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论文范文

2024-05-0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论文范文第1篇

老年弗洛依德写过一篇论文,提交给一九二五年在德国汉堡召开的国际精神分析学年会,由他的女儿安娜代为宣读。弗洛依德在文中宣称自己发现了女性俄狄浦斯情结形成前的一个秘密:小女孩三至五岁时候的某一天,偶然看见了男性小伙伴凸出的生殖器官,于是大惊恐,对照自己凹陷的女性生殖器,羞惭不已,认定自己是被阉割后的男人,心理上从此感觉低男人一等。在弗洛依德看来,人只有一种性别,即男性,女人只是残缺不全的男人。女人总在梦想有朝一日能“重新”拥有阳县,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种种怪异举止,女人终其一生的追求,与所谓“生殖器妒忌”、“寻找阳具意向”密切相关。

写这篇论文时的老弗洛依德未免有些走火入魔,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老博士竟然让女儿安娜去代为宣读这样一篇论文。设想一下,若是与会者恶作剧式的要让安娜来点“现身说法”,情形将会多么难堪。有时候我会想,弗洛依德在论文中大谈被阉割的恐惧、手淫、乱伦等,与犹太文化中重视性、重视生殖器的倾向是否有关呢?老弗洛依德那么热中于分析“恋父仇母”的女性俄狄浦斯情结,反过来看,是否正因为他先有了“以女代妻”的情结?马克思在论文《关于犹太问题》中不是已早于弗洛依德涉及过俄狄浦斯对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了吗?

俄狄浦斯原来是一则古希腊神话。当代神话学者Mirrea Eliad曾经指出,神话给人们的行为定下规范,赋予生活意义和价值,在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M.Eliad,Myth andReality)由此使我联想到:古希腊神话中家族乱伦、性暴力的事件屡屡发生,道行最高的神祗宙斯对欧罗巴的强暴,对后世是否起了示范效果?联邦调查局的统计材料显示,当今美国成年妇女的三分之一曾经被强暴或几乎被强暴(见Student Heal th,一九九○年三月号),这个情形,与西方文化的根源暨古希腊神话是否有某种内在联系?希伯莱圣经里有一则故事:罗德失去了妻子,两个女儿怜悯他,设计用酒把父亲灌醉,分别与父亲一起“躺下”,各自为父亲生下一个儿子。圣经用中性近乎赞赏的语气来叙述这个故事,故事在当代西方民间流传甚广,我购得的一本纽约Waldman出版公司以少儿为对象的圣经普及本也将其收入。这则女儿“孝敬”父亲的故事,“品格”比之于“不敢毁伤”、“四岁让梨”、“卧冰”、“哭竹”,显然要“高”出许多。问题是,古希腊神话传说和旧约圣经的某些逾越伦常的故事,是否表现为当代西方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原始密码?弗洛依德下意识理论的建立,在揭露人性阴暗面的同时,是否助长了人性阴暗面的扩张?

至少,在当代西方的人文科学领域,常常可以见到一种“泛弗洛依德式”的研究方法。一九八九年全美现代语文学会(MLA)年会一个分组讨论的题目就叫作“手淫的缪斯”,论文题目则可以是“手淫与狄金荪诗中的阴蒂意象”,“简·奥斯汀与自慰姑娘”,“剥去男性崇高的伪装:麦尔维尔与巴惹笔下的自慰、肛门性欲与肉体狂暴”。与此相适应,当代海外汉学家也贡献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屈原的香草美人之比无非是同性恋者的寄托;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孟郊的寸草春晖比喻,都在暗示俄狄浦斯式的家庭三角关系;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关系超出了同志之间的感情;中国古诗中的“木兰舟”因为凹陷的内部构造象征女性生殖器官,配上“骚人遥驻”,就构成一幅男女交媾图,所以富于诗意,令人陶醉。(某德裔美国汉学教授以性象征串讲了许多中国古典诗,引起轰动。此处姑隐其名,以存忠厚。)一九九三年八月在香港召开的世界亚非学术会上,某华裔学者的论文为在中国典籍里寻不出俄狄浦斯故事遗憾之余,认定中国传统道德中重视强调“孝”,与西方的标明禁忌以承阻吓,在效果上看是殊途同归的。(作者是笔者敬重的学者,此处提及,绝无贬义。)

二十世纪的西方,影响最大的三位思想家仍然是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依德。ErichFromm写《健全的社会》曾得出结论:十九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十九世纪的无人性指人的残酷,二十世纪的无人性指的是精神分析和人的疏离。马克思加上弗洛依德,似乎就足以解释清楚现代人类社会的错综复杂,这种认知,在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六五年那段时间的欧美知识界尤其普遍。然后是意气风发、热情激烈的五年,六十年代末欧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知识分子起而反叛,革命的双刃剑一面指向社会的剥削,一面刺向个体遭受的心理压抑,被压迫的利比多转换成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阶级斗争的实践,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流行于欧洲的社会乌托邦理想再次出现。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在诞生一百多年以后用来解析技术统治下的当代资本主义是否仍然适用,除了马克思加弗洛依德以外,是否还有更好的阐释世界的理论组合,这是西方的理论界在学生运动的高潮以后试图回答的问题。

由哲学家GillesDeleuze和心理学家FélitGuattari合作的《反俄狄浦斯》一书于一九七二年初版,该书可以说是欧美学生反抗运动的理论结晶,出版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后结构主义的一本经典之作,许多女权主义者、文艺理论家、社会学家、哲学家都从中汲取过营养,大名鼎鼎的福柯曾为这本书作序,称该书是“非法西斯生活方式导论”,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FredricJameson则称这本书是“当代法国最优秀的理论著作。”

Deleuze和Guattari在书中首先对俄狄浦斯作了一番“解构”工作。在他们的描述中,俄狄浦斯从原来的古希腊神话,经历了索福克勒斯的同名悲剧和弗洛依德的精心重建以后,在西方社会已经“深入人心”,演变成了当代的一个大神话,俄狄浦斯好像变成了达尔斐的神谕,可以破解人世间的所有奥秘。父亲母亲和自我的三角关系早已超越出家庭扩张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任何权威都是“父亲”的象征,都是“我”想要去谋杀和取代的对象。现代人的心灵就像是一栋荒野中破旧的百年老宅,俄狄浦斯笼罩就像一个幽灵游荡其中;在无远弗届、硕大无比的俄狄浦斯阴影笼罩下,人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份,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举世滔滔,满眼皆是精神病人,大家都生了“俄狄浦斯病”,即使那些在社会上享有父亲般权威的人,比如警察、老板、教父、国家元首,甚至包括心理分析医生,也不过是些超级精神病人罢了。

Deleuze和Guattori认为,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不仅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而且割裂和曲解了无意识。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基本上只是成年人的妄想症,说它是弗洛依德的自我解剖也未尝不可。在原来神圣的家庭父、母、子三角关系中,究竟哪一个首先心理变态,乃是一个鸡与蛋孰先孰后的问题,而说到底,最有可能的则是父亲首先开始了妒忌。俄狄浦斯在神话中犯下弑父娶母的罪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自己的身世浑然无知,而父亲按照神谕将初生的婴儿弃之于荒野,却是存心地要杀儿子;希伯莱圣经中的亚伯拉罕的的确确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犹太文化传统突出父亲的绝对权威以及对“性”的强调,可能是弗洛依德建构当代俄狄浦斯神话的主要动因,基督教长期宣传的“三位一体”的信仰观念,也为现代人俄狄浦斯式的自我角色困扰供应了养分。并不是说弗洛依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一无是处,而是说世界的面目被这个理论越描述越昏暗模糊了,精神分析也许就像是俄国的革命,具体从哪一步开始出现差错未必说得清楚,也许要追溯到弗洛依德本人的私生活,也许要回到“情意结”被发现的那一刹那,俄狄浦斯就是精神分析学由正确走向谬误的逆转点。俄狄浦斯又像是一座迷宫,只有在其中经历了摸索和徨以后勇敢地走出来,才能踏向光明,接近真理。

Deleuze和Guattari对俄狄浦斯情意结的剖析时而冷酷严峻,时而又温情脉脉,充满了深刻的理解,他们的论析经常是妙趣横生的。二位作者对俄狄浦斯的批评,实际上是对当今世界人们内心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的批评,是对“俄狄浦斯化”了的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是对世人精神病式的生存状态的批评。

“反俄狄浦斯”这个概念使人想起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一书中使用过的“反基督”一词。尼采攻击基督教,说普通的基督徒通过教会的秩序,通过种种的信仰,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置于绵羊的地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位牧羊人。Deleuze和Guattari在对“欲望”进行分析时指出,所谓俄狄浦斯情结,不刻意去寻找,本来是不会被感觉到的,但那个情结一旦被挑明,欲望就被挑起,欲望被挑起的同时又被压抑。俄狄浦斯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片殖民地,那里上演着压迫与反压迫,革命与反革命的激烈斗争,而这压迫和反抗的主体,都是分裂的无意识的自我。人们普遍有一种愿望,即让他人来对自己生活的合法性提出证明。精神分析方法通过对自我欲望的压抑来达到与外部世界的和平共处,这和基督教的“牧羊”效果类似,二者都为集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提供了温床。

欲望被反复地煽起又被久久地压制终于使全社会都得了精神病,精神分析疗法无法治愈这个疾症,因为它本身正是病根。我们的“时代病”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新的方法叫作“精神分裂分析”(schizoanalysis),它与原来的“精神分析法”(psychoanalysis)完全不同,后者着眼于追踪被压抑的欲望,回忆被阉割的恐惧、性的伤害等,前者则力图淡化俄狄浦斯阴影,消解社会上与父亲象征相关的诸如家庭、教会、学校、党团和国家的权威,同时反对自我情结的无限膨胀。新的方法也分析“欲望”,但它所关注的,是欲望从人的内心“俄狄浦斯殖民地”脱身出来以后朝什么地方流动①,以及欲望的流向与社会生产的相互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避免不了要涉及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事实上《反俄狄浦斯》一书谈得最多的仍然是马克思和弗洛依德,但这并不是老生常谈式地要将二人的理论揉合在一起以解释世界。Deleuze和Guattari认为欲望的运动轨道与资本、利润的运动轨道是一致的,社会生产的无意识随欲望的流向而变化,资本和时间的投资本质上即是欲望的投资。

《反俄狄浦斯》不企图建立一个理论体系,二位作者也不汲汲于让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展开论析时颇能挥洒自如。他们大段引证劳伦斯,卡夫卡,贝克特,普鲁斯特,福柯,金斯堡等作家,漫不经心的形式中却又紧紧地围绕着有关疯狂、欲望、感觉错乱、政治等话题。二位作者试图在这本书中就开始实践他们提出的“精神分裂分析法”,要让“欲望”在奇异多变的论述风格中“流动”起来。

两位作者鼓励人们努力抹去神话、悲剧、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等烙在他们内心的“自我”印记,从而去把握人身上的“非人因素”,感受人的意志和力量,体察人性怎样“逆转”(mutation)和“变形”(trans-formation)。传统的人文科学告诉人们说每一个微小的社会事件背后都有一个大写的“人”,这和基督教说的万物之上都有一双天父垂注的眼睛也没有什么两样,类似的知识形式描摹出来的关于“实在性”的图案,本身就以实在性作为代价,传统人文科学大谈人物、图像、符号等,却闭口不谈“力量”和“流动”,传统人文科学过份强调人的实在,却对其它的实在视而不见,尤其是忽视了对人至关重要的“冲创实在”(realityofpower,power译为“冲创”参考了陈鼓应的见解),结果使传统社会科学建构的主体变成了唯唯诺诺、驯服被动的主体。

所以《反俄狄浦斯》就是反自我,也是反对抽象划一的人。俄狄浦斯进入人们的无意识中,使人们产生了自我意识,但正是这个自我意识破坏了作为生命本质的原动冲创,俄狄浦斯教会了人们压抑自身欲望,俄狄浦斯造成了人们内心的苦难,俄狄浦斯使人们精神萎靡,俄狄浦斯让全社会染上了精神病。

既然全社会都染上了精神病,人们若希望他们的疾病得以治愈,还得靠他们自己。只要人们忘掉自我,从俄狄浦斯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他们就成了可以给自己疗病的医生。在一种忘掉自我的状态中,个体和集体就不再是格格不入的对立面,个人的欲望也就可以等同于集体的欲望。“精神分裂分析”主张用集体的方式去解决个体的问题,倡导一种新型的集体主义。新的集体主义与旧的极权主义不同,旧制度用集体规范和行政手段来限制个体,新方法则力主以集体的力量来反抗权势,让个体消解于集体的抗争之中,并通过多种集体斗争的方式来改变原有的人际关系。从前的人文科学中所突出的个体性主体要转变为集体性的主体。新的集体主体性中已经将俄狄浦斯连根铲除,精神病式的个人主义倾向已经被彻底消灭,即使其中仍然有利比多的活动,也很容易被疏导进入社会生产的领域,因此,新的集体主体性与法西斯主义绝缘。

Deleuze和Guattari的《反俄狄浦斯》一书出版以来,西方学术界对弗洛依德的批评一直是紧锣密鼓。FrankSul1oway的《弗洛依德,心灵生物学家》(一九七九)试图证明弗洛依德是在用达尔文式的纯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内心活动,所以精神分析法还称不上真正的心理学;JeffereyMasson可能是弗洛依德最激烈的批评者,他的《谋杀真实:弗洛依德在其诱惑理论中怎样隐瞒真相》(一九八四)指责弗洛依德分析少儿性虐待病案时颠倒黑白,弗洛依德竟认为病人的精神分裂状态源于孩提时代的性想象,与父亲的恶行关系不大。Masson把自己的论点加以发挥在一九八八年写出了《反治疗》,该书声称所有“心理治疗”都是改头换面的性虐待;AddfGriinbaum则从现代哲学真理论的角度来检查精神分析疗法,他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一个哲学的批评》(一九八四)中指出精神分析结果与病症吻合,有时行之有效能治愈疾病,但这并不能证明精神分析法掌握了科学真理,精神分析法跳跃性的思路过于玄妙,过于离谱,缺乏科学所要求的历史的、经验的、物质的基础。

也许弗洛依德已经预料到了他的学说可能遭到反弹,他在《精神分析学五讲》里强调指出:正如病人普遍持有讳疾忌病式的对医生的抗拒心理,病入膏肓的学术界也必将对他的济世良方加以攻击低毁。如此一来即形成一个怪圈:任何理性的争论已经不再可能,因为对精神分析的分析也就随之成为精神分析分析的对象,弗洛依德早已把未来的批评者当成病人对待了。

在讨论性别的研究班上听到过一首流行曲子,歌词从女权的角度对此文开篇时提到的弗洛依德的“阳具中心主义”表示嘲讽:“女性不要凸出的生殖器,她们有丰满高耸的乳房——平胸的男人你为何不自卑?女人的经血荡涤着污浊,月月更新自己的生命——男人啊——为了你生命力的萎靡——你应该羞愧!”

我怀疑这首歌曲连同自己这篇小文章也都落入了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圈套。

一九九三年九月于斯坦福

(Gi11esDeleuze,FélixGuattari,L’Anti—Oedipe,leEditionsdeMinuit,1972.EnglishTranslation:Anti—Oedipus,Minnesota,SixthPrinting,1992.PaulRobinson,Freud andhisCritic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论文范文第2篇

2、从“李刚门”,“药家鑫”事件引发的深思

3、高校生命教育视阈下的学生个性化发展研究

4、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

5、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初探

6、关于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与研究

7、完善大学生生命意识,防止高校同室操戈恶性案件

8、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实施路径

9、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探析

10、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问题与建构

11、大学生生命和生命价值教育的路径研究

12、浅谈生命教育的发展与对策

13、充分开掘语文课本资源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4、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

15、论“三生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16、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施

17、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18、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19、生命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20、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21、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三维模型构建研究

22、浅析《痕迹》的动物描写及其精神生态

23、语文德育中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24、对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究

25、生命意义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26、生命教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7、从红十字文化视角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

28、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29、论大学英语课程中如何渗透生命价值观教育

30、生命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礼物

31、浅谈珍爱生命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32、浅谈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33、构筑生命的厚度与深度

34、对培养医学生生命观的思考

35、探析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实现路径

36、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课堂

37、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性思考

38、生命尊严教育:不可缺失的德育主题

39、从细节入手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40、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探析

41、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实施生命教育的路径

42、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43、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44、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解读

45、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46、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

47、浅论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

48、论后疫情时代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生命情怀

49、活着?活好?活出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论文范文第3篇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分离与会通

3、按照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解读马克思主义

4、“后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

5、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终结论”的理论回应

6、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城市观的当代建构角度

7、从三个维度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8、从习近平用典看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9、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与实践推演

10、试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同一性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

1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阶层观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15、“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

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探究

17、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与通约

18、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视角下的普惠金融

19、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的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0、从苏联马克思主义到文化马克思主义

21、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22、列宁《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系统阐述

23、马克思主义多元化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影响

24、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与反思

25、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视角下的民族互嵌探究

26、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27、《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课题成果展示

28、选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掌舵人是国之大者

29、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30、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体系

31、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3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续)

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之我见

34、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互动关系

3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应然性路径探索

36、浅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37、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

38、信息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方式分析

39、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百年中国化的经验

40、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野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41、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

4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价值引领

4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传播史论教学模式创新

44、论民主社会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4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46、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4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夜”

48、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49、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否真正读懂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我国高职校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当前高职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加强高职校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本文分析高职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通过调研总结高职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确立高职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目标,对高职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总结,希望为高职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学生自主发展 生命教育 有效途径

近年来,生命教育日益受到关注,这是现代教育进一步深入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趋向。生命教育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高职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高职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高职校开展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高职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现实诉求

1.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促使一线劳动者内涵素养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今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传授一技之长,更要注重人文素养、生命价值、职业精神与品质、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2.解决一些高职校学生生命困惑的迫切需要。

从发展心理的角度讲,高职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耐挫能力弱,成功体验少,上进心不强。再加上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一些学生容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上的不平衡现象。如果这些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往往就会导致他们心理脆弱、行为失控。

3.改进高职校现有生命教育薄弱点的需要。

近年来,生命教育在高职校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已有生命教育主要立足“问题”取向,仅仅着眼于部分学生的部分“生命问题”,对生命的终极价值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某些学校没有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课外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形式化”严重,生命教育的内容缺乏完整的体系,难以发挥生命教育的真正作用。

二、高职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

笔者运用抽样调查方法,采用自编的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高职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调查结果能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高职生的生命教育现状。本次调查向300人发放电子调查问卷,回收289份,回收率96%。本次调查对象男生143人,占总量的49.5%,女生146人,占总量的50.5%。调查内容包括高职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感受、人生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人生选择、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挫折的态度、对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需求等,涵盖高职学生的生命观、生死观、职业价值观、婚恋观等领域的问题。分析现状如下:

1.生命意识较为薄弱。

调查结果反映出:第一,高职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方面。大多数学生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基本保证,但个别学生精神生活没有跟上物质生活的发展,尤其在择业和就业、竞争与合作、家庭和生活等方面如有压力,就会缺乏抗压性,容易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甚至极端行为的发生。第二,高职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规划方面。高职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一定比例的学生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导致他们有的放任自己,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缺爱心,有的追逐物质享受和名利。第三,高职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和态度方面。部分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弱,对压力易产生逃避心理、顺其自然心理。第四,高职学生的生死观方面。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使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和道德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让他们珍爱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变得十分必要。

2.生命教育途径单一。

目前,学校有些教育行为和措施体现了一定的生命意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生命教育附属在德育课程上。其他学科由于本身学科性很强的特点,使某些教师常常忽视它与生命教育的联系,失去进行生命教育的平台和契机。

3.生命教育内容零散。

顺应课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增加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赋予了生命教育必要的人文关怀。但一些教师对生命教育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学校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及推进的有效途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高职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目标

生命教育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生命化教育。生命教育让学生不断认识、感受生命,在此基础上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找寻价值。引导高职学生将个性特长、自身专业、家庭环境与未来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正确价值观和责任意识的引导下,挖掘自身潜能,确立长远的职业目标和生活目标,制定近期规划,凝聚生命正能量,追求人生意义,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境界、人生价值和身心健康水平。具体目标包括:

1.摆脱“存在空虚症”。

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使一些学生的“无意义的人生”转化为“有意义的人生”,摆脱懒散、攻击、抑郁等现象,使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转化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摆脱“人生迷茫症”。

引导高职生提高耐挫能力,培养坚韧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让无限的生命意义突破有限的生命界限,摆脱自卑、痛苦、无所适从等现象。

3.摆脱“自我中心症”。

培养高职学生的奉献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和社会价值,使“有个人意义的人生”提升为“有社会意义的人生”,摆脱因自我为中心造成的人际关系恶化,学习、生活、工作受挫产生的孤独、失落的心理。

四、高职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1.构建基于学生发展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

结合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及学校生命教育现状,探寻生命发展规律,立定“促进高职学生自主发展”这一起点,紧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特点,确立生命价值和意义教育、生存教育、生命发展教育三个递进层次教育内容。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职业規划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逆境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等,确立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校本生命教育内容。

2.开设特色生命教育课程,加强其他课程的渗透作用。

根据高职学生普遍性和特殊性需求,开设适应高职学生学习的生命教育课程。编写校本教材《生命因成长而美丽》,分为四大主题:热爱生活篇、文明礼仪篇、心理健康篇、理想信念篇。充分利用选修课、班团会、每日德育等开展教学,以生命教育为主线,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保护生命。发挥其他课程的渗透作用,挖掘其他学科课程教学和日常德育活动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显性或隐性的资源,进行梳理、筛选和提炼,统筹规划,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3.与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有机融合,丰富细化生命教育的内涵。

如在学校已开启的“让优秀成为习惯”、“十个一,提素养”主题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生命教育的理念,进一步丰富、细化生命教育内容体系,将生命教育、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三方面有机融合,引导学生理解职业未来与幸福人生的关系,推动生命教育向纵深发展,提升生命教育的品质,促成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4.以系列实践活动搭建生命教育平台,形成特色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在发展中思考,在思考中积淀,形成并设定七大特色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即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班级——“生命与阅读”;安全在我心——“生命与安全”;我创新,我实践——“生命与职业”;真情的力量——“生命与感恩”;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生命与健康”;我的责任——“生命与环境”;寻找美好——“生命与审美”。特色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源于学校优良传统的积淀,符合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必会受到师生们的认同和拥护。

5.重视高职校生命教育实施的实效性。

生命教育不仅要传授生命教育知识,更要注重解决高职学生生命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选择和个性化学习实践中发现潜在能力,认知、体验、感悟生命,提高生存的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生命价值观,为高职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6.促进教师生命素养和生命教育能力的提高。

通过开展教师理论学习的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教育理念,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提高教师的行动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师生命教育的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专业技术出众的人才,更应培养精神生命健全的人。加强高职生的生命教育,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及职业学校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高职校生命教育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使高职校生命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升高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曹丽清,刘亦雄,张莫.生命成长教育理论体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4(05).

[2]刘文霞,陈黎明.对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1).

[3]肖川.生命教育存在之必要(一)[J].青年教師,2013(04).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论文范文第5篇

普通高中政治教学本身就涉及许多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内容。作为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者,我们如何将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分析一下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则,并阐述它们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因而,理论联系实际,成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现在,高中思想政治实行新课程、新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仍然没有过时。然而,课程标准变化了,教材变化了,即教育理念变化了,因而这一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也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或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那就是:在具体做法上,要做到从实际到理论,是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理论,抽象出理论,而不只是用实际去说明理论。这样,才是真正的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精神,才是全面的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而言,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特点,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实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三者的和谐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序言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它是根据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并通过独立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功能,其深刻的思想性是以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作为前提的。能力通常指个体适应并胜任某一活动和调节自身行为的心理可能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品质。个体的某种能力,不仅表示一种具体的心理过程和状态,而且表示一种具体的心理活动水平。在现在的社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呈现了指数形式增加、更新周期短的特点,随之而来的则是科学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电脑化、生态化等特点。因而,这就使人类在实践上有了更高规模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也对现代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的原因。

中学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就是它既是智育课又是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教育的任务,这是其他学科或学校其他教育活动所替代不了的。

教与学,师与生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师与生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二者统一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处于指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教师遵循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学生进行施教和指导,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学习就是对知识和方法的内化过程,而这种内化的先决条件是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赋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从哲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表现在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越强。反之,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内心不启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然会落空,也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所以,只有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协调活动,双方紧密配合,使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才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主体与主导”作用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且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根本上做到外因诱导与内心启动相结合,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教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牢固地树立起素质教育观。

其次,激发学习兴趣,师生心理同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当人们对于即将获得的知识有兴趣时,才会带动自己认知的需要。认知需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当中对于学习的一种内驱力,是指使人们去学习的一种动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挫折时,它会激发学生面对此积极勇敢的面对,不退缩、不畏惧。

再次,课堂教学交流多向化。从信息论角度看,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教师与学生作为输送者和接收者的两个媒介,以此来接受信息的传递,使信息可以顺利地完成输送的过程,即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成为教学信息传递的中心,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传递,在课堂上尽力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以此来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方面,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核心力量;以大学生理论社团为主要载体,培育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基本保障,关注青年的时代诉求,使他们既履行义务,又享有权利。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途径

若要真正完成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任务,真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需要培育和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方面,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肩负着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群体,即青年教师和广大青年学生。

一、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

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密切联系青年、依靠青年、培养青年的历史

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那些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正是这些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探寻国家民族的出路,奔走呼号,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唤醒民众,矢志不渝地传播、实践着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青年学生是革命运动“首先觉悟的成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自那时起,广大青年学生就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在此后波澜壮阔的九十三年的历史中,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上,中国共产党始终紧密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青年,在革命斗争中和现代化建设中锻炼青年,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有力助手和人数庞大的生机勃勃的后备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年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肩负着双重任务,既是思想传播者,又是思想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做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有助于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存在、思想观念多元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存在的社会环境,不可避免要干扰、诱惑与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和广大青年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他们没有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对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缺乏切身体会,真正地、认认真真地、系统地研读过马克思主义原著,真正掌握、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很大。而严重的价值冲突和精神危机以及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环境中青年自身生存发展面临的压力等等,使得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等在他们身上有弱化的倾向。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培养途径

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学生(包括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青年在传授、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通过教与学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逐步形成较为稳定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的优秀青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当他们学业有成、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后,必将成为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他们必将引领社会思潮,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核心力量,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

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体现为四门公共政治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若要真正发挥四门课的主渠道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关键在于高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应该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高度的理论自觉。只有如此,才能抵御繁华浮躁社会环境的各种诱惑,才能心无旁骛,潜心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整体性的、纯熟的掌握和理解,才能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终达到真懂真信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教师在讲台上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顾左右而言他,而是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真正领悟其深邃的科学性及真理性,使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如能做到这一点,学生自然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科学崇敬感,形成理论自觉。

(二)以学生理论社团为主要载体,培育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非正式的群体组织,大学生理论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探讨理论问题为目的自发的青年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大学生社团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五四运动期间,以中国第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为起点,各地高校纷纷成立学生研究社团。历史实践证明,大学生理论社团既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更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许多成员从此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有人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是重要载体和平台。社团成员通过读书研讨,智慧的交锋、思想的洗礼,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成为有坚定政治信仰、渊博知识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

学生理论社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面优势明显。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理论社团的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基础上的,参加者一般都是勤学上进、掌握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习理论感兴趣,善于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研究,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年轻人,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通过培养这样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示范性群体,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学习、信仰、研究、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良好风气。其次,他们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和认识,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广播、网站微博、辩论赛、演出等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容易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再次,学生理论社团可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生活。通过社团将专家学者请进来;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出去,走进基层社区,走进火热的社会生活,培养其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可以用他们的理论专长,在社会各个阶层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基本保障,关注青年教师的时代诉求

近年来,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高度重视,理论界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呈现出比较繁荣的局面。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相当数量的具有高学历的硕士博士为教师队伍带来生机和活力,他们大多40岁以下,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时期,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中坚力量。

然而,与高教教师光鲜名称相对比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失落感”、苦恼和困惑。

目前,这支队伍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安心于教学科研,人心浮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普及工作没想头,没奔头,以至于梯队建设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在于以往的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实践中,往往单方面关注青年人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强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无疑是重要与必需的,也是这个群体的历史使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作为时代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差距及多元化思潮,往往使其产生困惑;高度“物化”的社会,极大地挤压了青年教师生存发展的空间,他们背负的压力,既有发展事业的,也有物质生活的。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应该修正简单地把人的因素片面地理解为精神因素,把人的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割裂开来的认识与做法,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来尊重和保障青年群体的诉求,使他们既履行义务,又享有权利。

这种制度与机制,应该充分尊重青年知识分子的独立价值判断、精神和情感,保障和凸显他们在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充分认同他们的付出和创造。

这种制度与机制,更应该满足青年的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这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客观动力。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传播者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烙印。

综上,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现路径。他们将带动和引导更多的青年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发展者和实践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收稿日期:2013-11-26

作者简介:杨蓓(195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度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研究”(11E052)

上一篇:汉代雕刻造型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矛盾化解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