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革的理解范文

2024-03-12

对改革的理解范文第1篇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观念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纵观我国古代爱情诗词,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审美特点、审美精神、有美要求的不同,其爱情诗词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先秦时期,尽管妇女越来越受到社会、家庭诸方面的贬抑约束。但自由宽松的古风仍有遗留。在婚姻方面虽然已经有了买卖婚姻的萌芽。但那时男女之间还保持着较多的自由。《丈周礼· 地官》说:“ 谋氏掌万民之判,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 于是也奔者不禁, 若无故而不用命者罚之。” 例如《诗经》 中有相当一部分爱情诗表达两性之间的关系都是热烈、质朴而大胆。如《郑· 秦消》 和《陈· 东门之粉》。前者写郑国上巳节青年男女邀伴春游, 互相调笑。最后赠之以“ 芍药” 以示相好;后者表现陈国习俗酷爱歌舞, 青年男女借舞会自由寻找配偶, 两首诗合起来就仿佛是古代男女交游的风俗画。(王· 木瓜夕、丈郑· 捧兮)写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结下姻缘, 或互赠定情物, 或邀歌对唱, 表白相互之间的爱慕。《召南·野有死畜》、《郑· 野有蔓草》都是写男女不期相遇而结合,带有很大的原始味。甚至女子有时还敢要挟男子:“ 子惠思我, 寨裳涉漆。子不思我, 岂无他人? ”这些爱情诗表白内心的喜悦或苦闷都是坦诚而直率, 绝不扭泥作态。在“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的相思中, 在“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的会见时, 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显得那样无拘无束。这充分反映了先秦时期劳动人民纯洁的内心和开朗的性格。

到了汉代, 由于儒家思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 三纲” 中“ 夫为妻纲” 的思想逐渐盛行,男女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西汉刘向的《古列女传》到东汉班昭的《女诫》, 女教书也相继问世, 妇女在这种封建纲常的侄桔下地位更加低下。所以在汉代爱情诗占相当篇幅的乐府诗中, 我们很少读到像《诗经》的“ 国风” 中所常见的那种轻松愉快的男女相悦之词, 虽然偶尔也有“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 汉乐府《江南》) 那种欢快的爱情, 但更多的是怨女的悲泣和抗议。例:《有所思》写女主人公听说所爱的人变心后, 遏止不住的心头怒火。

从三国鼎立到唐取隋而代之,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是儒学的衰微期。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中, 一些文人尽可以适情任性, 倾吐块垒, 表现真情, 在那数不清的魏晋南北朝隋唐诗词家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触摸到作者胸中那跳荡的追求情爱的激情。尽管内容上常有讽喻寄托, 但如果没有两性生活的真实体验并坦率地诉诸笔端的勇气, 是断然写不出来的。他们渴求那种两性融洽和谐的生活, 他们写闺情室思, 写游子羁旅分离之苦, 写男女相娱之欢, 他们珍惜现实生活愿及时行乐, 不愿受封建礼教的羁绊约束。

南北朝时的乐府民歌就表现出了对爱情的赤裸裸的大胆的抒写。如《读曲歌》:“ 打杀长鸣鸡, 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 一年都一晓 ”对爱情的渴盼之心跃然纸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 思想也空前活跃, 两性之间的交往更加自由, 如无填与刘采春, 陆羽、刘长卿与李冶等都是诗词酬唱的诗侣挚友。正是这种空前的妇女解放的时代, 才使唐代的爱情诗词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基调。那里有“ 海上主明月, 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的遥相思念, 有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 刘禹锡《竹枝词》) 的绵绵恋情, 有“ 顾我无衣搜尽筐, 泥他沽酒拔金钗” 的夫妻间的深情厚爱。有“ 巴山夜雨” 、“ 西窗剪烛”式的家庭温馨„„像“ 两小无猜” 、“ 人面桃花” 、“ 青梅竹马” 、“ 相思红豆” 、“ 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这些爱情的美丽词语或典故均出自唐代文人笔下。

宋代开国一方面是皇帝公开号召功臣们纳妾押妓. 另一方面是理学俨然要求人们 “ 存天理、灭人欲” 。这仲矛盾的社会现实使得宋代的爱情诗词既情真意切而同时又萎靡哀怨缠绵。例如:“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 (晏殊《蝶恋花》) “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 “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分》) “ 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江城子》)“ 花自飘零水自流"( 李清照《一剪梅》)等等,这些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大都是高楼西风、庭院深深、门掩黄昏、泪眼问花、寒蝉凄切、晓风残月、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千里孤坟、暮霭沉沉、幽阶苔生„„通过这些冷落凄凉的意境, 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孤寂落寞的情怀,从而使宋代的爱情诗词显得那样的缠绵酣杨而又惆怅伤感。

对改革的理解范文第2篇

从经济学上看,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其本质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权力参与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为什么要报考财政部门 之所以报考财政部门,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我的家庭原因,父亲81年保定商校毕业后进入县财政局工作,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可以说我从小就成长在财政工作的环境里,耳濡目染的接受了很多财政方面知识的熏陶。第二是我的个人经历;大学选择的专业是经济管理系的会计学,毕业后分别在教育局计财股和财政局预算科工作,近期借调在财政厅国库局。这两点经历,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所从事的财政工作在国家管理工作中及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让我作为财政人,能工作在财政第一线,为财政事业贡献自己微薄之力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关于绩效:

绩效,就是效益、效率和效果。预算绩效管理,就是以绩效理念贯穿到预算管理中的全过程,管理的所有活动都以结果为导向,以提升绩效为目标,追求效益、效果、效率的最大化。

支出绩效不仅包括资金的效益,也包括政策的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同时还包括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政治效益等多个方面。从本质上说,支出绩效反应的就是政府绩效。

将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的全过程,目标是强化支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行政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

支出管理新机制的核心思想和主体内容概括讲就是“五有”: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

“改革统揽”,就是突出改革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和财政管理的全过程,以改革的思路谋划发展,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工作,以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全面深化财税改革推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绩效导向”,就是将绩效理念引入财政管理全过程,构建以标准化管理为依托、以绩效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现代公共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采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使用绩效。强化绩效理念。把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个环节,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意识。

“科学规范”,就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遵循客观规律。

对改革的理解范文第3篇

高考报志愿时意外地进入了测控专业,可我那时对测控一无所知,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测控这个词。经过快三年的学习,如今我已是测控系一名大三的学生,这期间的学习和实习经历让我对测控专业慢慢有了了解,下面就来谈谈我对测控专业的认识过程。

大一那年刚进西电时,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跟父母一起参观这所我心目中梦想的天堂。当我们来到工程训练中心,测控系的学长学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那里,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以往的一些学长学姐们制作的机器人,有声控舞蹈机器人,体感遥操作机器人,具有语音交互功能的机器人头部组件等等,这里面的很多机器人都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看着学长学姐们熟练地操纵着这些灵巧精致的机器人,我的心里惊叹不已。以往都是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机器人,没想到跟我同校的这些学长学姐们竟然能够亲手做出来!从此,测控专业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学习如何制作出这些智能机器人。

然而,专业课大三才开始上,我们一开始还是学高数、英语、 大学物理、C语言这样的公共基础课,测控专业到底是学什么,我的心里几乎还是一无所知。大一的下学期时,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主要是来制作手锤。实习中我们接触了钳、车、铣、数控等工种。手锤分为锤头和锤柄两部分,要按照图纸分别进行加工。制作手锤头要用到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攻螺纹、套螺纹等技术,手锤柄通过操作车床加工,最后再将手锤头跟手锤柄组装好。这次金工实习很好地培养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虽然有些辛苦,但是当我们亲手做出了一把手锤时,心情还是很喜悦的。这次的实习把我们的理论应用到了实践中,也对我们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大一大二的两年中,学校还为我们开设了物理实验,而我们学习的课本也大多与物理和数学有关,如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等等,让我悟出了,数学和物理的学习对于测控专业是必要的,学好它们是学好测控专业的基础。大二的下学期时,我们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电装实习,这次实习主要是制作收音机,制作的过程中用到了锡焊技术,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元件的插放、烙铁的使用、正确的焊接方法。当收音机做好后再对它进行调试。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 一些基本技能和操作,对我们以后的产品设计制造有很大的帮助。

进入大三后,我们上了一些专业课,如电子测量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新技术等,更加深了我们对测控专业的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通过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它包含测量、控制还有仪器仪表这几个领域的内容。上大学以前,我以为测控就是测量物体的长宽高还有面积体积什么的,可进入大学后发现,这种想法是很浅薄的,我们的专业实际上是很高端的,激光、纳米什么的都是我们测量的范围。通过学习,我发现测控专业还是很具有方向性的,虽然它涵盖的范围很广,也很杂乱,但它与我们学习的这些基础知识也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尽可能早地接触专业知识。大一大二的时候上的基本都是一些公共基础课,并不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很多同学上大学两年,都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专业到底是做什么。除此之外,理论知识固然重要,而实践更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更助于我们理解专业知识,所以应在课余多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还有就是,很多同学在毕业后 应聘工作时发现他在大学里学的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跟单位对专业的要求是脱轨的,大学里开设的一些与专业关系不太大的公共基础课占用了学生的时间而他们学到的专业相关知识却很少,使得他们在应聘工作时遇到很多阻碍,因此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

对改革的理解范文第4篇

工匠精神是一种信念、执著和信仰,是一种对工作的坚持,是一种修炼方式,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是提升个人价值的双赢。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下面是我的几点感想。

一、怎样才能具备工匠精神?

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近百年来的历史演进,外族入侵,内战纷争等各 种动荡因素,中国所存留下来老的企业所剩无几,没有能够很好的延续和传承其优良的传统。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心中只有一个观点,无论你使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赚到钱,那就是成功。对于产品,只要能卖出去,能赚钱,就是本事。

工匠精神应该是精益求精,对每一件产品都要精雕细琢。把自己的产品视作有生命的,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几近苛刻,能做到99.99%,绝对不会做到99.9%。使自己的产品能达到最大的寿命极限,能留芳百世。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不考虑利益的得失,这才是工匠精神。

国人在金钱的诱惑下,许多人变得浮躁,一心只为赚钱,这就是目前中国的现实状况。首先,应从改变大家的观念入手,使大家都能沉下心来,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不但是为企业创造利润,同时也是做自己的事业,做自己的业绩,做自己的作品。这才是工匠精神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前提。

二、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

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对每一个产品,每件事情都能有严谨的工作态 度,才能精益求精地、精雕细琢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工匠精神,往小的说,可以使自己的事业做好,做精,多而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得以提高,使自己的经济状况得到更大的改善。往大了说,可以振兴我们的民族企业和品牌,能让我们的产吕在世界上能有一下精品的好口碑,才能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才能强国,才能真正的复兴。

中国的玉器雕刻家,从选料开始,能选到一块能够适合雕刻的毛石,是多么的不容易,选好料还要精心设计,光是设计就需要好长时间,需根据玉石质地和纹路,来设计雕刻题材。如翘色,还需设计的精巧,让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件大的作品需几年,或者十几年才能完成。每件作品都是艺术家赋予了它生命,这就是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三、工匠精神也是一种信仰

对自己制造的产品和所做的工作,每一个细节和过程,都是一种享受,都能 使心情无比的愉悦。能够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来做同一个事情,依靠自己的信念,做到极致。看着自己的产品不断完善、改进,最终达到高技术标准考验。这就是一种信仰,一种对精工细作的信仰,对工作过程乐趣的信仰。信仰我的产品是全世界最好的,我工作过程的享受是其他人做不到的,是别人学习的标杆。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对改革的理解范文第5篇

这次我很有幸参加了2017年“国培计划”网络研修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教育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能力。而且很荣幸地结识了许多好邻居, 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并同他们进行了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交流,得到了他们的鼎力帮助。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她能有效突破时空局限,解决传统教训中的师资不足、经费紧张、课程资源缺乏等问题,缓解教师继教学时普遍不足的问题,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是现代教师的基本条件。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采纳。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拥护者和实践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以活动为载体,以语言交际为主线,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技术”的魅力。

一、创设学习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境性、真实性,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是的情景,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虚拟情境可以使学习内容故事化、情景化。

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学生和教师都是信心的来源,这种环境是可以由学习者控制的、允许学习者在特定内容领域里和验证假设的发现式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路径学习。

三、扩大和紧密学习共同体

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可形成“人——机——人”的三维互动形式。

四、为教师的演示教学

信息技术的高容量和集成性,使教师可以利用Word 、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简单的教学演示文稿,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本次培训中我们还学习了怎样制作微课,使课堂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兴趣第一。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语言又是相对抽象的知识。儿

童教学需要具体情境的支撑,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语言本身。具体而言,儿童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语言的具体或模拟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学习。必须为儿童提供可让儿童理解语言的内容、表达条件、语用情景的机会。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变的教学活动形式和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多种媒体的集合,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媒体:(1)文字和旁白;(2)图案和插画;(3)静态的照片;(4)图表和图形;(5)视频和动画;(6)音乐和音响。多媒体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重要特征是数字化及人机交互能力。它将计算机与表演艺术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因戏剧效果的加入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多媒体可以表示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可以模拟仿真,可以实现虚拟的世界。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这些教学优势,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它能加速学生感知过程,促进认识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对改革的理解范文第6篇

一个责任心强的教师和一个责任心差的教师都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只是程度的不同罢了。因此,我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中爱岗敬业这一条感受颇深。上小学时,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女教师,她即仁爱宽厚,又要求严格,她一直教到我们小学毕业。我那时对学习兴趣很浓,成绩优异。上初中时,我的班主任老师长得很漂亮,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他经常请假,害得我们班经常派代课教师,由于这个老师的不负责任,害得我们班到毕业考试,一半多学生不及格,就连我这个所谓最优秀的学生,物理也只考了50多分。上高中以后,我遇到了一名责任心较强的班主任老师,这位老师很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我刚上高一时,由于学校刚刚恢复教学秩序,学生都不知道学习,我们几个学生经常逃学,出去玩是经常的事 。有一天,班主任老师找到我,对我说:“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你很聪明,我听别人说你总逃学,那怎么行!你和别的同学不一样,现在国家给你们创造这么好的机会——考大学,你应当抓住这个机会。我希望你能把你的聪明用在学习上,将来能够考上大学。”老师的一席话,打动了我的心,是呀,现在这么好的机会自己一定要抓住。从此,我发奋学习。不会的题,经常跑到老师那里去问,老师总是耐心的解答。我的学习成绩也从此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高中毕业,我虽然没有考上大学,却考上了师范学校。试想如果没有那位高中老师,我可能会沉沦下去;如果没有小学学习的基础,我也不会考上师范学校;如果初中的那名老师没有耽搁我们三年,那我可能步入大学的校门,我们班可能会有更多的学生跨进高一级学府。当我也有一天,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之上,也成为了一名教师。从走出师范大门到现在, 28载春秋过去了,因为这情结,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不敢有半点松懈,兢兢业业的工作。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年树木,百年树人”线长久局长说过一句话:哪个行业都有废品回收站,惟独我们教育口没有。这话说得太对了。人生的机遇不可逆转,教师教书育人面对的是个个正在创建人生之路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我们也是家长,倾注于所有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教师肩上扛着千百家长的希望。职业赋于我们的使命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因为我们的言行会影响很多学生,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生活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教师应当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对每位学生的爱都是正直 公正 坦荡 无私的。我曾经教过好多名学生,这些学生的头脑不太灵活的学生问我问题,我总是非常耐心的给他讲解,一遍不会就讲二遍、三遍,四遍,直到他们学会为止。有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不好好学习,我总是耐心的教育他们。在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学生的特长,利用这些孩子的特长,增强自信心。经常鼓励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做任何一件事,只要认真努力去做了,肯定会有收获的。有一年,我教过的一名学生,数学很差,可是她的语文成绩却不差,我就鼓励她:你语文不差,数学肯定也会追上别人,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的数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28年了我把更多的心血倾注给了那些学习 较差的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从不离开教室,给他们补课。我深深地感到:我们教师的一个抚摸,一个眼神,一句问候的话语,一次简短的谈话,都可能改变一个孩子。我们也有义务、有责任去关爱他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去面对人生路上的各种挫折,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 授业 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是学生有形的榜样。我们要教会学生做一个正直公正的人,我们自己必须是一个公正正直的人,要学生不能弄虚作假,我们自己就不能弄虚作假, 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言行。古人云:”近朱者赤,近黑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形直”。在人类历史的苍桑流变中,老师承担着教化万民,培育万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重任。正如江泽民同志在谈话中说过”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师德高尚,都爱岗敬业,热爱学生,那么我们能教出更多正直的学生,我们的社会就更加让人感到温暖。

我知道一个老师只有爱心和耐心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一种艺术,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做教师的必须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个性鲜明。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站在一个高度去把握知识。我是一名老师,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要当一名成功的老师,我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管自己教哪一门学科,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方面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为此我精心钻研,使自己能够从一定的高度去俯视和把握知识,将知识深入下去,将相关知识的精髓掌握清楚,他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去创新,使学生得到能力和认知的提高。

精心备课是一个负责的老师最基本的行为,我备课,首先备知识,将要传授的知识按学生的认知特点排列,考虑怎样使知识能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我备课,也备学生,不同的班级,因学生个体的差异,吸收能力不同,吸收知识的梯度就会不同,我考虑得是怎样使他们在同一节课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我熟练掌握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提高。我希望自己做一个对历史,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老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越来越深深得会到这句话的份量。学生是我工作的对象,学生的成功也是我的成功,我为学生取得的每一份成绩感到欣慰自豪,我不管是在班主任的岗位上,还是在科任教师的岗位上每堂课我都精心准备,每个学生我都尽我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取得最好的成绩。

上一篇:店长基本工作范文下一篇:东风小康计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