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论文范文

2023-09-17

基础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74名社区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99.2%的被调查者参与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但52.7%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参加过社区专项培训;89.7%的被调查者参与培训积极性较高。结论: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有助于人员素质的提升,但要从根本上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执业能力,必须将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制度与社区护理人员执业准入制度相结合,为社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制定统一标准;强化社区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激发社区护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岗位培训;执业能力;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服务的综合性和连续性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我国的社区护理人员存在学历低、职称低和系统的护理知识不足等问题[1]。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必然要求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而制订合适的培训课程和采用合适的培训方式对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科医学的转岗培训和各类专项培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分别对宝安区西乡街道、观澜街道、石岩街道、沙井街道和龙华街道、新安街道的301名社区护理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回收问卷274份,有效问卷率为91.0%。其中本科及以上17人,专科150人,中专107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49人,护师93人,护士129人;工作时间在5年以下者127人,5~10年者111人,10年以上者36人。

1.2 方法 本研究根据《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制定了宝安区社区护理人员培训需求调查表,涵盖了社区护理人员对培训的认知、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其中,培训现状包括对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当前的培训方式、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对培训的满意度和培训是否能满足工作需要5项内容;培训需求主要包含了培训内容和时间需求,以及各项培训内容适合的培训方式。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回收后采用Epidata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录入,并用SPSS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培训必要性的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有40.1%的人认为培训非常有必要,有57.7%的人认为培训有必要,有1.1%的人不确定,说明大部分人都认可培训的必要性。

2.2 培训现状

2.2.1 培训开展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99.2%的社区护理人员均参加过岗前培训,但有52.7%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参加过社区专项培训,有41.6%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参加过脱产、短期培训和自学等形式的专项培训。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员工参与积极性方面,有89.7%的护理人员表示参与积极性高,有9.2%的人表示参与积极性一般,仅有1.1% 的员工表示积极性不高。工作年限不同的护理人员参与积极性方面存在差异(P=0.023),表现为工作年限越少的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越高。

2.2.2社区护理人员对14项知识掌握程度 见表1。

2.2.3 培训手段使用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总结了七类常见的培训手段,要求被调查者选择最多使用的三种。结果显示,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式有授课与讲座(37.2%)、实践(33.0%)和会议研讨(24.7%),采用最少的方式为辩论(1.2%)和电影录像(3.0%)。

2.2.4 当前培训结果 在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方面,有62%的员工表示满意,28%的员工表示满意度一般。在培训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方面,有80.4%的人认为培训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但仍有7.9%的人认为无法满足需要。

2.3 宝安区社区护理培训需求

2.3.1 培训内容需求 根据统计结果,宝安区社区护理人员最需要培训的是中医护理(45.6%)、精神障碍者护理(占被调查者的(43.4%)和健康教育技术(31.6%),其次还有老年人护理(23.2%)和健康评估及方案制定(19.19%)。

2.3.2 培训手段需求 被调查者针对每项培训内容,可以选择最合适的三种培训方式。结果显示,授课讲座与实践的教学方式适用于大部分培训内容。对健康评估和方案制定,可以增加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对社区特殊人群和慢性患者的保健护理可以增加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的方法;对与社区精神障碍者的护理、家庭访视和临终关怀可以采用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的方式;对健康教育和沟通技巧的培训可以采用理论讲授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

2.3.3 培训形式及时间需求 在被调查的社区护理人员中,有61.0%的人希望采用半脱产和在职培训的形式,有24.0%的人希望可以参加全脱产培训,有7.8%的人希望采用自学的方式。其中,有68.2%的人希望培训时间在3个月以下;有22.0%的人希望培训时间在3~6个月。

3 对策

3.1 根据社区护理人员需求改进培训 培训的目的在于完善社区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强化其操作技能。当前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人员教育层次较高,普遍为本科、硕士及以上,在高等教育期间接受了系统的护理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2],但目前宝安区的社区护理人员初始学历主要为中专及大专,且绝大部分护士从临床转岗,对社区护理知识掌握不全面,这就需要加大培训力度,针对社区护理人员的知识短缺和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在调查中可以看到,社区护理人员认识到自身知识和技能的短缺,对掌握程度较差的社区精神卫生护理、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培训需求,对实际工作中需求迫切的健康评估和老年人护理需求也较多。在未来的培训中,可将健康评估和老年人护理纳入社区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范畴,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对有一定工作年限且基础扎实的护理人员可以加大精神卫生、中医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培训,完善其知识结构。在培训手段上,社区护理人员希望根据培训内容增加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及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

3.2 渐进推动培训内容的完善 对提供综合性、连续性服务的社区护理人员来说,社区护理中的任何一项知识技能对其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一定情况下有轻重缓急之分。由于宝安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得相对不平衡,在不同地区培训方案的制订应有所侧重。在社区卫生服务开展较好的街道,可以增加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护理、临终关怀及沟通技能的培训,使社区护理工作满足“生理-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和“六位一体”工作的需要。

3.3 参考社区居民的需求制定培训方案 根据护理人员需求制订培训方案,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但不符合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训方案的制订要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需要社区护理人员提高慢性病干预能力和健康知识宣教能力,制定健康评估及干预方案,重点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但具体参考意见的提供还有赖于社区居民护理需求调查。

3.4 根据社区护理人员特点合理安排培训 根据访谈发现,工作、家务繁忙及培训影响收入等因素会影响到社区护理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且对一些形式灵活的在职短期培训有较大需求,可以考虑设计一些短期的专项培训,使用学分制等将其纳入护士阶段考核,既可以避免在职培训的随意性,又可以更好地满足培训人员的时间需求。加强宝安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有助于人员素质的提升,但要从根本上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执业能力,必须将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制度与社区护理人员执业准入制度相结合,为社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制定统一标准;为强化社区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将培训的参与度、培训效果与相应的晋升渠道和物质激励相联系,激发社区护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先进的社区护理理念及方法。而在社区卫生以政府举办为主体的宝安区,社区护理能力及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必须依靠政府投入的增加。

参考文献:

[1] 周璇.建立完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想[J].医学信息,2007,20(7):1151.

[2] 杨立群,刘红敏,许伟岚,等.国内外社区护理教育比较[J].护理研究,2009,23(3):642.

本文编辑:王海燕 2011-02-03收稿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基础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儿家属心理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例ICU患儿家属作为试验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焦虑分值的变化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调查显示,ICU患儿家属均存在心理焦虑。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程度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观察组焦虑分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ICU患儿家属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使其心理焦虑程度明显降低。家属配合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显著提高,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利于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 护理干预; ICU患儿家属; 焦虑心理

儿童重症监护室(ICU)主要是急、危重患儿的特殊治疗及抢救的场所,在儿科日常的危病抢救治疗中起重要作用。ICU拥有先进专业的儿科知识、技术以及医疗设备,主要负责给予危重患儿及时、系统、全面、严密、持续的监护及救治[1]。但由于ICU不允许家属探视,阻断了患儿家属对其病情的知悉,加之患儿入院时病情危重,引起患儿家属发生心理焦虑。现代护理模式提倡人性化护理,不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全身心、全方位的护理,而且对患者家属的支持和关爱也要加强[2]。家属的支持能够帮助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情绪,促进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为进一步探究不同护理干预对患儿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本文选取60例ICU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60例ICU患儿家属作为试验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2~40岁,平均(28.34±6.13)岁;其文化程度为高中或高中以上。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4~42岁,平均(29.42±7.34)岁;其文化程度为高中或高中以上。两组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焦虑评分量表对患儿家属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包含20项描述题。以焦虑评分量表主要统计的指标之和为总分,对每个项目的得分进行汇总,得出粗分。将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获得标准值,或通过查表进行相同转换。焦虑评分量表标准分界值是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2 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为患儿住院在ICU后,护理人员应在病房外对患儿家属做常规介绍,如ICU的环境、患儿探视制度等,并且告知其每天探视时间为30 min。在探视时间内,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的问题及需要给予答复和解决[3]。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主动接触患儿家属,对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把患儿病情和转归向家属予以说明[4]。在家属每天探视时,为其讲解患儿的病情变化,主要内容有病情、皮肤、进食、大小便等情况。允许患儿家属指导护理患儿,减少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将患儿监护人或其他家属的电话填写在护理记录中,必要时有效利用[5]。当患儿病情变化、需进行特殊检查及用药时,及时告知其家属。根据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以便及时消除其心理困惑和担忧,排除其焦虑及不安的情绪。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使其家属了解参与到患儿的康复工作中。给患儿家属讲解自我调整和宣泄情绪的方法及技巧。并将有效的联系电话留给患儿家属,确保能随时通过电话帮助其家属解决问题[6]。采用图片、录像或口头宣传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使患儿家属充分的了解ICU环境的特殊情况。对其耐心解释限制探视的原因,为其讲解医师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ICU收费的标准。把口头宣教内容结合ICU实际环境的图片制成宣传片,发放给每个患儿家属,使其对患儿在ICU治疗及生活情况有清晰和完整的感性认知[7]。

1.3 护理干预效果判断标准 恢复正常:护理干预后焦虑分值低于50分;显效:护理干预后焦虑分值下降20分及20以上;有效:护理干预后焦虑分值下降10~20分;无效:护理干预后焦虑分值下降少于10分,没有变化或者分值升高。总有效率=[(恢复正常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分值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焦虑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分值均显著下降,和护理干预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分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两组患儿家属在护理干预后焦虑程度在2~3 d内均有减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ICU住院患儿病情较为危重,一般属于急性脏器衰竭,短期时间内极易出现多脏器衰竭[8]。由于患儿病情危急易给家属带来沉重打击,导致家属心理承受较大痛苦和压力负担。这种负面的情绪心理是因为在ICU的患儿和普通病房的患儿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由于治疗环境比较特殊,并且要加强交叉感染的防护,还要避免各种抢救和处置的时候受到患儿家属的影响,因此ICU规定患儿家属不可以陪伴患儿。患儿家属由于以往对患儿的照顾发生转变,对陌生环境和突然的缺失产生不适应感,容易导致其紧张不安、心理焦虑等不良情绪。每天承受的高额医疗费用,使患儿家属产生极大的经济负担,对其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患儿家属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治疗情况不了解,对于疾病的预后不能予以确定,不能预测患儿的病情进展情况,并且严重情况还会导致患儿家庭出现破碎等,都会对患儿家属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以上几点因素均会对患儿家属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在焦虑比例中比重较大。

患儿家属的不良心理易产生护患之间的纠纷,长期住院的ICU患儿家属有一半以上和护理人员发生过冲突的行为[9-11]。过度的焦虑心理刺激可造成患儿家属的行为出现异常,部分患儿家属由于过度的心理焦虑而发生晕厥现象。患儿家属情绪不良和对治疗的疑虑和不信任,易导致医疗纠纷。过于焦虑产生心理刺激使其家属行为过于异常,如出现晕厥,失去理智,不按医院规章制度,不听医护人员的劝阻强行闯入ICU,对护理人员不尊重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医师及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治疗和抢救。因为对治疗和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心理因素作用,部分患儿家属会特别的多疑,不能够正确的对待现实,对ICU护理人员的工作付出极为不尊重,并且有些家属还会变本加厉,对护理人员大呼小叫,言语比较尖锐刻薄,不能听从护理人员的解释,甚至还会对护理人员进行投诉,威胁或恶意中伤。心理护理是缓解这些现象的重要护理方法和手段。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院应该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扩展现代护理的理论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的认知,使其能够对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意识有所提高,并且认真贯彻到护理工作中去。在增强对危重患儿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还应该尊重患儿家属,由于患儿家属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护理情况,还会关注护理人员是否在护理患儿时耐心、主动、及时,是否真心关心患儿。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微笑,同情安慰的语言对患儿家属予以安抚,使其感到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沟通问题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使病房管理的质量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因此,护理人员要尽最大努力站在患儿及其家属的角度上,对患儿家属详细解释患儿病情,并且换位思考问题,获得患儿家属的信任。以此为基础,主动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较为有力的心理支持,并且保障患儿家属的权利,以免患儿家属对治疗和护理人员产生误解,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护理人员还需运用灵活的心理学有关的知识及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对于不同的患儿家属,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并指导和鼓励患儿家属倾诉其内心的心理感受,发泄心理焦虑。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或预防这些现象的发生。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心理知识和语言技巧使其家属了解孩子病情状况,给予有利的信息支持[9]。信息支持能够满足家属内心的需求,使其焦虑感得以缓解,恢复理智和判断能力,从而促进其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儿的心理疏导,让患儿得到家属的支持鼓励,增加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在了解患儿家属内心的焦虑后,可根据不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保证家属心理状态的良好与稳定,降低患儿家属心理焦虑程度[12-14]。

通过以上两组试验对比,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患儿家属的心理焦虑程度,使其对医师和护理人员充分的信任和配合。强化了医护和家属间的关系,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进而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对治疗和抢救患儿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秀艳,史磊,栾云洋.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J].社区医学杂志,2011,11(11):2600-2602.

[2]钟秋梅,高明榕,王越秀.对SICU患者家属探病时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170-1172.

[3]刘辉,王丽姿.重危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2(6):62-65.

[4]徐颖,张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1,9(7):1751-1753.

[5]漆平,徐碧英,凌其英,等.儿科监护室优质护理指征:患儿家长与护理人员观点调查[J].四川医学,2011,32(12):2038-2040.

[6]朱媛媛,杨小红,陈霞.浅析护理干预对PICU患儿家属焦虑心理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2(17):104-106.

[7]梁涵岚,李海玲.浅析家属陪护促进患者康复的正性心理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10,16(6):43-45.

[8]阎金苓,李旭.儿科重症监护中患儿家长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600-2602.

[9]徐颖,李文欢,姜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辽宁医学杂志,2010,23(5):268-270.

[10]李杰,罗敏,周惠芬,等.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10,8(1):139-141.

[11]苏晓光,巴明,吴海苗.改进ICU患者家属探视管理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92-94.

[12]陈献,李立平.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2(1):15-16.

[13]王文茹.ICU患者亲属支持干预及干预源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0,17(5):515-517.

[14]郭爱敏.信息支持对危重患者家属焦虑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16(3):153-155.

(收稿日期:2013-06-18) (本文编辑:王宇)

基础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1上好绪论课,开启学习兴趣大门

青年学生对初次接触的人和事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从绪论课起就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护基课的愿望和兴趣,对以后的学习有重大意义。以详实的资料图片讲解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结合国内外护理专业地位不断提升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护理人才需求预测,说明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好,且世界性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严重,学生毕业后出国就业机会较多。让学生充满希望与信心。

1.2多渠道开阔视野

为了加深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通过见习课或集中教学实践课组织学生到现代化医院参观,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过程,感受工作氛围;不定期邀请护理专家讲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了解护士工作情况;开展学习讨论会;所有新生均需进行护士仪表、行为规范的训练与考核;观看卫生部录制的有关护理专业的教育宣传片。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2、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2.1更新教育新观念,适应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护理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跟上护理学前进的步伐,教师在授课前坚持集体备课和学习,讨论护理理论及操作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教学改进方法,实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要变“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为保证课堂教学不与临床应用脱节,教师应轮流定期到临床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以强化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提高实践技能;要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以使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跟上时代步伐,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

2.2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教育教学应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中的各种智能,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这种教学观就是针对不同的智力特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所不同。承认学生掌握领会知识是艰苦的脑力活动,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教师要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使护基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焕发生命力的神圣殿堂。

3、教学方法的改进

3.1多媒体教学组合,丰富教学手段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特点是职业性明确,应用性较强。因此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网上资料、多媒体课件、电视、幻灯、录像、投影、模型等)来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既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想象,使课堂更生动、直观、精彩;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的了解和熟悉,增加了感性认识,同时在教学当中进行示范性教学,师生分别做操作演示,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

3.2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知识

更新《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避免各章节内容出现交叉重叠现象,准确、及时、充分地反映本课程的最新成果和临床护理发展动态。为了让学生实习及毕业后能尽早适应临床工作,在教学中,对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有关伦理道德、卫生法规等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如、医疗护理文件书写的有关新要求、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新进展、压疮治疗的新方法、医疗事故处理的条例等,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3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

教学中注重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体现人文关怀。对有些内容设置情景,角色扮演。

3.4抓好技能训练,加强考核力度

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最根本的特色,力求用最先进的设备、教学设施和手段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我们按照广西区卫生厅印发的技能训练标准,在时间、操作程序和质量上严格要求。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规范而有系统的职业训练,包括从最简单的基本功训练到学会操作使用现代化设备等,力争使学生在就业前就能学到一门从业技能。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

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在每学期期中与期末均选择临床常用操作项目作为必考内容。按照学校要求由原来的单纯理论考核,改为理论课与操作课都作为一门单独课程记录成绩。操作考核时,让学生随机抽签选择考试内容,考核标准包括操作熟练程度、沟通能力、用物准备的针对性及对患者的关爱及健康教育。另外还在每年“12国际护士节”举行大规模技能操作比赛,这既规范了技能操作,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了竞争的意识、心理素质及集体荣誉感。

由于课时、实训场地不足,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另外,由于地域的差异,可能会存在技能操作上习惯性手法不同,给学生适应当地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需要学校和医院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实习工作交流。

毕业生的优势应该是综合能力强,并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见长。上述的能力的形成,必须根植于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基本操作技能、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在《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中,我们抓住护理学的特点,突出教学环节,把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作为最终目标;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施教,以人为本,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合格护理人才为宗旨,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基础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会阴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需要时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

5.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需要时1次/2-3日

7.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1次/周)、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患者生活部分自理

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2.晚间护理:协助面部清洁、会阴护理、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需要时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

5.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需要时1次/2-3日

7.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协助洗头 、协助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二.二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2.晚间护理:协助面部清洁、协助会阴护理、协助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必要时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

5.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协助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需要时。

6.床上温水擦浴:必要时1次/2-3日

7.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协助洗头、协助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三.三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1.整理床单位:1次/日

基础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会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迫切要求我们从制度基础审计稳步向风险基础审计转变,因此我们需要对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深入了解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

【关键词】风险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审计程序;取证模式

基础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目前,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得到了业界内的高度关注,相关措施和方法,需要在新理念、新标准的指导下,做出更好的完善,这样才能对一系列的特殊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ERP的提出、应用,对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而言,能够产生较好的指导效果,并且在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方案健全、效率提升、质量巩固方面,得到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针对ERP开展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好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特殊性,确保在各个阶段的工作开展上,能够站在一个合理的立场来完善。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既往模式,完全表现出高度的强制性特点,而且在工作途径上极端单一,造成了两极化的工作模式。后续的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变革,需要在ERP的融合方面,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以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部署和落实过程中,ERP的落实是必要性的举措,应充分掌握好长期发展趋势,对于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进一步的巩固。但是,由于ERP的相关标准比较突出,所以我们在各项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给出足够的依据和保障,这样才能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为将来的国网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较低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很多工作的开展方面,虽然是按部就班的操作,但实际上能够得到的说服力并不高,还有可能因此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首先,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初期阶段,对于工作方案的设定,以及各个环节的衔接,包括阶段性的进步,都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调整,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前进,陷入到较大的困境,没有在综合发展上得到卓越的成果,最终构成的恶劣影响,开始不断的加重。其次,重视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落实,并没有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上来开展,更多的情况下,完全按照个体经验来执行,再加上经验的差异性、偶然性,以至于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偏差概率有所提升。针对这样的现象,必须在未来的解决力度上,做出更好的调整,从而为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进行更好的改正。

(二)工作人员素质薄弱

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前进,遇到的阻碍非常多,尤其是部分工作人员,未能够跟随时代发展,对自身的专业素质良好提升。首先,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标准,正不断的改善,其目的在于确保工作本身,能够对国网企业更好的负责,减少内部的疏漏,在外部各类条件的应对和处置上,同样要从科学的思路来转变,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发展上,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果。但是,工作人员的专业学习比较放松,未能够更好的结合各项规范、标准来调整,相关工作的创新,也局限在固有的层面上,这对于团队工作效益的提升,以及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综合转变,都难以得到良好的成果。其次,工作人员素质薄弱的情况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不同岗位协作,以及相关的会计信息掌握,包括会计体系的改善等,都没有办法按照预期设想来完善,从而促使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在方向上出现了较大的错误,未来工作出现的挑战较为严峻。

二、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现如今的会计工作开展,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考虑到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应坚持在自身的重视程度上进一步的提升。一般而言,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能够拥有明确的方向和指导,相关不足的弥补,未出现严重的漏洞,但是在自身的细节把控上,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尤其是掌握好将来的发展走向,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建议电网企业全面实施ERP系统后,不应再拘泥于传统会计凭证类型设置,应根据本企业流程设计,灵活设置凭证类型,目前电网企业ERP系统中凭证类型大概有53种,常用的将近20种,如供应商发票、资产过账、客户凭证等等,在打印凭证设置中,可将ERP凭证类型与传统现金、银行和转账凭证进行多对一匹配,并适当扩展凭证类型范围,如单独设置物资集成、项目集成凭证等等。由此可见,重视程度提升后,对于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而言,可以产生更好的推动效果。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就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本身而言,会计人员素质提升,是必要性的举措和方法,而且针对全局进步,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力。第一,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无论是在会计能力上,还是会计态度上,亦或者是会计的协调性方面,都存在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们需要在具体工作的执行层面上,最大限度的规避同类问题反复发生,掌握好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特点,在相关工作的安排过程中,能够由此来给出更多的参考、指导。所以,针对会计人员的内部培训力度,要进一步的提升,深入掌握好培训的力度,并开展阶段性的考核、分析,这对于将来的发展、进步,能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适应能力上,同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第二,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进行,必须最大限度的减少固有的缺失和漏洞现象。例如,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针对ERP的学习和适应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掌握好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持续性,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三)完善工作制度

与既往情况有所不同,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还要在制度上不断的完善。首先,所有的会计制度,都要与法律层面相互结合,單纯的开展企业内部惩处,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坚持在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法律制度上严格建立、落实,可以在会计的约束性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并且在综合工作的部署和创新方面,不会造成新的挑战,整体上的发展空间也比较大。其次,工作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应对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激励措施不断提升,引导大家在自身的工作开展上,可以按照专业性的态度和方法来执行。

三、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来临以后,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很多不足弥补,都得到了卓越的成绩,而且发生问题的概率较低,很大程度上,促使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进一步提升。日后,要继续在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内涵上,做出更好的丰富,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例如,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平台建设,以及各类先进技术融合,都要在功能层面上着重的打造,这样可以在相关隐患的解决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在基础工作的审查与内部考核方面,要在不同的阶段,按照差异性的标准来完成,引导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朝着更高的标准来创新。

四、结语

我国对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非常重视的,而且全国范围内的落实和部署,能够得到不错的成绩,很多挑战的应对,都可以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转变,未造成新的隐患。日后,应继续在ERP下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方面,进行持续性的调整,在阶段性的成果积累上,做出更加卓越的成就,推动国家电网的和谐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阳谷县供电公司)

上一篇:叙事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师育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