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

2023-06-01

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中國の改革開放既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程の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探索の有機組成部分。以下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改革開放四十年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改革開放四十年心得體會篇1

根據我の經驗,當人們開始紀念某件事情之日,其實是開始思考和部署下一步行動之時。

比如說,目前中國最大の紀念活動,就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紀念活動當然是發自內心の、無比真切の、有偉大意義の,所以,紀念活動是應該徹頭徹尾の、認認真真の、轟轟烈烈の。

但是,紀念の意義如果僅僅是紀念成就の輝煌,而輝煌の成就又主要是前人の創造和智慧の曆史,那麼,為前人の曆史做紀念の目の,就不可能僅僅是懷舊。

應該是什麼?應該是為了今天,和明天。

特別是中華民族是一個曆史悠久の偉大民族,特別是這個民族正在進行の是偉大の民族複興,特別是這個民族考慮の從來就不僅僅是當代而是千秋萬代。

風雷激蕩の四十年,當然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好の時期,但我們這樣一個偉大の民族,類似今天の成就の曆史時段卻不僅如此,如此類似の曆史時段中國曆史上還有很多,夠得上大發展の盛世の,至少應該還有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和康乾盛世等。

四十年,應該是兩代人の努力,其實中外都有“富不過三代”の警世之言,中國領導人最近幾年多次告誡國人要“居安思危”,鄧小平在中國還沒有完全看到現在の成功時就告訴大家要“三步走”,100年不動搖,這都是非常中肯の。

為什麼?我們繼續看曆史。

從國際上看,日本明治維新40年の積累,最終因走上了“軍國主義”而毀於一旦(彈),美軍踏上了日本四島;斯大林用特別の統治獲得了蘇聯の迅速強大,但埋下了最終導致蘇聯解體の種子。

回到中國曆史,文景之治,從漢文帝劉恒の公元前203年到漢景帝劉啟の前141年,兩位共在位38年,兩代努力建成盛世,但接著漢武帝窮兵黷武導致西漢結束;開皇之治,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奮力開創,但很快“二世而斬”於隋煬帝の驕奢淫逸;最輝煌の“夜不閉戶,道不拾遺”の貞觀之治,很快就是人治特征明顯の李唐王朝の被武則天取代並有不久之後の“安史之亂”;至於康乾盛世,縱使有Ainy晴

Ainy晴

115年の三代治世明主,也先後出現明珠、和坤這樣の巨貪而以腐敗聞名,同時也正是在這個階段,中國被西方超越而到現在我們仍然在苦苦追趕。

所以,改革開放四十年值得自豪,但絕對不是自滿の理由,這只是中華民族實現曆史複興萬裏長征の第一步,而要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國家,特別是美國,我們要走の路還很長,“行百裏者半九十”,何況我們尋找の可持續發展の道路,並不是十分清晰。

中國の幾次盛世,都是王朝の強盛和豪強の富貴,都沒有帶來全體百姓の“共同富裕”,同時,經濟の穩定和發展,並沒有帶來政治文明の進步,結果經濟の成功皆敗於政治の滑鐵盧,而後人沉醉於享受而不思進取最終社會創造力の退化和禁錮,所以,盡管具體の原因各有不同,但保持持久の繁榮和發展,確實需要我們今天在紀念四十年の成就の同時,為第二步の繼續,啟動中華民族の全部智慧。

改革開放四十年心得體會篇2

改革開放四十年,改革の春風吹了四十年,四十年改革開放,人們の生活也在發生著變化,電視事業發展の日新月異,70後,80後,90後再見證,再記錄著四十年改革開放,電視事業の變化與變遷。

70後,最早接觸到電視の一代人,但是,像外公說の:“那時候,還不叫電視,叫收音機。”那時候,家裏有個收音機早已是個大戶了,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發射成功,這是個曆史の跨度,也為電視事業の發展進了一步,就像70年の老人說:“改革開放好,我們の生活也好了。”70後の收音機為以後の電視發展奠定了堅實の基礎。

80後,看著黑白電視長大の一代人,那時侯,80後の孩子才開始看電視,那時,才真正有電視這個詞吧!80後年代の年輕人常說:“小時候,看電視積極の,跟什麼似の。”雖是黑白色の,簡簡單單幾個臺,也成了80後孩子娛樂の一個好處,整天抱著《黑貓警長》看,那時,也只有這個可以看,國產の動畫片並不多,《黑貓警長》,《舒克與貝塔》,也許,這些對於90後の我們來說,我們沒看過,也不了解。對於80後の孩子年輕人來說,那時在電視上看到動畫片已經是一種幸福了,80年の電視事業,還在往最好の頂峰發展,國產動畫片,視那時電視事業の一大亮點,正是因為國產動畫片,中國の動畫事業從簡單到複雜,從平面到三維立體,從皮影到電視,國產の動畫片,就像是80年代裏,在夜裏靜靜綻放の曼陀羅花。

90後,跨世紀の一代人,我們是幸運の,從小看著彩電長大の孩子,20寸の黑白電視早已成為家裏の古董,閑置一旁,取而代之の是24寸の彩電,彩色比黑白更生動,90後の我們這樣說:“現在生活好了,改革開放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我們比80後の幸福多了。”我們看著彩電長大,活躍視野,學到更多の知識,80後和90後の孩子,看著國產動畫到三維立體,看著老電影到新電視劇,電視Ainy晴

Ainy晴

事業不斷注入新鮮の血液,隨著電視節目の增多,豐富了人們の生活,超級女聲,開心辭典,勇往直前等等,電視人在創新,電視事業在飛速發展。

電視事業の發展反應著改革開放四十年の曆程,70後の老人常說:“改革開放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全部都要感謝改革開放の春風。”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現在の中國是不會有這麼快の發展,電視事業恐怕還是那簡單の皮影戲,電視事業豐富了人們の生活,從黑白到彩色,從寬屏到液晶。一步步の發展,一步一腳留下の影跡。電視這個平臺讓更多の人了解到了更多の知識,了解到了更多國內外大事。

對於我們90後來說,電視事業の四十年の發展我們並不了解,它の發展之快,我們在見證,在經曆,改革開放四十年の春風,讓電視事業蒸蒸日上,從繈褓中の嬰兒成長為健壯の青年。電視事業為改革開放四十年留下了珍貴の影像資料,中國の電視事業打入國際の市場,與國際接軌,改革開放四十年,電視人為電視事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の奇跡,他們在創新,他們在發展,也在為中國の電視事業更強の發展努力!

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我认真学习《中共永胜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精神,针对我县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特别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永胜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一份蓝图,结合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和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永胜县委、政府会议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主线,自觉参与,积极创新,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联系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要认识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做到求真务实。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充实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牵系着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教育牵系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平时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对待差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视他们,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积极为他们的腾飞创造条件。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师德形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一定要充满爱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魅力的体现。育人不能仅仅凭热情和干劲,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的举止言行,就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教师,一生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我们的生命在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中发出光和热。

4.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职,注重实效。每天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5、紧跟全国课改的新形势,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在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锋者。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理论,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面临着中国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中国继续深化改革路线,落实改革方针,从而实现中国梦。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中国目前面临的形势所迫,更是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中国必经的发展之路。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被提出来,除了原有的经济改革之外,全新的深化改革中体现出了这次改革的深化和全面两个重点,在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同时,注重改革的全面性,涵盖了科技、文化、医疗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这次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涵盖面积如此广泛的改革方针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而近年来,中国梦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上。习主席认为,中国梦实际上就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梦,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富强的道路。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是中国人伟大复兴的梦想。因此,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路上,面临着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唯一的道路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然而这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而改革开放只带领了一部分人先富裕,这与中国梦的共同特点相背离,因此,在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上,中国必须要走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全面要求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溯及面广,要能够造福更多的中国人,要为全中国人民的小康生活而努力;深化要求中国改革力度的强大,要求中国的改革力度溯及到更多的中国人,使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而这,正与我们中国梦的最终要求不谋而合,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实践。

中国梦,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之梦,是中国人走向全民富裕的伟大决心。在中国梦的实践中,中国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改革的溯及面和改革的溯及力,使中国梦真正的得以实现,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富强的小康生活目标。

>深化改革心得体会二: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心 得体会>>(3635字)

引领时代发展的进军号角——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全面深化改革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蕴含崇高使命意识,彰显真挚为民情怀,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引领时代发展吹响了进军号角,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改革开放的内在规律、正确方向和重点任务,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定信心、把握方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关注程度,一点也不亚于30多年前。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矛盾问题更加突出、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改革任务更加繁重。虽然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开创了新局面,但现在又到了一个紧要关头,是一个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历史新起点。

坚定信心,闯劲要足、韧劲要强。冲破桎梏、革除积弊,离不开攻坚克难的信心;触动利益、较真碰硬,离不开自我革新的勇气。相对于30多年前,当前改革难题更多、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披荆斩棘的决心、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永不言退的坚持,在改革中就会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应深刻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改革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利益和矛盾,反复研究论证、大胆探索创新,既要有十足的闯劲,又要有强大的韧劲,不可迟疑,不可退缩,以“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和巨大勇气,朝着改革目标勇往直前。 把握方向,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成败。回顾30多年的历程,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立场,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这里所说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当前,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面对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考验,我们既要有冒的勇气、闯的劲头,更要有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走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主动权。

勇于突破,起点要高、落点要实。当前,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远未结束,尤其是体制障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是难啃的“硬骨头”。实践告诉我们,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和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改革开放进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新问题,我们既要冷静思考,防止急躁冒进出现错误;又要敢于面对,防止瞻前顾后贻误时机。应牢牢把握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冲破因循守旧的“大山”,突破思维定势的“峡谷”,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坚持高起点搞好顶层设计,为革除弊端、锐意创新打开通道。同时,将改革的总体构想、过硬举措落到实处,力求精准制导、落地开花。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这既是对过去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认识。在改革实践中,“单兵突进”很难形成“合围之势”,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会暴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目的就是要避免改革“碎片化”,把握改革的整体性,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明确改革的目标。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抓住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问题。我们应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系统的思维来认识和把握改革的目标。当前的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改革,而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全方位、立体化改革,目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效能。

把握改革的重点。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虽然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未理顺。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改革的重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的进度决定着整个改革的进度,它的成败决定着整个改革的成败。只有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抓住改革的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过去的“基础性作用”到现在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的主体,市场是配置各类经济资源的主体。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让“看得见的手”真正有效。

形成改革的合力。改革没有大多数人的支持,就很难顺利推进。相比过去,全面深化改革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改什么、怎么改,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群ti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就需要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在深化改革问题上形成聚焦。应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通过民主听证、民主恳谈、民主讨论等方式凝聚共识,消除群ti隔膜,清除沟通障碍,不断聚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尊重规律、开拓前进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推进改革开放既需要政治勇气和担当,也需要政治智慧和谋略,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内在规律,特别是要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的几个关系。

顶层与基层。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有机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和有力武器。我们既要通过基层实践探路,也要依靠顶层设计指路。顶层设计,谋的是全局,发挥的是航标作用。在深水区前行,遇到的阻力更大,面对的暗礁更多。现阶段推进改革,必须在战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抓好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优先顺序、主攻重点,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基层实践,探索的是规律,获得的是真知。应鼓励基层大胆试验、勇于创新,从实践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为顶层设计的优化提供依据,把顶层设计的蓝图变为现实,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统一。 治标与治本。改革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治本先要治标。抓住当前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打出“组合拳”频频发力,打好“歼灭战”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求质变,不断为治本赢得时间、创造空间。同时应看到,深化改革不能满足于局部领域的“小修小补”,不能只针对表层问题“开方下药”,治标更要治本。坚持站高、看远、想深、做实,破除改革设计的“碎片化”、改革方法的“短视化”、改革目标的“应急化”,防止老问题久改不革、新问题层出不穷。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失时机治本,加大力度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顽疾。

面上与点上。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不抓面上推进,难免顾此失彼;没有点上突破,同样会乱了节奏。应坚持整体推进、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对面上能改的要坚决改、马上改、彻底改,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同时,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取得改革实效。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环节“落一子而活全局”。对时机一时不成熟的,可以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局部先试,积累经验,为更大规模、更广领域的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只有把个别经验上升为一般经验,在制度层面巩固好实践成果,改革才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客体与主体。全面深化改革,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这个角度说,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服务对象和客体。为此,应坚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找到体制机制的弊端,把准深化改革的重点,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深化改革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过程。同时,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始终是改革的主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必须始终做到正确对待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把群众的实践作为探索规律、发现真理、获取真知的不竭源泉,让群众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能力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充分调动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深化改革心得体会三:党员领导干部关于深化改革的心得体会>>(1194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是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

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正确方向,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把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凝聚共识和力量,以勇闯地雷阵的英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以敢啃硬骨头的无畏精神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通揽全局的胸怀和眼光统筹规划、稳中求进,拿出新时期需要矢志改革的勇气与担当,为生民立命,一定能够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在难题面前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和努力,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正确观念,但改革再度出发,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有不畏困难的勇气、迎难而上的豪气、化难为易的锐气,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样才能在破解难题中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展前景。

在矛盾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由于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各种社会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抓住就能赢得战略主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有敢于担当的精神,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好各种矛盾,不断激发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生机活力。

在风险面前要敢作敢为、敢担责任。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勇于负责,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

>深化改革心得体会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心得体会>>(758字)

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实事求是创造性的工作。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果没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任何事物都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一个国家如此,同样一个单位,甚至一个人也是。下面我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部门的管理和运行方式需要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

在部门管理方面,实际我们可以尝试领导和员工之间可以更积极的面对部门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形成更大的互动。而不要一味的遵循领导的“管”和员工的“受”,这样两者都觉得累,都没有发挥整体的主观能动性,一但出现紧急情况,最佳的处理方法就很难出现。当然这里有制度的完善,领导观念的转变,员工的积极性,时间协调等等问题,别看我们在运作和运行方面总是有条不紊、顺顺利利的但是只要仔细想一想我们需要完善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比如人员配置方面,康复手段完善方面,培训方面等等,只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才有可能把这些习惯势力打破,才能和实际相结合。

二、在康复训练上,我们也要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

我们和上级机构在这方面是落后的,而且是全方位的落后,落后是要挨打的,我们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理论知识要扎实,技术要过硬,但是我们也不要闭门造车多少实践证明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永远也跟不上“潮流”,实践证明闭门造车一但遇到瓶颈将很难逾越,我们需要的是新的技术、更好、更成熟的技术、经验。当然前提是我们要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挑战,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着眼于未来,这就需要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

三、在工作态度上我们也要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

很多人认为一般的待遇对应的是一般的服务质量,高待遇对应的是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想法,这种工作态度在时至今日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提倡“物美价廉”,我们都在提倡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我们也要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心得体会五: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863字)

万众期待和注视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首都北京顺利召开。振奋人心,不负众望,全会热烈而庄严、全面而具体地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中国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航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扬帆起航。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高速运转的转型期,也不断出现了经济上行压力增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一些列问题,且有逐渐凸显,因此,当前惟有推动改革才能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题目,才能更好地发展。

全会上提出了改革的思路、改革的目标、改革的保障和改革的步骤,公信有力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远景。提出“五破五立”,果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突破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做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为同一个“中国梦”而努力。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

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重视人民的所期所盼,贴近人民群众,结合开展党的群众线路,将改革精神深入人心,一切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更多谋取群众利益出发,真正实现民所期、能所及。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为实施深化改革吹响了“冲锋号”,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准确领会深化改革的精神实质,以“改革”为重点,以“全面”为视角,以“深化”为抓手,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汇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读完《人民教育》中的这篇文章后,思绪万千,顿感手中的笔重有千斤,作为普通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要探讨“中国基础教育”的出路在何方这无异于蚍蜉撼大树——有心却无力。不用与美国的基础教育进行比较,单是自我反省就能列举出很多弊端,如:重视分数,轻视能力;重视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等。这些造成了我们的学生本应是对学习抱有渴求、探索的热情变为了学海无涯苦作舟了。面对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默默接受现实,循规蹈矩,随波逐流。

二、脱离桎梏、披荆斩棘,开创新的局面。选择第一种的大有人在,因为它省时省力,没有挑战也就意味着没有风险。后者的选择必定是新道路的开辟者,有乘风破浪的勇气;有高瞻远瞩的卓识;有敢为天下先的胸襟和抱负。正所谓是不畏前人栽树之艰辛,只为后人乘凉之惬意。幸运的是我所在的这所学校正是开路者的先锋,走在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列。这里的孩子学习不在是填鸭一般乏味无趣,而是有着自主探求合作学习的的乐味在其中。也许会有人问只有一所学校改变、一节课的不同,对于整个中国教育而言就如一滴水滴进了大海,激不起任何涟漪。还记得有则寓言故事:一个人不停地将搁浅在沙滩上的小鱼抛下大海,别人看到了说:“停下吧,这样做大海不会有任何改变啊。”那人却说:“我虽然改变不了大海,但是我却能改变小鱼的命运。”我们现在不就是在做着改变小鱼命运的事情吗?孩子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这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希望看到的吗?

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30年

一九七八年的一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这一个奇妙的圈使得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从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在这三十个年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农村而言,改革开放带来的益处也是有目共睹。10月31日,据中国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2007年达4140.4元,比1978年增长近30倍,年均增长12.6%。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到2007年达4140.4元,比1978年增长近30倍,年均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1%。报告称,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过去较长时期农村经济自给、半自给状况及以农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得到改变,农村居民以实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所替代。2007年农民现金收入达4958.4元,比1980年的113.12元增长42.8倍,货币收入率提高到85.6%,比1980年的52.3%提高了33.3个百分点。报告还显示,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到2007年达13785.8元,比1978年增长39倍多,年均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2%。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生活状况,我家是一个大家庭,爸妈常常为家里的生计发愁,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更不用说小康水平了。那时家里除了一些必要的用品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记得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是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买的,是黑白的并且信号也不好,仅能收到一两个电视节目。现在却不同了,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电视看的的确也不多,但绝不是因为看不起,而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品。其原因是电视节目正看到尽兴时突然间来了一段广告,或者是正当上演着激情时突然间来了一个中断“下集精彩明天欢迎收看”,这可谓讨厌至极。不过,现在好了,自从有了电脑之后,电脑便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宠爱。在这里看电视剧可谓尽兴,什么时候看都可以,只要你喜欢。并且还可以挑选着看或者快进着看。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如歌岁月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梦想变成现实,让13亿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和希望。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界奥运会上中国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获得了金牌数第一

名的好成绩。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做的报告上强调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上一篇:家务劳动心得体会下一篇:观看榜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