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论文范文

2023-03-11

基础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在建筑工程中,基础工程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工程建设中会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施工质量无法满足建设要求,通过对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降低其对施工的影响,以满足产品质量建筑要求。本文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关键词: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一、基础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1.基础轴线位移

基础轴线位移主要是基础有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处,轴线与上面墙体轴线错位,常见的建筑工程内横墙,导致墙体与基础产生偏心受压,对工程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没有完全掌握大放脚收进时的尺寸,在砌到大放脚顶处时,出现一定的偏差。基础施工的时候,需要先完成纵强与山墙施工,进行横墙基础施工时,基础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完成吊线找中,容易出现轴线位移,影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基础防潮失效

基础工程设置的防潮层不是十分完善,降低阻碍地下水分沿基础的渗透,工程结构外墙受潮后,在经过冻融与盐碱作用,使得砖墙表面出现脱落情况,影响结构强度。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基础施工时对砂浆管理不善,防潮处理的时候,没有对工程基础面清理干净,浇水程度不足,降低了防潮砂浆与基面的粘结度。或者是抹灰时压实度不够,养护措施不到位,致使防潮层过早脱水,强度与密度都不能达到要求而出现裂缝。

3.基础标高偏差

基础工程施工室内地面的时候,会出现标高不同的问题,基础标高偏差很大,影响工程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这主要是由于基础下部基层标高差很大造成的,在施工的时候由于基础结构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无法控制其高度差。磚基础大放脚施工采用大面积铺灰砌筑方式时,受铺灰施工厚度均匀度及施工面长度影响,砌筑速度往往跟不上,砂灰因为中间施工时间太长而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二、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

在上述分析中,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是三方面的内容,同时在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现场质量检查控制要点加以分析,从而采取相对应的现场质量检查控制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测量

在进行建筑基础工程质量控制时,首先需要进行的是测量,测量必须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对于建筑基础工程测量,其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定线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控制工程位置、高程、尺寸及其线型的测量以及各分项工程测量等。此外,对于以上测量数据需要保证其准确性,只有在测量数据合乎施工质量标准时,方可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2.试验

对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其主要针对一些建筑材料质量等进行实验。具体包括建筑基础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配合比以及强度等实施有效的控制,促使建筑基础工程的材料以及其使用功能能够满足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要求。

3.观察

对于观察而言,简单来说是对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现场,所开展的施工活动,加以观察,尤其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更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查看施工程序以及施工方法是否符合建筑基础施工要求,一旦从中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错误,促使质量控制得到有效的保障。

4.监督

在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就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完善岗位责任制,促使各部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任务承担一定责任,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建筑施工监督,促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5]。此外,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加强与监督部门的沟通,同时需要遵守合同规定。如此一来,监督管理部门一旦发现建筑施工问题,就能够及时告知建筑施工单位,从而建筑施工单位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促使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应提高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其次,要搞好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2.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首先,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使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其次,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

3.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

4.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现场管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5.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如监理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质量问题,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要求承包人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整或返工。处理完毕后,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结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基础处理方法不断增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应加强施工安全,并控制施工过程重量,加强技术应用,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以保证基础工程符合设计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志林.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门窗,2014,11:292.

[2]梁忠章.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控制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1:179.

[3]马建军.浅谈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在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门窗,2014,12:380.

基础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工程;桩基基础

引言

地基基础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及安全,只有做好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才能保证建筑安全。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以及地基土体特点采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以减少地基沉降,保障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安全。

1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概述

高层建筑物埋于地下的部分,可以被称为基础,而地基则是用于承受基础荷载的土层,通常来说基础以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土层分别为持力层与下卧层。在建筑工程当中,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至关重要,将成为影响建筑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性因素。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有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之分,前者深度普遍大于后者。高层建筑的桩基础是一种人工基础形式。这种特殊的地基基础的埋深较大,主要由承台与基桩组合而成,可穿越软弱的高压缩土层,具有较高承载力和广泛适用性,可以实现建筑物下的土层维稳和提高建筑物安全性、稳定性。桩基础类型众多,可从承载形式、成桩方法和桩径大小等角度分类。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基础土层的承载力和强度不符合实际要求时,可以通过建设桩基础实现地基的稳固。

2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的问题

2.1自然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我国国土面积较为广阔,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再加上房屋建设期间地基基础施工和地质条件间关系密切,所以房屋建筑在施工期间可能会因复杂的地质条件造成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建筑沉降或坍塌。一般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施工人员只有采用适合的施工技术,才能提升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质量。

2.2地下水影响

当前许多建筑物的基坑深度较深,受地下水影响增大,所以在深度较大的基坑开挖以及桩基施工时,不仅会造成施工时间、成本的增加,还会导致造成基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如果施工期间不做好基坑止水、降排水工作,会导致基坑周边沉降量增大,严重时甚至会带来基坑坍塌、周边建筑物倒塌的风险。

2.3桩体影响大

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桩体本身的质量和性能也将成为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控制桩身质量则成为此类型施工的难点之一。在实践中,桩的类型、参数、尺寸选用不合理或质量性能不达标,都会导致高层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下降。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3.1地基勘测控制技术

地基勘测是获得工程施工前期各项数据信息的重要途径,能够通过勘察明确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建筑荷载等各项内容。所以,为设计人员以及工程施工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保证各环节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在具体进行勘测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按照工程结构性质以及规模等各项内容,对施工区域的各项情况展开分析,通过计算明确地基形变范围,做好地基埋深值的判断,明确地基地质不良原因以及具体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治理方案,以防不良地基对基础工程施工造成干扰。勘测人员需要对施工场地的土壤进行取样测试,确保地质信息获取精准度,并要在发现存在地质不均匀问题时,运用原位检测的方法获得相应准确信息,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分析与研究。

3.2碾压夯实

低层建筑在软弱土层或松散土层区域施工地基基础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碾压夯实技术,增强地基基础稳定性。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先完成地基排水,并确定基层土质,然后利用强夯机械夯实土层结构,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严格控制沉降量,从而保证地基基础的强度与承载力能够符合施工要求。此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夯实次数和频率,为切实提升土层凝固程度,增加土层密度做好充足准备。

3.3注浆处理施工技术

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地基处理中常使用的注浆施工技术可分成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与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1)水泥注浆处理技术,主要使用压浆泵和灌浆管,在对水泥进行仔细调配后,可以将其均匀灌注到不良地基土壤中,借助填充、挤密及渗入等方法,提升岩石与土颗粒之间的密实性,便于排出气体与水分,从而对孔隙位置进行合理填充。在注浆材料硬化之后,可以与原土体合为一体,以此来提升施工地基稳定性与抗渗性,并降低土体压缩性,从而加强地基加固处理。(2)硅化注浆处理技术,主要是借助注浆施工,然后将硅酸钠混合溶剂注入不良地基土壤底端,等到注浆材料固结之后,便会形成防渗透与高强度的结石体,从而提升地基强度。地基加固时,主要是密实基础地基土层,确保土层当中的水分与空气比例不断降低。随着工程设计高度不断提升,地下建筑施工越来越多,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唯有全面提升地基加固技术,改变地基施工方法,方能提升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减少外力作用引起的地基变形,从而满足建筑地基施工要求。

3.4桩基础施工技术

3.4.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被广泛应用在桩基础工程当中。在实际应用环节,需要先以人工或机械施工完成钻孔,然后内置钢筋孔并灌注混凝土成桩,此类型桩基础有着较高的稳定性、硬度和强度。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来说,若地基工程土质复杂或碎石、砂土过多,则可优先选用钻孔灌注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必须保证泥浆护壁和泥浆处理,以免造成塌方或环境污染。

3.4.2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原理是利用静力压桩机的自重以及桩架上的配重的反作用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但是由于静压桩属于挤土桩,在压桩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土层破坏,导致超空隙水压力出现,所以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不宜间断,需持续进行。靜力压桩施工技术有较多优势,如无振动、工艺简单、无冲击力、造价低、检测便捷等,而且还能节约混凝土和钢筋,能够有效地减少房屋建造成本,在高压缩性粘土层地基中十分适用。

3.4.3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

使用机械或液压压桩设备将预制桩通过静压压入桩孔的方法,与锤击法相比,具有节能、节约成本、保土、环保等优点。振动工程机械使预制桩和桩孔壁的土壤发生共振,减少桩与土之间的摩擦阻力,在预制桩沉入桩孔中,喷水使桩下沉。通过向预制桩端部输送高压水,降低土体的承载力和桩身与土体的摩擦力,使预制桩自重下沉的施工方法对砂土的适用性强。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的复杂性高且难度大,必须基于专业技术开展针对性施工。在实践工作中,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关系,掌握相关施工技术要点,并确保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土建施工技术可以得到有效落实,进而为提高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和建筑整体稳定性、安全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夏一山,夏云驰,刘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166–167,170.

[2]张栩.高层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4):50–51.

[3]王丽花.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加固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4):19–20.

基础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主要对山区公路桥梁建设施工进行论述,并从山区公路桥梁施工特点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分析,且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作出以下探讨,希望能给予相关专业读者借鉴。

【關键词】山区公路桥梁 施工技术

0引言

在公路建设中,山区的公路桥梁建设一直是个难题,因此,山区公路桥梁的施工,面临着特殊而复杂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合理控制造价,做好山区公路桥梁设计,搞好施工是山区公路建设的关键。

1.山区公路桥梁的特点

公路桥梁是建造在大地表面穿越不同地理区域的一种线性人工构造物,因为其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所经地区的气候、土壤、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致使公路桥梁施工的经济性、安全性、整体性、稳定性与这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选择各方面条件都良好的地段,是保证公路桥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重要条件。山区地形是山脉相连、高低起伏、坡大沟深、山崖陡峭,大小水系分布有着河床纵坡大、流速快的特点,且山间谷地纵横;地质呈坡度大,土壤浅薄,植被稀少,且具有陡崖、岩溶、岩堆、碎落、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煤气地层、泥石流等不良的复杂地质,然而,对于山区,其客观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山区高速公路往往是沿溪展线,受地形、地质、水文的影响,路线布设时平纵横三个方面普遍都受到约束,造成平曲线多,平面半径较小,纵坡较大。路线反复沿河岸交替设线,斜、弯及纵向桥多;横坡陡,半幅桥和半幅路基多;路线跨越众多沟壑,高墩大跨多,墩台形式多,因此桥梁设计中必须协调解决好桥梁各细部构造与地形、地质、水文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挡墙、隧道、交通设施、排水设施等其他构造物衔接,从而体现细部处理见设计水平的观念。基于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貌,致使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在路线中所占比例大,往往选择曲线、大纵坡、高墩、长桥等设计方案。另外,山区公路桥梁多为弯、坡桥,曲线梁桥在弯扭耦合作用下,具有沿某一不动点变形的趋势,因此,山区公路桥梁宜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或墩梁固结的连续的钢构混合体系,既适应平面线形,又适应桥梁受力特点。

2. 山区公路桥梁施工要求与方法

2.1山区公路地形地质复杂,不仅有跨沟谷的桥梁,更有顺斜坡。

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施工工艺,一般以支挡抗滑为主,包括抗滑桩、锚索抗滑桩、挡墙等。此外,减重、反压、截排水等工艺,具体要达到如下要求:滑坡治理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一次根治,不留后患,宜早不宜迟,宜小不宜大的原则,把滑坡阻止在蠕滑挤压阶段。滑坡治理应优先选择地面排水、地下排水、减重、反压等容易实施和见效快的工程措施。滑坡治理应尽量安排在旱季,并尽可能少扰动滑体的稳定。滑坡不能避让时。施工顺序上必须先处理滑坡,后施工桥梁。减载和反压都是土石方工程,实施容易,可用于救急或永久工程,但应注意:减重的位置在牵引段和主滑段;反压工程应填在抗滑段以下并保证自身稳定和滑坡不越顶滑出。

2.2桩基、承台(系梁)施工

有关资料指出,对地形复杂、地势陡峭、进场道路狭窄、水源困难、地质条件较好,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的桩基,宜采用挖孔灌注桩施工。但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人工挖孔深度不宜大于15m。可以采用下述方法来处理:邻空侧装外半圆模,靠山体侧设锚杆置入山体,安装护壁内钢筋网,安装孔内圆模,浇注20cm原护壁混凝土,这样拆除内模后,第1段护壁在陡坡上形成一个安全稳定的孔口平台,保障了后续工作的进行。进入岩层后需要爆破,遵循“多打眼少装药”原则,以达到松动岩层又不破坏山体稳定。对于几处半路半桥地段,先施工紧靠桥梁的路基地段,后施工桥梁基础,防止爆破失稳等不利因素对基础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横向陡坡实际地形,调整系梁底面高程,以山体上侧的桩顶地面控制高程,尽量减少开挖山体。系梁调整后,山体下方需接长至地面以上的桩基,以立柱形式装模浇筑桩身,确保外露体美观。

3.山区公路桥梁技术施工的特点

山区高速公路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地质和水文情况较为复杂。地形复杂,受到外来原因的影响,路线布设时平纵横三个方面都受到约束,在山区公路桥梁技术施工其特点是:

(1)施工周期长。对于高空作业,模板的受力自成体系,从模板的受力性能考虑,高墩柱混凝土的一次浇筑高度一般为4~6in。对于20in以上高墩的施工次数至少在4次以上,最多的达到10多次,这样每一根墩柱的施工周期相当长,受机械设备等因素影响,有的墩柱施工工期达到五、六个月之长。

(2)模板和机械设备的投入大。由于单根高墩柱的施工周期长,且受总工期的限制,各大桥的高墩柱只能采取平行作业的施工组织方法,每根墩柱至少配备6m高度的模板,使其自成施工体系,这样模板的投入相当大。

4. 山区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保证

4.1 应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大大的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降低了其自身的安全系数。

4.2支架安装质量检查

支架要求稳定、坚固,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交通,尽量避免或减少因施工对现有的道路交通造成干扰,并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偶然冲撞和振动。对支架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时,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支架杆件、连接件和间距,拉结方式必须按照审批过的方案进行安装,安装前进行地基承载力的检查、处理,要求清除表层松土,立柱底端要求设置垫木,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应采用扩大基础、抛填片石等方法进行处理。重点检查连接、拉结构件安装是否牢靠、间距是否符合要求,监理工程师应逐排逐层检查验收。施工用的脚手架和便桥不允许与构造物的模板支架相连,以免施工振动时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支架安装完毕后,监理工程师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进行复测,符合要求后,才允许下一道工序施工。

4.3预应力张拉的检查

预应力张拉前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查,外观尺寸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张拉前必须进行管道摩阻损失测试试验,张拉时混凝土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张拉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钢韧必须予以更换。用于预应力钢束张拉的设备必须经过标定,各种材料均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整个张拉端锚固体系采用生产厂家整体配套产品,不得自行加工。

5.结束语

总之,公路桥梁的施工监理工作是繁重、琐碎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视各种工程隐患的存在。在工作中我们还是要切记工程监理是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理,它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基础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由此变得越来越复杂。文章分析基础性工程的常见问题及成因,探讨房屋建筑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程实体的质量,也就是要满足业主所要求的如主体结构安全、建筑地基基础的牢固以及合理的通风采光等使用功能二是施工的管理质量,也就是指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完善程度。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由此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相关部门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过程时,要立足于对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真正实现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行业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

1. 基础性工程的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1.1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的主要成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在堆放混凝土构件时没有将枕木摆放在一条垂直线上,由此产生的拉应力使构件出现裂缝二是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导致表面因收缩变形而产生拉应力,从而使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1.2结构漏水

房屋建筑工程的渗漏部位一般是在檐口、山墙和变形缝处。产生渗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温度变化过快使防水层产生破坏等自然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施工人员在细部处理上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等人为原因。

1.3施工材料质量低劣

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原因一是在进行图纸设计的时候,没有对所需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明确的标注二是在选材的时候,因片面追求低造价而偷工减料。

1.4通风孔道堵塞

通风孔道堵塞的原因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导致建筑质量不过关,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落到通风孔道内,最终堆积造成通风孔道堵塞。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现问题的产生原因各有不同, 但总的来看主要还是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保障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2. 管理措施

2.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规范

想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则制度,如施工质量责任制和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同时还要将这些制度落到实处,使其真正的发挥监督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作用。

2.1.1施工質量责任制

在基础性工程施工过程中,人是最基本的要素。它既是操作者,又是组织者既是被控制的对象,又是控制的对象既是质量的保障,又是工程事故和不合格产品的源头。因此,整个质量控制工作要以人这个最基本要素为核心,明确参与施工人员各自的权限和职责,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

2.1.2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

在基础性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材料、半成品、构件不合格或因设计失误、施工方式不正确而导致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工程事故的情况,需要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这正是落实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所起到的作用。

2.2要不断的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能否真正的发挥作用是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能否真正进行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效运行的前提下,从工程施工的基本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

2.3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

参与施工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是工程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而现在不少施工单位的施工和技术人员职业素养较低,不少人在对房屋建筑工程基本常识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仓促上岗,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施工与设计不符的现象,给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从严格限制准入资质和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抓起,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4确保施工所使用材料的质量

对施工材料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建筑构件和施工设备等的质量,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严把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和使用关,以此确保基础性工程的质量。

2.4.1严把材料采购关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各种违规销售的手段层出不穷,回扣、提成等对材料采购人员的诱惑力极大。因此,在采购员的委任上,应选择那些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专业人员担任,并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材料鉴定水平,以便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

2.4.2严把材料检测关

现阶段的建材市场产品鱼龙混杂、良善不齐,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材料送检制度,即使是对于那些具有正规质量保证书的材料也要进行必要的检测,以便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而对于那些质量保证书不齐的产品,则应追查到底,确保\" 三无产品\" 和不合格材料不进入施工现场。

2.4.3严把材料使用关

对于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也是建设优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前就要预先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创造良好仓库、场地、道路等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进行材料的使用,降低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还要注意对施工使用到的试验仪器、机械设备等进行管理和检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2.4.4优化施工方式

所谓优化施工方式,就是增强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想要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采取符合施工要求的质量标准、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一般来说,虽然采取先进的工艺会带来较高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但同时也会提高项目投资。因此,在选择施工工艺的时候,要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施工工艺的合理优化。

3. 结论

总之,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既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形成建筑实体的主要过程,同时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最基本内容。因此,想要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要从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入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并认真对待施工方案的要求原则,将原材料以及的选用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等进行综合性控制,更是保证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完善,发挥其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性施工。

参考文献

[1]林玉娟.对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技术管理的几点思考[J].企业论坛,2013,(3).

[2]姜淳. 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探析 [J]. 建筑科学,2013,(1).

[3]廖志明.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2,(24).

基础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施工组织编制是铁路工程投标阶段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进行施工组织编制以及如何发挥编制技巧,本文以施工组织编制技巧为主线,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施工组织编制的重要性、编制的原则、编制的技巧、编制的方法为主体内容,从信息准备阶段、总体规划阶段、内容编制阶段、评审完善阶段四个方面,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就施工组织编制工作开展的内容、方向及技巧为侧重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铁路工程;投标;施工组织;编制技巧

一、投标阶段施工组织编制的重要性

1.施工组织是投标企业施工能力、水平的重要反映文件,是投标活动中的基础性资料文件。

2.施工组织总体方案、施工工期、大型临时设施数量是编制报价文件的基础,为编制报价文件提供依据和指导。

3.施工组织为投标活动中基础保障提供支持,是企业展示自我的窗口。

4.工程中标后,投标阶段的施工组织方案为编制现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化和深化。

二、投标阶段施工组织编制的原则

1.对工程准确理解分析,工程特点、重难点选择合理,表述正确、详尽且针对性强;对施工中涉及到的各种保证措施、保证有力,措施到位;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利用既有设施,做到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相结合。

2.全面贯彻并符合招标文件对总工期目标、节点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以及特殊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的要求。

3.全面响应并符合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目录结构、内容、版式的要求。

三、投标阶段施工组织编制技巧

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将施工组织编制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信息准备阶段、总体规划阶段、内容编制阶段、评审完善阶段。

(一)信息准备阶段

(1)信息收集来源。信息收集来源有:招标文件、补遗文件、答疑文件、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工程量清单、现场踏勘等其他相关信息来源。(2)如何收集信息。施工组织投标阶段前夕,首先要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交通运输条件、现场施工条件,沿线考察地材供应情况以及供应价格,对上述情况的充分了解和掌握。

(二)总体规划阶段

(1)总体规划内容。总体规划内容有:施工组织目录、总体方案、分项编制、绘图、编制、检查、评审、完善、成稿、打印装订等内容。同时规划中要明确内容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间、质量要求等组织内容。(2)总体策划书。总体策划书是施工组织编制过程中的纲要文件,通过文字、表格等形式将总体规划内容准确、及时传达给编制人员及相关人员。

(三)内容编制阶段

1.技术标目录。

(1)国铁项目招标文件有明确要求的,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提供的目录框架进行编制。(2)地方铁路项目招标文件无明确要求的,原则上按国家颁布的招标文件范本提供的目录框架进行编制,也可按客观认识规律编制。

2.施工总体部署、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总体顺序、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总体部署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工程分析,初步确定分解单元的工作量、阶段工期目标,同时考虑资源与初步组织思路确定区段、队伍、资源、工期、顺序等,进而分析区段划分、队伍部署、组织顺序、临时设施、资源规划、进度规划、平面规划等内容。(2)施工组织方案重点体现如何组织施工,区段划分、队伍部署、组织顺序等。(3)施工总体顺序重点体现组织顺序,可考虑从专业、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等必要层次进行组织叙述。(4)施工方案考虑含盖组织方案、专业技术方案,有时一般侧重在专业技术方案。

3.工程特点、工程重难点分析。

(1)工程特点是从工程本身及所处环境、工期目标等具有的特性进行描述。(2)工程重点是从工程、环境、组织、目标、要求等众多指标中提炼出的与工程密切相关的主要部分。(3)工程难点是从为实现工程、环境、组织、目标、要求等众多指标的途径中分析,将途径或途径中的关键环节确定为难点。

4.专业施工方案、专业施工方法、专业施工工艺。

(1)施工组织方案是从组成实体的各类要素,就其组合情况、逻辑顺序、时间安排、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描述。(2)施工技术方案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现有的机械设备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3)施工方法根据投标阶段确定的施工技术方案,从组成实体的各部分,就其各部分的施工方式进行描述。(4)施工工艺可根据施工方法按施工方式就技术、操作、过程控制的标准、流程、要求等进行描述。

5.资源配置。

工期作为一个工程最为重要的形象进度指标,编标阶段首先满足业主强制性要求的总工期、阶段工期目标,根据施工区段划分、控制性工程安排、配备主要劳动力、材料、机械数量、进场情况。

劳动力、材料、机械作为一个工程进度主导因素,合理安排劳力、材料进场计划、机械配置情况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劳力数量的确定既要满足高峰施工期间劳力充足,同时又要避免出现窝工现象的出现;对于材料进场计划本着提前调查、贮备充足、货比三家的原则,对于甲供材料,提前与业主沟通,提前备料。对于机械的选择安排,满足现场实际情况、性能好、效率高、配备足够的机械数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合适机型,满足现场实际需要。

6.有关保证措施。

(1)工期保证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技术措施等,充分结合工程本身实际情况针对性编写。(2)施工技术措施,针对工程施工各方面的技术措施(如:专业、工期、质量、安全、测量、检测、环保等)。(3)工程特点(重点、难点)施工技术措施,针对确定的点去写;一般考虑:技术措施重点从技术的角度去描述施工的方式和工艺参数等。

7.图表格式风格。

施工组织中的表格、框图、平面图、过渡图等图表:图表体现出一种统一的风格,确定一套主要的标准,形式上追求美观、内容上追求科学、简单、明了、实用,能够体现出公司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四)评审完善阶段

施工组织首稿编制完成后,首先要进行部门科室内部检查、其次进行公司内部评审阶段、最后进行集团公司评审整改。在此过程中,必要时会组织专门针对性的讨论,就检查中提出的问题、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安排、落实。总之,整改完善是成品施工组织确定前的关键工作,需要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明确整改内容、确定如何整改、整改责任分工及时间安排等内容。

四、结束语

编制好施工组织,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支持,更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合理的思路、编制的技巧。

根据目前铁路工程招投标市场情况,作为一个专业工程其施工组织的编制是有客观规律可寻的、是有系统思路可找的、是有编制技巧可总结的,本文就是出于这样的观点、认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总结表述了工程投标施工组织编制的技巧。

参考文献:

[1]《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示范文本》(试行)铁建设[2007]107号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15113-2500

上一篇:运输工程论文下一篇:机械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