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日本高度发达的小提琴基础教育的背后,始终蕴含着他们对于高质量的小提琴基础教材的追求和不断推陈出新。日本对于小提琴基础教材的研究编写起步很早,其中在中国已经被人们熟知的《铃木镇一小提琴教学法指导曲集》(十卷)(国内版《铃木小提琴教材》出版了八册)问世于20世纪的50年代。其实在早于铃木之前,日本就有一套重要教材《篠崎小提琴教本》(六卷)由日本全音乐谱出版社于1944年首次出版。直至今日,在日本被广泛使用的数量庞大的同类教材中,影响力最大和使用率最高的两套小提琴基础教育教材分别是日本音乐之友社于1964年出版的桐朋学园大学鹫见三郎教授(合著)的六卷本《新小提琴教本》(《新しいバイオリン教本》,以下简称《新教本》)和1989年出版的东京艺术大学山岡耕筰教授编著的三卷本的《渐进式小提琴入门》(《ステップ式ヴァイオリン入门》,以下简称《入门》)。《新教本》问世以来已再版六十多次,《入门》出版至今也已再版二十多次,它们代表了日本专业小提琴基础教育中教材的最高水平。

作为新一代的小提琴基础教材的代表,《入门》的著者山岗耕筰是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全日本弦乐教育者学会会长。他有着多年从事小提琴教育的丰富教学经验,著述颇丰,是当今日本小提琴教育界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笔者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攻读小提琴演奏博士时期的博士生导师。这套教材在编写理念、方式和曲目设置上,既传承了日本小提琴早期教育进程中追求高质量教材的品质,又在理念和细节上推出了许多重要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尤其是《入门》在《新教本》的基础上,对于小提琴入门教材编写的方式和定位上还提出了新的见解,因此它是一套具有很强特色,值得中国同行关注的教材。

《入门》在最开始的“编著者的话”中这样谈到教材的理念:

教材:容易使用的为好;教师教学时好教的为好;学生容易学、喜欢练习的为好

课题曲:不过于难学的;也不要过于简单的

进度:不过于快的;也不要过于慢的;从简单到难一步一步地渐进{1}

作者认为,理想的小提琴入门教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教材更吸引学生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伴随着兴趣的练习才能有效率,才能持续的学习。因此在《入门》里,小提琴演奏中最基本的要素都按照作者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编入每一首曲目当中,同时教材从始至终秉承着专业小提琴基础教育的方针,重视对读谱能力(主要指乐理基本知识)和音乐感觉的启蒙和培养。

在小提琴基础教材的领域里,人们往往把某一类教材称为“曲集式”,另一类教材称为“练习曲式”,但对于小提琴入门中基础阶段教材的定位上的认识却不甚清晰,而这个问题不论是对于实际教学还是做教材研究都非常重要。笔者在研究中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与传统经典教材并行兼顾的编写方式的教材;另一类是与传统经典教材对接式的编写方式的教材。

《新教本》就属于前一种。这一是指它共六卷,篇幅较长,而且在五六卷里的曲目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或者说超出了我们所说的基础入门的范围;二是指著者采用了从基础入门跨度到了经典教材程度的编写方式和教学理念。著者鹫见三郎针对《新教本》实际教学中的使用曾明确指出,在学到第三卷时要与传统教材《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舍夫契克》等并行学习;在学到第五卷时要与《克莱采尔42首小提琴练习曲》《卡尔弗莱什音阶体系》等并行学习。{2}这种编写方式的特点是,著者在教材里注入了更多的主导因素,其自身学琴的经历甚至学过的曲目都会在教材里留下很多烙印。它就像是一份主厨搭配好的套餐,很便于学习者选用,且营养搭配均衡。当然,这需要著者具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正确方法。

与《新教本》不同,《入门》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就是它改变了日本教材的这种传统写法,采用了典型的用与传统经典教材对接的编写方式来编写的教材。

一般说来在入门教材里,前几课的内容往往很能说明问题。因为小提琴入门阶段里最基础、最重要的要素都包含在其中,比如对于站姿、持琴姿势、握弓方法等基础课题如何引入教学,这往往会反映出著者对于小提琴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而对于右手运弓的训练和左手入门的训练方法,练习曲目的内容、长短,基本练习与小曲子的合理搭配以及对于学习进度的节奏控制等方面,则会反映出著者的教学经验和对于小提琴基础教育的理解。

毋庸置疑《入门》与《新教本》在很多方面一脉相承,都是以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编著的小提琴入门教材。这一点从它在开始时就注重最基本观念的培養就可以得到证实。《入门》从学习四分音符一拍入门,这虽然与《新教本》有相同之处,但在练习方法上又注入了一些变化:一是在练习里放入了一拍的休止符,也就是先数一拍再拉一拍。著者认为这样对孩子来说会更清楚、更易于学习;二是《入门》设置了了比其他教材更多的篇幅来学习一拍的课题曲。著者认为让孩子记住一拍很重要,因为在做这种简单的练习中要专注学习的内容很多,如站姿、持琴、握弓、运弓的练习等,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于节拍和节奏感的理解(见谱例1)。

谱例1

《入门》理念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求学习目的明确和实用性强。在第一卷里,著者使用了按照“手型”训练来编排曲目的方式,这是一个同类教材里少有的新特色。

“手型”是指小提琴基础教育阶段最常见的四种基本手型。按照“手型”的分类来编写的好处是练习目的明确,学生容易掌握。《入门》里把它们用A、B、C、D四种类型来规范起来(见图1)。著者把每一种手型的学习都分别放在不同的弦上来设置练习曲,这种巧妙的安排使得学生及熟悉了各个弦上的内容又在反复练习中学习了“手型”。同时在练习曲里,即要做一些短小的基本练习来学习和熟悉“手型”,又适时地安排了学生感兴趣的曲子,把学习的节奏控制的非常合理,尽量避免了反复练习所产生了厌倦感,这也是《入门》中提出的“积累法”的新理念。

图1 《入门》里的手型图:

“积累法”的提出显示着著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小提琴入门教育的深刻理解,即新颖也实用。正如山岡教授指出:“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对一个问题做反复练习,而这样的练习很容易产生枯燥和停滞感——‘积累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而设计的练习方法。{3}(见谱例2) 谱例2 《入门》里的“积累法”举例

如谱例2所示,练习Ⅰ里的AABB四个音组成了一个小节a素材,那么从练习Ⅰ到练习Ⅳ就对a有了四次练习的积累。在练习Ⅱ里加入了新的素材b;在练习Ⅲ里又加入了素材c,练习Ⅳ里又加入了素材d……在需要做不断重复的练习中,即要有新的内容的出现,又尽可能地避免了枯燥感、停滞感的困扰,同时还要求对新的内容有清楚的判断从而提高效率。这就是著者提倡的“积累法”的理念。

《入门》传承了日本小提琴基础教材中重视音乐教养与文化内涵的传统理念,在课题曲上选用了大量的受孩子喜爱的欧洲乐曲、舞曲、儿歌,同时也加入了日本本土的童谣等内容。这些童谣是学生的祖辈父辈小时候就哼唱过的,所以既上口也熟悉。它们与小提琴的基础技术、节奏训练等内容贴切地融入在一起,体现了著者“让学生容易学,让教材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理念。从《入门》第一卷的进度来看,它的曲目都是以短小为主的,初步学习了几种“手型”,可以说是缓缓地渐进。

《入门》第二卷是以“调”为中心来编写的,这日本的同类教材里也是前所未有的。在第一卷的基础学习之后,著者在这个阶段里已开始有意识地来引导学生产生对于“调”的关心和兴趣。此卷里设置编排了多种关系大小调、同名大小调的内容,并将和声终止式的概念与引入进来。著者希望通过曲目中音阶与乐曲的练习、对优美的和声走向的听觉训练等,来启蒙学生对声音色彩的感觉和想象力。这是《入门》在基础阶段里就要重视对学生音乐感觉培养的体现。《入门》第二卷在结束处明确提出了与传统经典教材《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op.20)的第一课相连接的问题,定位清楚。

我们来看一下第二卷课题曲的编排: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C大调 a小调 A大调

关系调 同名调

下 属↑

属 调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F大调 d小调 D大调

关系调 同名调

下 属

属 调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bB大调 g小调 G大调

关系调 同名调

下 属

属 调

(第十课) (第十一课)

bE大调 c小调 C大调

关系调 同名调(与《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或本书的开始相连接)

《入门》第三卷是以“从第一把位到第三把位的换把位”为中心的练习内容,其中分为“同指换把位”和“不同指换把位”二个部分。因为它从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换把位的课题来编写的,所以把它称作“第三把位练习教材”也不为过。《入门》里也安排了对换把位时“媒介音”的训练内容,“媒介音”是匈牙利小提琴教育家卡尔莱什(Carl Flesch,1873—1944)很重视的技术训练,日本早期小提琴教育家安藤就是他的弟子,《新教本》的著者鹫见又是安藤的学生,因为这种嫡系传承的关系,所以它也是日本小提琴基础教育传统中很重视的一个教育学方面。同时学习第三卷可以为《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后面的课程做好准备。因为开塞最早的版本中是从它的第二册(13课以后)开始有了换把位的内容。

如果说《入门》有什么瑕疵的话,笔者在对日本同类教材进行研究之后认为,它的第一卷与第二卷之间存在着跨度大的问题。前面提到在第一卷里短小的练习曲及缓缓的进度是它的主调,而从第二卷的开始就安排了沃尔法特(Franz WoTfahrt,1833—1884)等人的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曲以及较长的曲子,这虽然可以认为是著者出于对第二卷要与《开塞36首练习曲》对接问题上的考虑,但是它却显露出与第一卷之间存在着的段差的问题,这一点也得到了著者本人的认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著者的授意和指导下,笔者按照《入门》的编写方式与理念,编写了新的一卷《渐进式小提琴小提琴入门一卷续集》并发表在博士论文里。它有效地解决了一二卷之间的段差问题,也使第二卷之后进入《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显得更加扎实合理,同时更符合《渐进式小提琴入门》的理念。

从日本编写的小提琴基础教材的进程中来看,《入门》确是一套富于特色和具有创新性的小提琴入门教材,它的出版或许预示着小提琴基础教材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对于《入门》,维也纳爱乐乐团第一首席、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Rainer Kuchl 教授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入门》里包含了众多崭新的小提琴基础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卓越的教育原理与理念。它会使得小提琴基础教学事半功倍。”{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入门》的出版,对于我们借鉴外来先进教学经验,发展我国小提琴基础教学,以及对于小提琴基础教育中教材的研究都是很有启示的,《入门》值得我们来重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日]篠崎弘嗣《篠崎バイオリン教本》,日本全音乐谱社年版。

[2] [日]铃木镇一《铃木镇一バイオリン指导曲集》,日本全音乐谱社1954年版。

[3] [日]兔束龍夫、篠崎弘嗣、鹫见三郎著《新しいバイオリン教本》,日本音乐之友社1964年版。

[4] 松本善三《提琴有情——日本のヴァイオリン音乐史》,日本 レッスンの友社1995年版。

[5] 赵薇《学琴之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6] 张世祥《初学小提琴100天》,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1} [日]山岡耕筰《ステップ式ヴァイオリン入门》,日本音乐之友社1989年版,第一卷第7页“本书的编写方针”。

{2} [日]久保田良作等《鹫见三郎/バイオリンのおけいこ》,日本音樂之友社1980年版,第43页。

{3} 同{1},第一卷第9页。

{4} 同{1},卷首“推荐语”。

[本文系2016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小提琴教育之核心问题——教材和方法的改革与探索研究》

(2016A023)系列成果之一。]

王中男 博士,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萌)

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加强,现代文化开始向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学生不仅仅要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还要了解外国文化,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人文思想渗透方法,使英美文学教学更有内涵,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人文思想

基金项目:山西大同大学2016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JG2016222)。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国高校将培养复合型人才放在首位,英美文学的教学方向随之发生变化,包括商务英语教学等,这些教学内容都会影响英美文学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英语课程种类不同、内容不同,但在教学模式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许多高校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挥出英美文学教学的作用,学生虽然掌握了英语知识,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不全面,没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一、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

(一)反映英语民族的历史文化

许多英美文学作品都反映了创作时代的特点,也展现出了外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看,英美文学是必修的课程之一,除了具有阅读理解、分析解答的意义外,还能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了解西方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等,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感知生活、学习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受国界的局限,所有的优秀文学作品都会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节,虽然文化背景、语言特色不同,但思想内涵、人文精神等有相似之处,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历史文化,也可以帮助学生有对比性地分析中外文学[1]。总的来说,英美文学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英语水平,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与此同时,英美文学课程也能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从而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不局限于书本教材中的内容。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国教育改革落实的时间比较短,许多教师虽然已经改变了教学形式,但还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果单纯依靠语法、口语等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英美文学作品则不同,文学作品具有故事性,内容比较丰富,且蕴含了智慧、情感、想象力、原创力、审美意识等多项内容,这些内容不会受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限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会获取到这些信息。不仅如此,英美文学作品的风格不同、流派众多,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英美文学在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

(一)认知功能和艺术价值

文学作品可以体现出作者的人生经验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体现出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方式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和思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英语表意功能比较强,选择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同时也能体会西方文化的特点。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批判性,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西方社会,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利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文学作品中,语言具有生动、优美、形象、凝练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还能强化自身的语言能力。学生可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和观察不同的语言现象,进而收获到多种多样的语言知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英语知识,即使在不同的场合中、条件下学生也可以冷静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中式英语”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跨文化意识,在学习英语、使用英语、阅读英语的过程中,往往用汉语的习惯和方式去分析和翻译,导致学生表述不清楚或理解不准确。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兩种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不仅发挥出英语语言的工具性特点,还能体现出语言的文学性特点。具体来说,中国礼仪和西方礼仪不同,英语的ousin、aunt及un-cle可以对应八个不同的汉语称谓。在称呼方面,汉语言认为年幼的应该尊重年长者,中文中会使用老人家、老太太、老先生、大嫂、大妈等称呼表示尊重和礼貌。但在英文中,除了正式场合中使用先生、太太等称呼外,大部分情况下都会直呼其名,以此表示亲密,西方人并不会认为这样不礼貌,这与中国礼仪恰好相反[2]。这些礼仪上的差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逐渐有所感受并摸索出规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质,就是人在人文方面具备的综合品质,人文注意与科学主义有很大的区别,人文主义的重点在于人,以人的思想和精神为主。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即使有再高的文化也不过是一个知识的容器,并不能发挥出知识的作用。通过学习英美文学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经过历史筛选和积淀而成的文明成果,透过这些文明成果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生活,并对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三、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现如今,许多高校都认识到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教育部门也积极提倡开设英美文学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从整体的教育情况来看,许多教师还是更倾向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对思想文化的教学不够重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语法、口语等知识教学上,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造成学生缺少人文意识,在学生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和质量[3]。在课程设置方面,许多高校虽然设置了英语课程,但没有设置英美文学课程,只有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美文学,或者将英美文学设置成选修课程,选择该科目的学生比较少,教师也没有做出相应的引导。

(二)教学方法不创新

从教学方法来看,现代大部分教师都已经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尽管如此,教学方法还是需要创新和完善。有些教师虽然看似创新了方法,但依旧是“换汤不换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不高,即使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方法,也没有发挥出这些设备和方法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较少,教师只负责阐述课件中的内容,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流程逐步实施。而学生则只负责听教师的讲解,并没有主动思考和探索,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全面,甚至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就已经模糊,课后也没有复习、重温的意识。许多文学名著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每次阅读都能获得新的观点和认识,但许多学生只会阅读一遍,甚至一开始就没有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具有功利性

如前文所述,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特点,学生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还要通过学习英语了解西方文化。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法知识,还要探索语言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书籍、文章的内容,对英语语言的掌握也会更加透彻。英美文学课程可以为学生学习英语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也能了解到西方的历史和文化,进而对英语知识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同时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4]。然而,现代高校教育往往将就业放在首位,不论哪个科目的教学都具有功利性,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少人文素养,对国家、民族的感情比较单薄,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提高英美文学教学中人文思想渗透的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融入人文思想

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为此,学校首先要进行课程的优化和整改,提升英美文学在日常课程中的比重,使学生和教师都认识到英美文学教学的中重要性;其次,教师要明确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选择适合学生、学生感兴趣的英美文学作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根据学生需求的变化,教学内容也可以适当调整。教师要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每一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任务,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使教学更加有序、灵活[5]。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作品进行教学。以《伟大的复兴》(《Great Instauration》)为主,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教师要树立知识、情感、能力三个目标。在知识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培根的生平、介绍培根的经历,使学生对培根有初步的认识;在能力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思辨能力、分析能力,使学生可以运用经典进行写作和翻译;在情感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英国文学圆柱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英国文学的基本知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向也更加明确,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文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二)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阅读英美名著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感受阅读名著的乐趣,给学生更好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可以产生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共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文学体裁,按照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评论的顺序逐步深入,使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文学知识。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选择名著经典。但如果只阅读片段,会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判断,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罗列一些阅读清单,鼓励学生整部阅读,使学生掌握故事的前因后果,这样才能深刻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教师也可以举办一些趣味性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来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话剧表演、歌剧表演等活动,围绕某一个文学作品或主题设计互动内容。如果以《哈姆雷特》为例,学生就可以选择《哈姆雷特》中比较经典的情节桥段进行表演,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创作和改编。教师要对学生改编的内容严格把关,确保学生的创新符合原作思想,有内涵、有深度,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增强情感教育,丰富教学活动

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就要增强情感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对文化、历史、价值观、世界观等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可以确定一个讨论的话题,然后带领学生共同讨论这个话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在《論说文集》(《Essays》)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培根的生平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介绍《论说文集》的主要内容,节选重点进行教学讲解并安排学生在课后全文阅读。学生将所有内容都阅读结束后,可以将自己的感想总结成一篇短文,也可以在课堂中直接就某一个观点进行讨论和表述。其他同学可以共同探讨,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驳。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容。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学生需要学习多种文化知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英美文学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思想,使学生成为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菊菊.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人文思想的渗透[J].学园,2017(31):31-31.

[2]王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价值思考[J].才智,2018(8).

[3]刘志耀.试论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8(56).

[4]宋广波.人文主义教育与高校英美文学教学[J].大学教育,2017(1):99-100.

[5]张蓉.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评《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J].领导科学,2019(12).

作者简介:崔明(1980-),男,汉族,山西省大同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我们在家还小时,妈妈评价爸爸是五好丈夫五好爹,父母感情很好,妈妈是没文化的粗人,爸爸从来都是理解和包容妈妈的唠叨和抱怨。直到现在邻居也都夸赞家父,八年了,没雇佣外人,爸爸把不能自理不会说话的妈妈照顾的无微不至,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丈夫,让女儿们安心工作。

父亲从小手把手教我姐们写毛笔字,手里抱着还不会说话的我,脚上还放着书看,把我们当模特练速写,老家具都是爸爸打的,父亲是天,勤奋好学;母亲简朴本分,从小都觉得有爸爸在,什么事都难不倒。

我上小学在东洲二校,因为两个姐姐在那所学校,更因为朱恕然校长与爸爸是“莫逆之交”。学校有个校办印刷厂,活字印刷的字戳修复,书本的封面设计,以及卷子的插图,都是我爸爸来绘制的。书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宣传语,还有橱窗布置。爸爸既是学校的家长代表,也是有求必应的校外共建力量。那时候的操场一到春天就翻浆,表层干裂,下层是稀泥,踩在上面像现在的气垫床。朱校长带高年级的师生到三院的山上取土,铺操场。我是鼓号队的成员,少年时大队辅导员也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领导。她工作讲原则铁面无私,对她我总是敬而远之。在小学我参加了书法小组,体育小组。绘画小组也要我,但分身无术。受家庭影响,我爱好挺多,都是没有压力的玩中学,所以成绩平平。

班主任蔚老师,正统师范毕业生,工作作风严谨,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她不会以厂长夫人自居,对我们一群野孩子教导有方,不知倾注她多少心血,没有更多精力教导自己的孩子。如今早已在病榻上不能自理,去看望她时,还说着我们儿时的某某,家长的理解配合。好人难做,良心几何?

如今我当老师才知道:不相欠的了无牵挂,相欠的如何割舍?小时候比较灵活,但吃不了苦,班主任评价我华而不实。体育老师是退伍转业兵姓杨,绰号“杨大包”,多淘气的男学生都怕他,他带我们在学校后面的苗圃训练,跑两三圈(一圈500米多),我怎么跑得下來?拐过弯杨老师看不见我就走,还带一脚的泥巴,所以只训练没让我参加比赛。世界真小,当我再回母校当班主任时,教杨老师的孙子和外孙。教音乐是陈老师,给我班带过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态度也绝对是劳模级的,我上学前班时,陈老师家俩女儿大毛二毛有时会来,后来大毛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妈说陈老师娘家在阿金沟住,年轻时唱歌好,是金嗓子。绝对怀旧版的老黄历,亲切还有几分百味掺杂。

一路上在父辈的光环下走过,遇到的是好老师、好校长、好姐姐、好领导、好学生,顺风顺水上的是好中学,考上幼师,做一名教师,但还是不懂得珍惜和维系良好的上下级信任关系,所处的成长环境都是好的,凭什么好人都让我遇上呢!有时会抱怨。没觉悟到自己肩负的使命。

从事本专业美术教学工作中,我不怕麻烦开展国画课,学生动手又动脑的手工课。利用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开展扎实的书法二课堂活动。用真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这也是我教师职业的最大收获和奖赏。多年后的今天,再看看学生们长大成人,他们何尝不是以真诚心、责任心回馈社会呢!

无论在哪工作愿我能发挥主人翁精神。支教时,充分挖掘农村学校特色,发挥能写善画的特长,为所到学校出谋划策,上满课时,还用烙铁烙了十个少年宫门牌,利用放假时间,根据各活动室设计并烙了十个工艺葫芦。做展板、橱窗、写板报等这都是我的专业特长。与校领导协调配合,完成设计绘制4米×1米的少年宫匾额和简介。

是党的培养和关怀,领导的严格要求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希望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放下个性,站在更高的视野上。有效沟通协调上级,团结社会或家长的力量,关心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了母亲后,我有幸接触到传统文化,把两岁儿子扔家,在道德讲堂封闭学习了一周,一周对孩子的成长相当于几个月,而这一周对我的影响是接下来以后的生活,我回到家好像变了个人吧!我觉得很值得。改变的是什么呢?我还是我,应该是观念和想法变了。那里的老师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做教材,以诚心传授,本是陌生人,不知为什么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真诚和亲切。学习很有仪式感,也就是很郑重严肃,后不知为什么就把这个纯公益的学校取消了。我诚心学习受益良多,不过做的还很不够。如果学校也有这样的教育形式就好了。

如阳光,乐观,向上。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育人无痕。与无数个默默无闻的一线教师一样,为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提供良好的环境。育人,先是律己。上学时老师会带我们去学校后的苗圃写观察日记,长大后我成为一名教师,也曾带学生去观察植物写作文。苗圃用高压水管三百六十五度喷淋树苗时,会看到美丽的彩虹。多少年来城市变迁,许下愿望:不变的苗圃,祖国的苗苗壮大,花朵健康成长!

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农村中学美术师资建设新探

汪安康(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芜湖240008)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匮乏现象,一直是我国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很多师范院校艺术专业都实行过相关的教学改革并针对农村地区学校的特殊性探索过一些相应的培养模式。但由于占我国85%的农村中小学分布较广,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专业艺术师资“数量奇缺”,艺术师资队伍素质整体“偏低”。要改变这种现象,仅仅依靠师范院校毕业生来源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此从农村在职教师中培养兼职艺术教师,作为解决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匮乏问题的一种措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1 农村学校在职教师中培养美术师资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农村中学也进行了合并与扩大等形式的调整,经过调整一些学科出现了“超编”现象。又因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的实施使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的现象凸显出来。引发了农村中学教师们蔚然成风的在职进修。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严重“缺编”,而另一些学科又“超编”的现状,从在职教师进修中培养美术教师顺应了农村学校机制改革和学科调整的需要。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明确了终身教育理念是我国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之后,在重视职前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后教育,已成为师范院校教学改革中新的发展思路。为了有针对性做好在职教育工作,经过对农村学校调查。安徽省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匮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虽然我国师范院校基本上已按地域性分布,但艺术类师资的总量还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的需要,农村学校担任美术课的教师几乎毕业于师范学校(中专)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专业学习;

2)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农村学校实际需要相比显得分科太细、专业性太强、知识面狭窄,不能“一专多能”,同时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多来源于城镇,对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及学生的认识水平都不易适应;

3)虽然有一些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自农村,但他们从思想上也不愿再回到农村。由于上大学是跳出“农门”的思想根源,导致很多毕业生宁愿流向城市打工行列,也不愿回到农村学校任教;

4)农村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学校分散,经费和编制都受到限制加上其它原因,“养不起”专职美术教师,美术课只有让一些“副科”教师兼任,他们大多年龄偏大或是被照顾的对象;

5)在一些传统文化浓厚的地区部分兼职美术教师具有民间美术和传统绘画技能。但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培养,缺少教育基础理论修养。

总之,被调查的地区美术课基本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他们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美术专业学习或培训,而且年龄偏大,美术课后继无人。鉴于以上原因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养,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还面临较大的改革和调整,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首要的问题就是在不影响学校编制情况下尽快培养出大批美术师资。然而,笔者发现农村教师对学校和孩子非常有感情,而且善于利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熟悉农村学校的教学规律熟悉地方文化,并且掌握一定民间艺术技能。他们通过专业培训完全能胜任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他们有高师课堂培养不出来的教学经验,他们热衷于教学工作,能因陋就简地寻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农村学校现有的人才资源。目前广大农村学校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农村艺术教学,需要补充大量艺术师资。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人材资源,因地制宜地针对性培养无疑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最有效方法。

2 培养思路与实践方法

2.1农村中小学文科类教师中培养美术师资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改革正朝着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培养目标而调整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中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总结过去师范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中过多强调学科本位,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等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情况。笔者曾调查了农村中学一些担任过兼职美术教师的人,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是文科教师而且他们在美术教学上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各自的方法。特别是语文老师都非常愿意兼任美术课,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为了调剂讲课方式,也可施展一下自己的小特长”。经过对教学实际的深入了解和思考,笔者总结出文科教学与美术教学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

1)美术与文科同属社会科学范畴,它们之间的理论知识体系息息相通,从古到今绘画艺术与人文学科更有着相互融合,相辅相存的亲源关系。如中国画就是诗、书、画一体的门类艺术。在普通教育领域中,美术与文科共同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性,人文性,审美性的教育任务。在文科类教学中离不开美术的配合,如教材中的插图、诗配画和连环画、黑板报、教学挂图、幻灯片等。在美术教学中,更需要人文学科的理论基础,语言修养和广泛的社会知识。如教案的编写,教学中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对绘画理论的解释和作画过程的表述等;

2)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的方面看:文科的课程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及人文知识。而美术课主要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前者以工具性、知识性为主,后者以认识性、创造性为主,两者存在着互补性。即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审美能力的辅助。在美术基础教育中需要语言的启发、解释、表述。而且语言艺术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造型艺术的感情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对普通教师的全面素质来说都不可缺少;

3)具有一定文科基础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再学习美术专业,自然会与其自身文科知识相交融,文学与美术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选材角度,不同的技巧有助于拓展思维,开发智力,完善人格,实现自我。就人才培养而言,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现代社会对“一专多能”型人材的需求也在急速增长。文美兼习,融汇贯通完全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文科教师再学习美术专业并不是仅仅让学员多掌握一门不同学科的知识,两个专业简单相加只能形成油与水的关系,而文科与美术可以是互溶互渗,相辅相成的。由于文美在教学上的互容性从文科类教师中培养美术兼职教师更适合学校实际需要。

2.2培养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的实践

以安徽师范大学在皖南山区黟县教学点的“美术教育班(基本情况见表1)”为例:

1)办学性质。师范类成人大专(函授)学制三年。招生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文科类教师及一些兼职美术教师(多为中专学历)。

作为师范类成人美术专业的针对性培养还存在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问题的探索;

2)教学思路。作为职后教师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区别于职前教师的培养。美术教育班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教龄的大专或中专毕业生,所以教学大纲中的相关公共课可以压缩集中教学。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针对成人在职人员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来调整专业课内容”,如:

首先,根据大专美教专业的教学大纲,结合有一定文科基础的学员并针对学员美术水平不整齐的情况对美术课进行调整,把美术课分为三种形式:①技法课。主要是绘画基础技能训练,绘画技能是普通美术教育中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也是作为一位美术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在基础技能训练中试行以素描写生和水墨画为重点。要求学员对这两种技能和有关知识掌握得较熟练,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它技能,这时原有的技能就会产生正迁移效果使学习新的技能变得容易和迅速;②阅读课。针对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学生采取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后师生共同交流的教学方式。课程以中外美术史、美术评论及当代名画欣赏等为主;③辅导课。对中学教学中涉及但又不可能开足的技法课,采取课余时间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定期辅导和评讲的方法,同时借助电视台的美术讲座,VCD美术技法大全等现代化手段;

其次,在理论课设置上力尽文学与美术的贯通尝试。如“在艺术概论”的教学中注重了文学和美术的共同特征,并从两者不同的创作过程和鉴赏方法的比较中得到理解。再如增设“诗画鉴赏”专题课,将文学欣赏与美术欣赏融为一炉。以历代大师诗画作品为教材,用艺术概论为理论,去认识文学与美术的相通与不同。以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比较学习开阔艺术视野,拓宽欣赏知识面;

最后,开设特色课。在皖南山区古建筑群是保存较完好的天然艺术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木雕、石雕、园林景观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品,是学习民间美术,研究传统美术文化的最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就地取材将写生课、史论课、创作课都围绕古建筑中的艺术形象,让学员能深入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以此为基点,把中国传统艺术的教学提到一个较高层次。并鼓励学生深入当地雕刻工艺厂、文化馆、民间木雕艺人的作坊拜师求艺。

3 初步的成果及启示

美术教育班的培养对农村学校美术教师队伍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如:

1)在不影响农村学校编制的情况下,扩大了美术教师队伍。有的学校培养了3~4名能担任美术课的教师,改变了过去教师中没有受过美术专业学习的状况。美术课作为照顾“老弱”教师的轻松工作,学校可择优选择安排;

2)原来对美术有一定专长的代课教师获得了学历,使他们安心教学工作,精力集中。这些代课教师中大多对美术或民间艺术有一定特长;

3)一些学科由于招生数量的改变多出了一些教师,美术班的学习使他们有了重新学习转岗的机会。虽然他们的美术专业水平较弱,但他们更珍惜新的教学机会,工作更努力;

4)为了提高学历,农村学校的一些领导也参加了美术班学习,懂得了美术教育的规律,为美术教学管理提供了保证;

5)对本地区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欣赏与学习,培养了教师们对地方美术的热爱,为他们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美术遗产打开了思路。

“美术教育班”的教学方式,是仅仅针对安徽省皖南山区的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培养的一种尝试性教学。要建构一个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职后培养模式,还应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成人“夜大”或“函授”的方式,对农村在职教师的培养,是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种办学形式。它不仅能使农村教师获得不脱产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跨学科学习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学科调整,和解决一些紧缺学科的师资来源。同时也给师范院校的办学如何与地方教育部门的相互协作,使教学与社会需要紧密相联的改革与探索开辟了“试验田”。

实践告诉人们:①在成人美术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成人学生的经验和积累是必要的,同时要使教学内容满足成人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和按需施教,针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要通过学科内容的结构化调整,处理好系统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关系,把教学内容,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三者辩证结合起来;②发达地区与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审美文化差别较大。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众对艺术的偏爱使的人们对美术理解不同。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感受、体验、想象、理解艺术形象,只有学生受到艺术形象的强烈感染才能在反复回味、咀嚼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教育的陶冶。所以作为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培养不能脱离地方文化和当地民间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美术教育只有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共存的境界,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

“诗意的旅程”——诗化语文的教学研究

王 蕊(南开中学,天津300100)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可谓几经沉浮,无论理论定位还是实践操作都有令人深思的地方。为了突现语文文以载道的功能,强调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强调的是学生从语文课堂获得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理想信念的教育,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运用却生疏和荒芜了。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背离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造成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下降后,便提出了削弱语文的思想性,大力提倡语言文字的训练,赋予语文学科以工具性的特性。随之而来的科学性、客观化等原则应运而生,充满生机的语文教学又走进另外一个极端,发展成了“标准答案”,非此即彼,表现为用大量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把学生当作记忆的机器、训练的对象,当成毫无生命意识的个体,从而导致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缺失。

思想性与工具性这些学科定性,决定了当时状态下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发展。而这两种倾向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达到积重难返的程度,以至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必须严肃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学,导致了世纪之交的一场语文教学大讨论。

而上述两种观念下的语文教学都无视学生的个体发展,把学生置于教育的对立面,是一个被动施行教育的对象,而不是活生生的个体,不是一个个具有各自不同的经验世界、思维情感、个性尊严的人。学生学习语文处在被动的地位,他们外化和游离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不能充分享受到学习语文所带来的乐趣。而语文教学的精神内核、意境美感在学生的脑海中成了技术化、无生命的概念和表述。在没有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前提下,语文教学就钻入了“多费慢差”的怪圈。原本人文气息浓厚的语文教学就沦为或是技术性的或是政论性的套路,成为一门黯淡无光、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语文教学最终也就落入“荒了自家地,种了别家田”的尴尬境地。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给予了明确的定性与阐释: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涵盖了丰富的含义,既是对语文学科本身的认识澄清,也是对学生生命状态与个性心理的全新关注。正是在这种前提下,笔者开始了语文教学走向“诗意化”境界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向美的世界、向精神的王国张开臂膀,去感受一个用文字凝聚而成的诗意的世界。

“诗化语文”的“诗”并非狭义的诗意,不是指诗歌所表现出的那种言词排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的韵律美以及由此营造的意境美。这里的诗化是一种“喻指”,是着眼于其本体意义,着眼于语言和个体栖居的世界的关系这一角度。语言和世界的关系带有本体的关系,精神的成长离不开语言,一定意义上语言就是个体存在的家园。个体通过语言跟世界缔结一种和谐、完满的关系,这样语言就不仅是一种信号,更成为一种象征。个体本身是有灵性的、情感的,他们初始阶段的语言是非符号的、逻辑的,他们的话语方式就是诗性的,他们通过语言抒发性灵、表达内心。个体与语言的这种关系就是一种诗性关系。在这样的诗性话语中,蕴涵着生命创造的冲动和对世界的洞察力,甚至包含着跟世界的对话关系。因此,为个体营造一种诗性的语境、心境、情境,让他们跟自然、伙伴、老师、文本对话,诗意的立场、态度、思考方式就会走进他们的内心,心灵会因契合而共鸣。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深刻地体验,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精神的交流,从而使语文学习达到一个自由的创造的境界,语文学习成为愉快的物我两忘的“诗意的旅程”。具体地,诗化语文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学生生活在一个普遍使用母语的环境里,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学习语文不限于课堂,我们的教学应该突破课堂时空的囿限,使课内外结合,课内习得方法,课外自主阅读,增加知识积累,获得更加广泛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为学生感受和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2)生成性。学生学习语文,必然是在语文实践中完成的,日积月累,积淀到一定的量后就会产生质的变化,正是在这种浸润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高。正是在这种实践性的过程中,学生处在一个开放语境之中,处在动态的、弥散的、交互式的、多维的语言环境里,不仅获得语文学科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提高,也接受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的熏陶感染,在不断累加式的生成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渐厚实;

3)情感性。阅读教学讲究的是“披文入境”,阅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心无旁骛,才能终有所获,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情动而辞发”。语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情感犹如“活性酶”,又是“催化剂”,可以让记忆深刻,让思维活跃,让想象生发翅膀,体察到百味多彩的作品中的世界。因此,情感参与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产生视界趋合,与人交流的基础和前提;

4)圆整性。诗化的语文学习统谐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思维和文本内容,诸种因素和谐地存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之中。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则是指师生处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自由地对话交流,是经验的分享、个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教师、学生、文本不再处于孤立或是松散的状态之下,而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切在个性的视野里生长与生成;

5)审美性。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有的展示山河锦绣、旖旎风光,有的饱含鲜明的情操、风骨和理想,有的则与时代紧密相连,反映着社会的进步,等等。这些内容无不流淌着美的因素,如清亮的河流隐伏在字里行间,阅读者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去感受,把这些内容与个人世界里的情感因素连接起来,就会产生思想共鸣,使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成为一种诗意的旅程;

6)个性化。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没有个性就没有五彩生命的展示。同样,语文教学也要高扬个性的大旗,尊重和彰显学生的个性,而不应用理性二元的观点去评价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学生原有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而这一学习方式的运行,必然是建筑在学生充分自由的个性基础上。对于同一种学习对象,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建构主义学说,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他们在感受与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语言、绘画、动作、音乐等都应成为学生备用的手段,让他们用自己的最习惯的方式去描摹和表达所感悟到的客观世界和内心体验。

在一节诗歌课程中,笔者于实践中探寻“诗意的旅程”,这一对“诗化语文”的实践研究。

……

教师:这首《春江花月夜》洗去了六朝时期浮糜的文风,带来了清新美好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春江月夜的景色描绘,将春江、花月、夜景、离人,这一个又一个意境充分展现,于是便有了这纤尘不染的景致,便有了对月怀人的情思。

范唏文《对床夜语》卷2《四虚序》中写道:“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 范唏文谈到的“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便是有关诗歌意境的一种诠释。我们想请同学们谈一谈这首《春江花月夜》是否真正做到了“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

学生1:老师,在诗歌的前16句中,诗人首先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静美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的更为幽雅恬静。之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个有疑而问,用意是什么呢?

教师:的确,诗人笔锋一转,提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看似稽无答案,而事实上却充满了对宇宙人生的严肃探索,可谓问己、问天。而其中江月有情、江水无痕、人生苦短、聚散无常的苍凉与静美恬谧的春江月夜图又互为映衬,虽蕴藏着淡如轻泓的哀伤,然更多的则是对美好人生的渴望。

学生2: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恰能够很好地展现这种意境,就像老师说的真正做到了“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

教师:你能进一步的补充解释吗?

学生2:后20句中,诗人由自然景象转入到人生多情。这一股离绪别愁,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心醉神迷,百转千思,陈郁嗟伤。不但为闺中思妇的对月伤怀而惆怅,更为游子的只身漂泊、欲归不能而苦况。

教师:真是妙语连珠!

学生1:正所谓人生憾事也不过生离死别了。

教师:于是诗人便于自然之中,将这一份景物化为情思,流水行云的贯穿至尾。于是,《春江花月夜》就不是仅仅展现这一幅静美恬谧的春江月夜图了,更是将春江、花月、夜景、离人揉合一处,将诗情、哲理自然融合,创造了情、景、理、境的水乳交融。

学生3:其实在我看来这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结尾更是令人百转回味。

学生4:我看这首诗是月光连了江水、沙滩、天空、岸浦、清枫、花林、飞霜、白云、高楼、镜台、砧石、扁舟、鸿雁、鱼龙、思妇、游子,于是这景与人、物与情便不用再去感悟了,因为它已经深入心灵、陈郁灵犀了。

教师:正像同学们说得那样,“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个结尾结的百转回味。春江、花月、夜景、离人已是不忍再品了,怎又添了这“情”字,看了这“动”景?满江春树岂不正印了这月华留影,思绪撩心!

于是乎,怎一个“行云流水”,怎一个“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旷世的清丽、雅约,纯挚的思绪、离情,天人合一的问理、静思,便成就了这“孤篇压倒全唐”的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

……

教学过程的诗意化追求,正是为诗化语文自身的特征所决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停留于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的演绎,而应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和利用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原有生活,使之与语文学习产生链接,对文本进行批判意义的解释,畅通和构建课堂里的对话机制和环境,以使教学过程脱离技术层面的“窠臼”,从而焕发诗性的光华。教学过程是实现课题意义的重要环节,对话、情感、个性、生活、审美等关键词应成为诗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特色。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诗性的修炼。要追求和实现诗化语文的教学,对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限于教材、教参,更要求从这些外显的表现形式转向为内隐的素养构成,那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文学素养,具有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以及艺术化教学应机处理能力。因此,诗化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必然带来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大提升。笔者也希望语文教学在走向“诗意化”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向美的世界、向精神的王国张开臂膀,去感受一个用文字凝聚而成的诗意的世界,体味语文的魅力。

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

倪金升(兰溪市马涧初中一校,浙江兰溪321100)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具有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中学生有一定的欣赏基础,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探究、仔细品味,就可以进入优美动人、如梦似幻的意境中,获得美的享受。所以,欣赏诗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审美过程。作为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吟咏、探究意象、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来学会欣赏诗歌。

1 诵读吟咏,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其实,要想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中的内容,领悟诗歌中的情感,诵读吟咏是首要的了。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也就是要让学生认真地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音乐般的美来。音读,就是要读准字音,读清句子;意读,就是要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以便更好地诵读;情读,就是在音读、意读的基础上,联系诗人的思想、生平和创作背景,尽可能地融入到诗人的情感之中,以便富有感情地诵读;美读,就是要深刻领会诗歌中的情感,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并融入自己的情感,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音乐美。

2 探究意象,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象”,是诗人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融合的复合体。而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加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它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意境美。指导学生欣赏诗歌,可以让学生将诗歌中一系列单个的意象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美画,享受到情深意浓,真挚感人的意境美了。如欣赏王维的《山居秋暝》,只要将“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等几个明净、清幽、苍翠的意象组合起来,就享受到了一个清新、宁静、和平安乐的意境之美。又如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要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风”和“瘦马”几个意象组合起来,就会享受到一种清雅安适、深婉悲凉的意境之美。真可谓是无声的文字,有形的意象,更有着立体的效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欣赏诗歌,只要对诗歌中的意象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就能把握诗歌的内容,享受到诗歌的意境美。

3 揣摩品味,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语言,它更形象精练,更富有色彩感、节奏感、动态质感。而欣赏诗歌,无论是诵读吟咏,还是解读意象、赏析意境,都必然要对语言现象进行反复揣摩、仔细品味。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从字里行间去发现遣词造句的匠心,努力地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盎然意趣,只有这样,才能亲切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领会诗人的艺术风格,进而享受到诵读诗歌的快乐,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品味语言,可以从修辞角度出发,也可以从炼词的角度出发。炼词,可以用“换词法”,也可以用“变序法”。如欣赏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绿”就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把看不见的春风转移为色彩鲜明的视觉形象,蕴含更为丰富,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欣赏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只要将词序变换一下,改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再去品味不同的效果,就会发现原句除了反映一种生活真实之外,又产生了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是增添了无限的情趣。欣赏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可以先将“三两枝”改为“满树枝”后再去品味诗歌的语言效果,就会明白“三两枝”更能表现江南早春的景色特点。进而品位下文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知”、“蒌蒿满地芦苇短”的“短”,就不难发现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了。让学生明白,只要去探究、去品味,就能欣赏到诗歌的语言之美了。

4 联想体验,欣赏诗歌的情感美

许多优美的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的,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图景,把字里行间的含义乃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述出来,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空隙填补起来,以便进入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中丰富的内容,受到思想和情感的感染。因此,让学生欣赏诗歌时,可以抓住诗歌中的画面和气氛,也可以根据作品中的描述性语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联想去理解、感受,和诗人取得情感共鸣,或通过想象再造形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享受诗人的情趣。例如,曹操的《观沧海》,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虚拟了一个极其广阔的意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此时,只要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以及诗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展开联想和想象,就不难理解诗人借大海吞吐如日月星辰的意境,感悟到诗人那种为国家统一的宏伟抱负和博大的胸襟。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常是思维异常活跃,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任意驰骋。那么学生也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用联想和想象去主动地感受、认识、补充、丰富诗歌的意境,享受诗歌无限的情趣。

其实,诵读吟咏、探究意象、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笔者指导学生欣赏诗歌时,一定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吟咏中,抓住妙字佳句,捕捉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借助联想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作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对接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

“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呼唤语文课堂形式的理性复归

汤其虎 丁卫东(射阳外国语学院,江苏射阳224300)

随着课改的深入,笔者欣喜地看到,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各种新思维、新理念不断涌现,各种新课例、新方法令人目不暇接。但静下心来不难发现: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种种“创新”“改革”已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轨道,与新课标理论指向形似神异、貌合神离。诸多做法热热闹闹,但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的“绊脚石”。

1 课堂形式:在徒有形式的合作学习中热闹非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

笔者认为,那种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火花迸发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由思考的能力和合作研讨的精神,有利于激励竞争,激发创新,是语文教学在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后的必然选择。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只求互动效应。有些老师在学生缺少阅读准备的情况下组织小组讨论,导致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肤浅片面;有的老师备课不够充分,设计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有的老师对有层次与难度的问题一带而过或满足于结果的硬塞,淡化思维过程的导引和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有的老师满足于热闹的形式,动辄“讨论”“合作”,似乎没有“合作学习”便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种种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未能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重要,将品读、感悟、玩味、思索、涵泳等内化过程弃之一隅,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课。

笔者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因此教师在操作中要做到:一要设置有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二要把握时机,让学生在与文本初步对话,对研究的问题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组织合作讨论;三要教给合作学习的方法,制定评价机制,努力克服合作学习的无意义、无实效的行为;四要全程掌控,相机点拨,引导合作学习始终在一个可调控与可牵引的状态下进行。

2 课堂评价:在言不由衷的表扬中偏离方向

传统教育木然、刻板,似乎总是在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新课改提倡要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多鼓励学生、赏识学生。于是,教师的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课堂上,“你真棒!”、“你真聪明!”、“掌声鼓励!”、“你太伟大了!”等褒扬之语俯拾皆是,有时学生答对了最简单的问题也不惜“隆重”夸奖,甚至时有小奖品“物质刺激”。

笔者认为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过分“苛刻”,表扬过分“吝啬”固然不行,但也不能矫枉过正。这种打着“以人为本”外衣的廉价表扬光照顾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模糊之处,不当之处视而不见,不予纠正,会导致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客观上造成知识误区与学科缺陷,长期以往,会使学生对讨论和发言失去兴趣。超值的奖励也会让学生“迷失自我”,并产生预期奖励的心理,而忽视了语文学习本身。小奖品的出现,则使原本处于老师、学生、文本间精神对话状态的一个朴素的课堂杀出了一个不容小视的物质元素,多出了一丝功利性的诱惑色彩。这种“物”的参与延长甚至阻止了学生走向自主、自律的发展道路。

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应是课堂评价的正确归宿。在语文课堂评价中,一方面要着眼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激励功能,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使评价带着鲜明的持续激励功能。对待学生的错误要作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简单否定,也不能随便叫好,更不能模棱两可;另一方面要注意评价的发展性,要着眼于启迪思维,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思维能力。

3 双基训练:在人文精神的张扬中渐行渐远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工具性,过于偏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文字训练课,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而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纳入了教学目标,又使语文教学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人文性”,对知识技能训练熟视无睹,甚至有的老师认为新课改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有的老师认为搞“双基”教学就是“土老冒”。一时间,语文课堂花色繁多,热热闹闹,可就是听不到琅琅书声,看不到对词句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篇章的精彩分析。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应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的基础上去实现语文能力的自我成长,激发创造力与生命力。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并非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同等对待,平均用力,而应该在注重工具性时突出人文性,在落实人文性时肩负工具性,亦即在扎实基础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在发展思维的过程中,巩固基础,形成能力。学生个性的张扬,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依托于对语言文字的体悟、理解。因此,应结合文本找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寻找语言和精神同生共长的“兴奋点”。

4 教学手段:在电光声色的渲染中“秀”他一把

心理学理论告诉人们:“新异刺激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多媒体教学在直观性、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手段可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多媒体手段如果控制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

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光看不练假把戏”。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教学上。

具体地说,借助视觉画面,最多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什么”的认识,而对于“怎么写”则少有触及。尤其是对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即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探索与把握更是不足。所以,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文本,探索作者是运用哪些材料,哪些手法来写作的。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革故鼎新的运动。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要“弃”,也要“立”,但决不是为了“弃”而无视实际,回避传统;为了“立”而标新立异,违背规律,甚而矫枉过正。

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记住这一点,新课改必然会一路走好。

如何让农村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说会道”

胡华勇(青田县舒桥乡中心学校,浙江丽水323913)

新课程科学要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中心,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为农村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激励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充分利用农村特有资源实践训练,使农村学生在科学课堂中“能说会道”是科学教学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能说”,就是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道”就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如何让农村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说会道”,培养农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1 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能说会道”的欲望

1)以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小学科学教学,笔者深深体会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一些激励性语言的评价,老师一句激励性的评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鼓励上进的动作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例如,笔者在教《土壤》一课,刚上课,学生面对自己桌上的土壤,心理很快产生了许多问题,笔者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今天想研究土壤哪一方面的问题?”“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这时,学生提出了二十个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这正是引导学生进入探索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同时评价激励学生“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等。 表示出“对,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好,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研究!”等积极的支持态度,使学生内心激起了科学探究的欲望,进而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情感和激活“能说会道”的动机。这样,他们才能主动的在探究活动中去发现和领会科学的乐趣,才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

2)运用多媒体,使教学趣味化。学习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儿童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儿童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和求知欲。科学课堂满足他们这方面的要求,极易引起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激活“能说会道”的动机。如《牙齿》一课,要学生了解龋齿的成因及防治,只凭教师借助几幅挂图作口头介绍,显得呆板乏味。而运用多媒体播放口腔中的细菌是怎样一步步腐蚀掉原本洁白光滑的牙齿的动画,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3)创造条件,激发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和欲望。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如教学《蜡烛熄灭了》一课,先要求学生动手划火柴点燃蜡烛,接着让学生“想办法把蜡烛熄灭”,“尽可能使蜡烛慢慢地熄灭”,该怎么办?还有什么方法?哪种方法最好?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老师不要像以前一样牵着学生走,给学生提出要求,指明研究的方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妙体验科学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学会“能说会道”本领

儿童思维、活动能力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是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儿童的实践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动手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1)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研究、归纳和创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教师既要进行具体细致的示范指导,又要做宏观的组织和调控。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时,指导学生观察尺子振动的具体操作方法,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操作皮筋、鼓、吉它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同时,问:“研究声音的产生有什么用?利用物体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做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某些发声原理而制造的各种乐器,他们也同样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嗓子喊哑等现象,课后还可让学生自制乐器。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

2)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参与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农村学校学生接触社会、自然,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比在教室里的“清谈”更重要。结合教材,利用各种活动(如郊游、参观等),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从而真正理解人与自然。 如:三年级学习做植物压制标本,应与学生一起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植物,在学习制作中既贴近大自然,又获得了许多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实际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许多不知名的植物,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处?如何培植?……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书店去搜集和查阅各门各类的资料,或者向长辈请教,从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自然界的实地考察,不但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而且能让学生在身心共鸣中得到深刻的教育,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3 掌握一定的基本科学方法,为“能说会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1)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程序的训练。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面对某一具体的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事实材料;面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事实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

3)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自行探索中培养创新能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不仅仅是老师和黑板,创新的前提是自主地学习,要让学生成为主体,把更多的机会还给学生。如《蜡烛熄灭了》中,“你有什么办法去熄灭它?比一比谁的办法多?”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广度、多向性扩散。鼓励学生求新存异,找出多种与众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引进竞争机制:“你还有别的方法吗?”使学生主动地、能动地、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独立探索。

4 创设主动探究气氛,在探究中真正“能说会道”

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营造主动探究氛围:

1)建立和谐、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主动探究气氛。在师生交往中,要消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看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具有安全感。如:在学习《热胀冷缩》一节课时,笔者讲到: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一位同学提出:“有没有热缩冷胀现象?”笔者当时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且鼓励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只有建立了和谐、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主动探究气氛,促进学生在探究中真正“能说会道”;

2)对学生赏识,创设主动探究气氛。赏识就是给人表扬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作用对象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学习《植物的根和茎》一节课时,在完成猜想“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后,笔者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且用自由的方式进行表达。学生走上讲台,像个老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台下的同学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对设计得好,讲得精彩的,还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自然中去品味科学。要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的空间,真正让农村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说会道”。它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宋汉阁.小学科学课教学指要.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研究,2004,(11).

3周小姣.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要在奇、趣上做文章.教育信息报,2004-10-30.

4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陈学锋.从容面对儿童的学习困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浅谈素描教学中的现代意识

陆 佳(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部分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当下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知识的不断更新,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们意识到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关键是能够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就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作为美术学的基础,素描教学需要改革,在素描教学中需要增强现代意识,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设计的需要。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要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艺术创新型人才,就要从素描基础加以训练。审视我国的传统素描教学模式,就不难发现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是一种强迫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素描教学模式,其教学观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都不能适应现代对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

尽管近年来素描教学有了明显的改进,但也仅是部分院校和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大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意识中,比如说,契斯恰可夫的素描教学体系,那种“全因素”的教学方式,便一代一代的传下来,还在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种单纯的追求共性而忽视个性,追求表面而忽视内在的单纯的模拟对象的训练,如何能向培养创造型的人才的教学转换呢?

要改革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更新素描观念、明确素描教学目标指向。现代素描教学的观念:一是训练创造的头脑;二是训练创造的技术。这也是素描教学在各个造型艺术领域所起到的作用;三是要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1 增强现代意识

现代意识,也就是与时俱进的理念。作为一个现代人,就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探索未来。现代意识的把握需要研读现代的哲学、了解当下的人文思潮,紧跟世界的潮流。作为艺术,她本身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先锋,是产生各种思潮的发源地。因此,素描教学就应该不断地增强现代意识,把现代思想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这就是创造的头脑的前提。有了现代意识才能在素描实践中训练创造的头脑。

在素描教学中融入现代意识,就要改革教学内容的设置。现代素描教学的课程设计,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拓宽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突出结构造型训练。结构造型是排除自然物象的光影、肌理等视觉元素,以研究物象本身的结构为中心,以线条为主要手段的一种造型方法。所谓“结构”是指事务内部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中包括比例、透视、解剖、构造等因素。这些是素描的本质。现代意识本身也就是让人们直接进入事物的本质,以素描表现的途径去观察、认识、表现客观事物。这样就不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探素新的表现手段和方法,寻求创造性的技术语言。这样才能做到从思维到表现的创新。

2 诱导个性意识

传统的素描教学,往往只要求学生按照一种统一的观察方法、造型方法或者以教师自己的喜好为标准来训练学生。而忽略了学生个性气质、主观情感的尊重与开发。其实人有不同的心理类型,如思考型、感情型、感觉型、直觉型等,因心理类型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观察方式和表现形式。人类的艺术表达形式与人类的心理类型是高度相关的。要尊重人类的这个差异,诱导这个差异,更大程度地去挖掘这个差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形成创造的动力。

美术教育的最高追求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拓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有人说,“造成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而不是无知”,那就要好好的研究已知的东西。该继承的继承,该舍弃的舍弃,该发展的发展,该探索的探索。但无论如何,现代意识是革新和创造的前提,没有现代意识是谈不上什么创造的。

数学基础教育体会点滴

崔自浩(衡水市第五中学,河北衡水053000)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教学内容不断变化,教学方法丰富多采,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数学教学同其它事物一样千变万化,总有其规律可循的。学生升入高中后,数学知识量增加,数学问题也变的更加抽象,已不同于小学、初中简单的记知识、套公式。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现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谈一点关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1 数学思想的培养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的体现,是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桥梁,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灵魂,数学教学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意识离不开数学思想。近年来各地中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数学思想的考查,特别是运用数学思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常用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1)转化思想。“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有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问题”。面对一个全新的问题,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求解;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如何将其简单化处理;面对一个抽象问题,如何将其形象化、具体化,这就需要转化。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它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陌生问题熟悉化,隐性问题明朗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无序问题和谐化;

2)数形结合思想。“数无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这充分说明了数与形的辩证关系。数形结合就是抓住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以“形”直观地表达“数”,以“数”精确地研究“形”。它可以把抽象的数转化为直观的形或把复杂的形转化为具体的数,从而避开繁琐的运算;

3)方程的思想。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方程,如函数表达式或方程中未知数的确定,几何题中边长、角度、面积的求解等,都可根据量与量的等量关系,通过列方程或方程组得到解决;

4)分类讨论思想。这种思想是根据教学对象本质属性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一般分三个步骤:首先确定讨论对象;其次针对讨论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类;最后归纳讨论结果,综合得出结论。为保证分类讨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类应做到不重不漏。

2 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使数学问题解决能够顺利完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机能,这种特殊的心理机能直接影响着数学活动的效率,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十分必要。有以下做法: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教师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思想,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在定理与例题的教学中,宜采用“自我发现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规律,获取结论;

2)注意“变式”教学,发展学生探索能力。在例题教学和解数学习题中,不宜就题论题,而应该启发引导学生把思路延续下去,从题目的各个方面去联想、类比,通过“变式”(改变对问题的提法,或引进新的问题)得出同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3)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探索能力。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分析性思维。要求思维发散,就是要求对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途径。这种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解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探索能力;

4)鼓励学生解题反思提高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由于欠缺经验,对知识理解不深透,解答往往不完整、不严谨,所以引导学生“反思”质疑,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积累经验,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3 帮助学生矫正思维缺陷,提高思维水平

许多高中学生不适应数学学习,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学校,这一点更为突出。如果不能使这些学生改变这种情况,他们也许会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上越来越被动,以致完全放弃,所以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所表现出的诸多思维缺陷进行具体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思维缺陷主要表现为:

1)思维单一化。所谓“单一化”是指学生习惯于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满足于求问题的特解,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对象。特别是,学生缺乏用运动的、发展的眼光全面认识事物。这就要求教师把运动变化的观点引进数学教学,因为在高中数学中,研究点的运动和量的变化,可以说无处不在。教师必须紧扣教材,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其间,逐渐接受此观点;

2)思维无序化。所谓“无序化”是指学生的思维呈颠三倒四的无序状态,尤其是做证明题,表现为没有使思维受阻的障碍,没有不能完成的证明。即使是对有思路的题目,也缺乏简洁、准确、流畅的表述能力。正是这种思维的无序化,造成学生对做对的题不能自信其正确,对做错的题难以自查其错误,严重制约着数学学习的效果和成绩的提高。教师要首先抓住典型错例,剖析具体错误根源,把充足理由渗透其间,宁可让学生完不成作业,也坚决杜绝无依据推理,这是顺利过推理关的关键;其次,还要引导学生于细微处不忽略,做到推理步步有据,并注重关联词的使用,以增强推理过程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3)思维表面化。所谓“表面化”是指学生沿用初中的学习习惯,仅满足于“结论”(公式或定理)的套用,而对教师精心组织的探求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普遍持听不懂就不听,迫不及待等结论的心态。这种思维的表面化,造成头脑中知识发生“过程”与“结论”的割裂,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还严重制约了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有理由以“问提解决”为切入点,把“过程”和“结论”设计得浑然一体,使“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结论”只不过是这个过程的顺手所得。

数学方法是一个十分活的东西。但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即教育是有规律的。顺其规律,则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否则就会事倍而功半,搞不好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总结规律,给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数学人才。

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毛有力(迁安市二中,河北迁安064400)

创新教育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四多四少”的问题,即教材内容研究多,现实现象联系少;教学方法研究多,学习方法指导少;教师传授灌输多,学生活动发现少;对识记知识考察多,而对能力培养方面训练少。这样片面强调学生繁锁的练习,盲目的抄写,过多的背诵,只注重了对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及运用,致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降低,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

而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要使课堂教学变得具有吸引力,就必须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方式,促成课堂教学向互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方向发展,通过师生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和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形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如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尝试与体会。

1 运用活动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可选取适当的教学模式。1999年高考“3+X”改革,迁安市二中报考文科的学生人数少,大部分学生不是因为对文科感兴趣才报文科,而是各科成绩不理想,没有什么特长,寄希望于少人报考的冷门科目中“搏一搏”,但又对文科前途忧虑重重。而且他们在高一阶段已通过地理会考,高二如果马上进行复习初中、高中的知识,学生可能觉得乏味。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呢?笔者尝试了活动教学的模式,在分班后的第一节地理课,笔者没有急于赶时间讲课,而是先从地理科本身的特点入手,指出地理课具有的综合性、实用性,又引导学生联系报纸上的内容,如当前报纸中通常有大篇幅的旅游、房地产等的广告,指出当今社会需要地理方面人才,增强学生对未来的信心。接着,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走了一圈,有目的地观察了校内小山岗上的生物(主要是植物)、土壤、岩层(基建时削开的山体剖面,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不同部位颗粒大小不同)以及砌石山用的石灰岩、装修用的大理岩、花岗岩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还要求每个学生课后找一个生活中与地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写出来,留待下一节课发言。第二节课,同学们都踊跃发言,他们的题目很多,如“现有了青山,但还没有绿水”、“我家后山坡为什么会滑下来”等,很多同学还分析了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向学生明确提出“只求人人进步,不求人人高分”的要求。事实上,经过这二节课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了较大提高,并且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时常拿一些植物或拣到的奇石等与老师共同探讨、质疑问难,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学生更是积极大胆地思考、想象和探索。此后,据有关的课题,多次带学生外出观察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2 处理好教材与现实的关系,设疑激趣,引发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的产生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在讲课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材与现实的关系,设疑激趣,引发思维,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贴近生活,又富有哲理,使教师真正能做到导学生之思,激学生之悱,解学生之疑,引学生之路的作用。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线速度后问“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了什么问题?有没有局限性?讲锋面雨后问昆明为什么“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假如地球自转方向变,公转方向不变,则太阳日、恒星日如何变?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了其思维的敏捷性、开阔性和创新性。

3 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定情境。合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融洽,会产生满足、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态度和体验。实践也证明良好的氛围,能激活学生的脑细胞,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思维潜能,从而使学生主体参与增加,表现欲增强,并能产生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而“创造力又源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有了这种氛围,有了这种欲望,同学们便会敢想、敢说、敢问,使之思维灵敏、开阔,畅所欲言,不会为自己的错误答案或离奇的想法而遭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讥笑。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师生关系,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以自己良好的人格、积极的情绪、新颖的方法、公平的态度来营造合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本着“尊重个性、体现差异、激发活力、主动参与”的原则,给学生以说的自由、想的空间、做的余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若不然,培养的学生便只会是照本宣科,循规导矩,人云亦云没有一丝活力和创新的“小绵羊”。

4 善于联系实际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第二章有关气温的日变化、大气运动及降水的形成等内容是教学上的难点,许多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很吃力,普遍存在着老师讲时明白,课后一塌糊涂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通过小实验去加深学生的理解,上课时用一个电热锅烧开水,首先用较小的火力加热,然后逐渐调大火力,水温上升越来越快,当接近烧开时,再将火力略为调低,但水温仍然继续升高并达到沸腾。这时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调低火力之后,仍会有沸腾现象发生?而在最大火力的时候却没有沸腾?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指出虽然火力小了,但水得到的热量比散失的多,因而继续升温,并将结论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再分析“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而不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烧开了的水”还可用来说明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当打开电热锅盖时,学生能清楚看到热气上升(相反,如果夏天时打开冷库的门,能观察到流出来的冷气下沉)。这些日常生活事例学生时常观察到,用来说明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而形成的热力环流,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此外,在打开电热锅盖的同时,如果将一块玻璃水平放置在电热锅上方,可以观察到水汽凝结在玻璃下面。这样就为以后讲解水汽的凝结作好了铺垫。

由于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生活事例可应用于教学上,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平时通过发动学生收集报纸杂志上有关地理方面的材料,用来说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或者作为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各种事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判断思维和创新活动的能力。

5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创新。如果还是单靠老师使用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课堂上包打天下,满堂灌,就会使学生像现代化饲养场里的牲畜,失去寻觅食物的能力一样,失去了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逐渐地进入课堂,为改变落后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迁安市二中设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已上网),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①笔者常自行设计课件,在地理班进行多媒体的教学;②自行先上网浏览有关地理网页的内容,后指导学生上网学习。这样,运用投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更多、更新鲜的地理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密度与容量。实践证明,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基础知识更加牢固,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的本领和能力,以新思想、新观念武装自己,积极主动地吸取新信息,特别要加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其次,要尽快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加强情感教学,营造合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激发情感来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点燃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思想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析初中科学课中的生物演示实验

叶旭涌(永嘉县济时中学,浙江永嘉32510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于一些直观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来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另外,通过演示实验,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各个实验。所以,演示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

1 中学生物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

生物学科主要是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在初中《科学》教材中凡是与生物有关的内容,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直观教学手段。一方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农村中学,在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和规范管理方面都比较落后,因此,在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使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这一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认识不够,从而忽略了演示实验的优越性。永嘉县济时中学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花费了一定的资金添置各种必备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用品,以满足教学要求;永嘉县济时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上的每个演示实验(对于一些有条件限制的有些实验做了适当地改进)绝大部分都在课堂上加以演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艺术性

在初中阶段所涉及到演示实验一般都比较简单,可塑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演示实验内容的特点不同,教学方式可做相应的改变:

1)验证式实验——先授课后实验。例如,讲授“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时,教师可先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食物中可能具有的某些成分。在学生思考、讨论并获得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演示实验加以验证。实验中,学生发现加热干燥的小麦种子后,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挤压花生的一片子叶会在白纸上留下油渍等等。通过这些现象,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同步式实验——边授课边实验。在"显微镜构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显微镜实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至下或分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对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其功能进行讲解。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形象和深刻地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

3)探索式实验——先实验后讲授。例如,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中,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在水中的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通过这些直观现象使学生极为容易地掌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师在加以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3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意义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科学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大约能够记忆15%,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则可接受知识的65%左右。因此,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讲授生物学知识,能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3)传授学生生物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演示实验的思路、设计方法、实验设备、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说明。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生物科学事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正由于演示实验有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中应当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甚至一个微小的动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全局性。为此,教师应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不可忽略每一细节,力争做到实验准确无误,授以学生科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

总之,作为直观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每个演示实验,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美珍,郑鸿霖,张代芬.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别样的课堂 样的精彩

王 晖(金坛市洮西实验小学,江苏金坛213233)

短暂的寒假结束了,学生带着满脸的新年喜气和欢乐返回了学校。他们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开始。

在学生报到工作完成之后,他们领到了新学期的各种教材。看到崭新的《科学》教材,学生兴奋不已,忍不住东翻翻西看看,似乎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也深深打动了笔者。

在新的学期中,如何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何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科学课?笔者在办公室一边浏览着《科学》教材一边在不断的思考着。不经意之间,笔者的目光落在了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写的《给小朋友们的一封信》和教材目录上。突然间就想:学生现在正处于新年过后的“余热”之中,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尚未完全扭转过来,如果此时按教材内容直接上《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我在成长》,教学效果肯定不好!那何不在第一节科学课堂中打破教学常规,先引导学生一起学习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写给小朋友们的这封信,然后就本册《科学》教材的整体教学内容编排向学生进行大致的介绍。这样一方面能通过这封充满期望和鼓励的信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热情;一方面通过学习本册教材目录能够让学生对本学期的《科学》主要学习内容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于是,在第一节科学课堂中,笔者首先声情并茂地朗读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写的《给小朋友们的一封信》,并简短的介绍了一下郝京华和路培琦老师,学生顿时肃然起敬:“哇!大教授居然给我们写信!”、“他们称我们为小朋友,而且他们是我们的大朋友!”、“有了他们的鼓励,我一定认真学习科学!”、“他们真了不起!教会我们这么多的科学知识!”……,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笔者又趁势把整册教材内容编排向学生逐步进行了介绍。在浏览教材目录的时候,笔者把每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了大致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单元内容进行阅读,并允许学生对其中一些话题相互进行交流。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显得非常兴奋。他们没有想到新学期的第一节科学课如此的轻松!他们一起开心地翻阅着教材,相互交流着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几个女生聚在一起悄悄学习《我们长大了》单元、男生们则在翻阅《探索宇宙》单元、有的在学习《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有的在了解《各种各样的能量》,还不时拉笔者参与到他们的话题研讨之中:“老师,你说恐龙为什么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集体消失的?”、“老师,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存在着生命吗?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吗?你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想详细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老师你能给我们讲讲吗?”、“老师,大海中的潮汐是不是也是一种能量?”在学习中,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的提问都快让笔者这个科学教师应接不暇了。

就这样在新学期的第一节科学课堂中,学生尽情地领略着科学的神奇和奥秘、倾诉着你我的感慨与设想!看着学生开心的笑脸,听着他们争论的声音,笔者的内心升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伦理在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教育伦理建设。文章阐述了教育伦理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加强教育伦理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教育伦理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 教育伦理

[作者简介]曹和修(1970-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博士,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 100048)

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伦理使命,它不但要启迪人的心智,锻造人的品格,完善人的心性,还要为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创造和谐社会而努力。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基本途径。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取向。如果脱离了教育的伦理探索,把教育问题弱化为单纯的策略性权衡,甚至使教育沦落为某些利益群体达到其目的的手段,那么,就不仅意味着社会伦理的缺失,更有可能损害整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公信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教育伦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伦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教育伦理,是指对教育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同时又是教育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也就有着不同的教育伦理形态,而这种教育伦理又反过来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这突出表现在规范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的行为,调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教育的特殊使命决定了教育是一个特殊职业,有着比其他职业更为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如遵纪守法、品德高尚、无私奉献、严谨治学、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等。教育伦理作为人类社会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整个社会大环境,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应当是社会伦理中高尚、纯洁和最带有理想色彩的一部分。每个社会成员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都要学会做人,一代一代的人都要在学校里打下知识与道德的基础,形成与树立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育的导向作用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现代教育的伦理性是由教育的基本功能与价值所决定的。教育伦理作为人们在培养人的活动中的伦理道德,产生和形成于人们现实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是一定社会的教育活动关系在人们教育观念中的伦理化反映。教育伦理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伦理,蕴涵着善的理念和精神,它是教育运行在道义和人性上处于一种理想生存状态的条件与精神前提,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对教育客体与教育劳动有关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教育劳动中社会关系的调节,进而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都具有积极意义。教育伦理是调节人们之间教育活动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规定着人们通过确定善恶标准,规定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二、构建教育伦理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目前,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也发生了转移,以前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社会状况,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抓住当前的大好形势,对教育体制和教育伦理进行深入改革,促进校改的步伐,以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针对目前教育体制内部出现的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教育管理失序、教育功利化程度加深等严重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良因素,我们必须从本入手,充分认识到教育伦理在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现代化教育必须以真律教、依法治教、以善率教。和谐社会要求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当然教育也是必备的一项内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个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教育的作用就是发现灵魂中本身所具有的善,从而使人实现心灵转向。我们只有以“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来引导当今的学校教育,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是一个现代的、完善的教育伦理体系,当今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和谐教育也即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应该具有道德上的先进性、正当性。这意味着现代教育的制度、思想、活动方式都要合乎先进的道德规范,都应内在地体现先进的道德思想和伦理精神。树立一种先进的教育伦理思想和规范,建立起有利于这种伦理思想落实和实践的制度与运作系统,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教育的首要前提。

3.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教育走向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客观要求。科学、法律和伦理是教育的三种基本规范力量,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伦理系统的健全有利于教育科学和教育法制的建设。人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除认识教育现象的规律外,主要的目的还是改造教育、优化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研究的实践目的是提高教育自身的价值,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另外,从事教育科研活动还必须符合教育伦理精神。教育伦理是保障教育科学良好社会形象和内部声誉的重要力量。对于法制而言,其需要明确的伦理根据,教育法制的运行当然需要教育伦理力量的支持。所以,重建教育伦理是教育走向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客观要求。

4.规范教育伦理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这种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伦理道德建设,是我国的历史传统。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整个教育系统高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教育领域的伦理道德建设,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伦理体系,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二是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如何理智地、自觉地推进教育系统的伦理转型,是一个大问题,对于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需要研究。三是现实的教育实践如何改变存在着的道德问题,重塑教育的美好形象,净化教育事业,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从这些方面来看,提出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教育伦理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的涉及面相当广泛,内容丰富,教育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前提条件。实现教育的和谐,关键在于教育伦理的选择和安排要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怎样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需要大家来共同讨论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简单设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1.要真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伦理建设。教育伦理建设能否有成效,与思想上是否重视有密切的关联。当前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如认为抓道德建设很难看出成果来;道德建设是约束人的行为的,是要限制大家的自由,吃力不讨好,等等。因而,应该在思想上正确理解教育伦理的本意,真正把教育伦理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加强对教育伦理基础的研究,确立教育伦理建设的科学和价值基础。教育伦理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教育伦理本身要有自觉的理论把握。比如,教育伦理的本质,教育伦理与教育系统的各方面的关系,教育伦理系统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一般机制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基本科学和价值依据。这是方法论和出发点的问题。

3.树立教育崇善观念,形成和完善教育伦理规范体系。教育伦理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先进的教育善恶观念和伦理规范。应把规范体系的建设作为教育伦理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这是制高点。只有标准、规范明确了,才能评判教育现象的善恶是非,才能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那么,我们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伦理规范体系呢?这需要进一步来讨论。笔者体会,这种规范体系的灵魂是教育崇善观念。也就是说,教育要自觉地重视自身的伦理规范,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努力成为一种善的事业。教育崇善是教育的自我规范,它强调教育的道德自觉性、纯洁性。教育崇善强调的是:教育应体现自身的本质规定性,追求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追求并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应该以此为纲,进一步建设教育伦理规范体系。这包括教育伦理的一般原则与具体领域的伦理原则建设两个主要层次。在一般层次上,可以也有必要提出公正原则、发展原则、人性(道)原则等基本范畴。此外,应把一般教育伦理原则转化为具体领域的具体规范,充实教育伦理原则体系。

4.在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同时,重视教育整体道德状况的改善,努力创建教育制度伦理。在教育伦理建设上,传统的做法是:重视教师的美德,对教师提出详尽的行业规范,借以促进教育的净化。这种做法有一定成效,但局限性很大。首先,教育的善恶是非,原因不全在教师。比如,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就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更大。其次,这种把全部责任推给教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再次,实际效果也不理想。企图通过教师职业道德来解决所有教育伦理问题,在实践上是不成功的。传统伦理重视个人美德,往往是与等级性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过多强调个人道德义务而比较忽视个人道德权利的伦理。为此,需要在思路上有所突破,要重视制度伦理的建设。所谓制度伦理是指:一是教育制度的安排应是有充分的伦理合理性的,即制度建设应伦理化;二是要使伦理安排制度化,使教育伦理成为制度化的结构,依靠制度的力量来实施和运作,即伦理制度化。从当前实际看,这两方面都应重视起来。一方面,应关注制度安排的伦理特征,努力提高教育制度的伦理境界,使教育制度真正是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是尊重每个人的发展权利和需要的,是公正合理的,也是富有成效的。另一方面,应当努力创建教育伦理制度。比如,要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就需要形成民主化的制度,包括对权力的监督机制、教师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决策的民主辩论机制,等等。再如,为了落实受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就要靠建立一种由教育财政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各方面有机结合的制度来保障。不把教育伦理思想体现到教育的制度化安排中,而靠个人的自觉和良心,将难以取得全面的效果。

5.努力提高教育系统的道德实践能力。教育系统的道德实践能力,是指教育伦理规范贯彻落实、解决实际的善恶矛盾即扬善抑恶的能力,这是提高教育道德境界的落脚点。为此,需要健全教育道德系统。包括:教育伦理规范系统、教育伦理传播系统、教育伦理评价系统、教育伦理操作系统。重视教育改革的伦理建设作用,以加强教育改革的伦理向度。

总之,教育伦理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在思想上重视,应有科学的理论和价值基础,应抓紧伦理规范体系建设,使教育伦理制度化,努力提高教育系统的道德实践能力。通过全方位的教育伦理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必将成为教育自身提升道德水准的过程,21纪的教育将真正重新表现出道德崇高的迷人魅力。

[参考文献]

[1]蔡召义,张比.关于教育伦理的思考[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2]戴双翔.试析教育改革伦理规范的意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9).

[3]石火学.和谐社会建设中教育政策伦理的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4]刘云林.教育伦理规范形式合理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3(1).

[5]叶华.论教师的教育伦理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07(6).

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21世纪开始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和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良好的改革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高师院校要服务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做到一方面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加强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走在基础教育的前列;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模式,创新人培养模式,培养优质教师。

关键词:教师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引领

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等师范院校一方面应抓住机会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研究基础教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培养能够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优质教师,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和对高等师范院校的要求

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并于2005年全面展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截止到2008年,全国初中已实行了一轮,有的地区达到2至3轮,小学也接近一轮,2009年将全部进入。除了一些西部省份外,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已扩展到25个省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育思想的变革,国家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应试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透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确定并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等,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之大、要求之高,对主要承担培养中小学师资重任的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严峻挑战。

高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支撑基础教育的重任,在一定意义上说,高师院校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水平。因此高师院校要紧密联系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积极投身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中,努力为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推广提供强劲动力,尤其要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高师院校要加大改革力度,勇于探索,努力在实践中完善和提高,成为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要明确办学定位,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教师教育改革不仅要强调适应性、服务性,更要注重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动性,因为教育的超越性是比其适应性更重要的品质,教师教育相对基础教育应具有更为突出的前瞻性和引导性,指引基础教育的前进和提升,过于强调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性,会使高校功利色彩变得越来越浓,失去大学所应具备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特有品质。因此,按照高等学校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应该适应而且还应当承担起促进和引导素质教育的责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应对措施

在全国教师教育呈现开放性、多元性的背景下,省属师范院校面临着重点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培养师资的双重挤压。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不但办学水平较高,资源丰富,受到国家重点扶持,从2007年开始享受师范生免交学费的优惠政策,其师范生源良好,这对省属师范院校造成了很大冲击。河南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同样面临着教师教育专业化、社会对教师需求从数量满足到质量提高的双重要求及其他省属师范院校迅速发展造成的巨大挑战。我校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和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加强综合化发展、教师教育专业化、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多方面改革思路及应对措施,积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为河南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四年学制不延长、教师教育重心不后移前提下,在学分制管理框架下,全面加强教师教育特色建设,积极建立“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的“双专业”培养模式,拓宽教师教育专业口径,构建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即将学科专业教育定为教师教育的“第一专业”,规定四年学制内修读教师教育课程并参加教学实践环节,作为教师教育的“第二专业”,完成两篇毕业论文(学科专业毕业论文和教育学毕业论文),获得相应学分后取得教师职业资格。

2.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证,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就必须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高师院校要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拓展课程类型,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课程,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化需要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专业化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课程设置应立足高起点、高水平,反映本学科最新科技成果,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基础课,增加选修课、实践课和教师教育课程比重,各类课程实现平台化、模块化,使学生能够自我设计、自我建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鉴于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着课程学时少、课程结构不合理以及课程内容老化等问题,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类“3+1”的课程体系,并增设教师教育选修课,提高教育类课程的学分比例,构建由“教育理论课、教育实践课、现代教育技术课、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五个亚平台组成的教师教育必修课课程体系和由“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管理、课程与教材、教师生涯”五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课程体系。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因此高师院校必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行研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开放灵活的课程教学制度,培养高师学生具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广大教师要根据研究式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电子教材和电子课程,使纸介教材和纸介课程难以展现的理论知识探究过程得以模拟;教师们在强调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过程中将学科概念等得以产生的起因和研究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此要积极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增加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提高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增设“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在学习过程中和教育实习期间至少制作10个学时的多媒体课件;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建设,使部分学生掌握了高技术含量的课件制作思路和方法。第二,积极推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教室,加强对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培训和管理力度,通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感受和应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三,教师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一体化,开发网络课程供学生使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这些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有效地变革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发展,促使学生掌握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基本技能。

4.加强教学实践、实习环节

教师职业是实践性强、专业化的职业,因此教师教育要突出实践性导向。高师院校在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只有实践性强,培养的教师才能更接近教学实际。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适合本校实际的多样发展模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因此高师院校要通过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的专业领域,深刻、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关注教育现场、注重教育实践中的体验与反省,在学习与训练、体验与反思、研究与创新中领悟教育的真正内涵,形成教育机制和专业能力;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环节,加强教育教学见习、实习环节,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沟通和联系,建立专业发展学校和实习基地,适当延长实习时间,改革实习模式,加强反思实习,探索顶岗实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教育下乡,组建支教团到贫困地区支教,有组织地开展家教活动等,提高实习效果和学生从教技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胜任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

5.促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补、互动

高等师范院校不仅要重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更要重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之间的互补、互动。树立起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整体设计、一体化发展理念,将职后培训学员在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他们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训练形式和内容的建议要求反馈到职前培养教学改革中,丰富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内容,使其更具示范性和操作性,缩短新教师入职后过渡期;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与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为职后培训提供强大的学术支撑,有效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为职后培训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借鉴美国建立“教师教育发展学校”经验,高等师范院校还要积极扩展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内涵,将教育实习基地同时建成“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协作基地”和“教师发展服务基地”三位一体;聘任来自实习基地学校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作兼职教授、兼职导师等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联系,与中学形成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基础教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不尽源泉,教师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二者形成双赢、共同发展的局面,实现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

6.探索创新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借鉴国际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经验,积极探索高师教育从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发展向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实施“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在本科教育基础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整合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将教师教育重心后移,向高层次、综合化、专业化发展;积极试行“4+X”模式,包括“4+2”模式、“4+3”模式等,前4年学习专业知识,后面的X时间专门学习教师教育的专业课程。“4+2”模式,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本科4年进行学科教育,之后经过选拔进入教师教育专业学习,主要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并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毕业后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同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4+3”模式,其培养对象是经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的本科毕业生,经过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及一学期基础教育实践,毕业后授予教育学硕士,同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通过以上多方面改革措施使高师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达到胜任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更高要求,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9-11-02.

[2]“陈小娅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师范组会议上指出师范大学要为基础教育服务”.中国教育报,2006-06-28-1.

[3]肖自明.高等师范教育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一篇:商务管理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体形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