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范文

2023-09-18

情境教学范文第1篇

1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1.1 通过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疑是思之源, 有了疑问学生就有了思考的内驱力,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的或富有悬念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悬念型的问题情境:教师让学生准备好一张纸, 指导学生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 把裁后的两等份纸叠起来再进行两等分, 如此下去, 第43次后所有裁后的纸叠在一起的厚度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大概只有0.06毫米左右,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385000千米, 同学们你相信这样的结论吗?学生很是好奇, 纷纷动手做起来并不时的进行讨论。学生感觉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教师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即有理数的乘方。这样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再如教学“求代数式的值”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情境, 让学生见证教师的神奇。教师先对学生说:你们随便想一个数, 用你想的数乘以3后加上8, 然后把所得结果乘以2减去16, 你只需告诉我最后的结果, 我能在一秒钟内说出你所想的数。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迫切想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当老师说出化简后的代数式时, 学生会认识到化简代数式的重要性,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2 利用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数学学习注重实践, 教学中要把情境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 教师可以利用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已经储存了角的概念、三角形的概念、内错角等的知识, 教师要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之间的逻辑不明显, 学生很难想到要研究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教学前先让学生温习三角形的概念, 教师提出问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没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会引出很多结果, 学生可能会对两角之和与第三个角的大小作对比, 或者角与角的相等与不相等作对比等。学生还不会明确的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操作:让学生任意画直角、钝角或锐角三角形, 再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有没有什么规律?学生经过动手操作、测量、计算, 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大都在180°左右。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测量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但结果基本上都在180°左右, 是不是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样的规律呢?为了证实, 请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 再拼在一起, 看看结果会怎样?学生想了不同的方法, 纷纷动手操作, 完成实验后学生会发现三内角拼在一起会成为一个平角。这样学生在操作中, 不仅理解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3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要应用于生活。因此, 初中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的联系起来, 创设相应的情境,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开启学生思维, 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 结合学生基本上都玩过跷跷板的经历, 可以创设情境:小红和爸爸、妈妈一起逛公园, 三人想玩跷跷板, 爸爸体重是80千克, 自己坐在一端;妈妈体重50千克, 小红和妈妈一起坐在另一端, 但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 小红又拿过来一个重10千克的哑铃, 结果, 爸爸被高高翘起, 小红和妈妈着地。请思考小红的体重范围大概是多少?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能让学生认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满足两个不等式, 在对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抽象出不等式, 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 从而深入理解不等式组的意义。

1.4 借助数学故事、历史问题创设情境

初中生活泼好动, 他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故事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故事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开启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古印度的一位国王, 非常喜欢下棋, 为了找到下棋高手, 曾在全国范围内征召高手并承诺:谁能战胜国王, 国王就满足谁一个要求。很多人都前来尝试, 后来一个僧人战胜了国王, 国王问他有什么要求。他就让国王在棋盘上放麦粒, 第一格放1粒, 第二格放2粒, 第三格放4粒, 然后放8粒, 16粒, 32粒等, 一直放到第64格, 他只要棋盘上的麦粒。国王很是高兴, 觉得这个僧人有点傻, 只要这么一点麦粒。僧人说恐怕我的要求您一下子满足不了。那国王能不能满足僧人的要求呢?答案肯定是不能的, 一位加在一起棋盘上所放的麦粒重量大概为1800亿吨。学生很是好奇, 怎么会这么多, 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在学生疑问中, 很自然地进入“有理数的乘方”教学。

1.5 设计游戏创设情境

初中生喜欢游戏, 很容易参与到其中。通过游戏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认识事件的可能性”时, 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判断一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设计“我们组最棒”的竞争性游戏:请各组 (小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搭配) 结合身边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事件, 再请其他小组回答该事件会不会发生, 如果回答正确再继续回答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回答正确的小组将获得一份奖励, 如果回答错误则出题方获得相应奖励。最后看看哪一组获得的奖励做多, 评出最棒的小组。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学生思维, 从而设计出很多富有意义的事件。

2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情境创设是否适当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良好的数学情境能使课堂更加精彩,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激发学生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并不是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还存在一些误区, 这就要求我们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2.1 注重有效性

情境有效性是说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 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创设情境时首先要做的是考虑情境是否有效。如教学“勾股定理”时, 有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两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4、5;5、12、13, 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并推出任意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创设情境, 学生无法经历勾股定理的形成过程, 体会不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完不成预期的目标, 因此是无效情境。

2.2 注重发展性

情境创设的发展性是说情境应具有促进学生继续学习、深入学习的作用, 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因此教学情境创设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提出当前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同时又含有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 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 我们都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和发展性,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情境的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一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缺乏学习的热情。因此,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就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情境教学能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正是激励、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创设,方法

参考文献

[1] 钟文琴.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9 (8) .

情境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理论;实践;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理论知识和情境化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应用能力。教师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在英语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注重趣味性和生活化,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发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营造高效英语教学课堂。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需求,创设和教学内容相互关联的氛围和情境,也可以称为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情境教学的主要特征有情境性、自主性、参与性,教师要把教學信息资源作为素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情境活动中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效率。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建一个英语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环境、语言中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具备较强的感染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学氛围较为枯燥,而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积极研究、探寻、了解,能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中。

3.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导致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无法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而开展情境教学能够把英语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为学生创建多种教学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提高初中英语情境教学质量的方法

1.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学到知识,并且得到一定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例如,在学习“There be...”句型时,教师采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组学生书包里的东西进行猜测,猜对的学生可以继续参加游戏,而猜错的要进行旁观,这样学生既感受到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充分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学好英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How can I get to...”这个句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来举例子,教师可以提问:“学校到你家的路应该如何走?”这样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把答案说出来,通过此句型的练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其实很简单,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

3.情境教学法不能局限在课堂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中,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知识,也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其他同学互通电话,用所学的英语交流,以此总结自身英语的不足,然后针对不足的地方加以巩固。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拓宽自身的英语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QQ群,课下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一些优秀的英语素材让学生学习。

在初中英语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英语教学有浓厚的兴趣,愿意积极、自主地投入到教学中,师生之间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艳.发挥信息辅助作用 夯实情境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88-89.

[2]邹华.初中英语讨论式教学初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S1):75-77.

情境教学范文第3篇

一、创设材料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情境教学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材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广东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看,它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要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创设与教材相融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所以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法找到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现实生活材料,到图书馆找报刊杂志、网上、广播和电视中找相关的情境材料,然后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启了他们的智慧,开拓了他们的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师应在问题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毅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做到精心设计,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之入境。如在《自立自强》教学中,首先设疑激趣:你是否有过依赖的时候,当时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想自立自强?从实际入手,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对事例的阅读和自身实际的反思,以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可以有不同见解,只要有道理,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能解决自身问题就可以。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这个问题的设置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主探究、认知,同时让学生在情感、思想、价值观上有所收获。但要注意的是,在设立问题情境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

1 原则来合理地设置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看书找答案上;在组织教学程序时,要及时针对学生的发现活动作出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运用正确的思维规律,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问题情境的积极作用。

三、创设活动情境,运用情境导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必须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情境导行,可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中学生童心未泯,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东西非常关注。在导行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情境表演,让他们进入角色,在道德行为里加入学生自己的形象,促使学生把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鞭策自己去努力实践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在广东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文明交往》一课中,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文明交往方面的图片或照片,同时播放歌曲:《找朋友》。(这首幼儿时代就耳熟能详的歌曲,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文明交往有何意义?)。 然后,通过小品《买书》的表演,虽是一件很小的事,却使学生知道文明交往就是要懂得尊重人,学会礼貌待人,还要掌握交往的艺术;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从而提高交往能力。这样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运用情境导行,让学生在看中、做中、玩中、演中知情明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加强其良好品德的养成。

四、创设爱心情境,铺垫情感基调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哈姆柴克认为: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充满爱的教育氛围,才能使学生心理感到安全,才能坦然接受学习。古人也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可见,与学生情感交流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惯性。与学生情感的接近,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在这一感情基奠下,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会主动、自觉,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所以在情感的情境中学生感到的是人格的尊重、自身价值的存在和智慧的展示以及爱心的温暖,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主观所需,成为他们情感所驱动的主动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以诚心、耐心、爱心、热心来建构教学的情境,不用“教鞭治学”;更不做体罚、变相体罚的“形象大使”,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交流中实现自主学习。

五、优设评价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优设评价情境,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活求知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对学生的最终判决,而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促进和提高。所以,注重营造良好的评价情境非常重要。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发展,实现个体价值。这一情境要教师去精心的营造学生学习、发言中,一个满意的眼神,一个奖励的微笑,一个好的手势,一段鼓励性的话语,都是在无形中建构评价情境。另外,对于那些对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学生,用最大的耐心、关心和尊重去对待,及时发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让他们在这种情境中体验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迎接各种挑战。还有,应将单独的教师评价情境转化为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情境,这种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情境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促进他们自主去探究,全面地认识自己。

六、运用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广东版八年思想政治中《维护人身权力》一节中,选取我国著名小品演员赵丽蓉和巩汉林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通过多媒体把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愉悦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像力,又进行了美的陶冶和教育,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情境教学范文第4篇

1 巧妙设计导入情境, 营造积极学习氛围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 无论是教师的活动, 还是学生的活动, 其目的是一致的, 那就是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经验, 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标, 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 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鼓励, 给学生以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鼓舞, 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并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例如, 我在讲授“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节时, 我站在讲台提问学生“老师长得漂亮吗?”问题的提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你为什么觉得老师漂亮?”学生七嘴八舌, 跃跃欲试, 此时, 我抓住学生的心理, 进一步引导“其实老师长得并不漂亮, 只是眼、耳、鼻……长在应该在的地方, 而且大小均匀, 左右对称, 最多算是长得标志罢了。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有这种特征。”由此引入新课——生活中的轴对称。

其实活动情境的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数学活动的设计既可用与现实生活或真实世界有联系的实例, 又可关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讲授“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在“9.11”事件中, 恐怖分子用一架飞机撞击了美国军事指挥中心——五角大楼, 使这座著名的建筑物的一角遭到了严重破坏, 死伤数人, 接着出示五角大楼的俯视图片引出问题:大楼的俯视图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你想知道大楼的五个角的度数之和吗?这样, 一个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情境产生了。

2 精心设计实验情境,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新课标指出, 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就必须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前提, 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突出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经历, 强调学生的多种形式的参与, 重视直接经验和对直接经验的改造与发展, 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时间、空间和方法指导, 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 用实验的方法, 发现数学的一些定理和规律, 可以使学生的认识从繁杂的推理和计算中解脱出来, 进而可以使学生的认识过程由具体到抽象, 由感性到理性, 使十分繁琐抽象的推理, 变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操作, 重视数学实验, 是加强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 既能解决问题, 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如在讲授“随机事件和概率”一章时, 我设计了掷硬币、摸球、抽取卡片等游戏,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通过实验和分析, 使学生体验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从而区分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另外, 学生经历猜想、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初步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一个定性的认识, 然后过渡到定量描述。在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的条件下, 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体会概率的意义, 从而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再如讲授“轴对称的性质”时, 我引导学生利用剪纸的操作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在剪纸操作中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对应点与折痕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对应线段、对应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亲自测量进行验证, 从而形成对轴对称性质的深刻认识, 给学生创设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 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坚定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

《新课标》指出,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适当的问题情境为引导, 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产生学习的起点是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就是学习过程的本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 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质疑、释疑, 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 形成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 以求学生对问题积极主动的探索。

如在讲授“正方形”一节时, 涉及到一个问题:“矩形满足什么条件时就是正方形?”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 我拿出一张矩形纸片, 问学生“如何把这张矩形纸片剪成一个正方形纸片?”顿时学生情绪高涨, 争先恐后地回答“只要将纸片折叠, 沿着落在长方形内的边剪开即可得正方形。”“那要是将长方形纸片换成长方形木板呢?”我继续追问, 学生沉思不语, 陷入欲求不得的状态, 此时, 学生的求知欲最强烈, 思维最活跃, 注意力也最集中, 见时机已成熟, 我引导学生观察纸片的折叠过程, 找出折叠后各边的等量关系, 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这样。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适合新课标的要求。

总之,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每位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 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取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努力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自己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变成适合学生探索研究问题的素材, 多给学生提供活动的余地, 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 多一点成功的愉悦, 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情境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 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境教学范文第5篇

1 利用角色扮演, 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

在外科教学中, 有的内容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作为学习理论或体征的检查方法于演示中完成, 使学生在具体、形象、乐中获得知识。我在上《急性阑尾炎》这章节, 讲到阑尾炎的检查法, 如果单纯从书本理论到理论, 象读书一样, 学生就很难明白, 我让一个学生扮演病人, 一个学生扮演医生检查, 检查压到右下腹麦氏点时, 扮演病人的学生马上叫痛。其他腰大肌试验, 娄夫辛征试验, 闭孔内肌试验逐一演示, 学生一目了然, 很快就能掌握, 并对所学知识终生难忘。在急性典型胆囊炎检查墨菲征阳性时, 一个学生扮演病人, 我扮演医生, 在检查时, 让“病人”深吸气过程中, 如果突然出现痛苦表情并突然屏气, 这就是墨菲式体征。

2 借助图像, 增强感性认识

图像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 它包括多媒体课件图象, 影视图录象、课本的插图、图表、挂图、标本以及黑板画图等等。特别外科更是一个形象学、形态学、每个疾病必须知道它的解剖、生理、病理等 (解剖学是外科的大门) , 能使教学环境宽松化, 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 枯躁的问题趣味化, 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如讲腹股沟疝时, 首先让学生到解剖室, 在人体标本上辨认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及邻近组织解剖, 然后再上腹股沟疝时, 对腹股沟疝的概念、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易于撑握。再如上烧伤时, 多媒体课件把各度烧伤的深度, 创面外观特点演示给学生时, 学生目光炯炯有神, 一种好奇, 一种兴趣, 一种求知欲马上表现出来, 显然我们的外科教学效果也就显示出来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 除书本知识外, 多接触临床, 撑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 搜集相关教学标本等等。

3 巧用幽默, 从中获取知识

幽默是教学艺术的一种特殊教学方式, 在外科教学中, 巧用幽创设情境, 可以使抽象知识趣味化。经常运用幽默艺术, 不仅可以活跃课常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 而且起到发展学生思维力的功能。在讲授《腹外疝》章节时, 我先讲述我在门诊看病人时的一个故事:一个患者来看病, 主诉病史时说:“医生, 我近段阳囊的部位出现一个奇怪肿物, 我起床, 它也跟着起床, 向阴囊突出时阴囊变大, 并下坠;我睡觉, 它也睡觉, 阴囊缩小, 肿物缩小或消失。”这就是典型腹股沟易复性斜疝的典型表现。大家听完哈哈大笑, 这就说明他们在笑中已经掌握腹股沟易复性斜疝的临床特征。

4 结合临床病例, 设境求知

书本的知识是为临床服务, 要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变新, 新的疾病出现和某些疾病的灭绝, 新的医疗技术的发展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理念、教学体制的改革, 教学要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和临床的要求, 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要结合临床讲授, 设境让学生获得知识。我在讲授《外伤性脾破裂》这章节, 先引出一个病历。“某年某日我在医院值夜班, 基层医院有一个车祸的危重病人, 要求我们开车出诊接回来手术。我到该院发现病人面色苍白, 四肢冰冷, 血压下降, 脉博细速, 检查病人左上腹明显压痛, 反跳痛, 全腹肌轻度抵抗。左下腹腔穿刺抽不凝固鲜血5毫升。”病史的陈述, 一个外伤性脾破裂, 出血性休克的病例的病状体征就显现了, 同学们静悄悄地渴望听下去, 病人是死是活?老师是如何处理的?我继续讲述外伤性脾破裂, 出血性休克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同学们听起课来不感到枯躁无味, 而是如饥似渴, 津津有味, 专心致志地求知。

5 妙设提问, 以“疑”增知

课堂提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发掘学生智力,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也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 教师进行课堂调控的重要方法。通过提问,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了回忆、对比、综合、概括和创新, 激发了兴趣, 集中了注意力, 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针对具体的病例, 紧紧围绕问题, 将知识进行整合、思考、分析和研究, 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讨论中涉及的难题及讨论提纲中的问题。同时, 有的学生还会提出老师未提出的而又值得思考的问题,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启发诱导式的转化, 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学习。同学们围绕预设问题展开讨论, 各抒已见, 大胆交流自己的独特见解,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6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优促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技术的教学手段不断运用到教学中来, 把知识科学、快速、有效地转输给学生, 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 越来越不适应这一目的实现, 而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和课堂中的应用, 给课堂教学翻开了新的一页,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 不单纯是教学技术的引进, 而且是教学艺术的发挥, 它必然会引起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 学生参与等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所谓“多媒体教学”, 具体的说, 是指在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中, 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份, 恰当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 各取所长, 相辅助相成, 构成教学信息, 传输及反馈的调节的优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多媒体教学随时变换文字、图片、影像等各种资料, 直观地把感性、理性的知识传授, 激发学习兴趣, 突出教材重点, 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

7 设“沟通”、“和谐”情境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专业的教学, 同时还要在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育人”。常言道:“百行, 德为首。”这就要求教师关心学生, 了解学生, 爱护学生, 对学生态度和蔼, 以自己的行为感化学生, 这样教学氛围变压抑为活跃, 教学效果得以实现, 增强了课堂的凝聚力, 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并从中获得教学的第一手反馈信息, 检验教学效果, 进一步调整改进完善教学方法, 教师也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优弱点, 并给肯定和指导, 促进教学相长, 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能表现出对病人理解、关心、体贴和责任感, 有爱岗敬业精神, 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总之, 创设教学情境是一门艺术, 适应于不同专业, 不同层次的学生, 特别适应于中、高职教育的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精心创设合理的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 带着积极的情绪学习和思考, 可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目的为了寻求能更好适应外科医疗、护理人才需求的一种教学方法;方法通过对目前学生学习状况、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结论目前医学教育的改革一是教育理论的改革;二是教育思路的改革;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外科学,教学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情境教学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已经非常普遍。通过情境创设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才能让美术教育不断进步。文章围绕“以有效情境营造高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有效情境;高中美术;教学实践;策略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构建高效的课堂,能够让美术教育改革得以深入发展。对此,高中美术教师在授课过程,应该重视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一、创设音乐情境,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与美术这种视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都是人们表达内心感受,传递美与正能量的一种方式。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音乐元素,通过音乐旋律去启迪学生的心灵,产生艺术上的共鸣,有助于高中学生美术学习体验的升级。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播放去创设对应的情感情境,让美术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感受到美术作品之美。以情感共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高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美术作品类型较多,每一种美术作品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与不同的情感要素。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美术鉴赏的意义”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引导学生观察艺术家长期探索形成的美术规律,比如中国古代建筑、古罗马建筑等,这些艺术来源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和音乐,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欣赏本节课的艺术作品。在欣赏古拉斯科岩画这幅作品时,教师可以结合作品特色,给学生播放美术家的自画像,配备相应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自画像的造型特点,随着音乐作品,走进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不同的音乐作品,能够给学生不同的支撑,让学生更好地与美术作品的作者互动,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同时,能够关注每一个美术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知识,积极了解与美术作品相关的社会文化,以此来解决美术教学难题。

二、创设探究情境,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在高中阶段,教师要提升美术教学的层次。以美术教学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具有个人美术创作意识,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人才。新课程改革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教学有宽广的拓展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思维与个人情感,融合到美术学习内容中去,才能让学生的艺术能力得以提高。要丰富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更要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内涵与人文知识。高中美术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创新与探究情境的打造,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将美术知识与学习情境结合在一起,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效率。

比如在讲解“人间生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认知欧洲文艺复兴画坛三杰及其代表作品,并通过学习文艺复兴时代的背景知识和欧洲艺术特点,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在这一课引导学生分析《最后的晚餐》这幅美术作品,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感受到人文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是教学难点。打造探究情境,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在观察与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积极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像“关于《最后的晚餐》这幅美术作品你了解多少?”引导学生观察三幅不同画家所画的《最后的晚餐》进行比较,探究其在构图、人物表情刻划、透视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这样的探究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专项知识。

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在创设课堂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高中学生的需求。具有娱乐性的游戏情境,还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游戏去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之间的比拼以及真实化的参与,都能让美术学习过程变得多元化。

比如在学习“审美自律”这一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及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了解中國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让学生像文人观看新的文学作品一样去点评,去欣赏。通过古人观赏艺术作品行为模仿氛围的营造去打造情境,让学生以文人骚客的形式发表自己对于《兰亭序》的看法,有助于课堂游戏情境的形成,更能让学生之间开展竞争,纷纷发表新的观点。这样的美术教学活动,能够让中国书法之美得以展现,也能够让学生获得文人骚客的体验感。

四、创设实践情境,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之所以利用情境教学法组织美术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真实的体验,推翻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活跃课堂氛围。在先进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之后,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设备去组织教学。但开拓全新的教学空间,促进学生体验与实践,是打造情境的另外一种方式。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真实性,有利于学生将美术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推进美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莫奈的《日出印象》这个作品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郊游的形式去观看日出。看一看生活中真实的日出与美术作品中的日出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艺术家对大自然的表达方式。

五、小结

综上所述,在情境教学法得到青睐的近几年,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究情境教学法与各个学科的结合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美术教学,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受到艺术的熏陶,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欣赏,一边提高,才能促进学生成为美术艺术的追求者,在美术学习实践中获得更多艺术感触。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J]. 夏海龙.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0)

[2]谈提高学生对高中美术学习兴趣的方法[J]. 庞海东. 中国校外教育. 2017(31)

[3]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夏天. 美术教育研究. 2017(24)

上一篇:克雷洛夫的作品范文下一篇:快乐来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