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论文范文

2023-03-21

企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这个科技创新主导的时代,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只有利用自己的特色科技开创道路,做好新的定位才能及时地应对国内国际无处不在的竞争,从而取得显著发展。文章通过探讨联想集团的发展模式,探讨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联想集团;企业发展模式;高科技企业;特色科技

一、联想企业的发展模式

中国联想集团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其发展是非常迅速的。2005年5月1日,中国联想集团正式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合并后的新联想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最为显著的业绩是收购后半年的时间,联想就使IBM个人电脑业务扭亏为盈。此后,联想宣布斥资2亿美元进行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其中包括一系列奥运营销策赂规划,例如向世界正式推介“lenovo”品牌,向全球化坚定迈进。而今,联想位居世界500强之列,电脑销售量稳居世界第三,加之其为2008奥运合作伙伴,使得联想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但是,联想在面对现实更多的竞争压力时也暴露了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也正是现如今中国高科技企业面临的问题的一个缩影。

2010年,联想的乐phone、Skylight,IdeapadU160三款移动互联终端正式推出——“移动三剑客”。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此次发布会的压轴演讲中振臂高呼:“联想董事会和管理层反复研究之后,下定决心要和iphone背水一战!”让人感觉在经济危机的大潮下联想再次站到了悬崖边上。联想所发布的以“打造中国的苹果”为目标的移动互联战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柳传志将联想与苹果公司等高科技企业的竞争比做是“跑长跑”,相比苹果的ipad2,联想乐phone更适合中国本土消费者,且有价格优势,不怕与苹果竞争。

联想在国内占有绝对的优势,似乎在经济危机的大潮下它的移动产品在销量上可以得到保证。但事实如此吗?事实却出人意料,苹果的各类移动产品挤掉了诺基亚30年的老大地位,在世界上成为新的“霸主”,并继ipad2之后,iphone4更受到消费者青睐,而今刚刚问世的iphone4S热度会更上一层楼。而联想的“移动三剑客”则被部分消费者评价有抄袭苹果机的迹象。虽然本文并不赞同该说法,但是联想如果只在应用层面上做文章——将市场已经拥有的技术普及或是优化,而无法开创自身的革命性技术,难免不被人诟病。

同样,相较于联想在口号中高喊的竞争者——苹果,苹果在刚刚故去的世纪创新者乔布斯的带领下,开创了移动通信、PC机、音乐播放器、操作系统等行业的崭新时代,同样也使得美国这个在3G时代曾属于“二流技艺”的国家超越欧洲成为了3G时代领军者——这从苹果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畅销程度即

可见。

那么,苹果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企业内部的多元创新思维及不拘一格的人才吸纳方针外,其产品战略也是重中之重。苹果采取了多元化、企业化、专业化的品牌战略,苹果的产品之中品牌之多谁都可见,如此它便有强大的品牌优势作为销售奠基,加上其口碑式的营销方略:独一无二的产品价值;正确的品牌形象;加上乔布斯在产品发布会之后采取的饥饿式营销——在充分激发消费者热情后采取限量销售,他把产品面向了各个产业域的“领头者”,自然也就使得其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仍可以吸引消费者。而在之后,取得相当的口碑之后,其产品则开始实施降价,如此便在花费较低的情况下,轻易的打开了市场。

而联想,除了品牌战略单一之外(联想的各类产品都只有一个共有名字),联想将产品消费者分为四类:其一是年轻的白领客户群;其二是以学生为代表,以笔记本与普通游戏产品的消费者;其三是游戏发烧友(联想锋行类产品便是专攻此Ideacentre K);其四是农村客户,这是针对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提供初学者群体。产品的定位过于集中在应用层面,自然也使得在本来就缺乏创新人员的情况下,创新产品更加缓慢,至于革命性产品更是难上加难。之后就是联想的营销方略,其采取充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关—分销模式。即公关先行,不管能否成功,先放风,制造一种声势浩大的氛围,从而引起各方关注。虽则公关是打造品牌的利器,但对于知名度已经很高的联想来说,并非当务之急。只知走名人效应、广告轰炸的老路,缺乏其他消费驱动点,联想只会沦为盈利能力薄弱的泛泛名牌。至于分销,还是不错的道路,这样针对国情的销售方式可以普及国内三四级的城市。但是如果要进一步走向世界,应该多向联想的竞争者戴尔学习——电子商务。采取电子商务法,即分销与网上直销的混合方式就更容易打造新的品牌效益,可以从容的应对PC行业的竞争,也就可以为联想开创移动通信客户端方面增加砝码,这要比一味依靠国内市场,利用低价竞争要好得多。

其次产品创新对联想而言意义重大。自联想收购IBM以来,联想的创新变成了很多人诟病。因为联想在创新方面几乎是在吃IBM的老本,有些人甚至说联想的创新只是把Legend变成了Lenovo。其实不然,联想既然有能力使得收购后的IBM PC机扭亏为盈,也就有能力创造中国的“苹果”。联想现在真正应该做的就是:首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投诉,五花八门的型号战略是站不住脚的,保证机器的整体质量才是王道;其次便是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积极与国际销售道路接轨,才能保证在拥有高的知名度的情况下,真正得到他人的认可,也为之后的产品战略创造基础;然后就是积极的梳理品牌形象,将重心转换到品牌的内涵和品牌文化之上,从而在根本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最后也是重中之重——积极的创新,可以在现阶段各类应用层面上尝试创新,这自然得以不拘一格的吸纳人才息息相关,并积极洞察市场科技的发展,逐渐开发新的思维,最后达到革命性创新!合理的品牌战略,多渠道的营销方式,积极的技术革新加上现阶段别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如此才能重新打造联想在国际上的形象,才能使其在与国际大型高科技企业的竞争中,不再是“跑长跑”。

二、了解境况开发新的发展道路

作为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联想尚且急需战略的改进,要知道联想在国内一直处于佼佼者的地位。仅其销售量一项便占据了国内PC机销售总量的32%,由此可见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其实我国的高科技发展状况是很乐观的,我们既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追上某些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成就,而且我们还可以在几十年的时间内改变国家经济面貌,自然在高科技企业方面我们也就自然有能力做到这一点。高科技作为更先进的生产力,其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而高科技产业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体表现。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便是产业竞争力。我国现阶段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之所以滞后于人,一方面是技术的发展靠后;另外,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大多存在基本定位的问题。

我国现如今是世界第二经济体,而我国经济的起步便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与国外的制造业“搬家”。而今的中国的确是无可质疑的世界工厂,这确实值得我们骄傲。但是我们的高科技企业的定位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大多数企业定位于制造业,只是盲目地在要求跟进世界发展的脚步,对于创新方面的着力较少,要知道在高科技发展的方面一味的模仿、“山寨”就等于饮鸩止渴。在紧跟国际脚步的情况下,开创自己独立的产品,并走自己的营销道路才是上上之策。虽则现阶段我国的高科技与国际发达水平距离较大,类似于自行车与跑车关系,但转念想来若是面对“羊肠小道”自行车便有先天的优势——寻找他人成功模式,定位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多年来,我们都这样强调——营销方案要围绕“4P”进行: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似乎我们的高科技企业差不多做到了这四点,而我们之所以仍旧尾随人后,便是我们在国际大潮面前没有建立自身的定位,故而发展便没有先发制人的优势。

在任何一个决策前,所有优秀的策划必须开始于一个“R”(Research)——调研。

调研显示出消费者在需求、认知和喜好上有千差万别,所以必须把他们归类成群,这就是“S”(Segment)——细分市场。

大多数公司兼顾不了每个细分市场,所以,他们必须选择一个自己能占优势的市场。这就是“T”(Targeting)——划定目标市场。所以在“4P”开展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一个“P”,那就是Positioning——定位。对于己方合理的市场、产品定位才能一举扭转弱势者的地位。恰如百事可乐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时,百事凭借“年青人的可乐”——产品定位,先人一步占据新的市场,也就拥有了其他饮料企业在该市场3倍的利润。在我国也有成功的定位案例,王老吉凉茶本是一个地方性的饮料产品,但其凭借“预防上火”的产品定位便一举在全国走红,创下了茶饮行业第一的销售额。同样,在高科技企业发展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了解具体市场信息的同时,做好产品定位,类似于苹果公司定位于“高端先行者”。我们可以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将中国元素(具有吸引力的中国特色文化)加入其中,开辟中国特色的路径。

至于我们滞后于人的原因,关键所在便是不少管理者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制造商”阶段,在经营上坚持“自我导向”或“竞争导向”而非“消费导向”。而确立战略定位之时,首先要考虑应该是消费需求,其次才是竞争态势,只有如此,才能使战略定位战领消费心智。在此基础上,加以独具匠心的创新,才能真正在国际高科技企业行业之中站稳脚跟。

如今中国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上。制造廉价产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环境问题、收入不均以及对创新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以及世界的种种危机证明,继续制造廉价产品只会死路一条,因为其他国家会把价格压得更低。在这个科技创新主导的时代,利用自己的特色科技开创道路,做好新的定位才能及时地应对国内国际无处不在的竞争,从而为我国经济提供新的动力,继而为开创一个伟大时代而奠定基石。

(责任编辑:周加转)

企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提出了运用在线学习方式(E-learning)的企业培训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设想,分析了企业培训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与此相关的机制建设和观念问题。

关键词:在线学习;企业培训;社会服务

作者简介:杨明(1959-),男,湖南长沙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

一、 高等职业教育运用在线学习开展企业培训的可行性

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是中国高等学校的三大社会责任。这三大社会责任是不能分割的整体,不能偏重某一个而忽视其它的。高等学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是社会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是高等学校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对于提高学校内涵建设,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实现开放办学具有重要意义。高等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途径很多,当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培训[1]。在这三个方面的社会服务中,企业培训是高等职业教育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最为可能的渠道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的切入点。原因有四个:第一,高职院校已经具备参与企业培训的能力。改革开放三十年,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实力都有本质性的提高,应进一步巩固示范院校建设成果,延伸职业教育的范围;第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已经有良好的开端。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专业开发和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专业教学已经在相关行业领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教学也逐渐与企业需求对接,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增强;第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初见成果。现代企业培训工作必须紧紧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建立基于在线学习(E-learning)方式的企业培训创造了极好的技术条件,在线学习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为企业员工提供个性化、没有时间与地域限制的持续教育培训方式[2]。第四,中国企业培训市场潜力极大。有数据表明,企业培训费用占企业管理成本的2到5个百分点,到2020年企业培训费用将达到1万亿[3]。如此大的企业培训市场给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在线学习方便的企业培训带来了强大动力。

二、 基于在线学习方式企业培训的主要困难

(一)政策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参与企业培训需要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及高校间的合作来实现。政府在这种伙伴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没有政府在政策制定、协调关系、经费支持和质量认定等方面的领导作用与法规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目标就无法实现,甚至在线学习平台都难以建立。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若干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条例,对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做出具体的规定,但推动力不大。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中指令性条款少,对社会服务的要求力度不够。现行政策并不能很好的支持高职教育积极参与在线学习服务,在政策、资金和人力上都没有具体的优惠政策。

(二)体制问题

从高职院校来说,尤其是公办学校,一方面缺乏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长期形成的僵化办学模式和观念较难转变,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企业合作的动力仍显不足,从专业教学到办学理念,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培训方案的具体实施。从企业来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对加强技术改造,提升员工素质,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投入不足。没有形成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企业培训的体制和机制。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进行应用性人才培养,在生产或工程中进行教学,可事半功倍。由于目前企业正面临着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化和企业利益机制的强化,企业机构缺乏人力物力支持,难以主动地参与职业教育,更没有精力与学校共同研究开发企业培训的在线学习平台。

(三)观念问题

从高职院校来说,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在线学习的认识不是很清楚。仍然使用传统的培训方式,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学校没有建立健全起为社会服务的在线学习平台,当前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也没有从实质上统筹考虑企业培训问题,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缺失。从企业来说,企业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欲望不够强烈,还满足于以增加资金、资源来扩大生产。

三、 建立高职教育与中小企业联合的“互惠共赢”机制

(一)激励机制

政府应该通过法规文件等明确引导、支持学校参与社会服务和校企合作的政策,鼓励高职院校、企业开展企业培训工作。 一方面,通过设立“企业培训基金”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学校参与在线学习的企业培训,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在制定有关法律时,如《企业法》,要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培训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对参与基于在线学习企业培训的院校给予建设项目资金,对于参与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的企业,享受一定的减免税等。

(二)调控机制

政府要用调控手段建立一种根据市场、企业变化随时适应、调整的机制,使高职教育能够主动调整企业培训内容,了解企业培训的需求。首先,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行业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地方政府代表组成的“在线学习方式的企业培训指导(顾问)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企业培训工作,统一协调解决企业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培训提供咨询、指导与服务等。其次,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培训工作的管理,严格监管企业培训工作的市场。采用企业培训机构许可证制度,对于通过质量评估的高职院校允许参与企业培训,以保证企业培训工作的质量。最后,政府管理部门应规定企业员工的培训计划,掌握企业培训人数,做好企业培训工作的调控。

(三)保障机制

在线学习平台建设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应在有关文件法规中明确校企双方在企业培训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等。校企双方应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明确各自责任,如学校如何保证培训质量;如何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如何保证为企业提供培训;如何对受训员工进行评价等。企业如何保证在条件、人员上的支持;如何保证学生实训任务安排等。通过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防止短期行为和流于形式,保障在线学习方式的企业培训长期稳定开展。其次,政府要建立企业培训需求信息平台,沟通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为企业培训工作提供信息,引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做好企业培训工作。

(四)评价机制

建立评价机制,包括高职院校与企业两个方面。政府应建立对企业培训工作的评估体系,促进企业培训工作的规范开展,同时在政府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评估中要加大对开展企业培训方面的评价权重,将企业培训工作成果作为重要的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企业也应制定校企合作培训工作的具体评价指标,纳入质量保障体系中,以不断检验、改进企业培训工作。要制定企业培训评价办法,对企业培训工作进行评价,推动企业培训工作的改革,加大信息技术对企业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

(五)技术手段

在线学习具有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的特点,运用在线学习方式的企业培训大大提高企业的绩效,提高培训效益,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就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运用在线学习方式进行企业培训是一个效率较高的方案。在线学习的核心是通过信息技术去实现企业的培训管理需求,比如支持多种课程学习平台、学校与企业现有网络的高度适应性、支持远程学习和移动学习等技术。目前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初见规模,无论是专业技术领域还是专业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实力。高职院校开展基于在线学习方式的企业培训不存在技术问题。

四、 基于在线学习的企业培训思想观念

(一)主动服务于社会,建立开放式教育模式。高职院校要树立面向市场、融入社会、开放办学的思想,把开展校企合培训视为办学道路和特色之一,同时在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定鼓励学生、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高等职业院校要想担负起这一重任,首先要将自己的管理思想解放出来,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开放度。开放式教育模式是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开放出来,供学习者自由参考、学习。开放式教育模式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然后要在专业教学和办学模式上建立开放式教育模式,要组织实施,要通过行动落实社会服务的具体建设方案。

(二)加快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国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已经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要搞好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推广和利用,做好在线学习平台服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议增加财政预算,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企业培训服务。逐步满足全国学习者随时、随地、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依托教育资源库平台,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学习港,为企业培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面向行业、企业、政府、农村、军营和全社会的辐射,为城乡中小企业提供不同层次、质优价廉的教育和培训服务。要建设面向全民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为终身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要做好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社会学习者的接入窗口设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实现高等教育社会服务新机制,开发企业培训在线学习服务平台。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是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面向社会现实需要,提供学术性的服务[4]。高等职业教育应本着企业发展,岗位需要和个人需求三个方面结合的原则进行,找出学校、企业和个人的互惠共赢的新机制。政府应引导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培训需求分析体系,引导学校和企业开发基于在线学习方式的企业培训平台。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要坚持在政府主导下,以学校为主体,发动社会企业广泛参与的方针。要利用在线学习方式的企业培训平台开放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网络平台,以保证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优秀的教学质量。建立相关的机制,提倡优势资源互补。建设基于在线学习的企业培训课程,按照企业培训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建立和完善在线学习方式的企业培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高等院校要将企业培训与证书教育结合起来,将企业培训结果证书化。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参与在线学习方式的企业培训是社会赋予的责任,尽管当前存在认识和机制方面的障碍,基于高等职业院校参与在线学习方式的企业培训无容置疑存在着巨大发展潜力。基于在线学习方式的企业培训是中国高职教育参与社会服务的途径之一,必将推动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云涛.高职院校社会责任分析[EB/OL].www.zggz123.com.,2009,9-18.

[2]百度百科.在线学习[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26860.htm.

[3]钟可芬.第一财经日报[N].2011-11-8z.

[4]霍丽娟.高职院校如何实现社会服务功能[EB/OL].http://www.gmw.cn/01gmrb/2008-07/23/content_809076.htm,2008-7-23.

责任编辑 夏焕堂

企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应包括物流信息化、系统化、专业化、国际化战略;其理论基础是物流系统论、物流战略论、物流优势论、物流价值论、物流营销协同论、绿色物流论、供应链(需求链)论;其实施措施应包括树立正确理念、整合优化供应链、构筑一体化的企业物流体系、兼顾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重视人文管理以及强化规范化管理等。

关键词:企业物流;物流战略;战略措施

1 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概念、内容

企业物流发展的核心一是要提高服务水平;二是要降低成本,为企业增加利润挖掘潜力。因此,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还要同整个企业销售市场扩张相结合。基于这个要求,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是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增值的关键,也是现代企业有效运作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最重要的企业基础环境。物流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的处理,如物资订单、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信息的管理和传送,也包括对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决策活动如进销存、供应商的遴选、顾客分析、顾客服务审计等提供信息支持,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2)企业物流系统化战略。

企业的物流活动一端联结着生产,一端联结着消费,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物流系统是由物流人员、物流设施、待运物资和物流信息、生产企业、消费者等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化的总目标,是指要将生产、流通企业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这些以前分开管理的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总体系统来构造、组织和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企业间的关系已经转变为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3)企业物流专业化战略。

专业化战略就是要把物流独立出来,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企业的专业化物流不仅为满足自己的物流需求,而且对外进行营业服务。专业化的物流系统要求企业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服务团队、配送工具、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良好的企业形象等。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走专业化物流战略的企业一般要求实力雄厚,同时,其物流成本占企业的成本比例应较大。

(4)企业物流国际化战略。

全球化进程也加速了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国际化,正基于此形成了企业物流国际化。一些较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试想国际化的企业而不是国际化的资源配置,那样的成本消耗是极其巨大的,在市场中将毫无竞争力。

2 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1)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弥补传统分工模式在现代经营条件下的缺陷。

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红极一时。它认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应该把制造产品的过程分解为一连串的动作,一道道简单的工序,让每个工人只从事其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工作。

(2)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能更好的适应顾客导向观念的确立和日益激烈的竞争。

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转到了顾客一方。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是要在顾客需要的时候将顾客需要的产品送到顾客手中,这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但是,由于受传统业务流程的制约,“用户至上”的思想在企业经营实践仅贯彻到营销环节,企业内部流程中的许多环节与满足顾客的需求毫无关系。

(3)制定企业物流业发展战略,有利于适应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

市场需求日趋多变,产品寿命周期的单位逐步缩短,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系统、销售系统以至售后服务系统不断变化。在传统分工理论指导下的企业业务流程比较零散,容易失去抢得先机的时效性。而企业流程再造,将分工过细的一系列工作整合起来,可以对市场需求信息快速响应,可以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作出灵活、迅速的反应。

3 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历史尚短,为了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必须明确企业物流在发展战略上的指导思想。总体上应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改变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现状,改变物流市场的分散状态,在多元发展格局下,提高市场集中度;改变企业物流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的状态,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建立服务规范和管理规程,发展多种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服务水平。具体涉及以下7个方面:

(1)物流系统论。物流是由各功能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并非各功能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系统要素间的整合,产生出新的功能即系统整体最优化,以物流系统总成本最低来完成一定的物流任务。

(2)物流战略论。从单纯的职能或技术角度认识物流影响了物流作用的发挥,从战略意义上看待物流可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益。

(3)物流优势论。物流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或差别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有效的物流管理对降低成本、赢得并保持顾客以及顾客满意方面的作用日渐突出。

(4)物流价值论。物流在企业的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物流创造顾客的买方价值和企业的战略价值;物流服务具有增值性。

(5)物流营销协同论。即企业的营销战略与物流战略必须密切配合;企业物流活动过程本身是服务的过程,物流服务需要相应的营销手段。

(6)绿色物流论。在全球经济日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物流活动对环境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的物流行为应考虑这种要求,实现正向物流(动脉物流)和反向物流(静脉物流)的绿色物流化。

(7)供应链(需求链)论。今后的商业竞争模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中,由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企业组成的“扩展的企业”不仅考虑的是如何向最终的消费市场提供适宜的产品,还要考虑产品被需求拉向市场的过程的适宜性,即产品选择什么样的供应链。需求链是一种新型的供应链。

4 实施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措施

(1)树立合理物流的观念。

合理物流能节约资金,能降低物资的库存损耗、保管费用,能延长物资的寿命维护物资的使用价值,降低物资在生产中的消耗是生产力。为此,要把握时代的特征,用前瞻性、信息化、系统工程的思路来思考企业的技术改造、自动化和物流系统,充分理解现代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相互关系,理解自动化物流系统在企业的地位、内涵、作用和价值,以信息化带动物流自动化,以物流自动化促进信息化。对有条件的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要实行高度的信息化、适度的自动化。

(2)提高物流核心竞争力,整合优化供应链。

在新世纪企业面临新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的全球化、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竞争具有全面性,即:TQCSFS的全面竞争(Time时间 、Quality质量、Cost成本、Service服务、Flexibility柔性、Safety安全性、Reliability可靠性)。现代物流是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不少成功企业家的共识。

(3)构筑一体化的企业物流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使生产性企业从繁杂的物流活动中解放出来,将物流服务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从而以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

(4)兼顾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

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是一对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通过与上下游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选择第三方物流,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5)重视人文管理,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中,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主人翁精神,从员工内心深处激发其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工作都应本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因此而带来的物流工作的最佳效率,保证其快速响应环境变化能力的实现。

(6)强化企业物流的规范化管理。

根据企业物流各功能环节的特点,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采用专门的办法,是强化企业物流各功能环节管理的基本措施。

①强化采购管理。企业物流以采购为起点,它制约着储存、供应、生产等各环节。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物资采购规章制度,比如《采购合同审批制度》、《供货单位选择制度》、《采购价格管理制度》、《采购责任追究制度》等。还应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从事采购业务。

②强化储存管理。储存是企业物流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强化储存管理对降低库存量、库存费用、库存损耗,减少库存积压、资金占用有决定性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储存管理的规章制度。其次,企业所需物资种类繁多,质量、数量、规格要求各不相同,它们的保管、保养、维护的要求、方法也千差万别,专业技术很强,必须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第三,强化库存量和库存结构的控制。库存量是库存控制的核心,库存结构的合理与否是库存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可以用ABC分类管理法控制库存结构,用库存定额控制总库存量和单项物资的库存量。第四,强化储存物资的保管、保养、维护,利用现代库存的商品养护技术,减少物资损耗。

③强化供应和生产的管理。供应一方面要保障生产需要,另一方面又要促进生产节约。生产环节的原材料供应是企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供应和生产的管理,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供应和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设置专门机构、专业人员负责供应工作,生产中原材料等的合理使用也要有专人负责监督。

④加强验收、装卸搬运、堆码、苫垫、销售环节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如:《验收操作规范》、《验收责任追究制度》、《装卸搬运、堆码、苫垫操作规范》、《装卸搬运、堆码、苫垫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销售工作考核及奖惩办法》等,建立相应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企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联系也是越来越紧密,近年来,互联网中金融模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改革,比如说,2013年出现的“支付宝钱包”、“余额宝”等一些理财软件,在这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下,各行各业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发展模式。其中,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变化对建筑企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相比较传统的运营模式,现在的建筑企业模式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建筑企业;发展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云计算、社交网络、支付以及搜索引擎等一些互联网的相关工具,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以及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简而言之,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的领域,其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来讲,透明度更强、协作性更好、参与度更高、操作上更便捷、中间成本更低、收益性更高。建筑企业的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就是在互联网金融下分析建筑企业发展模式的不断变革。

一、我国建筑企业的一般发展状况

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基本国情的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低能力、低附加值项目、低收入、低利润、无积累、低发展”的状态。我国的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比较低,一方面由于教育体制以及人才外流的影响,建筑企业的专业性管理人才特别地紧缺,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制度的不完善,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漏洞,管理层与下层人员在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交流上产生了断层,在很多情况下,有效信息得不到及时地沟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管理层在收集材料的时候得到了更新的项目消息,那么在进行管理里的时候,先前制定的一些制度将会有所改变,但是由于沟通的不及时,下层的设计人员或者是操作人员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消息,那么就会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领会领导的意思,也无法理解制度实施的意义,这样必然会对整个项目的实施产生影响,造成低水平的现象。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在设计、施工以及监管等方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和国际水平存在着差距,我国在人才培养以及奖励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很多技术人才会觉得自己的付出与得到不能形成正比,这样就会造成人才的外流,专业性人才相继的选择一些发达国家,所以我国在建筑企业中的专业性人才非常少,同时,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多高材生都是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中的矮子,在具体的项目运作中没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只能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我国也很少有机会提高给青年人,建筑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更多的强调的是经验,对于一些能力比较强但是缺少实践经验的青年,这就是一个难题,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去锻炼,再强的能力也无济于事。能力的局限性也将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企业的经营模式中,很少会有过多的附加值项目的投入,就算有的建筑企业有附加值项目的投资,收益也是比较少的,几乎可以忽略。在传统的建筑企业运营模式中,项目收益远没有想象那么高,有很多甚至是亏损经营,这样时间一长,企业没有大量的资金积累以及项目实践经验的积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企业的稳定和长久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建筑企业运营模式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下建筑企业的品牌效应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建筑企业的品牌宣传的途径也随之增多。在传统的建筑企业运营模式中,宣传与树立品牌的途径特别少,企业宣传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并且效果不是太明显。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宣传渠道也得到了很多建筑企业的响应,很多建筑企业在宣传的时候会做网络推广,比如百度推广、网站网页推广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推广,有的建筑企业是选择制作一个专属于自己企业的宣传网站,这些互联网宣传模式对企业品牌的树立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利用这些方式方法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良好的品牌效应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现在一说到牛奶,就会想到蒙牛、伊利,这就是品牌效应带来的企业效果。所以,在现代的建筑企业中,进行一项新项目之前都需要先进行前期宣传,这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运营模式,企业也很乐意投入大量资金在宣传方面,因为前期的良好宣传将会给企业带来出人意料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品牌效应的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企业资金的安全性

互联网金融业务相比较传统的金融业务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透明度、安全性比较高,企业资金的流通、使用情况都是一目了然的,清清楚楚的,既便于相关部分的监督与管理,也有利于建筑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资金的安全性是所有企业最注重的一部分,因为在整个企业的运营中,资金就是一个粮食供给站,一旦资金出现断层就会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是毁灭性的,所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是整个企业运行的关键。而且,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建筑企业实现融资也比传统金融业务方便很多,比如说,最近出现的“支付宝钱包”、“余额宝”等软件,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融资聚资的效果,并且相比较传统金融业务有着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资金量更多、收益更好地特点,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企业管理资金进行补充,这也是现代诸多建筑企业选择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来实现融资聚资以及资金管理的主要原因。

(三)互联网金融下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管理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也逐渐向信息化转变,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建筑企业外部以及内部的良好管理,使企业管理更加有秩序、有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制度,企业材料以及信息的传播将会更加便捷,管理层和下层员工的交流和沟通就会更加方便,这样不仅有利于有效信息的及时分析以及关键问题的及时解决,而且能够节约很多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节约企业资金的投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在传统的建筑企业管理制度中,管理制度存在者很大的局限性,有的建筑企业的管理非常落后,甚至和社会发展出现了脱节现象,而互联网的不断的发展,则给建筑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增加信息沟通的便捷性,同时,还可以与国际建筑理论相接轨,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制度,在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四)互联网金融下实现建筑企业的业务资源共享

建筑企业的项目业务发展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业务太宽就会呈现太杂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系统性管理,业务太窄就会存在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效应。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实现了建筑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企业项目在开发的时候可以有更多地考虑方面,在项目设计的时候,有更多的资料信息可供参考,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项目的投资风险,提高企业项目的经济效应。在传统金融业务下,建筑企业如果想获得相关的信息资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在所获取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制定企业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后期管理,一旦所获得信息资源出现错误或者是一点点偏差,那么将会打乱所有的前期计划,同时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之后还需要重新获取新的信息资源。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尴尬的状态,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大大方便了建筑企业对关键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减少了企业资源的投入以及浪费,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建筑企业业务资源的共享还能促进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在传统的建筑企业模式下,我国的建筑企业的发展只注重自身的管理与发展,整体水平比较低,与国际建筑企业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差距,资源信息的共享有利于建筑企业向国际建筑模式进行学习与借鉴,将国际上一些成功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水平。

结语:

互联网的金融业务是一种新型的模式,相比较传统的金融业务有更多的优势以及发展空间,在这一新型的金融模式下,建筑业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建筑企业品牌的树立、企业资金安全性的保障以及管理制度的完善等多个方面都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下得以进一步的升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建筑企业越快越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秋燕.我国中小建筑企业成长路径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2]孙静.中小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

[3]罗足根.中小建筑施工企业集成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

[4]贾兆德,廉菁乐.对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领域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

[5]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

企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选取餐饮业火锅行业具代表性的企业—XB餐饮公司为例,从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入手,采用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分析中显示在2016—2020年间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表现最弱,其指标下降速度最快。而企业的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虽未达到企业发展的警戒线,但相关财务指标的降低同样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XB公司需要提升数字化发展战略,实现应急管理常态化,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餐饮企业;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发展能力

一、背景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餐宝典”数据显示,近五年火锅的市场份额在餐饮行业中的占比超过20%,火锅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10%,高于餐饮行业整体8.6%的水平。因此,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火锅行业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HDL、XB等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然而,在“餐宝典”《2021中国餐饮全景发展报告》中显示,2020年中国火锅市场总收入为8885亿元,营收增长率同比2019年下跌7.4%。基于此情况,对火锅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选取火锅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XB餐饮公司进行分析,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公司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公司简介

XB餐饮公司源自台湾,1998年创立于北京,2014年于香港上市。XB公司在中国开创了吧台式火锅餐饮业,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可以随心选择不同口味的菜谱,为顾客提供了独特的快速休闲用餐体验。截至2020年,XB公司在全国130个城市以及三个直辖市共经营1061家直营餐厅,成为中国十大火锅品牌及餐饮百强企业之一。除了一人一锅的小火锅模式,XB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性价比。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和快餐式经营,XB公司打开了全新市场,受到很多人的青睐。然而,从财经网对2021年上半年的行业数据分析中了解到,同行业竞争企业的HDL的市值已经上涨到了千亿元,净利润9650万元,而XB市值却在百亿元之下。曾经并称为“火锅双雄”的两家企业,XB公司如今的市值却不及对方的十分之一,其背后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三、财务分析

(一)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反映企业经营运行的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XB公司在2016—2020年间的存货转换周期从40天增加到120天,进而导致公司的经营周期从42天增加到123天,存货转换周期涨幅达到3倍,说明XB公司存货的变现能力在不断下降,企业的经营周期变长。另外应收账款转换周期也从2天增加到3天,反映了XB公司呆滞在应收账款上的营运资金在不断增加,从而影响了正常的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与此同时,XB公司的应付账款转换周期由21天增加到23天,该指标数值的增加可以使企业占用供应商货款来补充营运资金,从而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但XB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却从2016年的21天增加到了2020年的100天,说明由于存货不断积压而造成XB公司非货币性资产的变现能力降低,进而导致了公司现金回收周期的增加,降低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二)盈利能力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衡量公司自有资本的运用效率,而总资产回报率反映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两个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的收益越好。从表2可以看出,XB公司在201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3.02%,到2020年直线式下降到0.08%,总资产回报率也从17.21%急剧骤减到0.03%,说明在该段时期内XB公司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逐渐减弱,企业的资产运用效率和资金利用效果在逐渐变差。与此同时,在2016—2020年XB公司的毛利率从64.5%下降到60.95%,净利率从13.34%下跌到0.21%,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且两个指标之间的差值在逐渐增大,说明XB公司在该段时期内产生的期间费用不断增加,导致公司的利润减少,从而造成了XB公司在该段时期内盈利能力的降低。

(三)偿债能力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XB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2016—2020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对于一般行业而言,企业的流动比率维持在1~2之间才能保持公司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偿债能力,而XB公司的流动比率从2.96下降到1.12,已经临近行业下限水平,主要是由于公司的融资租赁负债的占比从27.07%增加到28.55%,且XB公司在2020年借入了一笔2000万元的短期借款,导致企业的流动负债大大增加。虽然应收账款的增加会使公司的流动资产随之增加,但流动负债增加速度高于流动资产增加速度,从而导致XB公司的流动比率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XB公司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率在不断上升,由7.28%上升到31.15%,存货占比的增加导致XB公司速动资产比率的下降,再加上流动负债的不断增加,最终导致了XB公司的速动比率从2.74跌至0.77。XB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大幅下降,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在不断降低。此外,XB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的25.78%增长到2020年的59.51%,虽未达到行业资产负债率70%的警戒线,但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同样反映了XB公司的偿债能力在减弱。



(四)发展能力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在2016—2020年期间,XB公司营收增长率不断下降且在2020年下降速度比较快。XB公司在2016—2019年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7.58亿元、36.64亿元、47.34亿元和60.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率为13.76%、32.84%、29.21%以及27.38%,而在2020年XB公司的营业总收入54.55亿元,营收增速同比下跌9.53%。与此同时,XB公司在2016—2020年的净利润增速从39.74%下降至-99.36%,净利润从2016年的3.68亿元“断崖式”跌落到2020年的183.7万元,且2020年的净利润不及2019年的一个零头。XB公司营收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两个指标的急速下跌,说明了公司的经营效益在变差且公司的发展能力在减弱。

四、原因分析

XB餐饮公司曾经是火锅界的翘楚,但通过以上对XB公司的财务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越来越差,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同时,XB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如盲目扩张门店、食品安全监控不严、产品定价高、服务品质下降等自身问题。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餐饮行业遭受了巨大打击,各地的连锁餐厅、中小饭店纷纷歇业,给众多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XB公司也不例外。根据XB公司2020年年报相关数据显示,XB公司的原材料占收入的百分比从2019年的36.9%增加至2020年的39%,受疫情影响,XB公司之前囤积的调味品销路不畅,并且XB公司所需的部分肉类在疫情期间受到进口限制导致价格上涨,从而造成XB公司原材料占比增加。此外,由于疫情闭店导致的门店销售额大大降低,再加上疫情期间需要采购消毒液、体温计、口罩等防疫物资以及门店需要缴纳的租金等都加大了XB公司的成本支出,从而导致XB公司的净利润直线下降。

(二)盲目扩张门店

无论是从扩张数量还是门店选址都体现了XB公司近期盲目扩张。资料显示,XB公司在2019年新开了243家直营餐厅,截至2020年底,XB在内地拥有及经营了1061家餐厅。XB公司从1998年创立之初开始至今,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经营一千多家门店,平均每年以100家的速度在扩张,餐厅数量复合增长率远远高于同行业竞争企业HDL。此外在门店选址上,公司年报显示,XB公司多数餐厅位于华北地区且超过40%的门店位于疫情严重地区,表明了XB公司经营区域呈现单一性。同时XB公司微信公众号上显示,仅在北京地区餐厅数量高达312家。同区域店铺密集度过高,不仅加大了门店之间的竞争而且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从而造成XB公司经营效益的下降。

(三)食品安全监管不严

曾经以“严格贯彻执行各项产品质量标准”为核心竞争力的XB公司在利益面前,也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2018年的“老鼠门”事件引起了消费者的巨大反响,事后监管局公布调查结果称现场未发现鼠迹,但却检查出门店加工区地面有积水,部分蔬菜供货商资质证件不全等问题,并且对其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受“老鼠门”事件的影响,公司的市值在事件发生后两天内蒸发了15亿港元,但XB公司并未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2021年11月北京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食品安全问题通报中显示,XB问题门店数量高达14家,问题门店数排在“黑榜”第三名。门店存在未按要求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明以及后厨垃圾桶没有盖子等食品安全问题。由此可以折射出XB公司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到位,食品安全意识较弱。

(四)产品定价高

根据XB公司财报显示,在2016—2019年间XB公司客单价分别为47.7元、48.4元、53.3元和55.8元,到了2020年人均消费突破60元,达到62.3元,同比增长11.65%。财梯网显示,2020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为2.5%,除去通货膨胀因素外XB公司客单价仍然在上涨,说明公司的产品定价在升高。同时XB公司在2018—2020年的翻台率分别为2.8%、2.6%和2.3%,甚至在2020年6月曾降至1.8%。原本消费者对于小火锅的选择就在于其超高的性价比,而XB公司产品定价升高造成了在同等条件下顾客更青睐于大火锅,从而导致XB公司的翻台率大幅下降。

(五)服务品质下降

经调查发现,消费者需要用餐服务时,门店服务人员并未给予积极的回应甚至有些态度极差,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用餐体验。此外,根据NCBD(餐宝典)《2021中国小火锅发展研究报告》可知,小火锅行业服务方面的差评率平均水平为22.4%,而XB公司在服务方面的差评率却高达44.9%。如此高的差评率,反映了XB公司的服务品质在不断下降,这样不仅会造成用餐回头客数量的下滑,而且会给品牌的口碑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XB公司的发展。

五、发展对策

XB公司想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正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此对XB公司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如下:

(一)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实现应急管理常态化

疫情的持续发展导致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因此,XB公司应当提升数字化发展战略,实现应急管理常态化。对于线下而言,XB公司可以与各大商超进行合作,将调味品等存货在超市进行售卖;对于线上而言,XB公司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公司囤积的调味品通过抖音或快手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售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由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存货积压的风险,而且可以提升XB公司的销售收入。此外,XB公司也应当积极推动外送业务的发展,XB公司除了与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合作进行外卖配送外,也可以开发自己的外送平台,这样不仅可以省去第三方平台的服务费而且可以保证配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理性扩张门店,降低成本支出

门店数量的扩充在一定时期内有助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但并不是门店数量越多越好。XB公司除了采取关闭现金流为负的200家门店,降低成本支出外,在进行扩张前,要熟悉所进入市场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水平。同时可以利用租金预测服务等大数据工具对选址门店的租金进行评估,帮助公司精确预估房源的价格,从而提升新开餐厅的经济效益。由于XB公司之前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一线城市地区,因此在扩张时可以将华东、华南地区作为公司下一阶段的主要开发区域,同时向二三线以及海外城市进行下沉,促进XB公司区域协调发展,从而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三)加强产品供应链管理,严格把控食材质量

XB公司要加强食材从供应商—质检—物流—餐厅整条供应链的管理,严格把控食材质量。XB公司应当与供应商签订供应链安全协议,包括供应商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明、产品的规格和产地等项目。此外,公司要明确和细化各个部门的职责,质检部门要严格把控好食材的质量关,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同时由于XB公司的食材采用的是由中央配送到区域仓的模式,因此要提高食材配送效率,缩短配送时间,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与此同时,由于公司部分肉类采取国外进口的方式,所以XB公司也应当建立冷链产品的全程可追溯系统,将冷链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送至系统并在产品外包装上附带电子追溯码,对产品信息进行公开化和透明化,严防供应链疫情的输入。

(四)增强产品定价策略,逐渐恢复且提升翻台率

XB公司应当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市场的状况灵活调整产品价格。XB公司可以通过加大会员充值送力度与赠送门店优惠券、新品尝鲜券等促销优惠相结合的方式来变相降价,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外部因素对于价格的干扰,同时可以吸引消费者目光。此外,XB公司应当加强菜品的研发管理并重新规划菜单,推出合适价位且合理布局的菜品,在满足顾客需求多样化的同时使公司逐渐回归性价比高的定位,从而提升XB公司的翻台率,促进公司的正向发展。

(五)制定人才战略,提升服务品质

XB公司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培训和竞赛机制来保证人才输出,还可以通过带训的模式,指派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从而培养新员工灵活变通的沟通能力来提升服务品质。同时,可以采用利润分红机制,将员工的服务和工作绩效与年底分红相挂钩,科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强化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升服务质量,给顾客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进而提升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正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余丽霞,刘逸,李雨函.新冠疫情下我国餐饮企业的财务困境研究[J].会计之友,2020(9):145-148.

[2]杨波,夏筱君,陈媛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餐饮业:冲击与分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1):31-40.

[3]中国烹饪协会.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业影响报告[J].中国食品,2020(4):80-87.

[4]赵丹丹,万冰彬,郑继媛等.新冠疫情冲击影响特征及行业差异性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3):10-13.

[5]韦德洪,范丽靖.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构成框架与评价指标构建[J].财会月刊,2021(9):48-55.

[6]刘偲.企业财务分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评《企业财务分析》[J].财务与会计,2021(1):89.

[7]李启发.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J].财会月刊,2020(增刊1):26-31.

[8]唐瑄,鄭晓娜.考虑参考价格效应和网络效应的新产品定价策略[J].企业经济,2020(4):58-63.

[9]谷方杰,张文锋.基于价值链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探究:以西贝餐饮集团为例[J].中国软科学,2020(11):134-142.

[10]王雪梅.“互联网+”背景下餐饮企业品质控制和营销[J].食品工业,2019,40(4):224-227.

上一篇:小微企业论文下一篇:企业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