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思想范文

2023-09-18

人文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形象的历史,高中思想史,教学策略

思想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理性思考,这部分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受教材体例、教学理念和教师学识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高中历史思想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人情事理、知识没有结构、忽视思想内涵、教学视野狭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加强思想史教学策略研究。下面以马丁·路德的思想教学为例,谈谈对高中思想史教学策略的思考。

学生若没有感受到具体、形象的历史,不能形成历史的表象,就很难形成历史的概念和认识历史的本质。①在重大思想形成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思想理论成果与思想家的人生经历是有密切联系的,体现的是思想家在面临社会和人生重大问题时的思考和探索。高中思想史教学应该将思想家的主张与其人生经历有机结合,揭示思想家形成思想主张的心路历程,将具体、形象的历史展现给学生。

思想家的人生经历是十分复杂的,教师在一节课中不可能将其经历全部展现给学生,在揭示心路历程时,应该选择与思想主张相关的人生经历“节点”,采用出示材料与教师讲述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些“节点”展现给学生。

例如,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思想主张的形成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505年,马丁·路德中断大学学业进入奥古斯丁修道院,他按照天主教会的善功理论修道,“路德是奥古斯丁修会里的一个模范僧侣,他天天念主祷文,履行种种圣礼,虔诚地斋戒甚至鞭笞自己。有一天,他竟被折磨得昏了过去,躺在地上失去知觉。他说:我如此严格地履行修会的戒律,如果哪个僧侣能靠修道升入天堂,我就应该是那个人;我愿永远为僧,靠斋戒、祈祷、诵读和种种善功而成为一名殉道者”。②艰苦的修道并没有使马丁·路德得到解脱。1510年,他受修道院派遣去罗马朝圣,教皇和教士们的奢侈腐化使他震惊,他说:“谁第一次去罗马,他去找骗子;第二次,他染着骗子气;第三次,他自己就成为骗子了。”③罗马之行使马丁·路德对天主教会的主张产生了怀疑。罗马朝圣之后,马丁·路德离开奥古斯丁修道院,到维滕堡研究神学。1512年,他成为维滕堡大学的神学教授,利用大学图书馆,研究古文《圣经》,接触到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当路德读保罗的使徒书时,发现一行短句‘义人必因信得生’,恍然有所悟:人不是靠自己的善行,而是靠信仰上帝而得以免罪”。①这样,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思想主张形成。

可以看出,上文所展现的马丁·路德思想主张形成历程的行动“节点”为:“苦修——朝圣——研究——形成”,其心路历程为:“遵循——怀疑——思考——醒悟”,这些“节点”与“因信称义”思想主张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将这一历程展现给学生,可以用生动的事例吸引学生,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同时将“因信称义”的内涵融合在马丁·路德的探索过程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会思想家的探索精神。因此,在思想史教学中,通过具体事例揭示思想家思想主张形成的心路历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思想主张的内涵,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

历史教学内容的系统完整、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把握。②面对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这些主张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使思想家的主张形成了体系。因此,高中思想史教学应该依据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引导学生将具体主张有机联系起来,建立知识结构。

高中思想史教学过程中,建立思想主张知识结构的策略是以核心主张为中心,将思想家的具体主张进行分类归属,形成完整的系统。

例如,人教版关于马丁·路德的具体主张表述为:“他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而不是靠善行来赎罪。他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僧侣也可以婚配和还俗。路德还对教皇和教会的极端权力提出了异议,他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为此他不顾教会的反对,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他还认为君主拥有上帝授予的权力,可以处罚教士甚至教皇。”③这些主张可以归纳为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结婚、《圣经》权威、平信徒皆教士、君主权威等六点。要将这些主张形成完整结构,必须钻研马丁·路德的思想体系。赵林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指出:“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④按照这种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马丁·路德的具体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属于精神领域的是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圣经》权威和平信徒皆教士,强调信徒凭借信仰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属于世俗领域的是僧侣可以结婚和君主权威,强调世俗生活和君主权威都是上帝所认可的。两个领域的共同点是强调信仰的作用,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这样,以“因信称义”为核心,将马丁·路德的具体主张分别归属于精神领域和世俗领域,从而形成了其思想主张的知识结构。

在思想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就思想家的主张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结构化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总体认识。在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学生寻找具体主张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归类法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历史教学的过程性。

重要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思想家的真知灼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本质特点。而思想主张的本质特点是隐含在具体主张之中,通过具体主张显现出来的。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师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从纷繁的历史史实中,抽绎出本质的东西,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①因此,在思想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思想主张,深入挖掘思想内涵,认识具体理论的内在本质。

“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主要是对以感知的历史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的操作,形成历史概念”。②在思想史教学中挖掘思想内涵采取的方法是在教师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具体主张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抽绎出本质特点。

例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③引导学生认识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人文主义含义是教学的重要任务。马丁·路德在精神领域提出的信仰得救、《圣经》权威和平信徒皆教士,成为新教的三个主要原则。④这三项原则的每一项都可以使信徒与上帝建立直接联系,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马丁·路德主张信徒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同样可以使信徒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这样,马丁·路德就给了基督徒“精神的自由和世俗生活的自由”,⑤自由是马丁·路德思想的人文主义内涵之一。他主张人人都阅读并解释《圣经》,这样每个信徒都成为了自己的教士,他指出“每一种职业,不论高低,都是上帝的召唤和旨意,并无贵贱之分”,⑥这就打破了天主教世界的等级壁垒,体现了平等思想,平等是马丁·路德思想的人文主义内涵之二。马丁·路德肯定了世俗生活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生的价值,“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这是人的天性所需,并不是罪过……追求现世的享乐,肯定人此生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和解,不仅在路德的新教学说中,而且在路德本人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体现”。⑦肯定人生价值是马丁·路德思想的人文主义内涵之三。虽然受时代局限,马丁·路德思想的自由、平等、人生价值等人文主义内涵还仅限于信仰领域,但对于人的解放仍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挖掘思想内涵,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教材前后的关系,注意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关系,把历史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建立起来,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形成完整的历史认识。⑧高中思想史教材内容按专题体例呈现,注重展示思想领域的重大成果,这种体例容易造成视野狭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完整的历史认识,因此拓宽视野是高中思想史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思想史教学中拓宽视野,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历史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关注思想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将思想主张与客观社会环境和整个时代的发展状况有机联系起来。

例如,马丁·路德思想的形成与德意志地区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6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是教皇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最为严重的地区,“13世纪,当教皇的权势发展到顶峰时,他甚至可以肆意干涉各国的内政,可以为神圣罗马皇帝加冕,可以将皇帝或国王放逐,并且可以解除一国臣民对该国君主的效忠誓约,如果他认为某国的法律损害天主教会的利益,他也可以宣布该法律无效,禁止人们服从……德国的教会神职人员从大主教、主教到最低级的神甫,都必须把收入的一部分上缴教皇。神职人员在上任的第一年必须把全年的薪金贡献给教皇……教会的其他收入也部分地流入教廷金库。罗马教廷利用德国的政治分裂,加重对德国的榨取”。①教皇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加剧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民族国家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危害了世俗君主的权力,加重了人民的苦难,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了16世纪初,摆脱教皇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成为德意志各阶层大多数人们的要求,这种愿望在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中得到了具体反映,其思想的形成是德意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再如,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联系。发生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并称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三大运动,他们都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从不同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为资产阶级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文艺复兴向资产阶级注入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在欧洲不少国家推倒了作为封建势力顽固堡垒的天主教会的统治,并且为资产阶级锻炼了像加尔文教那样的精神武器”。②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也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英国学者卡莱尔认为,如果当年路德没有发动宗教改革,那么“英国清教、英格兰和他的议会、美国人和这两个世纪的巨大工作、法国革命、欧洲及目前每一个地方的工作”都会是另一个样子。③马丁·路德的主张使基督徒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体现在宗教领域的自由发展为思想上的自由,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引领作用,也是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主要精神之一。因此,恩格斯将欧洲的宗教改革称为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④可见,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马丁·路德思想教学过程中拓宽教学视野,采取横向与纵向联系的方法,将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放到16世纪德意志地区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放到16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中考察,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考察,这是在思想史教学中拓宽视野的思路。

在思想史教学中拓宽教学视野,可以引导学生将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角度探讨思想主张的历史地位,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更加宽广的角度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以上结合马丁·路德思想的教学,从揭示心路历程、建立知识结构、挖掘思想内涵、拓宽教学视野四个方面对高中思想史教学策略进行了阐释。关注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既需要教师深入领会课改理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也需要教师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钻研,对教学内容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的理解认识,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发挥思想史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作者简介】吴波,男,1968年生,北京市人,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人文思想范文第2篇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人文校园建设的现状,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高校人文校园建设,要求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这四个方面内容全面引领高校人文校园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文校园 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徐明星(1985— ),女,河南驻马店人,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建东(1972— ),男,江苏苏州人,上海理工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学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文校园,是现代教育下学校的崇高使命,也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

一、当前高校人文校园建设的状况

1.历史原因造成人文校园建设的先天不足

我国自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以来,基本上都是按学科类设置院校,文理工分校,文理工分院。改革开放后,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基本上服务于乃至服从于市场经济,按市场需要来决定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按市场需要来设计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如此这般的教育理念,成为当今部分高校师生存在的“功利思想过重”的根源。[1]

2.受市场经济冲击,社会急功近利思想和物质利益强化观念使得校园人文建设的缺乏

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促使学校与社会的相互开放,学校与社会有了更多交往。[2]受市场经济冲击,社会上的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影响着校园里学生的思想,一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和个人价值膨胀,只重视和强调对自我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不重视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应贡献的义务和责任,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有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使得校园人文建设的缺乏。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人文校园建设的路径选择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夯实高校校园人文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我国当代的大学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高校人文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把它具体到高校人文校园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加强理论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造就一批精干的社会科学队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做到“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三个环节,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通过“三进”的途径更好地充实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3]

2.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高校人文校园建设的基本目标

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4]高校在进行人文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在国家和学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以形成和谐良好的校风,养成求真务实的教风,加强求真创新的学风。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握高校人文校园建设的精髓

要把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人文校园的建设中就要求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贯穿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广泛开展校园和适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要大力发扬学生的历史人文气息,增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开设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讲座和活动,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日活动。

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高校人文校园建设的道德基础

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贯穿于、渗透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并且保证其和谐发展的灵魂性、本质性的东西揭示了出来”,[5]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应该倡导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高校建设人文校园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工作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结束语

总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人文校园建设的全过程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高校发展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将其四个方面的内容融汇贯通,全面渗透,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全面引领高校人文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彭燕凌. 当前高校在人文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5)

[2] 陈佳虹,周琴,潘飞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6期.

[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功能研究[D].[硕士论文].江苏:苏州大学,2009.4.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06-13

[5] 赵存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7(1)

人文思想范文第3篇

1 开放的课程教学

开放的课程教学反映在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资源的开放性。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倡导的是高效愉悦的政治课堂教学, 反映在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资源的开放性, 让活动成为课堂中心,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让创新成为课堂的灵魂, 实施开放性的课题德育教学, 拓展教学空间, 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 可以在课堂内进行, 也可以想课堂外进行。教学活动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班级活动、党团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结合应用性常识, 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 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政治老师不仅要结合教材, 挖掘教材, 联系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有意义的素材, 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 或直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欣赏, 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 在开放的学习资源中, 动手动脑直接参与, 独立思考, 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 教学的反思性

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 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程情景作为认识的对象, 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义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与反思性教学的关系。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抛弃了以知识传授为本的传统课程理念, 确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着力纠正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结果, 轻过程的倾向, 积极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结果, 又要注重过程。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 “教学评价要特别关注教师是否认为并完成本课程教学目标, 是否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 而不能单方面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达标的标准”。因此, 要积极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成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既关注教学结果, 有关注教学过程的研究型教师。

有效实施反思性教学有“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等方法。这些方法从实质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人文性特色。“在讨论中, 讨论各方的立场得以展现, 在对话中对话双方的观点受到质疑, 在实践中实践者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 在反省中个体发现内心的矛盾与冲突”。通过这些方法, 政治教学克服了过去抽象的、过失的、空洞的和无力的弊端, 有关知识可以从“无活力的知识”变成“有活力的知识”, 从“专业知识”变成“一般知识”, 才能从我们的记忆的负担变成有兴趣地潜移默化的吸收。作为这种有效教学的条件, 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拿出勇气, 坦诚和耐心, 要能够面对那些自己不敢直面和坦言的东西, 耐心地听他人的困惑、痛苦和无奈, 作为教师, 特别要放弃久已习惯的权威地位, 以一种平等的精神来组织教学。扪心自问, 课堂里许多问题对于我们教师自己, 同样也是需要不断思考反省的, 生活的意义是要独立发现的, 谁也无法从外部给予, 把握这一点, 政治学科的教师就找到了有效教学的出发点。所以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的一切活动中, 对自己的行为作了反省, 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3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在思想政治新课程里, 它提出了总的要求: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首要位置, 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 也是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这种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它没有制定明确的评价措施, 也正是这样, 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放在了重点位置, 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自身不同的情况, 有的反应快、理解能力强, 有的记忆力好等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要求, 才能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新课程标准重视了过程评价。在评价标准的范围上, 不仅包括学生评价标准的变革, 也包括了教师评价标准的变革。对思想政治课教师做出了新的角色定位, 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 必须是学科教师, 人生导师、心理健康督导教师三者的高度统一。

总的来说, 思想政治的教学评价就是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总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教学过程的反思性。开放的课程教学反映在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资源的开放性, 反思性教学从“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几个方面实施。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人文性,反思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

人文思想范文第4篇

人文素质是诸多素质中最根本的素质, 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 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人文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人文素质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 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是以其言传身教来教化学生、培养人才的, 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必然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人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也是巨大的。教师本身拥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及扎实的人文功底, 必然对学生产生感召力, 学生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谛。因此, 塑造教师的人文精神及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人文功底对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新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 显然不能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文精神的恢复, 而应当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能够适应2 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深刻变革意义上的一种新的人文精神。教师首先应当学会创新, 即观念、知识和方法的创新, 使教师的影响, 更富有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 让学生获得基础的、内在的、全面的、个性的和可持续的发展。其次, 教师在科学进步与人类发展问题上, 应以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这一终极关怀作为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素质的高低, 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水平, 而且取决于教师的科研能力。从某种意义说, 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学实效的好坏。因此, 教师必须把科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人文素质的途径

(1)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必须先接受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这是由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人文教育的问题, 才能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需要较高的人文素质, 这与其特定职业功能有着本质联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完成培养人的任务。从教学目标来看,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质,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人, 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从教育理念上看, 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人文素质, 树立较好的教育理念, 能对社会上流行的种种现象和思潮进行相对正确的评判, 并将其纯化。从教学内容上看,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人文当中汲取养料;使受教育者在较高的人文层面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所把握。从教学方式看,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味的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 使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被调动起来。人文素质教育是由全方位多渠道的渗透使受教育者产生的一种文化的自觉。人文素质教育更多地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 校园环境的熏陶, 人格力量的感染, 精神文明的创建, 自然风光的陶冶, 人文景观的感悟等等, 点点滴滴, 渐渗渐透, 潜移默化, 浑然而成。素质的体现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境界的由内而外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2) 为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要对教师提出恰当的要求, 而不是给教师施加压力。同时, 要使教师对他们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避免社会的过多施压, 也需要有良好的措施来保障。有效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是一条非常有益的途径。它为教师的发展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又不完全排斥社会的要求, 对教师提高人文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 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专业化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其成员的职业实践有系统的理论作依据, 有专门的支持作保证, 有不断的研究作支持;二是其成员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 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三是其成员的行为不受外力的限制, 有专业自主权, 专业工作者的聘用、晋级、解聘实行严格的专业评审制度, 行业群体有权从整体上断定行业的工作标准和实施程序;就个体而言, 其成员有权依据其专业知识进行职业判断, 有个体承担责任的“处方权”。可以看出,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对教师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若能正确理解和实施, 则无疑对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有积极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相应地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为减轻教师身上非人文的压力, 增强教育和教师自身的独立性, 为教师独立判断的价值追求创造良好的条件, 有利于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二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标准和要求, 使教师有意识地增加专业化所规定的人文知识, 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不断地完善自身, 从而有利于教师人文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三是教师职业专业化不等于单一的科学化。固然, 专业化要通过科学化来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要求和标准, 但对教师应有的信仰、价值观和自主权不过多干涉;既考虑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又突出教师个体的利益和价值追求;既为教师制订标准, 也鼓励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超越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职业专业化标准的实施过程, 正是教师人文素质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是科学化和人文化的互补携进过程。

教师是学生精神家园的耕耘者, 人文素质的播种者, 其人文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和选择。因此, 应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 也可让广大教师在切实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靠教师的理论灌输, 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人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也是巨大的。因此,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必须拥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扎实的功底。为此, 本文探讨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人文素质的意义及途径, 让广大的教师在切实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

参考文献

[1] 汝秀梅.再谈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教育育人, 2005, 11.

[2] 曹光豫.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构建的教育理念[J].甘肃:甘肃农业, 2006, 10.

[3] 柴树鹰, 史富民.新形势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再析[J].山西: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 6.

[4] 沈玉春, 卫铁林.现代教育理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9.

[5] 黄甫全, 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6] 郝瑜, 李德昌.教育素质来自教师素质的提高[J].上海:教育发展研究, 2003, 7.

[7] 蒋士会, 唐德海.当代教育理论前沿问题概览[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人文思想范文第5篇

一、将人文体育思想地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规模效益型, 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社会深刻的变化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国家需要大量的青年才俊建设国家;另一方面, 许多毕业后的学生面临的是“毕业即失业”的问题。社会人才需要和社会人才输送出现了错位。这种错误不仅是体现在青年学生的知识结构落后等方面, 也体现在身体素质无法适用繁重工作任务上, 体现在落后的生活方式上。据调查显示, 在百名毕业的高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能够像在校时坚持体育锻炼的不足10%。这种结果清楚地显示出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显著不足。即, 学校只是在行为上改变了学生, 而非从主观上改造了学生, 使他们形成了正确思想认知。对此, 将人文思想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无疑会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将人文思想地融入高校体育教学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

关于教与学的关系, 有人形象地将之形容为“一缸水”与“一滴水”。所以要将人文思想成功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具有相应的思想认识和知识素养, 通过体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教学的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结合, 最终达到阶段教育和教育目标的统一。可是,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环境等因素影响, 体育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这一需要, 所以解决教师出现的问题, 势在必行。要加大在校学生培养力度的同时, 学校也要对现有教师进行在职培训, 使教师素养能与教学实践向适合。

三、人文思想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路径

1、心心相交教学法

俗话说:“有爱的交流才是高质量的沟通”。心心相交教学法就是鼓励教师发自内心地将学生放到自己亲人的位置上, 真诚地关爱对方、关注对方、关心对方, 作为身心俱已发育成熟的青年大学生会在这种情感下感受到教师的爱, 从而积极地用满含真情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老师, 如此, 教学双方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为体育学习营造一个平等交流、充满和谐的氛围。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时段的学生在感情、人生方面出现迷茫时进行帮助。也可以在运动的时候, 通过清理运动场上的小石子, 传递出对运动着的学生的关爱之情。还可以在遇到学生时, 积极主动地跟学生打招呼等等。这些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可以让教师在快乐中教学, 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2、心理诱导教学法

实践证明,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教师重视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主观世界中的积极因素, 同时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消极因素的影响, 这就需要采用心理诱导法, 尽可能地挖掘学生内在的非体能的潜力, 使之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和体质素质有机结合, 起到共同发挥作用的目的。唯有如此, 才能获得较优的教学成果。比如, 在体育比赛短跑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一幕情景, 那就是学生在场内跑, 旁边的教师用力加油, 但效果微乎其微。我们采用心理诱导教学法, 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平常的训练中, 明白有氧锻炼和无氧锻炼的区别, 面对短跑这样的比赛, 采用有氧锻炼的方式去比赛, 面对的只能是输掉比赛;唯有运用有氧锻炼的方式去拼尽全力, 才能赢得胜利。这种通过心理调控进行教学的方式是传统教学方式不可相比的。

3、美育纠偏教学法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 身处青春期的当代大学生虽然对美抱有强烈的憧憬, 但有着严重的审美偏差。比如在外貌美上, 一些学生尤其是女学生认为廋才能更好的在穿着中体现美, 另一些则认为美在外在的打扮。固然一定的外表修饰会增加人的美, 但如果一味通过追求“骨干”来追求美, 而缺乏健康的身体做基础, 这种美也是病态的美、脆弱的美。是不值得被认可和追求的。教师要通过教学, 使之认识到健康美是人体一切形式美的基础。这种美才是真正的也是能够长期拥有的美, 它包括形体美、朝气美、风度美等等, 而这些美的外在很大程度是人们在长期的运动中锻炼而来的。同时, 体育锻炼可以通过锤炼人的意志, 放松人的心情, 改变人的心性, 从而达到改变人气质的效果。而气质美是人最具有持久性和吸引力的美。这种美育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热爱体育, 并将之作为伴随人生的最大爱好。

四、结论

总而言之, 大量的实践证明, 将人文思想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 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而且会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为体育的发展注入了动力。通过心心相交教学法、心理诱导教学法、美育纠偏教学法调动学生体质因素的同时, 推动学生非体质因素的发展, 教学呈现出内涵式提高的现象。并且使学生能形成正确的认知, 这种认识可内化为自觉行动, 使学生可以将体育运动作为终身的爱好加以实践。我们不仅要人文思想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 同时要加大教学方式的改进, 以求早日形成一个成熟的人文教法体系, 为国家的建设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这种要求也会必然折射到学生的培养方——包括体育教学在内的高校教学质量上。本文在对人文思想理念融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思考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融入的路径。旨在以此引发相关教育者的思考, 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文思想观念,高校体育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新旺.生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 王义堂, 田保军, 王硕旺.新课程理念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

[3] 曲宗湖, 尚大光.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4] 冯胜钢.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7) .

人文思想范文第6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生活信念、追求目标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使得原本复杂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矛盾更加突出。因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 医院及医护人员如何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新时代医院改革发展一定要立足于和谐的指导思想, 目前的医疗环境形势, 要求我们要处理好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和内在联系, 确保在和谐安全稳定的医院环境下, 大力推进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关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要求人的个性解放与自由, 肯定了对人和人性生活条件的尊重。在思想政治工作范围内, 人文关怀能够更加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 更加关注个体的需求, 能够激发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它对人的精神解放、心灵解放、精神自由、心灵自由的追求, 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是对人自身的命运与价值高度关注的精神体现。人文关怀以达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1]。心理疏导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 也是一项个人社会技能, 是对个人的情绪加以疏泄和引导的能力, 对个人的自我调整和动态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有利于个人的自我管理, 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二、关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于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 有助于缓解职工压力, 促进身心健康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指导, 主动关心关注广大职工的日常生活, 帮助解决生活工作的实际困难。根据职工的真实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怀, , 引导他们对求真向善爱美的崇尚和追求。这有利于缓解广大医院职工在工作中的压力,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院文化, 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幸福感。

(二)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医生在很强的工作压力下容易变的缺乏耐心, 加之医生的工作业绩和绩效考核与看病情况挂钩, 这种社会环境和管理模式, 多多少少会让广大医务工作者产生“只看病不看人”的陈旧观念, 这是普遍存在根深蒂固的思想和几百年来生物医学模式的强大惯性。就患者而言, 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欣慰, 另一方面也为高额的医疗费用而担心, 他们敏感的神经一触即发, 同时, 非常容易转化为对医院和医务工作人员的不理解, 这种思想就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之一。

(三) 加强和创新医院管理

目前医院正在经历着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种变革对于医院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创新医院管理, 最重要的就是着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职工心态, 不仅要在如利益调解、诉求表达、权力保障等物质需求方面建章立制, 还要在思想教育培训、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心理层面加以体现。关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不仅能够引导医院广大职工树立平和观念、用和谐的态度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用合法的手段处理棘手问题, 用理性豁达的方式表达自身诉求, 更有利于培养广大职工尚和谐、维护和谐的行动自觉和全体意识, 对于缓和医患关系、化解内部和外部矛盾、应对医疗风险、维护医院稳定都意义重大。

(四) 提高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能力、价值追求都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维护职工的正当利益、尊重普通群众的主体地位、满足个体多元化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成为人们普遍的社会愿望。医院广大职工也更加迫切的想要能够实现舒缓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的美好目标, 这对于提高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而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则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活力, 大大增强了医院对于职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进而推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2]。

三、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实践

在建构舒适的医院文化过程中, 更加注重构建每一位医疗工作者的内心建设, 为每一位在医院工作的人创造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的出发点, 即做人的工作, 让工作在其中的人既感受到温度, 也能感受到热度。

(一) 以人为本, 重点抓牢几个特殊人群

1.党政干部作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者, 理应走在贯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前列。党政工作者的思想压力过大, 或者较少感受到这种人文关怀, 缺乏适当的心理疏导途径, 则必然会影响自身, 在对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可能会缺乏人文精神。因此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 普及相应的心理学知识, 掌握与员工和病人的沟通技巧。

2.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是其能力构成的重要部分, 病人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救助, 在接受治疗前后, 对其更重要的是来自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医护人员作为专业的医疗工作者, 必然受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 同时在其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也目睹了无以计数的伤病, 但对于一位病人而言, 这可能是他第一次接触病魔。人在病痛中心灵容易变得柔弱无助, 需要安抚慰藉, 特别是需要医生的安抚慰藉。这是因为当病人来到医院时, 医生是他唯一的希望, 只有医生的关怀才能使他增添战胜疾病的力量。

3.医院对于新入职员工要做到用真情实感留住人, 为其制定系统的岗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训, 根据各自的特点合理分配岗位、委派工作任务, 促进其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4.对于重症监护的医护人员, 要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性的培养与教育, 改进窗口服务和护理模式, 打造精品服务窗口。他们良好的心态和优质的服务形象, 将会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3]。

(二) 注重细节, 致力提升员工的职业幸福感

1.密切联系群众, 改良沟通方式。除了传统的座谈会、领导接待日、院长书记信箱之外, 还可以进行党政干部找基层党员定期谈话的方式, 营造轻松的氛围, 给予被谈话对象畅所欲言的机会, 给予基层党员更多的参与感。

2.创新活动形式和方式。例如增送生日贺卡或蛋糕券, 在大屏幕打出祝贺某位病人成功康复字幕, 或显示病人对某位医生的感谢信, 来提升医疗人员的职业幸福感, 改善医患关系。

3.充分利用各种特殊节日。例如中秋节供应带有医院标识的月饼, 端午节供应粽子;冬至供应面粉和饺子馅, 让医务人员的内心增添暖意。

4. 了解医务工作人员的家庭困难, 给予帮扶慰问, 让其感受到医院不只是一个工作场所, 更是一个大家庭。

(三) 建章立制, 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保障

1. 建立心理咨询室, 可聘请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定期指导或组织讲座, 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之余倾听大家的一席话, 更好的认清生活认识自己,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去。

2. 定期进行心理压力量表的填写, 及时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指数明显超出范围的, 劝说其进行心理疏导, 情况严重者邀请心理医生进行干预, 要做到保密职工隐私。

3. 开展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 如拔河、多人跳绳、两人三足、齐眉棍、信任背摔等, 用丰富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调节情感消除压力。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动中, 通过开展知识竞猜活动,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4. 分批组织医务工作者外出义诊, 深入疗养院、养老院、学校、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 用专业知识为更多的人提供知识和帮助, 让更多人看到的医生不只是医院里的白大褂, 而是行走在人民中间的“白衣天使”。

四、结语

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旨在构建这样一个体系:医务工作者承担起病人的医疗救助和心理疏导工作, 党政工作者肩负起全体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工作, 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全体医院工作人员坚强的后盾, 最终营造出良好的工作和医疗环境, 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为广大职工服务, 为医院更好的发展服务。

摘要: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加强科学化管理的内在需求。本文通过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之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重点把握四大特殊人群, 从细节着手, 建章立制, 从而保障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推进医院发展。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蔚萍, 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年3月第1版

[2] 李凤.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185-187.

上一篇:小学作业课题研究范文下一篇:雪孩子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