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十佳选煤厂

2022-10-02

第一篇:煤炭工业十佳选煤厂

十佳选煤厂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介绍

陕西陕煤黄陵二号煤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双龙镇境内,主采煤层为本井田内的二号煤层,煤工业牌号为二号弱粘煤—气煤,具有低灰、低硫、中挥发份、高发热量、煤灰熔融性高的特点,有害成分低,工艺性能优良,是国内少有的符合环保标准要求的优质动力煤、气化用煤和高炉喷吹用煤、配焦煤。与矿井配套的选煤厂,是一座大型现代化动力煤选煤厂,原煤准备系统设计能力800万吨/年,主洗系统设计能力600万吨/年,由中煤西安设计研究院和澳大利亚约翰芬雷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总承包,主要工艺设备全部选用进口,辅助运输设备均选用国内大型生产厂家。

选煤厂2006年11月份开工建设,2007年7月份原煤系统及铁路装车站投入运行,2008年2月份全厂正式投产。2008年2月-2018年12月委托约翰芬雷(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运行,2019年1月份委托陕西煤业化工新型能源选煤公司运营。

设计工艺,原煤准备系统,原煤分级—人工拣矸除杂—破碎,生产-25mm、25-50mm、-50mm三种粒级产品,可以全部进入电煤仓,也可以单独块煤或部分掺配进入主厂房进行洗选。主洗系统采用重介选工艺,13-50mm级块原煤用重介浅槽分选,1.5-13mm级末煤用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进行分选,-1.5mm级粗煤泥用RC煤泥分选机分选。煤泥处理系统采用两段浓缩,浓缩底流用隔膜式快开压滤机回收,设计上无煤泥外排管路、地沟,煤泥全部场内回收,洗水达到一级闭路循环标准。

目前主要产品有混煤、块精煤、煤泥,煤泥通过刮板、管路转载销往邻近的矿区配套矸石热电厂,混煤、块精煤既可汽车地销还可火车路销,日装车能力合计可达4万吨。选煤厂投产11年来,共加工原煤9000余万吨,生产、销售商品煤8600余万吨,选煤厂在调整产品结构、稳定商品煤煤质、巩固“黄灵煤”品牌、提升矿井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2018年,二号煤矿陆续投入60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设备更新、设施完善、技术改造,厂容厂貌焕然一新,对选煤厂标准化创建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适应生产管理要求,技术不断创新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选煤厂不断发掘技术管理人员及现场职工的聪明才智,一方面修旧利废,小投入大产出,另一方面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共进行49项“五小发明”和技术改造。这些发明、改造的实施,对适应产品销售结构变化、稳定商品煤煤质、改善厂房工作环境、减人提效、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主要的改造有:

1、开展机电运输专项改造23项,在皮带寿命延长方面回煤暗道、原煤仓下等处给煤机下方皮带机缓冲托辊、缓冲床换成弹簧托辊,增加防大块矸卡住皮带跳动活动余量,彻底杜绝了给煤机下方大块矸卡在皮带上划伤皮带的事故发生。采用压滤机滤布、弹簧、接近开关等材料自制胶带运输机防撕裂保护装置,通过撒煤试验,灵敏度提升,且对皮带任何宽度的划伤撒煤都能动作,可以将事故损失、影响降到最低。将7条大倾角、大功率长转载、运输皮带,机头尼龙销子连接的对轮换成蛇形簧连接的对轮,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解决了尼龙销子自然磨损更换不及时、频繁启车剪断事故的发生

2、从原煤系统稳定提升方面入手,将201原煤入厂皮带液力耦合器调整为磁力耦合器,消除了入厂原煤带煤量不稳定,减少由于频繁停止皮带造成的液力耦合器易熔塞融化漏油现象。更换202除铁器永磁式为电磁式,解决永磁式除铁器吸附铁器杂物不易清理、清理过程易伤人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将203配煤刮板改成“人字”溜槽和一台转运甲带给煤机,降低电量消耗、材料消耗,减少刮板内卡矸影响生产次数和时间,消除了人钻进刮板槽内处理卡矸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减少一台重型刮板机的耗电量,每年节约电费10余万元。

3、持续开展工艺系统改造,在515中煤装火车转载皮带上安装犁式卸料器,无论火车对位一道装车线还是二道装车线,都可以掺配中煤,达到煤质要求,提高矿井经济效益。改造增加3118煤泥外排转载刮板,避免原设计煤泥掺入中煤或混煤中,堵仓和影响混煤商品煤煤质现象。

4、持续开展减人提效工作,地销装车系统皮带机头、机尾处各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每班定员由3人减到1人;厂房生产岗位监控摄像头由8个增加到36个,巡视工由8人减到3人。这项改造大大减少了岗位人员,起到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目的。对厂房语音通话、报警、设备自动保护设施等进行改造,提高了通信准确性、开机预警性、设备自动保护可靠性。

5、升级环保设施,将原设计喷水除尘改为负压旋风管、喷淋塔除尘,除尘效果更好,煤尘多次收集回收,避免二次扬尘对厂房环境的影响,避免喷水除尘喷水进入商品煤中对煤质的影响。

6、改造火车装平车系统。

黄陵二号选煤厂装车站自建成以来,一直使用人工平车。由于室外作业,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多,刮风下雨,特别是冬季平车人员身穿棉服,在上下车辆时行动不灵活,平煤作业容易发生重大人身安全事故。每列车平车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时间才能完成,每天平煤60多吨,跨越车辆上千次,影响装车速度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和装车质量。经过多方考察,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协同厂家共同研发了现有智能装平煤系统。智能平煤系统的使用,可以实现装平车同步进行,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平煤质量。平煤的同时车皮商品煤平面压出“黄灵煤”三个字,这为“黄灵煤”这一优质动力煤远销千里,做好了品牌宣传。平煤人员也由12人减到3人,实现“减人提效、少人则安”的目的。

三、多措并举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选煤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本质安全”的原则,对选煤厂进行安全管理。在矿业公司及二号煤矿的领导下,将“以人为本、本质安全”更细化为“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安全环境创建”。近两年,选煤厂在加强和推进“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安全环境创建”工作中,做到事无巨细、件件落实、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具体做法:

1、培养本质安全型员工、选用本职安全型设备、建设本质安全型现场环境。

(1)利用各种会议和生产空闲时间,学习规程、案例,进行安全讨论、未遂事故反思、提安全合理化建议和岗位描述,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技能,坚持每日一题、每月一考,培养职工要安全、懂制度、精技能、会操作、有创新。阳光心态培训教育,引导职工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克服不良嗜好,有身体疾病、家庭困难纠纷时告知带班班长、值班厂长,提供帮教,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2)规范班前会、班后会,值、带班人员安排工作、总结工作时质量与安全并重,强调安全事项,合理分组分工,真正做到安全自保、互保、联保。常规的或非常规的登高作业、中大型检修项目、在瓦斯煤尘可能集聚处施电火焊作业,都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层层审批把关,参与人员学习签名,现场落实监督到位,确保作业安全。生产期间,无论单岗专业还是多岗专业,多年来一直坚持定点汇报、班中“三三整理”,使厂值、带班人员对各岗位作业人员安全情况定期得到确认。

(3)每班设有专职安全员,与值、带班人员同样,加强岗位巡查,增加巡查频次,纠正岗位不安全行为,发现现场安全隐患。配合矿安全生产月、年底“百安”活动,在职工间开展消防、创伤急救、夏季“三防”、冬季“三防”事故应急演练,提供职工应对事故应急救助、自救技能。规范职工行为,上岗位严禁携带烟火手机,室外作业必须穿反光黄马甲,登高、坑上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作业前先进行安全环境预控预想确认,上设备接触设备作业必须先停电确认等。对改造安装、结构设施整修的,要求施工单位与矿方签订安全施工协议,帮其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排技术人员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厂规厂纪、安全要求进行培训,安排专人常盯进行安全协调、监管。

2、选用本职安全型设备,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1)提升设备安全系数,将原煤系统、产生煤尘瓦斯场所不防爆的电气设备、照明灯具、各类接线盒、开关全部换成具有“MA”标志防爆型的;更换了含有放射源的重介液比重计、在线测灰仪,将放射源交给省环保局回收,使用压差密度计。

(2)按规定联系有资质单位按期对全厂电气设备做耐压试验、防雷电测试,对压力容器做耐压试验,行车、电动葫芦等起吊设备进行完好检测。除对设备本身带的防护罩稳固、完好情况定期检查更换外,我厂还对设备各运转部位、高压带电部位进行安全预控预想,增加防护罩、防护栏杆,将现场就地控制按钮移到定制的按钮盒内,停电检修时现场、配电室、集控室三层防护,做到万无一失。

3、安全环境创建,打造本质安全型现场环境。

(1)厂房设备、溜槽、管道、盖板等定期除锈刷漆,投资60万元改造选煤厂照明系统,将所有照明更换为最先进的LED灯,投资20万元改造剥层起砂的混凝土地面,构筑环氧树脂地面,打造照明充足、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厂房安全环境。厂房、栈桥合适位置悬挂安全温情寄语、安全提示警语牌板,自流平地面、防护栏杆画安全逃生导向箭头或挂导向牌,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氛围。各煤泥桶、扫地泵坑、积水池处安装盖板、防护栏,厂房、设备检修观察平台等处的防护栏横竖隔条加密,皮带、刮板运输设备人行侧加防护网,提高作业环境安全系数。

(2)投产以来,一直开展每周一次的全厂范围内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无死角、全覆盖检查,对现场设备、环境充分预想、查缺补漏,对查出的问题以“五定表”的形式定整改措施、定整改需求资金、定整改班组(负责人)、定整改日期、定整改复查验收人,使问题有发现、有整改落实。遇季节变化,提前对厂房、栈桥墙面、顶棚彩钢板、水泥层、漏水管等进行检查,防止掉落伤人;对厂房周围、装车站边电缆沟、排水沟进行检查清理,防止汛期排水不及。

(3)安全无小事,再细心都不为过。正是在全厂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加强,矿、厂对安全投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安全隐患整改保质保量按期落实,选煤厂工作场所环境已符合本质安全要求,职工完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转变,自建厂投产以来未发生轻伤以上重大人身事故和二类机电事故,现已基本杜绝了轻伤事故。

四、狠抓生产组织管理,确保经济技术指标达标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选煤厂现在册223人,管辖范围从回煤暗道和原煤缓冲仓仓下到各产品销售或排放装车。建厂投产以来,虽然井下原煤质量好且较稳定,为了增加产品的多样性,保持混煤商品煤高质量高价格混煤,井下生产原煤全部入厂加工,年加工原煤量基本都超过选煤厂原煤系统设计生产能力,其中2018、2019年分别达到943.20万吨和1122万吨的投产最高记录,比设计加工原煤能力800万吨/年高17.9%。选煤厂加工原煤,销售商品煤,做到全矿产销平衡,一方面严格控制在册职工人数,狠抓生产组织管理,加强设备检修,灵活组织生产。控制在册职工人数,两个生产班保证四点班、零班班生产,不设第三个生产班,销量大、产品仓位低时,每天只保证8:00-12:00四个小时的检修时间,检修结束后检修班上岗位组织生产;另一方面,协调原煤缓冲仓、贮煤场配合上煤,使小时带煤量尽可能达到最高,提高生产效率,掺配稳定煤质。2018-2019年,系统带煤量基本稳定在1900-2100t/h。2018-2019年平均全员工效分别为216.7吨/工、225.9吨/工。小时带煤量的提高促使了吨煤电耗的降低,过去两年选煤厂吨煤电耗的分别为3.6度/吨,

3.2度/吨。

矿业公司对选煤厂实行委托运营,严格控制吨煤加工单价,运营单位在材料、配件消耗、降低运营成本方面采取了许多的措施,现场不断挖掘消耗控制潜力,药耗降到3

g/t,介耗降到0.38

kg/t。

产品回收在满足各主产品销量需求、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满足邻近配套矸石热电厂对副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合适的分选比重,洗块精煤数量效率达到97%。2018年和2019年煤炭批次合格率全部为100%。

五、高标准推进机电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选煤厂共有设备249台(套),主要工艺、运输设备96台(套),其他为配电室电气设备、煤质化验室设备,由于整个生产系统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无论的单系统设备或双系统设备,只要出现故障停止运转,都严重影响生产,所以对全厂设备的完好率要求也高,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超出《选煤厂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及评分办法》规定的88%要求。

选煤厂设备管理,执行分类包机制,对于因检修不到位影响半小时以上必须进行事故追查;设备建立全生命周期档案,到中、大修周期,提前联系生产厂家协商制定中、大修方案,更换的大型主要配件部件,提前做好贮备。最近两年,已对部分设备或到期老化的大型部件有计划地脚线更新、更换,利用月底全矿停产检修时间对设备进行大修,连续多年,没有发生岗位设备故障影响生产4小时以上事故。

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锻炼高效职工队伍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选煤厂在注重培养提高职工素质的同时,注重打造厂房内环境,对厂房设备、溜槽、管道、盖板、护栏等定期除锈刷漆,将灯具更换为LED灯,将厂房地面铺设为自流平,更换栈桥及厂房彩钢板,使厂房从外墙到厂房内的设备、设施、地面焕然一新。生产中杜绝煤泥水外漏、撒煤,对跑冒滴漏及时处理,环境卫生动态达标。对库房、露天贮放的材料配件废品,不能及时处理的堆码放整齐后用篷布覆盖,达到环保要求。

选煤厂多年来一直推行“五精”管理,培养了职工精细、精美、精确、精准、精益的好习惯,日常行为、言谈工作质量能突显出大公司、大企业职工的担当。通过各类形式的宣传、技能培训、作风纪律整顿等教育,使爱岗敬业争当技术标兵的职工越来越多,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的职工越来越多。近年来,多名职工、班组、以及选煤厂集体多次受到新型能源公司、矿业公司奖励,特别可喜的是选煤厂一名员工荣获集团公司“工匠”。

近些年,陕西煤业股份、黄陵矿业公司不定期对选煤厂进行标准化检查,我厂也在全力打造“十佳选煤厂”,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厂继续按“十佳选煤厂”要求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十佳选煤厂”创建,不断提高我厂安全、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使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各项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经济指标达到最优,机电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陕西黄陵二号煤矿、为新型能源选煤公司争取更大的利润和效益。现郑重提出“十佳选煤厂”评选申请,期待协会、上级部门及各级领导对我厂“十佳选煤厂”创建提出宝贵意见。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选煤厂

二〇二〇年六月六日

第二篇:关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吕梁孝龙煤炭综合物流园区洗煤厂情况的说明

关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

吕梁孝龙煤炭综合物流园区500万吨洗煤厂

情况的说明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吕梁孝龙煤炭综合物流园区项目于2011年10月31日由省发改委以晋发改经贸发[2011]2074号文批复,园区配套的500万吨/年选煤厂项目于2012年9月3日由省发改委以晋发改备案[2012]450号文备案。工程现在全部完工,预计2013年11月投产。

特此说明

二O一三年九月三十日

附:图片

第三篇:煤炭工业调研

2012调研工作方案

我市作为百年矿区,煤炭资源濒临枯竭,制约煤矿安全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为总结经验教训,理清工作思路,推动我市煤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市煤炭局拟开展2012煤炭工业调研工作。

一、调研内容

紧紧围绕全市煤炭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淄博市煤炭工业管理局2012年工作意见》和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着眼于解决影响我市煤炭工业科学安全发展的突出问题,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选定调研课题。

二、参加人员及时间安排

参加人员:市、区县煤炭管理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和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

时间安排:2月份,市局办公室召开调研工作部署会,研究确定选题;3—8月份,开展调研,认真撰写;9月份;结题上报;12月份,表彰奖励。

三、调研方法

坚持用理论指导调研活动,以调研成果促进工作质量,审慎思考制约全市煤炭系统及本单位科学安全发展的突出问题。

1.要把普遍调研与重点调研结合起来,突出重点课题调研。专题调研要根据我市煤炭工业、本单位工作实际展开,既要点、 1

面结合,又要突出重点,确保既有“量”的广度,又有“质”的深度。在各单位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市局研究确定重点调研课题,抽调精干力量,统一组织开展调研,切实提高调研的层次和质量。

2.要把直接调研与间接调研结合起来,突出紧扣实际调研。既要从当前现实问题着眼,深入基层,又要历史的综合研究,分析研究影响我市煤矿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增强专题调研的代表性和实效性。

3.要把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突出获取一手信息。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要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方式,借助网络、报刊等现代手段,多渠道掌握最新情况和第一手资料。

四、成果评定

阶段性调研成果随时通过市煤炭局局域网和《淄煤信息》等予以发布。10月份,市煤炭局组织有关人员对调研成果进行评审,争取将优秀调研成果结集出版并积极向上级推荐。将调研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年底根据各单位调研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五、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单位要组织成立调研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调研工作方案,落实牵头领导和责任人,明确调研的任务、内容和方法,扎实推进调研活动开展。各级领导要带头参加,把开展调研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实施。

2.科学选题,重点攻关。要围绕促进淄博煤炭工业科学安全发展的总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和决策需求精心选择调研课题;也可以围绕解决本部门本单位影响科学发展的矛盾问题,立足各自职能工作选题,采取独立调研、协作调研等方式,组织精干力量进行重点攻关。

3.撰写报告,形成成果。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收集掌握各类信息,认真撰写形成“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可操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观点鲜明,数据准确,内容详实,逻辑严谨,文风清新朴实,应用价值较大。

4.注重转化,促进工作。对调研中发现的实际问题要加强研究,能立即解决的要及早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对调研中收集统计的数据、得到出结论要加强分析研究,作为做出决策、推进工作的参考;对调研中形成的创新理念、思路和对策要及时运用于工作中,指导实践。

二○一二年一月十一日

第四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章 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团体名称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本会),英文名称:

CHINA NATIONAL COAL ASSOCIATION(缩写:CNCA)。

第二条 本会是由全国煤炭企业、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及个人自愿联合结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

第三条 本会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推动行业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努力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和协调机制;坚持为企业、为行业、为政府、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联系政府、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参与实施行业管理,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促进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会地址设在北京市。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

(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约束机制。结合行业特点组织制订和实施煤炭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会员行为,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协调会员关系,不断提高行业凝集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行业发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的研究与制定,做好法律咨询。参与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积极向政府及其部门反映会员单位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并研究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反映会员单位诉求,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

(四)经政府有关部门授权,做好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参与制定修订本行业质量、技术、经济、管理等标准和规范,组织和推进会员单位贯彻实施。指导企业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五)经政府有关部门授权,做好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工作,开展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开展产业安全状况调查,参与起草行业安全生产发展

规划,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鉴定,做好安全生产技术引进、交流与合作等工作。

(六)受国家相关部门委托,开展行业统计,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收集、整理、

- 1

(二)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并予以公告。

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的活动;

(三)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会章程和行规行约;

(二)执行本会的决议;

(三)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四)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五)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按规定交纳会费。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交回会员证。

会员一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会员退会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机构予以公告。

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并公告。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

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及会费管理办法;

(五)决定终止事宜;

(六)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五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的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七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十八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

(三)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四)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五)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 3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一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二条 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三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四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五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六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七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八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九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一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十五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二条 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三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四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五条 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六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 5

第五篇:煤炭工业“十五”规划

【发布单位】国家经贸委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1-01-01 【生效日期】2001-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煤炭工业“十五”规划

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2/3以上。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能源消费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不会改变。随着加工转换和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煤炭可以成为高效、清洁利用的能源。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十五”时期是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要通过实施大集团、科教兴煤、洁净煤、综合经营四大战略,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一、“九五”发展状况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煤炭工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九五”期间,实施了科教兴煤战略和技术创新工程,综采及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已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矿井及采煤工作面。国家安排煤炭企业技改投资50亿元,重点对矿井、选煤厂和劣质煤电厂等154个工程进行技术改造。建成了一批高产高效矿井。2000年与1995年相比,国有重点煤矿全员效率由每工1.8吨提高到2.5吨;采煤机械化程度由72%提高到75%。

2.煤炭行业综合经营的格局初步形成。为调整结构和安置富余人员,煤炭行业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涉及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中20多个行业。2000年,多种经营的生产经营总额达到582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146亿元,从业人员近200万人,多种经营开始由人员安置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

3.煤炭工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九五”期间,煤炭工业利用外资11.4亿美元,其中,煤层气开发利用外资近1亿美元,技术装备进口总额4.8亿美元。通过技贸结合,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采煤、掘进、洗选等技术和设备,经过消化、吸收,促进了我国煤矿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2000年煤炭出口比1995年增加了1倍左右,在世界煤炭贸易市场中的份额由6%提高到11%。

4.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取得进展。国有煤炭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公司制改革全面展开,94户原中央财政企业中,已有35户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其中5家公司在境内、境外上市。国有煤炭企业关闭破产工作开始实施,到2000年底,已批准65个关闭破产项目,其中已实施11个,进入破产法律程序33个。债转股工作取得进展,确定了对62户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债转股,到2000年末,已实施39户,金额392亿元。

5.依法取缔非法开采和关闭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取得阶段性成果。1998年底,国务院决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到2000年底,全国已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4.7万处、压产3.5亿吨,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小煤矿随意布点、越层越界、乱采滥挖现象得到初步遏制,办矿秩序和生产经营秩序趋于好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结构不合理。2000年,全国矿井平均每处产煤只有3万多吨。国有重点煤矿矿井平均年生产能力80万吨,是先进采煤国家的1/3左右。产量位居前4家的煤炭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9%,前8家为13%;119家国有重点煤矿平均每个企业年销售煤炭440万吨,市场占有率不到0.5%。没有形成产、运、销一体化综合经营体系,经营效益受外部条件制约严重。

2.技术和装备水平低。全国煤矿非机械化采煤占60%以上,大中型矿井生产设备老化,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煤矿用人多、效率低。乡镇煤矿生产工艺落后,破坏和浪费资源现象十分严重。

3.产品结构单一。2000年全国原煤入选比重只有35%左右,大量原煤未经加工直接燃烧,洁净煤技术开发和应用进展缓慢。煤炭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品少。

4.煤矿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管理不到位,安全技术与装备水平低,事故隐患多,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差。部分地区煤矿,特别是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

5.国有煤炭企业尚未摆脱困境。受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以及煤价下滑的影响,2000年国有重点煤矿整体亏损,煤款拖欠严重。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矿井采掘失调,生产接续紧张,拖欠职工工资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国有重点煤矿社会负担重。

6.资源枯竭矿区转产困难。长期以来,大部分煤炭企业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生产及职工生活,没有资金积累,资源枯竭煤矿自身难以退出或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移。绝大多数煤矿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且远离城市,富余人员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稳定。

7.矿区环境综合治理进展缓慢。煤矿地表塌陷面积日益扩大,煤矸石堆积占地增加,部分矸石山自燃,矿区瓦斯排放量大,粉尘浓度高,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遏制。

二、面临的形势和市场需求

(一)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和煤炭需求展望

近年来,世界煤炭工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通过兼并联合,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竞争力增强。主要产煤国家中,前三四家煤炭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0%以上。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煤炭公司,通过合并或购买煤矿股份等方式,实现了跨国经营。主要石油跨国公司拥有煤矿股份,发展煤化工、煤路港航等综合经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二是拥有世界先进采煤技术和设备的国家,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集中高效生产。德国矿井平均生产规模达到280万吨,波兰200万吨,英国180万吨。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煤炭工业的面貌,发达国家在实现煤炭生产工艺综合机械化的基础上,向遥控和自动化发展,煤炭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转化。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2倍。三是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受到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日本、美国和欧盟国家先后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四是欧洲的主要产煤国家煤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政府采取关闭经济效益差的煤矿及减少财政补贴等措施,导致煤炭产量下降。

世界煤炭需求量将继续增长。据国际能源机构发表的《1998世界能源展望》预测,到2020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1.9%,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2.6%,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2.2%。在世界煤炭需求增长中,亚洲呈较强增长势头,大部分国家年均增长3.8%左右,北美年均增长2.1%,西欧和北欧煤炭需求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6%。世界煤炭需求增长带动贸易量增加,未来5年,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世界煤炭进口量最大的是亚洲,其次是欧洲。由于亚洲新建燃煤电厂用煤量增加和欧洲煤炭生产规模萎缩,两地区的煤炭进口量将有所增加。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煤炭工业发展带来机遇。一是与国际经济接轨,有利于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促进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二是我国具有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靠近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的优势,特别是目前我国在亚洲煤炭贸易市场中仅占有20%的份额,煤炭出口增长潜力较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能源供应将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中配置,国外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进口量和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国内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品关税下降,国外同类产品以价格、质量优势进入国内市场,进口量可能增加,将间接减少国内煤炭消费。我国外贸体制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外贸经营资格登记注册制度,逐步对各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的放开经营,对我国现行的煤炭出口贸易管理体制将产生重要影响。

(三)国内发展环境和煤炭需求预测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煤炭需求量稳步上升。但随着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煤炭需求增长速度趋缓,煤炭消费和生产格局将发生变化。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大型坑口火电站的建设,将带动西部地区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二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铁路实行“网运分离”,将进一步改善煤炭运输条件,促进中西部地区煤炭开发,有利于煤炭开发布局重点向西部转移。三是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和石油、天然气价格变动,将推动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带动煤炭消费增长。四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及“三峡工程”等项目的建设投产,将改善华东和中南地区能源供应状况,东南沿海地区煤炭消费增长速度放慢。

“十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工业结构调整,能源需求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趋缓。能源及煤炭需求趋势是: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等清洁能源增长速度加快,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全社会技术进步加快,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效果更加明显;电力工业火力发电仍以较快速度增长,对煤炭需求持续增加;冶金、化工、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生产稳步发展,但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煤炭消费量变化不大;居民生活用能向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电能等方面转变,用煤量将逐步减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测“十五”期间,国内煤炭需求量年均增长2000万吨左右。

三、发展思路及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调整煤炭工业结构。实施大集团战略,以资产为纽带,发展一批对全国煤炭供需平衡和参与国际竞争起关键作用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稳定国内市场,扩大煤炭出口。实施综合经营战略,以煤为基础,依托矿区资源,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实施科教兴煤战略,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推进大型煤矿改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实施洁净煤战略,加强政策引导,注重加工转换,强化清洁利用,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完善有关法规和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及装备水平,加强安全监察,实现安全生产。推进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煤炭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煤炭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明显好转。洁净煤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优质煤炭和煤炭转化的优质能源产品比重明显增加。煤炭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矿区综合利用、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组织结构调整目标

到2005年,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煤炭产量位居前8家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35%以上。形成2~3个煤-电-路-港-航综合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

2.技术结构调整目标

到2005年,煤矿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可靠性明显增强。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中型煤矿达到60%以上,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开始起步。大中型煤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以上。

3.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到2005年,全国原煤入选率达到50%以上,动力配煤量达到7000万吨左右,煤层气产量30亿~40亿立方米,水煤浆产量1000万吨左右,煤炭液化产油250万吨以上。煤炭出口8000万吨左右。

四、发展和结构调整重点

(一)深化企业改革,实施大集团战略

深化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大型煤炭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煤炭产业链,组建一批综合经营的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动煤炭企业改制。大型煤炭企业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互相参股等形式,改制为多元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国有中小煤矿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2.按照市场取向和规模经济的原则,组建大型煤炭公司和企业集团。发挥优势企业的龙头作用,通过兼并、联合、参股等方式,推动资产重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鼓励各类煤炭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按地域、煤种、运输通道和市场组建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十五”末,形成1~2个煤炭年生产能力在1亿吨以上、5~6个5000万吨以上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3.按照产业关联度,培育特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根据煤炭资源和市场分布特点,抓好煤矿、铁路、港口和水运等环节的衔接,着力培育和发展对全国煤炭供求平衡起关键作用和以煤炭出口为导向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煤-电-路-港-航特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环节费用,实现国内煤炭有效供给和产需平衡,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加快煤炭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产业升级

紧紧围绕满足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注重提高效率、保障安全、节能降耗和防治污染。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矿井开发、煤炭加工、安全生产和信息管理等领域提高技术与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1.建设一批大中型现代化矿井。“十五”期间,要加快建设25处、年生产能力6000多万吨的在建矿井。同时,要按照西部地区煤电同步建设、“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调节全国供需平衡、东部地区稳定生产规模的煤炭开发布局原则,重点做好建设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基地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煤田地质勘探,提高勘探程度,满足建井条件,适时开工建设一批有市场、经济效益好的接续型矿井,增强煤炭工业发展后劲。

2.对现有大中型矿井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增加储量、集中生产、简化工艺、减少环节、优化装备、科学管理等措施,对现有大中型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矿井生产、管理现代化。到2005年,建成140处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其原煤工效达到10吨以上。

3.改造小煤矿。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依法监管的方针,对依法开办的小煤矿进行改造,减少生产矿井数,扩大单井生产规模;改进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提高矿井回采率;制定和实施小煤矿生产强制性标准,促进安全生产。

4.改造煤矿安全技术装备。一是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二是完善高突矿井瓦斯抽放系统和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三是提高矿井防灭火和防尘技术与装备水平。四是用先进的救护设备装备矿山救护队伍,提高抢险救灾能力。

5.改造和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加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传输速度和准确性,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的变革,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发展先进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提高矿井自动化生产水平。建设连接国家、省、处三级煤矿安全监察网络,建立专家灾害事故处理和救护会商远程视频系统。

(三)限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退出机制

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退出机制。

1.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停止建设以下四类煤矿。一是单井井型低于以下规模的煤矿项目:山西、陕西和内蒙古地区年产15万吨,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北京、河北、东北以及华东地区9万吨,西南和中南地区6万吨,开采极薄煤层及不稳定煤层3万吨;二是采用手工开采和穿洞式巷采等落后开采方法的煤矿;三是商品煤达不到国家环保法规要求的各类高硫煤矿;四是矿井回采率低于50%的煤矿。

2.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加强煤矿生产安全监察。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关法规、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关闭非法开采、矿井回采率低、威胁大矿生产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严重的小煤矿。

3.加大关闭破产力度。按照国家煤矿关闭破产政策,对资源枯竭的国有煤矿依法关闭。对资源及开采条件较差、产品无市场、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国有煤矿依法实施破产。

(四)实施科教兴煤战略,推进技术创新

完善以大型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实体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提高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型的科技服务体系和机制,逐步形成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究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涉及煤炭工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领域,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组织科技攻关。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技术素质。

1.组织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在抓好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围绕煤炭的开发、生产、加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点技术,组织科技攻关。一是开展煤炭地质勘探及深部矿井开发技术的攻关研究,主要包括:西部地区煤炭开采及相关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研究;东部地区深部找煤、资源潜力评价以及煤炭深部开采的关键技术研究;600米以上深厚表土层冻结施工技术、大型矿井深部开采技术以及千米深井井筒装备技术研究。二是开展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和建设示范项目,主要有:年产600万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配套技术项目;年进8000米以上煤巷、半煤岩巷快速掘进成套技术项目;年提升能力700万吨以上的交流提升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和自动化采煤工作面的技术项目。三是开展煤矿安全技术研究,主要包括: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与控制、煤矿突发性灾害监测及防治、煤矿快速救援抢险以及安全信息管理等技术研究。四是开展洁净煤技术的攻关研究,重点开展机电一体化大型高效选煤关键技术、细粒煤高效脱水脱硫降灰技术、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地下煤炭气化及应用等技术研究。五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信息化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开展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控制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煤炭综合信息化技术研究。

2.加强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充分发挥重点院校的作用,培养适合煤炭工业发展的技术人才。采取切实措施,以多种形式吸引煤炭行业内外、海内外优秀人才,形成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注重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鼓励建立以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大力发展职业培训,逐步提高工人职业培训率。

(五)实施洁净煤战略,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

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大力推广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与引进大型先进技术,加快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

1.改造和建设选煤厂。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厂,充分发挥选煤厂的能力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大中型煤矿要有配套的选煤厂,小型煤矿要依托大矿的选煤厂或建设群矿集中选煤厂。重点在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建设一批先进的选煤厂。2005年,选煤厂平均工效达到40吨。

2.发展配煤一条龙服务体系。在煤炭中转港口和主要集散地建设配煤厂,为用户提供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环保型动力配煤。制定配煤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政策,由耗煤集中的大用户到分散的小用户,逐步推广使用动力配煤。建设3~5个大型动力煤配煤基地。2005年,初步形成产、配、销、送及售后服务一条龙体系。

3.完善水煤浆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水煤浆新型添加剂,提供质量稳定、满足市场需求的水煤浆。在总结白杨河电厂、燕山石化应用水煤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提高燃烧器效率和水煤浆在炉内燃烧过程中的固硫、脱硫技术。进一步降低燃油锅炉改造费用,建设10万千瓦以上机组改造示范工程。在集中改造燃油锅炉的地区,鼓励煤矿与用户合资建设水煤浆制备、配送公司,发展集中洗选、制浆、管道输送、燃烧发电一体化工程。

4.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实行地面开发和井下抽放并举的煤层气开发方针,重点加快山西沁水煤田、河东煤田、安徽两淮煤田、辽宁铁法、抚顺矿区、贵州六盘水等地区煤层气的勘探评价及开发利用。2005年,大中型煤矿瓦斯利用量达到当年抽放量的80%,建成2~3个煤层气地面开发及利用示范基地,煤层气产量达到30亿~40亿立方米。积极支持煤层气产业发展,使其成为煤炭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5.推进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完成神华神东、云南先锋和黑龙江依兰煤炭直接液化示范厂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合作建设1~2个煤炭液化示范厂,2005年煤炭液化产油250万吨以上。引进国外先进的煤炭气化技术,建设大型煤炭气化与煤化工示范项目。继续做好煤炭地下气化试验,探索煤炭开发和利用的新途径。

(六)实施综合经营战略,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地利用矿区各种资源,实施综合开发经营,延伸产业链,促进矿区资源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1.延伸产业链。依托煤炭资源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多元持股和与下游产业的企业联营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焦、煤-建材等高耗能、高附加值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推动单一煤炭资源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研究探索矿区开发的新模式。

2.抓好劣质煤的综合利用。根据原煤生产及洗选加工过程中劣质煤的品种和数量,发展与之相匹配的综合利用项目。选择先进适用的锅炉燃烧技术,建设和改造劣质煤电厂,发展热电联产,配建区域电网,以自用为主,余电上网。扩大煤矸石在建材产品生产和在筑路、复垦、回填等方面的利用。

3.开发利用与煤共伴生矿物。加强煤系地层中共伴生矿产资源,如高岭土(岩)、膨润土、油母页岩、蒙脱石、石膏、硫铁矿、硅藻土、耐火粘土等矿物的开发和利用,合理配置矿区生产力要素,发展共伴生资源的深加工,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以土地复垦为重点,协调各方面力量,建立各种类型的矿区生态重建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机制。“十五”期间,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建设工作要取得明显成效。对矿井水、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提高复用率,实现达标排放。到2005年,大中型煤矿矿井水复用率达到60%以上,外排水达标率100%。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完善煤炭工业宏观调控体系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应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修订和制定行业规范、规章和技术标准,及时发布煤炭工业鼓励、限制、淘汰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目录,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研究制定有关经济政策,促进煤炭行业摆脱困境,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全国统

一、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实施矿业权制度,逐步对煤炭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为各类煤炭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稀缺煤种实行保护性开采。鼓励有条件的煤炭企业建设大型坑口电站、铁路货运公司,或通过资产重组等形式与电力、铁路等企业联合经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煤炭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培育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优先支持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经营机制健全、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在股票上市、财政贴息、高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优先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为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和支持大公司和企业集团跨行业发展,组建综合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四)支持煤矿建设和技术改造

落实新建煤矿资本金和银行贷款,支持煤矿建设和前期准备工作,提高煤炭资源勘探程度。国家采取财政债券贴息等政策,引导和扶持煤炭企业对矿井、选煤厂等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及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安全生产。支持煤炭企业发展综合利用项目,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制定劣质煤电厂上网及电价的优惠政策。

(五)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

制定有利于煤炭清洁生产及利用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在注重生产洁净煤产品的同时,逐步限制直接销售和使用原煤,扩大工业锅炉和窑炉燃用洗选煤、固硫型煤、固硫配煤等清洁燃料的比重。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制定有利于煤炭液化项目发展的政策。

(六)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煤炭出口重点企业要在巩固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市场占有率。扶持有条件的矿区,建立出口煤生产基地,实行必要的鼓励政策,提高我国煤炭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建矿、办厂,简化审批程序,赋予海外融资权,政策性银行优先提供信贷。

(七)减轻煤炭企业负担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分离国有煤炭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研究解决煤炭企业税赋过重的问题。依据煤炭法,并借鉴国外主要产煤国家的经验,研究制定衰老报废矿区和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产配套政策,通过政府转移支付或从其它渠道筹集资金,建立衰老报废矿区和煤炭城市的转产基金,用于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安排煤炭企业职工转岗培训。

(八)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行业统计、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作用,为政府制定法规、政策提供依据,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组建出口煤炭企业商会,加强企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提高企业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九)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进一步优化开采设计,提高资源回收率。处理好采煤与掘进关系,实现煤矿正常接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安全装备水平,避免发生重大、特大安全事故。进一步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劳动保护,建立和完善特殊工种社会保险。抓好节能、节水、降耗和环保工作,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和水平。

(十)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

建立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的激励、考核、监督机制,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经营者依法办事、合法经营的自觉性。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继续搞好经营者年薪制、股份期权等分配方式的试点。建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家队伍。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龙舟文化节活动策划下一篇:美德好少年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