区域金融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政府制度和管理制度对该区域的影响。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应用后,我们得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时间不够充分,按照地区进行划分缺乏科学性,在对金融和经济关系的研究过程中,股票市场的情况无法纳入其中,二十将各省区贷款总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衡量每个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即便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态势,与银行的金融业务相比之下,股票融资所占地位比重较轻,为避免特殊数据的干扰,三个地区之内的各省区进行了数据总和的平均分析,对数据也进行了一定的处理。通过实证方法和金融发展指标数据的选择,我们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金融发展的作用是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而决定的,金融发展能够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采用科学的数据对对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三、实证过程和结果

在实验结果中我们能够从数据分析中得出,胶东地区的Growth序列能够通过置信度为99%的平稳性检验以外,其余的序列都不能通过90%的之心检验。在这次实验中,为了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按照规定的模式进行数据排列,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工作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将数据进行处理后都能偶通过置信度为90%的平稳性检验。因为东部、中部、西部的Deepen、Growth一阶差分序列能够得以平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这三个地区的Deepen、Growth一阶单证序列,再此,分别以Deepen为自变量,Growth为因变量,对中部、东部、西部三个地区的时间序列进行最小乘二回归,并能够得到三组序列。在对这三个相关数据进行单整检验,ADF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不同地区之间的Deepen、Growth具有协整关系。并且,中部地带的估计残差序列不能通过置信度为90%的平稳性检验,表明中部地区的Deepen、Growth并不就别协整关系。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却对经济增长有着阻碍的作用,金融发展与经济正常呈现了反比。也就是说Deepen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让经济增长下降0.44个百分点。但Deepen的之后变量对经济增长同样也是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的。所以实践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大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Deepen、Growth序列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将金融指标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经过数据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对于东部地区来说,两者成正比例关系,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对于西部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Growth的一阶差分的三期之后变量则是Deepen的格兰杰原因,不能认为是Growth的格兰杰原因。对于西部对于来说,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存在必然联系。所以我们能够看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不仅有正向的促进的作用,而且两者的发展互为因果。西部地区则不成立这种关系,在相互作用的作用力方面来说,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由此能够证明,我国地区金融存在着地区性的差异,金融差异也不是微观经济的主体推动的,是国家宏观调控制度下的产物。

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经济学理论

金融发展存在地区差异较大的问题,受到经济制度、法律体系等方面影响,属于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力下的影响范围。我国的区域金融差异变迁的过程有强制性,金融制度在政府的强制作用力下,并不是自上而下的微观经济主题能够影响的,国家宏观调控对金融制度有着制约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该给,中央政府也减小了对金融资源分配的作用力。在我国的各地区,东部地区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让金融发展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不仅具有因果关系,还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西部地区的情况恰恰相反,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是息息相关的,使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了显著的差异。

五、总结

在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值之间关系的时候,我们要正确的人士金融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联系,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每个区域的个性,来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发挥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有利作用,同时,对于两者之间的消极影响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要用理性的思维来看待,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良性影响,做到金融发展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因为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因为国家政策倾向和地方经济的情况不同,也有非常大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 戴伟张雪芳 . 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化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 [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7,(01).

[2] 查华超裴平 . 中国金融市场化水平及测度 [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10).

[3] 戴治勇高晋康 . 金融可得性、融资成本与法律实施 [J]. 财经科学, 2015,(07).

作者简介:

周后强(1977-),男,汉族,籍贯:四川岳池商学院,职称:讲师 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运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和经济的实际情况,采取1981~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检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某种关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保持一种长期稳定关系,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金融的介入激发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收入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人均收入并不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投资产出比长期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这种低水平状态表明了农村金融发展的薄弱,投资产出比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投资量在产出量得比重太小,没有对经济产生影响;农村中的贷存比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农村储蓄的资金更多流向了农村贷款。因此,在发展农村金融时,应该更加注重农村制度的改革,鼓励和支持民间金融的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和形式多样化,多渠道促进农村贷款量的增加,有效地促进农村金融体系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帕加诺模型;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农村经济

研究经济长期增长和金融部门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中通常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面关系的这一结论最先由戈德史密斯通过多国的金融发展数据统计得出。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程度,金融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经济的增长[1]。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大多是以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视角进行采集的[2,3]。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既不同于我国整个金融发展水平也不等同于其他国家的金融发展程度,因此,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和处理。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化和金融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金融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润滑剂,在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使农村金融率先发展起来,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增长。

一、模型设计及数据说明

(一)实证模型分析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最经典的就是AK模型,但是AK模型没有把金融因素单独表现出,而是把金融因素与制度因素,包涵在技术进步、知识进步和资源因素上面。帕加诺模型是将金融因素加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假设经济增长率是总资本存量的增函数,只要存在技术的因素,那么投入资本量的增加,就一定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可以根据帕加诺的观点,得出内生增长模型的以下形式[4]4042:

上式方程中,s=S/Y,表示储蓄率。方程加入了金融中介作用的因素,就很清楚地表达了一国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是由一国的储蓄率、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和储蓄投资转换率作用的[5]342357。储蓄率s反映的是金融机构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金融市场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和搜寻信息处理信息的成本,通过信号作用可给储蓄者和投资者一个更好的收益,可以使稀缺的资金在社会上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储蓄投资转化率反映的是金融市场资金运用的效率,比值越高说明金融市场的效率越高,类似于资金周转率,速度越高,越促进经济的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储蓄投资转化率θt反映的是银行或金融体系发挥金融中介功能的效率,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本积累的效率,这种效率又能提高储蓄者的收益,两方面推动经济增长。另外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金融部门,提高了金融部门的竞争程度和经营效率,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6]251,252,而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又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因此,本文将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发展分为三个机制,即储蓄率、社会边际生产率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率。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状况的具体情况,对影响经济增长的金融因素作以下分析:

1.储蓄率s的影响因素。影响储蓄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居民的收入水平、实际利率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物价水平以及居民谨慎动机程度等。农村地区居民储蓄意愿不同于城市居民储蓄意愿,加上农村数据的可获取性,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人们储蓄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后来,新古典学派认为基准利率的变动也是影响储蓄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选取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来反映农村居民的储蓄水平,所以农村金融市场中储蓄的影响因素可以表示为:

本文所采取的变量均为相对量指标,即比率指标,采用这样一种形式是因为这种指标可以表现出一种相对弹性的变化,也能反映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从统计角度出发,相对比率也能消除多重共线性对方程的影响,得出的统计结果更能解释实际情况。

(二)数据说明

对于指标的选取,涉及到的指标有农村第一产值,第一产业包括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选取第一产业产值作为反映农村经济增长总量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农村经济增长总量的大致估计,并且第一产业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可以很好地反映农村真实经济增长情况,本文采用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形式表示;一年期定期利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相关数据;资本产出率比值使用投资比农村第一产值表示,农业投资理论上等于农业固定投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更新改造投资与农业贷款之和。

由于农村投资数据不易收集,简单用其中一部分可能会使数据失去经济意义,但是投资量因素在金融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农业投资90%以上的份额[8]33,34。所以,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农村GDP比重表示边际资本产值率。全部数据来自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等。各指标数据见表1。

二、实证分析

(一)实证检验

1.平稳性检验。由于大多时间序列数据都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的,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中,其前提是每个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因此在对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各变量之间进行实证的一个前提就是先进行平稳性检验,消除“伪回归”结果[9]。对以上变量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检验发现各变量的原序列的ADF值均大于5%临界值,说明变量是非平稳性的,而经过一阶差分后,各变量的ADF检验都是平稳性的,即这些变量均是一阶单整过程I(1),可以采用协整方法进行检验。

2.协整检验。由ADF检验可以知道,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变量均为非平稳的一阶单整I(1)过程。但这四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协整过程,即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这种组合可以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但由于Johansen协整是一种基于VAR模型的检验方法,因此在进行协整检验前,应该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通过对AIC的观察,我们采取滞后2阶的VAR模型,采用无趋势项但有截距项的向量自回归VAR(2)协整方程进行协整检验。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由上面协整方程可以得出,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中的人均收入和储蓄投资比呈正向关系,与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基准利率和社会边际投资生产率成负相关关系,人均收入是储蓄率的函数,因此储蓄率的增加可以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基准利率是储蓄率的函数,理论上讲,储蓄利率越高,人们更愿意将持有的货币放入银行以获取收益,因此,基准利率与储蓄率是正向关系,但是从实证中发现,基准利率并没有在农村储蓄中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是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农村居民将货币放入银行的主要因素并不取决于基准利率,这也与农村利率被严重管制造成低利率现象有关,也与农户储蓄倾向以及社会习惯有关,农户储蓄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求得资金上的稳定保值,储蓄不具有利率弹性[10];农村中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没有促进经济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农村投资的低效率所致。本文对投资的数据选取为我国农村固定投资资产,这种投资主要应用于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属于公共产品,只能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贷存比与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说明银行机构在农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村每年的经济增长率的时间序列可以看出,农村经济每年都保持了平稳发展,农村金融的引入激发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收入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人均收入并不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函数,它是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只有收入增大了,才会提高储蓄率和投资量。国家一年期的定期利率的变化对农村经济影响并不大,真正要使农村借贷市场发展起来,首先要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借贷的门槛,放松农村利率管制,针对民间金融的借贷行为,要合理引导和扶持,民间金融的存在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投资产出比的时间序列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平均投资产出率为0.09),这种低水平首先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的薄弱,微弱的力量不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在实证中可以看出,投资产出比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投资量在产出量中的比重太小,没有对经济产生影响。在以后的农村金融发展中,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使资金向更有效的产业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农村中的贷存比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说明农村储蓄的资金更多流向了农村贷款,但也有一部分资金流向到城市地区,其原因是在城市地区投资比在农村地区投资所承担的风险更小而收益更大。在以后的农村金融发展中,可通过对农户或农村企业进行信用担保、联合担保等方式降低投资资金的风险,使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地区,促进经济增长。

为了使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就必须对农村金融进行改革。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一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进程,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在允许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民间金融的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形式的多样化,多渠道促进农村贷款量的增加,有效促进农村金融体系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促使农村储蓄更好地为农村地区资金提供支持,扭转由于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下所造成的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下降的趋势,减少农村资金的流失,保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投资力度,建立担保、保险公司,分散农村经济发展风险。担保、保险机制在农村的建立是农村有更多资金支持的前提,并且担保、保险等防范风险的机制在农村建立本身就是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加强农村经济市场力量。

参考文献:

[1]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2431.

[2]应枢廷.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34.

[3]田杰,陶建平.农村金融排除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来自中国1728个县(市)的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12):97102.

[4]张旭梅.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Pagano,M.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biew[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3,37:342357.

[6]王广谦.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7]王振山.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配置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8]李刚.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5(10):4951.

[10]张兵,朱建华,贾洪刚.农业信贷规模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560.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的普遍性和大众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等本质规定,决定了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全面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规定性;路径选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强调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文化基础和动力源泉。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初露之际,如何在以经济发展速度和成就影响世界的同时,以先进的文化与价值观影响世界,增强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和“文化力”,要求我们不能不也应当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一是我国正处于和平崛起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为和平崛起提供持续不断的精神动能和价值引导。随着中国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发生世界影响的大幅拓展,中国和平崛起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当我们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尚处于落后状态时,我们的价值观不仅对自己即便对他国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这是正常的也是自然的。然而,当我们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得到较大发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时,建设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内凝聚人心、实现共同目标和价值整合的需要,而且也是对外化解敌意、赢得支持和建树良好形象的需要。核心价值观既决定着我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也决定着世界各国人民如何看待我们,进而决定着我们和平嵋起的最后实现。中国的发展,不仅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很大的贡献,而且也受到世界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不仅中国自己需要建构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且世界也希望中国能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透过核心价值观,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对世界的态度,以及将来中国振兴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精神文化名片或通行证,也是世界对中国的一种价值渴盼和价值期望。如果中国所构建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建构和谐世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观念,那么世界一些对中国发展持观望或怀疑态度的人们就会摒弃前嫌,为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而叫好,中国赢得和平发展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大。就此而论,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建构既合乎中国自身发展需要又合乎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世界对中国的价值渴盼和价值期望,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目标使然和内在必需。

二是我国正处于从初级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发展时期,需要以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和化解矛盾,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较好的精神文化支撑和道义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开始了从初级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伟大征程。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成功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历史性突破,这一切为以后的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许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明显增加。在这一阶段,既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需要我们正视矛盾,妥善解决各种利益关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建构正面现实和朝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极大地凝聚人心,形成社会的价值共识,而且可以有效地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协调各种关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道义支持。

三是我国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以便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形成一元化的价值导向,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使我国社会出现了价值多元化的趋向,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出现、多种信仰并存,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激荡、交融,原有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利益多元化并产生了人们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事实,需要也离不开道德建设的引导和价值观念的应然整合。如果没有对一些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人们在价值认识、价值评价和价值追求上都各行其是,势必陷入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泥坑,那么不仅整个社会不可能和谐,而且还会发生社会混乱。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体现于:当一种最根本的价值体系确立起来后,整个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才会产生,人们之间共同的约定才会形成,和谐社会构建才会化为真实可感和落到实处。相反,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信,念,一个时期的表面的经济繁荣可以出现,但绝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因为没有核心价值观支撑的经济就如同没有灵魂的人一样,是不可能使经济获得健康而永续的价值动因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是未来的经济,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和挺立,将给经济生活提供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的永续动力和价值提升。

四是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成就为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建设过程,才能最终达到系统完备,并逐渐社会化和大众化,真正成为人们自觉遵循的价值标准和终生为之献身的价值目标。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不是直观的立竿见影的,而是靠长期精神文化积淀和春风化雨般的浸润教化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

成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57年都是在为建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准备,期间经历了正反两方面的摸索,三代领导人和全国人民均为此作出了努力。直到现在,可以说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和战略部署,开启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征程。

总之,和平崛起、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都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以说,时代已把我们推到一个不重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不能更好地前进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崇高使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须条件是社会的绝大多数人认可一些核心的价值观或核心的价值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不仅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而且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性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是非善恶荣辱的判断标准,是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共同认同,同时也是一种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境界。核心价值观以外的对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都是一般价值观或非核心价值观。多元的非核心价值观能增进社会关系的活力,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能阻滞社会关系的恶化和分裂。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及其与其他价值观念的关系,取决于其本质的规定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四个基本的规定性:

一是普遍性和大众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时代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是现实理性和走向未来的价值积淀,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没有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就会缺乏现实的基础和动力,更难有效地推进和发展。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作用的发挥一定要与现实相衔接,才有自身的内在意义,假定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以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为基础,并为人民大众所感知,所接受,这个核心价值观就只能存在于书斋或个别人的理想之中,而不是实践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它的成型和系统化,必将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

二是民族性和继承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之上。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维系封建统治两千多年的核心价值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确信无疑的,但同时还应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历史久远的伟大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完全由外来文化重塑,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的发展。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切断中华民族自身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当然,对于历史文化血脉和价值传统,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具民族特色和价值传统,虽然在内容上主要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但会吸收和保留以往民族价值观的一些内容和形式,这就是“古为今用”。同时又会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这就是“推陈出新”。

三是先进性与崇高性。所谓先进性,是指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有科学的依据和开放的结构,能够指导人们从事不间断的理论与制度创新。所谓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发展特性,而且它的价值观念包含着非常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核心价值观必须拥有崇高的精神因子。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文化的升华,因此只能是崇高的而非媚俗的,是优秀的而非世故的。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任何媚俗的和世故的东西都只能导致一个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衰败。作为支撑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理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号召力只能建立于崇高之上,所有媚俗的和世故的东西,都不可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欲以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影响世界,或让世界接受的民族,惟有以崇高精神内涵才能产生道德优势与道德感召力。这也是我们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建设先进文化的内在理由。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四是建设性和规律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之上的一种价值创造和价值整合。一个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不是单纯依靠社会自发形成,而是要正确发现并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有赖于执政党和社会主流价值文化的建设。在一个多元的社会要形成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核心价值观,没有执政党的倡导和推动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必然有其执政的合理性,而且也会发现和形成执政规律,并将其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民族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规律使然。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能脱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不能违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光华,因而必然成为合乎客观规律的目的性追求,体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这样的价值观才能真正进人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层面,稳定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走向,影响着社会的制度设计、规则制定和外部交往,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作用。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是普遍性和大众性、民

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国家和人民长期秉承的一整套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它支撑和左右着我们民族、国家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属于稳定的和相对永恒的精神文化系列,它从更深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民族、国家和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路径和价值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尊重普遍性和大众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等基本要求,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全面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理论,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集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的最佳选择,也是我们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必须遵循的思维路径和价值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方针。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新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和学说都是围绕着如何使人摆脱剥削、压迫和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来展开的,他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视为无产阶级和人类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实际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只有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对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价值理念进行理论创新,对和谐社会阶段的制度体系进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的和谐共进。“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它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与世界普世价值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开辟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的通途。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坚持和认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视为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构成。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确立和培育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民主法制,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贯彻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念,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相对平衡的关系。这六大基本观念,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价值目标,无疑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重要资源。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弘扬和尊崇,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和贬斥,非常具体地为我们确立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究竟应该发展什么、反对什么的时代标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八荣八耻”是对当代中国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和对中国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精心塑造,是实现社会和谐必要的思想前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具体可行的价值目标。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和谐主要表现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法律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等关系的和谐。实现这种和谐就要求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建立起具有共同价值认知的荣辱界限,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的思想前提。没有对法律、纪律的高度尊崇和对违法乱纪行为的鄙薄,就不会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公民的法律自觉;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负责和热爱,没有对劳动和艰苦奋斗的尊重以及对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坚决抵制和批判,就难以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没有人民间的团结互助和诚实守信,损人利己和见利忘义的丑行就会泛滥成灾,也就根本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没有崇尚科学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热情,就难以破除愚昧无知的偏见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就不会有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也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荣辱观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道德精华,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依托。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内蕴的六大价值观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全部事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从理论上看,“为人民服务”所回答的正是一切价值观共有的核心问题,即“为什么人”的问题。在价值观中,“为什么人”涉及到价值体系主体和标准的确立问题。在任何价值观体系中,主体和标准问题都居于统率和决定的地位,其他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都由此确定。世界上各种对立价值观之间的根本区别,归根到底表现在究竟“为什么人”的差异上。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集中体现,反映着社会主义的精神价值和本质。与此相关,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为人民服务必须而且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精神和价值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需要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指向落实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制度、体制、管理的程序和规范中去,成为它们本身的动力源泉、有效机制和客观效果,并成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探求和集中社会各界的智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将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校:李 彬)

作者简介:王泽应(1956-),男,湖南祁东人,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动因来自地理学学科发展对基础型人才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范型人才的需求,在三者的共同作用和驱动下,当前地理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实践教学改革在目标层次上呈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取向,在实现目标途径上表现出科教结合和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学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趋向

21世纪人类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全球变暖、土地退化等一系列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提出了新命题,也为高校地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实践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也是地理科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当前,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分析高校地理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动态,认识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深化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三大驱动因素

1、地理学学科发展对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驱动

地理学学科发展是推动着地理实践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践作为地理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始终贯穿着地理学学科发展过程。无论是以描述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为中心内容的古代地理学,还是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条理性归纳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性描述的近代地理学,人们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资料的获取和积累以及对地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描述,都离不开观测、考察、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即使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并将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其中逐渐形成地理学特色技术和方法体系的现代地理学,其从经验走向实验、从现象走向理论、从定性描述走向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宏观走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部门走向多学科交叉和更高层次综合的发展趋势同样离不开地理实践科学的支持。今天的地理学已经是以实验为主要手段、机理探讨为主要目的、数学模型为主要特色的现代科学,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成为现代地理学发展的明显趋势。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然而,当前高校地理教育的定位与地理学科发展的要求并不相协调,突出表现为地理学基础课程、野外调查、实验室训练等方面的显著削弱和现代地理学思维和方法训练的严重不足。因此,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积极响应现代地理学学科发展趋势,重新审视地理实践教学的功能价值,主动应用地理实践科学的发展成果,不断拓展形式、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创新体系。

2、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驱动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研究对象特定的系统综合层次、区域(空间)层次和时间层次,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在解决复杂人地关系方面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方法优势,使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可以在社会经济建设的众多领域和层次发挥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全球变暖、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以及地理学本身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可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意义更加重大。事实上,今天的地理学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正因为如此,应用型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高校地理院系发挥学科优势、实现办学功能、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和选择。

然而,由于历史上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地理系绝大部分设在高师院校,新拓展的应用型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大多脱胎于地理教育专业,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必然带有浓厚的传统师范教育色彩,地理学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能力是应用型地理人才的重要标志和考量标准,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调整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形式,构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将地理学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优势与地理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结合起来,加强应用型地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

3、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驱动

随着地理学学科学性、技术性和系统性的加强,地理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理学正逐步成为社会的地理学、生活的地理学和素质教育的地理学,地理学的知识与技能已逐步成为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蔡运龙认为,地理学至少培养了学生的资源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空间感与地方感,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鉴赏能力。缺乏这些素养的人可称为“地理盲”,在全球化的时代,“地理盲”不可避免要落伍。《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也明确提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因此,地理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有用性”强调知识的应用与结合,即实践性。与此相适应,地理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模式已将实践教学列入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地理基础教育改革趋向要求高校在地理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响应,培养具有较高实践教学能力的中学地理教师。然而,当前高师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地理教育脱节,其突出表现之一在于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对滞后。因此,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另一紧迫任务就是应对地理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培养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地理师范型人才。

二、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趋向

实践教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和外延的发展始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息息相关。在以上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与驱动下,当前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大体呈现出以下趋向。

1、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迅速提升

长期以来,地理实践教学一直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教学体系中处于辅助地位,实验技术人员也被称之为教学辅助人员。随着地理学科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地理实践人才的大量需求,许多高校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无奈地发现,这一传统观念导致的严重后果已然成为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顽疾。因此,实施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教育部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及“质量工程”建设等工作中已经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列为重要评价指标和建设目标。高校地理院系应对学科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地理基础教育改革需求,也纷纷开始重新审视地理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功能和定位,通过延长

实践教学课时、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增加实践平台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地理实践教学改革。

2、在目标层次上表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取向

传统实践教学,无论是野外实习还是室内实验,往往围绕课程与课堂教学进行,具有演示性、认知性和验证性特点,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学习基本实践技能和方法。实践表明,其在地理学系统性和综合性思维方法训练、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即使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常常停留在记忆的表层。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国伟指出:适应国家和人类社会需求,地学教学方法改革要重点突出地学思维与技术、实践与能力和如何发挥人的最大聪明才智的教育和改革。对应三大驱动因素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地理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当前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在目标层次上普遍表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提升。如: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对项目实习的实践,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和鲁东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分别对研究性实习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对人文地理学野外调查方法的探究,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对地理野外实习思考,等等,均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

3、在目标实现途径上表现出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向

尽管科学研究和教学在大学内的结合由来已久,地理学研究也具有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建设和生产实践的优势和传统,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一直围绕着课程进行,未能跳出教学体系的视野,科学研究对实践教学改革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知识的更新和教师力量的加强,即便这样,也未能尽其所长。随着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研的优势和力量越来越多地向实践教学改革渗入,科教结合成为当前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向,具体表现在:第一,科研条件平台(如野外定位观测站,科研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平台(如学生实习基地、基础教学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与相互促进。第二,科研组织形式、科研活动与社会服务过程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结合,如导师制、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社会服务与专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等。第三,学科优势和特色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体现和应用。第四,教师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第五,学术骨干教师承担本科实验、实习教学等。

4、在目标实现形式上表现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由于观念的更新、目标层次的提升、目标实现途径的拓展、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地理实践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地理实践教学形式必然要突破传统的以野外实习为主的格局,走向多元化。首先,由于地理实践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以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为特征的实验教学形式迅速发展,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由于与社会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发展,以岗位实践为主要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成为实践教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由于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势,各种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

三、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综上所述,地理学学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地理专业人才结构的内在需求与现实差距构成了推动当前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强劲动力。这一动力的客观性与内在性决定了改革的重要性、必然性与持久性,并对改革方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同时,由于地理学学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地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在校际之间存在共同性,当前各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在观念、价值取向、实现途径与形式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这些特征和发展趋势,对进一步引导深化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具有普遍的意义。但由于在历史积淀、学科基础、办学条件、区域环境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各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方向、内容、措施不尽相同,这既是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校际差异性和多样性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满足多类型多层次地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

因此,高校深化地理实践教学改革,要在准确把握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地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客观评估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差距,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促进地理学科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和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实践教学的价值层次。同时,要积极借助学科尤其是地理实践科学发展的成果,发挥地理学科学研究在服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尊重高校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科教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和平台建设,促进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形式以及管理体制的创新。

[责任编辑:余大品]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农村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是国家综合国力在农业层面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日益成熟,需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在分析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经济管理对策,以为广大农村经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我國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很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非常重视“三农”的发展情况,不断出台相关的惠农政策,以促进“三农”发展。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经济也影响着农村各个方面的发展,因此重视“三农”发展,就要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从根本上来讲,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满足广大村民在经济收入方面的需求,导致农民外出打工。同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农村的和谐稳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使农村经济发展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农村经济管理的模式和方向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导向作用,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总结出提升农村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

1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本文从理论指导与解决方案两个方面总结了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希望更多人可以关注并支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1.1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保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农村经济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农村经济管理的强化可以使各区域因地制宜进行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构建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制度的基础上避免农村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在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1.2提供理论指导与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被推上了历史节点,社会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高效管理方法和手段,对农村经济管理者提出了新的管理水平与要求。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指导,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2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措施

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村主要是进行农业生产的阵地,发展农村经济要从农业生产入手。随着科技发展,一些先进农业生产机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其能够快速接受先进机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在学会使用机器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生产,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2 制定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可以对农村经济发展指导和约束。管理制度在构建时要以农民认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为基础,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转型,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科学管理制度可以利用先进农业生产机器进行农产品的加工,以拓展农产品市场,在丰富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加强管理工作中的细节

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包括合作社建设、账务管理、集体资产管理等多方面工作,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推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越发复杂,管理人员及管理部门的责任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国家不断强调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行工作创新,要强化细节管理。经济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与农民进行接触,了解农民的具体需求,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报告的撰写,以减轻农民负担。

2.4因地制宜进行管理

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和水平不同,农村经济管理内容也要因地制宜进行管理。我国农村数量多,村与村之间的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条件等不相同,资源使用也不相同,在进行经济管理时要根据农村农业生产特色及优势进行管理制度制定,通过网络了解市场需求,并与农村农业生产进行有效连接,在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岐.简议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

[2]孙建慧,卢秀红.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5,(18).

[3]王秀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 现代农业,2016,(07).

[4]李亚楠.新时期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策略及建议[J].人才资源开发,2014,(24).

作者简介:蒋国志,本科学历,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上一篇:法律本科论文下一篇:打赏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