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范文

2023-09-18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与人民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也值得一探究竟。为解决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将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阐述。在中国多年不断的摸索和探究中,在两者的关系上仍让我们深受其扰,未见成效,但我们深知此问题的重要性,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刻不容缓。本文将针对此问题展开讨论,主要是深度剖析经济法与民法关系,找到其共同之处和差异部分,从而对两者的经济层面核心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经济法  民法  关系  经济学  分析

众所周知,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中,有一重要问题,深深困扰着众多知识渊博的专家和学者,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就像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难以跨越。随着讨论时间的递增,还未对其形成统一的认知。在经济法领域,人们开始迂回战术,不直接回答这一普遍问题。但实际上,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出发,可以清晰地发现: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是独立的两部分。为解决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需要妥善處理和解决这一问题。

1 民法与经济法

1.1 形成经济法的两大法律法规

在解决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的经济学分析核心中,有两个概念需要我们明白,即民法和经济法。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民法?民法是总的概念,是统称。由上述概念解释可知,经济法、民法的相关内容中,都有涉及经济关系,是市场经济法的蓝图或模板,并且二者之间是有共性的——都可以指导市场的经济法律。经济法律就是统筹二者规程的统称(民法规程、经济法规程)。

1.2 经济学比较分析的理论、模式与必要性

在以往的法学理论中,对经济法、民法的重点进行比较剖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调整对象、法律关系主体、功能、调整方式、调整标准等。民法,顾名思义是私法。民法的主体是法人、自然人,其作用是调节和规范市场体系,具有保障自然人和法人权益的功能。民法采用的形式是民事制裁,与经济法中的奖惩相结合,提倡用对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守信的标准来协调民事关系,由上述可知,民法是灵活多变的,强制性干预程度不深,认真贯彻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

经济法是协调我国经济运行的法律,可以保护我国的权益和社会公共权利。经济法协调的是本国经济运转流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这属于公法范围。二者作用的主体有明显不同。经济法的主体类型众多,其中包括我国各类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司内部组织以及有关人员、农民和公民。经济法的处理形式多变,在特殊情况下,也会采用民法的准则,当然还用指令和服从来协调经济关系,体现了我国对经济生活的强制性干预和调整。经济法彰显的是法律的威严,有较强的震慑力,但运用也较为灵活,与民法相辅相成、相互借鉴。

1.3 经济分析的基本分析工具、理论方法和基本假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社会一切行为的标准,法律在赋予权利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条件。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实行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必定离不开法律提供的支持,所以资源的有效配置离不开法律,离不开法律体系,在法律体系的帮助下,对经济学分析工具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很有必要。

法律经济学,它虽然不同于传统的法哲学理论,但在当今的经济学和法学界,地位极高,不可取代。它是含有假设性的,在一部分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分析工具和理论方法,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发展进行探讨和检验。因为含有假设性,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未来发展效果和可能性进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以便于及时调整。

法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工具,主要由两个模块构成,是民法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和有关经济学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其理论知识储备深厚,涵盖了加尔布雷斯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理论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规范分析。

(2)实证分析。

(3)边际分析。

(4)成本效益分析。

1.4 经济分析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运用经济学分析模型?其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它提倡研究法与经济的内在联系。由于是从理论法、概念法转变为实践法、应用法,难度可想而知,在此过程中需要经济学分析模型去促进、推动,最终实现这一伟大转变。研究民法与经济法的经济分析比较的实施,其目的是打破一成不变的现状,实现法律界限的消除,其意义重大。不仅对促进法律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还对实现法律的有效整合和重构有着重大意义。它使立法和理论探讨不再是一纸空谈,而是有迹可循、有理可依。

2 民法与经济法的经济比较分析

2.1 民法与经济法的制度与经济构成

根据数据整合,我们可以参考科斯对交易成本和产权的描述,我们应该从资源配置功能的角度去观察。由观察可知,经济法、民法规制和经济法规制所形成的经济基础是相似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必须权衡为“市场失灵假设”,简而言之,其都是为了挽救市场失灵而进行的交易,交易成本是其必备的理论条件。所以,民法与经济法的本质相差不大,还具备相似性,甚至归于统一,经济法的基本前提,是要求建立在民法所倡导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易。这两种制度由于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其经济构成也有很大差异。

中国是市场经济,由市场主导,政府干预的原则。如果价格体系能够在各级产生自发的、有效的效果,形成自由协商、有序竞争的局面,交易成本为零。无论权利如何划分,资源的优化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这是众所周知的科斯定律。当然,这是最理想状态下的资源配置方式。虽然此时,民法对市场交易的经济效益,并没有起到特别明显的作用,但属于民法范围内的产权法律法规。其作用都是为了维护自由交易的秩序。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在互惠、自愿、适当协商的大环境条件下,即使交易成本为零,经济法的干预也不是仅有的解决途径,经济法也没必要特意去作调整、修改。因为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条件下,市场失灵也会出现。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市场失灵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状况随时可能出现,该怎样解决?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市场失灵。简单来讲,市场失灵就是市场价格体系在资源配置上尚未取得成功。那我们应该怎样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此问题在民法规程和经济规程制都已提及,二者均可显示出“能力”,其中不同之处在于,民法规程能得以形成条件,在交易成本为0的最佳情况,在这期间,民法会对交易进行界定,自发地维护自由交易,及时防止主体因缺乏协调、产权不清等问题造成矛盾和交易不可能的情况。

2.2 民法与经济法规范构成与体制构成

民法和经济法都隶属于权利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规程的关键——任意规程;经济法虽是权力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济法规程通常具有强有力的约束力。所以,民法规程是构成规程的核心内容,而经济法规程则是以调控性为核心。

因为构成准则中任意性规程较多,展现了其灵活多变的特性,所以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不会依赖我國的权力干预,而人民群众也很少有权利转让这些规定,单从价格上来看呈现出不高反低的特点;而经济规程的运行就有很大差异,其具有很强的限制性、约束性,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过于依赖我国的权力,而权力扩张,主要来自于大规模的民权转移,所以单从价格来看,还是比较高的。

民法的演化经历了长久的沉淀,在“分析年代”,其制度结构严重受到当时大环境的影响,所以除了实体法的确立之外,还需要程序法辅助。与之不同的是经济法的诞生,其诞生的时间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综合时代”,表现的突出特征是法律与程序法相结合。专业观点是经济法已形成自足性特征,这是由于经济法规定,所调控的主体是按照有关程序规定,完成立法和执法工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被调控的市场主体按照程序规定取得权利。

2.3 民法与经济法的运行特征分析

民法的运行主要针对司法职业,经济法体系的运行,主要是在管理方面。但结合眼下的实际情况,经济法的司法权必须兼顾公共利益和对行政领域的干预,单一的实体规程或程序规程是行不通的,需要两者实现有机结合,产生自给自足的共性,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将负责监管的行政机关转变为执法主体,这是显著的行政性特征。

3 结语

总之,民法和经济法既是独立的,又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就目前情况来看,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既可以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又能相互补充。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协调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经济法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刘民.刍议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8(09).

王小虎.民法、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从发展轨迹和调整对象角度思路构建[J].职工法律天地,2018(20).

张萃婷.浅析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J].科技视界,2017(31).

王宏军.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07).

谢亚超.论中国经济法与民法关系[J].才智,2014(28).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范文第2篇

1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让问题意识一直相伴

喜欢问问题是小学生的天性,只要教师注意呵护学生的童真,他们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为什么? ”,保持这种状态,他们就会对未知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能嫌麻烦,发现孩子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就因势利导,及时引导他们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例如三年级数学复习时,教学呈现了一个体育商店商品出售的画面,上面有一些常用的体育用品的图及价格。

师:从图上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个篮球65元,每盒乒乓球18元……一盒乒乓球有6个。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

师:这个问题还可能怎么问呀?

生1:一个排球比一个篮球便宜多少元?

师:对。还有吗?

生2:一个排球和一个篮球相差多少元?

师:很好,还有呢?

生3: 一个排球的价格再加上多少元就和一个篮球的价格一样了?或者一个篮球的价格去掉多少元就和一个排球一样了?

师:嗯,非常好! 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去提出同一问题?

实际上述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了另外几种不同的方法表述了这一个意思,这就把问题引向了深处,学生也会觉得,原来还可以这样问呀!

2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喜欢解决问题

不论是提出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需要具体的数学情境。现在很多教师也都喜欢创设问题情境,因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思维状态快速聚焦到教学内容上,使得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合理的情境创设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例如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创设如下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 (播放,故事的大意是大象、兔子、猴子、野猪四大家族准备在美丽的森森里举办一个晚会。筹备组准备也这次活动留个资料,当时他们只有一台录音机,负责接待的狮子就在喇叭里向大家报着参加活动的人员情况:

“老虎大王到了,请欢迎! ”

“野猪先生到了,请欢迎! ”

森林里一片欢声笑语。大家来的差不多了,这时大象厨师要准备点心了,可每种动物来了多少? (故事结束,出示:每种动物来了多少只? )

师:大家能帮助大象厨师解决这个难题吗?

这时,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说再听一遍录音把它们记录下来;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里每人记一种动物;有的学生补充说,用“正”字法记录比较好。于是老师采用了学生的方法,采用小组分工的形式,边听边记……

这个故事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还抛出了大象厨师有困难,需要大家帮助这个问题,学生更是积极响应。

3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通过实践、内化、感悟这一过程慢慢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除了关注结果的正确性外,更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学生思维深度参与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会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发展。例如,教学数学列表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时:

出示一些常见的表格

师:同学们平时见过这些表格吗?

生:见过。

师:这些表格有什么好处?

生:使得数学信息一目了然,而且很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出示问题:小军了买4支笔,用去24元。小刚买7支,用去多少元?

师: 你能把小军和小刚买笔的支数与用去的钱数填在表格里吗?

学生尝试完成,然后交流,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体会列表对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列表策略的内涵和意义。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了解已有数学信息, 理解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数量关系等基础上,选择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未知信息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完成新学的数学知识或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由已知到未知是提出问题,由未知到已知是解决问题,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学中只要教师多关注,多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定会不断提升。

摘要:提出问题是由已知到未知,解决问题是由未知到已知,教学实践中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学中只要教师多关注,多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一定会不断提升。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范文第3篇

1 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以前, 长期流行于世界的口号是“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人们仅仅是想征服与控制大自然, 却从未考虑过保护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直到Rachel Carson看到了DDT杀虫剂对鸟类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于1962年以此出版科普书《寂静的春天》, 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寂静的春天》在美国的问世, 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 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 从而促成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各国签署“人类环境宣言”。首次把“行动、环境、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放在一起考虑发展问题, 人类从此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1983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成立。直到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上, 出版《Our Common Future》,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 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同时又不损害其子孙后代满足他们将来需求的发展”[3]。1992年, 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4], 把“可持续发展”从全球性的理论共识变成了全球性的实际行动。

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领域,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不同学科给出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不同的领域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理论, 这些理论在它们各自的领域都是正确的但如果将它们统一到可持续发展这一领域却可能只是部分正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要求它能够辨别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共存与和谐发展, 是源于实践并又能指导具体实践的。

由23名世界著名可持续发展研究者于2001年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Sustainability Science》, 整合与提升了现有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性科学 (Sustainability Science) 的概念, 使可持续发展从思想走向科学, 最终形成协调和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2 可持续性科学的概念与核心问题

可持续性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又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和技术, 在近十年来极富活力。它需要综合不同学科来共同探讨一个主题:致力于研究不断变化着的自然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可持续性科学探索和解决这种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认识到仅理解自然与社会系统的单个组成部分是无法充分理解这些系统本身的。可持续性科学也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和谐状态, 而是一种过程, 这一过程使得资源的利用、投资的方向、技术的发展以及体制的变化与现在和将来的需求达成一致。

可持续性科学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环境与经济的问题, 即人与自然资源及经济利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持续性科学将整合这些问题, 从理论上提出依据, 在实践中找到指导方法, 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科学认定“世界目前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为寻求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可持续性科学的倡导者们在当时就提出了七个核心问题: (1) 自然与社会动态的相互作用——包括时滞和惯性——如何才能更好的纳入到现有的地球系统、人类发展和可持续性的综合模型与概念型框架中? (2) 包括消费和人口的环境与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如何影响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 (3) 在特定地区、特定生态系统类型及人类的生存模式下, 是什么决定了自然-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力? (4) 能够确定指示自然-社会系统严重退化, 使风险显著增加的、具有科学意义的“极限”或“边界”吗? (5) 什么样的系统激励结构——包括市场、规则、标准和科学信息——能够最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内在力量, 从而使自然-社会间的相互作用走向更可持续发展的轨迹? (6) 对当前关于环境和社会状况的监测与报告系统应该进行怎样的集成和拓展, 使其为实现向可持续性转变提供指导? (7) 现在的研究计划、监测、评价和决策支持等相对独立的活动如何能被更好地集成到适应性管理和社会认知系统当中去[2]。

3 结语

可持续性科学通过整合社会科学以及一些基础科学的理论知识,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决策, 这些知识必须通过学者和实践者的合作来产生。可持续性科学同时包含了一切时间尺度, 过去、现在以及将来, 过去发生的我们已经看到, 并在努力适应与改造, 而现在的境况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可能就会消失不见。世界一直在不断的变化, 我们所关心的是, 将来它会变成什么样?或者说我们希望它变成什么样?可持续性科学这一新的科学体系的出现旨在理解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它需要有新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的体制, 如果能够加强其解释能力, 可持续发展将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摘要:面对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资源迅速枯竭的窘境, 可持续性科学已经成为人类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并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可持续性科学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背景提出的, 旨在解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背景及历史, 其次概述了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七个核心问题, 以期能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促进新的解决办法的发现。

关键词:可持续性科学,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Lele, 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acritical review[J].World development, 1991, 19 (6) :607~621.

[2] Kates, R.W.et al.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Sustainability science[J].Science, 2001.292 (5517) :641~642.

[3] Brundtland, G.H, M.Khalid.Our com-mon future, 1987.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范文第4篇

(一)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在市场的激烈角逐中能最后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其最早来源于名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美国战略研究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麦哈尔在1990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 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章。该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近年来, 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也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做了诸多的定义和说明, 但都是各执一词, 至今未有一个较为准确或者说权威的解释。综合各个学者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同观点, 我们得出以下两点认识。

1.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某一种单项能力, 而是一整套能力。

麦肯锡咨询公司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曾做过这样的定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 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整合性, 它不单单是指技术上的技能, 也有知识上的技能, 而且是各种技能的互补和结合, 显然是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项能力, 而是一套能力。

2.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有层次之分的。

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使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与竞争对手相比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这种竞争力并不单单只适用于某一行业或是某一类企业, 而是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 同样的, 中小企业也可以具有其核心竞争力。所以说, 核心竞争力是具有层次性的。

(二) 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1. 价值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通过市场的检验来实现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只有满足市场的需求, 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才能实现其价值, 使企业获得利润。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突显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使其产品和服务更加的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从而扩大销售和市场份额, 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说,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

2. 稀缺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稀缺性是指其的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 试想, 如果企业的核心能力很容易就被其他企业模仿或者说被其他的能力所替代, 那么该企业在市场上的长期优势就很难维持, 这样的话, 生存尚且是个问题, 又何图发展呢?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然是难以被模仿和替代的, 即它的稀缺性。

3. 系统性。

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 系统运作的整体,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又是一整套的能力, 而这一整套能力要发挥其作用, 也需要系统的运作, 所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同样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4. 延展性。

一个企业需要依靠其核心竞争力才能生存乃至发展壮大, 而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 如兼并和收购、多元化等, 此时被兼并收购的公司在成为该企业的一部分后也会逐渐拥有其核心竞争力, 并且会能动的去运用这些能力, 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5. 持久性。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其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是必不可少的, 这里的持久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直到永远的, 而是说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企业的成长经营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更加的趋于完美和难以取代, 从而维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一)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态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渐走向完善, 我国也有不少的企业建立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企业间的竞争也更多的是为了短期的生存而展开的浅层次竞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体来说呈现以下的态势。

1. 存在短期行为。

由于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诸多压力, 我国的许多企业只能着眼于当前利益, 以求生存, 所以它们依靠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所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非常容易被模仿和替代, 自然也无法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企业的这种短期行为是企业缺乏长期经营理念和长远眼光, 因此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

2. 资源的稀缺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需要依靠创新和一系列的管理和开发能力, 而这诸多能力都来源于高素质的人才, 中国企业缺少的恰恰是人才, 即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同样, 教育不完善导致了人才的稀缺, 技术和管理的不足也使得信息缺乏, 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环境因素缺乏。

3. 外部依赖性。

由于人才的缺乏, 使得中国企业大量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人才, 缺少相应的技术开发和人才培育, 同时信息的不完全使其不得不从国外公开渠道获得残缺的信息, 这些企业对外部的依赖是企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二)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的主要方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作用已经众所周知, 所以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也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核心竞争力是一整套的能力, 故而其塑造也要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来进行。

1. 建立企业愿景、经营理念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从建立开始, 长期积淀起来的企业价值观, 它对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员工培养以及企业众多职工的行为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要想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集体意识, 就要建立企业员工的共同愿景, 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 建立起自身的企业文化。

2. 组建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团队。

企业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效率, 因此拥有高效的管理团队和健全的管理体系也是建立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可以做出更多, 更准确的决策, 避免出现方向上的错误, 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失利, 从而维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 培养和吸纳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

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不可缺少的就是技术人才, 具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和才能的人在社会上可谓少之又少, 所以对这些人才的培育和吸纳更显得重要。

(三)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中的主要问题

1. 企业不重视培养核心竞争能力。

中国很多企业在观念上不重视核心竞争力, 他们有的采取多元化战略, 分散企业所拥有的资源, 无法形成企业的核心业务, 注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还有一部分企业盲目购买其他企业的核心产品, 进行组装销售以扩大市场, 根本不注重开发本企业的核心产品, 由此造成多数企业甚至不少大型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2. 企业形象内外不一致, 难以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

当今社会上, 诸多企业都会选择广告宣传、报纸杂志等媒介来作为其建立品牌、知名度和扩大市场影响力的手段, 但是也因为如此, 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宣扬的企业品牌和理念与实际行动总是大相径庭。

3. 劳动力素质低, 技术创新能力差。

一方面, 企业对于技术层的员工制定了很多严谨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 严重束缚了其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新的产品和技能, 而且大多数企业并不注重对于科研技术和人才的引进, 甚至很多企业多年如一日守着陈旧的设备, 不懂得对其进行改良;另一方面, 企业内部缺少相应的对于员工创新的激励措施, 缺乏相应的创造氛围, 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 这也是很多员工宁愿选择老老实实工作, 而不积极钻研创新的一大重要原因。

4. 获取信息能力差。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企业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世界市场, 稍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其他的企业赶超, 所以对于世界市场信息的把握变得尤其重要。信息就像是企业的血液, 信息系统更是成为企业员工之间, 企业同消费者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然而, 现代人有很多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 信息缺乏、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的情况让很多企业与市场机会失之交臂。

三、提升核心竞争力塑造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 深化企业改革, 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在现在改革开发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要保持生存并且求得发展,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就要加强市场竞争意识, 积极参与竞争, 引进新的管理方法,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同时重视企业竞争力, 以建立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 培育核心技术、推进技术创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更离不开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要求企业必须重视技术创新, 并且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从而应用于企业的新产品新服务。放眼世界, 许多国外企业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 他们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技术创新, 在同中国企业进行合资的时候, 更要求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 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各国的先进技术, 进行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来培育核心技术, 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 重视人才, 发掘和培育人才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人才的竞争, 谁拥有的人才越多, 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知识大爆炸,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产品和服务迅猛更新换代的时代,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不得不依靠那些掌握先进知识, 拥有高新技术的各类人才。有了人才, 企业才能进行新产品核心服务的研发, 没有人才, 只能坐以待毙。可见, 企业不得不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吸收和培养。

(四) 通过兼并、收购和联合等方式, 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

借助外部企业的力量是企业迅速建立起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而兼并、收购等方式更是企业快速扩大规模, 进入其他经营领域的有效方法。面对市场上的各行各业, 以及迥然不同的技术, 一个企业无论多么强大, 也不可能做到在各个领域都具有优势, 这就需要借助外力来帮助自己。并购的方式能够帮助企业中心整合内部资源, 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 建立新的经营体制, 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竞争力的目的。因此, 这也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 建立学习型的企业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最佳的组织形式, 学习型的组织提倡组织内部的学习, 通过互相学习, 技术人员可以掌握更多的技术, 注意到自己的技术缺陷, 管理者也可以更好地掌握下属的情况, 以提高管理水平。同时, 学习型组织还提倡向其他企业学习, 这样不仅可以学习到其他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品牌营销手段, 提高自己的经营水平, 同时也可以相互学习, 共同促进, 有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

摘要:当今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 一个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生存立足, 在众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建立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就必须寻找一种能使之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匹敌的能力, 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塑造,创新,提升

参考文献

[1] 谢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4 (6) :91-96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范文第5篇

根据文献研究可知国外对价值观较早定义的是在1951年, 学者Kluckhohn将对事物是否“值得的”看法, 能够影响人们的选择和行为, 称为“价值取向”;1973年学者Rokeach将价值观的概念深化为一种信念, 它使得主体会选择最可取的方式行动[1];1980年Hofstede认为价值观是对事物偏好的心理状态[2];1999年, 学者Schwartz认为价值观是心里倾向, 引导主体对事物进行评价和选择[3]。国内对价值观的定义是“价值观是个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了个人家园的核心部分, 是个人自我意识的核心内容。共同的价值观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价值目标、价值理想、价值信念, 为共同体成员间的复杂交往提供了调解手段, 从而使整个社会共同体处于一种和谐的秩序之中。”[4]综上所述, 价值观是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行为准则, 是人们行动的指南针。

核心价值观在各种价值观中处于核心地位, 不论哪个时代它都对国家和公民的意识形态起着领导与支配的作用。封建主义社会时期, “仁义礼智信”就是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核心价值观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内容;当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主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24个字不仅凝练的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 更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理论指导。

二、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价值观念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价值目标的制定和引导又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 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国内和国外都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压力与考验, 为适应国情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国营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是实施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 城乡交流和内外交流。这使得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恢复与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民政权的不断巩固, 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逐步实现, 使得人们的奉献精神与研究热情从经济领域开始向价值观领域进行思考, 比如人们将个人价值和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多少相联系, 认同不计金钱和报酬只求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的思想, 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重新定位自己、反省自己、改造自己的观念等等。

第二阶段:1978年至2000年, 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使得经济体制由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转向集约。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化导致了这一时期思想观念的交错混杂, 使得建国初期形成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与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首先是对金钱价值的认识。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宣扬“重义让利”, “文革”时期更有“富则修”的论调,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条件不富足的基础上, 形成了“吃大锅饭”的均衡主义思想, 因此, 无法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而改革开放以后, 先富带后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此拉开了差距, 多劳多得, 不劳不得的发展现状迫使人们不在坐以待毙, 而是报以对工作和金钱的极大热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加以奋斗。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 建立可持续发展和“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的观念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特别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再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次凝练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而更加明确地凸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方向, 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公民道德的基本准则。

三、价值观念的塑造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

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价值观念的变迁, 价值观念的塑造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 农业大国, 一个经济在农耕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家, 其相应的价值观念也是重农轻商, 而经济的发展在这样固步自封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势必发展缓慢、甚至随着世界的发展, 时代的变迁, 出现凝固、僵化和停止不前的状态, 一个农业大国中形成的封闭、狭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历经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挣扎已经无法承受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经济市场主体的创新和经济人的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倡导下, 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既要兼顾与环境、资源开发的协调又要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其次, 市场经济主体在“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倡导下, 既要克服狭隘的民族心理, 在全球化趋势下, 兼顾国家经济安全, 保有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 又要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 在多样化的文化和复杂环境下不断地求创新、求发展, 在自由平等和公证法制的竞争环境中取胜;最后, 经济人要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倡导下, 将爱国理念和敬业实践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个体的生活工作当中, 诚实做人, 诚信做事, 注重对自身品格修养的培养, 树立“以人为本”, 重视诚信建设的价值观念。总之,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渗透在当代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不仅对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摘要: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至今已有九年时间了, 这九年间, 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都在以快、准、稳的发展速度推进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繁荣发展推动价值观的变迁与思考, 而价值观的思考与定位又对经济发展起着反作用。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可知, 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价值观念的变迁, 价值观念的塑造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Rokeach M.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M].New York:Free Press.1973.

[2] Hofstede.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New York Me Graw-Hill.1991.

[3] Schwartz.Shalom H.A Theory of Cultural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

[4] 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 陈春英, 王石宁, 李贵岭.市场经济发展与价值观念变化[J].社会科学论坛, 1997 (3) .

[6] 张军.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价值观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 2000 (1) .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西藏;藏中核心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

一、有关西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文献综述

西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自29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了不断调整,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开发战略。20世纪80年代末,西藏自治区提出了优先开发“一江两河”流域的战略,并于90年代初正式实施这一开发战略。在西藏自治区“九五”计划中,提出了“以沿边、沿路、沿江为开发轴线,实施据点式开发,轴线延伸,建成中、东、西、北四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在西藏自治区“十五”计划中,按照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级决策的构想,提出了“一点三线四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西藏自治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根据西藏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的不同要求,提出了构建各具特色的中部、东部、西部三大经济区,并进一步指出要把藏中经济区建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核心经济区,推进三大经济区的协调发展。

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对西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孙勇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西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实施中心开花,一点、两面、三线,由南到北的大三角形发展极方案。洛桑·灵智多杰和张可云教授(1997年)根据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理论,确定了西藏增长极的基本等级体系:第一级为拉萨市,第二级为日喀则市、昌都,第三级为那曲、泽当、八一、下司马·帕里、樟木·充堆等共六级体系;并指出了西藏区域经济增长轴主要以雅鲁藏布江和318国道(林芝-聂拉木段)为主。王天津、罗绒战堆、格桑卓羁(2002年)指出:应当选择关键性区域,相对集中布局生产力诸要素,建成若干具有较高投入产出效益的规模经济基地;并进一步指出“一江两河”和“三江流域”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心战略。赵曦教授(2005年)提出了支撑西藏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的生产力布局战略结构,即以纵向的青藏铁路和横向的拉萨至日喀则、拉萨至林芝高等级公路形成“丄”形生产力布局骨架,以城市发展为依托,构建以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极,以“丄”形轴线和交叉节点为中心构建完善的区域经济网络和城镇发展体系,带动整个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西藏“三大经济区”为视角,以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产业集群化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提出以拉萨带动日喀则、拉日领跑藏中、藏中辐射全区的总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进一步对积极构建藏中核心经济区,推进西藏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和对策进行探讨。

二、构建藏中核心经济区的可行性

1 藏中经济区的基本概况

藏中经济区是西藏开发历史最早的区域,该经济区除那曲外,气候较温和、地势较平坦、海拔较低,具有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从表1表2数据可以看出,藏中经济区是西藏经济区域的主体部分,是西藏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其在经济地理位置的临近性,决定了构建藏中经济区极具可行性。事实上,藏中经济区在西藏区域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是西藏区域经济的“心脏”。

“注:本文中涉及到的图标、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2 经济基础设施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经济基础设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藏铁路的通车、林芝机场的正式通航以及印度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开,通,使藏中经济区基本上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以青藏铁路为主导,以川藏、青藏、中尼公路为骨干的交通运输网。随着拉萨至日喀则然后通直亚东、拉萨至林芝铁路支线的开工建设以及贡嘎、邦达、日喀则和平机场的改造,这种包括铁路、公路、机场、管道、普通运输干线在内的立体式交通运输网络,必将促使区内、外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向核心经济区域集中,以便发挥出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3 资源禀赋方面

藏中经济区内,尤其是“一江两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富,是西藏粮油的主要产区。区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拉萨地区已发现的矿种有铁、铜、锌、大理石和地热等20多种;日喀则地区已发现铁、铅、云母、水晶等14种矿种;那曲除拥有丰富的畜牧资源外,还拥有丰富的钾、锂、硼矿、天然碱、湖盐、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林芝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此外,藏中经济区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些具有独特优势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加快藏中经济区的发展,形成特色产业带提供了先天条件。

4 科技教育方面

藏中经济区内的拉萨市的科技教育水平在西藏自治区中是最高的。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显示:西藏自治区在6周岁及6周岁以上受教育人口中。具有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9962人、340人,其中藏中经济区分别是9144人、296人,仅拉萨市分别拥有6406人、217人,分别占西藏自治区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总数的64.3%和63.82%。藏中经济区几乎拥有了全西藏绝大部分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这对加快藏中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创新能力强、辐射面广的经济区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5 政策方面

签于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乃至低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中央给予了西藏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从1952年至2004年,国家给予西藏财政补助为9697544万元,占西藏财政总收入10337496万元的93.81。尤其是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式,对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加速器”作用。

三、构建藏中核心经济区

1 规划为先,加强协作

其一,大胆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的成功经验,尽快成立藏中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委员会或协调小组,就该经济区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建设、特色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区域市场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进行协商规划,其二,依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科院、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等科研院所,就关于藏中经济区外内合作问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达成共识,为藏中经济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提供长期的交流平台。

2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特色产业建设

(1)藏中经济区拥有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藏”字号产品,把产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最佳途径

就是发展特色产业。根据藏中经济区的区情,以特色农畜牧业加工业、特色旅游业、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和优质矿产品加工业为依托,形成几条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产业带,如青藏铁路牦牛产业带、“一江两河”流域优质粮油产业带等。

(2)加快藏中经济区的第一产业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或农产品行业协会+基地+农户”为依托,将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农畜产品的科技含量,延长农牧产品的产业链条,促进农牧业走上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藏中经济区的第二产业发展要抓重点。主要是依托经济区内的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一批竞争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原绿色生物产业、藏医药业、优质矿产品业等,形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拳头”产品。

(4)藏中经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旅游业的大发展。必须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依托西藏文化资源的神秘性、原始性、高原性、宗教性等特征,走出一条“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带文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不断开放旅游市场,拓宽旅游区域,形成高原品牌形象突出、设施配套齐全、服务水平高的大旅游产业体系,以带动藏中经济区的相关产业发展。

3 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藏中经济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从区内生产要素分散、市场规模小、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有限的区情出发,积极构建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交通枢纽型、农牧业综合型、特色旅游型、边境口岸型等多元化的城镇体系,特别要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要坚持规划为先,在规划时要与新农村建设和农牧民定居工程、生态搬迁工程有机结合起来。要不断强化基础设施,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特别要不断增强拉萨市、日喀则市两个双核城市在藏中经济区内的辐射能力,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文化流为纽带,实现资源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4 坚持制度创新,为藏中核心经济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构建藏中核心经济区必须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进行创新。藏中经济区非正式制度的创新主要是思想观念的创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藏中经济区各族人民的商品经济观念、市场竞争观念有所转变,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距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在藏中经济区内必须进行思想大解放,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西藏区域经济的大发展。

“注:本文中涉及到的图标、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责任编校 夏 冬)

上一篇:励志人物范文下一篇:产品经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