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论文范文

2024-02-15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双语教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以及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一些课程的双语教学,如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双语教学,通常交叉使用汉语和英语开展课程教学,让学生除了接受课程内容学习外,还能接受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显然,这种有益于教师与学生的双语教学模式对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等诸多方面意义重大。《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针对大二学生开设,此时,学生已学习一年大学英语,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故对该课程采取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本文擬以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个案,探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国际交流和培养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文化交流亦不断加深,技术交流也日益增多,这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应具备较好的驾驭外语能力,能够阅读外文资料,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理论为己所用。对外交流上,诸如国际会议,面对国外专家能够自如交流、表达自己观点,亦或不致错失良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开展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运用外语工具来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技术交流。我国教育部也非常重视双语教学,2001年印发了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课程要逐步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贵州大学亦不例外,各学院也开始尝试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尤其是随着我校海内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开展,与海外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如与台湾地区多所高校进行交换生项目,每年双方互派学生进行短期或长期交流,与美国、法国、捷克、日本、荷兰、韩国等国家均有交换生项目,我校国际交换生日益增多、派出学生也逐年增加,势必对我校教师和学生提出新要求,故大力开展双语教学课程迫在眉睫。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要

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各高校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另一种培养途径。我国已加入了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协议的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这势必要求我们用国际统一的标准来培养我国未来的工程师,努力实现工程教育所需要达到的各项要求和标准,提高国际化交流竞争合作能力。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虽尚未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但随着贵州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标准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迎接新的挑战。

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从事双语教学教师的英语驾驭能力

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大量聘请外籍教师来进行双语教学是不现实的,再者,外籍教师也不一定能熟练使用中文。在高校,尤其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能熟练采用中文讲授专业课程,同时熟练运用英语及其他语言的专业教师实则不多。因为这要求双语教学教师不仅要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外语驾驭能力要强,才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目前,我校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同样不容乐观,因我校地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教育上的投入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能力的提高;同时大多数教师来自国内高校及研究所,外语基础不是特别扎实,教学中采用国外或其它高校的教材、教案居多,目前自编教材、教案偏少,不能完全做到基于我校专业学生的基础来因材施教。

(二)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对学生来说,更是一项挑战,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往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对于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约75%的学生来自贵州农村中学,英语底子薄,尤其是口语和听力差。以2013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为例,该专业共45人,也即将毕业,据统计,到目前为止,通过CET4考试分数达425分及以上的学生人数不足四分之一,学生英语基础弱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开展,欲达到预期效果对师生而言极具挑战性。

三、开展《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教师是整个课程教学各环节的主导。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还需很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对于身处国内的教师,快速提高专业英语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学习国外先进大学电子技术公开课。可喜的是,近年来,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每个学期会不断派出教师到四川外国语大学参加英语培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语运用能力;每年亦派出年轻的专业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访学进修,如派出教师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等高校或研究所访学进修;鼓励教师多参加国际交流会议及相关活动;同时引进海外高校毕业高层次人才,比如引进了英国牛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博士,初步解决课程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

同时,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包括教师课堂的掌控能力。教师必须把握教学大纲要求,讲授课程重点和难点部分,确保学生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汉语英语讲解的比例;正确把握外语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的关系,重点始终放在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上,不能因为双语教学而忽略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开展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要原则。教案上,援引其它案例教材的同时,尽可能形成自己教学体系,学校也应该从政策机制上鼓励教师编写出更多高质量的教案。学校和教师双方多管齐下,从而提高真正提高课程双语教学的质量。

(二)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教学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对大二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一般缺乏整体认知,加之该课程专业术语多、电路分析复杂等特点,教师讲解此课程和学生掌握均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教学中,中英文ppt兼具,遇到专业术语等重点难点问题,多用中文讲解,让学生逐步熟悉,也可引导学生对重要概念和例题逐句逐段解释。面对复杂内容或重点、难点部分,可以先用英文讲解一遍,中文辅助解释一遍,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理解了所讲内容,用英文直接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也不断增强,最终提高课程双语教学的质量。

二是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颇多,主要如下:①课前发给学生上课中使用的PPT课件。主要采用英文制作PPT课件,部分难点或重点,PPT中英文同时出现,有针对性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也会让学生有纲可循。②课堂中根据授课内容,选择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像PN结的单向导电性、基本放大电路结构等简单问题,可用英汉双语教学,以英语讲解为主。滤波电路及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等重点难点,选用辅助型双语教学模式,以中文讲解为主。③教学时多使用直观教具,结合实验室仪器,比如彩色LED、LCD、半导体激光器以及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版、集成芯片等等,让课堂贴近生活,这样学生探求真相的兴趣被激发,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④利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英语基础不一、课程内容难易特点、课堂中以问题设置进行提问,或者针对容易的内容,让学生上台讲解,或者教师中文启发,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概括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内掌握专业知识,也提高了英语交流能力。⑤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电路图多、公式多,而且符号大小写、正斜体含义都不同,教学中即使教师详细解释了,学生还是会感到陌生,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难以理解的原理、内容,则采用动画来表现,直观多媒体的使用也可减少对英语的直接依赖。总之,在教学方法上,尤其是针对西南欠发达地区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想法设法让学生逐渐适应这种双语教学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尽量用英文完成课后练习和考试

要求学生在做课后练习和期末考试时尽量采用英文作答,英文好的同学可全部采用英文作答,英文一般的同学中英文混答,目的是逐渐讓学生适应使用简单的英语去解答专业问题。

四、结语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亦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尤其在西南欠发达地区高校。有效开展双语教学研究,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学生的外语学习和专业学习将相互促进提高,才有助于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秦臻.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3):36-38.

[2]郭礼华,陈锦花.基于双语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2007,44(s2):234-235.

[3]潘强,李小珉.关于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120-121.

[4]刘小莲.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5):136-137.

[5]郭立芝.基于双语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3,(66):7.

[6]艾永乐,李端.电子技术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J].高教论坛,2009,(2):26-28.

[7]郑继红,张薇,贾宏志等.国际化认证背景下光电子学全英教学课程建设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5,(6):116-120.

[8]王娜.中国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高等理科教育,2011,95(1):64-67.

[9]肖梅.数字电子技术双语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3,13(4):105-107.

作者简介:

肖清泉(1970—),男,湖南新邵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电子材料与器件方面教学与科研。

基金项目: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ZDXK[2014]2),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品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PTJS201302)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一种认知工具,将教与学融为一起,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根据我校三年多来在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整合的探究中得到的经验教训谈一点自己的心得。

【关键字】信息技术;整合;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的一种崭新支撑,通过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整合的实践研究,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到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本文谈一下我校三年多来在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整合的探索研究过程中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 改变了学习工具

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材是灌输的内容,媒体则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通过整合,把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有机地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像使用铅笔、橡皮一样自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了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实验演示得出三极管三个电极上的电流分配关系Ie=Ib+Ic,然后再从微观上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结论。通过整合后,教师的教学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从学校整合到的教学资源中找到相应的课件,模拟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也很容易地得出三极管三个电极上电流的分配关系。提高了感性认识,降低了理解难度,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二 学习目标更加开放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的目标就是看课本上的知识记住了没有,课本外的知识不做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很窄,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多。在整合课堂里,知识中心不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技能目标、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学法目标、信息素养目标等多种领域。整合课的目的是连接学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大系统,以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电子产品现在更新换代很快,而教材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变,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并跟上时代步伐,在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内容现在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得到,通过教师搜索整理,让学生学到更新更贴近生活的知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例如:稳压电源一章的讲解,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主要讲解课本上的三个电路,做课后习题。整合课的讲解是先通过媒体了解稳压电源的用途、稳压原理、设计思路,了解稳压电源的类型,详细讲解课本上的三个原理电路,然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际电路,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掌握不同点部分电路的作用,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

三 转变了教学理念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例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做演示实验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因为电子实验由于元件选择的原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有时和理论存在较大差别,并且耗时太长。但是通过课程整合后我们可以借助电路仿真软件EWB(Electronics Workbench),让学生在电脑上模拟实验。包括元件的选择、安装、调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等都可以完成。这既可以省时省力,又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四 建立了新型模式

在实验中,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为学生共同寻找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舞台。例如:通过网络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考试、批改、点评、师生之间互相讨论,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能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五 培养了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整合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特点,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内容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通过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学习了某一种电路之后,让学生到某些产品的电路图中去寻找这部分电路,找出它们与课本上的原理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仿照着去自己设计电路,让行内人士去点评。有些同学设计的电路还被一些厂家所采用。

六 学习方法更加丰富

《电子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整合后,计算机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学生可以搜集信息、审视资料、比较判断、回答问卷、参观访问等。在这里,学生可以打破位置,选择学习伙伴,或商讨、或辩论、或竞争、或协作。例如:课本上介绍的内容是最基本的电路,例如三极管放大电路,这些电路和实际产品中的电路有很大的差别,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电路原理的基础上,上网搜索一些实用电路作为课堂补充,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并能学到实用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师生关系发生了新变化

在网络化的课堂里,教师的所谓权威日益丧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既当先生又当学生,教育过程是个“师生互导、生生互导、师生互学、生生互学”的过程。当然,相对于教师来说,导是主要的;相对于学生而言,学是主要的。教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学生的学。因此,教师的导要教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新钥匙,教给学生一个“百花齐放”的宽松环境,给学生一个“乐学、会学、学会”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和创新的主人。在这种环境里,学生有自由活动的学习空间,有自主选择权的机会。

总之,通过这几年的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整合探索,培养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谦,沙红等.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与新举措[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5).

[2] 课程教材教法.2002,(2).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一、到学生中去, 保护并扩大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校采用的是面包板接插电子元器件的方式进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 每次实验均要验收, 有误区和迷茫的学生, 几轮实验后基本能够显现出来, 其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出不了实验预期结果。通过对电路的检查和询问, 基本能够知晓他们的误区和迷惑, 比如:模电数电理论中放大器、门电路都是符号表示的, 不少学生对实物芯片较难接受, 导致不知道接哪个引脚, 怀疑实物芯片跟理论符号的一致性;对电源正负没有压差的理解, 对模电中出现的-12V电压很是迷惑, 对电源回路没有绝对的认知;符号理解混乱, 对数电中高/低电平有效或上升沿/下降沿有效的符号表示法认知混乱, 导致接线错误;对理论理解错误或不到位, 对放大器理解偏差, 搞不清信号与电源的关系, 对建立静态工作点没有实质概念, 对放大电路的实质有理解误区等。以上所列举的是出现最多的迷惑和误区, 这些迷惑和误区, 一旦形成很难通过讲授的方法促其消除, 这就需要到学生中去, 个别地演示讲解, 暂时撇开理论, 通过实验的方法给予直接地体验, 促其纠正认知与思路。这些有误区的学生往往是学习认真有求知欲的, 给其纠正时还要感知他的情绪, 要保护和扩大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拿电子元件对比生活中的器物, 在初期实验时给予学生亲切的感知

刚接触三极管实验时, 不少同学并不认可理论书上的公式关系, 对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没有确实地理解。实验前可以拿三级管跟水阀比较, 如下图1所示, B级就相当于阀门开关, 拧开的越大, E口流出的水就越多, 电阻RB就相当于拧开的力, 只是成反比而已, 流出的水跟开阀的力成倍数关系。这样比较虽有不妥之处, 但短时间能指导实验真确进行, 实验做完后, 再拿起书本就有切身地理解了。

三、运用反面对比的方法, 证实一个理论的正确性并树立其核心重要的地位

运放均采用反馈的方法, 不少学生对反馈很迷惑, 接线错误后信号失调而不能立即知晓错误所在。这时, 可以反面比较, 如下图2所示, 拆掉电阻Rf, 调节输入信号, 会发现不管输入信号振幅大小如何, 输出都是振幅为电源电压的方波信号, 同向比例运放失去信号比例放大作用, 籍此来反向证实反馈在运法中的重要性, 树立反馈的核心重要地位。

四、总结

到学生中去, 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惑, 即时地纠正错误解答迷惑, 既促进实验总体进度又能保护和扩大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重要又初次面对的元件和概念可以尝试物件比较和反面比较的方法, 树立正确信念, 加深理解, 提高实验效率。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电子电气类专业的基本实验课, 开课时间一般滞后于理论课, 目的是先让学生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 然而,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对于理论还不甚认可, 对相关原理尚未领悟接收, 教师认为理所当然的概念在学生实验操作中往往暴露出其原始的误区。根据实际实验情况, 思考实验教学方法, 提出到学生中去、物件对比、反面对比三个建议。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验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诺.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生物技术世界, 2014 (3) :143.

[2] 陈晓黎.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9 (6) :122.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桩基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概述

所谓地基,指的是指建筑物下面的土体和岩体,是建筑物的承载体。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是非常基础的施工内容,地基基础施工的工作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过程的稳定性,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基础的环节,更是最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地基基础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流建筑结构自重和传重所带来的压力。地基一般分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是指自然形成的坚硬岩石结构的区域,这样的区域达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不需要进行基础加固施工,自然形成的岩石结构可以满足建筑结构压力分流的需求,但是天然地基的区域面积往往非常小,很难符合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利用人工地基对天然地基结构进行加固,以达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1]。

桩基础也是基础的一种,其由岩土中的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当地基是浅层土壤时,其承载力不能达到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难以支撑建筑物,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变形等情况,这时就可以在地基上打桩,使其能更好地承载建筑物。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力比较均匀等特点,与地基基础搭配,尤其是软土地基,桩基础可以彻底改变建筑工程基础结构强度,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

2 地基基础以及桩基础常见问题

2.1 桩质量问题

对桩基础的运用在民用建筑的施工中可以说已经得到全面的普及, 而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多,大量的桩质量问题随之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桩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预制桩桩顶破裂、桩身断裂;(2)钻孔、挖孔灌注桩孔底虚土多、桩长不符合要求导致沉降不均匀、灌注的混凝土夹土夹泥、密实度不够、有蜂窝、麻面及桩身分段级配不均匀等现象;(3)震动、锤击套管灌注桩等挤土桩产生缩颈、断桩及掉角等现象从而降低了建筑物的承载力。

2.2 地下水的处理

当前高层建筑的建设高度越来越高,记录也经常被打破,同时也需要更深的地基基础,有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需要在地下水位以下建设地基基础,从而需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合理的处理地下水。若是地下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地基基础的质量虽然能够得到一时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则会出现很多的质量问题,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要合理的处理地下水问题,从而尽可能地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只有在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当中制定合理的排水措施才能够保证基础的整体质量,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3 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3.1 预制桩技术

选择预制桩方法来进行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想要保证施工效果达到专业标准,需要提前结合现场地质地形环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施工规划方案,对施工行为进行指导。如果未提前对现场进行勘察,直接选择应用静力沉桩或振动沉桩,将会出现挤土问题,影响桩基础效果。因此,正式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桩基间距和数量,并对桩基础范围进行科学规划,避免挤土问题的发生;另外,还可以选择应用锤击沉桩技术或者射水沉桩技术进行施工,且射水沉桩技术主要适用于砂土层作业环境,不可用于其他地质环境[2]。

3.2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该种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使用机械钻孔的方式,采用泥浆对孔壁进行稳固和保护,在机械钻进的过程中,切削下来的碎石、泥屑等被循环泥浆带出孔外,钻孔完毕后,经过清孔后将钢筋笼安放完毕,并通过导管灌注混凝土。该种桩基础施工方式较为适用风化岩土基础以及粘性土、粉土、沙土和碎石土含量较高的地基基础施工,同普通的桩基础施工相比,护壁钻孔施工成桩截面大且入土相对较深,且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混泥土量相对较大。

3.3 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是利用锤击或振动等方法沉管成孔,然后澆灌混凝体拔出套筒。沉管灌注桩具有设备简单、打桩进度快、成本低的特点。首先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放样,清理并平整场地,在打桩机就位后,用锤击或振动打桩机,将带有混凝土桩头或带有钢管的桩底压入土层中,同时向钢管中放钢筋笼并灌注砂浆,在振动的同时,渐渐拔出钢管,形成灌注桩。这种类型的桩直径一般在300~500mm,长度可达25m,比较适用于粘性土和砂性土地基;沉管灌注桩在土层软、硬交界处或软弱土层处易发生缩颈、断桩、局部夹土、混凝土离析和强度不足等现象,因此在施工时要加强施工质量监测管理。

3.4 静力压桩和振动沉桩技术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静力压桩和振动沉桩是两种最为常用的施工技术。静力压桩是一种低噪音的全新压桩技术,其原理是在静压力下,在软弱地基上进行压桩操作。这种技术不仅噪音小,而且节省原材料,能很好地控制成本投资。振动沉桩的原理是,采用固定的振动设备,利用设备振动的共振原理,使周围土层通过共振而缩小和移动,减少土层对桩基的阻力,使桩基沉入土层中。这种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能够很好地控制生产成本,其不足就是对施工土层要求较高,施工土层为粘土、黄土及其他松软土质方能进行施工。

4 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4.1 垫层换土施工技术

换土垫层在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需要提前将浅层软土部分清除,然后向其中填埋强度比较高的砂石材料,达到提高地基土层强度目的,并且经过换填后还可以降低原有软土层涨缩性与湿陷性,以免在软土层上施工出现建筑不均匀沉降问题;就技术应用现状来看,换填土多选择用砂垫层、碎石垫层、素土垫层等,可以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来分析。为避免换填土施工出现缝隙或空洞等问题,需要通过分层填土方法来提高土体地基强度,满足建筑承载要求[3]。

4.2 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如果民用建筑工程地基土层含水量较大,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直接施工,地基土层承载力比较低,地基基础无法满足上层结构以及自身自重承载需求,便会出现沉降、塌陷等问题。针对此类地质环境,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可以选择应用排水固结法处理,对土层内水分进行排除,提高土层密实度。即在施工地基附近设置排芯板与袋装砂井,并在地基空隙内灌入砂浆进行预压,对地基孔进行处理,将内部所含水分有效排除,达到提高地基基础结构强度与承载力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对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需要确定工程基础施工要求,针对不同地质土层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技术,排除地质因素影响,提高地基结构稳定性与强度,可以满足上层结构以及自身承重要求,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刚.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居舍,2019,(27):73.

[2] 魏建成.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 (36):16-17.

[3] 崔伟.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 (10):66-67.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针对地方院校理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应用和课程体系不完善等现状,结合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际,确立“三位一体强基、理工结合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的全过程中体现“理论、技能、应用”相容、“知识、能力、素质”并重。通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关    键   词]  理工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物理学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2016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1]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通常表现出机智灵活、好奇开放,具有想象力丰富、敢于冒险、坚持不懈等良好精神特征。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拥有较强创新意识的教师以及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2]。对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其主要职责是要立足地方、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地方急需人才,这就决定了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落实到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主[3]。

一、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现状

应用物理学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基础,能在物理学、电子技术、能源材料等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国内部分理工科院校为寻求完善学科体系、支撑传统特色学科发展要求,新增了应用物理学专业,但这些学校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大都是在基础物理上发展而来,普遍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不科学、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较弱等问题[4]。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从数量乃至质量上已经不能根本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桂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培养定位:培养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物理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应用物理学及相关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根据专业特征,学生培养分成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类。应用型学生掌握光电技术、光电材料及器件的基本原理、设计与制备方法,受到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具备光电器件的研发与应用、光电检测、新能源材料、太阳能技术及其产品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学术型学生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理论基础知识,获得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物理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对最前沿的交叉学科有广泛的认识,为学生下一阶段进行前沿科学和尖端技术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育模式。针对应用物理学专业的现状,以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应用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为依据,桂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结合本校以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新形势下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发展规律,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研究,确立“‘三位一体强基、理工结合凸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育人改革模式,探索以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师资队伍的基本建设(“强基”),凸显应用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凸用”)的改革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地方理工科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课题从2013年9月开始实施,采取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内容

育人培养模式改革注重“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优化”,通过这三方面融合来夯实学科基础的发展模式——“三位一体强基”;以人才培养方案为纲领、专业课程设置为基础、实践实训教学为手段来实现理工结合、凸显应用;以教师科研、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基地等为依托,加强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搭建了“三位一体强基”的学科基础发展模式

1.“331”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了3层次、3平台和1目标的“331”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把课程分成公共基础模块、物理基础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来实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应用技能”三个层次培养;对教学资源进行平台化,即把资源分类为“校级平台—院级平台—校外平台”三个平台,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课程与平台相互交叉来夯实学生基础,实现强基目标。

2.师资队伍提升与优化

师资队伍为教学和人才培养之本,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针对性地提升专任教师队伍素质,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等措施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促进良好学科师资队伍梯队的形成;不断探索适合办学实际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需要,多措并举,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利用寒暑假去企业挂职锻炼等助力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学院吸纳企业导师不间断开展企业文化、创业经验、成长成才等讲座,并与专任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论文(设计)。

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较为完备的教学软件资源,建设所有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课程(32门);开发用于考核的考试系统;搭建用于学习和研究的计算机集群软件4个;建设虚拟仪器实验仿真软件32套;出版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教材3套;改革考核评价制度,把单一的闭卷考试改革成单元测试、网络测试、论文、开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实验教学硬件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几年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投入500余万元建立专业发展需要配套的专业基础实验室8个,特色鲜明的以光电子、新型能源材料为主的实验室12个;建立配套齐全的实践实训场所包括校内电子设计实习、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实践场所等4个。同时,积极转型办学思路与办学模式,全面开展校企合作。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深刻地体会到开展校企合作是优化教育资源和市场办学的必然选择,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方向,更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在的必然要求。因此,应用物理学专业与广东、江苏及广西等多家省内外优质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和协同育人平台,使之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践行“理工结合凸用”的人才培养理念

1.课程拓展与课程体系革新

学院本着“理科课程厚基础,工科课程强技能”的原则,围绕以培养光电子、新能源材料物理方向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强化以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群,强化毕业设计的工程训练性,凸显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群,拓展个性发展的“第二课堂”。

在教学中融入理工结合思想,引入学科前沿及工程应用实例,强化学生理工结合的意识。专业课程群加强物理学与光电类、新能源材料工程课程的结合,开设应用光学、原子物理与光谱学、光电子技术等系列基础课程,初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能力。专业方向课程群主要加强光电应用能力的培养,开设半导体光电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等23门任意选修课程。同时,增设10余门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拓展性研究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不断完善物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毕业论文的多层次课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积极支持低年级的开放实验和高年级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课外科研创新活动,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接受个性化、立体化、全方位的实践训练。

同时,与广州奥迪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优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由企业提供部分经费、师资、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通过课程或系列课程的建设,推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2.依托实践和实训平台,加强理工融合,凸显专业应用

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理工融合的实验、实践和实训平台。依托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光电纳米薄膜材料制备室、铁电/介电信息材料制备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开设应用电工学、光电子综合实验、物理虚拟仪器实验等理论与实践课程;融合校内电子信息类、材料化学类专业教学资源,开设数电与模电、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材料加工物理与数学模拟等理论与实验课程,使学生具有进行应用性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工程能力基础。

同时,与校外企业联合建立了课程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研究创新平台。如,与桂林市部分龙头企业,如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桂林长海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市兴安尚科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等实现了“产学研”合作;与区外珠三角地区的中山贝奥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等光电企业也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并与奥迪威、贝奥斯和领先电子等优质企业搭建了协同育人平台。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吸引、推动更多优质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使企业在校企共同育人过程中成为主要成员,而不再是旁观者。

3.培养理念注重“理工结合凸用”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秉承“理工结合凸用”。在发挥物理学基础作用的前提下,坚持“理論、技能、应用”相容、“知识、能力、素质”并重,通过整合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的优势资源,重点打造光电类和能源材料类这两个以物理为基础的工科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方向,形成以物理学为基础,光电类和能源材料类为落脚点“理工结合凸用”的专业特点。

(三)应用型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1.科研激发创新意识

依托自身教学科研资源,开设应用研究型课程:以教师科研课题或项目等为载体,通过应用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学院已经开设应用研究型课程近20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鼓励省部级以上项目课题组吸收2~3名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科研基础培训,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科技活动提升能力

学院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项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共参与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其中区级项目20余项,共获得支持经费10多万元;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竞赛。另外,学生依托我院物理协会开展了数据分析、软件编程、电路分析、IC设计、3D打印、家电维修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

3.创新基地孵化小微企业

学院为应用物理学专业提供了面积为120平米场地作为创新创业基地,投入经费50万元用于学生自主创业,并成功孵化在广东中山成立的LED灯饰有限公司(2011级学生刘向聪)、桂林小能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2012级学生邓坚)、“妈妈爱”农副基地(2012级学生常垂明)等。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

(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成果

几年来,引进博士7人,新增教授、副教授8人,15人次博士后出站出国访问留学等参加各类学习进修,现本专业专任教师达到24人,形成了高学历、高级职称比例高、中青年占主体和专业对口度高等特色。近年来,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省部级项目21项,科研总经费近1000万元,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教学改革建设紧密围绕“三位一体强基,理工结合凸用”的理念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获得相关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个(其中区级项目7项),编写《大学物理》《光电子技术》和《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教程》等理论及实验专业课程教材3套,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

(二)教学平台、资源建设效果

建设专业创新创业训练实验室和技能实训实验室:提供120平方米的场地、投入100余万元经费用于学生进行3D打印、电子设计与制作、设备调试、新型半导体材料制备与应用、LED器件实训线操作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同时,建设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多媒体教学课件库等各种教学资源全部应用于教学,并为校内外理工科物理类教学所共享。应用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充分利用了科研平台资源,夯实学生物理基础、培养专业兴趣、加强专业素养。近三年来,100多名专业学生参与创新研究,学生选修应用研究型课程十分积极,并有部分学生选修2~3门研究型课程,专业学生基本融入教師科研课题之中。

建设有新能源材料校重点实验室、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教学实验中心,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和协同育人基地共6个。2017年,以近年来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建设成果为基础申报物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是我校该年度唯一获批新增的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三)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

通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在《物理学报》《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篇、申请专利6项、自主创业孵化企业和考取研究生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特别在考取研究生升学率方面在本校排名前列(近年保持在20%以上,学校为9%左右)。通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电子设计等竞赛项目来提升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物理专业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赛促学,推动学生成长成才,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

育人培养模式改革实践4年来,直接受益约500人,间接受益2000人以上,成效明显。通过理学院数理节、电子设计、家电维修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立项、竞赛和科研活动的热情高涨;通过自主创新成功孵化了3个小微企业,为学校大学科技园自主创新基地提供了示范作用;几年来,学生评课满意率均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连续3年位于学校前3名。

四、社会评价及推广

“理工结合培养地方院校理学类创新应用型人才”改革实践实施后,培养的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生活跃于电子、新能源、教育等各个行业,部分毕业生成为公司骨干、行业能手,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个别优秀毕业生被中国青年网、《桂林日报》专门报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和商丘师范学院等院校的领导、老师多次到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交流、参观学习,对该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将改革成果作为相关理工专业的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建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制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6-48.

[2]朱士中.校地互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6(Z3):21-23.

[3]夏蔡娟,王秋萍,严祥安.地方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15):161-162,165.

[4]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3):41-44.

编辑 陈鲜艳

上一篇:专业理论课论文下一篇:机电类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