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范文

2023-09-19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教学实践

1 完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措施

1.1 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科主干课为核心,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和更新内容。在对电路系列课程和计算机系列课程实施改革时,要求既要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相适应,又要与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生产第一线专家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建议,同时考察兄弟院校,参考往届毕业生的意见,最后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分析、讨论,明确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内容,改善课程体系结构。

1.1.1 建立基础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让从未接触过电子技术的学生学习、了解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基本单元电路工作原理和电子电路分析方法,掌握电路计算机仿真程序的应用方法,熟悉以简单单元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实用电路工作原理,接触电子技术应用的系统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包括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等。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能够学习、掌握一些实用性、先进性较强的电子领域新技术与实验手段,逐渐建立电子系统的概念,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借助计算机和实验设备,进行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这部分课程的内容包括: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可编程器件、DSP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等。

1.1.2 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工程实践能力

整个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安排大量的实验和课程设计,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PLC可编程器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等课程的理论课学时和实验学时可以按1.5∶1的比例来配置。除了以某个具体计算机作为背景机的教学方法,并应该加强综合性实践环节,即一门计算机课程除有适当的实验教学外,还加强了EDA实验,进行系统性实验,并要积极创造条件从而能进行集成电路设计的实验。

1.2 加强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融合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使得计算机技术成为各学科专业不可缺少的工具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计算机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软件和硬件技术开发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其本科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开发应用计算机的软件设计能力。因此,学生应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除了会使用已开发的软件包外,还应对已有的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或直接利用某种高级语言进行设计开发,也能从事控制电路、接口电路等方面的设计与调试工作。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尤为重要,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关系到能否达到培养目标、能否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1.3 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

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强化开放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确保开放实验教学质量。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在开放实验教学过程,既坚持“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满足学生课内外的要求,又及时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对于课程内规定完成的实验,要采用提前集中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预习后,在网上预约实验时间。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为学生排位,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各种相关信息,供教师和学生查询。针对开放实验后可能会存在学生抄袭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等问题,要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林训超.浅谈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建设改革特色[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 29(2): 102-106.

[2]杨东晓,黄爱苹等.信息类优势专业整合与建设的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 2006,(3): 28-32.

[3]熊庆国.深化改革,创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新模式[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9):81-83.

[4]林训超.浅谈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建设改革特色[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范文第2篇

2、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计算机教育

4、贵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6、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探析

7、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8、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程

9、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现状及保障措施

10、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若干问题分析

11、高职电子信息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刍议

12、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职业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效性教学探究

1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以及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

15、电子信息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研究

16、《微机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17、电子信息专业建设研究

18、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19、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在电子信息系统中的运用

20、中高职融通背景下电类专业学生开展专业调研的设计与实践

21、看他们如何为自己造“饭碗”

22、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3、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研究

24、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专业英语》的现状和教学改革探讨

25、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关键环节研究

26、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27、面向民用航空器电子设备维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

28、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9、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研究

30、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探析

31、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研究

32、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技能+学历”教学模式的研究

33、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对策

34、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35、《专业常用软件》课程教学优化与整合研究

36、刍议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和应用

37、以培养“航空电子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优化及实践教学研究

38、EDA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39、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

40、浅谈职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

41、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42、电子计算机技术下电子信息工程管理应用探讨

43、“互联网+教育”下EDA应用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

44、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45、技术宅的“闷骚”人生

46、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

4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48、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分析及展望

49、多样化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范文第3篇

【摘要】在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以及新升本科院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几方面讨论了新升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改革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无论是在学科还是专业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高等教育规模粗放式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差较远等,因此近年来国家提出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口号,并率先在部分高校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来的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广播电视工程、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与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公共安全图像技术等专业统一归并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使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口径有了大幅度的拓宽。过去十几年,由于市场上的电子热潮,国内很多高校都纷纷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据统计,截止2012年6月,我国大陆开设名称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高校总共有597所[2]。由于开设高校众多,培养条件参差不齐,培养出来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新升本科院校,也纷纷加入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的队伍中。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避免简单重复,如何做出特色,让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需要,是当前新升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升本院校的办学现状以及学生特点分析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以各地级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代表的一大批学校,在这个时期内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据统计,2007年前十年中有100多所师专或高专通过合并、重组等形式升格为本科学校[3]。至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几乎每一个地级市都有一所以上本科院校的格局。尽管在办学层次上提高了,但是对于很多新升本院校来说,无论是在教师队伍还是办学条件都面临着一系列额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队伍问题。对新升本的大多数院校,升本前的教师队伍是以本科学历为主,只有少数拥有研究生学历。升格成本科院校之后,出于对教师学历的要求,很多院校都加大了对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才的引进力度。现阶段,大多数新生本院校的教师队伍都逐步完成从以本科学历为主体向以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体的转变。但总体而言,大多数新升本院校的教师队伍仍然是在原专科学校以本科学历教师为主的基础上升本后大量引进从高校毕业的年轻硕士。这样的教师队伍特征有好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足。好的方面在于教师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大都精力充沛,可塑性比较好。不足在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且刚从高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上都有待提高[4]。

其次,在办学条件以及办学模式方面,由于新升本院校都是在原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来,都要经历把原专科办学思想及办学模式过度到本科办学思想及模式上来,逐渐改善硬件设施,配置与本科教学相适应的实验实训条件。对大多数新升本院校来说,现在还处在升本后的第一或者第二个五年建设周期,缺乏成功的办学经验,只能在模仿既有高校办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探索自己的办学模式。

二、基于新生本院校特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一)苦练内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是教学的主导者,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以其渊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工程实践阅历为学生授业、解惑。因此,教师是否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工程实践阅历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特别是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知识量大,涉及面广,且与实践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不光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才能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因此,如何使学生在经过大学教育后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现代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要真正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教师队伍的要求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5]。特别是对于新升本科院校,培养的大部分人才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服务,而不是从事更高层次的研究工作,因此,应该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各种专业技能的实训,使学生具备传统本科人才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双重特征,真正地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须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生动、形象地讲授相关的知识。对新升本科院校来说,由于教师的科学研究功能相对弱化,因此,更应该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工夫,使新进教师接受一定时间的企业实际管理与操作训练,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特别对于大多数刚刚从高等学校毕业的教师,由于生产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学校的师资培训的时候应当适当地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新进教师到生产一线接受适当的工程训练。

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不断的引进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之外,应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教学能力的强化训练,可以通过实行老教师带年轻教师的导师制以及把年轻教师派到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进行实际生产、管理的方式进行培养。一般来说,大多数老教师们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指导是迅速提高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此外,对于新生本院校来说,选送教师到高水平的大学进修也是一个重要的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做好专业定位,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它涉及计算机、电子、信息处理和传输、自动化等领域。现在我国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非常多,而且单个院校招生的数量比较大。如何在众多的高校中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特色化,是新生本科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对百色学院来说,经过大量的调研与实践,我们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工程实践能力较强;具有严谨、务实、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奉献拼搏的精神;具有团队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电子信息行业中从事各类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应用设计、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具体的实现措施一是通过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技术等理论课程教学,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通过电子市场调研、电子综合设计、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集中性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电子工艺装配、课程实验、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课程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形成实践教学知识结构体系。三是设立实践创新平台与公共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学分,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各类工程、程序设计竞赛、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的培养目标,首先必须在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教学体系的制定上上下工夫。首先,在课程教学体系上,加强实践教学课程,改变过去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做法。对专业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对学生进行导师制,学生随时可以到相关的专业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辅导。所涉及的通常是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利用国家以及省级电子涉及大赛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其次,在理论教学内容上,突出本专业最新科技成果和发展动态,增设JAVA语言程序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与EDA技术、射频电路设计、移动通信终端设计等专业课,使教学内容与当前电子信息发展前沿接轨。

(三)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如前所述,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电子信息工程课程教学中都建立了较为先进的实训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时量少、知识点多等客观因素所限,电子信息工程课程中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面面俱到,而是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有重点地讲授。

对有条件的课程,可把理论课堂安排到具体的实践实训车间进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使理论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期末的一张试卷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例如JAVA语言程序设计,可以把考核方式分为平时的讨论参与情况、上机操作情况、理论掌握情况等模块加以考核,而不是传统的用文字考察动手能力。综合各方面学生的表现,得出学生在该门课程中的学习情况。

总之,考核绝不是课程学习的目的,而仅仅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手段。电子信息工程课程的考核应当跳出传统考试学生死记硬背的模式,把实基本理论知识与际动手能力结合起来,要始终坚持强化工程的观点,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结论

本文在分析新升本科院校学院办学特征以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讨论新升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得出如下结论:(1)新升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在贯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大实训力度,体现该专业的工程性;(2)加快教师群体的实践能力培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转变考核方式,是加速改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胡强.新形势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改革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思考[J].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6):204-205.

[2]李海军.有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析与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理工版),2012(S2):147-150.

[3]傅大友.关于新升本科院校转型的若干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29-34.

[4]姜雪红.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310-313.

[5]张文,张新龙,史志伟.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106-107.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范文第4篇

摘要:概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海洋经济建设中担负着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大连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环节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李松松(1973-),女,辽宁朝阳人,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郭显久(1963-),男,辽宁锦州人,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辽宁 大连 116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G08DB065)的研究成果。

一、找准专业定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电子技术、信息系统以及有关信息特性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以及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1世纪是开发空间与海洋的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到:加大海洋资源调查、开发、保护和管理力度,加强海洋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发展海洋产业。加强海域利用和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大连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应根据国家的需求进行专业创新和专业结构调整,建设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顺应新世纪对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随之调整,结合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水产的整体优势,找准定位,办出特色。因此大连海洋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海洋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有海洋特色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21 世纪要求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掌握最新的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及其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大连海洋大学教师于2008 年开始进行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申请了“海洋科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辽宁省“十一五”规划的教改课题,并以这个项目为核心,深入开展了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了电子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培养计划。进一步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教学培养计划,明确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1]构建了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齐头并进,满足21世纪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改革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优化课程设置,加强重点专业课程建设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专业,这决定了此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原来的培养方案下,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机原理的开设时间分别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学期,而第五和第六学期又是专业课的最佳修学时期,导致这两个学期平均每学期要有10门左右的课程,所以学生的压力很大,直接影响了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经过调整后,把数字电路和微机原理分别提前了一个学期,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专业课的学习时间。

另外原来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课很多但是却很泛泛,导致多而不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加强了重点专业课程的建设。例如重点加强了EDA(FPGA)技术嵌入式技术及DSP技术等三门课程的建设。这三门课之前实验课时少,又没有课程设计,所以学生修过后掌握得并不好。改革后这三门课程都加设了一周的课程設计,这样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以专业方向为导向建设特色课程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和社会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结合大连海洋大学海洋院校的特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立了以专业方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信息处理方向”和“海洋电子技术方向”两个课程体系方向,如图1所示。

第一条是信息处理方向。目的是突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特点,该条主线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二条是突出海洋大学的特色:海洋电子技术方向。在该系列课程教学中,开始的课程主要有“电波与天线”、“声纳原理与设备”和“船用通导设备”,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加强学生对海洋探测专用电子控制设备的维护和应用能力。形成了既有海洋型院校的内涵与特色又具有与国内其他高校教学体系接轨的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学校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专业方向,每年可为船运公司输送一批优秀的毕业生。

3.根据需要开设新课程

随着电子业的日新月异,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开设了一些新课程,如“ASIC设计”、“SOPC技术与应用”等课程,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更应着眼于培养模式的探索。针对企业招收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人才的现状,学校的实践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个趋势,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加强实践训练,进行海洋电子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研究”。着重加强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非定期工厂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线的实践环节改革,[2-4]如表1所示。

实践教学内容的制订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变实验教学观念,从教学型实验转化为实践型和应用型实验;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创新意识,注重实践环节中综合知识的应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完善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培养模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的持续发展、保持高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确保学生与社会的快速接轨。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加强基础课程实验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除了基本的电子技术实验和计算机技术实验外,主要的专业课程实验就是工程应用型实验,可以通过C 语言编程、电子线路仿真、电路焊接、单片机和嵌入式实验、FPGA和CPLD 硬件实验、PROTEL电路及PCB 设计等基础实验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对工具的熟练使用,提高实践能力。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完成实验。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锻炼了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能力,做到融会贯通。

2.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

为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了本专业主要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及综合性课程设计来帮助学生建立工程应用的概念。比如综合CAD电路仿真技术、EDA技术、嵌入式技术和DSP技术设立了《应用电子技术综合型课程设计》;另一方面,综合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及图像处理设立了《信号与信息处理综合型课程设计》。综合应用设计一般采用学生分组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方式,整个流程包括选题、方案设计、程序设计、验收答辩和提交设计报告。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让学生经历了项目设计的部分流程,为学生接下来参加毕业设计及就业招聘积累了宝贵的专业经验,也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积极参加各种电子竞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和各大公司举办的多项赛事,如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5]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灵活应用,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在实用中的创新能力。一般从二年级开始选拔一些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让他们走进创新实验室重点培养。学生可以从教材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到实验室完成设计制作,也可以跟着老师做一些具体的课题。在创新实验室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道搞一些开发创新,这样十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会从选题设计、项目实施到方案修改、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的一整套科学实验方法,为参加大赛做好准备。

4.与企业联合共建实习基地

为了能很好地与企业的需求接轨,我们和辽宁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辽渔集团及大连东软集团建立了联合实习基地,每年定期去这些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校把培养一批与企业接轨的高级人才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的一个长远规划,促进电子信息学院的教学、科研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实践表明,这些以工程实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化集中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加强达到了使学生通过实验和工程实践来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素养的目的,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赞同和认可,从而使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宁章,谢敏.深化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广西大学学报,2005,(Z1):7-8.

[2]姚远,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7,(1):118-120.

[3]李永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江汉石油学报,2003,(3):68-69.

[4]谢云.新形势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34-135.

[5]徐振方,孟艳花,王艳.从电子设计竞赛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6.

(责任编辑:刘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范文第5篇

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进步离不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支持。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并且在国家的日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它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 较多的企业为了能够增加市场份额, 企业对于软件或硬件等开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样的情况下, 使得普通高校毕业生回避工作要求或经常被拒绝。总的来说, 软件工程涵盖的范围很广, 具有十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前景, 在各种专业中有着最大的社会需求。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置定位分析与方向改革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及, 电子信息技术逐渐被人们作为日常工具使用, 电子信息工程行业不再像以前那样繁荣, 他们的注册人数也减少了。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社会市场需求分析。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每年约有15万名大学生接受计算机和电子信息培训,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需求。第二, 电子信息管理的定位改革。一方面, 对社会工作的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 注册人数减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陷入尴尬境地。既然专业设置满足了社会市场的需求, 为什么招生会有瓶颈?因此, 笔者通过访问并进行调查分析。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薄弱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缺乏深入的理论体系研究与建设, 表现出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的诸多弊端。虽然当前越来越多的技术岗位已经开始尝试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的理论技术, 但是不同领域各成一派, 相关专家学者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统一观点, 这就导致电子信息工程的理论应用混乱。基于这一实际情况, 我国究竟如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考证;想要真正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有序发展, 适应当前的前沿技术并符合我国实际国情, 尽快完善理论体系建设、夯实理论基础势在必行。

(二)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育资源明显不足

我国近年来才开始逐步重视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所以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不足, 相关教育资源匮乏, 这也成为制约培养人才的主要因素之一。教材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载体, 但是目前各大高校使用的专业教材质量鱼龙混杂, 很多教材内容局限于理论的灌输, 尤其实践类教材以及动手操作类教材内容少之又少。除了教材以外, 教师资源的稀缺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来说, 严重缺乏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专业师资队伍, 想要打造一支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教师团队并非一朝一夕能达成, 大多高校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专业教师培训体系, 教师资源不足、专业培训力度不到位, 由此可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之路还任重道远。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对策探析

(一) 明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因此基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发展方向以及当前市场需求, 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工作, 定期与企业沟通和交流, 了解人才需求状况, 再以此制定课程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完善专业教学方案, 凸显高校教育特色。另外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教师围绕目标要求, 立足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征与学习需求, 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多开设案例课、讨论课等, 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课后实践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果,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二) 加大企业合作力度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为了突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特征, 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共同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 了解实际生产作业要求, 邀请行业专家指导学生, 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工作环境, 积累工作经验, 提高职业素养;并且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进而更认真地投入课程学习中, 自觉地查缺补漏。另外, 高校还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办定向班教育, 为企业输送一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既能解决企业的“招工难”问题, 也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一举多得。

(三) 组织计算机相关能力竞赛

当前, 学校可以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举办相关专业竞赛,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 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要求。比如:计算机网络比赛、计算机组装大赛、计算机理论知识竞赛等。学校应组织多种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竞赛, 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重视程度, 从而更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氛围。开展竞赛, 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更加可以综合锻炼学生计算机动手操作方面的实践能力。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 各个领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使得社会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近十年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一直是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当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被广泛使用, 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很大。基于此, 笔者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定位出发, 分析了企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并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改革,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徐鑫.探究计算机视觉发展前景及趋势[J].电脑迷, 2018 (12) :26.

[2] 张兴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数字通信世界, 2018 (9) :158.

[3] 潘依婷.计算机辅助翻译在涉外法律翻译领域的发展前景及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16) :449.

[4] 徐程煜.计算机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2 (13) :186.

[5] 侯克锋.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技术特点与发展前景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 2018 (8) :127-128.

[6] 丁建川.当前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方向[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8 (9) :38-39.

[7] 吴坤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17 (7) :53-5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范文第6篇

近几年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 其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我国一些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虽然还算是成功的, 但是很多方面并不能满足市场和时代发展的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体课程包括模拟电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通信原理等专业课程, 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可谓宽口径专业, 同时其专业知识更新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这便给专业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 相关课程授课只能是“蜻蜓点水”, 并不能做到深入研究, 也缺乏足够的实践。面对这样的教学特征与实际, 我们的教学总显得“力不从心”, 由此直接导致整体教学成效难以有效提升。举例来讲, 如在智能测控系统设计教学过程当中, 究其教学目标而言, 在于培养学生对各传感器信号检测与智能处理电路的软硬件设计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充实与加强学生对智能测控系统研发的认知及水平, 教学过程当中相应开设了多门关联课程, 包括有传感器原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然而, 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各课程采取独立授课, 相互之间缺乏联系, 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以分散点的形式而存在, 难以形成相互联系的面, 更谈不到形成系统的架构。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题式”教学的改革研究

随着教学探索与改革的不断推进, “课题式”教学被逐渐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当中, 尤其是在系统设计类课程当中, 二者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存在高度契合性, 而这也为具体教学设计及专业教学的进步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关键、指明了方向。

1、课题要新颖

开展“课题式”教学, 新颖而有效的选题则是首要关键。为切实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 我们的选题既要考虑到能够涵盖更多专业知识点, 同时又应避免课题过于庞大导致难度过高的情况出现, 进而基于规模是否适中、是否具备行业特色以及技术方向是否各异三方面重要原则来进行课题的筛选与确定。举例来讲, 可以选择通信方向的课题, 如用GPRS模块实现的短信报警系统等, 亦或者选择智能测控系统方向的课题, 如用红外传感器实现人体闯入报警器等。结合教学实际成效来看, 这样的课题往往能够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具兴趣, 其积极性与创造性也被更好的调动了起来。

2、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团队进行授课与指导

系统设计类课程所涉及专业方向较为庞杂, 如果仅仅依靠一位教师开展教学, 往往只能是顾此失彼。对此, 我们可以借鉴研究生教育当中多位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的方式, 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团队, 每位教师只负责一个课题, 每一门课程当中划分出三四个课题由不同教师负责。这样一来, 对于教学而言, 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保证了良好授课效果的实现;对于学生而言, 面对不同课题接受不同教师的不同指点, 对于开拓其视野、拓宽其知识面, 最终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 各自复杂一个课题, 并不会额外过多的增加其工作量, 同时由于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合理分工, 教师还可以从其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 提高教学成效的同时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3、实验室要为“课题式”教学的开展形成配套设置

总体上来讲, 实验室是否与“课题式”教学的开展形成配套设置, 是“课题式”教学改革能够成功并落实于教学实际的基础关键。与此同时, 作为“课题式”教学改革的土壤, 实验室只有具备一定的开放性, 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 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个人的聪明才智, 不断培养其独立完成课题任务的意识与能力。具体来讲, 所谓实验室配套支持, 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 在准备元器件和仪器设备的过程当中, 尽可能杜绝使用只需接线的“傻瓜式”实验箱, 相对应去开发与使用更有助于培养或者是展现学生个性化设计能力的设备;2) 在元器件管理方面, 除包括传感器在内的各种模块等主要器件要定量配给给学生之外, 其他低价小零件如电阻电容等可允许学生自主选取;3) 教师不应向学生提供完整的电路图、现成的程序给学生, 相对应来讲则可以向其提供相关技术材料等。

“课题式”教学改革实践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当中, 对于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水平、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型人才的养成等方面均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 “课题式”教学改革的基础包括两大方面, 即包括教师教学水平在内的软件基础与包括实验室配套设施在内的硬件基础。对此, “课题式”教学改革应着眼于专业特点与教学条件, 进而制定以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 切实保障教师团队能够良好沟通, 实验室能够全面支持。只有这样, 在授课教师团队和实验室共同努力下才能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才能够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专业素质。

摘要:作为我国理工科院校所普遍设立的重点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奠定与扎实学生的专业知识, 使学生成为集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及开发技能与一身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其中“课题式”教学法对于提升学生工程实践水平与创新能力等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多个角度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题式”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 最终指出“课题式”教学的开展与推进, 需基于专业内容、特征及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 同时依赖于教师团队与实验室这样的软硬件支持。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课题式,教学改革,应用

参考文献

[1] 柴文妍.王皖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与探讨[Z].2011.03.60-62.

[2] 韩建华.开展“课题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03.113-116.

上一篇:实习礼宾员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