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教学中电子技术的论文范文

2024-01-07

模拟教学中电子技术的论文范文第1篇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特殊的交往活动,是师生生命的展开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信息传递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在高效课堂环境下探索全新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构建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革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高效课堂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建构

根据信息论原理,把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快速准确的分析处理能力和灵活方便的控制性能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扩大信息源,改进了信息转换方式,丰富信息存储形态,拓宽信息传递通道,增强信息接收效果,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现代教育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是现代教学的理论支撑;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的制高点与突破口。高效课堂环境下的课改核心是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师生之间的新关系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模式产生新的风貌。从系统论观点看,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信息(教学中可以传送的一切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视频,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根据现代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心理学理论,结合学科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建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群体内部相互作用的立体网络结构。有利于改善师生交往形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多边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二、高效课堂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五导”和“五主”。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为“五导”:(1)诱导。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引导。即帮助学生确定适当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3)指导。即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4)辅导。即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很快在信息上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利用新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实现智力技能的迁移;(5)教导。即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符合时代精神的各种优秀品质,具备区分良莠信息的能力。

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发现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为“五主”:(1)主人,知识探究发现的主人。能根据教师揭示的目标、设计的情景、提供的资源积极思考,发现并提出进一步探索的问题;(2)主见。能围绕待探索的问题,与教师、同学协商讨论,并在协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观点;(3)主意。能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查阅检索,对所得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取舍,加工处理;(4)主动。能明确教学目标,主动运用相关知识经验,进入学习情景,学习掌握重点内容;(5)主宰。能进行意义建构,以及对所学内容中的有关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进行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归纳。

2.共享资源,合作学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参与教学,资源共享已成为可能和必需。(1)资源采集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可共同从书本、媒体、生活、网络中收集相关信息资源。(2)资源呈现自主。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把有关资料展示给学生,更可通过网络及相关媒体让学生按自己的需求获取资源。(3)资源评价自由。由于各个学生原有起点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资源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合作学习要从教学方法、方式、组织形式、管理策略等各个方面体现,对话、讨论、质询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在和谐、平等、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3.媒体参与,信息交互。

多媒体信息集成多种技术,具有图形化交互界面,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开发多样化学习资源,拓宽教与学的视野,充实教与学的内容,增加教与学的信息渠道。同时,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及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能建构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使媒体成为学生探求知识的认知工具。

三、高效课堂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的结构图如下:

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如下:

四、高效课堂环境下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稳定性是绝对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而且由于教师自身素质不同,个性的差别,风格的迥异,学生的起点不同,受环境熏陶不同,师生运用现代教育工具熟练程度不同,同一教学模式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再加上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同,也不可能是同一种形式。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产生于时代,实践于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可能是一种并不十分成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是永远的定势,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环境的改善,教师素质的逐步提高,学生个性的凸现,教学模式的内涵会扩展,形式会变化,环节更严密。总之,只要有利于教育,有利于教师,有利于学生,新事物会不断产生,新模式会不断形成,新成果会不断体现。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13(3).

[2]陆天池.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信息技术教育,2012(6).

[3]冯建军.现代教育技术对创新教育的技术支持.上海教育研究,2013(2).

[4]高培志.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教育研究,2012(1).

模拟教学中电子技术的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数学是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其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现了创新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许多不足之处,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情境更加生动形象。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能够把文本、圖形、音频、动画等信息进行更加有效的整合,以此来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教学资源的融合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扩宽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也能够使师生拥有的时间和空间不被限制。例如,在开展“年、月、日”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通过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入课堂内容中,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年、月、日的来历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

小学数学课程中包含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如果教师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地讲解就会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一)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元素引入数学课堂,利用丰富的网络素材开展课堂游戏,构建教学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二)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具象思维的阶段,在学习抽象知识时通常感觉比较困难,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难以领会和消化,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直观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大大降低学习难度。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学生难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绘图软件,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然后通过复制、旋转、粘贴等组成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和特征,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数学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也应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好,但理解能力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对数学中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内涵,而不应该仅仅只是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点,因为这种方式的学习效率并不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知识与能力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融入一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从而充分地体现“过程与方法”。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课堂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知识形成的全部过程。比如,在教学“正方体的认识”相关课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动态地展示正方体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正方体,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后,可以把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去掉,抽象出立体几何图,实现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

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当今社会是必不可少。“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合作理念,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更是为培养孩子们的这种能力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学习任务需要合作完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时的自我中心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例如在学生了解了年、月、日的知识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并要求将其中涉及到年、月、日的知识巧妙的设成问题,用PowerPoint制成电子演示文稿,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介绍事件,并提出问题,全班抢答,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准备的过程中,一个小组的成员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小集体,他们各抒己见,确定主题,分工协作,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大家利用网络讨论主题、设计分工、搜索资源、交流信息等,进一步推进小组建设,培养孩子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五、交流评价

(一)课后辅导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行练习和巩固课堂知识,但学生在课后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未能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因而很难发挥课后巩固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构建课后辅导新模式,提高课后辅导效率,真正发挥课后巩固的作用。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是开展课后辅导的有效方式。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简短的小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在课后练习过程中如果对某个知识点模糊不清可以及时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和巩固。

(二)家校合作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家校合作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平台,教师可以建立与家长的交流群,如QQ群、微信群等,然后就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沟通,还可以传授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科学地辅导孩子学习。同时,家长也可以将自己辅导功课过程中的困惑或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与教师或其他家长交流。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有助于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就像浩瀚海洋,我们需要多去思考和总结,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更灵活、直观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更有效的提高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伊永传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94.

[2]张忠华 周萍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

[3]周义元.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4]江明珠.浅谈“互联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

陈渝  朱玺         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公桥小学校

模拟教学中电子技术的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走进了各级各类学校,改变了教学方法,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了教师备课、授课的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趣味性

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走进了各级各类学校,改变了教学方法,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了教师备课、授课的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中,小学数学是启蒙教育,抽象的概念、图形的认识、数字的计算等对年龄相对偏小的学龄儿童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而信息技术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弥补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缺陷,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保障。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因为小学生对所有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会随着自己的兴趣进行改变,无法将精力集中在教师讲述的课堂内容中。同时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偏重于数学基础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为课堂增添乐趣,同时也为学生创建了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环境。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低年级 100 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在为学生出题进行巩固时,如果单纯将题目展示给学生,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视觉压力,而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卡通人物,例如喜羊羊、美羊羊、熊大、熊二等图案,每一组题目都会伴随着动物图片出现。教师还可以形象地为学 生进行讲解,例如聪明的喜羊羊要与大家挑战,比比看谁算得最快吧!这样一来,新颖、有趣的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比赛中,不知不觉中题目的完成也会更加高效。

二、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知识和情境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有一些知识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让学生达到深入理解。若讲解过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混乱,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详细展示知识的演变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尤其是讲解一些和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知识时,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也会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例如,在教授平移和旋转的内容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分辨图案是如何平移、对称和旋转的,如果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足,思考结果也会受到影响,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案,例如中国结、建筑图案、窗花等,再用鼠标将这些图案通过平移与旋转,让学生感受到图案的移动。如此一来,通过观察具体的过程,学生也能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感受图案对称美的同时,也能享受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

三、借助信息技术,有效突出教材重点、难点

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编排上有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也应当重点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教材规定的所有重难点进行凸显,让学生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

区别于其他學科,逻辑性强、抽象性高、逻辑性严密等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征,数学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其中必须要经历数字化过程,过程的缺失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信息技术可为数学学习提供一个动态化的互动生成过程,能够让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变得直观生动。在小学时期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分类的问题,其中包含有三角形分类、四边形分类等,分类思想可说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思想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分类过程的呈现却是困扰着数学教师的一大难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可以突破传统模式中课件的制作方式,利用交互式的电子白板进行课件制作,通过拖拉、复制、截图等功能轻松地制作课件,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随意地点击、拖移任何一个元素,为学生充分地展示分类思想,呈现分类过程,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四、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不断完善思维

数学知识中有很多应用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应用题的解答中,学生需要通过题目给出的已知信息,经过思考找出隐含信息,从而顺利找出解题思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静态的应用题目转化成动态的知识,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题目中的各个条件。

例如,在相遇类的应用题解答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出两辆汽车相向运动,在该运动中,学生可以观察汽车的移动,感受两辆汽车每小时共同行进的距离,再借助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观察动态的线段图形,就能在逻辑思维的推动下准确解答题目。

五、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提升学习效率

数学课堂受到时间、空间、教学内容等因素的限制,时长通常控制在四十分钟,具有很强的局限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超越时间空间因素的限制,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课前,数学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推送一些资源,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教师可以为学生上传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习的难点, 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帮助学生在课前进入一个学习状态中。教师可以选择录课的功能,将重难点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后将这部分内容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空闲时间可以反复观看,能够做到查漏补缺。数学教师还要注重课后环节,在课后通过一些学习平台为学生推送练习题,练习题的推送需要有一定的差异性,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所需,最后由系统进行批改。教师可以在后台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或者是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或者是录制讲解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后,可直接在互联网上搜索,找寻问题的答案,或在线上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这对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课堂氛围也更加自由和开放,能够得到小学生的喜爱。

总结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将难以理解的知识赋予趣味性,让学生愉快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通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推动小学教育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便捷,教学环节的优化和教学内容的扩充,提升了教学效率。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清教学的主次,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全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代朝生.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数学课堂效益——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科学咨询, 2016.

[2]吕士华, 李洪梅.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

模拟教学中电子技术的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频繁地走入课堂,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它的容量之大,内容之广,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采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恰当采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撑,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朝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那么如何培养造就出如此庞大的拔尖创新人才呢?当然是要依靠教育。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培养的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知识的必备能力,而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语文教学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探索出一条既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又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新路。改革是手段,创新是目的。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运用,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又伴随着每个教育教学环节。

一、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精心研究教材,搜集资料,认真制作教学课件。教师作为引导者,其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设计一堂精彩的课就成了重中之重。这里讲的“精彩”是指教师设计的课易于学生接受,且能让学生乐于陶醉其中,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上述理由,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应该以课本为蓝本,以教学大纲为导向,再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辅助手段。

有了兴趣便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主动性,学习效率就会相应地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迅速地建立起正确的直观印象,这样有助于他们继续深入地学习。所以教师应在潜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将一些可能出现的预设详细写在教案中。

二、适当采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语文教学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必须创设情境。多媒体的运用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显示出其优势。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出现课文情境的氛围,让学生在声音、图形、文字的效果下,学会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运用文字的技巧。效果会好很多。

2.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理解课文重难点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被一些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所烦恼。而这些重难点恰恰是绕不开的本课的灵魂,因而如何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就成了语文课的关键。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3.利用信息技术巩固训练

以前,我们教师的练习全凭借着教师手写试卷的形式来完成,其过程繁复,耗时耗力。而且不能根据现在所学内容临时变通,为教学带来了许多烦恼,同样也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诞生,这一切烦恼便迎刃而解了。

三、恰当采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朗读是锻炼语文感悟力的金钥匙。教材中很多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有声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画面,把学生带到美妙的艺境中去。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能力

以往我们所提到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文本阅读,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它可以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给予人们直观、立体的感受,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速读、略读水平的发展。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思维和创新能力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会提问,才能思考、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能营造更好的创造环境,引导学生想象、创新。

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培养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带动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感知、领会中过渡到图画的解说,由对课文的理解过渡到学生自己的作文訓练。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愫,产生了写作的欲望。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网络作文教学具有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丰富的创新空间。小学语文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增加自身修养,不断积累学识,在精心研究每堂小学语文课的过程中努力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而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我们在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现代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模拟教学中电子技术的论文范文第5篇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其目的是通过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等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它是附在新的教学方法之上, 为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工具和信息资源, 发挥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作用。例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工具, 课件内容对教学内容显示的多媒化, 改善了信息的多元表达方式, 较好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学习。课件在应用过程中的交互性, 构成了师生之间适时交流。课件超文本的组织方式, 提供了“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的条件。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 目前我校大部份教师, 已经离不开校园网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 例如只要出现停电等特殊因素, 多媒体不能正常使用时, 就感觉难以上课的样子, 而且不仅多媒体设施使用率不断提高, 在使用效果上, 如多媒体的制作上也有了很大提高。

传统的“技术”整合, 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的辅助工具, 缺少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认知、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互助交流的工具。通过教学实践, 我们看到信息技术的整合功能, 在教学的应用中可以有三个层面, 一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二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与丰富课程的整合;三是作为学习方式整合于教学体系之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整合, 要从符合学科特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水平出发。学校选择一部份基础好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 力争以点带面。在实验中, 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 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 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两年来广大教师在情境探究、自主发现、协商合作、问题解决、开发创造等数字化学习方式中, 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2 激发、鼓励学生勇于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其价值在于学会使用它去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同时它也是一种“工具”, 然而在功能上它很强大, 复杂了些, 只要我们真正理解、掌握了它的应用, 就能够体会到它的优越性;研究实践中, 我们还体会到, 信息技术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很好的工具。它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是一种催化剂, 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原动力。因此我们把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子课题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我们的做法是以下几点。

2.1 引导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学习目标

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纠正一些初中学生把计算机当成游戏机, 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学打字学上网的错误观点。树立计算机不是玩具, 计算机是工具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用计算机搜集、处理、加工、应用信息的同时, 还萌发创造自己的信息作品的意识。使学生从“学计算机知识”转变为利用“计算机学习知识, 利用计算机创造知识”。

2.2 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近年来, 我们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探索, 即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法的成功的关键在“任务”的设计。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分散重点和难点, 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 还要使“任务”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将“任务”分为短任务和长任务。

短任务就是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在讲授新课时, 提出一个具体的主题任务 (一般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 , 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 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

长任务一般是综合性的任务, 它需要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各方面知识, 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主地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我们设计的长任务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学习成果汇报式。在一个模块的学习后, 让同学们将自己的收获用电脑创作的作品向大家汇报。我们很注意设计的任务不但要有技术性, 还要有思想性, 让同学们在创作电脑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例如, 初一学好Word这个模块后, 我们给同学们布置作品的主题为:我爱_____。收到的600多篇作品感动了许多老师同学和家长, 有个同学说:妈妈看了他的“我爱我家”的作品后感动的都哭了。另一种是课题驱动式。提出一些适合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让学生在完成课题任务的驱动下去探索学习新知识。例如我们组织初二年段的同学开展《废旧电脑再利用》的课题研究活动, 就需要同学们应用学过知识去搜集、处理、加工大量的信息, 最后得出自己的提案, 这项活动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三等奖。

3 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今后打算

仅二年的研究, 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新观念深入人心, 新技术普遍掌握, 新模式不断成熟, 新效益日益凸现。但目前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 所做的思考也可能不太成熟, 多媒体网络与教学的整合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 特别在如何较好的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和评价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教师的信息素养还须提高。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较高, 但在全校中也是为数不多的, 所以网络教学的推广和实践首先还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必须加强对学生上网进行引导, 改变学生将网络变为聊天、发帖的主要工具, 而变网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另外, 同时还必须加强对网络学科性、知识性网站的建设, 通过丰富的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一是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硬件环境。二是进一步深入课题实验研究和总结经验, 加强整体规划和技术培训。三是发动更多的教师, 参与该课题的研讨之中, 发挥该课题的学科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四是加强各学科课件制作、学习网站制作管理水平, 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协作工具和研发工具, 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学习知识, 利用计算机创造知识”。五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 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 并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现代化。

总之, 我们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深入大胆尝试、开拓创新、不断改进, 能把这一课题进一步落到实处。

摘要: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 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 信息化时代己经到来, 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 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而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需要我们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 于是一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诞生了。“信息技术”是新学科, 信息化时代决定着它的应用价值, 要求我们能够了解信息, 学会收集, 处理, 利用信息;学会利用它去解决问题, 学会生活, 学会思考, 学会创新;所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规律, 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策略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这里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模拟教学中电子技术的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21世纪的中国实现了电子教育的时代,多媒体更加广泛的应用到教学当中,对于职教体育教学来说,它更是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笔者就当代我国中职院校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多媒体  中职  体育教学  应用

在我国以往的中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一般以训练体能为主,因为职教学校的教育是一种实践类活动,它的基本导向就是社会市场就业。职业教育有着较高强度的职业技术培养以及与市场职业导向相结合,所以作为职教体育教育者,应该更大程度的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力帮助我们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

一、多媒体教学

世界进入了高速电子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也广泛应用到了普通教学当中,因为其集像、图、音、文于一体,能够同时刺激多种感官,进而综合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信息储量丰富、形象直观的功能,使我国的现代教学进入了科技化的时代,成为了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设计,多媒体可以为本学科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不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具体,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发挥其优点,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及直观性,能够充分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而且能够使学习效率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国,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获得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一般较普通学校的学生更加没有学习兴趣,他们觉得学习是件枯燥的事情,尤其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室内课是非常无趣的。但是,当多媒体技术的来临,却给学生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有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学生们总是显得格外兴奋。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学好本节课,也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这样他们就会主动积极的学习了。对于体育专业的一些多媒体课件,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他们会主动投入到练习当中。

(二)多媒体技术能够弥补教学示范的不足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示范是一个基础,要让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并且规范化的做出来,不仅要听老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能够看见一个示范。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更方面原因,有时示范动作不够标准或者做不了,影响了教学效果。就算是一个教师做得非常标准,但是速度过快,学生看不清楚,速度过慢又影响了整个动作的完整性。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在观看体育动作示范时,教师可以随时在重要环节暂停,回放慢动作等,让学生对每一个环节都熟悉掌握,这样学出来的动作也就更加标准了。这样也会使学生的体育技术快速的提升,更清楚了教师的讲解,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三)多媒体技术能够锻炼学生对体育技术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一个优秀的课件是必不可少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自己上课的内容把一些图片,视频等整理后成为一个完整地课件。关于体育技术的学习,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多观察,但是往往学生自主学习时不清楚怎样观察和怎样实践,他们一味的去看比赛,却得不到自己再体育技术上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暂停或者是慢动作回放为学生讲解观察的要点,让学生知道观察体育比赛时从哪里着手,如何应用到实际训练当中,这样也大大帮助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本学科的体育技术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只有理解了才能够消化。

三、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职业教育当中如何运用好多媒体技术,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讨论的问题。在体育教学当中引用好多媒体技术会促进教学的效果,但反之却会使应用得不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体育这一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使多媒体技术成为一个得力助手。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室内教学

室内教学主要是关于德智发展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差得,所以要有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才能够完成原定的学习目标。对于当代的体育运动员来说,全面发展会带来以后在社会中更好的发展前途。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学习体育好动的性格,不能够理解德智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帮助激发学习兴趣,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比较好的方式,能够使学生觉得学习也是件快乐的事。室内教学还有就是对体育技术的学习,要教师讲解,让学生学会观察。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室外教学

体育教学多为室外教学,对于体育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技术也能够应用在体育教学的室外教学当中。在训练场地,实现教学数字化,让学生边观看边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的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多利用多媒体,因为体育动作如果只随着自己认为的做,很可能是不标准的,所以要让学生边观察边做。所以多媒体技术在体育的室外应用中,显得更加重要。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时注意事项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种种好处已经说了很多了,但是它再好也是一个辅助的教学手段,不能够过度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并且教师也做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课件,在做课件的时候要明确教学目标,把需要的资料有机结合形成课件,不能把课件做得过于华丽,也不能把课件做得过于拼凑。

四、小结

在这个计算机的时代,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也要把高科技带到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辅助了体育教学工作,也帮学生打开眼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去探索,能够使多媒体技术和体育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职教体育教学进入多媒体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龙耀洲,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2,2012(3).

[2]钱小平,浅谈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革新,2011,2011(6):80.

[3]徐晓娜,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1,2011(23).

[4]马绪涛,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中职体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012(17).

上一篇: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问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