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活动总结范文

2023-07-11

高血压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10月8号我社区在自2活动站举行大型的主题宣传活动,为了使更多群众更多的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我们现场发放高血压防治宣传册和宣传页,现场义务开展咨询,为群众讲解高血压的相关防治知识,解答疑难问题,同时现场为群众免费测量血压病悬挂条幅。本次宣传共发放资料300余份,现场免费为群众测量血压67人,接受义务咨询50人,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了高血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了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强化了群众的高血压防治意识,提高了社会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营养、健康饮食、保持理想体重,充分认识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对人体危害。我们的目的在于努力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降低全人群的血压水平,逐步将高血压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本次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自由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血压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也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6亿,据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1.2亿人。由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多无症状,悄无声息,故高血压被医学家形象地称为“无声杀手”。

2012年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血压”。 我院按照卫生局与县疾控关于搞好全国高血压日宣教活动的指示和精神,安排公共卫生科专职人员深入开展了第15个“全国高血压日”的宣教活动。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看待高血压问题,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主动防控高血压的健康意识而不断努力。

10月8号上午9点-下午4点我院和卫生室分别在院会

议室和村大队部同时展开了全国高血压日宣教活动,我们采取各种免费义务服务的方式向过往行人和来院听课的群众宣传“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平稳血压健康血压的目标”整个活动期间我们共为广大群众费测量血压200多人次、免费散放有关“减压、控压”的科普知识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义诊和咨询300多人次,通过向广大群众普及高 1

血压预防知识和减压压控压小常识、宣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健康体重,健康血压”、“每天每人食盐量摄入量不超过6克”等。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技能,更加引起全社会对高血压问题的深入和持续关注。

通过这次宣教活动我们深有感触: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加剧、压力加大、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以快节奏、高效率、强有力的竞争为背景的现代社会中,高血压已成为近年来突出的社会问题。高血压也是造成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高血压的宣传与疾病的防治工作,对于提高民众身心健康,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相海燕

以前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的确,听名师讲课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引领学生打造一节好课的同时,也是一次独具匠心的艺术创作。课堂上他们总在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学科知识,巧妙地激发出每一个孩子的内在潜能、点燃孩子们瞬间迸发出的思维火花。促使自己抓紧短短两天半时间聆听完每一节精彩课堂的原动力,是各位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超凡的教学技能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个“美的发现”。

一、王芬老师的气质美

王芬老师讲的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她的课得到了专家的高度称赞,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王老师站到讲台上的气质美。王老师得体的打扮透出一种独特的高雅、睿智、亲和、自信,使得上课的每一个学生倍受感染。可以看出,王老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非常关注,对每个孩子都充满着爱心和期待。学生们则不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而且和教师珠联璧合、配合默契,一种浓浓的师生情蕴藏其中,课堂教学也达到了较高的境界。课上王芬老师的语言优美,对学生的态度亲切,这种由内而外折射出来的美,是一份令人仰慕的气质美!

二、李小燕老师的幽默美 幽默是一种人生智慧,老师的幽默感能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李老师的课上没有太多华丽的教学设计,但每一个环节都落实的卓有成效,尤其李老师的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时知识点又落实得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如:在《搭石》这一课中,在默读完课文之后,首先是字词检测,而字词检测又分为两个部分,多音字、词意教学和四字词语教学,第一部分着重借助字典来理解“联结”,是把两个本不在一块的东西,用一个事物将它们连起来。出示四字词语,每一个词语都非常有效,他试着让学生把这些四字词语运用到熟悉的场面当中,最后说说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教学,字词也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也渗透在了其中。在他幽默化语言的引导下,学生们思维很敏捷,表达也很流利。李老师课堂上没有用固定的形式将学生束缚在一个框子里,而是很自然地边走边学,仿佛带着学生在林中漫步,看似悠闲自在,但是每一步都是在目标的引领下迈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一起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有效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煎熬,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会越来越爱上学习,并且学得饶有兴致、学得其乐无穷。

二、李润滋老师的情感美

记得李润滋老师上次培训已经给我们上过《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好像记得当时课堂效果不是很好。但这次李老师顶着这种压力再次选择教学这课,我看到了李老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老师在回顾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时由整体结构到段落诵读,简洁明了又不失大气。在课文内容学习中重点抓住“侵、闯、掠走、任意、三天、三千多人”等词语来感受侵略者对祖国主权的侮辱、践踏和蹂躏。在配乐当中老师让孩子们结合单元作文进行练笔,顿时,孩子们思如泉涌,笔走如飞,一句句肺腑之言跃然纸上,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新的理念体现新的教学思路,不同的教学思路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教学效果便也大不相同。这节课上,我看到了李老师稳步提升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

高血压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相海燕

以前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的确,听名师讲课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引领学生打造一节好课的同时,也是一次独具匠心的艺术创作。课堂上他们总在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学科知识,巧妙地激发出每一个孩子的内在潜能、点燃孩子们瞬间迸发出的思维火花。促使自己抓紧短短两天半时间聆听完每一节精彩课堂的原动力,是各位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超凡的教学技能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个“美的发现”。

一、王芬老师的气质美

王芬老师讲的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她的课得到了专家的高度称赞,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王老师站到讲台上的气质美。王老师得体的打扮透出一种独特的高雅、睿智、亲和、自信,使得上课的每一个学生倍受感染。可以看出,王老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非常关注,对每个孩子都充满着爱心和期待。学生们则不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而且和教师珠联璧合、配合默契,一种浓浓的师生情蕴藏其中,课堂教学也达到了较高的境界。课上王芬老师的语言优美,对学生的态度亲切,这种由内而外折射出来的美,是一份令人仰慕的气质美!

二、李小燕老师的幽默美 幽默是一种人生智慧,老师的幽默感能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李老师的课上没有太多华丽的教学设计,但每一个环节都落实的卓有成效,尤其李老师的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时知识点又落实得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如:在《搭石》这一课中,在默读完课文之后,首先是字词检测,而字词检测又分为两个部分,多音字、词意教学和四字词语教学,第一部分着重借助字典来理解“联结”,是把两个本不在一块的东西,用一个事物将它们连起来。出示四字词语,每一个词语都非常有效,他试着让学生把这些四字词语运用到熟悉的场面当中,最后说说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教学,字词也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也渗透在了其中。在他幽默化语言的引导下,学生们思维很敏捷,表达也很流利。李老师课堂上没有用固定的形式将学生束缚在一个框子里,而是很自然地边走边学,仿佛带着学生在林中漫步,看似悠闲自在,但是每一步都是在目标的引领下迈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一起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有效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煎熬,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会越来越爱上学习,并且学得饶有兴致、学得其乐无穷。

二、李润滋老师的情感美

记得李润滋老师上次培训已经给我们上过《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好像记得当时课堂效果不是很好。但这次李老师顶着这种压力再次选择教学这课,我看到了李老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老师在回顾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时由整体结构到段落诵读,简洁明了又不失大气。在课文内容学习中重点抓住“侵、闯、掠走、任意、三天、三千多人”等词语来感受侵略者对祖国主权的侮辱、践踏和蹂躏。在配乐当中老师让孩子们结合单元作文进行练笔,顿时,孩子们思如泉涌,笔走如飞,一句句肺腑之言跃然纸上,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新的理念体现新的教学思路,不同的教学思路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教学效果便也大不相同。这节课上,我看到了李老师稳步提升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

高血压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高血压: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 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 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 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 Hg, 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1]。高血压发病率:全球10亿患者, 中国1.3亿 (占11.36%) 每年新发患者300~400万例, 美国5000万患者 (占>20%) , 巴西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超过25万。

2 高血压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2.1 遗传因素是高血压发生的基础之一

高血压遗传因素为单基因遗传因素 (oligogenic model) 和多基因遗传因素 (polygenic model) [2]。单基因遗传因素是指由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高血压, 一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发病早, 多在青少年时期, 有家族史, 主要见于一些继发性高血压。

2.2 环境因素

2.2.1 饮食、吸烟、饮酒。

高果糖饮食、高盐饮食、吸烟、中等量以上饮酒, 与高血压发病风险有关。摄入食盐多者, 高血压发病率高[3], <2g/d, 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d, 高血压发病率3%[4]4~15g/d, 发病率33.15%, >20g/d, 发病率30%, 其中饮酒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2.2.2 肥胖。

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另一生物学因素, 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正常体重者的2~6倍, BMI与高血压发生的危险性关系密切, BMI≥25时, 随着BMI数值的增高, 高血压发生的危险性也随之增高。高血压不仅与BMI (即身体的脂肪含量) 有关, 与脂肪在体内的分布亦相关。

3 年龄

年龄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衰老、调节机制障碍及血容量变化等均可导致血压升高, 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 4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高。Framingham研究发现收缩压在30~84岁人群中呈线性增长, 而舒张压到50岁时停止增加、逐渐下降高龄老年高血压以单纯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宽多见。

4 其他

工作环境与职业、精神应激、避孕药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2004年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 Hg和舒张压<80mm Hg,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 Hg和舒张压80~89mm 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 Hg或舒张压≥90mm Hg。1级高血压 (轻度) 收缩压140~159mm Hg或舒张压90~99mm Hg;2级高血压 (中度) 收缩压160~179mm Hg或舒张压100~109mm Hg;3级高血压 (重度) 收缩压≥180mm Hg或舒张压≥110mm 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 Hg和舒张压<90mm Hg。

5 高血压的防治

预防:防治高血压不仅针对疾病本身, 还要对饮酒、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教育人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着重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同时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 杜绝或减少MI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终点事件。通过血压水平、危险因素、是否有亚临床器官损害、MS、糖尿病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通过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策略, 达到高血压防治目的。生活方式改变 (减少高果糖、钠摄入量、停止吸烟、不酗酒、减轻体重、增加体力活动) 非药物疗法 (放松疗法、针灸、草药、延髓腹外侧减压手术、控制呼吸等) 。

6 治疗

6.1 收缩压比舒张压的升高更危险

进入21世纪以后, 多项大规模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观点, 认为收缩压是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更加危险的因素;收缩压的升高, 可使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增加1.5~1.6倍, 可使患者患脑卒中的危险增加1.8~2.6倍, 可使患者患心衰的危险增加1.5~2倍, 可使患者患外周血管病的危险增加1.8~2.1倍:收缩压越高, 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越大。正因为如此, 人们对收缩压的升高更应该加以重视。

6.2 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的效果更好

较早的观点认为, 治疗高血压应该先从单独使用一种药物开始, 当进行这样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时, 首先要考虑增加药物的剂量而不是增加药物的品种。联合国高血压诊断治疗评估委员会曾经把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AR和α受体阻滞剂作为单独使用的一线降压药推荐给各国民众。其疗效可靠。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生活节奏加快及膳食结构的改变, 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最广泛的心脑血管病之一, 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并发症致残致死率极高, 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据估计, 目前国内的高血压患者可达2亿, 是我国面临的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研究高血压对具有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肥胖,收缩压,舒张压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 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全文) .

[2] Dluhy RG.Screening for genetic causes of hypertension[J].Curr Hypertens Rep, 2002, 4:439~444.

[3] 黄爱群, 刘学, 张文兵, 等.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 1999, 3 (2) :82~84.

上一篇:家长会活动总结下一篇:结核病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