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工作论文提纲

2022-08-19

论文题目:小学阶段美育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3所小学为例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是赓续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命脉,五育并举视域下,美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数字化信息爆炸的时代,审美多元与解放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有些青少年以丑为美,以奇为美的畸形审美观引起了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5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党中央首次颁布关于美育的纲领性文件,从更高站位对学校美育工作进行系统设计。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并全面贯彻落实。(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学校美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小学阶段是培养美育的关键时期,学校美育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与创造美为美育目标,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是学校使命。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当前学校美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基于此,笔者对南昌市3所小学美育实施的现状展开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的调研形式对南昌市3所小学的美育实施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真实的调查,从教师美育理念、美育师资队伍、美育课程设置与实施、学科美育渗透、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校园美文化建设六个维度进行调查与研究,基于对数据的研究发现当前小学美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师美育认知存在偏差,美育教学认同感低;专业美育教师匮乏,教师缺少美育系统培训;美育课程实施得不到保障,艺术类课程课时常被占用,教学设施匮乏老旧,课程评价单向封闭;美育渗透与融合浅表化,学科美育渗透简单生硬,课外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美育资源开发不足,校园环境建设薄弱,校外美育资源未充分利用。针对小学美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配齐配优美育教师,加强教师美育专题培训;丰富美育特色课程,加强美育专项经费保障,改进美育课程评价模式;构建跨学科美育课程群,主题教学打破学科壁垒,线上线下美育全面联动;构建美育教学资源平台,充分开发社区美育资源。

关键词:小学美育;美育实施;对策研究

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调查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美育

2.1.2 小学美育

2.2 美育的理论基础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2.3 协同理论

第3章 小学美育实施的现状调查

3.1 样本学校基本情况

3.2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2.1 调查目的

3.2.2 调查内容

3.2.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4 访谈调查设计

3.2.5 调查实施过程

3.3 调查结果

3.3.1 学校美育重视情况

3.3.2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3.3 美育课程设置与实施

3.3.4 学科渗透融合美育

3.3.5 课外实践活动

3.3.6 校园环境建设

第4章 美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1 师资队伍水平亟待提升

4.1.1 专业美育教师匮乏

4.1.2 美育教学认同感低

4.1.3 缺乏美育系统培训

4.2 美育课程实施未得到保障

4.2.1 艺术课时常被占用

4.2.2 教学设施匮乏老旧

4.2.3 课程评价单向封闭

4.3 学科美育渗透简单浅表

4.3.1 学科渗透简单化

4.3.2 课外实践形式化

4.4 美育资源建设不足

4.4.1 校园美文化建设薄弱

4.4.2 忽视校外美育资源

第5章 小学美育实施的对策

5.1 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5.1.1 配齐配优美育教师

5.1.2 加强教师美育专题培训

5.1.3 强化美育教师激励制度

5.2 提升美育课程质量水平

5.2.1 丰富美育特色课程

5.2.2 加强美育专项经费保障

5.2.3 改进美育课程评价模式

5.3 深化学科美育教学渗透

5.3.1 构建跨学科美育课程群

5.3.2 主题教学打破学科壁垒

5.3.3 线上线下美育全面联动

5.4 多维度开发美育资源

5.4.1 美化校园育人环境

5.4.2 构建美育教学资源平台

5.4.3 充分利用社区美育资源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提纲下一篇:积极心理学教育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