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急性脂肪肝范文

2023-09-20

妊娠急性脂肪肝范文第1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24~33岁, 其中发病在孕13+6周以前2例, 孕14~27+6周4例, 孕28周以上12例, 既往有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病史者2例。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表现右侧腹痛和压痛, 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4例, 占22.2%, 右中下腹痛6例, 占33.3%, 全腹痛8例, 占44.4%, 局限性麦氏点压痛者3例, 占16.6%, 右中腹或右上腹压痛7例, 占38.8%, 全腹压痛8例, 占44.4%, 肌紧张5例, 占27.7%;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体温37.5~39.8℃) 及血白细胞升高[血WBC (10.1~25.6) ×109/L、N0.81~0.96];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13例, 占72.2%;发病时间<48h14例, 占77.7%, 发病时间>72h4例, 占22.2%, 均由外院转入, 其中3例在外院分别误诊为泌尿系感染、胆结石、胃肠炎。

1.3 治疗及预后

保守治疗3例, 2例为症状轻微的早期妊娠者, 经补液抗感染、肌注黄体酮安胎及对症处理8~12h后症状明显缓解保守痊愈, 随访孕期未再发作且均于孕足月顺产, 1例足月妊娠外院转入时发病时间已超过4d来院时宫口已开全阴道顺产, 产后B超提示阑尾周围脓肿予抗炎、服用中药保守治疗。手术治疗15例, 其中孕14~27+6周手术者6例, 术后早产1例, 孕28周以上手术者9例 (其中剖宫产+阑尾切除术3例) , 术中证实阑尾穿孔并腹膜炎10例, 穿孔率55.5%, 术后3~4d均予静滴硫酸镁保胎治疗, 术后早产2例, 早产率16.6%, 早产儿>32周者经积极抢救后皆存活, <32周者1例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胎儿病死率为5.5%, 本组病例无孕产妇死亡, 其中1例重症病人孕 (27+5) 周合并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后 (术中未置腹腔引流管) 4d早产, 产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经抗休克、抗感染及再次开腹引流腹腔脓液等积极抢救后存活。术后病理回报: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4例, 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4例,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化脓性) 伴穿孔2例,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例。

2 讨论

由于妊娠期解剖生理的改变, 所发生的阑尾炎有2个特点: (1) 是诊断比较困难; (2) 是炎症容易扩散[1]。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伴消化道症状、体温及血白细胞升高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 但在妊娠过程中, 随着子宫的增大, 盲肠和阑尾的解剖部位不断上移, 这种典型的腹痛一般于妊娠早期较多见, 妊娠中晚期多不典型, 疼痛部位上升, 局部压痛点上移或后移, 尤以妊娠后3个月临床表现更不典型, 增加诊断难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及体温升高较多见。由于妊娠期外周WBC生理性增加, 因此白细胞计数对诊断帮助不大, 但分类中性粒细胞>0.80, 白细胞持续>18×109/L时有诊断意义, B超检查是孕期最好的诊断手段, 但对于有些急性疾病的诊断如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并不比临床检查更准确, 只对妊娠早期急性阑尾炎有一定帮助, 妊娠中晚期难以得到确诊, 但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异位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胎盘早剥、肌瘤变性、输尿管结石、胆结石等其它急腹症;妊娠期盆腔充血、大网膜上移, 阑尾炎不易局限, 致使阑尾炎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比非孕期高15~35倍[2], 本组病例阑尾穿孔并腹膜炎10例, 穿孔率55.5%。一旦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由于增大子宫的影响使腹肌紧张体征不明显, 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病情, 致使其病死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 畏寒、高热、脉速是阑尾穿孔及腹膜炎的常见反应, 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并充分预见到病情的严重性。

妊娠期阑尾炎不主张保守治疗。一旦确诊, 应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 立即手术治疗, 尤其在妊娠中晚期。若一时难以确诊, 又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时, 应尽早剖腹探查, 有产科指征者可同时行剖宫产[3]。对起病缓慢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如先行抗炎保守治疗, 应严密观察病情, 一旦病情加重应及时手术。由于患者处于妊娠这一特殊时期, 患者及家属往往心情极度紧张, 担心诊断尚不够明确及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害怕手术会导致流产、早产等情况, 医务人员应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告知妊娠不是手术的禁忌症, 手术也不一定均会引起流产、早产, 过分保胎如果发生阑尾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 高热、毒血症不仅会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 亦会危及母亲生命安全, 所有治疗均应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术中尽量轻柔操作, 避免刺激子宫, 最好不放置引流以减少对子宫刺激引起早产, 但若遇阑尾穿孔腹腔炎症严重者, 术中尽可能用温盐水纱布擦拭腹腔或用温盐水泡洗腹腔后再用温盐水纱布擦拭腹腔, 必要时需根据病情需要于盲肠周围放置引流管以避免腹腔脓液大量积聚并发感染性休克, 仍应注意操作轻柔且应尽量避免引流物直接与子宫壁接触刺激子宫诱发宫缩, 术后继续安胎治疗。

总之, 妊娠合并阑尾炎, 由于解剖和生理的变化, 对阑尾炎的诊断、治疗, 预后带来不利影响, 临床医生应掌握妊娠期阑尾炎的特点, 遇不典型病例应细心诊治, 严密观察病情, 作好鉴别诊断, 多科协作, 争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最大限度降低孕妇及胎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 保守治疗3例, 手术治疗15例, 孕妇均治愈, 胎儿早产3例, 早产儿死亡1例。结论 掌握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正确诊断,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阑尾炎,妊娠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0.

[2] 顾美皎.妇科急腹症诊断的难点与要点[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9, 15 (4) :195~197.

妊娠急性脂肪肝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的31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 均为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门诊住院病人。患者年龄在24~35岁, 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妊娠早期者共17例, 妊娠中期者共9例, 妊娠晚期者共5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7~26h。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如下:肌紧张、右下腹反跳痛及固定性压痛且伴不同程度发热, 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 持续性右侧中、下腹疼痛, 伴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全部病例均进行B超检查。

1.2 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经B超检查确诊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马上积极做术前准备工作, 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并根据病症表现迅速安排手术。对焦虑产妇, 安排护理人员做好孕妇心理工作, 并让其家属积极配合以稳定其精神紧张及焦虑情绪。术前应用B超对子宫进行常规检查, 以明确宫内胎儿情况。本组31例除1例采取保守治疗外, 其余30例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 均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 剖开腹膜后尽快吸净腹腔内脓性物, 严禁吸引器反复刺激子宫部位。阑尾切除过程中, 若阑尾已经穿孔, 应查看是否产生粪石, 有则进行清除。手术全程操作娴熟轻柔, 尽可能地避免对子宫造成影响。如果发现胎儿出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妥善处理, 必要时实施流产术或者剖宫产。手术处理满意的话, 最好不放任何引流物, 一期缝合后, 切口处常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防感染。30例手术患者术后均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本组行阑尾切除术30例患者, 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 血象及体温很快下降至正常。无一例出现粪瘘, 粘连性肠梗阻或腹腔脓肿等并发症。1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回访未流产胎儿存活率达100%。

3 讨论

妊娠早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非妊娠期急性阑尾炎非常相似, 而妊娠中期和晚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则不明显。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和阑尾位置发生变化, 腹痛的部位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给诊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极易误诊、漏诊, 但是明确怀孕的月份则为早期诊断提供要点[2]。为此, 对临床妊娠早期急性阑尾炎诊断时应把握如下几点: (1) 对于右侧中上腹出现疼痛患者, 应进行体格, 血尿淀粉酶及B超检查, 以和胰腺及肝胆疾病区分。 (2) 中期和晚期妊娠时, 因局部压痛已转移到腰部或右侧腹部, 因而孕妇取左侧卧位时腹痛程度会减轻, 但是在其后部压痛则增加明显。 (3) 反跳痛, 局部压痛, 发热及转移性右下腹痛等症状依旧是诊断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关键点。随着子宫的不断增大, 阑尾位置及压痛点也会随着逐渐上移。 (4)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恶心, 呕吐等症状和妊娠期早孕反应极为相似。不过妊早期反应的恶心呕吐多在早起空腹时明显且无腹痛, 而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出现恶心, 呕吐症状时则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 (5) 对临床表现症状极像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 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以尽早确诊。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因受孕激素的影响, 加上宫缩或胎动使炎症发展成为弥漫性腹膜炎, 子宫受到强烈刺激而造成早产或流产, 严重威胁母婴生命。为此, 不管是处于妊娠早、中、晚期或者病变程度如何, 一旦确诊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如果无法实施保守治疗措施均应尽快手术[3]。虽然阑尾切除术有可能引起早产或流产, 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阑尾炎症发展程度对子宫的影响。所以对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若不能实施保守治疗方案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做好患者心理工作, 稳定其焦虑及担心等不良情绪, 严重者适当给予镇静剂。术后实施安胎措施, 并给予足量抗生素以防感染, 应用黄体酮抑制子宫收缩, 鼓励患者早些下床活动, 促使肠胃功能尽快恢复。本组研究中, 行阑尾切除术30例患者, 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 血象及体温很快下降至正常。无一例出现粪瘘, 粘连性肠梗阻或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综上, 对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具体表现情况采取对应治疗措施, 早确诊早治疗是关键, 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1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1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 30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术, 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 血象及体温很快下降至正常。无一例出现粪瘘, 粘连性肠梗阻或腹腔脓肿等并发症。1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对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一旦确诊要早治疗, 以防早产并尽可能降低孕妇胎儿死亡率。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艳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20例分析[J].实用新医学, 2008, 9 (6) :541.

[2] 杨绍武.妊娠期急性阑尾炎3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2) :119~120.

妊娠急性脂肪肝范文第3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77例, 年龄20~39岁, 平均 (27.6±1.8) 岁。其中初产妇66例, 经产妇11例, 孕周11~36周, 平均 (25.1±2.5) 周, 其中早期妊娠发现25例, 中期44例, 晚期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痛。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8例, 化脓性阑尾炎35例, 坏疽性阑尾炎21例, 阑尾穿孔3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 48例有核左移现象, 尿液分析显微镜下血尿和脓尿1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经过及时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 全部病例均完成手术, 治愈出院,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无一例出现流产和死胎, 孕妇与胎儿均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妇女由于怀孕在情感和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 在加上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治疗, 大部分孕妇都会产生恐惧、担心、害怕的心理, 担心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发生危险和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流产或发育不全, 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我们护理人员应用温和的态度和语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担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 介绍治疗过程及转归, 嘱其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 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使手术顺利进行和开展[2]。

2.1.2 监测妇女及胎儿体征

妊娠中晚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由于其盲肠被子宫推压上移, 大网膜难以包裹阑尾, 使腹痛不明显, 容易造成误诊。因此,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胎儿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体温、腹痛情况, 观察有无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寒颤、恶心、呕吐、腹泻, 阴道有无流血、流液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监测胎儿胎心或进行B超检查, 避免因炎症扩散刺激子宫收缩, 从而引起流产、早产甚致死胎[3]。如发现异常, 应及时通知医生抢救。术前应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禁食禁饮, 以免术中因恶心、呕吐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 可采取半卧位, 减轻腹部张力以减轻切口疼痛, 还利于呼吸和减少毒素吸收, 注意避免腹部刺激, 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或束腹带, 防止因咳嗽引起腹内压增高, 导致切口裂开;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监测胎心、胎动变化。若无不适症状12h后可鼓励患者进行活动, 以促进肠功能回恢复, 防止肠粘连、腹胀、上呼吸道感染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时注意动作要轻、不可用力按压腹部, 以免诱发宫缩和切口疼痛。

2.2.2 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由于采用全身麻醉, 术后给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护,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给予患者吸氧、防止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严密监测宫缩、胎心变化、阴道出血及阴道流液情况, 必要时给予胎儿电子监护。

2.2.3 术后疼痛及切口护理

术后切口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向患者讲解缓解术后疼痛的知识及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分散患者注意力, 如患者难以忍受, 可适当应用止痛药物, 但禁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患者有咳嗽时应嘱患者在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 以免切口裂开。如放有引流管, 应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及时更换。

3 体会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约占急性阑尾炎病人的2.9%, 约80%的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发生于妊娠6个月内。死亡率较高, 孕妇死亡率可达2%, 胎儿死亡率 (包括流产及早产) 约9%~20.8%[4]。因此, 掌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 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我们护士掌握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进行胎儿密切监测, 给孕妇以合理的护理及指导, 保证母婴健康,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77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妇女进行护理方面的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 全部病例均完成手术, 治愈出院,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无一例出现流产和死胎, 孕妇与胎儿均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掌握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进行胎儿密切监测, 给孕妇以合理的护理及指导, 保证母婴健康,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妊娠,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付俊波.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 2010, 2:315.

[2] 潘春莉, 肖昀.妊娠期合并阑尾炎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29) :256.

[3] 赵建妹.一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的术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4) :96.

上一篇:炒股知识范文下一篇:银行凭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