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

2023-09-16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马克思的思想是其理论的一个重要渊源,但是是以改造了的面貌呈现的,这种改造基于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需要,其途径是与当代西方其他思想流派相结合。基于此种状况,其思想上的探索工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诸多成果,无疑是我们可资探讨和扬弃的资源,但其得失对错也需我们自己进行细致甄别。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当代社会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20-30年代围绕着霍克海默所领导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及其机关刊物《社会研究杂志》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思想流派,从总体上看,其思想是一种社会哲学或宏观社会学理论,即他们自己所说的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由于对现实的批判立场,他们把眼光投向马克思,因为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批判”,可以用“社会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由于这种思想渊源上的切近,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解释和重建就必定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层面和核心主题。不过,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是走在卢卡奇所开创的对马克思解读和发展的路向上,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做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由此而言,他们这些思想上的探索和努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和确切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至于其得失甚至正谬则尚需我们认真地加以评析和甄别。

一、“马克思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解释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断言马克思的理论与恩格斯及其后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间的根本对立。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代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他们认为唯物史观的基调是人本主义的,或者说贯穿在马克思全部著作中的主线是人道主义和异化批判理论,马克思理论的本质在于它的革命批判精神,进而将唯物史观的基础归结为人道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的这一见解是在承袭卢卡奇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卢卡奇在法兰克福学派首开将马克思主义归结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先河,强调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历史方法论。在他看来,只会背诵和遵守马克思主义现成结论的人,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决不是意味着不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的现成研究结论。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命题的‘信守’,也不是对一部‘圣书’的注释。相反,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只是指方法”。因此,他认为正统与否不在于能否记忆其现成结论,而在于能否继承其获得结论的方法,也即以总体性范畴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卢卡奇认为,马克思正是由于将辩证法向非自然的领域即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才得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不理解甚或遗忘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便不可能对其思想有真正把握和继承。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也只承认实践的辩证法而否认自然辩证法。他们从黑格尔的社会学说人手来解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法哲学和社会学说中吸取了有益的思想,并由此建立了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即构建未来理性社会所必需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批判。马尔库塞同样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一种历史方法,特别致力于从黑格尔哲学中寻找其渊源,这构成他早期读解马克思思想的主要向度。其著作《理性与革命》便力图从黑格尔哲学中寻找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真正出生地和秘密”,着重论述马克思的历史观和黑格尔历史学说的同一性。他指出,历史是人的产物,人只能认识自己的产物即历史;自然界则是外在的东西,人们只能通过实践从自然界获得某些东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及人们的实践也只能是相对的。辩证法是一种主观的实践,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方法,人们对自然之认识的辩证性不过是因为人的认识方式本身是辩证的,由此他否定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辩证法只是恩格斯自己对马克思的补充。

我们看到,法兰克福学派的上述研究呈现了一些从前常被忽视的方面。首先,他们认为从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性的角度,将自然界看做是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这无疑是一种正确解读。马克思《巴黎手稿》中就明确写道:“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同时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集中地表达了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之源初关系的理解。其次,他们强调历史观的独立完整性,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看做是彼此分立的两大块,这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的思想是一致的。再次,他们以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入研究来探讨其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也有助于对马克思思想的源头进行清理,从而能提升对其本真意境的领会能力。

但是,由于他们把马克思的思想简单归约为一种历史观或社会理论,则马克思从根基上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摧毁并从而实现哲学革命之真相被遮蔽了,进而他由此而展开的全部思想努力及其创造性成果便无法被深度理解和整全把握。也正因此,他们才迷失于过分强调马克思思想和黑格尔哲学的亲缘关系,结果似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是在对现实社会发展考察基础上产生的,而是从黑格尔的理性范畴里发现的。最终就不免降低了马克思主义所达到的高度,并且制约了其现实意义的全面彰显。作为功底深厚的学者却发生了这样的失误,除了有时代整体理论水平和视野的限制外,当然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用态度有很大关系,这对我们今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而且必须注意的是,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的现实发展过程、尤其是资本主义社會现实状况分析基础上的,黑格尔的历史学说则是建立在对理性观念或范畴的分析基础上的,二者从其基础和出发点上就有了本质的区别,所以其思想的发展及开展就更相迥异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此的误解源自他们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并不明白也未去真正努力弄明白马克思思想之进路。马克思是定位于揭示现实而走了一条曲折的思想之路,他从对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清算基础上,奠定了自己新哲学基础,进而转向了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角度的分析。法兰克福学派在此恰误解了马克思,并倒转了其思想发展的轨迹与重心,使之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切近分析倒转回了哲学批判,一定程度上使马克思主义又变成一种无法关涉现实世界的纯学术思想。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与拓展

法兰克福学派学者们身处新的时代,面临着新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思考和解决的是一些“新”问题,即马克思著作里所不曾具体涉及过的一些方面和领域;同时由于面临着思想界的新发展和新探索,他们以新视角和新方法展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

审视。在展开这些工作中,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和途径,但总体上来看,他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再加工,即方法上的拓展和理论领域的补充。

霍克海默指出社会哲学首先应是一种经验的理论,而不是一般抽象的理论和沦为单纯技术的理论。他批评当代社会科学的成果已不能给人以任何关于社会整体的观念,从而失去了将处于运动中的社会作为历史地发展着的整体加以描述的可能性。他批评黑格尔及其后的历史哲学,不满意它们将历史归属于观念或范畴,同时也批评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将历史唯物主义变成了一种空洞的教条,使其不再有对社会历史现实的穿透力。因此社会哲学需要一种能够把握物质现实和精神现实的辩证方法,其实现途径是哲学和其他专门学科展开紧密合作。而其批判理论的目的就是试图“根据当时的认识水平去理解社会的过程”_4’,其对象是整个人类全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的领域是社会经济结构、个人的心理和文化现象,它要从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这是一种直接针对对象的研究,而不再是先验的设定基础上的纯粹思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学,它把研究扩展到社会学所不涉及的问题和对象上。

为了从理论上解释法西斯主义的起源和危机,揭示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文化操纵”和“福利暴政”,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学者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嫁接”在一起,以填补历史唯物主义的“不足”和“空白”。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捍卫了人的自然权利和需要,他对潜意识的发现是“对人的科学的卓越贡献”,但他片面强调无意识本能在人的生活中的作用,而没有考察社会经济等因素对人的个性的影响;而马克思则发现并论证了“一些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决定我们行为的愿望和志趣”,但他又忽视了人的本能和心理方面。弗洛姆认为,每个人都受他的本能欲望和社会存在的制约,但是同时人的本性中也包含积极主动的因素,即由人的生存需要所产生出来的创造激情和主动精神。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性格”就是将人的生命能量引向某一个方向的动力机制,其并不是一个人的行为特征的总和,而是推动人的行为的内趋力。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性格一样,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相应的“社会性格”,其作用在于造就和疏导人的生命能量,促成社会的有序发展。他认为马克思恰恰对这些问题有所轻视,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变革的思想中留有某些“空白”。因此,弗洛姆认为必须使两种思想结合并互相补充,他提出了“分析的社会心理学”,试图通过对人的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的分析来完成其社会批判功能,以此来填补历史唯物主义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空白”。马尔库塞也试图把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和弗洛伊德的性压抑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他的“爱欲解放论”。他认为,只有作为生命本质表征的“爱欲”得到了满足,人的本质才算得到了真正的复归,并力图从其“爱欲解放论”出发找出人性异化的现实根源,进而找出文明社会的病根所在,最终找到人类解放的真正有效途径。

哈贝马斯则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变化提出其“晚期资本主义理论”。他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己变成了决定性的社会力量而不是依附于经济基础的东西;阶级冲突已经平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已经不符合社会现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也很难说清社会现实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变成了第一生产力,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面临被社会现实超越的危机。为此,必须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修正和完善。进而他认为,尽管早期的批判理论家们声称要将批判理论与具体科学相结合,但他们主要仍只是走在传统历史哲学的道路上,最后不免陷入了他们所批判的抽象思辨的形而上学中,因此批判理论同经验领域并没有实现实质性的“沟通”。他认为重要的是使批判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使之置身于“哲学和科学之间”,而其一般交往理论便可以成为这一基础,相应地批判理论也就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对语言的批判。

从以上综述不难发现,法兰克福学派这些富有创新意义的理解和补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视野,而其在某些问题上的不乏洞见更值得研究和借鉴。但其中仍存在不少值得质疑和深思的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考察;而对于在一些关键基点上对马克思主义有意无意的误读,就更需要特别审慎对待了。首先,“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马克思只可能提出其历史条件下所开展出来的、可能得以解决的问题,故在他那里对诸如人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发达资本主义的全面统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操纵作用等当代社会问题并没有进行直接论述,这只能是当代思想者的课题。其次,马克思思想伟大之处乃是对“历史之谜”的求解,而不是简单地对资本主义的否定,穿透意识形态之遮蔽从而厘清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的历史性,只是他成果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却一向被忽视的方面在于,他深刻阐释了资本主义时代之历史过渡性意义,即该时代乃是人类历史自身发展的一个结果,尽管有着诸多罪恶但它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高度,而且其为人类随后将演进到的更高时代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法兰克福学派却更多地限于对资本时代的否定性消解,因而最终不免陷入精英主义的幻想或无助的绝望。第三,他们对马克思早期手稿中的“人道主义”之表述的理解失之于简单化,并未曾深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社会解放的历史性意蕴,更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的“人”。当他们抽象化地将“人”进行绝对主体化处理时,事实上恰是不自觉地落在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意识形态中,即只是将“人”理解为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而这恰是马克思早已着重批判过对“人”的理解方式,他在《巴黎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对此已有明确阐释。

三、“重建歷史唯物主义”:一场远未终结的讨论

20世纪纷繁复杂的变革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随之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过时论”。面对这种局面,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学者事实上走向了折中的道路:他们一方面渴求对现代社会进行批判,而且认定历史唯物主义与其有着同样诉求,并且有着独特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希望从这里获得支撑和推动;另一方面他们却并未真正专注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而只是把它当作诸多理论中的一种,并不明白其对于整个资产阶级时代的有效性,故而对流行思潮便缺乏免疫力甚至陷入其中,同样认为它面对时代问题有“空白”或“失语”的不足。他们“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目标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而所谓“重建”,按哈贝马斯的话说:“就是把一个理论分解,然后在某种新形式中,再将其整合在一起,以便充分地实现它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这也就是说,他们认定历史唯物主义对时代当下问题无法有力应对,而其原因在于该“理论”本身的缺陷,即其中一

些基础概念和假设过时了,因而它们应用于现实时将必然出现困难,而其“重建”就是使之突破这些困难以获得新生的较好进路。但是他们恰恰不曾想过,或许只是自己尚未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或许历史唯物主义并未失去对当代恰切批判的效准;而在这样的状况下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所谓重建,如何还能够确保其自身不是一场幻想而真的能够达到其所向往的成效呢?

诚然,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马克思所没有经历的某些新情况,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时和错误。此处必须考察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对时代性质的判断,即一些具体的新现象的出现是否确实引致了根本的时代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正如马克思《费尔巴哈章》在其著作中早已指出的,资本愈益成为全球化的普遍原则和力量,因此这个时代的主导特征仍是“每个个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其新变化的意义最多不过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略有扩大而已,但这不改变其“资产阶级社会”之根本性质。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判断,就是说考察它是否真正洞察了以资本为主导的时代的内在机制。这一点其实是毋庸置疑的,其之所以產生以及其伟大意义之所在,恰好是它真切地“解剖”了“资产阶级社会”并且呈现了其历史性。因此关键的问题倒是我们能否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急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者恰失误于此处,一方面他们没有能正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与特点,而是表象地基于某些新变化就轻率断言当今时代的根本性质改变了、基本问题转换了。另一方面,他们以自己所看到的所谓“事实”为根据来曲解历史唯物主义,错误断言其所由产生的基础已不存在了,因而其“过时”了。倒是萨特的领悟更精到些,他明白:“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是处于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

总之,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思想探索的实践在一些方向和具体问题上给予我们不少重要的启示,值得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不断地重温和深思;但同时,他们的理论中也有着诸种不足和谬误之处,需要我们细加分辨和审慎对待,以免深陷其中而丧失公允的判断。时代的变迁必然引发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真精神来作出贴切的思考和批判。

责任编辑 刘荣军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这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的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推进工程,更好地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成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思想理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实施的最重大、最基礎、最具深远意义的思想理论建设工程。自2004年工程启动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工程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精心组织、大力实施,广大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认真负责,基本完成阶段性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基础作用和导向作用。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依据。工程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于2009年底推出了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为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作提供了更加准确、权威的译本。2011年,以两部文集为基础,联系实际推出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及其《学习导读》,为党员干部学习经典著作提供了重要读物。组织编写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论文化建设》、《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工程专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设立了18个子课题进行分类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到工程教材编写、理论宣传和重大课题研究中,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为提高全党和理论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有力推动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念。结合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和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深入研究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深入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深刻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深入总结各地各部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组织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供了重要辅助材料。组织制作播出《复兴之路》、《旗帜》等一批电视理论专题片,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材。这些工作,有力推动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3.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加强引导,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确立一大批专门课题,深入研究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法治理论、政党理论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编写推出《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地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切身利益问题,帮助人们加深对党和政府决策部署的理解,探索了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走进群众的有效方式。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错误思潮,组织发表一大批重点文章,推出《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重要理论读物,引导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这些工作,密切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促进了理论与群众的结合,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热点、疏导社会情绪、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积极作用。

4.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为一级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地位。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许多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学院,设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汇聚了一大批研究和教学力量,壮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制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总体规划》,组织编写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从已出版的教材来看,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三个充分反映”的要求,即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从教学实践看,无论思想水平还是学术水平,在现有同类教材中都是一流的,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形成了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主干教材,进一步打牢了马克思主义教学的重要基础。这些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有力保证,极大地推进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为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面加强,从根本上扭转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度弱化的状况。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示精神,将原来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并将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纳入工程。2006年9月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4本新教材陆续在全国高校投入使用。配合使用新教材,工程组织和推动了任课教师培训、教学方法改革等工作。有关部门还印发了一系列相关教学参考资料,提供了一大批有参考价值的权威书籍和影像资料,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国内外参观考察,帮助广大教师开阔视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式、互动式、情景式教学方法,拓展国情教育和实践教学,一大批省部级干部和劳动模范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2010年,中央又批准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按照新方案编写的教学大纲将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任课教师的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改观,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程度显著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6.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凝聚和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搭建了重要平台。工程始终把培养理论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坚持把课题立项与凝聚人才结合起来,把理论研究与培养人才结合起来,把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造就了一大批理论骨干和拔尖人才。目前,工程组建了160多个课题组,直接参与工程工作的专家学者3000多人,间接参与的有数万人,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重要领域。工程实施以来,由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已达46期,培训了5000多人,成为理论队伍特别是人文社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名牌项目。同时,加大地方研修工作力度,目前全国已培训7万多人。工程还组织1500多人次开展国情调研,组织100多人次出国考察,邀请几十个国家200多位知名学者来华交流。这些工作,进一步团结和凝聚了广大理论工作者,激发了他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增强了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入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

作为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其成功的实践、丰硕的成果,展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新形势下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实施这一工程,进一步高扬了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决心和信心;整合了理论研究资源、创新了理论研究机制,实现了理论工作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基础学科领域和应用学科领域的深度结合;打开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突破口,第一次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较为完整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搭建了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平台,培养造就了一批政治坚定、学贯中西、勇于创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实践证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愧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

二、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90多年的历史实践充分表明,我们党正是靠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实现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1.深入推进这一工程,是在新的实践探索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空洞、僵化、刻板的教条,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成立91年、在全国执政63年、领导改革开放34年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与此相对照,我们的一些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还落后于这一伟大实践,一些人没有立足于这一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2.深入推进这一工程,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增强话语权、提高我国软实力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马克思主义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面临难得的大好机遇。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缓慢,暴露出诸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经济复苏引擎。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空前增强,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充满信心。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仍然受到诸多方面的干扰,面临各种严峻挑战。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争取发展主动权的竞争和价值观的较量日趋激烈。从国内看,社会思潮复杂多变,干部群众中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和思想疑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进一步扩大中国发展道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深入推进这一工程,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灵魂是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科学理论。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是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方面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更加牢固,全社会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扭曲,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4.深入推进这一工程,是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思想上的先进和纯洁。这些年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坚持以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为根本,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高。但也要清醒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分析党的执政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科学总结世界上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全面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坚定性。

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以各项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是确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宣传思想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紧紧围绕这一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把工程不断引向深入。

1.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继续推进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要把坚持质量和保证进度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动员更多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党的十八大前后基本完成既定的教材编写任务。要始终把政治导向和学术质量放在第一位,确保达到一流水准,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观点的研究,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要深入研究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基本内涵、实践要求和指导意义,把相关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中。要一手抓教材的编写、一手抓教材的使用,把工程教材的统一使用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学工作检查、评估的重要内容和指标。要加强对工程教材任课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工程教材使用的成效。要广泛听取高校师生的意见,认真组织好教材的修订完善,使工程教材真正成为体现时代发展、适应教学实践、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掌握工程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工程教材的应有作用。

2.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引导干部群众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针对当前干部群众中出现的一些思想疑虑和困惑,针对人们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研究阐释,帮助干部群众明辨是非、澄清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深刻阐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要继续围绕“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围绕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重大问题,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紧密结合上,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要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收入分配、医疗住房、道德风气、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继续编写好通俗理论读物,解疑释惑、化解矛盾,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环境。

3.进一步加大工程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丰硕成果。要把宣传展示工程研究成果,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成就宣传和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增强宣传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各级各类媒体、理论刊物、新闻网站等,要紧紧围绕工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开展宣传,使工程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和重要思想认识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要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到高校、机关、企业、社区举办理论报告会,深入浅出地宣讲工程研究成果,使这些成果更好地为全社会所共享。同时,也要宣传好工程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宣传工程在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宣传工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的良好成效,宣传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的可喜局面,引导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工程,更加积极地支持工程。

4.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努力扩大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工程作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主动宣传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宣传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理念,宣传我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理念、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充分展现我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友善的国家形象,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的外部思想舆论环境。要善于运用国外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和手段,努力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要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知名学术团体特别是国外智库的交流,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国外专家学者增加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5.继续发挥工程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要把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作为战略任务,引导广大理论工作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继续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继续组织工程专家开展国情调研,考察了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考察了解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新进展。要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中青年学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要支持一些既有丰富国内国际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理论造诣的实际工作者参加理论研究,鼓励他们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有所建树,使他们成为理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理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术流派的相互切磋、平等讨论,鼓励大胆探索,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多出成果的良好学术环境。要充分调动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和依靠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热切呼唤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热切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推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全面深入推进工程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岳红玲(1980-),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宣传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目前思政课堂上几乎一半学生是“低头族”。而思政课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决定课堂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调查了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理论基础。思政课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和改革开放的稳定问题相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目前许多思政课教师照本宣科,思政课堂上几乎一半学生是“低头族”。学生把思政课仅仅当做是要修完的学分而被迫去听课,感兴趣的是少数学生,而这少数的学生也只是为了考公务员或者考研而学习。而思政课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决定课堂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调查了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状况。

一、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

(一)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状况总体良好

其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教师信仰马克思主义;大多数教师能够理性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大约一半的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坚定理想信念;70后和80后成为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体,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一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技巧一般。

(二)部分思政教师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存在一些不足

一些思政课教师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思政课教师不能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解决思想问题,不能及时补充新的观点,不能解释当下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起因、形成以及走势。

(三)部分教师有意无意持有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在调查中发现,我省一些专职或兼职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有抹黑中国的言论。有的对西方思潮心向往之。如部分青年思政课教师,认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生活,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无论是人均GDP还是总量GDP都还和他们有差距。他们得出结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比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更优越。有些教师认为西方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比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公平。这些显然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有的对中央政策百般质疑。一些思政课教师在课堂宣扬自由民主人权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普世价值观点,歪曲中国革命历史,污蔑丑化中国革命领袖的观点,这些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坏的影响。

二、我省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和导向力度不够

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和导向力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对于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各种思潮则缺乏有效的批判和抵制方式。i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被边缘化,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一些报刊、电视台、网络媒体时常出现。一些与事实不符合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如“抗日神剧”的出现。它把敌人描绘的过于弱智,这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抗战英雄的不敬。“抗日神剧”ii给人的印象,不是中国顽强抗战八年,而是日本顽强抵抗八年,这与事实不符。国家相关负责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监管力度。一些人“妖魔化毛泽东”。毛泽东是近现代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人物,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否定毛泽东,就是对中国革命的否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否定,是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否定。这些情况造成的舆论氛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二)目前思政课课程教材理论性强,理论不能自圆其说,理论不能说服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较抽象,而中国的具体国情是鲜活的历史,把抽象的知识与鲜活的历史知识结合,编出一本师生喜欢的课程教材来,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课程教材很久不能更新,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伟大成绩都没有涉及到,如中国航母的建成、舰载机的成功试飞、天宫一号的建设、华为手机、三一重工、徐工集团这些企业的创新等。

(三)部分思政教师未能明确意思到自身责任重大

一些思政课教师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重大责任,得过且过,照本宣科。教学中使用的PPT大多是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没有用心做教学PPT。大学老师做教案的也很少。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科研上去,对教学投入的精力有限。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宣传一些错误理论。

三、提高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对策研究

(一)思政课的课程教材需要不断更新

把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后的伟大成就囊括到课本中来,数据和事实才是最能说服人的,也是最能影响人的。我们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值得大肆赞扬歌颂的民族英雄和伟人,这些鲜活的故事也是最能影响人的。我们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的精华也是熏陶人的。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iii单纯的空洞的理论知识对人的影响力是微弱的。

(二)通过不断的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做好思政课工作,一定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文本著作,还要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马克思主义实践者的著作。一些网络论坛中有许多针对当前时事政治专业精辟的分析。经常阅读这些中外人士的精华帖子,可以开阔眼界,客观公正看待事件的前因后果。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了解中国的工业、农业、军事、经济等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懂得军事知识,就可以深刻理解庆祝抗日胜利70周年举行的大阅兵典礼;懂得经济知识,就可以深刻理解中国成立“亚投行”和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懂得国际知识,就可以深刻理解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秩序。还要懂历史,懂政治知识。只有具备这些知识背景,才能上好思政课,思政课老师的知识越丰富,思路越开阔,思想越畅通,学生才能从中受益。

(三)深入基层实践了解国家和我省的实际情况

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iv仅仅有书本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社会基层,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深入贵州最贫穷的山区,去了解贫困;深入贵州特殊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贵钢)去了解中国的工业;深入到贵安新区,去了解中国的新开发区的建设等。通过这些基层实践来加深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社会经济建设成就以及在改革开放中还存在的问题,增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加强培训

通过邀请名师来给做培训,对思政课教师开阔思路,解答疑惑,规范行为的目的。给思政课教师做培训的人员应不仅有中央政府官员、有名师、也应有企业家等。培训采用在职进修、课程轮训、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

(五)宣传先进,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些思政课教师以其言行产生了广泛的良好影响。他们是思政课教师的优秀代表。如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他坚持深入学习,坚定信仰,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他用人民群众的语言而不是纯学术的语言把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讲得由深入浅,浅到妇孺皆知,浅到黄白皆知。他让人民群众真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解释现实,指导实践。他的誓言是:“我要让我的每一堂课都讲成精品!”v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把方永刚作为自己的榜样,真信,真学,真懂,真情传播党的理论,践行对党的坚定信仰。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宣传部)

本文系: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课题“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课题编号:13ZC039)结题论文

参考文献:

[1]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

[2]抗日神剧,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WbmZdRYTCfqlQJ2ZL6vn1fBqABTnSsf-4dVoIwy19odb1aErlijDjEOitMM7Gq5zs0ncJ91_EVi4o4y_2U5Y_

[3]我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系列调研座谈会,http://news.gznu.edu.cn/info/1002/33045.htm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http://www.txt66.net/read2.asp?id=16273&PageNum=3

[5]方永刚是什么人,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XFZxa__rlFdnc9pn-dkNUbDu9wnK4lOVjOEKIQ04_yAiD6rEEJWGsK1V2-sO7NGDqKNL2D1_uh649IzAsG_-LK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高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承担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面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高校如何作为?

明确形势和任务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前提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前,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必须正视。

從国际上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和借重中国,这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更好地发展自己。但同时,一些西方势力不愿看到中国崛起,更不愿看到一个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不对西方模式亦步亦趋的社会主义中国崛起,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干扰和遏制。新世纪以来,他们更加重视运用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对我国进行影响和渗透,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国内来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人民精神面貌有了显著改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更加活跃,各种嘈杂声音频出,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借助互联网、手机特别是微博等途径迅速传播,严重干扰了改革与发展。

从高校来看,我国高校也深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改革开放使高校能够拥有广阔的办学视野,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利用优质资源后来居上。高校在敞开大门拥抱世界的同时,各种社会文化观念纷至沓来,社会思潮影响最为广泛,思想文化交锋最为激烈,这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开拓眼界、兼收并蓄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但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师生的价值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受到侵蚀,少数师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面对新情况,如何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不断推出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何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的研究宣传,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新的贡献?如何以人为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些都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直面的现实考验和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找准差距和问题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高校积极落实“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为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与高校的人才资源、学科体系和研究优势相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仍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在工作机制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高校领导整体上认识不到位,重自然科学发展,轻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二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文化氛围不浓。三是顶层设计不够,缺少专职部门规划并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据我们对“985工程”高校的调查,除综合型、文科型大学基本上都设有主管社会科学的部门外,工科型大学都没有专职负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部门,只是把这部分职责列入主要负责自然科学的部门。即使是综合性、文科型大学,由于专职部门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教师申报教育主管部门、省(市)和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以及统计相应的科研项目数量及研究经费,该部门引导教师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取得优秀成果的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

第二,在队伍建设方面,名师大家和中青年骨干不多,少数教师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高校缺乏鼓励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名师大家的激励机制。高校要求教师教学科研“两手抓”,既站稳讲台,又抓好科研,但往往不注意发挥教师的能力与专业特点,用其长、避其短,结果是使教师顾此失彼,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现有职称评聘和薪酬机制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严重制约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一些高校对引进人才的综合素质重视不够、入口把关不严、平时教育不力。部分高校重学历轻能力、重业务轻思想、重学业专长轻综合素质,致使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思想观念、业务能力、学术风气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三是高校普遍只重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忽视思想问题和生活待遇,引领教师增强思想观念、提高业务能力、端正学术风气的手段不足、实效性不强。

第三,在研究评价方面,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规律的评价体系尚待建立。一方面,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法亟待转变。长期以来,高校过于看重科学研究的项目数量和到账经费,不太重视研究成果的水平。统计科研成果时往往公布的是成果数量、科研经费总数,基本上不讲科研成果达到的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分类评价标准有待完善。高校特别是工科型高校习惯按照自然科学评价标准与思维方式来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忽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特点和评价标准的不同,忽视成果的不同表现形式,不重视同行专家的评价。再一方面,科学合理、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仍待完善。最后一点是,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缺少国家级的奖励。从高校来看,在配套支持科研项目或奖励科研成果时,总体上存在偏重自然科学、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从国家层面看,没有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同层级的奖励。这也是遏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因素。

第四,在标志性成果方面,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的重大成果偏少。曾经,老子撰写的《道德经》熏陶了中国人数千年,也影响了很多国家;艾思奇创作的《大众哲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陪伴了几代中国人。当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有上述影响的著作,尤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成果不多,吸引力、感染力不强,一部分研究成果基本上局限于研究者和同行的小圈子。

第五,在社会服务方面,科学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需求的力度不大,成果转化不够有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是:书斋式的研究项目多,针对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需求的研究项目少,不能满足社会现实需求。在研究成果转化方面,高校存在认识有偏差、转化缺力度的突出问题。调查表明,有两所“985工程”高校成立了专职部门,负责科研成果转化。尽管从部门的隶属关系和职责中明显看出,这两所高校推动转化的是自然科学成果,但依然能够感觉到,这些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虽然我们不能以设立专职部门作为衡量高校是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的唯一标准,但毋庸置疑,专职部门可以使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研究可行的措施,促使更多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至于其他高校的情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如何处理上述问题,不仅关系着能否充分发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加快建设和发展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途径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挥人才库和思想库的作用,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高校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切实采取措施,获得明显成效。

第一,加强领导,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顶层设计。高校领导层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作用,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学校人才建设、学科规划、发展目标等结合起来,以哲学社会科学为重要抓手带动学校相关建设,以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等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良好环境。高校要设专门机构负责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统筹工作,一是立足学校资源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建设中的长期规划,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二是在选题方面,要组织同行专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申报选题进行认证,提高选题的现实针对性和论证科学性,避免教师盲目申报;三是在搭建项目团队方面,要整合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形成拳头,避免项目团队势单力薄。

第二,大力培养,建设名师主导、团队协同的人才队伍。高校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校计划,围绕国家和地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领域,加大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并由学科带头人领衔,打造优秀创新团队。要建立以学术评价体系为准绳、公平竞争为导向,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积极性的职称评聘和收入分配机制,真正做到职称和工资能够体现业绩与能力,完善激励名家、大师和中青年骨干辈出的制度体系。要重视培养青年骨干人才,严格把好入口的思想关、能力关,加强入校后的教育培训。对青年教师,既要帮助他们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又要关心他们的思想与生活,从改善生活待遇入手使他们安心工作,以增强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意识和水平。要积极拓展教育培训形式,建立并健全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思想观念,提高业务能力,端正学术风气。

第三,整合资源,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水平。我国高校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多样,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数量与水平有较大差异。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做实做强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明确和突出重点方向;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研究和宣传,着力推出有重大影响力和显著感染力的成果。要关注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依托优势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攻坚克难,着力培育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

第四,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规律的科研评价体系。要树立科研评价质量第一的理念,妥善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将质量导向始终贯穿于科研评价过程。要坚持分类评价的原则,区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的研究领域: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的研究类型,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报告、普及读物等不同的研究成果形式,在评价时应有所侧重,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要建立完善以同行專家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突出同行专家在科研评价中的主导地位,从学术创新和科研贡献的角度,采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规律的方法和标准,对学术活动及其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保障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要制定平等对待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配套支持和成果奖励的政策。

第五,主动参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高标准的发展目标,瞄准国内外学术前沿,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重大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加强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把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任务,努力推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以高水平研究及成果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要牢固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积极参与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要充分重视并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转化,实行产学研结合,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探索工业化发展规律,力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关键词: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

实现工业化。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富裕先进的工业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即开始了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从而也启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理论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思想。这些思想总体上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思想,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为什么要实现工业化和怎样实现工业化的问题。研究建国初期党的工业化思想对于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从“强国富民”的高度强调了工业化的必要性,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为什么要实现工业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后,为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所必须回答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众所周知。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它是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出现的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过程。它最早在西欧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完成。进而发展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目标。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机器大工业在生产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渗透至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国家经济形态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已为既成事实,它所创造的社会文明连同社会矛盾。都成为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基础。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主流思想中,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在资本主义阶段已完成历史使命,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问题。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始终肯定了工业化对于劳动人民解放发展的重要意义。譬如。马克思曾充分肯定过工业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认为它使“相当大一部分参与农业的生产者不直接参加农业,而摆脱了农村生活的愚昧,属于工业人口。”恩格斯在批判蒲鲁东从小生产者利益出发而否定大工业发展的意义时指出:自从大规模机器大工业生产被采用之时起,工人的物质状况整个讲来是更为恶化了,——对于这一点只有资产者才表示怀疑。但是难道我们就应当眷恋那个(也是很贫乏的)埃及肉锅。眷恋那只培养着奴隶精神的细小农村工业或眷恋那些“野蛮人”吗?恰恰相反。只有那被现代大工业所造成的。已从一切历史枷锁包括把它束缚在土地上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并被驱进大城市的无产阶级。才能够实行那消灭任何阶级剥削和任何阶级统治的伟大的社会变革。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充分肯定了工业化对于无产阶级政权存在、发展的意义,明确提出了在“一个农民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进行工业化的必要性。他认为:“开发资源、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能成为独立国家。”只有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才可以“把先进的产业工人联合起来。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联合起来。”所以。“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能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与社会发展的辩证思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就对中国工业化的必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不仅把工业化看成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且把它看成“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的欢迎职工代表的招待会上。首次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问题。他说:“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945年4月,党的“七大”报告深刻论述了中国的工业化与民主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问题,并明确提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建国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党再次从“强国富民”的高度强调了工业化的必要性,把实现工业化作为振兴中华、摆脱落后的奋斗目标。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发布之初,党和政府都习惯于用“工业化”这个词来谈论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工业化体系建设的设计中,一方面,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原有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坚持把能制造重型机器、重要材料、精密机器和能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如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等作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部分,以改变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落后状况。另一方面。又决心以工业化为手段改变中国百姓生活穷困的现实,使工业的发展惠及农业,提出了要在工业化过程中“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思想,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全中国人民在新的社会里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作为中国工业化的现实规划。事实证明,党在建国初期对中国工业化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统一了全国人民的经济建设思想,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使国防力量在较短时期内得到了极大的强化,有利于我们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现实工业强国的信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必然性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二、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的“市场动力”思想。肯定了市场在社会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声

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它总是与市场化进程相伴相随,密不可分。一方面是市场化的发展催生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工业化又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使了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发展,使市场化范围不断扩大。从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工业化产生的分析中,明确提出工业化之路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亦即先有市场革命,才有工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交往与生产力”一节中详细论述了封建经济向

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它始于16世纪脱离行会约束的“特殊的商人阶级”的出现,造成城市间生产的分工,从而工场手工业兴起。随之竞争使商业政治化,诸如殖民主义、保护贸易、民族国家形成以至英、法革命和海上战争到18世纪晚期,世界市场的巨大需求产生了机器大工业。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又指出:“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马克思还曾形象地描述了市场化(贸易扩大)与工业化(大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关系,他说:“当贸易在英国已发展到手工劳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人们就感到需要机器。于是人们便想到应用18世纪时即已充分发展的机械学”。

正是由于市场对于工业化存在动力作用,因此“一个农业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其工业化建设就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动力作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利用市场来促使工业化发展的思想。他认为:一个政党如果“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即商业的发展”,“那它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说它在干蠢事,是因为这种政策在经济上行不通;说它在自杀,是因为试行这类政策的政党,必然遭到失败。”他说:“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有利用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在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中。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认识到了工业化不能排斥市场的作用。1956年中共“八大”通过了陈云提出的“主体——补充”的设想,即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存在少部分的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56年底毛泽东提出过他的“新经济政策”构想。明确表示要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的存在;允许国营企业的对立物地下工厂的存在;允许私营工厂的出现,允许华侨投资办厂等;认为“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人大厂,订条约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同样,刘少奇也曾指出,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些资本主义或小生产者,有什么不好呢?这对人民有利”;资本家可以盖厂、开私人工厂,“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我看并不可怕,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补充。”周恩来也说:“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我看除了铁路不好办外,其他都可以采取这个办法”。“大煤矿国家开办,小的合作社,私有都可以开”。“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可以采用这个办法”。“有些私人办的小学,也可以让他办下去。大概工农兵学商除了兵以外,每一行都可以来一点自由,搞一点私营的。文化也可以搞一点,这样才好百家争鸣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等等。这些思想实际上都是充分肯定市场对于工业化发展的动力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市场动力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也是我国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声。

三、坚持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实行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工业化。贯彻既要现实工业化,又要人民享用工业化成果的效率和公平兼顾的社会主义原则思想

马克恩和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一方面指出了工业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对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的分析,看到了工业化与社会制度的演变关系,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引起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已使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容纳工业化所带来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从而推导出工业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恩格斯在1847年指出:“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随着挤掉手工劳动的新机器的不断发明,大工业把工资压得越来越低,把它压到上面说过的最低额,因而无产阶级的处境也就越来越不堪忍受了。这样,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工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革命。”“大工业使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成为绝对必要的,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造成一切贫困和商业危机的大工业的那种特性。在另一种社会组织中正是消灭这种贫困和这些灾难性的波动的因素。”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从俄国的国情出发。采取了发展自由贸易和商业、实行租让制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等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但在列宁的工业化理论里。国家资本主义的前景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是把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个中间环节,最终把千百万小农和私人资本主义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原则,始终坚持工业化发展应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思想。首先,中国不可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实现工业化。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其次,中国也不可能采用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模式。一方面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西方行得通,在中国却行不通:另一方面,中国革命胜利后,也不可能走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尽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的发展理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速度有时也可能是比较快的。但这是一条使少数人富裕,大部分人贫穷的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的道路,是一条以血淋淋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起点,以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前提的道路,是对世界上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实行疯狂侵略和掠夺而发展起来的道路。就如刘少奇所指出的:“中国要工业化。路只有两条:一是帝国主义,一是社会主义。历史证明,很多工业化

的国家走上帝国主义的路。如果在没有工业化的时候。专门想工业化,而不往以后想,那是很危险的,过去日本和德国就是个例子”。所以,中国的工业化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实现之前景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实现中国工业化在社会制度方面的最佳选择。既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就应与资本主义工业化有本质之别,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可以是一个社会集团财富和地位的崛起伴随另一个更大的社会集团的生存资料的失落,而中国要走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不仅要使社会财富得到大量的快速的增加,还要使广大劳动者成为社会财富的享用者,从根本上改变少数人集团对多数人集团劳动无偿占有的局面。从而。既要实现工业化,又要人民享用工业化成果,这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鲜明特征。为了实现效率和公平兼顾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公有制基础上的工业化。在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关于工业化问题,毛泽东先是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后将其明确改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牡会主义工业化”含义作了明确的解释,强调“优先发展国营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比重不断增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特点之一,从而使中国工业化路线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坚持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表明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农民逼为雇佣劳动者的原始资本积累方式,也与苏联通过农副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现高积累“把农民挖得很苦”的工业化道路有很大区别。它是一条切合中国国情的,既能实现国家富强,又能使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型的工业化发展思路。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前景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四、坚持以“科技革命”带动工业化的思想,强调要把工业化提高到广泛采用人类社会最新科技水平上来,用人类社会的最新科技成果武装工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伸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科技动力思想

工业化与科技进步总是相辅相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充分肯定了科技力量对工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后发国家应充分利用人类社会最新科技成果实现工业化的思想。马克思晚年还特别提到,科技落后的东方国家,应当充分利用与西方资本主义处于同一时代的优势,采用科技的移植方式来实现“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列宁在领导苏俄的工业化过程中,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科技的发展指引着现代文明发展的大道,提出了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和恢复大工业的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惟一的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并指出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不能从小生产的狭隘眼界出发,在落后的技术水平基础上搞人海战术,而应以最新的科技成果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他说:“必须在现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恢复工业和农业。……要在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立足于电力的现代技术基础上使农业和工业都得到改造和恢复。”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吸收了世界工业化与科技革命的历史经验,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工业化的科技革命思想,十分重视科技力量对工业化发展的拉动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武装工业的理论。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为了解决工业化的科技问题,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提出要向外国学习,认为“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并强调:“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另一方面,党十分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毛泽东曾说,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而科学技术要搞上去,又必须依靠知识分子。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技术革命”的思想。他说。过去我们进行的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已经结束,但我们面前还有革命的任务。就是“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不能单靠我们这些大老粗,中国要培养大批知识分子。要有计划地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57年毛泽东在《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说:“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1958年,毛泽东则明确提出,全党工作重点自1958年7月1日以后转到“技术革命”上去。他说:“我们一定要鼓一把劲,一定要学习并且完成这个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伟大的技术革命”等。为此,党大量培养技术人才。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各类工农学校技术学校,调整高校及其专业设置,普及中小学教育,扫除文盲,选拔优秀分子当苏联专家的助手,在工作中学习技术,并派遣大批知识青年赴苏联留学,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此外,团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充分利用资产阶级现有的技术人才,为工业化建设服务等。

在新中国初刨工业化的时候,也正是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涌动时期。中国要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坚持以科技带动工业化。即把工业化提高到广泛采用人类社会最新科技的水准上来,用科学技术改造、恢复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提高国际竞争力。显然,以“科技革命”带动工业化的思想。其主旨同样是强调要用人类社会的最新科技成果武装工业,它是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伸,是中国共产党洞察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依据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的科技动力思想,审视我国工业化现状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对于今天的自主创新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从工业化的内容方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思想

所谓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主要体现在列宁的工业化发展理论当中。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列宁提出了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应优先发展重工业,但重工业也不能脱离农业和轻工业而孤

立发展。他在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现象时。进一步分析了生产资料生产对消费资料生产的影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理论。他认为,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最快,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增长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在提出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时,列宁特别强调了恢复和发展重工业的意义,认为“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因此他主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但与此同时,列宁又指出:尽管“社会产品的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制造)能够而且应当比第二部类(消费品的制造)发展得快。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完全不依赖消费品的生产而发展,也不能说二者毫无联系。……生产消费(生产资料的消费)归根到底总是同个人消费联系着,总是以个人消费为转移的。”因此,他主张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思想。

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坚持和运用了列宁关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提出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是一个辩证统一体的思想,主张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同时抓好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协调发展思想。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嘲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他说:所谓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工业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是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等等。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运用列宁关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一般原理的同时,又发展了他的思想。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优先发展重工业,更加看重的是它对中国达到国家富强、民族繁荣和在强大的反动势力包围之中求得社会主义生存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的分析,最终从工业化的内容方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思想。这种工业体系首先表现为其独立性,即通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使我国的工业体系能自力更生地生产各种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各种产品,能够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和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的需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满足国防现代化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需要。其次表现为其完整性,即通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使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中的工业的部门比较齐全,既有重工业、又有轻工业,既有基础工业、又有加工工业。既有国防工业、又有为农业服务的工业,而且,这些工业都能有计划按比例地得到发展。最后表现其先进性,即通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使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日益发达,使各个构成部门是用较新的技术武装起来的,劳动者掌握了较新的科学技术并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使劳动生产率最终能够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规律和结果的科学描述,到列宁提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工业化思想,再到后来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都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极端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的宝贵理论财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国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思想。尽管这种工业化思想体现着粗放型、封闭式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征,但这种工业化思想,在建国初期对建立起独立的工业化体系是完全适合的,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了一点。因此,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对今天的新型工业化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而武术套路更是中华民族无数年来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伴随我国教育理念的改革,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如何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对高职院校的武术套路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笔者将在下文中做简要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理论  高职院校  武术套路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另一个角度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做出全新的解释。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武术套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摒棄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积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设计全新的教学方式,以确保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效进行。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涵义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其中最主要的概念是图式。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及核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图式的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应及平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提出学生的学习并非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的,而是以学生自主的“学”为主。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中教师只是一名引导者,负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及相关的辅助资料等,而学生自身的成绩取决于学生的努力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并非是传统观念中死记硬背的模式,而是一种先理解后掌握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导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去掌握教师教导的知识。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要想在此新的教学观念下有效推进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首先要了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观念与传统教学观念有什么区别。传统教学观念中是以教师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学生则主要是记录及记忆。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中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进度的快慢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努力情况。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负责引导及指导,更多的应是注重激发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此外,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观念是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知识框架,让学生通过自己去建构一个知识框架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与理解,并完全的掌握最终成为自己的知识。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武术套路教学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的实践及应用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武术套路的教学教师尚未理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教导仍旧是以教师自身为主体。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中,甚至占用实践课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理论知识。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多以教师做示范为主,为学生讲解教师理解的各个武术套路中的重点及难点,而学生则是在课堂上以记录为主,填鸭式的教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比如笔者在某高职院校调研中了解到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以讲解理论武术套路的理论知识为主,偶尔会为学生示范几个动作来讲解动作的规范性或是连贯性,整堂课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留给学生提问及针对性解答的时间相当少。这样的教学理念不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合适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但笔者了解到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千篇一律,缺乏创新与多样化,时间久了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会制约学生对于武术套路的学习兴趣,而学生没有了兴趣自然也就降低了学习积极性,这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理念不符。比如某高职院校的武术套路教师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千篇一律地按照教科书的内容教学,教学方式也是每次由教师示范,然后学生跟着学,最后是课后回家练。这样重复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到不一样的学习乐趣,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

(三)教学计划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划,不能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高职院校的武术套路教学在按照教科书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武术套路的学习主要以实践为主,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有灵活的平衡能力,还要有对应的身体素质来支撑。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武术套路的过程中因自身身体素质不达标而无法完成一些难度要求高的武术动作。比如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某高职院校学习武术套路的学生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笔者就此问题咨询了高校的领导发现并非是学生对武术套路失去了兴趣,而是因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无法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武术动作所以不得不选择放弃。高职院校武术套路的教学是由易到难的,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武术套路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就容易导致学生因身体素质无法达到完成武术套路要求的现象,当情况出现时再去提高身体素质无疑会占用学生更多的时间。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有效对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提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教师更多是引导及指导,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并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这就要求武术套路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丢掉填鸭式的教学思想,学习并理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武术套路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留下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武术套路的动作要领及动作连贯性,让学生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武术中每一套路的打法都不同,学生对于每套武术套路的练习到熟练都需要时间,而这期间自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及时指导及纠正。比如,在进行太极拳武术套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整套拳法分成几节,每一节只需为学生打一遍示范,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在实际练习中去体验,教师在旁边对出现错误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及指导,对于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解答。帮助学生通过自我练习来真正理解各个动作的要领以及动作之间的衔接技巧,同时还有力度、爆发力的应用等问题都需要教师去给予引导。只有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在实际练习中真正的理解并掌握各种武术套路。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保障学生对学习武术套路积极性的就要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武术套路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借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武术套路的学习兴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练习武术套路的过程中自己进行探究,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教学方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模仿比赛的教学方式,限于课堂时间的原因不能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比赛中去,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进行自我选拔,派出一名代表参加比赛,并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与教师一起当作评委,为比赛的学生打分,最终按照每名学生的得分进行排名。如此一来,不仅参与比赛的学生可以得到锻炼,当评委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为其他学生打分来更好地发现武术套路中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比赛式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竞争意识。

(三)完善教师的教学计划

教師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高职院校的武术套路学习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硬性要求,若身体素质不达标会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既定的武术动作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时会让学生不得不选择放弃。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对应的身体素质的锻炼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更多武术套路的同时稳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情况因材施教,保障学生学习进度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对于上一堂课进行复习的实践课堂,这时可以让身体素质弱一些的学生单独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其他学生进行武术套路的复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对高职院校的武术套路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能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武术套路的改革与创新,还需教师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宝芽,程其练,黄晓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魅力中国,2009(35):248-249.

[2]刘文武.一个外国习武者的武术教学改革实践——法国卢瓦尔河武术学校创办人NassimBerrichi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20,41(04):45-52+44.

[3]黄文董.基于强调应用、凸显手段、弱化套路——谈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理念[J].新智慧,2020(13):13.

[4]苏申根.微课与翻转课堂融合在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18.

[5]李娜,褚亚旭.高校“课程+研究型社团”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太极拳课程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7(07):140-144.

★课题项目1: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20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azcg63。

★课题项目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江淮分水岭地域体育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编号:SK2020A0510。

★课题项目3:安徽省教育厅2020年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gxyq2020267。

上一篇: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房地产调控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