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论文范文

2023-03-18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对于航空电子领域的入门者而言,拥有一本有助于他们理解现有的和还在不断发展之中的航空电子系统的工具书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地,对于这个领域的从业者而言,在进行设计时拥有一本阐述该领域成熟方法的概论性手册也是十分必要的。航空电子系统导论至今已是第3次修订出版,在全球各地受到工程师的广泛喜爱,被许多大学定为航空电子学领域的教材。吴文海等本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努力服务我军航空武器装备建设,为航空装备研制和技术保障尽一份微薄之力的目标,曾将本书的第2版译为中文,在中国读者中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是,从第2版发行的2003年至今,元件级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技术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因此作者在第3版中进行了详细的修订,介绍了自第2版出版以来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革新。

本书阐述了现代民用和军用飞机的核心—航空电子系统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涉及到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数据输入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惯性传感器、大气数据系统、导航系统、自动驾驶仪和飞行管理系统等方面。为了满足高度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这些系统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集成。本书运用诸多专业领域知识,使航空机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电子(控制)系统成为一门引人入胜、充满挑战的学科领域。本书第3版对诸如直升机飞行控制、电传飞行控制等方面做了修订和更新,并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改进,增加了系统的覆盖面,直升机飞行控制中增加了新的一节。

本书共分10章:1.绪论,包括航空电子学的重要性和任务、航空电子环境和单位的选择等;2.座舱显示和人机交互,包括平视显示器、头盔显示器和显示技术等;3.空气动力学和飞机控制,包括空气动力学基础、飞机稳定性和飞机动力学等;4.电传飞行控制,包括电传飞行控制的特点和优点、控制律和数字实现等;5.惯性传感器与姿态控制,包括陀螺仪与加速度计和姿态测量等;6.导航系统,包括惯性导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7.大气数据和大气数据系统;8.自动驾驶仪和飞机管理系统;9.航空电子系统集成;10.无人机。

本书工程实用性强,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辅以严谨的解释,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本书既可用作航空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又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与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作者R.P.G.Collinson致力于航空电子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个人努力完成了这本紧跟技术前沿的权威性著作。

孙培培,博士生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新兴工程产业的出现,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依托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产业之一,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必然与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形势密切相关。要知道,电子信息工程产业对社会其它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互联网+”发展模式来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的作用,将对各个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为此,相关企业和工作人员要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进行创新发展,进而创造出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体系。

【关键词】农村电子信息工程

引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社会经济建设各个项目领域。这些项目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引领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途径。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各行各业都因而获得了更加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我国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活动的有序发展,为取得各种效益做出贡献。

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及应用概述

1.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应用的基本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内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管理工作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它要求工作人员严格依照工程基本建设要求及规律,能够协调好不同层面的资源需求,并通过对相关资源的合理应用,全面推动整个项目的进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的大范围推广,一些技术缺陷、人才紧缺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综合实际情况来看,只有不断提升工程的管理及应用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从而给相关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1.2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应用的主要优势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的应用,给企业及个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整体来看,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精准化、共享化以及智能化的特点。首先,精准化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操作过程。由于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全程通过程序软件操作来实现运行,能够很好地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了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其次,共享化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数据管理过程中。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对相关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全面审核、统计以及分析,从而更好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共享化发展。此外,智能化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信息处理能力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演变,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的发展趋势也在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推进,相关技术设备已经初步完成与人类行为的关联,帮助机器形成综合逻辑性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农村电子信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

信息工程建设的首要条件是网络设施。尽管农村人口使用手机的数量有所增加,并且在某些地区已经实现了乡村网络覆盖,但是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大多数农村地区拥有计算机的家庭不足20%,满足不了农村电子信息工程建设的需要。

2.2核心技术比较缺乏

由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先进技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使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不足,这种现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2.3缺少专业人才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许多农民工迁移到城市,中老年人成为主要的农村实际居住人口,这些人文化水平低,不重视新信息、新技术的应用,也没有能力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这导致农村电子信息建设缺少人力。而由于人力资源开发周期较长,无法与技术发展的速度做到同步,成为了农村电子信息工程建设的必然障碍。

三、促进新农村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相关对策

3.1做好推广普及,使人们切身体会到信息工程带来的好处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比如网络提高了人们的沟通速度,增加了沟通渠道,同时也拓宽了人们的知识范围,人们可以使用网络或使用大数据资源共享来学习一些平时接触较少的知识。但对于农村来说,由于网络不发达,消息闭塞,观念落后,导致信息化水平低,农民无法切身感受电子信息工程带来的好处。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电子信息工程的有效发展,必须做好农村电子信息工程的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让新技术、新成果惠及每一个人,同时也要鼓励农民朋友去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并积极投身于农村电子信息工程建设中,为农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2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为了进一步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政府部门的作用,增加财政支持。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部门在实际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电子信息技术融资和投资渠道的优化和拓展,并设立专项工程基金,以保证电子信息技术的有序发展。政府部门不仅在实际工作流程中,还必须加强对移动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领导,确保开发人员正确地工作,事半功倍,确保平稳发展并促进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3.3关注人才培养,注重自主创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对人才的培养更为关键。因此,我国在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发展理念应该充分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点培养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从而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夯实基础。此外,人力资源组建模式的建立也十分必要,如创建技术带头人等形式,让人才培养成为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关键。最后,加强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样十分必要可以加大相关执法力度,切实鼓励技术人才大胆创新。

3.4不断加强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安全应用

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当前的发展阶段,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某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利益,采用植入病毒、恶意破坏网络环境等不法手段对信息进行窥探、盗用,从而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对于此类问题,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面提升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安全性。负责人员应建立起科学的预警系统,对网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发现异常的第一时间向技术人员发出警示,从而为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此外,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有关部门也应不断加快相关法律制度的调整和完善,避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给农村及个人带来影响。

结束语:

电子信息工程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且具有重要价值。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电子新技术产品的巨大需求。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电子信息技术的价值会越发凸显。提高国产化水平,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还要不断培养具有创新认识的专业人才,使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加快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芬.现代化医院电子信息工程建设与应用管窥[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04):101-102+119.

[2]芦伟.农村电子信息工程建设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21):122-123.

[3]吳建兴.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7):56-57.

[4]徐思祥.电子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253.

[5]徐红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7(11):84-85.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与建筑智能化工程相结合,可以提升工程的建设效率。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是建筑行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应用问题,希望能够为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助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应用

1.在建筑工程中电子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结合的必要性

1.1 统筹管理工程现场施工

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会受较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质条件、施工环境、技术要求等,实际施工与预期计划相比,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虽然工程管理者也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但由于管理者缺乏统筹全局的管理理念,仅考虑工程局部的影响,会造成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产生另一个新问题的局面。另外,受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个人精力的限制,管理者难以在施工过程中做到统筹兼顾,这是目前工程施工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将电力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智能化建设中,在工程现场的重点场所设置感应器,通过云终端设备实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可以能够有效、及时地发现工程安全隐患,智能系统还能自动发出警报信息,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问题解决后,相关的数据资料可自动上传至云终端数据处理器,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效率。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智能化建设中,管理者能够全面地掌握施工情况,提高工程资源调配的科学性,简化施工流程,避免浪费施工材料,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达到计划要求,提高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效率。

1.2增强信息的传输和存储能力

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领域,可以提高建筑工程信息的应用和处理水平。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建筑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施工内容复杂的工程项目中,使用电子信息技术能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促进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由于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信息具有滞后性,管理者不能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现状,措施的传达与落实也存在一定的延误,难以保证施工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实现大量数据信息的即时传输和共享,减少信息传递产生的时间延误,同时还能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各工程部门的沟通效率。施工现场发生的突发事件,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降低工程项目的经济损失。所以,电子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及时性,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项目成本计划的管理管控,降低项目的成本费用开支,提升建筑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

2.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

2.1自动控制

建筑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建筑功能的多样性和人性化,二是实现电子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和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速度的同时,可以实现信息交换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信息交换是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与智能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拓展建筑智能化的功能,推动建筑智能化工程不断发展。

2.2 BTIM 系统功能

BTIM 即为建筑工程全过程信息管理系统,这是目前新兴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能有效改善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实现建筑工程的一体化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使用 BTIM 系统,可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造价、环保等多项工作内容实施精细化管理。例如在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中,根据施工计划要求,对项目涉及的人员、材料、机械、技术、环境等内容实施管理,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确保各项工作达到计划要求。若进行项目进度管理,需要在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前制定项目进度管理计划方案,依据计划要求,落实各项施工进度管理措施,使项目的实际进度基本符合计划要求,保证项目按期竣工交付,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专网设置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专网设置能够有效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早期专网设置多用于专业要求较高或具有重要价值的建筑中,如演艺场所、高端办公楼等。由于智能化工程要求具备较高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功能,目前专网设置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应用较普遍,不仅能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还能提高社区的管理效率。提高建筑智能化的同时,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在实际工程中,数字微波通信技术能有效提升网络传输速度和数据处理效率,实现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要求。

2.4实现智能化施工管理

建筑智能化工程要在满足建筑实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程序语言、视频通话、数据传输功能的设计,合理借助电子信息技术优势作用,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要求。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扩大网络信息技术的服务覆盖面,建立高效率的电子信息服务平台,有效保证信息传输的快捷性和稳定性。使用科学、快捷的电子信息传输功能,配备先进的信息传感设备,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的远程实时监控,实现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

2.5优化信息编码

信息编码对 BTIM 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实现信息传递的科学性,是建筑工程实现智能化的有力技术支持。传统技术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信息编码技术可以实现信息传递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准确性。信息编码技术的核心是赋予信息元素适合的代码,这样才能实现信息编码的优化,并保证编码技术的标准化和系统化,有利于 BTIM 系统的运行,充分发挥 BTIM 系统的信息化一致优势,对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智能化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结语

綜上所述,目前智能化已成为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推动建筑工程的智能化进程。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应提高对建筑智能化的重视度,深入研究建筑智能化的工程技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工程的智能化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子月.建筑工程中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6).

[2] 刘启波.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6).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工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愈加激烈。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型经济蓬勃发展,这种新形势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7年2月教育部召开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發展战略研讨会。会上提出,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新工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主动布局、设置和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的工程学科与专业,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本科学习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2]。同时,毕业设计也是对本科生四年学习和实践的综合性考核,是反映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毕业设计的质量是衡量本科生专业水平和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规范认真地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是对本科生的基本要求。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素质和能力,不仅要学好课堂理论知识,更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撰写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毕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反映学生本科期间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对于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当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存在哪些问题?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该如何改革?如何有效地提升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利用近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目前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新工科建设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指导人数过多,疏于管理

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每年招收2个班,共计60人左右。这60个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由系里8位老师负责,平均每位老师指导7-8位学生。有些教师因为出国、休产假等原因不能指导学生,那么某些老师可能要指导十几位学生,还要兼顾教学与科研。教师精力非常有限,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论文质量,是非常困难的。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而有些老师则是由于科研工作量重,忽视了学生的毕业设计,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管理,疏于指导。

(二)毕业设计题目设置不合理

每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包括硬件(系统)设计、软件设计和算法设计等3种类型。近3年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统计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算法设计类的题目偏多,而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的题目偏少。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老师缺乏科研项目,而本科毕业设计又没有经费支持,无法提供硬件(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制作费用和试验条件。大部分老师就会选择成本较低的算法设计类,这类题目只需要提供查阅文献的数据库和仿真软件即可,而这不仅为后续毕业设计完成质量不高埋下了隐患,而且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应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非常有限。除此之外,部分毕业设计的题目还存在理论脱离实际、重复率过高、比较陈旧、范围过大过宽、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方向不符等问题。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院和学校监管不到位

从学生层面分析,就业、考研压力大是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8学期,而这一学期正是本科生忙于找工作、准备考研的关键时期。多数学生忙于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或者准备考研,对毕业设计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投入的时间无法保证,那么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不能保证。另外,学院和学校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管不到位,考查流于形式,也是造成毕业設计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毕业设计的改革建议

针对目前某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特提出以下3点改革建议:

(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协同培养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要达到两个基础目标,一是让学生掌握工程知识,二是让学生能够对这些工程知识进行精巧地应用。本科毕业设计应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促进协同培养。学校和学院在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保持和产业界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促进高校与产业界对本科生的协同培养。定期召开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参加的研讨会,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现状,进一步明晰产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业务需求,分析近几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效果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优化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方式,使之更加适应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促进毕业设计选题多样化,建立分组管理制度

指导老师基于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方向,分硬件(系统)设计、软件设计和算法设计等类型拟定一定数量的毕业设计题目,并设置各个题目的难度系数,并给出毕设题目的描述和基本要求。毕业设计的题目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拟定,但是指导老师要从难度和可行性方面予以把关。所建立的本科毕业设计题库不仅仅包含本年度的毕设题目,还包括历年的毕设题目。这样一方面避免历年的毕设题目重复率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分各种类型建立题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题目的难度进行选择。学生选择完题目之后,根据题目类型进行分组,然后初期检查、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以及评优等环节均分组进行,以保证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分组比较,从而保证评优评奖的公平性。

(三)建立健全毕业设计监管体系,保证完成质量

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监督。编写规范的毕业设计撰写指导书,制定毕业设计的各环节检查、答辩、评优等工作细则,建立选题、初期检查、中期检查、后期检查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加强过程监管,落实指导老师的责任,建立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老师共同负责的毕业论文打分细则。作者设计的由答辩老师填写的打分表如表1所示。

三、结束语

本文依据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近3年本科毕业设计的各项统计数据分析了毕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给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2]陈海艳,曹玉春.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4:128-129.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夯实电路知识基础, 同时掌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法。该专业涵盖电路知识、通信原理、计算机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以及电子技术等多门课程, 作为系统性学科, 要求学生既掌握数学知识, 也掌握物理学知识, 并且能熟练处理电学问题。与此同时, 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还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 能自主连接一些电路, 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实验活动, 如利用计算机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 自己动手设计带有传感器的电路, 或者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信息处理设备运行情况, 了解有线电视的传输路径等等, 有机会的情况下还能由老师牵头参与大型工程设计, 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学生来说, 想要学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就要勤于动手、敢于创新, 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

近年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 技术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并且在开发与应用设备过程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通信干线领域的应用。对于电子信息工程而言, 主要用于衔接用户企业网络接口与接入线路, 它是广域网通信干线的重要一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要求技术人员准确区分专用线路和公用线路, 然后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 (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例如在信息查询、资源共享等方面, 信息技术独具优势。尤其在当前“媒体热”的大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高校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业务价值。因此可以说, 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是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网络浏览器领域的应用。借助网络技术, 基于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实现文本阅读;再有, 内部企业借助内部网络就能获取有用的网络信息, 确保有序完成工作任务、

三、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策略

(一) 利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调动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 自然要从培养兴趣为切入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高校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非常感兴趣, 将其用于课堂教学中, 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让学生能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主动参与交流和思考, 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学习局面, 他们主动探索知识, 从中锻炼思维能力, 在轻松、民主、自由、有趣的氛围中学习, 才能提升求知欲望, 主动探索信息工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创新发展能力。

(二)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大力推进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的完善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因此, 重点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中的对信息安全的重大需求, 从战略、体制机制、宏观协调、微观管理、技术、产业、服务等多个层次全面、协调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实现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的协调发展。特别要勇于创新, 大力推进不适应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合作, 在两化融合和推动三网融合中, 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在目前电子信息建设中, 系统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 做到系统的全方位防范。在注重防范外部威胁的同时也要加强内部保密, 杜绝内部泄密发生;其次, 加大打击互联网犯罪的力度。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相应的技术侦查措施对犯罪源头进行追查, 即使打击犯罪分子;最后, 建立健全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培养电子信息人才的安全意识, 提高信息安全技术, 从根本上加强电子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三) 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培训

笔者认为进行信息化培训, 提高其信息化水平, 为电子信息工程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 还可以通过引进相关专业人才, 采取政策倾斜, 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此外, 笔者认为企业可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合作, 聘请教授等作为电子政务、电子信息工程顾问, 作为企业、政府的“智库”。同时, 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一体化、网络化建设将。

摘要:信息化时代, 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学习等各方面, 在整个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 创新高校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尤为重要。笔者以探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作为研究课题, 进一步探究电子信息工程教学的现状, 接着探讨电子信息工程教学的一些可行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阳.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 (24) :12.

[2] 朱文昊.电子信息工程对高中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探讨[J].通讯世界, 2018 (12) :265-266.

[3] 栾听月.浅谈计算机通信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 2018 (12) :44-45.

[4] 孙昱.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前景[J].通讯世界, 2018 (12) :65.

[5] 黄宣茗.浅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通讯世界, 2018 (12) :68-69.

上一篇:工业工程概论论文下一篇:工程结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