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申请采购图书范文

2023-09-23

图书馆申请采购图书范文第1篇

[摘 要] 利用网络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展开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 分析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 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外文电子图书; 数据库;高校图书馆

人类文化已步入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化出版时代,电子图书的出现是信息时代文献信息 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 的多元化、高层次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外文图书是国外 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总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能迅速反映国外各领域的 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对于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近年来,由于各 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相对短缺以及外文原版图书订购费用高、利用率低等原因,外文图书 的采购量呈逐年下滑趋势,而高校读者对外文资料的需求却在日益上升。[1]因此 ,通过网 络调查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 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现状

1.1 研究方法

笔者于2009年6月10—15日,根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www. edu. cn)提供的全国普 通高校名单,采取直接登录网站网页的方式,依据学校办学能力及性质相似的原则,筛选出 全国各省市60所有代表性的高校,其中“211高校”30所、省属二本以上高校30所。 本论 文主要利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并利用统计学知识 对数据进行分析。[LL] 1.2研究结果

1.2.1 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来源分析。 在被调查的60所高校图书馆中,71.67%的图书馆收藏有外文电子图书资源。 这些资源主要来 自以下5个渠道:第一是电子书商。这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来源,电子书商通过其商业化的 运作模式,往往在提供的图书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提供的检索软件功能也比较全面,如 NetLibrary专为图书馆定制的TitleSelect和TitleDirect功能模块,可以在网上提交订 单,这些功能使电子图书的订购过程更加流畅。第二,单独一家出版社或几家出版社联合组 建的电子图书公司。它们往往无法在图书数量上形成较大规模,检索软件也比较简单,但在 图书新颖性方面却胜过其他电子书商,如Safari就以提供IT领域的覆盖全面而有深度的电子 图 书为目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目内容。第三,政府发展计划项目。比如中美百万册电子图 书、美星数字图书馆等。这类数据库只对指定学校开放,资源有限。第四,自建外文电子数 据库。在遵守版权法的基础上,将本校的一些外文电子图书进行扫描处理,在小范围内供教 学科研使用。第五,互联网上免费的外文电子图书资源。随着开放获取活动的开展,这类资 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自建和免费的电子图书数据库具有不稳定 的特点,所以本文在统计数据时只统计电子书商、出版社、政府的发展计划项目提供的外文 电子图书数据库。

1.2.2 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资源统计。被调查的60所高校图书馆共建有17种外文电子图书数 据库,具体情况见表1、2。

2 我国高校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211高校”比普通高校更重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

“211高校”引进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明显高于普通高校。被调 查的6 0所高校平均引进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1.83个,其中“211高校”2.8个,普通高校0.63个, “211高校”平均拥有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数量是普通高校的4.44倍;“211高校”引进4 个以上数据库的 学校占4333%,普通高校则为0;另外,还有46.67%的普通 高校没有订购外文电子图书数据 库。在数据库的建设质量上,“211高校”图书馆引进的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主要来源于电 子书 商和出版社,如大部分“211高校”都引进了Ebrary、Neblibrary、Springer、EEBO、EECO 等高质量数据库的1种或几种,同时也兼顾引进其他一些政府发展计划项目的数据库。[2]

“211高校”比普通高校重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的原因主要有3个:第一,“211高校 ”大部分是综合性高校,办学层次较高,各方投入的经费较多;第二,“211高校”对于科 研工作更 加重视,读者对于外文原版图书的需求量较普通高校大;第三,“211高校”读者的信息素 养要 强于普通高校,这是直接导致“211高校”引进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在数量和质量上更胜一 筹的 客观原因。

2.2 专业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专业数据库是文献信息的精髓,图书馆应根据本校读者结构和重 点学科开发情况组建独特内容的专业数据库。专业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是专业数据库的重要 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高校引进的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都以综合性为主,在覆盖的全 面性和深度方面稍有欠缺。在经过高校合并潮后,我国有很多医学院校、财经院校等相继并 入 一些211高校,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却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专业的外文电子 图书数据库建设。虽然越来越多的专业电子图书数据库如Karger(医学类)、 Safa ri(IT类)、Morgan & Claypool(工程类)等可以供图书馆引进,但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极 少数的高校订购了此类数据库。在被调查的高校中,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在专业电子图书数 据库的建设上做得比较好。

2.3 资源揭示不够完善

图书馆拥有的馆藏资源种类很多,电子图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据调查,电子图书的利用率 虽然稳定,但还是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外文电子图书的利用率。在对60所高校图书馆的网 站进行调查时,通过相应的链接能找到“外文电子图书”的学校占55%,另 外45%的高校图书 馆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和其他的电子资源混排在一起。

3 我国高校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的对策研究

3.1 积极组织集团采购

目前我国高校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各省市也有相关的一些文献保 障机构, 比如江苏省文献保障体系(JALIS)、北京地区文献保障体系(BALIS)等。各集团在充分调 研的基础上,根据主要服务对象的需求,对欲购买的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组织集团试用,再 根据试用情况,进行集团购买。我国很多“211高校”拥有的Neblibrary、EEBO、EECO等数 据库 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引进的。集团采购一方面可以降低购买费用,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可以通过 签订合同或协议的方式与出版商或电子图书销售商就复制次数、转载等问题达成共识 ,从而避免版权纠纷。在开展集团采购时,各文献保障体系应尽可能做好采购宣传,增加 参与采购的单位数量,让更多高校得到集团采购的实惠。目前有很多大学城组建的教学联合 体,如江苏南京仙林大学城教学联合体、徐州教学联合体等,在资源的联合采购方面发 挥了积极作用。

3.2 实现与OPAC之间的整合功能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各类电子书刊和数据库层出不穷,数据库检索平台各不相同、 收录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读者想了解图书馆是否收藏某本书,需逐一登录有 关电子图书数据库及OPAC系统,检索过程繁琐。将电子图书与OPAC进行系统整合,实现一站 式检索,对于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率、节约图书购置经费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电 子期刊及电子图书与OPAC系统间的整合展开了大量的研究[3—4]。外文电子图书 数据库大 部分提供了MARC数据,与OPAC之间的整合功能一般都比较好。但由于国内高校图书馆引进的 图书管理系统各不相同,在实现整合功能时存在一些问题。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对这 类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如北方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图书馆将大部分外文电子图书整合进 OPAC等。[5]未来图书馆应引进、开发新的电子图书服务系统,以适应多种载体 类型文献资源并存的状况。同时还要进行统一著录,将电子图书整合到馆藏中,便于管理和 利用。

3.3 加强免费外文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设

随着开放存取活动的发展,免费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并以其独特的性能日 益成为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重要的信息源。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收集互联网上的免费外文 电子书刊资源,使之成为馆藏资源的有力补充,满足读者对外文电子图 书的需求。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免费外文电子图书主要来源途径如下:1)电子书商在 网站上提供的部分免费电子资源,比如Netlibrary;2)Google Books里有相当数量 的图书 提供全文电子链接,而且所提供图书的质量较高,以英文图书为主;3)部分出版社提供的 免费图书,比如Cambridge press等。获取方式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各类学术信息门户等 。目前我国高校收集的比较有价值的免费外文电子图书如下:Asia.com免费外文电子图书、 EScholarship Editions、Knovel四种免费化学参考书、NAP免费电子图书、www.asiaing.co m、Free Books 4 Doctors等。

3.4 加强资源共享,开展馆际合作

自1999年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图书馆界跨系统、跨地 区 、跨 行业的联合与协作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资源共享在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 。当今图书馆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馆际互借,开展得比较多的是印 刷型图书和期刊的馆际互借,在电子图书方面开展的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外文电子 图书。主要原因在于引进的很多数据库有版权保护方式,限制了互借服务的发展。为了 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对外文电子图书的部分 内容、部分章节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6]

4 结 语

随着高校图书馆与电子图书发行公司合作的不断深化,一些质量好、标准高、收藏价值大的 电子图书正逐步在读者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作用。为了提高外文电子图书的利用率,高校图 书馆应对数据库进行宣传,同时大力加强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使用培训,使外文电子图 书成为纸本图书切实有效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黄 华.外文图书利用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3):80— 81.

[2] 关志英.三种西文电子图书系统的比较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5):34—3 9.

[3] 巩林立.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与 OPAC系统整合初探[J].图书馆杂志, 2005(10): 44—46.

[4] 陈 进,王杰贞,刘宝杰. 图书馆书目数据与电子图书资源整合[J]. 现代图书情 报技术,2006 (1):86—88.

[5] 张秋萍,袁 昊. Ebrary电子图书与OPAC系统整合[J].图书馆杂志, 2008(1):3 3 —35.

[6] 龙旭梅, 宋金燕.西文电子图书对图书馆的影响与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5):23—24.

[收稿时间]2009-12-14

[作者简介]高俊芳(1976—),女,馆员,研究生,现就职于徐州 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图书馆; 任秀梅(1968—),女,助理馆员,大专,现就职于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图书馆。

图书馆申请采购图书范文第2篇

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最佳功能,特制定以下采购计划:

一、事先调查。采购前制作调查表,重点发放对象: 小学校师生 。

二、完善种类。努力完善图书种类,尽量做到22大类不留空缺,力求满足读者方方面面的需求。

三、突出重点。根据历年图书利用率,重点采购读者喜看爱看的图书,尽量不留图书死角。

四、考虑外借点。采购图书时要考虑外借点情况,听取各外借点合理建议和要求,为他们添置利用率最高的图书。

五、满足个别读者需求。一些读者主动提供书名,我们将尽快将图书采回、分编、上架,想读所想,急读者所需。

六、随时注意出版动态,如果分集书有续集出来,要及时采购,尽量采齐。

七、对于公招或考研类复习指导图书,要着情考虑更新版本。

图书馆申请采购图书范文第3篇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政府采购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建设成为高水平、高质量的高校图书馆。就以往来说, 我国的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非常混乱, 而且缺乏相应的制度, 很多图书馆的采购人员往往利用公共的社会资源为个人谋利。这就导致在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 许多单位的采购人员完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采购一些较为便宜的图书资源, 而且在采购的过程中很多单位的采购人员往往只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所以在采购环节中, 经常会导致图书馆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 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 对高校图书馆实施政府采购有利于改变这种现象。图书馆的采购人员在制度的约束下按着高水平、高质量的目标去采购。

(二) 有利于在最大范围内保障图书经费的使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往往是比较有限的, 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 许许多多的地方都需要经费, 因此书籍的采购经费就成为了非常有限的资源。但是在传统的采购制度下, 这些有限的经费并没有得到十分合理的利用。在显示的采购过程中, 许多采购人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采购图书, 导致图书馆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不能够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在图书馆中经常会发现许多的书没有被翻动过的现象。因此, 针对这种情形坚决实施政府采购, 可以促使高校采购人员对图书馆所需要的书目进行认真地分析。将有限的资金利用到刀刃上。

(三) 有利于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在很多年的时间内, 我国都没有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目前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和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我国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但是反观我国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 我们就会发现, 往往很多的图书馆没有能够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 是由于在采购的过程中缺乏政府部门的有利监督, 采购人员往往依靠一些熟人关系进行招标, 这就导致一些根本不具有资格的公司也参与到招标的过程中来, 甚至有的公司还被设定为图书馆的经常采购单位。实施政府采购后, 可以从根本上直接改变这种现象。

二、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图书馆图书政府采购虚有其名。根据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 目前许多的高校图书馆虽然美其名曰实施了政府采购, 但是就其本质上来说, 还只是停留在某些空泛的层面, 只是徒有其表。在很多高校中, 根本就没有设立专门的政府采购负责小组。有一些高校虽然成立了小组, 但是小组内部的成员往往是外行人, 在实际采购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两个人具体负责。在采购的过程中往往也只是这一两个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导致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采购环境比较严峻。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的一些高校在采购的时候只是为了完成采购的任务, 没有真正的将这些工作落到实处。

(二) 高校图书馆招标制度处于落后状态。就政府采购来说, 其本质是为了实现在一个公正的环境下, 通过各个企业单位的投标竞争, 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但是, 在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考察了我国几所高校的图书馆政府采购的招标工作后发现, 我国高校图书馆政府采购招标的工作, 可以说还处于初级水准, 而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太多的专业水准, 在管理方面也欠缺一些基本的措施。虽然存在着招标投标制度, 但是并没有真正发挥这些制度的经济价值。这可以说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一个较大的问题, 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

(三) 在政府采购的环节中缺乏相应的监督体制。监督不是目的, 监督的目的是保障高校图书馆能够向着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方向运行。政府采购工作在我国已经实施很多年了, 而且相应的环节也基本上得到了确立。高校图书馆采购运行的过程在总体上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但是目前一个较大的问题是缺乏明确的、持续的监督。在许多高校中存在着一种现象, 就是监督工作往往到投标阶段就截止了, 对后续发生的一系列图书采购活动没有相应的监督体制。这就导致在图书馆采购的过程中一些采购人员利用这个监督的空白阶段进行个人谋利行为。

三、提高高校图书馆图书政府采购能力的对策

(一) 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制。在前面我们分析了由于缺乏有效的全方位的监督导致在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政府采购环节中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因此,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第一, 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采购资金和采购信息的核对工作。第二, 我们的政府采购工作小组要对采购的预算进行审核。第三, 学校的其他监督部门要积极地参与进来, 指定专门的人员对采购工作进行专项的监督。只有从上面的几个环节入手, 才能够保障高校图书馆图书政府采购的透明性。

(二) 加强对高校图书馆采购部门的工作培训。招标投标工作的处理是比较复杂的, 往往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才能够处理好这些日常的经济事务。我们的图书馆采购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采购知识, 但是在招标和投标方面往往还比较欠缺。所以, 在建设高水平的图书馆的过程中, 要想落实高校图书馆政府采购就必须加强对高校图书馆采购部门的工作培训。一方面, 在平时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知识培训, 采购人员是采购活动的直接实施者, 可以说, 采购人员的水平高低, 直接制约了图书馆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 也要加强对图书馆采购领导工作小组的培训, 增加监督的能力。

(三) 强化高校图书馆政府采购的信息管理工作。根据有关的规定, 高校图书馆政府采购行为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针对社会进行公布。目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都已经利用计算机进行发布工作。因此, 在实施采购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借助计算机这一时代性的产物, 建立自己的专门化的采购网站, 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的信息。在发布信息的时候要确保信息的专业化和准确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社会上的一些企业能够及时地掌握相关的信息, 进行相关的招标和投标工作, 有利于资源向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在本篇文章中, 我们看到,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图书馆采购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建立高水平、高质量图书馆的目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但是,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我们的相关人员一定要注意结合自身高校图书馆政府采购的特点, 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政府采购的现实意义, 然后侧重于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政府采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政府采购,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胡劲松.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1) :92~94.

[2] 艾家凤.高校图书馆图书政府采购问题法律探析[J].铜陵学院学报, 2008 (01) :60~61.

[3] 温涓, 丁邦友.高校图书馆实行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8) :114~115.

图书馆申请采购图书范文第4篇

图书馆工作用电脑主机已经使用7年时间,使用速度较慢且故障频率高,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现申请更换五台工作用机。电脑主机规格参数建议如下:CPU:奔腾双核G645,内存:4GB,独立显示卡:1GB,硬盘:500GB或者1TB。

为了节约经费,现只需更换电脑主机即可。推荐使用惠普品牌,使用中发现惠普品牌电脑运行中较为稳定,散热性能较好,长时间使用无蓝屏现象。推荐惠普电脑型号为:惠普(HP) P6-1389CX 台式主机(G645 4G 1T 1GB独显 DVD 键鼠 Linux),较为符合图书馆的使用需求,市场价格约为:2500元/台。

图书馆申请采购图书范文第5篇

[摘 要]数字资源采购已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体现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遵循政府采购制度,实现数字资源采购的经济性和合法性。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数字资源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缺陷,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以保证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成本与收益;数字资源;采购策略

Procurement Strategy of Digital Resources Based on Cost-benefit AnalysisLin Xiaohua

(Library,Maoming College,Maoming 525000,China)

近年来,随着数字资源的普及和发展,全国各类型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数字资源已成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图书馆在数字资源采购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采购随意性较大,未实行规范的政府采购流程;巨额经费投入,而资源利用率却偏低,投入产出不合理等等。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理论,探讨图书馆在数字资源采购过程中如何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收益。

1 数字资源的成本——收益分析作为经济学中的核心原理之一,成本收益分析就是在一项决策中,以货币为单位,核算项目所有的收益和成本,然后对两者进行比较,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值得的一种方法[1]。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采购都应遵循这种经济学理论,努力实现采购成本最小化,而获得的收益最大化。

1.1 数字资源的成本分析数字资源成本就是指在图书馆建设数字信息资源和用户使用数字馆藏过程中所支出的总费用[2]。可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建设成本主要包括了:采购所需的数据费用、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项目实施、安装、培训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另外图书馆在采购数字资源时还需要花费大量可变成本,如馆员的工资、读者培训成本等等。运行维护成本则主要包括了:数字资源的后期维护费用、文献传递服务费以及维护人员的工资等。对于读者来说,只需花费少量的货币成本,其更多的是花费时间成本。

1.2 数字资源的收益分析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首先从收益的表现形式上分析了收益的概念,提出了3种不同形态的收益:精神收益、实际收益和货币收益[3]。由于图书馆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因此其数字资源及服务所产生的收益难以用具体的货币值来衡量。对于读者而言,可以体现在提高读者的整体文化素质及学习、工作效率等,并增强了创造价值的能力,这些无形的收益很难用定量衡量。对于图书馆而言,采购数字资源的收益更多的体现在读者使用情况上,通过读者满意度调查,检索次数,下载全文篇数比较,可以体现出各个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实际收益可以通过既定的指标体系,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研究作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得到。

1.3 数字资源的成本——收益分析示例下面我们以某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情况为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研究,希望可以有助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决策分析。为了调查方便,这里仅列出了2009年该图书馆部分数字资源的建设成本和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09年某高校图书馆部分数字资源成本——收益表

数字资源名称采购价格

(元)检索次数检索或下载

平均成本(元)接入方式CNKI中国知网(含10分库)340 0001 148 8570.3本地镜像超星电子图书200 00028 3267.06本地镜像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90 00015 5865.77IP包库北大法意数据库14 0003 9503.54IP包库EBSCO(ASP+BSP)24 62413 4871.83IP包库EBSCO(SRC)30 73010 9002.82IP包库Springerlink15 0377 8951.90IP包库ACM28 2772 44611.56IP包库IEEE computer society37 8002 54414.86IP包库ACS58 4253 41217.12IP包库

从表1可以得知,高校图书馆采购数字资源的收益主要体现在用户使用情况上,花费成本高的,其收益率也相对较高,如CNKI、超星电子图书、EBSCO等大型数字资源。而一些专业的小型数据库由于使用读者较少,其资源的使用成本反而更高,如ACM、IEEE、ACS等国外专业数据库。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字资源采购工作,如何尽量降低采购成本,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就成为了目前图书馆采购工作的重点。

期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数字资源采购策略Apr.,2010Vol.30 No.42 目前我国数字资源采购存在的的问题

2.1 数字资源的市场竞争尚未充分,容易形成行业垄断虽然近几年,国内外的数字资源供应商都在陆续推出新产品,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但彼此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数字资源的定价话语权更多地掌握在少数供应商手中。如国内的电子图书、数字期刊供应商并不多,很难实现竞争性的公开招标,各个图书馆更多地依靠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与供应商进行交易。由于定价话语权的缺失,图书馆用户往往很难得到最优惠的价格,而且供应商所承诺的其它优惠条件也会大大缩水。特别是一些国外著名权威数据库如Elsevier、Kluwer Online、Ebsco、Springer等,其国内的代理商更为稀少,有的甚至形成了垄断价格,且每年都有上涨的趋势。因此,国内图书馆在数字资源采购方面一直都在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采购方法,努力实现采购的低成本和高收益。

2.2 数字资源尚未实现规范的政府采购管理,较难确保采购的合理性我国自2003年实施《政府采购法》以来,数字资源采购已部分逐步纳入到政府采购的范畴,但尚未真正实现规范的政府采购管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各个图书馆除了参加集团采购外,更多采用的是单位自主采购。这种采购方式由于政府监管功能的缺失,很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因此遵循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规范采购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一部分已实施了政府招标采购的数字资源,由于评标过程中用户对其产品还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采购方往往过分偏重价格,把低价作为目标,而导致所购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无法保证[4]。另一方面,也有的采购方为确保政府采购“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不惜牺牲部分效率,而忽略了“获得合理采购价格”这一核心目标。

2.3 数字资源集团采购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采购模式,但也存在着缺陷集团采购是近年来图书馆较多采用的一种数字资源采购模式,其中运作最成功的要数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IS)。截止2006年5月,CALIS已经组织了69个采购集团,共有615个高校及科研机构、3 512个馆次参加了集团采购[5]。通过集团谈判,可以大大节省各个图书馆的时间成本,另外还可以争取到较大的优惠空间,因此它已经是许多图书馆采购数字资源的首选。虽然集团采购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采购模式,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费用分摊模式、数字资源所有权、集团内各成员馆的利益平衡、集团采购的规范运作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 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应对策略

3.1 努力完善数字资源集团采购模式数字资源集团采购是指多个图书馆组织起来,联合采购某种数字资源,共同承担数字资源购买费用,以最少的经费,获取最优价格、最佳服务和最符合需求的资源[6]。集团采购模式是我国图书馆实行数字资源采购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采购价格低、效率高的优势,大大地降低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成本和时间。但这一新型采购模式也存在着不少缺陷,为了更好地提高采购的成本收益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加以完善。

3.1.1 各个集团或联盟都应设立采购中心,加强各个成员馆之间的协调和联系工作如我国高校系统的CALIS集团,实际上就是一个一定范围内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其专门成立的引进资源工作组,充分发挥了集团在采购中的领导作用。同时,各个地区也可以设立本地区的数字资源中心,负责本地区的数字资源联合采购,如广东省就设立了广东网络图书馆,由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负责。

3.1.2 规范数字资源集团采购的运作管理采购中心在组织数字资源集团采购的过程中,应该规范集团采购的运作模式,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在供需双方的信息整合、国内外供应商的谈判、价格分摊以及售后服务监督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另外,为了使集团采购符合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有必要使集团采购遵循政府采购的相关流程,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开展竞争性招标采购。通过科学地编制招标文件,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体现出数字资源政府采购的经济性和合法性。最后,采购中心应积极向数字资源供应商争取购置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权和永久使用权,以保证数字资源提供的持续性。

3.1.3 合理分摊数字资源集团采购费用目前,我国CALIS集团采购费用分摊主要依据各个成员馆所属高校的层次和类别区分,这种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由于各个高校的学科建设特色都不太一样,对于综合性的高校而言,数字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而一些专科性强的高校可利用的资源则很有限。因此如何实现科学地分摊数字资源集团采购费用,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外的一些高校数字资源采购项目提出了大学“影响指数”概念,影响指数是由大学教师人数、研究生人数、科研项目数加权计算得出,各大学根据自身的“影响指数”按比例分摊采购费用[5]。这种费用分摊模式相对比较公平,可以获得各成员高校的普遍认可,我国的数字资源集团采购不妨作为有益的参考。而对于一些中小型图书馆而言,更合适它们的应该是选用按下载量付款,可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使成本最小化,但由于目前我国数字资源的下载统计功能还不完善,这种方法暂还未能实现。

3.2 单位自主采购应符合政府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的经济性和合法性3.2.1 政府招标采购鉴于数字资源建设经费多为财政性资金,为了规范经费的使用,单位自主采购数字资源也应逐步实施政府招标采购。虽然目前我国数字资源招标采购实行得还不普遍,但图书馆界已经开始加强推进这一政府采购制度。如广东省网络图书馆的国产数字资源在2004年起就开始实行单位自主招标采购,到2005年就有部分数据库进入了政府采购[7]。特别是近年来国内数字资源供应商能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改变运作模式,满足政府招投标采购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数字资源虽然拥有一定的产品特殊性,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展政府招标采购也是切实可行的。

3.2.2 竞争性谈判单位自主采购数字资源,应采用相对灵活、机动的采购策略。近年来,由于数字资源产品的特殊性,图书馆越来越多地使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其主要优点体现在:①缩短采购周期,省略了大量招标、投标程序,节省时间成本;②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采购成本;③图书馆可通过灵活的谈判技巧,重新获得产品定价的话语权;④通过产品竞争,激励数字资源供应商提供更好的产品。特别是一些小型、专业数据库产品,其价格优惠空间较大,采购方应该在谈判前先做好产品的调研工作,了解市场售价情况,做到谈判时能心中有数。对于一些国外著名权威的外文数据库产品,由于价格昂贵,且每年都会有较大的涨幅,图书馆如能参加各联盟的集团采购最为优惠,否则利用竞争性谈判获得定价话语权的可能性也很大。

3.2.3 单一来源采购由于外文数字资源的采购途径多为惟一来源,因此也可以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法解决问题,但这种采购方法缺乏竞争性,不适宜大量使用。这种采购方法虽然过程简单,但为了获得更多的谈判主动权,图书馆应该深入了解其产品的市场反馈情况和售价优惠空间,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决策。

4 结束语图书馆每年的采购经费增长永远也追不上数字资源的价格涨幅,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数字资源需求,图书馆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不断提高其使用效益。为了更加规范化管理数字资源采购,我们需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出一套既符合成本收益理论,又遵循政府采购制度的采购模式,以保证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唐琼,肖希明.关于数字资源利用绩效评价框架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8,(5):66-69.

[2]尹爱兰.图书馆数字馆藏的成本收益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08,(4):47-49.

[3]杜,佟秋利,蒋东兴.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4):83-87.

[4]潘向泷,徐文贤,石继平.数字资源政府采购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09,(7):44-46.

[5]郑小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联合采购的运行与推进[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24-26.

[6]黄胜国,徐文贤.图书馆数字资源集团采购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9):31-33.

[7]徐文贤,吴纯青,陈兆平.外文数字资源的政府采购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9,(7):133-136.

[8]杨浴琮,张凯勇.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08,(11):16-19.

图书馆申请采购图书范文第6篇

一、PDA模式的概述

(一) PDA的概念及基本流程

PDA读者决策采购, 又称为pod按需采购、dba需求驱动采购, 是根据读者需求并量化成一定的指标, 在某一标准或者参数控制下, 由读者出发图书馆确定购入的图书采购新模式。对国外PDA模式应用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了解到美国图书馆方面对于PDA模式的运用比较广泛, 已经能够借助PDA模式, 切实有效的解决馆藏与读者阅读需求不一致的问题。而立足于国内, 则不难发现PDA模式还处于初级推广阶段也就是没有一家图书馆, 真正的实施PDA模式。

参考相关资料, 并总结国外PDA模式, 在图书馆采购之中应用经验, 了解到大多数图书馆都是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而合理的设置读者决策采购的标准及方式。但大体上来说, 读者决策采购是按照以下流程展开的, 图书馆会根据书上提供的书单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 西安市图书馆的馆藏而制定预设文档profile;其次是将符合预设文档要求的图书marc数据导入到文献管理集成系统之中, 筛选出需求的图书。最后由书商提供相应的资质或者店主书籍满足图书馆的购书需求。

(二) PDA的特点及优势

在对读者决策采购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 进一步分析读者决策采购的应用效果, 不难发现决定读者决策采购的实施需要注重高度重视两个阶段, 其一是制定预设文档, 这能够了解读者决策采购的范围, 方向, 数量, 经费等关键性的内容, 为后续有计划有方向的展开图书采购提供帮助。其二是了解读者的读阅读需求以及图书资源, 如此方能有计划的执行图书采购方案, 满足读者阅读优质书籍的目的。由此也能够看出, PDA模式比传统读者荐购模式更为可行。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即:

(1) 有利于提高馆藏的利用率。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实施能够避免图书馆盲目采购图书, 而是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实施采购计划, 并且尽可能的选择, 能够提供优质图书的书商, 以便图书馆能够获得大量优质的好书, 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 读者决策采购的实施有利于提高馆藏利用率。

(2) 有利于提高并购效率。现代化的今天, 读者的阅读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部分读者倾向于电子书阅读, 而另一部分读者倾向于纸质图书的阅读, 但不管阅读何种形式的图书, 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不会变的。为了能够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而提供所需的图书, 实施PDA模式能够快速的响应读者的需求, 让读者可以通过免费浏览, 短期借阅或者触发购买等形式来获得图书, 有效的阅读图书。

(3) 节约经费。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实施还有利于节约经费, 这是因为利用此种模式来进行电子书的采购可以实施按次付费, 如此图书馆可以设定不同的阅读主题, 适当的调整电子书阅读的价格, 如此不仅能够使读者更为合理支付电子书阅读的费用, 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节约图书馆的经费。而对于纸质图书的借阅, 则可以根据借阅的次数和节约的时间来调整价格, 以便读者能够更好的享受纸质书籍阅读的乐趣。

二、高等院校图书采购现状的分析

(一) 纸质图书图书采购的模式及问题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而推出的智能手机电脑等新型的阅读工具深受读者的青睐, 广泛的运用以上是阅读工具来进行电子书阅读。伴随着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 纸质图书的阅读需求量在逐渐的减少, 这是现阶段诸多图书馆纸质图书制假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此种背景下高等院校纸质图书是如何采购的呢?比较常用的采购模式是了解采访人员, 学科馆员及读者阅读需求, 汇集所需要的书目信息, 进而统一的采购。此种模式的实施虽然操作灵便获取途径多样, 能够在采访人员与读者互动的情况下, 详细的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 进而做到精准的采购图书。但此种模式也存在非常明显的缺点, 也就是理论上全校师生都是图书建构的参与者, 但实际上师生获得新书信息是比较局限的, 能够真正参与到建构活动中的读者甚少。绝大部分情况下, 还是依赖于采访馆员的主观筛选, 这就使得所采购的图书能够真正满足读者需求的可能性不高。相关研究也表明了传统购书模式实施下图书利用率金战图书馆藏的30%到40%。

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纸质图书采购存在的问题, 最好还是能够利用PDA采购模式来代替传统的购书模式, 做到有效的组织科学管理图书采购真正的保证所选购的图书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尽量改善图书馆纸质图书制假的现象

(二) 电子书采购的模式及问题

对高等院校电子书采购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了解到电子图书的采购都是根据数据供应商提供的简单目录来全选的, 这虽然能够使高等院校图书馆每年都重新筛选图书目录为读者提供所需的电子图书。但此种模式的实施, 也存在它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和缺陷, 具体表现为:数据供应商所提供的数据可能不是非常的全面真实有效, 每年为高等院校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图书采购数据信息, 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复性, 这势必会给电子图书采购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内自制图书电子化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 也就是所推出的电子图书往往滞后于纸质图书1~2年, 所以采购的电子图书难以全面覆盖现阶段最新的书籍, 真正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数据供应商所提供的电子图书采购数据是非常庞大的, 采访人员在处理图书信息的过程当中难以对不同的图书内容与详细的了解, 相应的筛选的图书可能存在质量的问题, 最终影响电子图书采购效果。

另外, 电子图书挑选还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即: (1) 图书的主题与分类不统一, 也就是数据供应商所提供的数据信息, 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分类及主题标引索编制的, 这其中文书和外文书的分类和主题标语难以统一, 那么采访馆员在选择图书的过程当中, 可能会出现无法准确的挑选所需电子图书的电子图书十电子图书识别的字段缺失或者错误加之数据供应商在ISBON方面不统一, 尤其是一些中文电子图书还在ISBON中混淆了汉字或者特征符号, 造成了电子图书部分信息的错误, 那么采访馆员在选择电子图书的过程当中很可能出现查重的现象, 最终导致电子图书筛选的重复率极高。 (2) 电子图书验收不佳。也就是现阶段诸多高等院校, 图书馆并没有制定, 并且实施可行性较高的电子图书采购验收流程, 仅仅是按照构建电子书数量或者电子书的数据容量来验收电子书籍。这种验收方式很可能造成电子书及验收盲目的追求数量而忽略了电子书籍的质量, 比如未能充分考虑电子书籍的学术性、未能提高专业匹配程度、未能保证电子书籍内容的质量等等, 这势必会影响读者阅读电子图书的体验效果。

三、基于PDA模式的高等院校图书采购的研究

面对现阶段高等院校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采购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 应积极应用PDA模式来代替传统购书模式, 提高图书采购效果。那么如何将PDA模式有效的运用于高等院校图书采购之舟呢, 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自身工作经验, 提出的建议是:

(一) 实施PDA多订单模式

相对来说, PDA多订单模式更适合于纸质图书采购之中, 这能够将纸质图书藏书量作为采购的重要标准之一, 同时能够满足读者纸质读书的阅读需求。当然为了能够使PDA多订单模式, 在纸质图书采购之中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我们应当对国外PDA采购模式应用情况加以了解, 总结经验, 比如在无馆藏的情况下实施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最好协议电子图书采购为主, 通过了解读者电子图书阅读情况来决定是否再次选购纸质图书。因为以往国内高等院校图书阅读都是以纸质图书为主的, 所以可以忽略采购电子图书来进行适度的缓解, 而是直接根据读者的购买申请来设定适合的预测文档, 得到总的图书订购单, 再将图书钉购单发送书商, 尤其配备图书, 共用纸质图书。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近些年我国店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迅速, 越来越广泛, 所以网上购书行为已经越来越普遍。所以采购人员可以先了解当当网、京东网、淘宝网等网上商城图书售卖情况, 进而合理的配置图书采购订单, 从不同的途径来购买图书, 以此来降低图书购买成本。

(二) PDA电子图书采购模式

基于PDA模式来进行电子图书采购最好可以与有经验的PDA提供书商来进行合作。这意味着在PDA电子书采购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加灵活有效的运用关联数据, 比如实施微博等新兴信息技术, 获得高质量的MRC书目数据, 以便更加科学合理的与图书馆OPAC系统进行匹配, 方便采购人员能够详细的了解电子书采购的相关数据, 再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而科学合理的筛选电子书目录, 使电子图书采购得以个性化、精细化进行。

四、结束语

经本文一系列分析, 现阶段高职院校纸质图书采购和电子图书采购模式均存在问题, 导致图书采购效果不佳。为了能够真正改变此种局面, 应当认识到PDA模式的重要性, 通过实施PDA多订单模式进行纸质图书采购、PDA电子图书采购模式, 弥补图书采购不足, 真正提高图书采购水平。

摘要:面对现阶段高等院校图书采购存在诸多问题, 不能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情况, 本文将着重分析和探讨如何利用PDA模式来进行图书馆采购。

关键词:高等院校,PDA模式,图书采购

参考文献

[1] 唐高芳.基于PDA思维下的图书采购新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5, 27 (6) :35-38.

[2] 唐高芳.基于PDA思维下的图书采购新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5, 27 (6) :35-38.

[3] 孔德超.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下纲目购书方式改进策略探析[J].河北科技图苑, 2017 (2) :42.

[4] 肖蔚, 易红兵.基于数据分析的读者决策采购 (PDA) 实践与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8, v.38;No.185 (3) :42-45.

[5] 祝雨婷李露芳.浅议“互联网+”环境下PDA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设计与应用——以杭州图书馆“悦读”服务计划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 29 (2) :39-41.

[6] 孙战彪.基于个性化推荐的高校图书馆PDA模式研究[J].图书馆建设, 2017 (8) :48.

[7] 李晓霞."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纸本图书馆藏建设PDA模式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7 (4) :58.

上一篇:谈谈你对师德的认识范文下一篇:谈谈对艺术美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