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象本质论文范文

2024-05-04

社会主义现象本质论文范文第1篇

1 异化概念阐释

“异化”一词来源于拉丁字alienation (异化、外化、脱离) 和alien are (转让、异化、分离、让异己的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 。在英文中是alienation (疏远、转让、异化、精神错乱) , 德语的“异化”, 直译是疏远化或冷淡化。我国学者认为, “主体由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 转过来束缚主体, 压制主体”[1]。

2 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向体育的竞技性异化

2.1 传统武术异化成了“拳击”加“摔跤”的现代武术

“目前原想发展武术技击的散打在实践中却表现为‘拳击加腿’、‘摔跤和推’ (快摔得3分, 推下擂台两次判该局获胜) , 在其激烈的扭打中人们找不到武术技击技术的影子。武术散打变成了拳击、摔跤等其他搏击技术范式的客体, 散打已不再是武术技击的主人, 而是其他搏击范式的奴隶。”[2]我们从现在的武术散打中, 已看不到传统武术当中的那种技击性的巧妙, 精心的构思, 以及蕴涵在里面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外露的刺激”, 给人的感觉是肤浅,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武术为了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大量借用西方体育的一些评判规则, 竞赛制度来包装传统武术所带来的弊端已初现端倪,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下, 武术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这也是传统武术走到今天越走越艰难的原因所在。

2.2 传统武术套路不断地向体操、舞蹈、戏剧的异化

“传统武术套路是为了便于记忆, 传授和习练, 将实践中的具有技击性的动作进行筛选、加工、改编而成, 对技艺的掌握和习练, 其目的在于实用, 其结果必须是满足实战的要求。”[3]传统武术套路是建立在技击表象基础之上, 通过体现技击的内涵, 追求超越外在的理想化的技击艺术。“传统武术套路所表现的主题和内容是关于攻防技击的意境, 思想, 想像的叙述, 它要表现的是‘攻防和技击’, 而非其它景观, 它为我们提供一扇观看技击的窗口 (或是观看技击的一种方式) , 也表达了对技击的评论和言说, 表露出作者或演练者对武术技击的体验, 想像和期待”。然而, 我们看看现在的武术套路, 在追求“高、难、美、新”的过程中, 却逐渐的体操化, 舞蹈化, 戏剧化。难怪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评论中国武术时说“中国武术是一种拿着特殊器械表演的中国式体操”, 还有的评论说“穿着唐装的体育”、“拿着刀枪剑棍的体操”, 现代武术套路一方面为传统武术寻找到现代语境中的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 或者说, 它张扬了传统武术中美的冲动和表现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使现代武术套路对象化为体操、舞蹈等的客体, 并以新的尺度 (体操技术的表现和体操的竞赛方法等, 而不是传统技击尺度) 主宰着武术套路的命运, 武术套路的技击性, 成了现代武术创新中体操、舞蹈、戏剧动作的“奴婢”。

2.3 传统武术的“健身、修身、养性”等本质异化为金牌的“牺牲”

传统武术文化所依附的是庞大的中国儒家, 道教等各种文化, 这些文化的精髓在传统武术文化中得以很好的体现, 如儒家的“仁爱”观念, 就构成了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崇尚伦理, 讲求仁义忠信, 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鲜明特色。这一特色, 至今仍使得中国武术在世界人们心目中不仅是技击、健身之道, 更成为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一种途径。所以, 武术发展到现在已不再是一种求生存、好勇斗狠的暴力行为的手段, 而成为一种对自然, 对天道, 对自我的一种追求的手段, 通过由武捂道, 超越武术技击的外在, 实现高层次的自我生命的实现和体悟, 对传统武术的修炼, 是一种很好的“健身、修身、养性”途径。

然而, 从传统武术中脱离出来的现代武术, 却越来越走向异化,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达,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却变得越来越来浮躁, 现代武术也难逃其魔咒。人们在武术的修炼当中, 已不再追求修炼的过程, 也不再去体悟, 现代人喜欢的是简便、速成, 看重效益。所以传统武术发展到现在却成为金牌的“牺牲”, 这使得现代武术产生了有技术无理想, 得金牌失道德的体育异化现象, 呈现出一种人体与精神背离发展的畸形状态。

3 结语

传统武术的异化, 是指在现代化语境中, 现代武术消退了它原本民族的特质, 武术的现代发展异化为西方体育价值的“反客为主”和“价值偷换”。如武术的乌托邦色彩和完美主义情结 (其乌托邦色彩表现为对技击的艺术化和理想化、其完美情结表现为对修身养性和强身健体的憧憬及泛和谐观) 等, 在西方体育的外显、客观、见效等价值取向面前变得不知所措、迷失自我。从代价论与现代武术的发展来看, 武术的现代发展是通过付出代价 (异化) 并扬弃代价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没有离开发展的代价, 也没有离开代价的发展, 不论采用什么模式、选择什么手段和途径, 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竞技武术如此, 传统武术亦然。因此, 对传统武术异化研究的目的, 是通过对其异化的认识, 进一步反观和深思武术的真实面目, 反省在现代生活和国际交往中武术应处理的关系、充当的角色、发挥的作用, 而不是全面地否定现代武术的异化, 更不是否定武术异化的积极作用和竞技武术的历史功绩。

摘要:传统武术以其技击性为独有的个性特征存在于漫长的历史时期, 然而, 发展到现在, 传统武术的这种技击性却发生了异化, 传统武术为了在西方强势体育的侵蚀下, 找到自己生存的地位, 不得不与西方体育接轨, 借用西方体育的一些现有规则, 来改装自己, 这就使得从传统武术中脱离出来的现代武术向着西方体育的方向异化, 主要表现为:向拳击、体操、舞蹈、金牌方向异化。

关键词:异化,本质,技击性,竞技性

参考文献

[1] 王若水.“异化”这个译名[J].学术界, 2000 (3) :49

[2] 戴国斌.武术现代化的异化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4 (1) :8~10.

社会主义现象本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形式以及国民差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隐藏的剥削关系进行了揭秘,进而揭露了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本文在分析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如何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更好的运用该理论。

关键词:工资理论;应用

一、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基本内涵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剩余價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隐蔽的,又是如何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论述。

(一)工资的本质

马克思在劳动力商品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为了使读者更好的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论》中首先阐述了一组不同的概念:劳动和劳动力。劳动既不是商品,也没有价值和价格,而资本家购买的并不是工人的劳动,而是工人的劳动力。“劳动者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即为一定量劳动而支付的一定量货币”,但是“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劳动者所卖的,是他的劳动力。”。其次,马克思分析了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是怎样转化为劳动自身的价值和价格的。最后,得出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本质,即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所反映和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

(二)工资的形式

马克思认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具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他认为,计时工资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工资形式,它总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是工人按一定时间出卖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分析计件工资时,马克思认为“像计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一样,计件工资又不外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虽然计件工资是按照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来支付的,相对于计时工资来说,计件工资是最适合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最起码对雇佣工人有更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只有计件工资是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的分度测量器”。但是,计件工资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而且无论是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是不合理的。总之,工资的形式是由工资的本质决定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始终都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三)工资的国民差异

马克思在分析工资的国民差异时,指出了在比较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即“在比较国民工资时,一切决定劳动力价值数量变化的要素,例如,各种自然发展的和历史发展的首要生活需要品的价格和范围……都必须考虑进来。”另外在比较工人所得货币多少时,要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这一影响因素纳入进来,也就是说要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在比较不同国家的工资差异时,同样也要考虑货币购买力因素。随后,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产生工资国民差异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虽然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名义工资高,但是工人的相对工资却较低。在比较各国工资差异时,不能只看到数字上的差异,要综合考虑货币的购买力、当地的劳动强度等因素。马克思对工资国民差异的分析对我国不同地区进行工资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运用

(一)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本质

要弄清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到底是不是商品。依据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论,劳动者本身如果有人身自由,作为个体既不占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就满足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其次要明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必须在这两个前提下,从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来进行分析。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工资的本质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劳动报酬形式;非公有制范围内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劳动力资本价格的转化形式。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资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不同,它所体现的是公平等价、利益协调的新型社会生产关系。

(二)对现行工资制度进行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工资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如工资未能与经济增长同比例增长,工资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配套,不同行业工资差距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我国工资制度改革需要马克思工资理论的指导,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首先,树立与时俱进的工资指导思想;其次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制度;另外还要建立有效的工资分配管理体制。从长期来看,还必须制定实施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管理政策,加强工资的法治力度和执行劳动法的力度。对违法经营者进行严惩,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改革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

根据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身体因素决定的部分,它的货币表现就是工资的最低界限或最低工资。雇佣工人得到的最低工资应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保障,其次还要保持社会生产的连续性。最低工资制原理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劳动工资制度必须实现最低工资制度。改革开放后,我国才真正开始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由于实行的时间较短,在制度制度、实行及宣传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和完善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我国最低工资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建立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机制,形成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机制,改变最低工资标准长期不变的情况。同时应当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增长率、最低工资购买力、就业状况等因素来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袁丽美.浅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的本质[J].孝感学院学报.2005,2.

[3]郭铁民.马克思工资理论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1999,1.

[4]高晓红.论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其我国工资制度改革[J].前沿.2004,5.

[5]冯继康.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当代价值探讨[J].德州学院报.2003,2.

社会主义现象本质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品牌;经济分析;沉没成本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现象本质论文范文第4篇

当前“道德冷漠”行为严重刺激社会神经与公众眼球,本文从道德教育层面讨论如何抵制道德冷漠。道德教育能够营造道德氛围;道德教育能够克服无意识道德冷漠流弊;道德教育能够打造道德自我反思思维;道德教育能够重构道德行动动力。

道德教育;道德冷漠;道德氛围;道德反思

袁和静,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

中国当下社会道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普遍热议的焦点问题,社会无德行为和各类病态事件在社会不同领域屡屡发生,如小悦悦事件、“毒食品”事件、复旦投毒事件、厦门纵火案、各类权力腐败案件等,对政府公信力和社会风气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社会道德冷漠问题更引人注目,严重刺激了社会的神经系统与网民大众的眼球,正如学者龙静云所言:中国的道德状况是一幅“感动与疼痛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主流进步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图景[1]。面对道德冷漠现象,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成效的微弱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2],提升道德教育来抵制道德冷漠现象是现实所迫,尤为必要,因此,深层次讨论道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命题。

一、道德教育能够营造道德氛围

当前道德冷漠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从全社会来营造贬抑行为之恶和褒扬行为之善的社会道德氛围是现实所迫,只有良好的道德氛围与舆论环境才能形成强大的震撼力和威慑力,使坏人坏事受到集体谴责与惩罚。在道德赏罚制度、社会舆论营造、道德监督机制缺乏全方位保障的情况下,唯有通过道德教育来进一步营造道德氛围。

一方面,道德教育可以从价值观教育和理论文化建构方面塑造道德氛围。如葛晨虹教授所言:“改革开放发展中,社会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建设和提高,但从整体看,国民素质参差不齐也是一个明显事实,民众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3]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文化和功利气息的弥漫,使物欲主义、功利主义、奢华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从而导致社会观念与群体心态发生转变,出现道德冷漠行为。同时,市场文化不仅冲击了价值观导向,也使得理论文化出现错位和缺位现象,理论建设缺乏社会认同根基与情感支柱。因此,可以通过道德教育着重从价值观导向与理论建构方面抓起。

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可以通过隐形教育方式营造道德氛围。道德教育不在于集体灌输与外在强制学习,关键在于隐形渗透与贯彻。一般而言,道德观念与理论形态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扎根于社会教育之中,融入到群众生活当中,切实为大众所接受;道德教育要用简单活泼的大众话语代替深奥的理论表述,逐步增强理论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其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自愿行为,从而使道德理论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自觉行动;道德教育还要有效整合主流媒体、网络媒体以及民间传播等多种方式,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达到道德理论体系在社会领域中的春风化雨。

二、道德教育能够克服无意识

道德冷漠流弊

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与责任分散效应或无意识道德冷漠密切相关。责任分散效应主要是指,当需要帮助的紧急情境发生之时,由于有很多人在场,每个人都会认为所应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就个体而言,如果只有他一个人在场时,他可能会把责任看成百分之百,而当很多人在场时,他会认为责任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应承担一份责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的小悦悦事件中,当两岁的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之后,短短7分钟内路过的18名路人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以责任分散理论来分析,当很多人都在场的情况下,群体的规范和内聚力变得失调,每个人的责任都被分散,大家普遍存在“我不去救,有别人去救”的心理状态,然而,当大家都认为别人会承担某种责任的时候,恰恰没人承担。由每个人所共同承担的责任已经不断被细化,甚至有的责任主体已经把本有的道德责任当做漂流瓶而任意丢弃,当社会的不道德事件刺痛民众的神经时,大家纷纷谴责社会,指责当事人,对社会道德状况表示遗憾和焦虑,然而事实却是我们共同承担的责任被不断地肢解,割裂,甚至消解,最终出现的局面就是“有罪过,但无犯过者;有犯罪,但无罪犯;有罪状,但无认罪者”[4]。虽然其现象的普遍存在带来了集体冷漠的结果,但心理学家认为该事件不能单纯归因于社会冷酷无情或者道德沦丧。

要克服由责任分散效应带来的无意识道德冷漠,道德教育必须担负起职责,教育社会和民众,每个人的责任都是至高和神圣的,责任是不能转移、无法替代的。个体存在的标准之一就是通过责任来展现,有些社会的责任是作为人而不能随意拒绝与转嫁的。诚如列维纳斯所说:“做人意味着……是我维持着他者,是我应当为他者负责……我的责任是不可转移的,无人可替代。实际上,就是说做人始于我的责任……责任是我独自负有的,是我作为人所不能拒绝的。这种责任是唯一的最高尊严。我是我的唯一标准就是:我是负责任的。”[5]所以,责任教育就成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当然道德教育或者责任教育的重担不仅靠学校,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重视,不断弥补道德教育中的空白点。唯有不断加强责任教育,才能真正克服无意识道德冷漠流弊。

三、道德教育能够打造道德

自我反思思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最重要的莫过于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在“熟人社会”或者乡土社会,每个人“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6]。在“差序格局”状态中,伦理关系简单明确,大家以自我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亲疏有别、爱有差等的伦理秩序。而进入“陌生人社会”以后,社会交往变得复杂,人际信任降低,道德能否实现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自律和道德反思。因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律条竟然成为多数人的道德信仰,使得道德资源变得稀缺,人格变得平庸。应该说,每个有道德能力的人都是道德的主体,都应该适时进行道德的自我反思,进行负责任的道德选择,首先以自我的道德责任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所做所为,而不是挥动道德的准绳去任意评论别人的行为,否则道德责任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根基,道德冷漠的存在随之成为普遍。康德讲:“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7]

道德冷漠者或者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或者是将个人与社会隔离,固守在属于自己的狭小圈子里,扭曲社会关系。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过:“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败坏了,那么他人只能是地狱。”[8]同样的,自己对于他人而言,自己也是他人的地狱,因此,道德冷漠不仅仅是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袖手旁观,同时也是对于自我和人性的冷漠。别尔嘉耶夫认为:“人悬于两极:既神又兽,既高贵又卑劣,既自由又受奴役,既向上超升又堕落沉沦,既弘扬至爱和牺牲,又彰显万般的残忍和无尽的自我中心主义。”[9]为此,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打造道德自我反思思维,汇聚正能量,树立新道德榜样,培养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具有理性道德的人,对道德规则的内容、原因和内在价值具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对道德基本原则怀有理性热情,并且能够将它们自觉地运用于行为中的人”。[10]主体道德心理的形成,道德行为的践履都以道德自我反思为基础,面临道德情境,感受道德现象,形成道德印象,其中都需要道德思维的加工处理,将道德信念、道德目标、道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道德人格,通过道德判断和推理,树立道德角色,进入道德实践,落实为道德行为,杜绝道德冷漠,这便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和意义所在。

四、道德教育能够重构道德行动动力

道德冷漠现象并不是现代社会的“标记”,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明恩浦曾在《中国人的特性》中,记载过旁观者对落水者见死不救、冷眼旁观甚至趁火打劫的情形。其描述的现象虽不普遍,但也折射了道德冷漠现象存在的长期性,而道德冷漠反应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成员缺乏基本的道德行动动力,面临突发情形时,不出手相救而仅充当“看客”,作为漠然的“局外人”,“贵”在不参与。市场化发展所需要的理论原则与价值规范已然无法解释和应对当今道德冷漠状况,逐步产生了信任危机与道德悲剧,更加导致社会群体缺乏基本的道德行动动力。如学者王珏所言:文化多样、利益多元的“后单位时代”集体道德行动呈现出不同于单位制度时代的道德行动逻辑,调查数据表明,单位组织集体道德行动的特征及其规律,具体表现在道德行动方向多元、道德行动动力不足及道德行动能力欠缺上。[11]

为此,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重构道德行动动力,改变社会集体道德行动动力不足的现状。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道德行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行动者本身理性思考、情感认同、充分慎思的基础之上,取决于行动者的价值选择。而道德行为要合乎道德要求,行动者必须处于以下情形:“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最后,行为者必须是出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质量而那样选择的。”[12]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学说为当今的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了更好地重构道德行动动力,首先,道德教育必须明确何谓“道德行为”,让社会每一个人懂得“道德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道德行为”的选择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抉择;最后,选择“道德行为”的根本在于培养每个人的道德质量,如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树立道德良知,坚定道德信仰,培养道德情感,坚守道德底线,牢记道德责任,拥有道德勇气,知晓道德荣辱。唯有如此,才能重构道德行动动力,逐步抵制社会道德冷漠现象。■

参考文献:

[1]龙静云,熊富标.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探析[J].伦理学研究,2003(1):71-77.

[2]肖霞.从道德的功利性看“道德冷漠”的矫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2):33-36.

[3]葛晨虹.“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12(2):31-34.

[4]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1.

[5]王振林.透视后现代伦理学[J].人文杂志,2004(6):20-23.

[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

[7]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

[8]让·保罗·萨特.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9]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8-29.

[10]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邬冬星,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10.

[11]王珏.“后单位时代”集体道德行动的特征及其规律—基于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0(4):135-139.

[1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

责任编辑/程 曦

社会主义现象本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改造策略;社会功能;城乡二元制结构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激烈竞争,逐渐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逐渐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这些村落起初位于城市郊区,进而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范围的持续扩张,最终蜕变为城中村。而这种现象将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必然事情。

2 城中村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

从城中村的历史变迁中不难发现,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分成主观与客观两个部分,其中客观原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速度增加,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耕地获得扩展的空间。耕地被征收了,当地的农民却仍然留在原居住地,并且保有一部分供他们建房居住的宅基地。村庄进入城市,形成了城中村。从主观上来说,是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及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所造成的,这也是深层次的制度原因。

城中村的演变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村落自然形成阶段,此阶段城市尚未扩展到农村,此时农村只是单纯的农民聚居点;第二阶段为城中村形成阶段,农村靠近城市一侧的土地大部或全部被城市征用,然后伴随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周边土地完全被城市征用,只剩下被城市建成区完全包围的村落,这时,就完全形成了城中村;第三阶段为城中村消失阶段,随着城市文明的不断渗透,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城中村将被完全拆迁,城中村的居民转为城市居民,从此城中村将完全消失。

3 城中村的功能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就业,但因为城市商品房居住成本较高,而廉租房数量少且难以获得购买资格,所以一般的外来人口只能选择城中村的住房。城中村更像是事实上的超级城市特区,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依靠城中村廉价的房租从而降低经营门槛。城中村成了低起点创业的孵化器;农民工和低收入者从事的多为社会低端服务业,不仅需要能满足低消费的生活空间,还必须靠近需要这种服务的外部环境。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市民需要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双重转化,而城中村就是他们完成不确定过渡期的场所;城中村起到了城市“廉租房”的作用,有助于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住房需求,实现住房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

另外,城中村中数量很多的一类是以租给高校学生为主的。这些城中村在空间上与高校或相邻或接近,由于在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与生活管理逐步分离,原来单位体制下由高校承担的各种生活服务功能,转向由高校后勤及社会周边地区承担。这也使得邻校村与高校之间的互相影响日益加深。从上述观点看,城中村以其廉价的房租和生活生产成本等优势,可以说具有控制城市的营商成本、降低产业和人才进入门槛的功用。

此外,城中村还丰富了城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有以下8 个特点:①复杂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层和职业结构;②人际关系由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化,③社会流动性大,个人地位和角色变化快,社区构成要素的异质性强;④生活质量高,消费水平高,消费方式多样化;⑤闲暇时间多,个人社会化程度高;⑥生活节奏快,紧张压迫感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⑦现代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强;⑧信仰、道德标准等多样化。这些特征贯穿了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所有部分。而这种生活方式从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看,是存在诸多的弊端和问题的。而城中村那种城乡交融的“低消费、地缘联系紧密、慢节奏、高可入性”的生活方式使城市更加多元化的同时,实现了有益的补充。

4困扰城市城中村健康发展的难点

由于一些城中村长期处于缺乏监管,导致了大多数城中村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原来作为村庄聚落时就缺少供水供电等市政设施,演变为城中村时市政管线仅作了粗糙的配套,导致城中村市政管线无法和市政管网连接成系统,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碍于城市的现代化形象。

此外,城中村土地处置政策存在较大掣肘。按照有关规定,有农用地的,在建设前应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审批手续,而每年给城市的农用地转用指标较少。同时,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审批程序繁琐、周期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推进。

再者,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滞后。可以说,村集体经济基本均是以土地与物业收益为主,不可否认具有一定“寄生性”;城中村大量的外来人口则多是自食其力,主要从事门槛、层次较低的非正规行业。从城中村经济的组织架构看,村民大多各自为战,多数城中村集体经济改制还未展开,难以形成合力和一体化行动。诸如此类问题如何解决,将直接影响改制工作及村民利益保障。

最重要的一点是,城中村村民社会保障存在体制缺陷。城中村改造后,“村改居”人员要求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但由于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受现行养老保险政策限制,“村改居”时已达到和超过退休年龄的人员和缴费年限不足15 年的人员难以参保和享受待遇。此类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到村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给城中村改造工作带来阻力。

5城中村改造规划策略调整

进行城中村改造之前,有必要首先理清三点认识:①城中村改造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②城中村并非一无是处,其有存在的合理性和社会积极意义;③不能简单地将中国的城中村视为外国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贫民窟,不能简单地采用西方国家曾经的“贫民窟清理”政策,要从各个层次上“消灭”城中村。应该认识到城中村的形成其实是在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原住民进行“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城中村有其存在和延续的历史缘由和未来价值。

城中村改造内容可以分成有形改造和无形改造。有形改造是指将城中村中原有建筑物全部拆除后,重新修建新的建筑物,集中安置原有村民,以保障村民的生产生活,使城中村旧貌换新颜。而无形改造是指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集体经济转为股份制经济,撤村建社区,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通过无形改造彻底消除城中村的二元管理体制,使村民纳入到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中,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得以转变,让广大村民从生活形态到思想意识真正融入到现代城市文明当中。

对城中村进行的改造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有形与无形改造同步推进,实现彻底意义上的城中村改造,有形改造是基础,无形改造是目的。

城中村改造首先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在城中村改造中应坚持规划引导的原则,做好城中村改造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的衔接。立足于建构更为完整、全面意义上的综合发展政策,在给予城中村充分自主发展空间、满足其合理发展诉求的同时,要求其承担必要的城市社会发展义务。

其次,应该解构疏导,改变城中村形态。不仅改造其居住形态,更要改造其社会形态。城中村存在的根源是城市化没有瓦解原农村社区的地缘结构和社会结构。只要原地缘结构和社会结构没有瓦解,城中村就仍然可能是城中村。从目前城中村改造的做法看,大多特别重视城中村的居住形态改造,而忽视城中村社会形态的改造。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这种误区。

此外,还需要通过政策保障,架构系统化的城中村改造政策体系,解决因体制问题产生的城中村问题,需要政府政策的推动、扶持和保障。应本着“以人为本、多予少取”的原则,要求城市各部门尽快出台包括“城中村改造模式”“城中村土地处置”“村集体经济改制”“农转非”“规费减免”“教育、就业低保”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保证城中村改造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城市化转型期需要城市有过渡性转型空间,城市空间形态也总是要反映其所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的特征,并适应其需要。因此,城中村改造规划的主要导向应为保质、有序更具活力的转型式复合空间形态。具体操作则应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前提下,以现行城中村空间区位特征为依据,以现行工程技术规范为准绳,以多部门协同合作为管理支撑要件,创造出既符合转型期特征,又丰富多样、易居易业的新型城市社区。

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无外乎三种:以政府为主导、以村集体为主和以社会力量为主。一般认为,政府为主导的改造适宜于涉及到社会公益性目的的项目建设。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进行统一规划,实现较理想的整体效应;如果未涉及到社会公益项目,则以村集体为主的改造更可行。通过土地和房产所有人——村民的直接参与,产权的重新划分由村集体内部协调,既能充分体现村民利益,又可避免村民与政府间的博弈与摩擦,使城中村改造在自组织中完成。然而,现实中这两种改造模式的成功案例极少,相反,越来越多的城市正以社会力量为主、市场化为导向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作为主流改造方式。究其原因,多数情况下前两种模式往往难以承担改造所需的巨额资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城中村改造的各项资源,被认为是一种在现实中最具效率的城中村改造模式。

市场化改造是以“谁投资,谁受益”为准则,因此现行较成熟的改造模式都特别注意两类相关者的利益保证:改造资金投入者和村民的利益。而改造中影响面最广、规模最大的群体——租户则成为被完全忽视的对象。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长期租住于此,并为当地城市付出自己的劳动与贡献。此外,多数城中村改造还是强调物质环境的改变,即以高档商品房代替村民们低廉的私房,当土地竞租价格得以充分显化的同时,弱势群体的房价“滤出效应”也被彻底显化。一方面,弱势群体因房价造成的空间边缘化不仅将增加其谋生成本,如交通成本上升、就业机会减少,还会导致该群体进一步被社会边缘化,并持续加深不同阶层的分隔与对立;另一方面,对城市多样性空间形态的破坏,也意味着城市兼容并蓄、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的消失,城市活力受损、城市可持续发展受损。

6结语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现象,根据以上分析,个人认为,城中村现象本身并无对错,城中村更像一把“双刃剑”,顺势而为、处理得当,对城市发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会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丰富城市生活,达到共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处理不当则会事倍功半,甚至滞缓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静.衡阳市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解读[J].中外建筑,2009,(1).

[2]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张万胜.城中村廉租屋价值探讨及其租赁体系整改措施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09(8).

[4]张京祥,赵伟.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J].城市规划,2007,(1).

[5]陈洁.城中村改造的模式与对策初探[J].江苏城市规划,2009,(3).

[6]谢志岿.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制度、政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陈柳钦.“城中村”: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8] 新华网.城中村改造需要 2000亿廉价出租屋将变得高级[EB/OL].2007-01-24.

[9] 兰州市规划局.兰州市雁滩“城中村”问题专题研究[EB/OL].

[10]赵燕菁.就业增长与空间政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2).

社会主义现象本质论文范文第6篇

【文章摘要】

人本主义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本文叙述了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并采用了逻辑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人本主义在新经济环境下激发员工创造力、吸引优秀人才、改进管理系统、建设企业文化中的指导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指导意见。

【关键词】

人本主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1 人本主义的主要内涵

人本主义,即“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其词源是希腊文antropos“人”和logos“学说”。

人本主义最早由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提出,他提出人本管理中最关键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发展,这是管理思想史中人做为管理对象第一次得到重视。20世纪,现代人本主义兴起,并与众多社会科学结合,形成了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动机理论等一批革命性的学说。

当代的人本主义,已经成为一个横跨众多社会学科的概念,综合各种定义来看,人本主义往往都包含以下四个特征:1强调人的责任;2强调“此时此地”;3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4强调人的成长。简单来说,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人本主义核心思想就是重视人、理解人、依靠人、发展人,区别于“以物为本”或“以资本为本”。

2 人本主义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演进

20世纪50年代,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管理理论与实践进入了人力资源管理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识到与物与资本相比,人具有特殊性,并不是工具和机器。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人是有潜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开发人的潜能,让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随着管理学与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交叉结合,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逐步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不断增加。知识只能依托于人而存在,人才从一种资源转变为一种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开始向“人力资本”转变。这一时期人本主义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高度结合并渗透,使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3 人本主义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人才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成本逐步成为企业运营成本中支出最多的部分。企业必须要考虑如何在不影响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如何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控制。人本主义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3.1人本主义管理是激发员工创造力最经济的方法

知识经济中,员工的创造力日益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如何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课题。人本主义为如何激发员工创造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首先,创新工作往往需要比较自由宽松的环境,传统组织中的监督体制往往不能提供这一有助于创新的环境。而在人本主义的视角下,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所以人本主义管理不依赖于外部的监督,而专注于激发员工内心的动机,以引导员工自我实现为目标,这样就可以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达到激励员工创新的目的。这一做法的特点是成本较小,但收益高,不需进行任何投资,只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上的一些转变。但应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用这一逻辑,有些工作流程性较强,外部监督的重要性要远远比激发创造性重要,当然这也不是否认人本主义的作用,只是对于这些工作岗位,我们需要从人本主义的另外一个维度去分析。

3.2人本主义管理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

人本主义认为,人存在的目的在于自我实现。进入21世纪后,社会精英阶层获得物质收益的效用已经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精英人士开始追寻内心的满足,这印证了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吸引并何留住人才一直是一个难题。在人本主义视角来看,传统的物质激励已经难以满足当代精英们的需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深入剖析他们深层次的需求,精准定位,设计出符合他们偏好的激励计划。在这种激励计划中,物质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与晋升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幸福感与自豪感。

3.3人本主义有助于提升管理系统效率

人本主义强调,人是有思想的,人不仅是“工具人”,更是“经济人”、“社会人”以及“自我实现的人”。企业的管理系统应该在这些关于人的最基本的假设上建立,只有遵循了人本主义假设的系统才是更有效率的。人本主义下的管理系统应该承认人性的弱点,并激励和开发人性的优点。例如,对于很多企业存在的加班问题,传统理论认为加班是由于员工的懈怠导致的,这种懈怠是一种错误,应该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但是,从人本主义的视角来看,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一件事都保持着高度集中与高效率,所以懈怠与拖延无法避免,存在加班现象说明企业可能对人力资源的分配与估计有问题,或对工作的关键环节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了员工的拖延。人本主义并没有简单的把懈怠简单地认为是由员工的错误导致的,而是从人的本性这一视角来发现并解决问题:要么承认拖延是人的天性,无法避免,所以只能重估并重新分配人力资源;要么认识到拖延虽然是人的天性,但可以通过监督机制克服,那就根据需求改进管理系统。在解决这一类与员工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管理系统设计上,人本主义往往能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梳理人本主义的发展脉络,结合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下的新趋势,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人本主义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的指导作用。任何研究都难以穷尽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践的所有问题,在人本主义的视角下,该领域仍有许多更有价值的问题有待探讨。世界的近代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解放与发展的历史。人本主义贯穿于几百年社会科学研究的主线是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不断发展的源泉。当我们面对挑战时,一方面,我们应该开拓创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从亘古变的真理中寻找答案。

【作者简介】

朱蕾(1979-),女,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北京赛迪经纶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

上一篇:汽车安全电子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财务报表合并编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