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2023-09-19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1篇

【摘 要】 能力本位理论认为,教学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文章在对能力本位的概念、内涵及理论进行逻辑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管理会计教学的实际,尝试性地构建管理会计课程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旨在探索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会计;能力本位;教学改革

能力本位是20世纪末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论认为,教学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已经开始能力本位的实践性教学探索。在《管理会计》能力本位教学实践中,把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基础,既重视学生就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具备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能力本位教学的灵魂。

一、《管理会计》课程能力本位设置的理论基础

能力本位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力本位教学重点是培养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力本位教育的实施以能力本位课程理论、能力本位学习理论、能力本位教学理论、能力本位教材理论四大理论体系做支撑。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学的重要分支,是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改制结合其他的信息,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

能力本位课程理论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管理会计》将现代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一门以企业管理方面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以及业绩考核为主线的综合性交叉学科课程。

能力本位学习理论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管理会计》的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学生搜集资料展开案例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以致用,为将来从事会计或其它经济管理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能力本位教学理论主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管理会计》的教学需要把握管理会计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案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管理会计领域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案例的分析,掌握管理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其能够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能力。

能力本位教材理论认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学习主体对其进行信息加工的客体,是教师用以构建学生心理结构的外部工具或手段。《管理会计》的教材需要贯穿管理会计为决策提供信息的理念,坚持全部工作按“成本效益分析”的原理进行,理论结合实际,在此基础上组织内容,结构清晰,易于学生把握课程的脉络。

二、《管理会计》课程能力本位体系的构建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必须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综合开发课程体系。充分调研企业对会计专业岗位综合能力的要求,与相关企业的会计和财务人员一起进行工作分析,把实际工作要求作为设置课程和确定课程内容的根本依据,明确教学目标,设置课程模块,确定课程内容,优化课程模块组合。

(一)解构学科体系,设立课程模块

《管理会计》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简过多的理论,重点突出理论知识对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指导作用。为此,应该解构学科体系,打破原有学科、课程之间的界限,以技能培养为出发点,专业课和基础课平行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时展开。

为适应“能力本位”的培养,《管理会计》课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块、共十三章,按4学分计算共计76个学时。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括号内为学时数):

三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是:第一个模块是课程的基础,第二个模块是课程的核心,前两个模块是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第三个模块是课程内容的拓展,属于学生应当了解的新内容。

各模块及章节具体内容、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二)明确能力培养目标,遴选课程内容

目前,高校采用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这三门课程的教材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率非常高,有的学校甚至主张将管理会计课程取消。笔者认为,仍应保留管理会计课程,不能简单地将其取消,应把会计专业基础课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三门课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突出《管理会计》的课程内容重点。

首先,《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础课程应以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分析为主,而有关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内容应纳入《管理会计》课程。

其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一个重复点,《财务管理》课程应侧重于讲述财务预算的编制与考评;《管理会计》课程应从全面预算角度出发,围绕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控、考评来展开。

最后,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重复点。《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证券投资为主,《管理会计》课程应以项目投资为主,这能够与全面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内容实现有效衔接。由于二者的内容均以时间价值为基础,出于对教材体系完整性的考虑,二者都应保留时间价值内容,可通过教学计划,根据授课时间先后调整各自的教学内容。

三、《管理会计》能力本位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能力本位教学体系在高职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不仅需要实践者对能力本位体系的理论基础进行不断研究与发展,还需要得到高职教育主体及其相关部门的系统支持,这样才能确保能力本位教学体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使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上发挥作用。

(一)《管理会计》能力本位教学体系的硬件支持

能力本位教学体系大量的硬件需求,涉及到对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物质支持。教育政策在教师进修等教学准备上,应给予教师更大的时间与物质空间,从而完成教师在教学上由逻辑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变。能力本位体系不再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体验知识、技能、态度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将使学生对实验(或实训、实习)设备、图书馆、信息网络室等的硬环境使用率大大增加。例如《管理会计》和ERP软件的结合是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创新点,传统的会计模拟实习和管理会计的教学完全是割裂的,而如果能够利用ERP软件结合管理会计的内容进行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软件利用能力,进一步掌握管理会计的重点内容。

(二)《管理会计》能力本位教学体系的师资保证

师资是保证能力本位教学体系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但当前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模式无法达到综合化与实践化,对学生的指导则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管理会计》能力本位体系既要改变传统的会计专业知识授受模式,形成以实践促认知的新思维;又要求教师走出校门参与企业管理与财务实践,获得实践体验,并建构初步实践理性的知识结构。主讲教师有以实践企业基地为依托的科研项目,通过把从科研和企业实践中得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中的生动内容,将管理会计领域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主讲教师在企业实际工作中预测、决策、控制和责任考核所积累的心得、体会与理论传授相契合,开拓师生的视野,充分达成“市场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的共识。改变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思维模式与教学方法,这正是建立《管理会计》能力本位教学体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对当前师资教育体系提出的重大挑战。

(三)《管理会计》能力本位教学体系的评价导向

当前的《管理会计》教学评价标准是学科专家提出并认可的,较多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建构,而缺乏知识、技能、态度等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之间的联系,忽视知识在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应用,而后者正是能力本位体系所致力追求的目标。因此,《管理会计》能力本位体系对学生提出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要求应在教学评价标准中得到切实的体现,这既是对能力本位体系在行动上的支持,也是对职教教育改革方向的转变。冲破传统教学评价标准对逻辑理性的桎梏,渗透更多的实践理性标准是促进能力本位体系深入开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市场调研、课程论文、案例分析、小组辩论等新型方式,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责任考核的专业知识,综合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学原理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掌握分析、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发端于职教领域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经过改造能够适合高等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该模式在不打破原有教学体系的前提下实施教学中心的转移,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者,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培养具有适应社会要求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会计专业人才,使管理会计在推进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项目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淑娟,候金柱.论能力本位教学体系的支持系统[J].职教论坛,2003(6).

[2] 陈庆合.能力本位教育的四大理论支柱[J].职教论坛,2004(12)下.

[3] 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刘春生,徐长发.能力本位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 陈庆合.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4(6).下.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2篇

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反思材料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3篇

一、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现状问题分析

1、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缺口巨大

近些年,政府重视基础教育并将大量教育经费投入到基础教育上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有了大幅度增加,2002年达到5480亿元。但是相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剧,教育经费总量缺口巨大。

(1)教育经费不足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最为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相当多农村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抽样调查,样本小学按教学大纲开出所有课程的占87.2%,初中为21.8%;小学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37.8%,初中为45.9%;小学试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初中为70.3%;小学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占22.3%,初中为28.8%;小学购置教具、墨水、纸本、粉笔不足的占32.5%,初中为35.0%。

(2)高校扩招后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高等学校在连续的大扩招后,办学条件紧张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教师短缺,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设施严重不足,可能引起教学质量和学生生活质量的下降。

(3)我国教育经费总量短缺的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 财政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了教育产业化和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教育是社会公共品,投资教育没有短期利润。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时间存在严重的缺口。在1993年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时,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到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达到4%,而现在只有3.28%,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1996年,在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我国小学净入学率和中等教育毛入学率都是最高水平,但在有可比数据的七个国家中,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却最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更少。这样的漏洞让全社会出现了“择校费”、“招生腐败”、“教育腐败”等现象,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以追求利润为动机,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2、 教育财政的职责不明

在基础教育方面,由于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在分级管理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责,客观上是层层下放的办学权力,扭曲成了层层下放的办学责任。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的10多年来,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和负担完全落在县、乡、村三级。村一级没有财政,乡一级是各级财政中最弱的一级,县级财政也大多是“吃饭财政”。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经费筹措能力相对最强,但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最小。这种财力与责任不一致、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不合理的状况,直接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3、教育配置不均等加剧

(1)区域配置的不均等

从政府教育支出区域配置的不公平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明显,教育财政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等。首先,地区之间的不均等。2000年,上海市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2756元),河南省最低(261元);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海市最高(448元),陕西省最低(不足9元)。绝对差异分别达到了10倍和49倍!

教育经费和教学条件的巨大差距,使入学率特别是教育质量必然产生巨大差距。我国各地的经济状况十分不平衡,人均GNP在地区间的差距较大。所以,把义务教育的投资支出全部下划到地方财政,必然造成比较悬殊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

(2)资源配置的不均等

教育资源应优先配置初等教育,但现行的公共教育经费分配没有体现这一要求。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大量学龄儿童失学与高校毕业生大量失业并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恶化;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重读现象非常普遍,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4、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监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总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而不断被人们关注,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同时高等教育的“扩招”所衍生的高等教育的“量”的扩张与“质”的稳定和提高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如果不能把教育的“量”的扩张与“质”的稳定和提高有机结合,必然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质量监控问题,就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有可能走弯路。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已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影响到家庭与社会的稳定。2011届毕业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全国就业的499万学生中,就业满意度不到50%,有70万人处于“低就业”状态,大学生就业问题亟待解决。

二、对完善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些建议

1、加大投入,调整结构

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下限为4.07%—4.25%.我国人均GDP1998年已经超过了800美元,现已超过了1000美元,但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只有3.28%,可见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太低。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刻不容缓。首先,借鉴发达国家对基础教育确定标准办学水平和实行职位轮岗的做法,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教育成本分级负担制度,并由中央对全国的义务教育承担兜底责任。中央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得到保证,以法律的形式强化教育投入总量。其次优化教育投入结构。义务教育属于“纯公共品”,应由政府无差别均等地提供,承担其全部和最终的责任。对于中、高等教育,因其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可依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利益原则,由政府、受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分担,以政府为主渠道,以补助和贷款的方式给予支持。最后,公共财政应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直接资金补助,对城市“外来人口”的子女应和当地户籍孩子一样,就地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高考,平等竞争和录取。

2、 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教育财政法规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和财政法规,对教育财政的一些重大问题没有做出规定,或是规定得很不具体。应修订现行有关教育法规和财政法规中有关教育财政的条款,完善我国的教育财政法规体系,使教育经费的筹集、负担、分配、使用都有法可依,责任明确。首先,应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原则,并在分配方法中提出具体要求。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偏向发达地区的倾向,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有限。发达地区本来地方财力就大大高于落后地区,又在中央的补助资金中得到更多,地区之间的财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级财政资金的分配机制,保证财政体制的公平与透明。其次,要改变现行财政与教育部门权力过大、财政资金分配不透明的状况。要对公立学校学费的制定程序进行规范,学费属于公共服务收费,应该由物价部门向社会公布实施。再次,要在财政、教育部门的法规中,明确规定政府的教育财政责任。如明确在公共财政体制中,教育经费支出是政府必须保证的公共支出,保证教育经费的供应主要是财政部门的责任,

而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规定义务教育经费的筹集和负担是政府的职责;规定保证贫困学生得到必要的资助是政府的职责,等等。

3、 建立公平公正的资源配置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是运用教育而不是税收作为调节贫富差距的主要手段,就是注重利用通过给低收入者提供取得高收入所需的相应教育机会来治贫,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产能力。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需要强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作后盾。机会平等的最低要求是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机会,这是人人平等的起点。

针对教育投入,应借鉴发达国家公共财政的经验,首先重点倾向基础教育,本着公平的原则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分配,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以保证国民接受大体相同的基础教育,体现公民最基本的社会公平价值理念。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才逐渐增加对中等及高等教育的投入。为保证公共教育经费在公立学校之间的公平分配,应该建立公共教育经费监督机构,主要职责是审核、批准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方案并将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对公共教育经费分配预算的执行进行严格监督。还要建立并严格执行教育财务制度,明确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财政权限和责任。

4、保证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4篇

摘 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可以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视角的基础上,从构建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中的价值和意义;开发大学生领导力基础课程;借助社团及竞赛平台锻炼大学生领导力;建立激励奖励制度方面着手。

关键词: 共青团 大学生领导力 创新创业路径

一、 大学生领导力内涵及作用

(一)大学生领导力的内涵

大学生已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要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力。尽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的活力已经被激发,但创业公司存活率却非常低,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团队领导力。要有效破解创新创业的困局,实现创业企业从无到有、从1到N的突破,需要加大对领导力教育的推广力度[1]。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领导力的解释存在比较多的争议,但也有共通的地方。有学者将大学生领导力的众多说法归纳为两种观点:一是“能力说”,认为大学生领导力是在学习与生活中担任领导角色的学生具备或需要掌握的一系列能力[2]。二是“过程说”,认为大学生领导力是一种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目标和团体目标的过程[2]。“能力说”的问题在于其研究对象只限于担任领导角色的学生,范围相对狭窄。“过程说”的问题在于并未指出大学生领导力的具体落脚点。理清大学生领导力相关问题有重要意义。

以“大學生领导力培养为视角”,这有别于其他以商业领袖、管理者、军官和其他成年人为对象的领导力研究。鉴于年龄阶段、社会阅历等,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要求及内容与之也有区别。与大多数其他成人领导力相比,大学生领导力是非权力性的,并非基于职位权力开展讨论的。探讨大学生领导力须结合大学生的成长阶段、环境及发展内容的特殊性。有关大学生领导力的定义,笔者比较赞同邹媛基于学界关于大学生领导力认识而给出的定义,即在一定环境中,大学生通过充分整合自身与周围的资源养成能实现自我、团队或组织目标的能力[3](12)。上述定义包含两个信息:第一,学校是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主要场所;第二,关系是大学生实现目标的重要工具。正是在这种关系互动中大学生领导力得到培养。笔者也认同邹媛提出的,大学生领导力更多地表现为关系领导力这一观点,即体现为自我与自我、他人、群体的关系,大学生领导力可以划分为自我认知与管理维度、社会实践与交往维度和人格维度对应相应的能力[4](12)。

(二)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1.大学生领导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了方向。

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中最具活力和潜质的群体,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域,一直致力于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尤为重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4]。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迫切需要能够承担社会发展责任、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领导者,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具备成为优秀领导者的潜质和价值。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优秀领导者,必须加强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契合点,以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为视角的创新创业教育既符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又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

2.大学生领导力为创新创业教育开辟了新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素质类、创业实务操作类。从内容来看,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掌握建立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能力。这些教育培训对于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则有难度和挑战,因为多数大学生基于有限的能力和资源望而却步。从大学生领导力结构层次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看,更加注重大学生素质及大学生与外界交往能力的建设,这与大学生的诉求、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合,能够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大学生领导力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将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开辟新途径。

二、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及困境

(一)现状

1.创新创业观念日渐普及。

共青团有着完善有序的组织体系。高职院校共青团纵向组织结构有校团委、院系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从校团委到团支部的纵向组织体系涵盖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广泛。全面覆盖工作对象的组织体系使高职院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具备优势。自承担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任务后,高职院校共青团就积极动员各级团组织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掌握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的意义等,让大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每位大学生未来立足于社会的必备素质。

2.创新创业比赛日渐活跃。

共青团是善于策划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是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能够实现以下两个目标:一是凝聚和吸引大学生关注创新创业;二是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技能、创新创业实务操作等融入活动中,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创新创业内涵理解。以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的活动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因为创新创业竞赛吸引校外企业关注的同时,创新创业项目也有可能实现落地,这正是大学生期待的。近年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类型竞赛活动日益活跃,在大学生中掀起了报名热潮。

3.创新创业氛围日渐升温。

高职院校共青团是党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桥梁,与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团组织关系密切。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共青团致力于利用组织优势善于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开展以下工作:一是邀请社会企业界优秀创业者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团队,定期到校举办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及讲解企业实际运营实务等;二是积极邀请社会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三是搭建高职院校间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交流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日渐升温。

(二)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共青团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层次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科学性不足。一直以来,共青团都是高职院校服务大学生的有力组织。思想、就业、实践、权益、健康、社团活动等都是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的主要内容。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起步较晚,对大学生该掌握哪些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缺乏深层次思考,难以清晰定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燕玉霞指出,共青团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创业教育相对较少,没有真正发挥力量[5]。

第二,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色功能定位不清晰。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大多由就业办、团委负责,也有高职院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但这些机构并没有清晰界定自身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的角色功能,工作思路不清晰,未能营造“团委、就业办、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良好局面。叶正孩等指出团委、就业办都有涉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但两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并未达成共识[6]。

第三,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一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缺乏连续性。高职院校共青团大多以开设短期创新创业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创业“速成班”。高等教育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为创新创业储蓄后备力量。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知识内容缺乏系统性。不少高职院校共青团通过整合资源组建“创业导师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比较松散,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团队。创业导师团进行教学的知识内容各自为营,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内容体系。盛继前等指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整及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缺乏持续性[7]。

三、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

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党赋予高职院校共青团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也是群团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共青团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共青团以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为视角,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学习,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国家改革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一)构建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中的价值和意义

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实现以思想自觉引领创新创业行动自觉,使大学生创新创业焕发持续生命力。构建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中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发挥自觉能动性追求创新创业。构建方向体现在:一是强调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能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这也是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主体的必备素质。创新创业可以是一项个人发展活动,也可以是一项团队活动,大学生作为个人发展活动或团队活动的带路人,必须培养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在个人发展或创新创业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对自身成长成才及就业都有积极作用,这可成为吸引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动机。二是强调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能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大學生无论在创新创业抑或就业都需要与不同人打交道。在社会实践和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激励、规划、协调、执行、应变等能力能够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这可成为吸引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现实需要。三是强调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能够提升个人魅力。人格魅力是凝聚和吸引优秀人才的基础,能够让支持力量规模日益壮大,也能够让支持力量愿意共同追求愿景,还能够让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改善人际关系,这可成为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兴趣。

(二)构建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中的培养体系

1.整合校内外优秀人才资源,开发大学生领导力基础课程。

师资是大学生领导力基础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高职院校共青团密切联系着广大优秀青年人才,这为大学生领导力基础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首先,整合校内有志于从事大学生领导开发、研究及教学的优秀师资开发大学生领导力基础理论教材。教材内容以“自我认知、社会实践与交往、人格”为主。教材编写需要遵守大学生成长发展阶段规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其次,整合校外各行各业优秀青年骨干开发大学生领导力实践教材。校外各行业领域的优秀青年骨干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他们对“自我认知、社会实践与交往、人格”的功能与作用有着体验与深思,对大学生领导力实践教材的开发具有说服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社团及竞赛平台,对接大学生领导力实践锻炼。

社团及竞赛平台是大学生开展实践锻炼的重要空间。高职院校共青团直接联系着众多社团及竞赛平台,为大学生领导力实践锻炼提供了有效的载体。首先,推动社团营造以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为价值导向的育人氛围。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引导社团树立以发展大学生领导力为目标和方向,能够让学生在组织、管理社团及开展社团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锻炼“自我认知、社会实践与交往、人格”,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社团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大学生运用领导力的试验场。其次,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平台,检验领导力培养效果,唤醒学习需要、激发学习欲望。竞赛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活动,在相互对抗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加深对“自我认知、社会实践与交往、人格”的认识,并自觉发展和提高领导力。

3.建立激励奖励制度,实现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可持续发展。

激励奖励是激发大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共青团是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力量,探索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奖励评价制度,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是高职院校共青团育人的使命。首先,将大学生领导力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大学生领导力学习纳入学分管理,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行学分管理,还有利于规范教学,确保学习成效。其次,将大学生平时参加的校内各项大学生领导力活动列为综合测试中文体类的加分项,调动他们参与大学生领导力实践锻炼的积极性。最后,将大学生自行参加校外与领导力主题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进行认定、记录,作为大学生评优的参照项,激发大学生领导力学习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刘文贤.加强对大学生领导力的教育[EB/OL].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8/0307/c1006-29854174.html,2018-03-07.

[2]沈胜林,沈胜刚.大学生领导力及其发展动态述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6):136-140,14.

[3]邹媛.大学生领导力多场域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2010.

[5]燕玉霞.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研究——以河南省高职院校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2):69-74.

[6]叶正孩,李琳.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学生创新创业途径研究[J].黑河学刊,2014(12):130-131.

[7]盛继前,赵丙阳.吉林省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路径研究[J].时代农机,2017(4):191-192.

基金项目:广东青年职业学院2016—2018年度学院科研项目(YB201606);广东省高职教育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年度教学改革项目(CYYB2017050)。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5篇

本学期,最后一次选课的机会,本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对未来教师职业的兴趣,我选择了这门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课程,王老师幽默风趣,针砭时弊的授课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也对当前国际教育形势和中国当前的教育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我这个向往教师职业并打算现身教育事业的师范专业的学生真的是受益终身。

接下来我将运用王老师教授的教育改革方面的知识和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主要讨论一下中国当前教育均衡化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顺序是,首先从我国当前教育均衡化的所面临的问题为着眼点,随后分析产生教育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几点改良的主要方向,最后简短对比国际教育均衡化的问题和中国当前教育均衡化的主要问题,以突出当前教育不均衡的矛盾,引起人们深思。

教育发展不均衡是中国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教育职能部门和执行机构的重视。

一、31个省区教育“人、财、物”资源不均衡状况的分析

如上所述,本文拟从分析各省市教育“人、财、物”资源的不均衡状况入手。在测量教育人力资源指标时选取了反映教师数量的“生师比”指标和反映教师质量的“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人数比例”指标;测量教育财力资源时选取了“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教育财政经费”指标;测量教育物力资源时选取了“生均固定资产”指标。

(一)人力资源差异

“生师比”是指某地某级受教育的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之比,主要反映专任教师数量是否充足,比值越大说明每个教师负担的学生越多,反之亦然。“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副高职称人数比例”的含义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地区的小学到高中阶段的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全部专任教师的比例,比值越高说明教师的学历情况越理想;二是一个地区的大学中的专任教师副教授以上职称者占全部专任教师的比例,比值越高说明教师的水平越高,与教育质量成正比。

北京、上海、天津的教师数量和质量,在不同教育阶段都是最优秀的;东北三省次之;东部的广东在小学、初中阶段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河北、山东的大学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海南的教师质量也不理想。西部地区的教师数量和质量总体上不尽人意,但是某些省市在某些教育阶段的教师数量和质量状况良好。中部地区状况与西部接近,如安徽、河南、湖北的教师数量匮乏,河南、江西、安徽的教师质量较差。

(二)财力资源差异

对各省市教育财力资源的分析,本文采用一种新方法计算的教育经费指标——“当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指标”来比较各省市生均教育经费的特征和差异状况。当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分为两类:一是生均财政教育经费,它反映各省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状况;二是生均教育经费合计,它包括生均财政教育经费,还包括个人出资、公民集资和社会捐赠等办学经费、学杂费收入及其他教育经费,能够反映某一省市学生实际利用教育经费的水平,也能够反映某一省市除财政资金之外筹措教育经费的能力和水平。计算某省市当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首先需要计算某年份该省市受教育学生数,再通过生均教育经费指标计算当量学生数,把当量学生数除以该省市的财政教育经费或教育经费合计数,就得到了该年度(具体到本研究是2005年)当量学生生均财政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

东部地区不论是政府财力还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教育经费的能力都优于中西部;而西部的两类生均教育经费都比中部更高。两大区域教育经费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生均财政经费方面,在生均教育经费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它表明财政对西部教育的扶持力度和转移支付更大,而对中部教育资助相对不足,同时也表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教育经费来源不足或渠道缺乏。

(三)物力资源差异

在比较各省市教育的物力资源时,本文采用了“生均固定资产”指标。教育固定资产的内涵是学校的教研资产和精神产物等,生均固定资产是教学和生活的基础条件,它代表了教育发展的历史累积成果,所以也是判断教育资源是否充足和公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面对如此严峻却没能得到大刀阔斧改革的教育不均衡现状,我结合当前先进的理论和一些省市地方的建议总结了几条改良方式。

提高思想认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奠基工程。坚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人民群众的最基本教育需求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当前我省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从实现全省经济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明确目标任务,统筹规划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把义务教育的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到薄弱学校改造上来。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调整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确定“十一五”期间推进本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到“十一五”计划末期,使所

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达到省定建设标准,实现县(市、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使义务教育的办学活力普遍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区域内学龄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及农村和有条件的城镇由标准班教学逐步向小班化教学过渡的需要,设置学校并适时调整学校布局。对因学校布局调整而超过法定就学距离的学区内农村中小学学生,应由县(市、区)政府提供就学的交通或寄宿条件,并对寄宿生予以伙食补助。坚持城镇居民区建设与学校建设同步规划的原则,对城镇的新建、扩建居民住宅项目,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与之配套的中小学校建设项目或现有学校扩容建设项目,以防止造成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困难。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严格按照省定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适当考虑学科教学和教师离岗进修的需要,保证学校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加强辖区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并实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和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的任教服务期制度,实现优秀教师在各学校间的均衡分布和合理流动。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等制度。农村中小学校的中、高级教师岗位根据乡镇学校的规模和全省高级职务教师的平均比例设置,并向薄弱学校倾斜。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强化学科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加强班主任工作,实行教师定期家访制度。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或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及城乡问题家庭子女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按照省定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开全开足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和手段,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与教学指导体系。建立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

强化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政策措施。以公办学校为主,就近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做到各方面待遇与学区内学生一视同仁。进一步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控辍”政策措施,加大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工作力度,大力推广“控辍”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创建无辍学生县(市、区)、乡(镇)、校活动。强化学籍监控,实现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的中小学学籍联网管理,实行学生学籍变动由基层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向上级教育部门的即时报告制度。建立班主任、科任教师定期家访和对有辍学倾向学生的随访制度,建立辍学生的辍学原因报告制度。

优先发展区”与“积极差别待遇”的政策,对我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启示。我国应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支持的办法,在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和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教育优先发展区”,制定具体可操作的优惠措施。

日本、韩国等国的经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采取经常性的轮换,既有城乡间的轮换、又有不同学校间的轮换。通过教师轮换制度,实施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调控。芬兰等国强调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和学生辅导制度,教师社会地位高,工作条件优良,学校和班级规模小,民主化决策和管理,等等,也都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韩国、日本等国的实践证明,实现教师的定期流动,可以缩小甚至弥合校际间差异,改善薄弱学校状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的公正和公平,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

随着对当前我国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分析的深入,我的内心不禁颤抖,看似平静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国家竟然和其他国家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这节课的学习,不单单是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我深知,这是一个开启我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机遇,我们作为一个有可能奉献自己于教育事业的示范专业学生,必须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全面的思考与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几周的课程虽然短暂,但是王老师的课对我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我会以此为契机,在教育的事业的道路上带着审视和改革的眼光,阔步向前,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我国教育均衡化问题的研究与建议

课程名称: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任课教师:王国辉

学生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生姓名:赵强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6篇

1.课程改革发展不平衡

具体表现为城镇与农村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咎其原因,一是地理条件及设备设施的差异,导致了大部分城镇学校的发展优于农村学校;二是由于管理水平、改革意识和教师素质的差异,使客观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存在较大反差。 2.课程改革的力度不大

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讲得多、讲得细,师生间的互动仅限于简单的“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无价值问答,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空间小,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学习这些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则很难见到。 3.对课程改革理解不全面,实施不得法

由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深入,导致了对课标内容的片面理解,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走极端”的现象。调控不力的合作学习,缺乏引导的自主探索,缺少思维含量的动手操作,以及牵强附会的情感教育等等不正常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教师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导致片面追求后面两个目标的表面达成,而知识与技能目标未得到落实。还有教师认为,只有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才能上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好课,因此,在一些缺乏条件的学校里,面对课程改革,有的教师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惰性;而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往往又会出现滥用多媒体设备的现象。 4.教研活动开展不力

一是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很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多为听课、评课、说课的“三课”活动,除此之外难以见到其他活动形式;二是活动实效性差。活动前目标不明确,方案不具体;活动中参与程度低,交流质量差;活动后缺少总结归纳,对改进教学的作用不明显;三是活动的次数不足:少数学校在教研活动的次数上没有达到基本要求。 5.教学质量不容乐观

由于存在着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误区,存在着对“三维目标”的把握不当,存在着课堂教学行为的操作问题,尤其是教研活动的开展不力,导致教学质量有所滑坡。从近期的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小学毕业考试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等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可知,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的教学和数学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等方面都有待加强。

二、初中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课程功能的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

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结构的改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时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的改变——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性。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基础上数学。

课程实施(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课程评价制度的改变——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课程管理政策的改变——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数学基础教育发展趋势

从课程内容的演变来看,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大多属于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方法,比较稳定。但随着科学技术包括数学本身不断发展,社会对数学的需要也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必须相应地进行部分调整和更新。数与计算的教学内容,在60年代及以前是相当稳定的。从1978年起,每次颁布大纲,都对这部分内容作一些精简。主要是简化笔算的数据,减少混合运算的步数。但对基本口算,则从未削弱。从1986年大纲起,还增加了估算的内容。促成这一变革的主要原因,就是现代计算工具的日益广泛使用,大大降低了笔算的实用价值,而使口算和估算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这一趋势仍将延续下去。量与计量的教学内容,也经历了由繁难到简化的变化过程。这是由国家废止市制计量单位,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改革举措所决定的。在简化内容的同时,更加重视形成计量单位的表象,并逐步加强实际计量的动手操作。今后也将继续如此。几何教学内容的演变过程,表现为以“求积”计算为主,转化为以认识图形和发展空间观念为主。当时删去了棱柱、棱锥及其体积计算,增加了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内角和、扇形等知识,并加强了图形的拼摆和动手操作活动。义务教育大纲又进一步明确了小学几何的性质为直观几何、实验几何,并突出了培养空间观念的要求。考虑到小学阶段是儿童空间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每个人都需要认识我们的生存空间,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

2

四、基础教育改革意见与建议

1.加强学习,深化认识

新的《义务教育法》中,已明确指出“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国家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知,对于实施新课程、推行素质教育,如果以前只是一种教学研究层面的要求,现在则已成为一种法律的规定,必须在教学工作中贯彻执行。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课程改革,我们不能陷入片面性的认识误区。改革是教育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因为传统教育在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不能与现实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教育合理部分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辩证地看待和处理传统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稳步推行课程改革。

2.继续加强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操作层面的研究,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数学课程标准》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一种纲领性文件,应该说是比较抽象和概略的。因此,要让课程标准的理念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需要我们在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操作层面的研究。现根据对我国课改现状的调研,并结合上级教研部门对全市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提出如下建议: (1).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做好课堂教学预设

首先教学预设应针对学生实际,一是找准“最近发展区”作为学习的起点;二是既面向全体,又体现差异;其次教学预设应以认真研究教材为基础,并以教材为基本线索,认真钻研教材,把握编写意图和育人功能是作好预设、提高教学效益的基础。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树立系统思想。将课时内容纳入相应的单元或领域去分析,弄清联系; 二是把握知识发展的主线,明确教学重点; 三是分析编排意图,明确育人功能;

四是将知识的发展线索与儿童的学习心理过程结合,预设教学程序和方法;

最后预设应体现全面性和灵活性,备课时,教师既要在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定位、过程的安排,学法的选择以及手段的应用等方面作出全面、细致的安排,又要考虑到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出现问题后对预设的调整,使课堂预设能为生成留下空间,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一是在备课阶段加强对目标的研究。要能够将数学学科的总目标和学期教学目标细化为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并从目标的育人功能出发,去选择实现目标的教学

3

内容和教学方法。否则,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的教学将是一种盲目的教学;其次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中,前一个目标属知识技能目标,后两个目标体现了新课程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属于“过程性目标”。传统教学只重前者,而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只重过程而不重双基落实的现象。两种作法都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轨道,都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正常推进和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课程与结果并重的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成各个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与相互促进。 (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创设有效的情境,趣味性和问题性的统一。通过趣味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创设情境的本质所在,因此,教学中可用挂图、语言、故事、比赛、游戏、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出各类情境,但要注意避免只重趣味性、淡化问题性的作法;其次让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模仿学习、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育人功能。对此,我们应当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既要看到传统教学中过于偏重前两种方式对学生发展的消极作用,也要看到其效率高和示范性强的积极作用;既要了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促进学习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要明确其适用条件和范围。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再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让学生灵活选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切实提高学习效果;再次处理好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关系。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创设、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情境和条件后,对于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探索或合作交流去解决的问题,要敢于放手让他们去自主探求发现,在这种发现的过程中去收获知识、发展能力和体验成功的;对那些不容易由学生自己发现(较隐含的)或没有必要让学生自主发现(如规定性的)的知识,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即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突出重点和提示规律的讲解,否则,将出现无价值的时间与精力的耗费,从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课改初期,很多教师反映他们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一段时期过去,学生的成绩不升反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最后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手段上与时俱进。将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形生动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探求规律;能够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凡有条件的地方,都应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明确两点:一是鉴于我们的县情和校情,大部分学校的设备条件还不足,多媒体设备普及性地进入课堂还需较长的时间。作为教师应该明确,虽然我们暂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只要有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且通过自制教具、学具或利用传统电教手段(如幻灯机)进行教学,也能够设计出并上好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 二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优势明显,但它既不能替代必需的教具学具,也不能替代 4

能同步记录教学过程、提示规律要点和展现知识结构的板书,即使将来多媒体教学得到普及之后,课堂上也应将现代手段和传统手段作有机结合,做到优势互补。

五、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

2. 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

3. 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

4. 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5.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上一篇:中级职称申报材料范文下一篇:磁场练习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