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范文

2023-09-16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第1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认为,在人才培养规格发生变化的今天,教育的重心发生转移,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创新管理,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师生呢?这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符合课改理念的管理运行机制

王湛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课改推广会电视讲话上指出:“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关键。”准确全面地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建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管理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准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类生存面临困难、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实施的。

特殊的环境,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同时也展示其鲜明的目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追求的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人的潜能的开发;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倡导的是个性化的发展,全新的发展思路;管理要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把学校管理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帮助师生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主创新机制上来。基于此,我们应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信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师生充满勃勃生机”。“四个还给”课程实施教育理念便成为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者的共识。

(二)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新的管理理念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越来越为更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师生的主体意识已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

首先,要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和措施,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而且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

其次,要将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追条件上,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案例。因为教师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要帮助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发展。

管理者只有建立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师生的主客观需要,努力探求教师工作与身心愉悦的最佳链结,营造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营造师生培养和发展的最佳环境的管理运行机制,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就能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二、形成适宜师生成长的自主发展机制

一所学校要发展,营造一个多层面全方位的、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最优化发展环境,建立适宜师生成长的自主发展机制,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较大成长发展空间,这是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

(一)提高学校办学声誉,构建发展的硬环境。

学校只有注重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增强科研意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健康发展;只有注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师生的发展,学校发展才有原动力,才能充满活力。那些不顾学校健康发展、不顾教师学生成长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发展一定是畸形发展。

同时,学校也应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努力探求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使全体教职工形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是搞好学校工作的保证。

(二)营建教师发展环境,着力锻炼发展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保证。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成长、发展的环境,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教职工进取发展、展示自我成功的舞台。

1.从课堂管理入手。学校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管理,注重多种形式的帮扶,家长听课、随机评课、活动促课、专家导课,务必形成一个同伴互助、专家引领,随机督导的开放的课堂环境,让老师们自觉地将自己的课堂变成艺术的殿堂,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享受教育、享受成功、享受发展。

2.从教科工作着眼。学校要振兴,狠抓教育科研是途径。在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已成共识的今天。只有从狠抓教育科研工作着眼,锻炼教师,才能构建人材资源发展最佳环境,才能形成教科、教研、电教、信息发展相沟通的业务指导网络,营建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环境。

(三)拓展学生成长空间,让学习环境更加优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仅重视学生课堂教学的优化,而且提供更广、更全的服务和给予学生最优、最大的发展空间。

1.积极建设最佳的学习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们一定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建设展示自身特色和文化底蕴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注重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形成最基本的符合课改要求及教师学生成长的设备和条件;使教师学生转变教学、学习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有较好条件。同时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让教师享受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思想,扩大师生的信息源、信息量,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2.努力拓展最大的发展空间。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营造充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而且在学校创设人文环境中成长。

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注重常规性的科技活动开展,形成以校本课程为基础,以科技活动为先导,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常规科技活动系列,让科技活动贯穿于学校教学工作始终,让学生在愉快、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要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让学生的科技创新、科技发明得到承认,激发师生的热情,让师生享受成功,让学生得到实惠。

同时,学校还要始终将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坚持开展有声有色的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基地建设、学校安全机制构建,注重开展富有成效的班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活动、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三、建立激励师生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体系的变革。由此,我们务必建立激励师生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立足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评价,着力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这是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保障。

传统的学校管理评价把学生的应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优劣成败的重要指标。教师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比率,对教改热情不高;教师无暇顾及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也无力开展真正的教学科研。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埋头教书的“教书匠”,教师的成长发展一定会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此,我们的评价必须关注教师的成绩、进步、成长、发展。

以此相同步,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也更要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注重评价的信息来源的全面性。

只有这样,新课程要求的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才能落到实处。我们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第2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其中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决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直面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切和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

(一)改革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5年的辉煌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发布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努力构建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战略部署,特别是2010年发布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我国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我国教育快速发展,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这完全得益于持续深化的教育改革所注入的活力动力。

(二)教育改革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也深度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潮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密切联系。按照《决定》关于“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新部署和“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新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要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体系自身完善,而且要与各项改革事业相互配合、协同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可靠保障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纪之初的1000美元上升到目前的6000美元以上,社会开始由生存型消费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更好服务国家社会的愿望愈加迫切,也更为多样化。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决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今后教育领域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也明确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字里行间深深寄托着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进程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赋予立德树人以深刻理论内涵和全新时代特征,意义非常深远。今后教育领域的所有改革,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帮助学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端正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砥砺品德陶冶情操、激发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就是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政策要求细化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安排,把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从过重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其腾出更多时间探究思考、加强锻炼、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决定》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以及推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清晰表明了我们党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政策基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尽快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考试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决定》明确了“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提出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相信这一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政策,将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彰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搭建符合基本国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条件下,我国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状况有待改变。对此,《决定》在部署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时强调大力促进教育

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循序渐进和制度创新,既要把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还要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这些都将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专门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具体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等等,都是亮点,必将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决定》还提炼出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要点,大的方向就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决定》提出的系列改革举措,关键在于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推进学校分类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决定》提出的极具创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要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保障措施和行动路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新阶段,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来说也是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抓住历史性机遇,统筹安排改革保障措施,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一)进一步凝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共识我国改革开放35年的经验表明,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上下左右通力合作、紧密配合,都是群众广泛参与、集体同心攻坚的结果。我们要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必须科学分析、深刻认识当前教育体制机制积弊,尽快克服改革动力不足、缺乏有效措施手段、不敢或不愿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在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中凝聚起改革的高度共识,形成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大合力。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大政策举措,一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除完善专家咨询机制、注重配套政策措施到位等环节外,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求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改革实施中加强检查监督和定期评估,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及动态调整,避免产生大的偏差,并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二)不断完善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创新的改革推进机制改革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避免改革的碎片化是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直面的问题。《决定》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并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不同部门之间会有一定的职能交叉和需要协调的关系。围绕《决定》所布置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项重点任务,

要在国家层面制定指导性意见,注意加强部委之间的政策协调,逐项明确本届政府任期内重大教育改革清单。地方要以加强本级教育统筹为重点,制定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国家重大教育改革任务,体现省域教育改革特征,重在解决本地的实际问题。国家建立鼓励支持改革激

励机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学校,在资源配置、权力下放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

(三)继续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坚持全国一盘棋,但决不能“一刀切”。根据《决定》总结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的改革重要经验,要继续沿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按照《决定》提出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以及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对国家和各地的教育改革试点进行整体评估,形成新的改革方案,加强统筹,多措并举,以点带面,扎实推进。

农村改革涉及8个方面:

1、 关于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2、 关于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3、 关于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4、 关于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

5、 关于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

6、 关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7、 关于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 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尽管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英语课程进行了阐述[1,2,3,4,5,6,7,8,9,10,11], 但却鲜有文章运用课程理论分析其发展问题。Stern[12,13]对课程理论做了完整具体的阐述, 对二语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组成要素, 即目标与内容, 课程教学和评价

基于Stern的课程理论, 本文从目标与内容, 课程教学和评价这三个要素对近代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在于指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趋势。“了解不同时期的课程对未来课程的设计具有影响作用”[14], 因此本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当前课程和把握未来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2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分析

Stern认为, 课程通常包含三大要素, 他们都直接影响语言教学。

2.1 目标与内容

课程首先要回答要学什么, 达到什么目的。Stern的多维课程包括了水平、认知、情感和迁移四个目标。“课程应该提倡目标和内容的多样化”[13:79]。水平目标包括能力, 技能和语言行为, 但并不是语言学习的唯一目标, 应该也包括认知、情感和迁移能力。认知目标既是指对目的语的知识, 文化和社会的知识。情感贯穿于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迁移目标是对前三个目标的概括, 即通过外语学习, 获得语言学习技能, 对语言社会的洞察力以及发展对语言、文化和语言学习的积极态度。与目标相对应, 多维课程也应该包括4个主要内容, 即语言、文化、交际活动和通识语言教育。

通过对比发现, 四项基本技能和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内容, 一直是英语教学中备受重视的部分, 而其他三个目标则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外语教学逐渐从单一的知识目标向培养学生语言知识技能、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目标发展。各个目标的内容, 除水平目标外, 在表述上也逐渐细化;认知目标还逐步包括观察、归纳和联想等技能;情感目标由语言兴趣发展为情感教育, 迁移目标也逐渐着眼于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 近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由一维向多维, 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根据Stern的课程理论, 这两个变化都是符合课程科学发展的, 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一步, 对语言教学以及对教学评价和课程计划具有重要作用。

2.2 课程教学

“怎样教”是课程的第二要素, 包括教学方法、学时、内容的挑选和安排以及教学媒介等。

通过对比发现, 近代我国在英语课程教学方法上有很大的变化。课程从对教学语言, 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教法做具体的规定, 到原则性指导, 到最后提出教学建议, 可以看出教学方法逐渐改变过去的硬性, 内容逐渐简化, 实则是充分鼓励学校和教师在遵循教学总目标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 选择教学顺序与方式的自由。在内容的表述上也体现了: (1) 教学与思想的关系; (2) 语言知识和技能与交际能力的关系; (3)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 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转变也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出发点, 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 情感和迁移能力。

同时, 英语教学也逐渐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媒介。近代英语教学经历了由教材为唯一的教学载体, 到逐渐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过程。各种现代技术与教育资源的利用, 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 也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教材的选取与安排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建国后的十几年, 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教材一度是俄语课本的翻版, 内容多以文学原著为主。1978年后, 除采用我国自编的通用教材外也逐渐引进原著。1988年以后明确提出了一本多纲形式, 在选材内容选取上逐渐选取了贴近日常生活的各种题材文章。

在课程教学上, 教学方法、教材的选取与安排由硬性地要求向灵活性和自由化发展, 内容由文学题材转向日常生活题材, 教学手段由单一向多样性发展, 顺应了课程发展的一般趋势。

2.3 评价

评价是对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估评。尽管评价手段早已存在英语教学中, 但是直到1988年课程才首次出现“测试方法”, 1992年课程中专设了“考试、考查”部分, 包括笔试, 口试和听力测试。2000年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并重的原则, 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在学业中应占一定的比例, 终结性考试形式包括听力、口试和笔试;主要测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测试从无到有, 从单一上升为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多元评价系统, 表明了测试改革方向的新观念和新要求。

课程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评价系统也逐渐转向综合评价。因此, 这三个要素的改革都体现了我国英语课程向素质教育发展的决心。

3 结语

回顾近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 这一动态过程中任何环节的变革情况都对我国英语教育持续稳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三个要素的变化代表了基础教育英语改革的发展趋势: (1) 课程设置更加完善。课程目标与内容从单一目标向多维目标发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向灵活性和自由化发展, 教材和内容逐渐丰富实用, 评价系统逐渐完善。 (2) 课程教学灵活性与自由性的趋势。对语言内容, 方法和手段等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调整, 更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 (3) 课程实施设计朝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趋势。由研究教学方法转向研究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情感以及跨文化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终身教育的基本技能。 (4) 评价方式多样性, 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认知情感态度等学习过程纳入评价,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信, 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 课程个性化的趋势。设计符合中国特色的英语课程, 既立足于中国国情, 又立足于地方和学校特点, 也将成为英语课程的趋势。一本多纲及不同教学媒介的使用都是为课程的个性化而提出的。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开发潜能。

通过发现发现, 近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在目标与内容的设定, 课程教学上的安排和评价方式三方面所做的改革, 是顺应课程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教研人员及一线教师在理解和实践的过程中,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现有教学课程和英语教育未来的方向。

摘要:本文以Stern的课程理论为依据, 从课程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对我国近代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目的在于指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改革趋势。对理解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英语课程, 把握未来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 陈非非.小学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7 (3) :48-50.

[2] 成晓光.对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5) :23-25.

[3] 程晓堂, 龚亚夫.《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25) :66-71.

[4] 姜燕.多元化时代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大纲[J].长春大学学报, 2008 (18) :103-104.

[5] 勒妍.我国现行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版) , 2007 (11) :6-11.

[6] 李建平.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4) :30-35.

[7] 李雪华.解读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改革方向[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中教) , 2003 (5) :14-15.

[8] 吕达, 张廷凯.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2) :1-5.

[9] 马开广.《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与《英语教学大纲》的对比分析与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2 (8) :26-30.

[20] 彭刚.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与实施要求的解读[J].课程与教学, 2003 (21) :25-27.

[11] 武一.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体系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 2008 (2) :96-98.

[12] 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3.

[13] Stern, 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2.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第4篇

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Standard-based Education Reform),致力于统一和提高基础教育的学术标准。然而时至今日,50个州的课程及评价标准不一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扭转。鉴于此,2010年被称之为“巨大改革步伐”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简称CCSS)正式颁布,标志着美国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共同核心英语语言艺术与历史/社会、科学、技术学科中的读写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 & literary in history/social syudies science and techical subjects,简称《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作为CCSS的其中一份文件,鉴于以往州立标准存在某些不足而制定。《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在制定上具有严格性,参照和借鉴了世界上多个国家的课程标准,具体研制过程由多元主体参与;内容上兼顾了知识和能力,并分别对每个年级的标准作了规定,针对阅读、写作、听说、语言四个部分细化标准,达到了平衡性和具体性的要求;结构上具备连贯性和递进性,对K-12年级学生应该学习什么作了规定,在保证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前提下,力求做到使学生学习内容呈现循序渐进的特点;表述上具备清晰性和明确性,如简明扼要地指出标准的目标是“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

一、《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对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与实施的启示

我国对课程实行整体管理体制。无论是课程标准的制定,还是教材的编写都是全国统一的。虽然近年来,我国开始采取“一纲多本”的做法,但实施的力度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难照顾到全国各个地区的平衡发展。而《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在如何确保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具有普适性方面给予我国一定的启示。

1.对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的启示: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由美国全国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简称NGA)和各州教育长官委员会(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简称CCSSO)联合发起,是一次由州主导的课程改革运动。除德克萨斯州和阿拉斯加州,其余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以及2个海外属地的州长和最高教育长官均参与其中。虽然以“州立”(state)命名,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具了全国性标准和州立标准的双重特点。美国教师联盟曾指出优质课程标准必须是严格的、世界级的。因此,标准在制定时要对如下问题做出回答:标准制定者把哪些国家的标准作为比较的基础?标准制定者在制定标准时查阅了哪些文本?是否参照了美国已有的优秀标准和资源?[1]《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比利时、加拿大(亚伯达省)、中国、英格兰、芬兰、印度、爱尔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课程标准,还参照了美国各州的优秀课程标准如《加州英语标准》等。此外,参与标准编制的除相关学科领域专家,还包括教材出版商、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以及社会大众等[2]。 由此可见,《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的研制过程是围绕各利益群体多方博弈的过程。相比之下,我国的课程标准的制定人员构成具有封闭性和精英倾向,课程标准的研制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如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中仅请了6位原课程组人员,以及科学院、北大、南开大学、北师大和首都师大的知名教授和教育第一线在国内影响较大的中学数学教师,总共14人组成研制小组[3]。自上而下的课程标准有利于确立标准的权威性和有助于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但只有知名专家组成的研制团队很难适应各方的利益要求。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课程的制定能否适应学生的特点?学生所学内容能否为社会所认可?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也有更多的思考和见解。因此,为使课程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应保证研制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2.对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的启示:实施过程的灵活性

课程标准的实施上,美国形成了全国性标准、州立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三级构架。联邦政府提供资助和指导,由学科专业团体或研究机构具体主持,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制定各学科课程的全国性标准,并颁布相关的计划指南、评价制度以及各州管理与开发课程的政策。各州在全国性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本州的实际情况开发和研制符合各州的课程标准。地方各学区要为学校实施全国性标准和州立标准提供保障,将框架性的标准操作化和具体化[4]。《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由各州组织发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各个不同州和地区的特色,同时作为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它避免了面面俱到和统得过死过严的弊病。如规定了K-12年级学生能够学习什么和应该学习什么,但并未规定教师如何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适当分配教学时间和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而我国的课程标准对具体的教学情况作出要求,如规定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授课时数,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自由发挥。由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也不能预先设定。因此,课程标准无需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作出规定,应给予教师足够的自主发挥的空间,在具体实施和操作上体现灵活性的特征。

二、《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对母语教学的启示

在美国这样一个分权制的移民国家,如何制定符合不同种族和不同肤色群体的课程标准,是值得考究的问题。英语作为美国的母语,《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中所体现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途径对我国的母语教学有所启示。

1.教学内容的多元选择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英语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点。英语教学内容注重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特质。课程选材上涉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信仰及历史文化等内容,还精选了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的示例读物文本附件中包含有:《英国这片土地》(England the Land)、《美国历史》(A history of US)、《黑人棒球联盟的故事》(The Story of Negro League Baseball)等,涉及国内外以及不同种族的历史和文化[5]。美国英语课程始终以培养扎实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基础,在训练学生实际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和道德教育,使英语课程多功能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流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并存,从不同侧面反映着我国的文明史。母语不仅作为一种语言,更代表一种文化。课程标准的研制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注重弘扬主流文化,更要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少数民族习俗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等;不仅要宣传当今流行文化,也要学习古代传统文化。在教学中要涉猎民俗时尚,如中国复姓、春联趣谈、古诗词鉴赏以及古诗词中民俗节日的了解,凸显阅读的多科性;阅读选材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文史知识和军事著作等各方面;不仅要学习本国文化,也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形式。如中外作家、作品专题,中外寓言、神话比较专题等。

2.教学资源的多元开发

重视开发和利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是促进母语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母语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教材这种单一的形式,其他多种途径如电视、电影、广播传媒等都为语文知识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学生以网络为手段进行广泛的文化资料搜集、阅读和传递,不仅提高了获取知识的效率,而且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以报刊为文本,广泛了解社会时事,积累社会文化知识,使学生摆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误区,成为一个“社会人”;以当地社会活动为途径,进行调查研究,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亲身经历与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学习途径的多元性,如9-10年级的课程标准中规定撰写评论性论文,要提出合理的观点,运用充分的论据支撑观点,并要求写作过程中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和实地的调查研究来收集资料,扩展知识及解决问题。写作完成后要通过修改、编辑、尝试新的方法等增强写作功底 [6]。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母语教学不仅具有文学性也具有功用性。开发多元的教学资源和教学途径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的目标。要关注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就离不开实地的调查研究,融入少数民族生活中的田野考察法是扩展学习途径的体现,同时也获取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因此,多元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多元教学途径和资源的开发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三、《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对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语言学习的启示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的相关附件,如《英语初学者应用指南》(Application of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对初学英文的移民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如何运用标准,以及标准应如何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作出了相应说明。由于英语初学者的第一语言、社会背景、原有英语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附件中指出对不同的学生要提供相应的帮助,如增加额外学习时间、改善课堂环境和设施等,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和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公民社区,最终确保所有学生能平等参与母语学习者的交流中[7]。由此可见,《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特别关注标准对多元学习主体的适应性,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学生融入本民族文化提供了可能。

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是交流,重要作用是交际。而保证交流和交际的重要条件便是对语言所产生的文化和背景的理解。英语在我国作为一门外语,英语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形式。要真正掌握和习得这门外语,最根本的便是对于西方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认为,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交际双方遵循了“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反之则出现“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会话含义理论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句义)去研究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语言,解释其言下之意、弦外之音[8]。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取向、价值观念和交际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对合作原则的理解,从而造成对会话含义的曲解和误解。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Austin)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着重论述[9]。日常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言外行为产生的言外之意(illocutionary meaning)是很难察觉和把握的。在进行英语翻译时,词句的字面意义可以表达,但是特定文化和语境下的言外之意则是难以表达的。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因素制约着交际的进行。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也应从语言发生的语境和文化入手,学习者应更多地关注信息的沟通即语言的意义。而当前对于英语的学习,更多地侧重于语言结构和英语语法的学习,而忽略了语言意义的理解,殊不知学习外语而不学文化是徒劳之举,脱离文化的外语学习会“堕落”成单纯的形式和词汇的学习。因此,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掌握,还包括相关背景和文化的学习,英语学习者应扩展阅读范围,了解西方文化,在跨文化的交际与交流中提高英语水平。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自颁布至今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各州陆续声明采用此标准,在标准的实施效果上,现在还没有详细的数据和资料可供分析和参考。但是仅就标准的文本分析可知,《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具有平衡性、具体性、连贯性、递进性、清晰性、明确性以及严格性等特点,符合优秀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标准制定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实施上的灵活性对我国课程标准的研制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标准中对于课程内容和语言学习的规定也为我国母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语言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赵中建.美国课程标准之标准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5(6).

[2] 周琴,杨登苗.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10(12).

[3] 宋维东.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析.教育发展研究,2009(2).

[4]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Appendix B:Text Exemplars and Sample Performance Tasks.2010-06-02.

[5]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 & Literary in History/Social Studies Science And Techical Subjects.2010-06-02.

[6]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Application of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Z].2010-06-02.

[7] Jacob L.Mey.Progmatics:An Introduc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search Press,2001.

(责任编辑 杨 子)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第5篇

摘 要: 围绕高职学院计算机课程教育的现状,作者对教学中展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计算机教学发展方向,并提出几项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计算机基础课程 改革

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04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47%—48%,“半壁江山”开始崛起。随后几年,在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同步增长的情况下,高职的发展略胜一筹。2007年,这两部分的学生人数终于达到了1∶1;2008年,高职学生比占到了51%,第一次超过了本科院校。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展。然而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又有显著的不同,高职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实际应用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更应当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结合学生专业就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创作空间,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不至于仅仅当成一门必修课来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何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使学生更好地就业,为社会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1.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就对计算机进行了一定的学习,提前掌握了基础知识。例如目前大中城市一般在初高中就开设有计算机基础课程,有的学生对基础知识已经能熟练运用,而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没有条件开设计算机课程,所以农村来的学生和城市学生进校后对计算机掌握的能力就不一致,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我们不加以区分,而是仅仅统一安排,都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讲解起,那么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已经学习掌握了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感觉没有什么新的知识要学习,从而在课堂上自由散漫,无所事事。这样他们既浪费了学习时间,又影响了其他一批无基础同学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教师的教学管理。

2.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多媒体教学和上机操作交替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大屏幕的投影,增强了直观性,便于学生的理解。因为是老师在平台上操作,学生只是在下面观看学习,所以在学习内容上对教师的教学课件依赖很强,课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如果教师仅仅是通过Word或者PPT讲解,这样在互动性上就很难掌控,经常出现老师感觉良好,而学生却感觉晦涩难懂的情况。

3.目前计算机方面的教材因为各种原因良莠不齐,并无统一的标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有关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更是铺天盖地,已有泛滥成灾之势。其中有很多教材是东拼西凑的,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讲解并无系统可言,也有部分教材印刷粗劣,错误百出。另外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快,很多教材上内容存在惯性大,简易内容重复多,而难点讲解不详细,新技术更新慢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日常基础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和时代的特点,而加以精心选择。一本不合时宜的教材不但会加重教师教学负担,而且会影响教学质量。

4.目前学生班级里人数较多,大部分是50人一个班,上实践课时学生经常被分到几个机房同时进行操作,任课老师经常东奔西跑处理上机出现的问题,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认真辅导,无法认真检查每一位同学实验完成的情况,这会使许多学生产生侥幸和懒惰心理。有些学生为了应付检查弄虚作假,养成不认真学习的态度。而且目前一般是每个阶段内容进行一次上机实践,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一般都为验证性实验。

二、解决办法

1.对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不合理的问题,我认为应采用分级教学方法。新生在入学后应进行一次摸底调查或测试,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班教学。有基础的学生进入A班直接学习更深入的知识,或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修其他的计算机后续课程;而没有基础的学生就进入B班进行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采用这种方法后既能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因统一教学而影响教学质量。

2.传统教学中的黑板和粉笔虽然在教学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教师特别是计算机教师要拓展教学思路,深研现代教学方法手段。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效果与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是息息相关的,任课老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认真对待教学课件的制作,多采用声影技术运用,充分利用各种各样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不能仅仅是用简单的Word或者PPT课件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自制一些声影教学课件,把复杂难懂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样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技能。

3.鉴于目前计算机基础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教师在选用教本时候应该选用内容新﹑实用性强﹑印刷质量好﹑适合初学者、突出知识点的优秀教材。对于教辅书籍也应该根据学生自身基础,专业特色而认真甄选。例如工商管理财会专业应突出Excel和数据库方面;计算机专业应突出编程等方面。教师在注重教本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容的更新,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只限于书本知识,还要涉及学生所学的最新理论,在上课时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运用,让学生理解起来通俗易懂,不至于认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枯燥乏味。

4.针对目前上机实践课效果不佳的情况,我认为应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以培养学生思维开拓性和动手操作能力。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的现象,可以采取大班教学小班上机的特色。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领导者带领该组同学一起完成实践课任务。任课老师则采取机动辅导,针对小组提出的问题集中进行解答。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让任课老师抽出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解决师生比例失调的问题,同时任课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巡视机房,杜绝极少数学生弄虚作假,抄袭的行为。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对高职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学生的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计算机老师应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注重日常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成为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乔晓琳.现代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和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10).

[2]罗建洲.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2009,(29).

[3]刘青云.浅析面向新课标实施后首批新生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J].科技资讯,2009,(33).

[4]李珍香.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2002.

上一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下一篇:营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