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范文

2023-09-2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分析了风景园林设计对环境保护的作用,针对风景园林设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可以对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作用,通过风景园林设计,更好地满足环境保护目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环境保护;应用分析

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人类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休憩场所,不仅有着宜人的风景,同时还具备时代特色。我国园林事业历史悠久,人们在风景园林设计方面始终保持非常高的关注度。我国古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夹杂一定的“风水学”思想,受到传统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包含浓厚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严峻,风景园林的设计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园林设计理念

1.1人与人的和谐

通过风景园林的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绿色的自然景观,方便人们的亲近和休闲,营造人性化平台,这也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项主要目标和方向。基于这一目标分析考虑,能够促进园林景观元素向着可持续发展景观空间方面发展,在促进人与人和谐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效统一。

1.2人与自然的和谐

风景园林的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集舒适、安全、观景、休憩于一体的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生活娱乐等方面需要,同时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和干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时,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比如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应对人的多维感觉充分考虑,满足不同人群在行为和心理等方面需要。对区域气候特征等有充分考虑,同时与周边环境特征等相互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自然生态景观。

1.3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风景园林的设计需要尊重历史,结合当地历史设计出相对应的文化景观,确保所设计的景观富有内涵和灵气。同时能够将生态文化自然与人文有效结合,促进景观品质和人们生活品位的提升,更好地实现经典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融合。

2.风景园林设计在环境保护方面作用

2.1降低环境污染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污染问题不可避免,城市污染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和影响。通过风景园林建设,能够从以下几个途径出发实现对城市污染的控制和缓解:第一,风景园林中的植物能够实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使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得到控制;第二,风景园林中植物可有效缓解噪声污染,尤其在靠近铁路和公路等区域,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第三,风景园林的建设还可以使水污染的危害得到控制,植物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水体中各类金属物质,降低水体中有害金属物质的含量。

2.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中的风景管理主要为各类公园、湿地等景观,不仅绿地面积大,同时还种植非常多的绿色植物,这些植物生长过程中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可发挥出涵养水土等作用。在城市生活环境中,风景园林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空气的改善。随着城市的发展,适当增加城市中风景园林数量,展开科学合理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风景园林健康化和生态化水平,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风景园林在使用中还能够提高城市环境的协调性,增加空气湿度和水分,起到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等作用。

2.3改善人居住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居住环境和品质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自然环境在人们居住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风景园林设计质量是提升和保障人们居住环境的基础和前提。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在提高城市绿化面积的同时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提高人们整体居住环境水平,具体发挥以下几个作用:第一,在绿化需求方面,增加绿色植物数量,能够在促进地貌特征改善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自然的植物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城市人们生活中对绿色的需求;第二,在视觉需求方面,随着城市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风景园林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休息环境的同时起到缓解人们压力,改善人们身心的作用;第三,虽然在整个城市中,风景园林属于较小的一部分,但是生态化风景园林可在区域内形成一个健康自然生态系统,发挥调节气候的作用,改善人们身心健康。

3.风景园林设计对环境保护的应用

3.1对自然保持足够尊重

人们生活中需要尊重自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属于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优化,不可避免的会对现有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这一环节,必须要充分尊重自然,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的破坏和影响,同时满足人们在环境方面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风景园林设计前,充分考察区域自然环境,与区域自然信息等相互结合,确保所设计的风景园林方案能够与区域自然环境相适宜,具体包含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市政设施、交通、植物等指标;其次,风景园林植物的选择,尽量选择当地植物,如果需要引进外来物种,必须要注意物种的选择能够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同时注意加强外来植物病虫害检查;最后,风景园林建设中还需要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与区域地形地貌等特征相结合,避免不必要的改造,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展现风景园林特点。

3.2认识到风景园林对自然的改造

风景园林设计也可划归至建筑体系范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可采取标准化作业方式,严格按照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首先,风景园林设计方案需要满足国家和政府在风景园林制图标准等要求;其次,风景园林的设计需要符合当地各项政策制度,如果与地方政府政策发生冲突,必须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最后,风景园林设计中还需要注意施工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的使用,在降低工程项目建设中危险的同时发挥长远保护等效果。

3.3风景园林设计需要注意综合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开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环境以及居民的正常生活,在风景园林设计和建设中必须要综合多个方面因素分析考虑,提高布局合理性,实现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首先,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中注意对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目标,营造出一个适宜、温馨的景观环境;其次,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应注意与城市环境的相互融合,风景园林景观属于城市发展中一项关键性组成,对環境的保护和美化等有重要影响,因此,针对风景园林景观的布局和定位,需要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分析考虑;最后,风景园林设计还需要注意结合艺术特色,确保所设计的景观有着一定的艺术色彩,更好地满足当前人们在审美等方面需要。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对环境保护有重要影响,不仅可降低城市污染,同时还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人们居住环境。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为了更好地体现环境保护思想,首先,要足够尊重自然环境,其次,要充分认识到风景园林在自然方面影响,最后,注意风景园林设计的综合性规划,取得理想设计效果,促进城市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花卉,2019(4):73-74.

[2]李怡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风景园林建设研究[J].消费导刊,2019(3):138-139.

[3]王孟微.论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J].建筑·建材·装饰,2019(11):125,130.

[4]梅志青.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0027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范文第2篇

摘  要:本为对美国风景园林的美学维度与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展示了自然美的认识过程,艺术思潮下不同时期表现的风景园林形式变化过程,以及不同形式美感的形成的哲学因素,来帮助我们对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审美的形成过程做进一步的了解,为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形成自己的风格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艺术史;自然美;艺术价值;设计形式

现在的风景园林是一个多领域,多元化,多学科结合的专业,风景园林师逐渐成为在各个领域的领袖位置,但是随着其行业的不断拓展风景园林师可能迷失在对生态或是社会功能的追求上,而忽略了对其本身艺术价值的展现,艺术的领域似乎逐渐成为了一种附属的功能,本文希望通过对风景园林艺术史的变化来追溯不同时期风景园林的美学变化,来给当下的风景园林师提供思考,是否在设计的同时去追溯我们轻视了的艺术表现。

1美的形式

美在形式是西方的审美概念,并持续保持着统治地位,从毕达哥斯拉学派到普罗丁(公元前6世纪——公园3世纪)近千年的历史中始终总共出现了四种关于形式的概念,包括: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为代表的“数理形式”,柏拉图(Plato)提出的作为精神范型的先验“理式”(Form),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与“质料”相对应的形式,以及罗马时代贺加斯(lorat ius)的“合理”与“合适”。这四种形式概念奠定了西方形式美学的基础并至今仍有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毕达哥斯拉学派认为,“数”乃万物之源,在自然诸原理中第一便是“数”理,所谓美的规律就是“数”的形式规律如,球、圆形“黄金段”之所以美在于形式上数理关系中的绝对对比、比例协调、整体结构和谐悦目,其认为没就是数的和谐。柏拉图认为世界上有三种床一种为上帝造的床,即“理式的床”,木匠的床,即现实的床;画家造的床,即艺术品。前者依次是后者的蓝本,后者依次是前者的,摹仿。他认为,有美和尺度就是美的,甚至提出两种几何级数来表达世界的美和和谐,在古典园林中这种美被诠释的淋漓尽致,即艺术美等于形式。

2浪漫主义的缘由

形式主义统治的时期诞生了如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意大利台地园等规则、对称、由直线以及美的比例形成的园林,他们认为美是建立在规整的形式上的,但是在理性主义对立的有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代表的经验主义,他们认为对唯理理论产生质疑,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从而在西方园林史上,经验主义、新柏拉图主义、法制民主、风景绘画等一起促进了西方园林另一大传统——英国自然风景园林。

英国园林打破比例、尺度、秩序、等数理理想下的审美标准,以自然的曲线的小路、不规则的场地,无序排列,自然的草坪等构建了亲切、自由、有活力的园林,经验主义在形式的改造同时将美的体验引导对人的心灵的探索上,把美的产生与人们对风景的实际体验结合,掀起人们的探索欲望。其后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提出图形和实体都是线条构成的,因此他认为所有的视觉美的问题都是线条美,并通过线条来对美讨论;同一时期的园林师布朗在建造其设计的园林多运用流畅的曲线,这种蜿蜒线条的美同样符合了1756年伯克完成了《崇高与美感理念的哲学探源》一文中提出的“美感”。三者都推崇了蜿蜒线条更具有美感的理念,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互为补充的倡导者。

这些对线条的形式以及布局的规则和人类情感上的变化促进了浪漫主义园林的诞生,以英国自然式园林为主的一系列园林给人以更加优美、自由、亲切的印象。

3百家争鸣近代艺术

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后的19世纪致20世纪中,诞生了众多的艺术流派,正是在这种新艺术流派的冲击下,传统审美体系和上千年的审美价值标准轰然崩塌,从传统主义到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反叛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成为了20世纪的精神,从而在一次次的推陈出新中造就了百家争鸣的局势。

此时百家争鸣的艺术思潮对风景园林师提供了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如超现实主义影响下的马克思在园林设计中提出我画我的园林,其作品更像一幅画作,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托马斯丘奇的创作,他的肾型水池风靡了园林界一时,并到现在依然有影响;在风格派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古埃瑞克安的Noailes别墅花园,在其形式上与蒙德里安绘画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立体派画作可以说影响了大多数的建筑师灵感,立体派绘画的影响下,园林设计师丹克雷的米勒花园采用了建筑形式的延续,其设计手法至今仍有影响;在极简主义的影响下彼得沃克采用几何形状将自然的元素纳入其中;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玛莎施瓦茨抛弃了园林中常用的材料,转而使用一些保質期短而富有创新的材料如她的面包花园。在大地艺术家的实践中,通过对土地、岩石、水等材料利用,加入临时的构筑物对原有空间重塑,凸显了对形式主义艺术的抵制。艺术思潮在对园林设计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人们的审美在不停的变化和成熟,在艺术流派的百家争鸣下,工业文明种下恶果的反思中,大地伦理、生态洪流、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入侵下,是人类被迫重新定义美,定义自然美与艺术美,美学学科面临重构的危险与契机,风景园林的形式也呈现出更多的包容与结合。

4自然美新的理解

在艺术领域呈现百家争鸣下,人们对自然的美也追件产生新的理解。在自然美的持续关注下产生了两种理念,分别为卡尔松的科学认识主义与柏林特的参与美学,卡尔松认为我们对自然与文化评价时要建立在艺术史和艺术知识的前提下,他认为只有我在我们完全认识了事物前提下才能知道他的美,就如同屎壳郎我们认为他使令人厌恶的,但当我们知道它的行为处理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后对他产生了认可,我们现在对自然美无法欣赏是来自于我们的知识不够,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知识量达到那么自然就是全美的,这种观念在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上站在了客体的层次,但是其自然全美的立论显然是将审美偷换概念科学认知,但是其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不能仅仅的将目光停留在瀑布与田园,缺忽略了沼泽与湿地。与卡尔松观点对立的有博林特的参与美学,认为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即自然之外无他物,因此没有孤立于人的客观品质,从才能与美学出发,兼容使用注意,身体理论,生态哲学等先进的成果,强调用身体参与,故称参与美学,其强调的是体验二字,但是今天环境恶化的现状,让我仅仅把设计放在体验二字上有些不妥。总的来说两种理解的方式都对自然美的理解产生了推动作用,二种理论的结合才是当下的明智之举。

5结语:

风景园林艺术的设计变现受到自然美、哲学思想、艺术思潮所影响,我国要自古已开风景园林具有着鲜明的特色,诸如北方园林、苏州园林、岭南园林等,由于其性质都是服务于小众,权贵,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园林逐渐被边缘化,如何形成新时代的中国风,需要我们对中国的哲学,中国风景园林与艺术的思潮、与对自然的理解上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针之谷钟吉著,章敬三编译,西方著名园[M],1991

[2]  赵红梅,袁汇林.西方自然审美史一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01):17-19.

[3]  汤姆·特纳著,林箐等译.世界园林史[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金城出版社,2010.

[5]  沈洁.风景园林价值观思辨[D]:北京林业大学.201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范文第3篇

【摘要】风景园林设计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民众带来极大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为风景园林设计带来新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研究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计算机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逐渐成熟。当今已被广泛应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以高效、快速等特点,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完备的输入与输出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风景园林设计信息的处理能力,满足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需求。

1、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1)多感知性:除却计算机所具备的一般性视觉感外,同时还具备我们人所用于的感知表现,主要是触、听、味、嗅、运动等方面。(2)交互性:指的是对模拟环境内的物体具有较灵活的可操作性能和控制程度,以及从模拟环境当中还可得到反馈自然的程度[1]。而存在感:指的是在模拟环境中,用户以体验者的身份存在。相对理想的模拟环境,给体验者感觉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其能促使用户,也就是体验者难以分清模拟环境的真假。(3)自主性:就是在虚拟状态下物体可依据现实世界的物理运动定律,从而达到一定运作程度。

2、风景园林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开始阶段的可操作性分析

首先,明确设计条件,实地勘察现场情况。了解现场的基地情况、气候情况、环境情况、业主造价情况等。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列出设计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难题。其次,将收集到的文字信息输入到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初步的模拟和探索,让设计师在思维上对该场地形成总体认识。最后,利用GIS技术,根据现实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场地中的各个道路情况、树木情况、河流情况等,为形成设计概念提供科学的判断。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模型建构技术,对现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整体规划。例如,在建造园林水景时,首先,设计师就必须调查选址地的水文情况,做出相关的水文调查表。其次,设计师结合其它重要因素信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将选址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属性。再次,根据区域本身的特性,利用Auto技术完成园林水景的平面图设计,接着再将其导入到3DMAX技术中,针对弯曲起伏的地形,可以对其进行线形弯曲的水体模型。

2.2设计发展阶段的主体构思工作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实现主体构想,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同时对风景园林设计方案质量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规范,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实现风景园林的设计形式。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风景园林设计发展阶段,设计者能够对设计场景进行比较准确的刻画,进而形成三维图像。通过对场景中的造型、特征等进行改变,不仅有利于刺激设计者的感官,同时也能够扩散设计者的思维。随着风景园林设计内容的不断拓展,其设计形式与内容逐渐呈现复合特性和复杂性,逐渐对文化、自然界等有关因素的复核关注和重视。因此,设计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对物体造型本身进行充分的考虑,而且要与周围的文化因素、自然环境、空间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在社会与空间环境背景下,设计风景园林。此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有利于表现风景园林的设计图像与图形,展示了风景园林的多维空间,对风景园林艺术气息的呈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交互功能,设计师还能对场景进行控制,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交互平台,设计师可以对园林中的要素模型进行及时调整或者更换,进而使其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例如,在进行某城市展览馆建设中,把选址定在体育场北面,与繁华路口相近的坡地边。同时,政府要求建设展览馆的高度不可以超过20m。在进行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对该场地的重要建筑物进行摘选。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模拟。依据展览馆建设的进度,把设计好的2个方案再放入带虚拟场景中进行模拟,将各个方案进行整合放置在一个虚拟场景中进行模拟并调整,经过不同方案的对比,选择最合理的方案进行展览馆的建设。

2.3风景园林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相关人员经常会用虚拟环境建模技术、实时三维图像生成技术、交互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对园林设计进行实景建模。相关人员通过模拟真实世界,构建虚拟的园林模型,通过整合各类感官元素,形成理想中园林的虚拟场景。完善的风景园林设计应满足生态性、美观性、协调性三种前提条件,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园林的景观全景呈现出来,以便设计师发现和找出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逐漸完善设计方案,保证园林设计的科学合理。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动画效果能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临场感。设计师通过用户的反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设计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用户的满意度。目前,我国浙江宁波建立了专业的数字城市虚拟仿真中心,由用户亲身体验,漫游虚拟场景,体验过后给出设计意见,虽然其仍处于试验阶段,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虚拟现实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将在各行各业得到普及应用。

3、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运用的未来前景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尤其是虚拟技术概念的提出,为设计工作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模式带来了革新的动力,从根本上提升了设计工作效率。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较,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二维模式的束缚,并以丰富设计的方式,将设计过程中各项数据实现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打破空间限制,全方面模拟景观园林的最终效果,帮助设计人员明确设计存在的问题,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运用技术越来越成熟,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模式与设计理念,突破了二维设计方式的限制,有利于帮助设计者灵活掌握设计信息,不仅提升了设计工作的效率,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果,确保园林风景设计的合理性,对风景园林整体的设计质量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小惠.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4.

[2]唐洪滨.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3.

作者简介:

马松麟,杭州元成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范文第4篇

【摘要】风景园林设计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风景园林的价值,还可以促进城市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利用该技术能够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强大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还可以实现风景园林设计创新。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BIM技术;应用

引言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加强BIM技术的应用,这样就可以为风景园林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此外,引进BIM技术可以提高风景园林的价值。本文主要对风景园林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说明BIM技术的优势,以及风景园林设计面临的广阔发展前景。

1、BIM技术概述以及发展

1.1BIM技术的概述

BIM技术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手段,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充分的利用。BIM技术可以为人营造身临其境之感,实现人机交互,能够进一步创新城市设计,使城市建设日益完善。在风景园林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较少,可借助该技术的浸没感、交互性、构想性、想象性提高风景园林设计水平。利用这些特征,可以引导用户去感知模拟环境,有良好的体验,从而验证模拟环境的逼真性。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到环境内物所赐予的自然反馈,这就是BIM技术的交互性。在虚拟空间中,BIM技术可赋予用户以广泛的想象空间,这就是BIM技术所展现出的构想性与想象性。

1.1BIM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于BIM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标准研究、数据兼容以及其与风景园林相结合等方面。BIM技术从2009年正式提出到现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BIM理论研究正逐渐趋于成熟,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也开始了探索性的研究,而BIM数据的兼容性这一关键性问题应当建立在BIM技术广泛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之上。因此,当前BIM技术的发展中心问题正是BIM如何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之中。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BIM的应用已经有了较为实际的研究成果,例如美国的Andropogon事务所设计的休梅克绿地,该项目通过风景园林信息化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收益,而挪威风景园林师协会也于2012年已经制定了针对风景园林大型公共项目的BIM标准,为BIM技术与风景园林设计相结合实现了关键性的一步。我国清华大学郭湧博士也相应的于2019年提出了“基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乡村景观绿色设计技术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针对性地对于BIM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给出了研究方向。

然而,现阶段BIM技术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级探索的阶段,尤其是在BIM技术与风景园林如何相结合的问题上,需要不断摸索。由于技术研发成本高昂、技术水平落后、技术操作难度大等诸多原因,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行业内的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笔者认为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运用现阶段已有的技术手段,结合BIM理论研究,发掘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实际意义与价值。

2、风景园林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类型

BIM技术主要分为虚拟环境建模技术、实时三维图像生成技术、交互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虚拟环境建模技术可以实现场景的构建。虚拟建模技术包括的手段是3DMAX、CAD,这两种技术分别用于园林模型构建与园林场景平面体的绘制。绘制完毕后,再融合到三维模型之中,构建逼真的风景园林场景。实时三维图像生成技术可以实现大规模风景园林场景建模,借助高性能计算机提高图形质量,保证场景逼真,全面展现场景的各项元素。交互技术可以使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交互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要进一步提高BIM技术的交互性。系统集成技术主要包括数据转换技术、信息同步技术、数据管理模型、模型的标定技术以及识别合成技术。

3、风景园林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3.1建立三维模型,检验设计效果

设计师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对园林的影响,对环境有全面的认识。在设计之前,设计师要提前对竣工后的环境进行预测与分析,这就需要借助有效的手段检验设计效果。传统的检验方式是沙盘与效果图,这种检验方式会有一定的主观色彩,缺乏充足的用户体验。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加强BIM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传统检验中存在的不足。利用BIM技术可以构建三维模型,还原风景园林的实体形态。在三维模型中有许多组成部分,将这些部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还原,就可以为设计提供充足的依据。目前,利用BIM技术还原风景园林中的石头、植物等真实的物体还具备很高的难度,这些物体形态各异,在三维模型中需要建设多元化的面。因此,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BIM技术,使风景园林设计得到完善。

3.2虚拟场景,丰富浏览内容

目前,BIM技术派生出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是VRML和3DSMAX技术。这两种技术可以改善BIM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应用范围十分广泛。VRML主要是借助三维图形语言创造虚拟、逼真的场景,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建,展现创新思想与崭新的设计理念。3DSMAX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也更加实用。利用该技术不仅可以赋予设计者以更多的随意空间,还可以通过这一技术控制摄像头在虚拟场景中实现导航功能。通过3DSMAX技术可以使浏览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可利用活动控件实现上述功能。

3.3實现全方位体验,协助设计决策

利用BIM技术可以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方式开展风景园林设计,通过动态捕捉与设计,使人得到全方位体验。BIM技术可以进一步丰富风景园林的运动方式,可对不同运动模式进行切换和选择。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可设定参数,选择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使风景园林设计更加合理。要加强对细节的处理,使设计者能够全方位对风景园林进行观察与把控,丰富风景园林的功能,使其变得更加美观。利用BIM技术还可以随时切换季节,根据不同季节对元素进行调整,可对色彩进行编辑,使其符合实际情况,最大程度模拟风景园林场景。BIM技术可以充分融入设计者的想法与创新意识,还能够协助决策,为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BIM技术可以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完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4、风景园林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前景

目前,BIM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许多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许多设计人员带来便利条件,搜集大量信息,激发设计人员的灵感。当前,BIM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充分将形态各异的实物进行高效还原。不过,虚拟显示技术可以创建三维模型,突破传统二维平面的影响,为设计人员提供充分的信息。在三维模型中,可以充分展现风景园林的各项数据,为设计者提供合理的依据。通过BIM技术可以缔造逼真的虚拟空间,最大程度还原时间、空间、声音、色彩,有助于激发设计者的设计灵感。BIM技术依托于现代科技,将风景园林的物质性与信息性赋以不同的内涵,将物质性的信息的载体由一元变为多元,从而使风景园林的虚拟化更加完善,也促进设计师不断创新设计手段与设计形式,使风景园林设计符合实际要求。

结语: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设计师可以获得更多设计信息与灵感,使风景园林展现出充分的观赏价值与使用价值。由于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较少,因此,要进一步开发BIM技术的功能,并加强推广,除了构建完善的三维模型之外,还能够赋予设计师以更多信息,这样就可以风景园林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与自然气息,满足用户的需求。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加大研究与技术革新力度,就可以辅助风景园林设计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宋扬.BIM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0)

[2]谢军.风景园林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9)

[3]高莲萍.茶叶生态学原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思考[J].福建茶叶,2015(6)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范文第5篇

一、当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并没有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地域性原则

当前, 世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方面也逐步趋同, 都呈现出国际化的设计风格, 所运用的是工业化设计语言, 而通常情况下, 这也被认为是创新的方法, 与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严重脱离, 这就直接造成现代风景园林景观缺乏地域性特色, 都是千篇一律的风格, 缺乏各个地区独特的风貌。在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 特别是在我们西宁地区, 风景园林景观千篇一律, 在设计方面并没有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地域性原则, 这已经成为景观园林设计的硬伤。

(二) 过分强调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理性主义的设计感

目前, 在我国的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 往往过于急功近利, 只是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和给人的表面上的感官体验, 追求让欣赏者有强烈的视觉刺激, 想给观赏者更多的新鲜感, 于是, 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过多的追求视觉效果, 而不是其中的韵味, 对于创新的本质认识不够。此种园林景观形式, 也许在前期比较抓人眼球, 但是并不具备长久性的艺术魅力, 最开始的新鲜感往往很容易过去, 渐渐被人们遗忘。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着重考虑的并不是视觉上的刺激, 而是设计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 也就是能够打动人的情感力量, 只有具备了内涵和情感力量, 才能让设计作品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三) 理论与设计语言都相对独立于建筑设计的理论与设计语言

在风景园林景观的理论和设计方面往往是割裂的, 互相独立, 而这也从根本上导致了目前这种景观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分割。当前, 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以建筑师为主导的情况, 在真正的施工过程中, 景观设计师通常只是建筑师的配角或者助手, 这样的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本应该融为一体的因素被分割成两个独立的部分, 这对于建筑和整体的园林景观都有着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整体的环境也会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害。

二、在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可借鉴的创新因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比较倾向于感性的浪漫主义思维, 在中国的风景园林规划中也贯穿着这种感性的思维,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风景园林设计有着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以及一套比较独立的“浪漫主义”创作语言和营造方法。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 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园林设计思维和方法有很多精华的部分, 对于当前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 自然诗意

对于中国人来说, 诗意的栖居在自然环境中, 可以更诗意的居住, 一直是我们的居住理想, 不管是老庄的自然之道, 还是以表现自然美为主的山水诗和山水园林, 在它们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从始至终贯穿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观念, 而这样的观念对于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艺术创作, 有着至关重要的深刻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自然造园精神, 更强调的是“法天贵真”、“天趣自然”, 这样的思维是反对与自然相违背的人工雕凿的, 更尊重自然的观念, 对于当今的高度城市化和环境人工化的景观设计中有着十分宝贵的启迪, 在今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吸取经验, 融合自然的理念, 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

(二) 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所涉及的领域包含很多方面内容, 但在哲学、文学和艺术等相关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自然性。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 对于自然有着深入的理解, 我们的祖先在和大自然的长期相处过程中, 逐步构建起了自身的独特的山水观, 他们给自然界的山山水水都赋予了灵魂, 山水与神明、与祖先、与人的精神和意志相互融合, 不可分割, 这样能够让人们的思想驰骋在无垠的自然空间中, 而自然的山水也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对象,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各得其乐。传统园林的掇山理水不仅是构建园林空间的基本骨架, 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园林氛围定下了基本的调性。

(三) 功能要求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造园思想中, 着重强调在有效满足苛刻的功能要求之外, 也要切实有效的体现出丰富的情感因素, 例如, 在世界范围内, 中国的私家园林可能是唯一的具有者十分系统性的意境和情感策划的园林, 特别是在江南园林中, 不管是在任何地方, 任何地点, 都会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 显然这样的意境和联想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而这也是江南私家园林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重要原因。在针对风景园林进行创新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 一定要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为基础, 经过巧妙的规划和设计, 使其成为艺术珍品。

(四) 空间序列

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 空间与空间的序列是基本的主体, 特别是在江南明清私家园林中, 有效的空间组织是景观整体性至关重要的保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空间序列动观比空间更重要, 而空间比景观重要。中国传统园林有着十分显著的空间特征, 充分的利用借景、对景、框景等一系列相关的设计手法, 从整体上创造出回环曲折的空间序列。针对重点部位, 在视点上进行精心的安排, 组织视线, 动静皆宜, 不管在任何状态都会有不一样的美景。

三、对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创新思维的相关建议

(1)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园林规划设计。从根本上来讲, 现代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以人为本, 为人民服务的, 其设计的科学与否, 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当前设计者、决策者、受益者三者之间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一条狭隙, 园林设计要摆脱这样的问题, 充分的参考公众的意见, 有针对性的满足群众的根本需要, 引导大众积极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 平衡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规避片面性的问题。而在公众参与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也能够有效提升人民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理解, 使其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群众舆论的力量, 有效促进监督, 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处理暗箱操作的问题, 使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事业实现平稳有序的健康发展。 (2) 使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有机融合。上文所述的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的相关优势因素, 可以为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使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和中国元素有机融合, 进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园林的长期演变, 并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发展, 已经被社会所广泛认可,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 使传统设计和现代方式有机融合, 更灵活运用两种设计方式, 使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对中国传统园林的规划设计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和归纳, 同时有效借鉴世界范围内的相关方法, 以此为基础, 进行有效创新并综合把握, 使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 在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 对于美的追求也是永恒的主题,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 要通过周围环境的整体考虑和设计, 把建筑元素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 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从人们的精神上、物质需求上、园林设计和服务意识的互动上, 具备创新思维, 以及个性化、多元化的创造, 将生态位特征考虑到位, 从根本上构建起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互惠共生的友好型生存环境。

摘要:从根本上来讲,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一个十分专业的具备全面性、系统性特征的工作, 不仅要有针对性的借鉴和利用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园林设计技巧, 同时还要针对中国的园林设计传统系统进行有效研究, 并有效把握, 使中国的传统和更先进的技术有机融合, 并积极创新思维, 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创新, 使整体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更有特色, 并体现出创新性, 更快更好的推进中国风景园林艺术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希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东园林, 2005, 28 (2) :3-5.

[2] 郭美锋.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公众参与[J].中国园林, 2004, 20 (1) :76-78.

[3] 尹璐.风景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 2010, 32 (1) :23-24.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范文第6篇

1 地域特征的基本概念分析

地域特征主要是将人文以及自然相互进行结合, 在不同区域之间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区域之间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当然差异性并不是角色的, 各个环节中也存在着一些联系, 这种特点是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地域特征不同。在界定地域特征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不同区域性来进行不同划分, 研究地域特征过程中, 根据不同细节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实现, 此种方式的运用, 能够保证园林景观设计中具备更高的辨识度, 深入分析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将其在园林景观工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充分体现。

2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

2.1 调查城市自然特征

一个城市中具备何种自然特点, 对于风景园林工程中运用哪种植物具备一定的决定性, 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中通过绿色植物的运用, 充分表现出了设计中的各种思想,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中通过对城市中自然特征的调查, 实现了规划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首先园林设计人员能够通过各种资料查询, 对当地的水文、地质以及气象条件等进行充分了解, 对整理出来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 全面对城市自然特征进行掌握。其次对当地树种以及植物进行调查, 在实际园林景观设计中根据树种特点和生长适应性, 实现各种植物之间良好配置, 不仅能够保证树种成活率还能够提升设计美观度。最后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引入一些外来树种, 增加当地城市植物多样性, 让市民能够有一些全新的体验。

2.2 选择合理的原材料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与原材料有紧密联系, 在材料中主要是可以分为硬质材料以及植物材料两种类型。在植物材料中通过地域性尽管相互结合, 将植物生长过程和变化的规划进行结合运用, 根据植物中叶子大小以及颜色等要素进行综合的调整配置, 保证在植物景观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植物和各种要素之间形成一体化的设计内容。在硬质材料上, 对当地材料要充分利用, 对当地地域文化进行体现, 例如大理石材料的运用, 就是对当地的人文和环境的一种体现。根据园林景观中与当地特色材料的大小、颜色和性能进行融合, 能够创造出和谐的地域特色。

2.3 了解城市文化特征

为了能够将城市中的各种文化特色与风景园林工程相互符合和体现, 进行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地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充分了解, 与当地市民生活融合咋仪器, 例如在城市档案馆中设计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对历史问题进行充分认识, 对城市文化通过记录进行了解, 还能够在街边进行走访, 对城市中一些文化信息进行了解, 深入到当地居民队伍中, 这样对设计出来的景观作品才能够更加贴合人们的审美和文化需求, 让风景园林工程具备特殊性, 与城市发展和建设整体风格相统一, 还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因此城市文化中设计工作人员要利用各种形式, 与城市地域文化相互融合和统一, 保证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能够美观和个性。

2.4 地域的社会层面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 因为各个地区时代的发展意义和目标有所不同, 因此不同时期对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意义也有很大差别, 从我国一些文人墨客笔下小数的各种园林后院设计中, 常常通过一些景观来表示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况需, 也在一些园林中通过雄伟壮阔的景观设计表述自己意气风发的精神喵毛。因为设计人员的不同, 所表达出来的意义也有很大差异性, 其中有一些园林设计中仅仅是娱乐形式, 还有一些能够起到避世效果。对于历史上的园林设计师, 也一直在追求园林的三可, 即“可赏、可游、可居”。而园林景观现代化的设计中, 主要是表现温暖、人性化的特点, 与居民生活和生产相互联系, 让景观能够具备很高的共享以及接近性。

2.5 历史文化背景

地域文化特征的表现中更多的凸显出了某个地区中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对风景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中, 对当地的文化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吸收, 让整个园林工程设计工作能够提升其质量和档次, 通过与地域文化建设中各种历史相互结合, 对当地的文化特征进行不断发扬。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中, 要对历史进行充分挖掘, 将各种信息和文化通过一定的方法融入到园林设计中, 这样艺术作品也具备更高的生命力。例如我国的杭州西湖景区中各项规划设计工作中, 通过各种湿生植物的设置, 让自然化的气息非常强烈, 形成了一种湿地公园, 在设计规划西湖景区时, 还通过保护和恢复工作对一些建筑物实施的重新建设, 恢复当地的景观植被之后, 让整体上的设计意义更加凸显, 游客通过浏览过程能够对历史进行还原和重视, 杭州西湖景区的规划设计才可以大获成功。

综上所述, 风景园林设计能够充分发挥艺术、人文以及社会价值, 在规划设计景观过程中, 要积极的与当地的地域特点相互结合, 保证建筑物建设风格与历史融合, 保证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 当前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后期工作人员在实际规划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构建, 进而推动风景园林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的各项工程获得了快速提升, 我国的整个国土面积巨大, 很多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气候、地形以及历史文化, 因此不同的地域景观也在其中不断形成。根据地域特征的不同, 风景园林工程在设计与施工中表现出来非常大的差异性, 因而景观也不断丰富化。在风景园林工程中通过将地域特征融入其中, 能够从景观中对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实现进一步了解, 保证园林设计过程的适应程度, 下面文章对设计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域特征,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

[1] 黄贵良.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J].科技展望, 2016, 26 (10) :90.

[2] 赵立娟.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 2016, (15) :192+197.

上一篇:无题权志龙范文下一篇:证券市场的信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