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应急接种工作总结范文

2023-09-16

麻疹应急接种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按照市局安排,我院于8月17日成立了由院长亲自负责的麻疹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在当地政府麻疹强化免疫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我院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本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实施计划;对本辖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计划、组织、培训、宣传、实施及协调工作具体负责,强化措施保证疫苗在冷藏条件下储存、运送、供应充足;事前对学校及托幼机构、村组所在地的接种人数进行收集摸底,完善了接种善后的处理工作。

二、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接种工作顺利有序

我院于8月15日开展了预防接种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①强化免疫的目的、意义;②强化免疫对象、时间、指标;③组织实施;④宣传动员方法;⑤应种儿童摸底登记方法、要求和效果评价;⑥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⑦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⑨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

三、广泛宣传,普及疾病防控知识

我院从8月19日起利用场镇有利环境悬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横幅2幅、张贴接种宣传画20张(标语10幅)、办健康知识板报、墙报1处、积极联系村组干部宣传麻疹强化免疫知识等形式进行了系统宣传,。

对于学校儿童相对集中的重点地区――我院积极联系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宣传工作,积极动员儿童家长带领孩子进行疫苗接种。

四、积极进行接种前摸底调查工作

为了准确掌握目标儿童人数,提前登记所有应种儿童,保证高接种率,我院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和计生部门、各村委进行密切配合,深入了解辖区目标儿童数。乡村医生会同村干部和其他村民委员开展摸底登记工作。特别要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基础较薄弱,流动人口活动频繁地方的摸底登记工作。学生摸底登记以学校提供的学生花名册为主。9月5日我院摸底调查工作顺利完成。一共摸底到接种对象有1806人。

五、规范操作,严格要求,确保接种工作顺利实施

我院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定点接种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9月11日至9月20日,在我院的预防接种门诊设立了固定接种点,在接种过程中得到了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的大力配合,在上级专家的监督下对学生进行了分班、分批次的接种工作,在接种时,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流程,对接种学生进行逐一登记,对使用后的一次性针管进行集中回收。对学龄前应接种儿童,通过采取反复通知和动员等措施,在预防接种门诊定时、定点独接种,并做好了登记。对于回收的使用后的一次性针管我院及时按要求进行了销毁。截至9月22日,我院共计接种1158人(含乡域外接种儿童133人),其中接种学生699人,接种学龄前儿童459人。因各类原因未种对象有648人(其中外出

21人,接种禁忌6人,临时接种禁忌391人,家长拒绝接种5人,其它门诊接种78人,其他原因139人。经统计我院基本完成接种目标任务,接种后无一例异常反应病历发生。

总之,我院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提高认识,认真工作,严格实施,顺利完成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为我镇疾病预防工作开了个好头,在今后我院全体职工踏实工作,为蓬莱镇的公共卫生事业不懈地努力工作。

蓬莱镇卫生院

麻疹应急接种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韩家林小学麻疹疫苗接种总结

我校结合上级文件要求,积极主动的配合镇卫生所接种麻疹 疫苗。从接到通知起我校就及时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成立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做好对学生、学生家长的宣传工作,粘贴疫苗标语;布置好接种室和观察室,并且备有专门人员负责各室,以便配合卫生院工作;班主任负责带好本班学生,并观察学生的变化有问题及时上报;然后还有专门教师负责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大家热情主动的配合下我校麻疹疫苗接种完成百分之九十四,还有几名学生因为暂时生病医生建议缓中,有几名学生因为自身对药物有过敏史因此未接种。总体效果良好,受到镇卫生院的好评。

麻疹应急接种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麻疹患者为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目前,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做好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及时采取有效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麻疹疫情蔓延,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力争不蔓延、确保不死亡”为工作目标,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入手,根据传染病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配合区域内各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共同抓好麻疹防治工作,为保障我辖区广大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医疗救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孟庆香 副组长:马继红 成 员:全体教师

职 责:贯彻落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工作部署;制定和修订麻疹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负责中心应对突发麻疹疫情和麻疹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的演练、实施、指挥和协调工作。

(二)临床救援组

组 长:孟庆香 副组长:马继红 成 员:全体教师

(三)感染控制组

组 长:孟庆香 副组长:马继红 成 员:全体教师

职 责:熟练掌握《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负责就诊流程和防护指导以及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

(四)消毒隔离组

组 长:孟庆香 成 员:全体教师

职 责:负责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配备和流程管理,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的监督指导;空气、排泄物、物体表面、和医疗用品的消毒及监测;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

(五)疫情报告组 组 长:王佳 成 员:全体教师

职 责:负责麻疹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负责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及培训;负责疫情登记,确保24小时内疫情报告通讯畅通,及时收集、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应对麻疹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人员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目标,从预案下发起立即进入应急准备状态,随时准备开展应对突发疫情的医疗救治工作,要求各成员必须24小时开机,如因信息不畅通造成的损失及后果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演练和医疗救治工作

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麻疹相关防控知识、诊疗方案、处置原则、工作流程等。加强麻疹病例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做好麻疹疑似病例的诊断和报告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和医疗救治,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执行国家7版《传染病学》中规定的“普通麻疹临床症状消失,出疹后5天,均可以出院。如,延长至出诊后10天”的出院标准。

(三)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规定要求,配备有一定临床经验、经过麻疹诊疗知识培训的医师出诊。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和筛查,对疑似病人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进行医学观察,临床诊断病人转隔离病房治疗,排除的患者转普通门诊治疗。

(四)做好病例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工作

报告麻疹病例的科室负责对就诊的麻疹疑似病例采集血标本,或通知疾控中心取样,完整填写标本送检表,标本采集率要达到100%,血标本分离血清后应放置4℃冷藏,并及时将血清标本送达疾控中心。

(五)严格落实中心感染控制要求

建立并落实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完善工作规范和流程,有效开展消毒隔离工作,科学实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加强麻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管理,对麻疹就诊病例要做好中心内隔离,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症状严重者延长至10天,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感染其他患者。要加强人流和物流的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六)完善疫情报告管理

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进行麻疹病例的网络直报工作。保证报告一○病例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定做到不瞒报、不误报、不漏报。对于门诊就诊病例,接诊医生要详细填写病人真实情况和联系方式,并及时通知上级疾控中心,以便开展个案调查等工作。

(七)妥善做好病例转运工作 要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配置洗消设施,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麻疹病例的转运工作,并做好病例转运交接记录。

(八)做好医疗救治物资贮备工作

麻疹应急接种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麻疹患者为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目前,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做好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及时采取有效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麻疹疫情蔓延,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力争不蔓延、确保不死亡”为工作目标,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入手,根据传染病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配合区域内各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共同抓好麻疹防治工作,为保障我辖区广大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医疗救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孟庆香 副组长:马继红 成 员:全体教师

职 责:贯彻落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工作部署;制定和修订麻疹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负责中心应对突发麻疹疫情和麻疹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的演练、实施、指挥和协调工作。

(二)临床救援组

组 长:孟庆香 副组长:马继红 成 员:全体教师

(三)感染控制组

组 长:孟庆香 副组长:马继红 成 员:全体教师

职 责:熟练掌握《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负责就诊流程和防护指导以及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

(四)消毒隔离组

组 长:孟庆香 成 员:全体教师

职 责:负责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配备和流程管理,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的监督指导;空气、排泄物、物体表面、和医疗用品的消毒及监测;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

(五)疫情报告组 组 长:王佳 成 员:全体教师

职 责:负责麻疹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负责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及培训;负责疫情登记,确保24小时内疫情报告通讯畅通,及时收集、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应对麻疹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人员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目标,从预案下发起立即进入应急准备状态,随时准备开展应对突发疫情的医疗救治工作,要求各成员必须24小时开机,如因信息不畅通造成的损失及后果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演练和医疗救治工作

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麻疹相关防控知识、诊疗方案、处置原则、工作流程等。加强麻疹病例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做好麻疹疑似病例的诊断和报告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和医疗救治,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执行国家7版《传染病学》中规定的“普通麻疹临床症状消失,出疹后5天,均可以出院。如,延长至出诊后10天”的出院标准。

(三)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规定要求,配备有一定临床经验、经过麻疹诊疗知识培训的医师出诊。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和筛查,对疑似病人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进行医学观察,临床诊断病人转隔离病房治疗,排除的患者转普通门诊治疗。

(四)做好病例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工作

报告麻疹病例的科室负责对就诊的麻疹疑似病例采集血标本,或通知疾控中心取样,完整填写标本送检表,标本采集率要达到100%,血标本分离血清后应放置4℃冷藏,并及时将血清标本送达疾控中心。

(五)严格落实中心感染控制要求

建立并落实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完善工作规范和流程,有效开展消毒隔离工作,科学实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加强麻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管理,对麻疹就诊病例要做好中心内隔离,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症状严重者延长至10天,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感染其他患者。要加强人流和物流的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六)完善疫情报告管理

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进行麻疹病例的网络直报工作。保证报告一○病例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定做到不瞒报、不误报、不漏报。对于门诊就诊病例,接诊医生要详细填写病人真实情况和联系方式,并及时通知上级疾控中心,以便开展个案调查等工作。

(七)妥善做好病例转运工作 要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配置洗消设施,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麻疹病例的转运工作,并做好病例转运交接记录。

(八)做好医疗救治物资贮备工作

麻疹应急接种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于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麻疹防控工作的安排 各科室、各村卫生室: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我市于2010年制定下发了《2010-2012年定西市消除麻疹行动方案》。按照县疾控中心的要求,我镇围绕消除麻疹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强化免疫、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加强麻疹监测等工作,麻疹控制效果较为显著。但由于各乡村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仍有部分村尚未将各项策略措施落到实处。为加速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努力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工作目标,提高全镇人群健康水平,特制定2012年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消除麻疹控制行动安排。

一、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工作。

按照国家免疫程序,2岁及以上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达到98%以上,努力提高及时接种率。定期对常规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地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人群免疫空白。

二、高质量做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2012年,各村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城乡结合部、边远山区、流动儿童、计划外儿童等)开展查漏补种工作,结

合常规免疫,对重点人群开展查漏补种工作,以最大限度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及时有效地控制麻疹疫情。

三、严格落实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各村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辖区内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漏种疫苗的及时补种工作,并于每年

3、9月份集中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活动,切实保证在儿童中建立高水平免疫屏障。

四、做好重点人群含麻疹成份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各村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和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管理力度,制订相应对策,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服务形式,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类疫苗的接种率。对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要按照现居住地管理的原则,保证其与本地儿童享有同等的预防接种服务,并于每年11月份结合计划外生育等特殊儿童接种率调查,对目标儿童进行一次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五、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网络,提高麻疹监测能力和水平。 严格按照《甘肃省麻疹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麻疹、风疹监测工作。各乡镇必须每旬开展麻疹病例的主动监测,县疾控中心每半年开展一次主动搜索,提高监测系统运转质量。

六、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

各村要积极会同学校、村卫委会宣传消除麻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政策、策略和措施,将麻疹预防控制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对流动人口以及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工作,使公众了解麻疹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预防知识,鼓励其自觉接种疫苗,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消除麻疹工作的良好氛围。

七、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价

上一篇:描写孩子做家务的句子范文下一篇: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