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语言特点范文

2023-09-19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诗歌语言的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美、抒情性、诗歌教学。

一、诗歌的语言特点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刘勰称赞《诗经》中的语言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洒洒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就具体指明了诗歌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形象的诗歌语言将所写的事物活灵活现地展现于我们面前。杜甫的《石壕吏》中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其中“投”、“ 捉”、“逾”、“出” 四个动词将故事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来,人物的动作也刻画得栩栩如生。

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具体表现在准确、鲜明、生动性上。 诗歌语言的准确性是指诗语能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景物的状貌、神态等鲜明具体地描绘出来,使人准确地把握诗旨。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准确地抓住了早春芦芽刚刚萌发时的特点,用“短”字,传神地为这幅早春图点上了几笔新意。桃花盛开不说无数枝,而说“三两枝”,极其敏锐地将最先报春的那几枝桃花摄入镜头,刻画出春刚至的时令特点。

诗歌语言的鲜明性主要指对艺术形象的特征描绘得极其突出,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的美感刺激。凡是形象性的语言都能使读者在短时间内进行想象联想,从而浮现出所展现的景物来。鲜明性主要是指缩短想象的时间,见字也就见了形象。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黄鹂翠柳,白鹭蓝天,色彩多么明丽!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多么鲜艳!这些色彩词在我们的心屏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有些夸张的诗语把作品所要表达的特殊感受和深厚情感强调得十分突出,从而显得格外鲜明。比如,李白有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杜甫也吟道:“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柏行》)刘勰曾评这类语言:“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柞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

诗歌语言的生动性。清代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字立纸上”即形象具有立体感,强调了诗歌语言的生动性。诗语生动能使呆板变为活跃,无声变有声,枯燥变为有趣,它能使作为符号的文字变得活脱而动人。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将抽象的情绪形象化动态化,极写出“愁”之深、“愁”之多、“愁”之绵绵无绝期。苏东坡《有美堂暴雨》中有句“天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有胜百千言之伟力,“立”起来的大海像一个力大无比的巨人,使人惊骇,同时将平面的大海立体化,令人钦仰。 诗歌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性是紧密联系的,是诗歌语言形象化的突出标志。凡是形象的诗语必定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质,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二)诗歌语言的概括性

诗语的概括性体现在凝炼性和含蓄性。其中,凝练性指“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其突出表现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曹操的《蒿里行》以精炼的文字概括了广阔的社会内容,成为建安诗歌的力作。其中一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仅以十字摄取了荒野和城内的萧条凄凉景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诗语的凝炼性还表现在诗语所指对象的选择性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的“菊”和“篱”就是从叶、草等植物以及屋舍、井栏、鸡埘等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我们看到这两个词不仅仅停留在这两样景物上,还会想象出它的同类事物来。。

诗歌的含蓄性指“含蓄者,意不浅露,词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 诗语贵含蓄,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为

五、

四、七言,

四、八句短制更注重短中见长,小中取大,以达“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语已弹,而含义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之效。“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被人们历来称颂的佳句,其中“闹”字,王国维曾评价日:“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从“闹”字中,读者可以感到成群蜜蜂嗡嗡之声入耳;斑斓粉蝶翻舞之态入目;杏花朵朵,芬芳之气入鼻,乍暖气候,吹面不寒,和风温气入体。凡此种种,有如酵母酿成一团令人陶醉的热烈而富有生机的气氛。而这些意义全都包蕴在“闹”字里,通过想象才得以发现。

诗语含蓄性的表现形式之一:省笔。所谓“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指此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字不用,而是说“高不言高,意中含其高;远不言远,意中含其远;闭不言闭,意中含某闭;静不言静,意中含其静。”

诗语含蓄性的表现形式之二:用典。这是指在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前人著作、名谣俗语表达隐微之意的语句。用典运用得当,可以通过典故所言之事,所引之言,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丰富诗歌形象的内涵,增强诗的深度,起到以少总多的作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遭受排挤而渴望朝庭重用的心境。借古喻己、言简意深、含蓄蕴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含蓄与明朗是统一的,含蓄之语必是明朗的,当然不是一览无余的浅露。含蓄的诗语是叫人思而得之的,那种扑朔迷离、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让人猜的诗语,不是含蓄的,而是含混、模糊、晦涩的。

(三)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诗人朱湘说:“诗无音乐如同人无眼珠。”诗的音乐美最终体现在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上。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的诗语,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听觉上的美感要求,而且有助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创意意境、增强艺术感染力。构成诗歌音乐美的因素较多,但主要因素是两个:韵律和节奏。

韵律,包括押韵、双声、叠韵、叠字、劝仗、平仄等。这里重点谈谈押韵。马雅可夫斯基说:“没有韵脚,诗就会散架的。”道出了换韵对诗的结构的作用。韵有头韵、内韵、脚韵等,最主要的是脚韵。例如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一诗的第一节: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都有欢乐和宝藏。

这一节诗第一行的“活”与“阔”押韵,“活”是内韵;第一行的“生活”与第二行的“生活”押韵,是头韵;第二行的“洋”与第三行的“藏”押韵,是脚韵;第三行的“方”又与“洋”、“藏”押韵,“方”是内韵。这样,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出现,构成声音回环流动的美,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押韵还能使声音和谐协调,增强诗的音乐节奏,便于吟诵。例如艾青的短诗《跳水》: 从十米高台,/陶醉于下面的湛蓝,/在跳板与水平之间,/描画出从容的曲线,/让青春去激起,/一片雪白的赞叹。

这诗寥寥几笔写出了跳水运动员的英姿、理想和跳水的全过程。押韵和节奏的协调起了很大的作用,全诗一韵到底,采用“洪亮级”的“言前”韵,口腔鼻腔一起共鸣,声音响亮利索,给人一种力量之美。

中国旧体诗中的律诗和绝句,押韵位置一定,一般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准换韵。这是格律诗对诗语音乐性的一个严格要求。诗除了一韵到底之外,还有换韵的情况。这在词和散曲中表现得较多。如李煜的《虞美人》上网前二句押ao韵,后两句押ng韵;下阂前二句押ai韵,后两句押au韵。通过换韵,诗意步步推进,诗情层层深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亡国之君的深切剧痛。押韵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和协调的基础上,押韵以同韵将同一内容的句子维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诗节、转韵表示情感的深化、意义的推进,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美的另一构成因素。郭沫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有规律的间歇和反复更替就形成节奏,节奏通常是凭借音节的间歇停顿来体现的。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每句都是四顿,都是2/2/2/l的间隔,整齐而有规律,从声音的轻重(以“• ”表示)来看,每句都轻重相间,同时,一三和二四句的轻重音都是对应的,使诗的节奏更和谐,读来颇有抑扬顿挫之感。闻一多很重视诗歌语言的音乐节奏。他创作的新格律诗读来琅琅上口。如《死水》中有两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沦漪。”两句都用了三个二字尺,一个三字尺,只是三字尺的位置有变化,造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诗歌语言的节奏是作者情绪节奏的外化。诗语的节奏必须服从于内容的需要,有利于传情言志。田间的《给战斗者》每一行诗有一两个停顿,像一声声鼓点、重锤、铿锵有力,充分表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战斗情绪。

(四)诗歌语言的抒情性

诗是激情的火花。诗语是情绪的结晶。诗歌语言从诗人心灵之源流出,融汇着诗人的情思。它或以潺潺的水音激起人们情感的浪花,或以訇訇的惊涛掀起人们情感的大潮。诗歌有三种抒情形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和通过景色描写抒发诗人感情。

直接抒情的例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词写道: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美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 “静悄悄”、“轻轻唱”、“爽朗”等词语把诗人那种宁静恬淡的心境、那种喜悦欢愈的情感传达得多么真切。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以豪迈奔放之语言涌动着诗人湃澎的激情。可见表达主观感情的浓重性是诗语的重要特质。

诗歌不仅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也通过诗歌钟人物的情感间接的寄托作者的感情。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诗句写的虽是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缠绵深情,但我们不也体察出作者那份真情吗? 除了描写感情,描写景色的诗句中也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景语即情语,单纯写景的诗歌语言是不存在的。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所以有些诗的语言,看上去是一般的客观描写景物的词句,实际上是抒情语言。如《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弯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语抒发了诗人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农牧生活的热爱。 以上四种诗歌语言的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性和抒情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瑰丽多姿的语言艺术宝库,招引着我们鱼贯而入去寻珠探宝、欣赏鉴别。在了解了诗歌最基本的元素——诗歌语言的特点之后,笔者将继续从文学理论和文艺接受理论分析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将如何进行教学。

二、文学作品的层面与诗歌教学的层面

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创造,具有复杂的结构,“按作品层次说,文学作品不是一种平面的组合,而是一种由浅及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构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很难一次完成,而应根据作品的层次由浅入深,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文学作品的第一个层面为文学话语层面,指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属于文学作品的表层。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形象层面,指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属文学作品较深的层次。第三个层面为文学意蕴层面,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最深层次”。文学阅读,可以按照这样三个层面,逐层深入,感受文学形象,把握作品意蕴。

朱光潜先生认为,文艺接受活动包括了解、欣赏和批评,其中,“欣赏”是文艺接受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一种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感经验之前的名理的思考就是了解,美感经验之后的名理的思考就是批评。”也就是说,在欣赏之前的活动属于认识活动,在欣赏之后的活动属于批评活动。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比较符合文学阅读的实际的。朱光潜进一步指出,“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未了解决不足以言欣赏;只了解而不能欣赏,也只做了史学的工夫,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理想的批评必有欣赏作基础”,“批评有创造欣赏做基础,才不悬空;创造欣赏有批评做终结,才底于完成。”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典型形态,上述关于文学作品层次及接受活动的论述完全适合于诗歌。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按照文学作品的层面由第一层到第三层,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更好地欣赏文学形象、把握诗歌意蕴。阅读诗歌,了解、欣赏都是必需的,没有了解则无法欣赏,只有了解没有欣赏,则没有走进文学的领域。在欣赏的基础,对诗歌进行一定的分析鉴赏,有利于更好地体会诗歌之美,也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参考相关理论,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面:1. 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2. 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 3. 把握意蕴,鉴赏评价。这三个层面将在本文的下一部分进行详细的讨论分析。

三、诗歌教学的三个层面

(一)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这是诗歌教学的第一个层面,这一层面的主要任务是疏通字句,初步感受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诗歌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读者需要发挥想像力,感受作品的形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不过,读者对形象的感知,对情感的体会,都是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在欣赏之前,还须下了解的功夫。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进入诗人的艺术世界。 对于一首诗歌,首先要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这是进一步阅读的基础。绝大多数诗歌具有音乐性,适合于诵读,应指导学生读准节奏、韵律和停顿,在与诗歌语言的接触中,获得初步的感受和认识。在学生能够正确诵读之后,第二步就要疏通字句。如果学生不理解诗歌里的词句,那么无论读多少遍,也无法真切地感受形象。对于文字浅显的诗歌,不必在疏通字句上花费多大功夫,可以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感悟,可是对于语言陌生、内容复杂的诗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辨析词句,了解诗歌大意。再者,诗歌语言具有凝炼性、跳跃性、阻拒性,需要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进行理解。例如,让七年级学生阅读李白的《静夜思》,不必在词句上下多少功夫;可是,让学生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就不能只是多读了,必须进行认识词句、了解典故的工作,因为这首诗的许多词句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如果不了解,就会影响到对诗歌形象的感知。

根据所学诗歌特点,介绍诗人、写作背景、文体知识也是必要的,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关情况,那么对诗歌的理解就不能很好地展开。例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如果不了解安史之乱的背景,就不能理解杜甫为什么那么欣喜若狂。是否进行这一项工作,要视诗歌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

我国传统诗论历来注重“涵泳品味”,新课程改革以后,很多专家也强调“感悟”、“品味”,那么阅读诗歌需不需要认读理解呢?应该说,强调前者是有道理的,可是也不能忽视对诗歌的认知把握。如果学生对词句的意思不了解,不理解语言,对形象的感知必然不是完满的,因而,对学生不理解的词句、典故,不了解的背景,进行适当的讲解、点拨是必要的。以上是诗歌阅读的第一层面。这一阶段,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获得初步的感受和认识,为下一步的欣赏奠定基础。

(二)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

前面主要是了解的功夫,接下来就要进入审美欣赏的阶段。按照朱光潜先生的说法,审美欣赏是一种“形象的直觉”,读者必须凭“直觉”与诗歌形象会面,不能光凭理性认识。在这一层面,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想像,用直觉去感受诗歌、创造形象,教师的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诗歌亲密接触。对于诗歌欣赏来说,“想像”显得特别重要,学生所面对的是诗歌的语言,并非现成的文学形象,只有通过想像,才能感受到诗歌的形象。韦勒克、沃伦指出,“‘文学’一词如果限指文学艺术,即想像性的文学,似乎是最恰当的”, 强调了想像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袁行霈也指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读者”。诗歌欣赏必须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想像来进行。

在欣赏阶段,不能只是满足于让学生理解诗句,而应让学生发挥想像,与作品形象直接会面。通过朗读,在头脑中创造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凭借直觉去感受形象。这时,不急于让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而要让学生自己品味。在学生个人想像品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到的画面,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审美欣赏是一种个人化的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不必强求一律。品味形象,还要重视体会诗人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将情感投入其中,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交融。例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发挥想像,在头脑再造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意象的精妙之处。审美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每个人的经验、情趣不同,创造出的形象也不一样。诗歌欣赏允许学生创造出不同的形象。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学生头脑中想像出来的太守出猎的景象是不一样的,学生用语言描述的景象可能不同,只要符合诗歌的基本场景就行了。

可以说,这一层面是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层面,这是诗歌阅读区别于实用文章阅读的重要方面。但在很多教者的诗歌教学活动中缺少这一环节,或设计得不合适,往往忽视想像、情感体验,结果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很多教师能使学生“认识”到诗歌的美,却不能使学生“体验”到诗歌的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把握意蕴,鉴赏评价

在审美欣赏的基础上,还要把握诗歌的意蕴。诗歌除了表现作者的情感之外,还会表现一定的意蕴或曰艺术真理,包括对现实生活本质规律的揭示、对社会生活发展前景的预言、对人类深度生存意义的揭示等。我国古代也有“言、象、意”说,强调由言入象,因象得意。“意”是文本的最深层次,在“言”、“象”之外,还要探究作品的“意”。

诗歌教学,在对诗歌形象进行直觉感受之后,还应把握诗歌的深层的“意”或曰艺术真理。凡是优秀的诗歌,一般都会表达一定的深意或审美意蕴,这需要读者联系作者背景、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以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 为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官场失意后复杂多变的情感,也表达了一定的哲理:生活难免有波折,遇到困难后不要气馁,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深意,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当然这种启示必须来自诗歌,不能脱离诗歌进行无限度地发挥。再以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为例,在感受诗歌形象、情感的基础上,还应体会诗歌的深层意涵。作者说“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到底是怎样的“真义”?需要联系作者的经历、思想进行辨析。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探究,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获得更多的益处。

在诗歌教学的这一层面,还应对诗歌进行鉴赏评价。这是一种初步的文学批评,虽然这对于诗歌欣赏不是必须的,但对于教学来说还是有必要的。文学欣赏是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妙,文学鉴赏是让学生“认识”到诗歌为什么美妙。学生也许能体会到诗歌的妙处,但是说不出来,这时就需教师的引导讲解。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从炼字的角度,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见”的妙处。鉴赏诗歌需要一些文学理论术语,需要一定的技巧,这都需要教师补充。许多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分析概念,也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分析,就让学生鉴赏起来,其结果必然是不得要领。当然也不是说要用很多的专业名词,而是用中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术语。例如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在感受了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和起伏跌宕的情感之后,就要想一想,这首诗好在哪里?它为什么能感动人?通过对修辞、抒情方式、意象等的分析,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

把握意蕴、鉴赏评价有利于加深对诗歌内涵和形式特点的认识,是审美欣赏的有益补充。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诗歌教学是存在这样三个由浅到深的层面的。参照这三个层面进行诗歌阅读教学,有利于区分了解评价与审美欣赏,更好地把握诗歌特质,改善诗歌教学的效果。

四、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对诗歌教学的帮助

笔者在第三部分中分析了诗歌教学的三个层面:1. 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2. 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3. 把握意蕴,鉴赏评价。那么,诗歌语言特点和诗歌教学三层面有什么关系?对于诗歌语言特点的了解又如何在这三个层面帮助学生鉴赏诗歌呢?

诗歌语言的特点在诗歌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起不同作用。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与诗歌教学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学生应首先对诗歌在字面上有大致理解。那么对于诗歌重点字词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从诗歌语言形象性中的准确性可知,诗歌能准确的体现诗人的情感,诗人眼中的景象。比如,杜甫的《石壕吏》中写道: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其中对于“投”、“ 捉”、“逾”、“出”这四个动词的理解至关重要。正是由于这四个动词形象的体现了“吏”,“老翁”和“老妪”的状态。如果对于这四个动词的理解不当,便会造成学生头脑中不能形成形象鲜明的场景。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二阶段:诗歌教学第二阶段是让学生自由想象诗歌的场景,人物的动作神情,让学生自己构思出诗歌所展现的故事场景。形象的诗歌语言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便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发散,发散的同时,诗歌语言的准确性也防止学生过于天马行空的想象。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三阶段:准确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帮助学生把握意蕴。依旧是杜甫的《石壕吏》:“ 捉”体现官吏的严酷、“逾”表现出老翁的仓惶逃跑之状、从“出”能想象出老妪惊慌之态。暮色降临之际,年迈的老人仓惶的“逾”,惊慌的“出”,是何等的乱世,这正是诗人对于村民同情对于现实不满的体现。

(二)诗歌语言的概括性与诗歌教学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帮助学生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同时适当拓展学生的想象,为第二阶段做准备。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重点在于学生自我欣赏,自由想象。然而,当学生忽略了诗歌语言是凝练并且含蓄之时,学生的想象将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应间接辅助学生发散想象。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在学生讲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维度。如果学生从“颜色”角度想象“闹”,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可以从“声音”角度想象“闹”。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三阶段:尤其是当诗人用典时,教师需要提供历史背景,典故来源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为何在此用典,用典想表达的感情,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诗歌意蕴。

(三)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与诗歌教学

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在朗读诗歌时的悦耳和谐的感受。如果只是听觉的美感,那么严格的讲,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对于鉴赏理解诗歌的意义在哪里呢?在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即使是单纯对字词的理解,诗歌的音乐美便能吸引学生,追求对诗之美的体悟。在经过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对诗歌的欣赏之后,重新诵读诗歌时,学生会感觉到一种从蒙昧的感知过度到“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这正是教育的灵魂所在---从蒙昧到恍然大悟。

(四)诗歌语言的抒情性与诗歌教学

显而易见,诗歌的抒情性在诗歌教学的第三阶段---把握意蕴,鉴赏评价,至关重要。笔者在这一部分只做简单阐述。正如前文所述,诗歌中不论是诗人直接抒发自己情感,还是通过其他人物,景色描写,都是自己感情的体现。那么,对于诗歌语言中重点词语,意象,场景的简单的字面理解,和自由想象之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到的是,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感情。诗歌字里行间所体现的诗人的情绪以及诗人情绪的变化和高潮。

以上便是笔者对于诗歌教学的一些思考。对于最经典的文学作品形式之一的诗歌而言,语言作为诗歌的最基本构成,最基本元素,有其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美和抒情性。诗人通过对语言词句的斟酌构建出饱含着诗人情感的诗歌,不仅仅是搭建一座完美的建筑,更像是酿出陈年美酒,词句通过化学反应在读者面前展现出完整的画面。所以,对于诗歌语言特点的掌握在理解鉴赏诗歌中至关重要。而作为简短却充满画面也充溢诗人情感的复杂诗歌,教学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诗歌教学第一阶段,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第二阶段,辅助学生的思维在诗人创造的世界里自由漫步。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诗人的情绪起伏。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对于诗歌语言,诗歌历史背景,诗人背景和性格的讲解,帮学生从“懵懂”摆渡到“豁然开朗”的彼岸。

参考文献: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第2篇

今年暑假,我细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带着对名家无比的崇敬去研读,但读起来还是那样的困难,似乎每一个字都有着深刻的内涵,每一句话都是那么余味无穷,每一篇文章都是那样寓意深刻。除了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外,其他的还是难以捉摸,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读完了全书。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先把知识积蓄下来,也许不久之后我就会慢慢理解吧。

开学后,再次拜读《朝花夕拾》,我就像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中一样,历史故事,文学艺术,神话传说„„都铺天盖地地向我涌来,运用这么多知识写一篇散文,我们能不被深深地吸引吗?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艺术,既然写散文集要广泛地涉及知识,各种各样的知识,做到“形散神不散”。那么引用更多的典故,写更多的事例,自然会更加丰满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不是一种堆砌,而是知识丰富的表现。

翻开散发着馨香的《朝花夕拾》,从《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到《藤野先生》最后到《范爱农》无处不洋溢着真善美的情感和人文主义的气息。“仁厚的黑暗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他的魂灵!”“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是我对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些富有情感的句子,在朝花夕拾中不时地出现。一个如此伟大的人物,他的心中却时刻关心着保姆长妈妈,时刻惦记着自己的父亲,时刻难忘自己的恩师„„以前总觉得自己与鲁迅先生的距离是那样的遥远,鲁迅先生是那样的高不可攀。没想到,再了不起的人也有常人的情感,甚至更强烈,更真挚,他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论尊卑,不分性别,不管年龄。多么令人感动呀!这一声声法自内心的呼唤,不也大大地增

强了散文的艺术效果吗?用心写作,用爱呼唤,用情感人,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再去看看我们最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一定会陶醉于鲁迅先生那可爱的环境描写,“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花子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去了。”这些美妙的句子如同清新的风一般吹拂着我稚嫩的心。如果我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将景物描写的这般生动,这般成功,那写文章还用愁吗?我的文章也一定会增色不少。我上网看过百草园,欣赏过三味书屋,那里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子罢了。可就是这平平常常的事物,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是那样的充满情趣。我想:在他心里,那一定是最美的地方,最值得回忆的住所。

一遍遍地去读《朝花夕拾》,一次次地去领略鲁迅的散文,我深刻地感受到他那亲切的文人气息,更尽情地吮吸大文豪身上散发出的笔墨浓香,在这位大文豪身上,我领略到的不仅仅是它散文的自由随意而又富有浪漫主义、人文主义特点;更是被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文孺子牛。”的品格和精神所折服。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语言的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美、抒情性、诗歌教学。

一、诗歌的语言特点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刘勰称赞《诗经》中的语言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洒洒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就具体指明了诗歌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形象的诗歌语言将所写的事物活灵活现地展现于我们面前。杜甫的《石壕吏》中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其中“投”、“ 捉”、“逾”、“出” 四个动词将故事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来,人物的动作也刻画得栩栩如生。

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具体表现在准确、鲜明、生动性上。 诗歌语言的准确性是指诗语能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景物的状貌、神态等鲜明具体地描绘出来,使人准确地把握诗旨。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准确地抓住了早春芦芽刚刚萌发时的特点,用“短”字,传神地为这幅早春图点上了几笔新意。桃花盛开不说无数枝,而说“三两枝”,极其敏锐地将最先报春的那几枝桃花摄入镜头,刻画出春刚至的时令特点。

诗歌语言的鲜明性主要指对艺术形象的特征描绘得极其突出,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的美感刺激。凡是形象性的语言都能使读者在短时间内进行想象联想,从而浮现出所展现的景物来。鲜明性主要是指缩短想象的时间,见字也就见了形象。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黄鹂翠柳,白鹭蓝天,色彩多么明丽!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多么鲜艳!这些色彩词在我们的心屏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有些夸张的诗语把作品所要表达的特殊感受和深厚情感强调得十分突出,从而显得格外鲜明。比如,李白有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杜甫也吟道:“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柏行》)刘勰曾评这类语言:“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柞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

诗歌语言的生动性。清代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字立纸上”即形象具有立体感,强调了诗歌语言的生动性。诗语生动能使呆板变为活跃,无声变有声,枯燥变为有趣,它能使作为符号的文字变得活脱而动人。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将抽象的情绪形象化动态化,极写出“愁”之深、“愁”之多、“愁”之绵绵无绝期。苏东坡《有美堂暴雨》中有句“天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有胜百千言之伟力,“立”起来的大海像一个力大无比的巨人,使人惊骇,同时将平面的大海立体化,令人钦仰。 诗歌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性是紧密联系的,是诗歌语言形象化的突出标志。凡是形象的诗语必定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质,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二)诗歌语言的概括性

诗语的概括性体现在凝炼性和含蓄性。其中,凝练性指“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其突出表现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曹操的《蒿里行》以精炼的文字概括了广阔的社会内容,成为建安诗歌的力作。其中一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仅以十字摄取了荒野和城内的萧条凄凉景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诗语的凝炼性还表现在诗语所指对象的选择性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的“菊”和“篱”就是从叶、草等植物以及屋舍、井栏、鸡埘等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我们看到这两个词不仅仅停留在这两样景物上,还会想象出它的同类事物来。。

诗歌的含蓄性指“含蓄者,意不浅露,词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 诗语贵含蓄,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为

五、

四、七言,

四、八句短制更注重短中见长,小中取大,以达“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语已弹,而含义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之效。“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被人们历来称颂的佳句,其中“闹”字,王国维曾评价日:“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从“闹”字中,读者可以感到成群蜜蜂嗡嗡之声入耳;斑斓粉蝶翻舞之态入目;杏花朵朵,芬芳之气入鼻,乍暖气候,吹面不寒,和风温气入体。凡此种种,有如酵母酿成一团令人陶醉的热烈而富有生机的气氛。而这些意义全都包蕴在“闹”字里,通过想象才得以发现。

诗语含蓄性的表现形式之一:省笔。所谓“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指此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字不用,而是说“高不言高,意中含其高;远不言远,意中含其远;闭不言闭,意中含某闭;静不言静,意中含其静。”

诗语含蓄性的表现形式之二:用典。这是指在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前人著作、名谣俗语表达隐微之意的语句。用典运用得当,可以通过典故所言之事,所引之言,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丰富诗歌形象的内涵,增强诗的深度,起到以少总多的作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遭受排挤而渴望朝庭重用的心境。借古喻己、言简意深、含蓄蕴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含蓄与明朗是统一的,含蓄之语必是明朗的,当然不是一览无余的浅露。含蓄的诗语是叫人思而得之的,那种扑朔迷离、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让人猜的诗语,不是含蓄的,而是含混、模糊、晦涩的。

(三)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诗人朱湘说:“诗无音乐如同人无眼珠。”诗的音乐美最终体现在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上。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的诗语,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听觉上的美感要求,而且有助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创意意境、增强艺术感染力。构成诗歌音乐美的因素较多,但主要因素是两个:韵律和节奏。

韵律,包括押韵、双声、叠韵、叠字、劝仗、平仄等。这里重点谈谈押韵。马雅可夫斯基说:“没有韵脚,诗就会散架的。”道出了换韵对诗的结构的作用。韵有头韵、内韵、脚韵等,最主要的是脚韵。例如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一诗的第一节: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都有欢乐和宝藏。

这一节诗第一行的“活”与“阔”押韵,“活”是内韵;第一行的“生活”与第二行的“生活”押韵,是头韵;第二行的“洋”与第三行的“藏”押韵,是脚韵;第三行的“方”又与“洋”、“藏”押韵,“方”是内韵。这样,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出现,构成声音回环流动的美,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押韵还能使声音和谐协调,增强诗的音乐节奏,便于吟诵。例如艾青的短诗《跳水》: 从十米高台,/陶醉于下面的湛蓝,/在跳板与水平之间,/描画出从容的曲线,/让青春去激起,/一片雪白的赞叹。

这诗寥寥几笔写出了跳水运动员的英姿、理想和跳水的全过程。押韵和节奏的协调起了很大的作用,全诗一韵到底,采用“洪亮级”的“言前”韵,口腔鼻腔一起共鸣,声音响亮利索,给人一种力量之美。

中国旧体诗中的律诗和绝句,押韵位置一定,一般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准换韵。这是格律诗对诗语音乐性的一个严格要求。诗除了一韵到底之外,还有换韵的情况。这在词和散曲中表现得较多。如李煜的《虞美人》上网前二句押ao韵,后两句押ng韵;下阂前二句押ai韵,后两句押au韵。通过换韵,诗意步步推进,诗情层层深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亡国之君的深切剧痛。押韵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和协调的基础上,押韵以同韵将同一内容的句子维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诗节、转韵表示情感的深化、意义的推进,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美的另一构成因素。郭沫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有规律的间歇和反复更替就形成节奏,节奏通常是凭借音节的间歇停顿来体现的。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每句都是四顿,都是2/2/2/l的间隔,整齐而有规律,从声音的轻重(以“• ”表示)来看,每句都轻重相间,同时,一三和二四句的轻重音都是对应的,使诗的节奏更和谐,读来颇有抑扬顿挫之感。闻一多很重视诗歌语言的音乐节奏。他创作的新格律诗读来琅琅上口。如《死水》中有两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沦漪。”两句都用了三个二字尺,一个三字尺,只是三字尺的位置有变化,造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诗歌语言的节奏是作者情绪节奏的外化。诗语的节奏必须服从于内容的需要,有利于传情言志。田间的《给战斗者》每一行诗有一两个停顿,像一声声鼓点、重锤、铿锵有力,充分表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战斗情绪。

(四)诗歌语言的抒情性

诗是激情的火花。诗语是情绪的结晶。诗歌语言从诗人心灵之源流出,融汇着诗人的情思。它或以潺潺的水音激起人们情感的浪花,或以訇訇的惊涛掀起人们情感的大潮。诗歌有三种抒情形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和通过景色描写抒发诗人感情。

直接抒情的例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词写道: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美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 “静悄悄”、“轻轻唱”、“爽朗”等词语把诗人那种宁静恬淡的心境、那种喜悦欢愈的情感传达得多么真切。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以豪迈奔放之语言涌动着诗人湃澎的激情。可见表达主观感情的浓重性是诗语的重要特质。

诗歌不仅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也通过诗歌钟人物的情感间接的寄托作者的感情。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诗句写的虽是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缠绵深情,但我们不也体察出作者那份真情吗? 除了描写感情,描写景色的诗句中也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景语即情语,单纯写景的诗歌语言是不存在的。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所以有些诗的语言,看上去是一般的客观描写景物的词句,实际上是抒情语言。如《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弯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语抒发了诗人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农牧生活的热爱。 以上四种诗歌语言的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性和抒情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瑰丽多姿的语言艺术宝库,招引着我们鱼贯而入去寻珠探宝、欣赏鉴别。在了解了诗歌最基本的元素——诗歌语言的特点之后,笔者将继续从文学理论和文艺接受理论分析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将如何进行教学。

二、文学作品的层面与诗歌教学的层面

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创造,具有复杂的结构,“按作品层次说,文学作品不是一种平面的组合,而是一种由浅及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构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很难一次完成,而应根据作品的层次由浅入深,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文学作品的第一个层面为文学话语层面,指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属于文学作品的表层。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形象层面,指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属文学作品较深的层次。第三个层面为文学意蕴层面,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最深层次”。文学阅读,可以按照这样三个层面,逐层深入,感受文学形象,把握作品意蕴。

朱光潜先生认为,文艺接受活动包括了解、欣赏和批评,其中,“欣赏”是文艺接受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一种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感经验之前的名理的思考就是了解,美感经验之后的名理的思考就是批评。”也就是说,在欣赏之前的活动属于认识活动,在欣赏之后的活动属于批评活动。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比较符合文学阅读的实际的。朱光潜进一步指出,“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未了解决不足以言欣赏;只了解而不能欣赏,也只做了史学的工夫,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理想的批评必有欣赏作基础”,“批评有创造欣赏做基础,才不悬空;创造欣赏有批评做终结,才底于完成。”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典型形态,上述关于文学作品层次及接受活动的论述完全适合于诗歌。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按照文学作品的层面由第一层到第三层,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更好地欣赏文学形象、把握诗歌意蕴。阅读诗歌,了解、欣赏都是必需的,没有了解则无法欣赏,只有了解没有欣赏,则没有走进文学的领域。在欣赏的基础,对诗歌进行一定的分析鉴赏,有利于更好地体会诗歌之美,也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参考相关理论,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面:1. 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2. 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 3. 把握意蕴,鉴赏评价。这三个层面将在本文的下一部分进行详细的讨论分析。

三、诗歌教学的三个层面

(一)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这是诗歌教学的第一个层面,这一层面的主要任务是疏通字句,初步感受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诗歌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读者需要发挥想像力,感受作品的形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不过,读者对形象的感知,对情感的体会,都是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在欣赏之前,还须下了解的功夫。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进入诗人的艺术世界。 对于一首诗歌,首先要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这是进一步阅读的基础。绝大多数诗歌具有音乐性,适合于诵读,应指导学生读准节奏、韵律和停顿,在与诗歌语言的接触中,获得初步的感受和认识。在学生能够正确诵读之后,第二步就要疏通字句。如果学生不理解诗歌里的词句,那么无论读多少遍,也无法真切地感受形象。对于文字浅显的诗歌,不必在疏通字句上花费多大功夫,可以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感悟,可是对于语言陌生、内容复杂的诗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辨析词句,了解诗歌大意。再者,诗歌语言具有凝炼性、跳跃性、阻拒性,需要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进行理解。例如,让七年级学生阅读李白的《静夜思》,不必在词句上下多少功夫;可是,让学生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就不能只是多读了,必须进行认识词句、了解典故的工作,因为这首诗的许多词句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如果不了解,就会影响到对诗歌形象的感知。

根据所学诗歌特点,介绍诗人、写作背景、文体知识也是必要的,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关情况,那么对诗歌的理解就不能很好地展开。例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如果不了解安史之乱的背景,就不能理解杜甫为什么那么欣喜若狂。是否进行这一项工作,要视诗歌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

我国传统诗论历来注重“涵泳品味”,新课程改革以后,很多专家也强调“感悟”、“品味”,那么阅读诗歌需不需要认读理解呢?应该说,强调前者是有道理的,可是也不能忽视对诗歌的认知把握。如果学生对词句的意思不了解,不理解语言,对形象的感知必然不是完满的,因而,对学生不理解的词句、典故,不了解的背景,进行适当的讲解、点拨是必要的。以上是诗歌阅读的第一层面。这一阶段,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获得初步的感受和认识,为下一步的欣赏奠定基础。

(二)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

前面主要是了解的功夫,接下来就要进入审美欣赏的阶段。按照朱光潜先生的说法,审美欣赏是一种“形象的直觉”,读者必须凭“直觉”与诗歌形象会面,不能光凭理性认识。在这一层面,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想像,用直觉去感受诗歌、创造形象,教师的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诗歌亲密接触。对于诗歌欣赏来说,“想像”显得特别重要,学生所面对的是诗歌的语言,并非现成的文学形象,只有通过想像,才能感受到诗歌的形象。韦勒克、沃伦指出,“‘文学’一词如果限指文学艺术,即想像性的文学,似乎是最恰当的”, 强调了想像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袁行霈也指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读者”。诗歌欣赏必须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想像来进行。

在欣赏阶段,不能只是满足于让学生理解诗句,而应让学生发挥想像,与作品形象直接会面。通过朗读,在头脑中创造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凭借直觉去感受形象。这时,不急于让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而要让学生自己品味。在学生个人想像品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到的画面,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审美欣赏是一种个人化的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不必强求一律。品味形象,还要重视体会诗人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将情感投入其中,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交融。例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发挥想像,在头脑再造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意象的精妙之处。审美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每个人的经验、情趣不同,创造出的形象也不一样。诗歌欣赏允许学生创造出不同的形象。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学生头脑中想像出来的太守出猎的景象是不一样的,学生用语言描述的景象可能不同,只要符合诗歌的基本场景就行了。

可以说,这一层面是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层面,这是诗歌阅读区别于实用文章阅读的重要方面。但在很多教者的诗歌教学活动中缺少这一环节,或设计得不合适,往往忽视想像、情感体验,结果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很多教师能使学生“认识”到诗歌的美,却不能使学生“体验”到诗歌的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把握意蕴,鉴赏评价

在审美欣赏的基础上,还要把握诗歌的意蕴。诗歌除了表现作者的情感之外,还会表现一定的意蕴或曰艺术真理,包括对现实生活本质规律的揭示、对社会生活发展前景的预言、对人类深度生存意义的揭示等。我国古代也有“言、象、意”说,强调由言入象,因象得意。“意”是文本的最深层次,在“言”、“象”之外,还要探究作品的“意”。

诗歌教学,在对诗歌形象进行直觉感受之后,还应把握诗歌的深层的“意”或曰艺术真理。凡是优秀的诗歌,一般都会表达一定的深意或审美意蕴,这需要读者联系作者背景、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以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 为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官场失意后复杂多变的情感,也表达了一定的哲理:生活难免有波折,遇到困难后不要气馁,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深意,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当然这种启示必须来自诗歌,不能脱离诗歌进行无限度地发挥。再以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为例,在感受诗歌形象、情感的基础上,还应体会诗歌的深层意涵。作者说“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到底是怎样的“真义”?需要联系作者的经历、思想进行辨析。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探究,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获得更多的益处。

在诗歌教学的这一层面,还应对诗歌进行鉴赏评价。这是一种初步的文学批评,虽然这对于诗歌欣赏不是必须的,但对于教学来说还是有必要的。文学欣赏是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妙,文学鉴赏是让学生“认识”到诗歌为什么美妙。学生也许能体会到诗歌的妙处,但是说不出来,这时就需教师的引导讲解。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从炼字的角度,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见”的妙处。鉴赏诗歌需要一些文学理论术语,需要一定的技巧,这都需要教师补充。许多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分析概念,也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分析,就让学生鉴赏起来,其结果必然是不得要领。当然也不是说要用很多的专业名词,而是用中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术语。例如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在感受了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和起伏跌宕的情感之后,就要想一想,这首诗好在哪里?它为什么能感动人?通过对修辞、抒情方式、意象等的分析,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

把握意蕴、鉴赏评价有利于加深对诗歌内涵和形式特点的认识,是审美欣赏的有益补充。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诗歌教学是存在这样三个由浅到深的层面的。参照这三个层面进行诗歌阅读教学,有利于区分了解评价与审美欣赏,更好地把握诗歌特质,改善诗歌教学的效果。

四、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对诗歌教学的帮助

笔者在第三部分中分析了诗歌教学的三个层面:1. 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2. 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3. 把握意蕴,鉴赏评价。那么,诗歌语言特点和诗歌教学三层面有什么关系?对于诗歌语言特点的了解又如何在这三个层面帮助学生鉴赏诗歌呢?

诗歌语言的特点在诗歌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起不同作用。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与诗歌教学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学生应首先对诗歌在字面上有大致理解。那么对于诗歌重点字词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从诗歌语言形象性中的准确性可知,诗歌能准确的体现诗人的情感,诗人眼中的景象。比如,杜甫的《石壕吏》中写道: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其中对于“投”、“ 捉”、“逾”、“出”这四个动词的理解至关重要。正是由于这四个动词形象的体现了“吏”,“老翁”和“老妪”的状态。如果对于这四个动词的理解不当,便会造成学生头脑中不能形成形象鲜明的场景。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二阶段:诗歌教学第二阶段是让学生自由想象诗歌的场景,人物的动作神情,让学生自己构思出诗歌所展现的故事场景。形象的诗歌语言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便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发散,发散的同时,诗歌语言的准确性也防止学生过于天马行空的想象。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三阶段:准确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帮助学生把握意蕴。依旧是杜甫的《石壕吏》:“ 捉”体现官吏的严酷、“逾”表现出老翁的仓惶逃跑之状、从“出”能想象出老妪惊慌之态。暮色降临之际,年迈的老人仓惶的“逾”,惊慌的“出”,是何等的乱世,这正是诗人对于村民同情对于现实不满的体现。

(二)诗歌语言的概括性与诗歌教学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帮助学生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同时适当拓展学生的想象,为第二阶段做准备。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重点在于学生自我欣赏,自由想象。然而,当学生忽略了诗歌语言是凝练并且含蓄之时,学生的想象将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应间接辅助学生发散想象。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在学生讲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维度。如果学生从“颜色”角度想象“闹”,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可以从“声音”角度想象“闹”。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三阶段:尤其是当诗人用典时,教师需要提供历史背景,典故来源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为何在此用典,用典想表达的感情,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诗歌意蕴。

(三)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与诗歌教学

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在朗读诗歌时的悦耳和谐的感受。如果只是听觉的美感,那么严格的讲,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对于鉴赏理解诗歌的意义在哪里呢?在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即使是单纯对字词的理解,诗歌的音乐美便能吸引学生,追求对诗之美的体悟。在经过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对诗歌的欣赏之后,重新诵读诗歌时,学生会感觉到一种从蒙昧的感知过度到“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这正是教育的灵魂所在---从蒙昧到恍然大悟。

(四)诗歌语言的抒情性与诗歌教学

显而易见,诗歌的抒情性在诗歌教学的第三阶段---把握意蕴,鉴赏评价,至关重要。笔者在这一部分只做简单阐述。正如前文所述,诗歌中不论是诗人直接抒发自己情感,还是通过其他人物,景色描写,都是自己感情的体现。那么,对于诗歌语言中重点词语,意象,场景的简单的字面理解,和自由想象之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到的是,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感情。诗歌字里行间所体现的诗人的情绪以及诗人情绪的变化和高潮。

以上便是笔者对于诗歌教学的一些思考。对于最经典的文学作品形式之一的诗歌而言,语言作为诗歌的最基本构成,最基本元素,有其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美和抒情性。诗人通过对语言词句的斟酌构建出饱含着诗人情感的诗歌,不仅仅是搭建一座完美的建筑,更像是酿出陈年美酒,词句通过化学反应在读者面前展现出完整的画面。所以,对于诗歌语言特点的掌握在理解鉴赏诗歌中至关重要。而作为简短却充满画面也充溢诗人情感的复杂诗歌,教学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诗歌教学第一阶段,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第二阶段,辅助学生的思维在诗人创造的世界里自由漫步。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诗人的情绪起伏。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对于诗歌语言,诗歌历史背景,诗人背景和性格的讲解,帮学生从“懵懂”摆渡到“豁然开朗”的彼岸。

参考文献: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传播;消费社会

广播电视行业的文化特征非常明显,可以将其解读为特殊的文化产业,进入新时期以后很多文化产业公司开始在大众视野中出现,我们可以发现广电行业的工业化生产特征越来越明显,商业化色彩浓厚,甚至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走低俗化之路。为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部分广电经营者开始片面的迎合观众的不良需求,以此吸引厂商的广告支持。这种情况下播音主持人的语言也越来越娱乐化,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有效性得不到体现。为此,本文着重对消费社会中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规律、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播音主持语言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消费文化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特点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消费社会,这或多或少的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了一些影响,很多新的消费形式开始涌现,消费者的消费目的不再单纯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他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具体来说,消费社会中,播音主持的语言传播特点体现为在下几方面。

(一)播音主持语言商品化特点越来越突出

消费社会中工业、文化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广播电视事业也逐渐朝着企业化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有关“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政策,文化俨然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一种选择,受众对信息的渴望程度逐步增强,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开始将焦点放在播音主持的表达内容上,播音主持人通过播音语言展现出的语言魅力显得非常重要。语言传播过程中,重点在于提升收视(听)率,这样才能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在这种目的的影响下,播音主持人必须综合考虑观众的因素,按照语言演变规律改变以前单一的发声规律,及时调整节目,确保播音主持语言可以与当前社会的主流相适应,使观众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二)播音主持语言开始向大众化方向转变

播音主持的语言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它是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有声语言。以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然而进入消费社会以后,播音主持人这种垄断话语权被打破,不断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当前很多演员、民众都开始进行广播节目的录制,将音频内容传到网上,拥有大量的粉丝和受众,播音主持人的群体逐渐壮大起来,同时播音主持节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

(三)播音主持语言传播趣味性越发明显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开放的平台,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对一些正能量的词汇进行传播,同时其中也充斥着大量低俗的网络用语。播音主持是传承文明、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形象,因此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对语言暴力进行抵制,合理利用和规范当前网络中的语言,从而壮大健康的、积极的主流思想舆论。例如《消费主张》是央视二套王牌栏目之一,栏目关注消费生活领域的动态变化,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资讯、观点和判断依据,它在引领消费潮流的同时,也承担着做中国消费市场的守护者的责任。

二、当前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主要方式

从上文的描述可知,当前我国广电产业正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播音主持语言出现了一些倾向,引发了人们的深思。为了及时纠正和抵制这些不良倾向的发展,播音主持在语言传播中必须把握好正确的方向。

(一)文化方面的传播方式

播音主持人需要和受众面对面交流,其“传播”、“接受”的过程均贯穿于播音主持之中。消费社会播音主持的目的不仅是提升收视(听)率,同时还要与受众达成情感上的共鸣,切实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为此必须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增加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了提升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效果,必须掌握播音主持技巧,而利用图像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播音主持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社会公众文化,以广播电视节目为媒介,为受众提供健康的、积极的文化,从而使受众的精神受到启发。为此,播音主持人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敏锐性,公正客观的分析社会现象,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从而提升播音艺术的整体水平,随着自己情感的抒发将播报的内容融入到受众的内心,达到感染受众的效果。

(二)情感方面的传播方式

播音主持人连接着媒体与受众,他们在播音主持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媒体的意志,同时还需要将百姓的意愿反映出来,切实打通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之间的通道,播音主持传播的语言应达到感动受众的目的,而只有充分重视受众的感情,才能得到受众的信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接收上,而是逐渐向精神生活方面转变,因此播音主持必须始终坚持被受众选择才是竞争的核心所在,能否获得受众的感动才是竞争获胜的关键。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情感是核心,从播音主持人的角度来说,必须在工作中投入感情,使播音稿件成为传递感情的重要工具。从语言内容上来看,播音主持人应充分借助“专家的深度”和“传媒机构视野”为受众提供大量信息,从而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文化品格。

(三)语言交流方面的传播方式

播音主持人应在心中确立正确的语言传播价值观,不仅要充分重视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要花一定精力关注语言交流可以产生的特殊效用。应清楚的认识到语言是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便捷通道,很多情况下只要播音主持人随口说出了一个导语,或者表示了一个行为,就可能会对受众造成误导,因此实际工作中必须对一些问题加以注意。首先,要保证播音语言的规范性,当前时代变革非常明显,受众需求也在悄然变化之中,观众对节目音色、节目内容要求做到统一,节目内容、播音主持人形象要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其次,注意播音语言观念、考虑使用背景的变换,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受众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我国广播电视媒介从以前的宣传工具逐渐转变为新闻信息传播工具,这是历史的进步,也对播音主持语言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实务结语综上,在节目时间内受众首先被播音主持人的口才打动,从口才中可以充分体现出其思想道德、人格修养及审美情趣,因此必须利用规范性的语言,摒弃日常用语的随意性,将口语通俗易懂、灵活简便的特性和书面用语的规范性充分结合起来,这样节目内容、播音主持人的形象才能满足受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畅.追求播音主持语言创作“说话”的实质——论“播音腔”的含义[J].西部广播电视,2016(20):151-155.

[2]谭涵文.新闻评论脱口秀的选题与播音主持语言特点分析——以《老梁观世界》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15):149-150.

[3]贾宁,李浩.追求播音主持语言创作“说话”的实质——论“播音腔”的含义[J].今传媒,2013(8):152-156.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告语言 修辞手段

《现代汉语词典》(2002)对修辞的解释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法,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作为劝说手段的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分,而广告是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意义的一种语言艺术,从本质上说,广告语言属于鼓动性语言,具有劝说性。所以,广告语言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修辞手段,既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能力,吸引消费者,又能产生诱人的图像和迷人的情景,更加突出产品的特点,促进销售。广告中常见的主要有比喻、排比、押韵、回环、仿拟等。

(一)、比喻

比喻是用有相似点但本质不同的事物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在广告语言中被大量使用。例如:

(1)Looks like a pump,feels like a sneaker.(看似跳舞鞋,穿如运动鞋。) (2)创意是金,敬业如牛。(金牛广告)

(3)You are the enperor today.(今天您是皇帝。) 例(1)是Easy Spirit鞋的广告语。广告语言用明喻的手法把Easy Spirit鞋的性能生动地描述出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具体的产品形象。例(2)是某广告公司的广告语。广告语言用明喻的手法向广告受众说明了公司的水平和创意敬业精神,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例(3)是美国某旅馆的广告语。作为旅馆,把顾客比做皇帝,足见其服务水平一流。广告语言给广告受众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信息:旅馆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听话人的面子得到了维护,其利益被摆到了首位。在这样的情境中,消费者自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种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的好地方。广告给广告受众传递了明确的信息,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上述广告中,比喻的使用使事物具体化和形象化、语言生动活泼和富有文采、引发了读者想象和印象的加深,达到了宣传效果。

(二)、比拟

比拟是根据想象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人来写的一种辞格。在广告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比拟,可以使广告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活力。例如: (1)佳雪,就是喜欢水。(佳雪净白) (2)飘柔,就是这么自信。(飘柔) (3)处处为您着想。(奥拓)

(4)夏天,让我们做个“超薄”女人。(某减肥产品广告) 例(1)中,本体是“佳雪净白化妆品”,拟词是“喜欢”,“喜欢”的意思是对人或事物有好感。“喜欢”是用来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的动词,在这则广告中,被用来描写佳雪净白这种产品,是为了突出该产品能充分留住肌肤水分,使肌肤柔嫩幼滑等特性。例(2)中本体是“飘柔”,拟词是“自信”“自信”的意思是相信自己。“自信”本是用来写人的,这则广告赋予飘柔洗发水以自信的属性,这种自信来自于宝洁公司上百年的企业历史及其品牌形象。例(3)中,本体是“奥拓”,拟词是“着想”,“着想”的意思是(为某人或某事的利益)考虑。“着想”的行为主体应该是人,而在这则广告中,却变成了奥拓汽车,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能着重宣传该品牌汽车全面、优质的售后服务。例(4)中,“薄”一般是用来指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在这里被用来形容女人,突出她们身材苗条。作者这样别出心裁的刻画,是为了宣传该减肥产品的神奇效果。

比拟在上述广告中的运用,使所传递的信息具体、生动,抒发了广告行为主体的情感,

1 增强了感染力。

(三)、仿拟

仿拟就是故意模仿名言、习语,改动部分词语来表达新的思想,以达到嘲弄、幽默的目的。例如:

(1)In Asia-Pacific,all roads lead to Holiday Inn.(在亚太,条条道路通假日旅馆。) (2)水往高处流。

(3)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4)三十功名创传奇,八千里路驰江铃。 (5)那山那水,人间瑶池,步步为赢。

例(1)是亚太假日旅馆的广告。该广告模仿了英语习语“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广告受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引发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对消费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诱惑力。例(2)是淄博潜水泵的广告语。该广告语脱胎于汉语习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字之改,却形象生动。广告语言引发广告手中的联想,以洗练、鲜明的语言形式宣传产品,达到了幽默、诙谐的语用效果。例(3)是某化妆品公司的广告语。该广告中的“下斑”巧妙地仿拟了上班族最爱听的词组“下班”,把“逗留”仿拟成“痘留”,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衬。广告语言结构对称、诙谐幽默、入耳中听。广告内容看起来也自然而然地让广告受众联想到化妆品的功效,言语中似乎还洋溢着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之情,体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语言变化和语用技巧。广告受众一定会觉得印象深刻、趣味性强,广告语言的促销效果也就出来了。例(4)是江铃牌载重汽车的广告语。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灿烂瑰宝,是人们喜闻乐见,经常吟颂、借用,抒发感情的最佳语言形式,长期存储在人们的记忆中,便于激活。广告语言仿拟了南宋著名将领岳飞写的《满江红》中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形象地说明了江铃牌汽车历史悠久、性能优越、销售量大等诸多特点,在宣传产品、树立品牌的同时,大大增添了广告的文化意蕴。江铃汽车的另一则广告语“千里江铃一日还”仿拟了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写的《朝发白帝城》中的著名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巧妙地以“江铃”代替“江陵”,通过谐音字的变化,把品牌名称自然而然地嵌入到诗句中,借用古人的名句来宣传现代产品。广告语言形象、贴切,把江铃汽车的速度和品质完美地告知了广告受众。例(5)是湖南电视台2002年播放的关于张家界的旅游广告语。该广告语吧张家界比作瑶池,而瑶池是神话中西王母所住的地方。该广告中“那山那水”仿拟了某电视剧的片名,而“步步为赢”则是仿拟成语“步步为营”。

仿拟的运用使广告幽默、风趣又意味深长,让广告受众印象深刻。

(四)、排比

排比是将相同的、类似的、意义重大的、语气一致的语言成分排列在一起。排比可以深化语义,加强语势,取得鼓动、劝说之效果。例如:

(1)爱生活,爱拉芳。

(2)薯我鲜,薯我辣,薯我脆。(可比克薯我系列) (3)选择《读者》,就选择了一类优秀文化,一种新的视野,一位人生的挚友。(《读者》) 例(1)是拉芳洗发水的广告语。广告语是两组句子结构的排列,简单易懂,意义鲜明,给广告受众以美好的联想。由于动人的广告语言,拉芳一下子成了名牌,该广告语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拉芳系列产品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例(2)广告语中每一个主谓结构中的谓语,其本身又是一个主谓结构,我们称该主谓结构中的谓语为小谓语。该广告这三个小谓语来表现可比克薯我系列“鲜、辣、脆”三大特色。例(3)广告语利用排比详细阐述了选择《读者》可以在汲取文化、开拓视野、拥有良友等三大领域受益匪浅,语言连贯,条理清楚,发人深思。

排比的使用使得广告语言朗朗上口、颇为动人,迅速赢得了大批消费者。

(五)、押韵

押韵是指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押韵是为了取得悦耳的效果。例如:

(1)The finest sound is all around.(音色美妙,荡气回肠。) (2)不求来世与你相见,只求今生与你结缘;世上只此一件,只愿与你共牵。

2 例(1)是某音响的广告语。“sound” 与 “around”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分明。押韵的修辞格用于音响广告,准确恰当,足见广告商匠心独运,堪称经典。例(2)是石头记(台湾珠宝公司)的广告语。“见”“缘”“件”“牵”连续押韵,在汉语广告中十分罕见。石头记珠宝公司的广告情真意切,恰到好处,再加上汉语句式中的对联结构、押韵的修辞手段,使得广告语极富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这样极具创意的广告,值得称道。

(六)、回环

严式回环是指上下句的语言成分和结构相同,且下句是上句字、词或短语的严格逆序的一种回环。例如:

(1)全球通,通全球。(中国移动通信)) (2)中国平安,平安中国。(中国平安保险) (3)品味人生,人生品位(川池酒)

例(1)广告语是全球通最早的一句广告语,是中国移动通信全球通实实在在的一种表达。该广告结构简单,语言精练,容易理解。目前全球通几乎成为中国移动通信的代名词,该广告的功劳不容忽视。例(3)广告语结构整齐,一气呵成,富有寓意。既表达了对祖国的衷心祝愿,又宣传了该保险公司的服务特点。例(4)广告语上句的意思是消费者通过品味川池酒来品味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下句的意思是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喝川池酒来提高自己的品位。该广告语充满了这里的意蕴,耐人深思。

回环辞格的运用使得上述广告语句节奏强烈,意味深远。

(七)、辞格的兼用

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例如: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某锁厂广告语)

该广告语属于引用和夸张的兼用形式。这则广告引用了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这里用来形容该锁的质量非常好,用的是引用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一个人把守,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故意往程度深的地方说,用的是夸张的辞格,属于扩大夸张。

(2)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白加黑感冒片)

该广告与属于对偶和对比的兼用形式。这则广告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对,用的是对偶。而从广告内容上来看,上句讲的是该感冒片白天的药效,下句讲的是该感冒片晚上的药效,上下句互相比较,突出该感冒片具有区分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特点。

(八)、辞格的套用

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辞格的套用能增大话语的思想容量,使表达更充分,因此广告语言经常使用。例如:

(1)初春,榆钱初肥,鸟语花香杨柳青;酷夏,绿树成荫,白云生处有人家;晚秋,枫林晚掩,霜叶红于二月花;隆冬,红装素裹,林海雪原一片银。(富绿山庄楼盘广告)

该广告使用了四个句子,分别按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排列。从总体上看,该广告由四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使用了排比辞格,而每个句子中,又都包含了引用辞格。第一句引用了成语“鸟语花香”。第

二、三句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的诗句,全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第四句引用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词句,“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第四句还引用了作家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篇名。该广告采用整齐的句式,展现了富绿山庄一年四季如画般的优美环境,也调动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同时,我们当前的广告中也存在语言不规范现象。语音方面,如语音错误、乱用方音;文字方面,使用错别字、繁体字;词汇方面,篡改成语、缩略语不当、外来词不规范;语法方面,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语义方面,有歧义、缺乏语义逻辑性。还有广告中的享乐、崇外、封建思想、庸俗化倾向。

作为社会语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言既服务于国民经济,又影响着社会文化,由于广告语言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广告语言的社会语用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基本素质。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制约广告语言中的不良现象,使广告语言健

3 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社会语用功能,服务经济社会,服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1) (2) (3) (4) (5)

《广告修辞论》山东文艺出版社 花勇著

《语用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永和、周东华、鲁娅辉著

《广告语言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曹炜、高军著 《广告语言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曹云耘著 《公司广告促销和经典案例》云南大学出版社 苗宇著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第6篇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众多网民对于社会(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或简言之为网络舆论和民情。

2009年1月,《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联合进行网上调查,参与调查的网民有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据此,《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如“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长抽天价烟”、“云南躲猫猫”事件、“湖北邓玉娇事件” 、“贵州瓮安事件”,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网民意见铺天盖地,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趋势。这些都对司法检察机关办理个案形成了很大的网络监督压力,有的甚至成为促使相关部门下决心研究解决类似问题的契机和推手。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是突发性:由于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简单直接且身份隐蔽,网民能够快速、大胆地发表意见,呼唤声援,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力量,以期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因此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事先没有征兆。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二是破坏性: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危机往往会引发社会大众与检察机关、执法人员在观点甚至行动上的剧烈冲突。

三是紧迫性:检察机关必须对即将或者已经发生的舆情危机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防止事态的扩大,减少损失。

,我国检察机关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力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二个问题:一个是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一些基层检察院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舆情不关注,特别是对涉及本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形象的舆情不能引起应有的重视,认为网络舆情与自己无关,错误地认为虚拟的东西不值得关注;二是缺乏处置预案,一旦发生舆情束手无策。有的基层检察院对网络舆情工作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对可能引发涉法、涉检信访的群体性事件、苗头性问题缺乏政治敏感性,对如何处置突发性重大事件没有制定处置预案,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急情形,不知如何下手,难以应对,不能及时地引导和有效控制事态发展,负面影响难以及时消除。

三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几点建议

新时期,检察机关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动态,不断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牢牢把握政法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自身下手,要在检务公开上下功夫。 一是加大公开力度。认真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的意见》,凡是与检察职权相关而又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都应当公开。

二是创新公开形式。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多形式接受人民群众来访,邀请人民群众参观,主动公开检察机关工作职责、办案流程等不涉密的事项和程序。

三是丰富公开载体。突出抓好检察门户网站建设,把检察门户网站建设成为征求意见、网上受理、在线交流、咨询问答、网上展览等多功能有序整合的统一平台,切实加强检察机关、检察干警与人民群众的互动交流,进一步畅通检察机关接受监督的渠道,并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矛盾,理性合法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权威,不断拓宽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作的渠道,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增强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舆情意识,树立正确的舆情观念。

长期以来,在部分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观念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与媒体打交道是宣传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对一些突发事件反应迟缓、被动应付、危机公关意识缺位。由此,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要有正确的舆情观念,包括堵不如疏,盖不如开,被动不如主动,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防火。对于舆情危机事件,要更新观念,争分夺秒抢发突发事件新闻稿。先上网,后见报。先简报,后详报。占领网上发言主动权和主导权。

(三)加强正面引导,平息舆论风波。

面对网络舆情,不可束手无策,最要紧的是直接面对网民,把已经了解和可以确定的事实真相、正在采取的措施、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员的态度予以公布,只有让真相站出来,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才能防止流言蜚语,变被动为主动。对重大舆情要适时跟踪,及时公开事件调查、处置情况,不给滥加猜测留有空间。应当允许社会大众对事件的进展和查处结果进行监督,对舆情进行疏导而不是封锁,一味地回避只会让小道消息、社会谣言占据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对舆情及网络事件应当更宽容,允许民众以一种更主动的方式参与到司法监督中来,反而有利于促进问题的实质性解决。

(四)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网络舆情危机阶梯预案。

详细而周密的预案,保证了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获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可以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危机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每一等级都由不同级别、不同范围的力量参与到危机应对中,根据危机的等级,调动与之对应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危机化解。

(五)要在总结经验教训上下功夫。

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升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接受网络监督、提高执法公信力的能力和水平。网络时代带给检察机关的,是无孔不入的监督,只有严格执法,让群众满意,才不会产生舆情危机。

上一篇:早上好问候语范文下一篇:医院食堂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