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合同范文

2023-07-05

煤炭合同范文第1篇

摘要:原燃料采购结算是采购合同执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双方履行合同规定的要约和承诺的重要内容。采购结算价格是构成企业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采购结算过程起着对合同履行阶段审查和监督的作用。在钢铁企业,原燃料的采购结算一般都是采取优质优价结算,结算标准和结算条款是合同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就钢铁企业中采购结算环节如何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合同结算条款有效控制采购成本,谈一些粗浅体会。

关键词:原燃料结算 合同管理 降低采购成本

1 采购结算

1.1 大宗原燃料采购结算的特点 钢铁企业生产,消耗的物料品种繁多,结算方式多样。对于大宗原燃料的结算一般采取优质优价的方法。优质优价包括“按质论价”结算和“按质论量”结算。按质论价结算,就是在原燃料采购过程中,以供需双方签订的工矿产品合同的价格为基础,依据与合同相关的计价条款和原燃料的实际检验结果确定原燃料的最终结算价格;按质论量结算,是不依据物资的检斤量做为最终结算量,而依据检斤量与理化检验结果确定的干基量确定最终结算价格的结算方法。大宗原燃料采购结算的特点是紧扣合同,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确定不同的结算方式。

1.2 采购结算与合同条款 钢铁企业原燃料产品的合同条款一般有标的、数量、质量标准、价款及交货时间,验收标准、质量加减价约定、运输方式、结算方式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其中合同价格、质量加减价条款和验收标准是结算的的重要依据。

1.2.1 合同价格:即合同的的基价,其他有效成份的加减价都在此基础上进行。通常合同的基价有三种:含税包干到厂价、车板含税价和车板不含税价。

1.2.2 验收标准:①计量、化验均以买受方为准,按日结算(按批次结算)。②计量、化验均以出卖人为准,按日结算(按批次结算)。③计量以买受方为准,化验结果按出卖人方结算。④计量以出卖人方为准,化验结果按买受方结算。

1.2.3 质量加减价条款约定的内容 钢铁企业大宗原燃料合同根据物料有效成份的不同,加减价方式不同。通常在结算当中按合同加减价方式的不同,我们把结算类型分为有效成分累加类型、简单计算类型、折吨计算类型、等级判定类型、中间换算类型等。这一部分条款是优质优价结算的核心内容。

1.2.4 运输方式:汽车运输或火运。

1.2.5 结算方式:①一票结算,开据17%增值税票。②两票结算。即含税包干到厂价减运费,其余开据17%增值税票。

1.2.6 争议解决方式:当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在需(供)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1.2.7 其他约定事项:①合同履行有效期。②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1.3 原燃料采购结算员的工作程序①审定合同:结算员收到业务科签定的采购合同,必须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认真推敲。②收集资料:收集交库单、化验单、磅单等原始票据,了解掌握企业调价及合同条款变更、异议处理情况。③结算:结算员按照合同结算条款类型,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据各种数据指标和对应关系,计算采购价格出据结算单。

2 合同管理

2.1 合同管理的概念 企业合同管理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是市场经济的外在表现,通过合同管理,现代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平等的制约和权利,从而为当事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运作需要合同。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2.2 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 合同文字不严谨。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需要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作载体。可以说,合同讲究咬文嚼字。

2.2.2 合同条款挂一漏万。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

2.3 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3.1 认识根源 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缺乏认识,合同产生在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受到高度重视,一旦合同签订了,合同就束之高阁了,因此,合同管理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中期和后期履行阶段。但这并不是说前期阶段就没有问题,前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多数是由于急于签成合同而过于草率。

2.3.2 法律意识: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不强,最明显的表现是不认识合同与合同法律的关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签就怎么签,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的意识,以致造成不少失误和损失。我们说,合同法律是合同订立和履行全过程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合同要依法订立。

2.4 加强合同管理,把好合同结算关 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顾问事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再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将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根据合同的订立、履行、结束的时间顺序来分,合同管理分为: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应对三个阶段,并且是以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应对处理为辅的合同管理方式。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是既要保证自己严格按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也促使对方严格按合同履行义务。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就是做好合同履行记录,跟踪合同履行过程,把好合同的结算关。

2.4.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4.2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培训不断加强签约人的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坚持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合同法律意识。合同管理员应该是既懂业务又懂法律的人员担当,可以起到事前防范的效果。

2.4.3 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采购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采购部门结算人员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至关重要,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监督。

3 充分发挥结算作用,完善合同结算条款

做为原燃料供应的源头部门,为充分发挥结算的作用,我们几次号召全体业务员对合同进行自查、自纠,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整理、调整结算方式,规定更为合理的奖扣区间。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在保证供需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堵塞业务漏洞,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

3.1 防止以次充好,改变月加权平均结算为单批结算方式 结算中我们发现,月加权平均结算与单批结算两种计算方法对于奖励封顶而处罚却不封顶,并且处罚比奖励力度大的采购合同,其结果尤为不同。供应商如果按月加权平均结算,在一个结算周期所送的煤平均不超标就可能有奖励,常常逃脱其中个别超标批次的处罚,有可能以次充好,不能保证进厂原燃料质量的均衡性。为此,我们协助业务科对此类合同结算条款进行了修订,喷煤灰、硫指标月加权平均结算变为单批次结算,一个化验批次一个结算价格,显示质与量的对应结算,为供需双方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3.2 针对精粉水份严重,合同条款规定加倍扣水 曾有一阶段,进厂精粉出现了水份严重超标,致使储料厂无法码垛,入炉料配比不准,对入烧稳定性产生影响。为了加强进厂原料的质量,提高入烧炉料的稳定性,综合各方意见,从合同上加以约束,即:“水份≤12%时,按化验水份干基结算;12%<水份≤14%时,按公式[12+(化验水份-12)×1.5]扣除水份进行干基结算;14%<水份≤16%时,按公式[15+(化验水份-14)×2]扣除水份进行干基结算;水份>16%时,拒绝进厂。”水分大于12%加倍扣罚,水分超标现象及时得到遏制。

3.3 保证炉况顺行,结算条款规定球团返矿不付款 球团返矿由于抗压强度不够造成的球团粉量增大,对高炉的冶炼产生一定的影响。优化粒度组成的的关键是筛除小于5mm的粉末,一般<5mm的应不超过3%-5%。

为此,我们建议合同结算条款改为“含粉<5mm不超过5.00%,含粉超标部分不予结算。”这一结算方式的改变,使进厂球团矿的含粉率大大减少。

3.4 规定合理磅差,严谨供货合同 各大矿务局炼焦煤的结算以对方发货时的检斤为准,我公司的检斤化验只作为下转厂矿成本的依据,双方检斤化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虽然在煤的采购中矿务局煤炭结算以对方为准是全国惯例,但我公司承担着较大的途耗及化验结果不符带来的经济损失。如何约束矿务局的质量检验结果?我们从实现的时间上,要求对方在发出物资时立即报出水份。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我们对双方水分差超过4%的月份做了统计,及时与供方沟通协商决定,我们在合同中增加“水分差超过4%的部分,双方各承担一半损失。合同生效后,制约了对方化验水分过高现象。

3.5 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及时调整计量检斤结算办法2008年上半年,钢铁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原料价格一直上扬,焦炭和有些炼焦煤种一度出现紧张的局面。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个别品种的合同条款向供货商作了倾斜和让步,例如焦炭和1/3焦煤合同验收标准规定“以出卖人出厂检斤过磅、化验结果为准”。

2008年6月30日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我们认真分析市场变化,把握市场价格走向,掌握各钢铁企业的采购信息,充分利用集团优势、从8月26日始,焦炭、部分1/3焦煤的检斤、化验结算方式改成以买受方为准,降低因供方检斤、化验为准可能在途耗、化验误差方面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

4 结论

原燃料采购结算与合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的,加强采购合同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合同管理应引起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否则在今后的结算中,因双方某一结算条款不清而引起合同纠纷是得不赏失的。严密合同结算条款,降低企业采购成本而带来的企业效益是可观的。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采购结算与合同管理必将走向科学化,程序化,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理念,让我们共同努力把采购结算和合同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煤炭合同范文第2篇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就乙方承运甲方煤末等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委托乙方承运甲方位于

1、68煤矿

2、察县新汶煤矿

3、庆华煤矿 发往 国投伊犁能源 、 川宁生物 的煤炭运输任务。

二、煤末运输价格在合同期内为:

1、 35 元/吨

2、 30 元/吨/

3、30元/吨,上述运费价格均为含税价,由乙方提供运输发票。

三、甲方凭乙方提供的车号或乙方认可的车辆方可发煤,否则,乙方不承担后果。运输量以电厂过磅单为准并与出矿量方数进行核对。

四、煤末数量(具体运输数量,按每月计划确定)。

五、每车正常损耗 500 公斤以下,超过 500 公斤由乙方负责承担。

六、乙方保证按计划完成甲方供给客户单位的煤末运输任务,在运输过程中,如遇到不可抗拒的因素(如战争、地震、八级以上的大风、大雪、大雾、大雨或洪水等)使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经双方协商后,可终止、变更或解除合同,甲方不予追究。

七、 结算方式:运输费用结算按照实收计量为准,凭开具的过磅单,随到随结,不得拖延。

八、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财产损失、交警罚款以及所有其他除合同内约定的费用以外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九、乙方需对所承运的货物加盖篷布,妥善保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抛洒。

十、在合同期内,由乙方自主调配运输车辆,甲方不得擅自调用。乙方车辆到达煤矿后,甲方必须保证及时装车,否则造成的损失由甲方承担。 十

一、甲方安排乙方车辆去指定煤矿装卸煤末,如电厂发现装车煤末不达标,造成的损失有甲方承担,与乙方无关。

十二、本合同有效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在合同期满,甲、乙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不再合作时,在双方一致认可的情况下,甲方须在一个月内将乙方的合同履约剩余费用结算完毕。

十三、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如需变更须经甲、乙双方同意方可变更。

十四、本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有争议,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甲方:

甲方代表: 年 月 日

乙方:

煤炭合同范文第3篇

【摘要】煤炭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能源,煤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近年来,煤炭产业发展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发展后劲足。然而在煤炭经营日益国际化,煤炭标准日益严格化的今天,如何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煤炭主业带来的利润,通过适当的多元化策略解决目前企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成为现如今煤炭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正确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将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正是基于此对壮大煤炭产业发展及其多元化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煤炭经济 多元化发展 经营模式

中国的产煤量占世界的37%,是当今世界上产煤第一大国。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且伴随着国际形势、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日趋复杂,煤炭安全问题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但是我国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危机与机遇并存,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面临的挑战的同时给我们创造了发展煤炭工业的新的机遇期。当下,我们正处在这种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展煤炭工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历史责任的时期。

煤炭市场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市场,能够对煤炭的市场价格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是国有重点煤矿,但其作用也仅仅是影响,对于价格的调控能力还是很弱的。最为明显的是当煤价出现波动的时候,它只能成为接受者;煤矿企业的成长壮大再到衰退都有其必经的过程。尤其在衰退期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职工安置、产业续接等。而煤炭开采的利润是十分有限的,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依靠能源的消耗,而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的开采利用又往往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综上所述,煤炭产业的多元化经营策略是目前势在必行的一种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经营模式。

一、多元化经营的含义

多元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企业发展多品种或多种经营的长期谋划。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企业不仅仅局限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可持续增长。当整个产业趋于成熟或在竞争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企业就必须考虑在已有事业范围之外的成长,这就是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要作用:(1)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2)有利于企业获取高利润;(3)有利于促进企业原业务的发展。

二、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煤炭、石油、天然气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可相互代替的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能源。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经济高速发展,煤炭产业的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一)煤炭产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刺激了煤炭需求的迅速增长。在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拉动下,煤炭行业逐渐回暖,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国内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成长壮大,保持了速度较快、结构改善、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煤炭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最近几年,在一系列的改革过程中,煤炭订货制度的改革促进了政府的职能由贸易组织者转变为政策的制定者, 这样就为企业供需双方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空间;全国性的煤炭交易平台的建立,可为交易各方搭建统一开放、文明竞争的交易平台,避免暗箱操作,创造透明的市场环境。其核心功能是合理地制定煤炭价格、降低交易费用、实现交易与引导煤炭供需平衡。煤炭市场价格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煤炭市场体系,推动了电煤的价格与市场接轨,这些都推动了现代煤炭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三)多元化经营模式稳步推进

近几年来,不少大型煤炭企业在加快改制重组进程的同时,努力延伸煤炭产业链条,稳步推进多元化经营战略。目前已有不少较大的煤炭企业除了发展煤炭采掘业以外,开始开辟以合资、收购、联合等模式的第二条战线——煤化工产业。还有一些煤炭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发展煤炭的深加工。

三、制约煤炭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持续超能力生产,资源采出率低

根据调查,我国现在超能力生产的单位高达75%。超能力生产造成矿井接连紧张,产能萎缩,全国1/3左右的国有煤矿存在供给能力接续问题。超能力、无能力生产,对后期的影响十分严峻。据调查,有一些产煤区因为缺乏适当的管理,资源采出率不高,资源回收率很低。一部分企业还出现了“吃肥丢瘦”的情况,这就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极度浪费,因此就更为加剧了煤炭资源的紧张状况。

(二)矿区环境治理问题突出

煤炭资源在持续不断的常年的大规模开发之后,造成矿区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有不少的矿区由于不合理的开采,造成了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荒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各级煤炭管理机构、企业应做好统筹规划,坚持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并举,协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三)粗放式资源利用方式、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煤炭资源在长期的大规模的开采之后,对采空区的处理是土地直接塌陷,且由于煤矸石大量的堆积,使得许多大型矿区、煤炭资源城市的地表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以至于引发了连串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势必会造成经济的不良状况的凸显,进而引发煤炭产业区以及煤炭产业自身后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影响煤炭产业以及以此为主导的产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 科技人才匮乏

科技兴煤,人才是关键。煤炭市场的不景气,一部分是由于各个煤炭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缺乏;另外一部分是煤炭企业对人才的不重视、不重用,人为造成的大量人才的流失。因为人才的流失,必然导致了企业先进技术低下,阻碍整个煤炭产业的发展运营。因此,人才是科技兴煤的主体,没有人才做保障,科技兴煤就成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四、 关于促进煤炭经济发展多元化的几点思考

(一) 各煤炭产业应科学制定发展战略

在没有统筹规划之前进行多元化经营是不可取的,因此煤炭企业需要经过长期的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制订一条符合自己的多元化发展策略。多元化经营策略只是针对一些大中型企业而言。大中型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且技术先进、资金充裕,因此大规模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是锦上添花,百利无害的。反之,类似的小规模企业因为其重心放在了核心产品和做大做强企业的目的,这样一来,在小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策略就显得有些主次不分。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壮大发展规模,而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分散了小企业的资金,消耗了利润,得不偿失影响企业前途。

(二)以技术为支撑,以创新为引领

企业的生命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科技含量,高科技的产品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要摒弃以往的生产理念:过于重视生产的速度、数量、投入等,而忽视其质量与效益。以市场为主导,适应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由于各个煤炭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的不重视,导致企业人才匮乏,整个煤炭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需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应予以支持。提供人才,投入技术,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组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技术创新人才团队。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发展。

(三)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坏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依托。煤炭产业是环境污染的大户,但又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基础。我们还要摒弃以往的粗放型外延式的增长模式,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想法。基于循环经济的角度,要把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并举,不能把煤炭产业的发展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因此,煤炭企业需解决好煤炭开采时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如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在煤炭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井水、煤泥、煤层气、煤焦油、塌陷地等诸如此类,被认为是“放错了位置的重要资源”。应充分发挥其可再次利用的优势,把可利用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吃干榨尽”,在获得了利益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真正做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举。要始终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清洁能源,走上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

(四)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多元化经营需要有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以及高层次的综合人才作为支撑。产业多元化战略紧密依靠于技能的转移,就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此类人才不仅仅要具备运用技能支持新业务的经营,而且要拥有足够的技术以建立竞争优势。人才战略是壮大煤炭产业的的根本,人才,是所有财富中最宝贵、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资源。基于此,各大中型煤炭企业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根据本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积极规划实施各种方案来充实企业人才;加强相关方面的工作配合,建立企业人才的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耀.我国煤炭产业的前景、政策及价格分析[J].中国能源,2007(09):22-2.

[2] 马晓丹.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04):14-16.

[3] 徐连蕴.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7) .

[4] 张瑞,郝传波.循环经济与中国煤炭产业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 杨鑫.循环经济视角下煤炭企业环境审计评价研究 [J].山西财经大学,2010.

作者简介:李江(1973-),男,经济师,就职于平顶山天安煤業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责任编辑:李娜)

煤炭合同范文第4篇

我县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30亿吨,品种齐全,目前,年生产能力为450万吨,煤炭经济是县域经济的财政支柱并长期占主导地位。自2005年全国开展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秩序专项整治以来,我县煤矿数量出现了逐年递减,煤炭产量相对稳定,事故总量明显下降,矿井安全基础逐年提高,抗灾能力显著增强的局面。现在全县共有煤矿89处,比2005年减少了60%,产量4万吨以下的矿井均已淘汰。煤炭产量没有因关闭矿井力度的加大而受影响;2005年318万吨,2006年363万吨,2007年400万吨,2008年350万吨,2009年220万吨。我县为发展和壮大煤炭产业先后对小煤矿进行改造,取缔立井,实施双斜开拓,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改进落后的采煤方式,组建煤炭公司,对煤矿企业实行集约化管理,加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创造良好可靠的安全生产环境,狠抓“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加强煤矿职工队伍建设,为县域煤炭经济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2 制约煤炭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规模小,生产能力较低

目前,我县89处矿井中,年生产能力9万吨的矿井不足20处,大多数年生产能力为6万吨矿井,还有部分4~5万吨矿井,矿井单产能力较低,加之部分块段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布局不合理,开采方式落后,制约了煤炭经济的规模发展。

2.2 管理基础差,安全压力大

我县的煤矿企业绝大多数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受当时地“有水快流”政策影响,办矿准入条件低,煤炭产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管理水平较低,加之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几年来的煤矿整顿关闭(我县原有小煤矿480余处,目前有89处,已关闭390余处),目前保留矿井周边有许多报废井,这些矿井在关闭时没有闭矿报告,水文地质资料难以查清,尽管政府、煤炭行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出台多种政策,制定各种规定和管理办法,还是给现有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巨大压力。

2.3 品种单一,煤炭附加值低

煤炭企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原煤转化率低,煤炭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作为一个以煤炭产业为县域支柱的资源大县,原煤就地加工转化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县煤炭企业经过多年高强度的开发,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保障,但煤炭产品、产业结构单一,始终是制约我县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多年来,生产的原煤90%以上都以外销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县域煤炭经济深加的总体生产能力根本无法带动全县的煤炭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煤炭企业粗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很少,产品附加值低,原煤开工转化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或没有形成链条,直接导致了全县煤炭企业创造利润能力和抗击市场风险能力的降低。

2.4 县域经济增长对煤炭行业的过分依赖,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县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煤炭产业,近年来到,煤炭行业在全县工业总量中的比重一直占主导地位。以2007年为例,全县煤炭产量400万吨,煤炭及相关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65%,实现税收1.67亿元,占全部税收的70%,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0%。2008年、2009年全县煤矿未能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煤炭产量分别为350万吨、220万吨,分别占煤炭及相关产业分别占县财政收入的63.1%和45.43%。煤炭产业总产量的增长,受资源储量、宏观调控、市场需求、安全管理、运输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煤炭企业的发展后劲很足,煤炭企业产品热销、经济效益回升,主要是利益于市场对资源需求的拉动,并不完全是企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效益。

3 促进煤炭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3.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理解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

一是充分发挥传统产业集聚资本的优势,切实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企业,最终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要以科学合理配置市场资源为基础,要科学论证,不要盲目跟风,立足实际,不照抄照搬。三是对煤炭项目的建设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杜绝无建设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低水平重复建设、污染严重的项目,确保煤炭经济良好发展。

3.2 加快资源整合,壮大煤矿企业规模,提高单产能力

我县目前有31处资源整合矿井,政府和行管部门首先加大工作服务力度,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和单井扩储工作,通过整顿关闭,资源整合彻底改变原煤开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工艺落后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要求不符的状况,取缔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关闭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整合和单井扩储,使我县在“十二五”期间建成30万吨的矿井2处,15万吨矿井32处,9万吨矿井20处,按照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对9万吨以下煤矿进行收购、兼并、联合改造,组建新的原煤开采集团公司,重点推进和建设一批高产高效,经济效益好的接续型矿井,整体提高原煤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3.3 引进资金,联合经营,盘活企业

县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机构,加大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有发展潜力、无力经营的煤矿企业,通过招商引进资金,进而组建集团,对具备条件的煤矿实施兼并,联合经营,组建由政府搭桥、银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的银行联合贷款集团,实施高效率、低风险的银联贷款,通过定期不定期组织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信贷营销、金融服务等多种形式采取集体授信,联合贷款的方式,支持煤炭企业发展,对煤炭企业变更、证照延续、外商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盯关部门全力勾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给企业注入生机活力。

3.4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产业链条,优化发展

我县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产业长期做为支柱产业,原煤就地加工转化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我县依托资源优势,引进资金或深挖内潜,推动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产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回采率,同时把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高经济效益,着力抓好煤炭的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实施煤炭深加工,形成煤变油、煤变气、煤电一体化,发展和壮大产业链条,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可根据市需求,建立型煤集团,洗煤公司等以煤为主的相关产业,通过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5 基础,上标准,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通过多年来的煤矿整顿与关闭,我县煤矿安全基础得以整体提升,但威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面非常之多,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服务,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结合我县煤矿的实际,进一步推进煤矿企业质量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矿井进档升级,严把安全关,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坚持不懈地严抓隐患排查治理,矿保煤矿企业合法生矿保制度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摘要:在“学海林、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结合我县煤炭产业现状及如何推动县域煤炭经济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总结以验,查找制约煤炭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煤炭合同范文第5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均GDP跃上了1000美元的台阶,由此带动了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空调、汽车等一系列高耗能产品需求大幅上升。同时,水泥、电解铝、钢铁等一些重化工业超常发展,带动了我国工业结构的重型化发展。此外,我国各地城镇化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多种因素推动了对能源产品需求的大幅增长,造成了近年来我国煤、电、油的全面紧张。

在全国煤炭供应紧张的同时,鄂尔多斯煤炭工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煤炭价格出现了恢复性上涨,煤炭市场异常火爆。在这种市场条件下,我市煤炭企业大面积盈利,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

然而,在此煤炭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必须看到,当前我市以煤为主的工业结构有着极大的风险。这种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的工业结构决定了在不改变工业结构的情况下,我市经济将随着煤炭工业的兴衰而兴衰。居安要思危,面对当前全国煤炭工业一片繁荣的景象,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必须从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转变。

考虑到煤炭工业是我市经济的主要支撑,要实现我市经济由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的转变,就必须首先实现煤炭工业由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的转变。就目前煤炭工业现状而言,这一转变就意味着煤炭工业要从现有煤炭工业体系向新型煤炭工业体系转变,将煤炭工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煤炭物流业,突出组织、政策、管理、技术、人才、分工协作等多种社会资源对于煤炭工业的带动作用,使我市煤炭工业能够持续地具有竞争力,成为经济的坚实支柱。

一、按照培养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要求,做强煤炭工业

当前我市煤炭工业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有重点地、逐步地推进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

首先,加大对中小型煤矿的整合改造,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优化煤炭产业组织结构,提高煤炭企业的平均规模,提高整个煤炭产业的集中度,最终通过调整煤炭产业的组织结构来带动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组织”这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要依靠科学技术,通过加快科技进步提升煤炭产业整体科技水平,提升煤炭产品的科技含量,对煤炭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这种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再次,创新机制、加强管理,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大对于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建设综合利用电厂和建材厂,发展筑路回填,利用和消化煤矸石,大力开发和利用煤层气,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科学、综合利用,通过机制和观念创新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二、建设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做大煤炭工业

尽管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在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长远来看煤炭价格也必将趋于上涨,煤炭工业也必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我们毕竟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任何一个市场都必将出现波动,我市这种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的工业结构不可避免地会给全市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为此,我们必须将煤炭工业做大。

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都指出要建立大型煤炭重化工基地。鄂尔多斯作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市,建设大型煤炭重化工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市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煤炭工业的历史机遇。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发展跨区域的、煤、电、化、路为一体的,各类资本参与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兼并市内中小型煤矿,加快发展坑口电厂,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依托神东煤炭基地内外部优势条件,以109、210国道、神东铁路和拟建、在建的输煤铁路为纽带,加强与铁路沿线电厂联营,参与铁路的建设和股份制改造,将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做大,构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煤炭、电力、化工、物流、建材等产业为主体的新型的鄂尔多斯产业体系,实现由“协调发展机制和循环经济理念”来带动我市经济的增长,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由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的转变。

三、通过资源整合。促进鄂尔多斯煤炭业和物流业的互动发展

鄂尔多斯市有神华集团、伊泰集团等一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它们都有着强大的煤炭主业、雄厚的物流资源、巨大的物资需求和高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将来随着我市煤炭重化工基地和煤炭企业集团的做强做大,必然要求煤炭物流的产业化、集团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为此,鄂尔多斯市要加快发展煤炭物流产业,促进煤炭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发展。要对煤炭物流资产资源、供应商资源、客户资源、人才资本及信息网络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灵活采用重组、并购、参股,以及与国内外大型物流公司进行联合等方式,构建大型煤炭物流企业。在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资本运作对煤炭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产业的优势,引入资源、资本与技术,与关联紧密的制造商、供应商进行融资合作,把煤炭物流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型物流企业。并进一步通过深化分工、协作,促进煤炭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实现“分工、协作”带来的经济效益,推动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点进一步由自然资源向社会资源的扩张和转变。

总之,从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出发,要实现由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的转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经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结合鄂尔多斯市经济实际,建立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并通过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构建推动鄂尔多斯市煤炭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和煤炭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组织、技术、机制、管理、理念、分工协作”等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我市经济由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的转变。

上一篇:专业分包合同下一篇:设计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