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

2023-09-13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从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理论内涵入手,针对该项工作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会计财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工作水平,激发其内在作用价值,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会计审计  会计财务  核算

1 概述

伴随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持续深入以及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制度的快速更新变革,企业会计财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工作地位越发重要,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重视。该项工作可全面保障企业单位的健康、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杜绝舞弊、贪污行为,使各项环节均科学有序的开展。企业经营管理阶段中做好财务核算管理以及会计审计,加强细节研究,对促进企业快速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强化核心竞争力,快速解决矛盾问题,开创文明和谐的工作环境,获取员工的全面认同,提升凝聚力与影响力极为有利,可令各企业单位更好地避免金融风险,提升经济效益水平,并确保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财务审核以及会计审计均为现代企业单位经营管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产物,有效科学的进行会计财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对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经营水平、自控能力以及外部行业竞争力极为有利,可推动企业完善资源配置,节约生产经营成本,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 企业会计财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有关基础理论

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主要针对有关具体的财务事项、会计岗位记录以及财务报表做详细的监督审核,明确有关事项的科学合法性,针对各类任务的经济进展与效果展开综合评估,为一类重要的企业管理监督任务。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则是我国在宏观层面进行法制管理与法律调控的重要应用,可合理地制约企业之中形成违规操作与有损其经济建设发展、影响企业形象的行为,确保企业从事的各类管理经营活动过程中应用经费的可靠合法性,使内部管理发展体现良好的秩序性。再者,企业单位进行审计管理可快速地察觉差距、补充不足,对企业内部有可能隐藏的各类体制漏洞以及欠缺进行合理的整改,有效地完善企业相关管理经营模式,真正提升综合效益水平。会计财务审计则主要为全面映射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状况,针对企业各项资产、经营发展负债与具体的损益状况展开合法合规性、真实性的监督审核,并就有关会计信息报表做客观性、合理性、公正性的评估,以预防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形成违规违法问题的有效监督管理任务。企业针对会计财务进行核算管理应把握有关性、快速性、精准性以及客观性的工作原则,需要做好信息数据的确认,并仔细地组织计量。

3 企业会计财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较多企业单位实现了跨越性提升,发展规模持续壮大,经营水平迅猛增长。然而,基于我国企业单位仍旧包含先天性的不足,导致会计管理制度始终并不成熟,引发我国众多行业之中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仍旧包含一些问题。首要问题在于,会计审计工作在企业之中的独立地位无从保障。会计审计工作为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管理的核心方法之一,几乎各个企业单位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均为企业内部员工,因而开展会计监督管理会受各类不同利益关系以及权利效力的影响限定,无法确保审计管理应有的公正公平性,使应有的监督作用较难发挥出来,也就是说企业从事会计审计管理仅仅是对下级人员的管理,对拥有权力的领导阶层则形同虚设。

另外,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体制欠缺科学合理性。企业进行会计审计管理旨在确保被审计对象能够自觉自主地履行工作职责,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操作,进而实现企业单位自我约束的良好效果。然而,我国宏观管理上却同企业微观层面的管理存在差异,即赋予服务职能存在不同。国家层面要求,进行会计审计的重要核心为针对企业具体的管理经营水平做有效的监督以及全面的审查,预防形成危害于企业的结果,更加注重会计监督管理的内在作用。

而企业层面针对会计审计管理制定的工作要求则是,就企业发展经营状况进行谋划并提出综合性建议,关注的侧重点在决策作用上。事实上,在固定的时间段之中以及相对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审计管理工作关注的重心点不同势必会导致程序与实践工作存在冲突,较难激发审计管理自有的理论优势。最终,会导致企业决策领导层不够重视会计审计管理,投入力度欠缺不足,进而使得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较难胜任不断变化且较为复杂的现代企业管理标准。

企业进行会计财务核算阶段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为欠缺合理科学的定位。较多企业单位针对会计核算管理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通常是财务核算工作同他类审计管理融合开展,对于会计财务核算的标准界限没能清晰界定,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则往往身兼多职,自身掌握的职业能力水平、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呈现的工作精力则欠缺良好的保障,导致企业会计财务核算管理仅能够消极地进行。另外,企业单位欠缺有效合理的会计财务核算动态监督制度。由于企业管理层人员进行权力制约,对财务核算管理监督工作进行干预,使得企业从事经营管理任务的公开性、透明性、合法性与可靠性较难保障,令内部的经济腐败环境不断恶化。再者,针对会计财务核算工作欠缺有效一致的制度安排。在企业单位之中进行财务会计核算通常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开展,多进行的是附和性以及被动性的任务,由于没能上升到到企业工作决策的战略化高度,形成了明显的人为目标性管理倾向,导致会计核算信息有误的问题。

4 企业会计审计以及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策略

为有效弥补不足,提升实践工作水平,首先应有利保障会计审计工作的根本独立性,給予审计部门更高的权利职能,使之在企业管理经营发展的全阶段中均处在独立的地位,合理防控企业领导人员存在的权利干涉以及利益干扰问题。审计机构只有拥有了权威力量,方能真正发挥会计审计工作职能,凸显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率。另外,应创建完善全面的企业会计审计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可借鉴学习不同企业的成功经验,掌握现代化监督管理工作策略,做好自我约束管控,发挥良好的监控工作职能,把握经济效益为重要的主线,设定契合我国政策标准以及企业发展建设需求的管理监督制度,开创优质的内部以及外部会计审计管理监督环境。

另外,应扩充会计审计管理投资力度,做好会计审计工作人员技能素质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实践工作中要实施动态跟踪与全过程实时管控,兼顾风险防控以及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会计审计管理质量水平。

在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应肯定核算工作主体地位,分步骤、清晰有序地划分各项工作,方能保证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另外,要进一步优化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管理制度,针对实践阶段中进行的会计分析、作出的财务处理、进行的成本核算与相关程序做具体定性要求,辅助企业提升财务管控水平与决策预测质量,真正建设优质的会计核算系统。对于企业财会人员要做好从业资格控制管理,把握以人为本、持续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优化岗位员工思想培训与专业技能教育,夯实基础建设,开创良好的文化环境,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5 结语

总之,为提升会计审计以及会计财务核算工作质量,应赋予该项工作独立地位,给予全面重视,加强员工培训教育,采用现代化的监督管理手段,做好实时管控,方能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书明.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2]蒲延峰.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0(07).

[3]王喜玲.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J].会计之友,2010(07).

[4]邓晓春.行政事业单位工程财务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会计师,2012(6).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会计核算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探讨农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改善的对策,是目前农业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会计核算;成本核算

引言

伴随我国农业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部最终颁布实施了农业会计核算的办法。这将对我国农业会计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将对我国农业会计制度建设发挥重大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企业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概念与特点

(一)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概念

农业会计是对农业生产单位和农业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综合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即是对农业企业进行的一个会计核算。

农业会计包括以下内容:农业事业会计;农业企业单位;乡镇企业会计;家庭农场会计。

(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农业企业经营的管理以及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企业会计的核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产的复杂性。农业企业的自然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的再生产过程决定了农业会计再次计算各项生产支出时,既需要核算种子、种苗、农药、农具等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消耗,又需要核算施加肥力、兴修水利、水土保持等有助于自然生态循环的相关费用。

2.生产资料的广泛性。农业的生产资料与其他产业有很大的不同,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农、林业用的土地、养殖业用的水面、畜牧业用的草场等都属于农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3.成本核算的阶段性。农业成本核算很多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再次核算其生产费用时既包括核算其生产费用和成本,又需要核算其各种动植物在不同生产阶段的生长、增重、增值、增殖、和增产等动态情况。虽然农、林、牧、副、渔各业都属于农业生产,但其各业的核算方法又有很大的不同。

4.经营成果的两面性。农业的生产不但要核算正常生产情况下的生产支出与经营成果,还要考虑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增加或减少的生产支出与经营成果。

5.资金消耗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周期的较长就需要考虑不同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以及资金周转的缓慢,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不一致性,且生产周期长。这就要求农业生产的资金管理不但保证供应,不耽误农时,适应不同的季节和地域;又需要加强管理,以防资金的浪费和积压。

6.固定资产的多样化。农业企业的很多机械等固定资产,受季节性影响,空闲期较长,使用率较低,而农业生产中的各种经济林木、产畜等本身具有生命,自身价值有的随生产而消耗,有的因发育而增值。

二、农业企业的特点决定其会计核算的独特性

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特性使其会计核算也具有不一样的特征,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系统的多样性。农业企业内部具有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技术系统等三大系统,这些系统统一于农业生产活动当中,提供全面的信息,是一个系统工程。

2.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农业企业的各项劳动对象是具有生命的动植物,它们属于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活动就是对这些生物资产的成长、转化、繁殖、收获进行管理的过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但需要投入动植物生存的维持费用,还要投入增加生命及良好生产性能的维持费用。

3.农业生产的环境具有天然性。农业生产活动的环境与大自然提供的自然条件如气温、地下水位、降水量、地形等密切相关,因此农业生产与其他企业相比不但具有市场风险,还具有自然风险。这就需要国家继续提供一些优惠的政策进行农业生产扶持。在会计核算上就表现出和其他企业的不同,比如计提减值准备时,不但要提取一般企业的八项减值准备,还要计提农业企业特殊的减值准备。

三、农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农业在进行核算农产品成本时提供的会计资料太简略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农业企业由于生产复杂和技术不够先进等原因,在提供农产品成本核算的资料时往往不够详尽。像一些大型的农业上市公司,虽然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一整套完整的一体化生产,并且严格执行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但在提供公司的三大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资料时仍然存在农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太简要的问题,更有一些规模小的承包给职工和周围农户的农场。采取的是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承包者自己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和类型,农场总部知识简单收取费用和向上级提供统计数据的报表。再者农场本身也没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只是简单编制农场总部需要的统计报表,这就无法提供详细的农产品成本核算资料。

(二)农业会计核算方法相对滞后

农业的会计处理业务相比其他企业是很复杂的,这就需要提供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和技术来提高农业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提供出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但是一些传统的手工农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十分落后。农业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复杂性及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传统的手工编制会计报表和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核算,即将被农业核算新形势的发展淘汰。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提供了便利和科学,同时也是农业会计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

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成本的核算,而农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大都是具有生命的动植物,并且它们的生产周期较长。农业会计核算不但需要在这些动植物生长期间进行核算,还需要对一些几十年这样的超长生产周期的林木果树以及一些混种及分群饲养并存的动物进行成本核算。因此,这就增加了农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困难性。

(四)农业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我国很多企业在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时仍然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实的情况,这也就直接导致所披露的信息出现失真。当然农业企业在这方面也不例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原因有两个:其一,主要在于农业企业管理者主观方面的原因,他们自身在披露信息时不愿把真实信息公布于众。其二,在于自然条件这样的客观因素,一些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人们无法预测的自然条件影响。

四、针对农业会计核算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当中涉及到的损失估计和产品成本、收入预算等方面都需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这就要求农业企业提供详细的会计资料。农业企业本身有很多分部门,造成了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由不同的部门进行负责,而这些部门所负责的部分已经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的过程。因此,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该按照不同部门的业务活动内容进行分类,根据农业会计专业核算办法进行日常核算,并按照统一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日常的会计账务处理。这样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才能详细地反映企业本身的总体财务状况,满足企业内外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改变农业成本核算方法

农业企业的资产和其他企业资产的属性完全不同,因此在核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计算方法,比如还原法、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和剩余法等,运用这些会计核算方法对农产品进行价值估算。农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特殊情况,这就需要对此进行核算的时候采取不同的灵活方法来解决。

(三)农业成本计算期要明确

针对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及企业产品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农业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计算时可以采用分步法、分批法和品种法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另外,鉴于农业企业生产的对象都是具有生命的产品,又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根据对象设置“农业生产成本——林业生产成本、机械作业成本、畜牧业生产成本、渔业生产成本”等账户,这样可以正确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对应成本。再者,对于自然条件所带来的损失应按实际成本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四)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披露政策

如今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就要求必须对它的失真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比如,可以在按照农业企业的规模大小和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借鉴国际上一些好的会计核算做法;另外对于不同的农业企业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会计核算,进而可以有效地披露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以上的解决方法,还需要国家制定出一套适合农业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可行的政策。

总之,农业会计核算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繁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不能一蹴而就,解决农业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是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康捷,鹿秀艳.浅谈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8).

[2]  薛洪岩,孙加丽.论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实施效果[J].会计之友,2012,(2).

[3]  张心灵,范文娟.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及“农产品”信息披露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7).

[4]  高树义,文国峰.浅谈农业会计处理手段的改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5]  廖书金.浅谈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J].中国农业会计,2010,(3).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铁路企业作为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业务庞杂,企业管理面临复杂内外部环境。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铁路企业而言,应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促进中国铁路企业发展。对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讨论中国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铁路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一、铁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意义

铁路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保证铁路企业合理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持续进行的管理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管理环节,并不断完善以实现内部牵制和监督,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保障财务报告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从内容方面来看,铁路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由内部控制环境、资产和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组成。

内部控制对于保障企业正常开展经济活动、防范财务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铁路企业作为中国重要的国有企业,改革重点在于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强化公司激励制度。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应不断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优化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由大到强的不断发展。

(一)有助于防范企业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业也面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帮助铁路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效率、防范经营风险、有效应对竞争。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铁路企业增加对于主要业务和优势业务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防范企业业务关键点风险,有效降低企业成本,防止贪污挪用等现象发生,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有助于树立企业管理意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强化内部控制,有助于强化企业员工的管理意识,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防范企业各类风险,提升企业管理,优化企业盈利能力。有助于企业梳理和强化对于关键业务的流程,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于强化企业管理的认识,同时,有助于通过不相容岗位设置等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机制。

(三)有助于企业规范经营,强化企业效益

强化铁路企业内部控制,首先需要企业能够有效执行《会计法》等国家相关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其次,需要企业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制订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严格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符合国家对于企业监管标准。再次,随着公众对铁路企业关注度提高,铁路企业更需要规范经营,防止出现违规现象,同时,利用市场调节功能,强化企业效益。

(四)有助于企业规范管理制度体系

要规范企业管理,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帮助企业理顺各项规章制度,成为系统、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体系,形成有章可循的良好态势。特别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与企业全套管理制度有机结合,有效优化铁路企业管理理念。

二、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治理结构影响内部控制

中国铁路企业是传统的国有企业,企业股权分布较为集中,即使是地方合资铁路企业,也存在着控股股东话语权较大,对于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甚至监事会均有较强的影响力。同时由于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铁路企业还存在着内部监督和控制和企业管理混为一谈的现状,企业管理和监督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导致企业管理者权力难以受到制约,相应的,内部控制牵制和制约作用较弱。

(二)内部控制理念较为缺乏

铁路企业对内部控制理念相对还重视和认识普遍不够。受历史原因影响,国有铁路企业大多对于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有所认识,即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分析、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控制监督,但是对内部控制理念的深度和广度理解还相对缺乏。部分管理者和员工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管理控制和财务会计控制,或者包括内部审计在内,对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和沟通涉及不多。甚至部分员工认为内部控制仅限于财务会计部门,与会计控制的概念混为一谈。这种以会计管理和会计控制代替内部控制的认识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内部控制效果。

(三)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1.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制。当前,铁路企业往往更注重于内部控制的活动和手段方面的制度建设,而长期受传统思想影响,铁路企业在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方面相对还不够完善。通常除与财务会计核算较为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较为完善,其他在企业长期发展规划、企业组织构架和企业内部控制文化营造方面,内部控制制度还不成体系,往往散见于其他的相关文件或者制度中,没有完整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另外,铁路企业往往还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可执行性不强的现象,没有保障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可能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2.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考核制度是保障内部控制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铁路企业缺乏相关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主要表现在:首先,没有独立的内部控制考核评价部门、机构和考核评价机制。目前,铁路局与铁路总公司对于基层铁路站段进行监督的主要力量是会计师,通过这种形式对铁路企业的基建工程、维护改造和内部查错防弊方面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方式往往是事后监督为主,事前和事中监督较少,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较为欠缺。另外,铁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还存在由财务部门兼任或者由相关财会人员进行的现象,无法独立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影响监督的效果。缺乏独立的评价和审计机构直接导致内部控制效果不佳,对某些不良现象无法有效遏制,例如,在材料采购中吃回扣、质劣价高、保管领用手续不严密等情况时有发生,无法有效进行控制。其次,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当前内部审计部门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干部任期审计、业绩审计、专项审计和执法检查等,较为强调与财务信息相关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而对于与财务信息不相关的内部控制评价不足。再次,内部控制评价监督中,往往强调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而对于合理性监督不足;往往强调对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结果的监督评价,而对于制度运行过程监督不足;往往强调对于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状况,而对企业宏观内部控制体系缺乏评价。

三、加强中国铁路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和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规范管理体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定完善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要在铁路企业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治理结构,实际上应建立能够有效调整和协调系统,通过制约、约束、激励、反馈等方式对企业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目前中国铁路企业的传统产权和管理治理结构并不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因此,只有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规范有效的管理、治理和监督体系,通过相互制约平衡,使得铁路企业管理机构的权利义务和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高。

(二)提高内部控制意识,树立内部控制观念

铁路企业内部控制需要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努力,必须强调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应加强铁路企业员工内部控制的积极性,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内部控制观念和意识,形成相关企业文化,采用参观观摩、培训宣传等方式,为企业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氛围。帮助企业全体员工均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使得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把内部控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和会计知识,对内部控制重点岗位和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分析,把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势,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应强化内部控制重点岗位和人员的专业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

(三)建立全面内部控制体系,确保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科学性

按《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建立有效的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一方面以控制舞弊、防范风险为中心,另一方面应结合评价指标和控制标准,建立层次分析、结构合理、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1.以风险防范和管理为向导制订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即控制和规避企业的潜在风险。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对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和识别,并对风险未来可达的程度进行判断。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应体现出对内部控制风险关键点的识别分析并加以控制。在每一项内部控制的设计中还应体现出铁路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存在的可能风险,同时明确各岗位之间的责任,例如在铁路总公司和铁路局之间、铁路局和各站段之间、站段内部部门之间的风险处理及责任划分。应结合企业业务实际,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段,对上述企业可能的风险加以防范和规避,将风险对企业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结合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规避等步骤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2.建立内部控制指引手册。内部控制指引手册可以细化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细则,对制度进一步进行修订和评价。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铁路企业可以将各类内部控制制度集中到手册中,各铁路子公司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各铁路站段也可制订更细化更有操作性的执行指南,形成层次分明、系统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

3.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铁路企业内部应强化内部审计等监督评价机制,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并独立的开展工作。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监督,除进行事后监督外,还应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尽量准确的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效果。对于在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 胡振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决定与评价[J].财会研究,2011,(20).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刘娇娇]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会计核算在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物流企业是服务行业的典型代表,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会计核算与服务型企业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本文通过对物流企业会计核算方式的分析和探究,在物流成本控制的会计核算目标的基础上,深度剖析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式,同时提出一些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有效的改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物流企业获利,使其在未来发展中能够稳定运行。

【关键词】会计核算 物流企业 成本控制

物流行业可以划分到服务领域当中,在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中,会计核算与企业进步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对我国现行的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机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会计核算以及财务分析在企业运作和管理中所占的比例十分突出,甚至有些会计核算指标已经成为可以左右物流企业发展和运行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会计核算在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核心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实现会计核算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物流会计核算能够突出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必须要和企业运营和物流成本相协调,使其能够有效的突出和控制物流成本。物流企业会计核算通过与会计营业资金收益、利润整合和生产效益等财务指标相结合,实现区别性和差异性的会计核算,把物流成本具体化以及形象化作为核算依据加入到物流会计核算方法中。所以,物流会计核算必须要在一般核算的基础上细化核算,从而使其能够有效的反映出物流成本的大致状况,使物流企业决策人员和经营人员可以及时从物流会计核算中获取有用的物流成本数据和信息,帮助决策人员对产品生产和经营作出合理科学的调控和优化,达到有效控制物流成本的目的。

(二)物流会计核算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物流企业是通过向客户和市场提供运输服务而获取利润的,客户和市场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水平的认可不但是企业发展和运营的基本保障和首要前提,而且是企业提高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地位的重要手段。客户和市场对物流行业的服务价格有着极高的关注度,而其价格的高低通常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关键因素,同时,物流服务价格又受到物流成本的牵制,所以,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能够精准的反映出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价格之间的必然联系,着重突显物流成本控制需要关注的要点和因素,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价格之间平衡度,尽量满足客户需求,为企业发掘更多的客源,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三)物流会计核算指标简便易行

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运营仍然处于发展较为缓慢的阶段,很多物流企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不够完备,物流服务形式过于单调,因此,提高物流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迫在眉睫。物流企业会计核算一方面是对企业运营成本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对企业职工绩效评定的有效促进,以会计核算为管理手段,监督和推动企业运营管理的优化,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物流服务时效性。会计核算可以帮助物流企业管理人员明确企业运营所需成本的基本情况,指出企业运营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会计核算指标一定要清晰、明了、规范、简便易行,同时要符合企业现行的运营状况。

二、物流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一)加强物流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

物流企业会计核算也是以货币作为核算的计量单位,通过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物流企业的运营情况,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企业运营情况包括物流成本运营情况。物流企业会计核算必须要对产品物流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以货币作为主要统计依据和核算形式,在时间上保证一定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加强物流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提高核算效率。比如,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翻阅和审查会计部门的核算报告,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营现状,进而为企业成本管理和未来经营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物流企业一定要结合物流服务行业的运行特点,使用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会计核算方法,目的是使物流成本控制的成果更为明显,实现企业物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双向提升,为企业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成本控制导向

物流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必须要注重成本控制导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并不是过低的降低成本或者减少资金流出,而是着重强调对物流成本配置的改善和优化。在物流会计核算过程中,物流成本控制导向能够通过以目标成本为管理手段,以会计核算数据信息为基础,对企业运营收益和利润以及未来发展等有比较准确的认知和了解,进而可以确定较为实际的战略目标。目标成本管理能够和物流会计核算相结合,参考物流会计核算的结果,在确保物流服务质量和服务时效性不受影响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达到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目的。

(三)实现有针对性的会计核算

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目标对象是具服务性能突出的企业和组织,因此在会计核算方式上与传统核算方式存在加大的差异性,物流企业会计核算要密切联系企业运营特性,根据会计核算的目的和职责,重点加强普通会计核算与物流会计核算间的结合,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核算效果。随着现代化物流行业的飞速崛起,与物流企业有所联系的服务功能,例如储备、运输、装卸、配送等等功能都会持续发生改变。

总而言之,物流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最终目标是提升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发展成本,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和服务水平的基礎上,实现对物流成本的合理控制。

参考文献

[1]高学贤.现代物流管理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李会太.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单独集中核算[J].物流科技,2012.

[3]张梅琳.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

[4]嵇成刚,张华,姜文军.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J].四川会计.2012.

[5]韩庆兰,朱晓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1.

[6]杨萍,雷艳.试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11.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核算,大部分建设项目也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其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贯穿于各个环节,建筑工程的投资量和周期等决定了其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复杂性。财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积极参与和实施对工程项目的控制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企业需要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加强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分析在建筑企业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核算 财务分析 建筑 特点 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基建类项目增速均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财务管理是建筑项目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财务管理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在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上,可以有效地利用核算方法和财务分析以提升项目的财务管理水平,有效地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目前财政部颁发的基建会计制度,在计量基础、存货核算、减值计提、债务重组、所得税等方面与其他会计核算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对建筑企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建筑行业需要结合自身的会计特点,利用有效的核算和分析,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证各项工程可以顺利开展。

一、建筑企业的基建会计核算特点和财务分析特点

(一)从内容分析,建筑类企业核算和分析科目不同于其他企业

建筑类企业主要是通过“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设备投资”、“ 待摊投资”、“ 其他投资”等科目体现资金投入,在分摊项目成本时使用“待摊投资”科目进行分摊,通过设立“建设单位管理费”、“合同公证及工程质量监测”、“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 勘察设计费”、“土地使用税”、“借款利息”等明细科目,在项目竣工且交付使用时按照交付使用资产和在建工程的比例进行分摊,对于一些和项目相关的绿化苗木等投资则计入“其他投资”科目。在项目竣工决算时,建设单位将根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和“待摊投资”等明细科目的记录,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峻工财务决算报表和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两个部分)并将其作为结转“交付使用资产”的记账依据。若为企业自用资产,则将其计入“固定资产”科目并计提折旧。

(二)从对象分析,建筑类企业核算和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单项工程

由于建筑企业的产品单件性的特点明显,不同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不同也对项目的施工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建筑企业要面对的建筑产品也是形形色色的,不能够以某段时间的所有工程项目资金作为核算的对象,对项目资金的集中核算难度较大,场地和人员较为分散,属于开放式生产,不像传统制造业在厂房内生产,各种建筑类项目均有自己不同的框架结构、造型、体积和面积等,采用不同的工艺也会影响价格。由于这种特点,建筑类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多是以单项工程或者单位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和考核的对象。

(三)从方式分析,建筑类企业分期核算的特点明显,这也影响了财务分析

建筑企业核算方式特别,由于企业的生产周期性长的特点,导致很多的企业难以等到工程竣工才结算。由于建筑类企业需要对一些款项进行垫付,除了一些造价不高且工期不长的工程是在竣工后一次性结清外,其他的大多数工程多按月结的方式进行分期结算,对于跨年的项目,企业需要根据工程的完成程度,采用百分比的方法确定结算的金额。由于这种分阶段核算的方式,建筑类企业在财务分析的时候也就更加需要关注一些跨期科目对公司收入、利润、资金流转的影响。

二、建筑类企业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财政部等颁发的基建会计制度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财务管理进行了规范,对财务人员的职责等进行了明确。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加强重视,以提升基建会计核算水平和财务分析能力。

(一)基建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高

首先,基建会计核算和单位基本账相互脱离,无法相互支持。目前很多的建筑类企业为了符合国家的预算会计制度要求,在总账之外另外建立了基建会计核算体系,在具体的實施过程中,其会计科目、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等和总账相关度不高,导致两套体系同时运行,两套账不能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其次,部分建筑类企业在原始凭证上审核不严,影响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在具体的实务中,很多单位以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入账,没有使用建筑企业统一发票,对项目部的资金管理也不到位。

(二)财务分析上,很多的财务人员参与度不高,财务监督不到位

基建项目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好核算和分析,但是在具体的项目运作中,由于领导层的不重视以及财务人员的缺失导致了很多项目难以真正的做好财务监督和控制。首先在项目前期,财务部门一般很少参与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论证决策和招投标中财务部门也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些前期工作中。预算和设计的不合理、超预算现象严重,在论证的时候,很多单位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财务部门的重要性,未对一些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工程成本、招标单位的财务状况、合同中支付条款等进行审查,导致很多的项目合理性不足。其次,在实施阶段,很多的财务职能没有得到重视。基建项目的财务风险较大,需要发挥好财务监督和控制作用,在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设计变更、预算调整、成本核算、设备采购等均缺少财务部门的有效参与,由于权责不明,很多财务人员也没有真正加强对资金的使用控制和监督。再次,在项目后期,财务部门的事后分析和反馈机能没有体现到位,在工程结算中,财务部门未能积极进行材料整理和竣工决算审核,未能够对项目的产出和投入效益比进行分析和评价,不利于后期的投资水平提升。

(三)建筑资金使用和管理不当,影响了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基建项目对资金的要求较高,因此加强资金的管控是其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建筑企业重业务轻管理的特点,导致其资金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很多企业在资金的管理上多头开户,资金管理难以控制。很多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没有按照专户专用的要求,拨付款环节较多,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在项目中使用时还经常出现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其次,部分建筑企业在支付工程款的时候较为随意,付款依据领导的指示进行付款,对预算的控制不严,不能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付款,导致超比例支付工程款,后期工程质保金难以得到保证。

三、加强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在建筑类企业中的运用

(一)完善相应的基建会计核算科目和流程,提升基建会计核算的规范性

首先,建筑类企业应当在银行开设相应的辅助账户,用于基建项目的收支,开设后基建项目的资金将通过往来科目转入辅助账户,然后再从这个辅助账户用以支付各项耗费。其次,基建会计核算中应当完善相应的科目,建立起“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库存设备”、“库存材料”、“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应收账款”、“基建拨款”、“应付账款”等科目,通过这些科目的核算,基建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后,利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进行结算。项目结束后,如果辅助账户有余额,将余额退回行政,完成相应的会计业务。再次,在流程上,建筑类企业应当按照目前的会计制度编制基建会计报表,相关人员再将基建会计报表按时上报,将基建会计核算的科目余额并入行政科目。这样一来,虽然建筑企业采用了基建会计核算,但是由于采用了合并报表的方式,最终反映的还是一个单位会计主体的财务成果,单位正常的财务核算还是没有受到影响。

(二)财务人员要积极运用适合本行业的财务分析方法,提升分析的效果

在分析的方法上,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比较法、因素法等方法。比较法就是采用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挖掘内部的潜力。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把握住指标的可比性,通过和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计划成本等的对比,分析建筑类企业是否能够将各项费用成本的控制在预算内,在分析的时候要加强对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时时对比。在分析的时候要保证目标成本数据和实际成本数据的同步性,排查出具体的差异原因,查找计划、采购、领用、加工等是否有问题,同时通过实际成本和行业平均成本、先进水平的对比,反映出企业和行业的平均管理水平的差异。而因素法的分析就是对一些影响效益的指标,如工作量、预算成本比重、计划利润比重、实际成本比重等进行分析,通过替代原则逐个替换相关的因素,分析每个指标的影响比重,加強对一些薄弱环节的改进。同时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去对不同的单位项目进行逐个分析,比较出不同项目的效益优劣。

(三)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提升财务监督职能

建设单位应当要充分认识到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提升财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财务部门在项目中的参与,为财务部门参与企业财务分析提供相关的保障。特别是在招投标中“僧多粥少”的现状下,建筑行业净利润率已经透明化,要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更需要加强财务职能。

首先,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基建项目的研究论证阶段,加强对招投标、合同签订的把控,认真做好项目的论证和决策支持。在审核项目的可行性阶段,企业需要加强前期的会计核算,利用专业知识进行财务分析,利用前期的会计数据分析成本和效益的对比,对资金需求进行初步判断,对预算的设计和标底进行详细的审查,对其定额使用的正确性、费用计提的合理性等进行判断。在合同的签订上,财务人员也需要利用专业优势,依据经济法和合同法等规定,保证相关条款的合法性和经济性。其次,财务人员要同时加强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参与效率,发挥好财务的控制和监督机能。财务人员要严把设计、预算变更,对变更的预算进行审核,加强对资金的拨付和结算审查,控制工程成本的增加,加强工程管理,监督资金使用情况,防止物资浪费。最后,财务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工程竣工决算交付后的监督和评价分析职能。工程竣工后,财务人员应及时的做好有关材料的整理工作,编制项目竣工决算报告,加强对工程概算完成情况的审核,对投资完成情况、资金留存等的评价,总结经验,评价预期经济效益和投资项目的完成情况,提升基建会计核算的反馈效果。

本文立足于建筑类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结合基建项目的特点分析建筑类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特点,分析提升其核算方法和财务分析能力的措施。限于作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提出的措施难免会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行业和企业有所帮助。参考文献:[1] 马德家, 孙桂珍. 基建会计制度的“存”与“废”[J] 交通财会,2008年6月.[2] 周旭芳.基于新会计制度视角下的高校基建会计核算[J] 会计之友,2012年第2期..[3] 齐艾玲; 郭维菊.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合并会计报表的探讨[J] 中外企业家, 2009年11期

上一篇: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下一篇: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