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阑尾炎范文

2023-11-13

妊娠合并阑尾炎范文第1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77例, 年龄20~39岁, 平均 (27.6±1.8) 岁。其中初产妇66例, 经产妇11例, 孕周11~36周, 平均 (25.1±2.5) 周, 其中早期妊娠发现25例, 中期44例, 晚期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痛。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8例, 化脓性阑尾炎35例, 坏疽性阑尾炎21例, 阑尾穿孔3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 48例有核左移现象, 尿液分析显微镜下血尿和脓尿1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经过及时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 全部病例均完成手术, 治愈出院,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无一例出现流产和死胎, 孕妇与胎儿均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妇女由于怀孕在情感和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 在加上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治疗, 大部分孕妇都会产生恐惧、担心、害怕的心理, 担心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发生危险和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流产或发育不全, 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我们护理人员应用温和的态度和语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担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 介绍治疗过程及转归, 嘱其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 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使手术顺利进行和开展[2]。

2.1.2 监测妇女及胎儿体征

妊娠中晚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由于其盲肠被子宫推压上移, 大网膜难以包裹阑尾, 使腹痛不明显, 容易造成误诊。因此,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胎儿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体温、腹痛情况, 观察有无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寒颤、恶心、呕吐、腹泻, 阴道有无流血、流液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监测胎儿胎心或进行B超检查, 避免因炎症扩散刺激子宫收缩, 从而引起流产、早产甚致死胎[3]。如发现异常, 应及时通知医生抢救。术前应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禁食禁饮, 以免术中因恶心、呕吐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 可采取半卧位, 减轻腹部张力以减轻切口疼痛, 还利于呼吸和减少毒素吸收, 注意避免腹部刺激, 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或束腹带, 防止因咳嗽引起腹内压增高, 导致切口裂开;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监测胎心、胎动变化。若无不适症状12h后可鼓励患者进行活动, 以促进肠功能回恢复, 防止肠粘连、腹胀、上呼吸道感染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时注意动作要轻、不可用力按压腹部, 以免诱发宫缩和切口疼痛。

2.2.2 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由于采用全身麻醉, 术后给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护,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给予患者吸氧、防止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严密监测宫缩、胎心变化、阴道出血及阴道流液情况, 必要时给予胎儿电子监护。

2.2.3 术后疼痛及切口护理

术后切口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向患者讲解缓解术后疼痛的知识及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分散患者注意力, 如患者难以忍受, 可适当应用止痛药物, 但禁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患者有咳嗽时应嘱患者在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 以免切口裂开。如放有引流管, 应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及时更换。

3 体会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约占急性阑尾炎病人的2.9%, 约80%的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发生于妊娠6个月内。死亡率较高, 孕妇死亡率可达2%, 胎儿死亡率 (包括流产及早产) 约9%~20.8%[4]。因此, 掌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 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我们护士掌握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进行胎儿密切监测, 给孕妇以合理的护理及指导, 保证母婴健康,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77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妇女进行护理方面的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 全部病例均完成手术, 治愈出院,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无一例出现流产和死胎, 孕妇与胎儿均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掌握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进行胎儿密切监测, 给孕妇以合理的护理及指导, 保证母婴健康,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妊娠,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付俊波.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 2010, 2:315.

[2] 潘春莉, 肖昀.妊娠期合并阑尾炎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29) :256.

[3] 赵建妹.一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的术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4) :96.

妊娠合并阑尾炎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的31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 均为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门诊住院病人。患者年龄在24~35岁, 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妊娠早期者共17例, 妊娠中期者共9例, 妊娠晚期者共5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7~26h。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如下:肌紧张、右下腹反跳痛及固定性压痛且伴不同程度发热, 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 持续性右侧中、下腹疼痛, 伴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全部病例均进行B超检查。

1.2 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经B超检查确诊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马上积极做术前准备工作, 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并根据病症表现迅速安排手术。对焦虑产妇, 安排护理人员做好孕妇心理工作, 并让其家属积极配合以稳定其精神紧张及焦虑情绪。术前应用B超对子宫进行常规检查, 以明确宫内胎儿情况。本组31例除1例采取保守治疗外, 其余30例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 均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 剖开腹膜后尽快吸净腹腔内脓性物, 严禁吸引器反复刺激子宫部位。阑尾切除过程中, 若阑尾已经穿孔, 应查看是否产生粪石, 有则进行清除。手术全程操作娴熟轻柔, 尽可能地避免对子宫造成影响。如果发现胎儿出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妥善处理, 必要时实施流产术或者剖宫产。手术处理满意的话, 最好不放任何引流物, 一期缝合后, 切口处常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防感染。30例手术患者术后均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本组行阑尾切除术30例患者, 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 血象及体温很快下降至正常。无一例出现粪瘘, 粘连性肠梗阻或腹腔脓肿等并发症。1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回访未流产胎儿存活率达100%。

3 讨论

妊娠早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非妊娠期急性阑尾炎非常相似, 而妊娠中期和晚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则不明显。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和阑尾位置发生变化, 腹痛的部位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给诊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极易误诊、漏诊, 但是明确怀孕的月份则为早期诊断提供要点[2]。为此, 对临床妊娠早期急性阑尾炎诊断时应把握如下几点: (1) 对于右侧中上腹出现疼痛患者, 应进行体格, 血尿淀粉酶及B超检查, 以和胰腺及肝胆疾病区分。 (2) 中期和晚期妊娠时, 因局部压痛已转移到腰部或右侧腹部, 因而孕妇取左侧卧位时腹痛程度会减轻, 但是在其后部压痛则增加明显。 (3) 反跳痛, 局部压痛, 发热及转移性右下腹痛等症状依旧是诊断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关键点。随着子宫的不断增大, 阑尾位置及压痛点也会随着逐渐上移。 (4)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恶心, 呕吐等症状和妊娠期早孕反应极为相似。不过妊早期反应的恶心呕吐多在早起空腹时明显且无腹痛, 而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出现恶心, 呕吐症状时则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 (5) 对临床表现症状极像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 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以尽早确诊。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因受孕激素的影响, 加上宫缩或胎动使炎症发展成为弥漫性腹膜炎, 子宫受到强烈刺激而造成早产或流产, 严重威胁母婴生命。为此, 不管是处于妊娠早、中、晚期或者病变程度如何, 一旦确诊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如果无法实施保守治疗措施均应尽快手术[3]。虽然阑尾切除术有可能引起早产或流产, 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阑尾炎症发展程度对子宫的影响。所以对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若不能实施保守治疗方案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做好患者心理工作, 稳定其焦虑及担心等不良情绪, 严重者适当给予镇静剂。术后实施安胎措施, 并给予足量抗生素以防感染, 应用黄体酮抑制子宫收缩, 鼓励患者早些下床活动, 促使肠胃功能尽快恢复。本组研究中, 行阑尾切除术30例患者, 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 血象及体温很快下降至正常。无一例出现粪瘘, 粘连性肠梗阻或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综上, 对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具体表现情况采取对应治疗措施, 早确诊早治疗是关键, 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1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1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 30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术, 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 血象及体温很快下降至正常。无一例出现粪瘘, 粘连性肠梗阻或腹腔脓肿等并发症。1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对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一旦确诊要早治疗, 以防早产并尽可能降低孕妇胎儿死亡率。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艳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20例分析[J].实用新医学, 2008, 9 (6) :541.

[2] 杨绍武.妊娠期急性阑尾炎3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2) :119~120.

妊娠合并阑尾炎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白城市某医院2012 年1 月—2014 年12月诊治的80 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 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术前均经腹部B超和腹部CT检查确诊为阑尾炎。

80 例患者中,男性58 例,女性22 例;年龄范围在60~7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5±6.8)岁;糖尿病病程范围在1~24 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2.5±8.6)年;从疾病类型看,单纯性阑尾炎63 例,阑尾周围脓肿8 例,化脓性阑尾炎8 例,坏疽性阑尾炎2 例。 按照入院顺次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疾病类型比例、平均血糖值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围术期血糖的控制管理1术前血糖控制:给予糖尿病患者标准饮食,病情较轻者先口服降糖药,如果效果不好、血糖依旧不稳定,改用胰岛素;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应用剂量,控制血糖在6.1~9.0 mmol/L之间;2术中血糖控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手术时间较长者,术中监测患者血糖,决定是否采用胰岛素并合理调整用量;3术后血糖控制:使用极化液和生理盐水2~3 d,糖与胰岛素按一定比例配置,鼓励患者及早进食,逐步增加或改为口服降糖药。

1.2.2 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具体方法为:嘱患者仰卧行硬膜外麻醉,根据痛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与腹外斜肌腿膜,确定升结肠与盲肠,通过结肠探寻阑尾,缝扎贯穿系膜,近端于根部对阑尾进行结扎,于盲肠壁部位对荷包实施缝合操作,完全切除阑尾、移除标本消毒残端并将荷包埋于盲肠之中最后逐层缝合腹膜。

研究组患者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体方法为:正确选取右下腹部的麦氏点做长度在3 cm以下的斜切口,切开腹壁,用电刀顺皮纹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然后把小肠转送至左腹区域,完全显露回盲部,把结肠带当作标识,通过盲肠顶部认真查找阑尾所处位置,这易找到阑尾,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手术完成后,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若手术部位无出血或其他异常,依次缝合切口各层,在皮肤上缝合1~2 针即可。 手术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标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等指标。

1.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计量资料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为(6.2±1.4)cm,手术时间为(45.6±6.2)min,术中出血量为(52.6±8.3)m L;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5±0.9)cm,手术时间为(28.2±5.9)min,术中出血量为(30.6±7.8)m L,见表1。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均优于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

2.2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9 例出现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2.5%,研究组患者1 例出现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5%。χ2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感染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0,P<0.05),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机会,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从两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比较,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老年阑尾炎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替代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3],可予临床推广应用。

3 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若不重视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肠胃易受到细菌侵入而感染,导致阑尾炎的发生。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阑尾炎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60~69 岁的老年人在患急性阑尾后的病死率约为17%,70 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患急性阑尾炎后的病死率约为40%,但老年人若在罹患此病1 h内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其病死率仅为13.3%,大大降低了阑尾炎疾病带来的死亡威胁。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死率与老年患者机体的特殊性有很大的关系。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因机体反应较慢,无法敏锐地察觉到腹痛反应,往往会因耐受性差而导致延迟或耽误最佳手术时间,这也是老年人患阑尾炎病死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年人大多患有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胃肠道疾病及代谢性疾病。 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相混淆,增加阑尾炎的诊断难度,造成误诊漏诊。

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机体具有较低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具有较弱的抗感染能力,加之年龄因素导致患者的淋巴管和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并可能伴有包括阑尾动脉在内动脉的硬化。同时,老年患者阑尾粘膜出现纤维化病变,迅速发展的炎症变化易使患者出现阑尾穿孔、坏疽和缺血等病情恶化的情况。 因此,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腹部肌肉逐渐出现萎缩,具有较多的皮下脂肪,尤其是经过多次分娩之后得老年妇女的腹壁较为柔软松弛,导致出现不明显的肌张力,肌防御能力较为地下,腹痛症状没有年轻患者典型,甚或患者仅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上腹隐痛等非典型症状[4]。 有时患者并不在意,难以做出早期诊断。 在辅助诊断检查中,B超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老年性阑尾炎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 也可将B超检查和CT检查联合应用,可用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的穿孔率较高,出现后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应该必须及时选择时机进行阑尾切除术,但要严格掌握手术时间,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围手术期应控制患者血糖在理想范围内。 要及时处理各个脏器功能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手术时必须做到快、轻、稳、准,要切除所有病灶,但不得过分进行腹腔清理,不得做不必要的腹腔探查。 但是,当出现较为严重的腹腔污染或腹膜炎时,腹腔清洗应适当,腹腔引流应充分。 术后应按常规给予患者敏感的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这有利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老年阑尾炎患者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血压、糖尿病、肺疾病、肠道类疾病等基础疾病较多,且阑尾壁较薄,血管硬化,增加治疗难度。 患者需长时间卧床治疗,血液粘度较高,手术过程中易降低血小板反应性,降低抗凝蛋白,提高高凝状态,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 传统的阑尾手术虽然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的创伤较大、术后愈合慢,因此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治疗阑尾炎受到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关注。

目前治疗老年阑尾炎多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较,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临床优点十分显著,尤其是体型偏瘦的患者在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后疗效往往较好。 首先手术的切口相比传统手术小,切口小具有减轻了腹壁神经血管损伤,同时术后腹部瘫痕不明显的优点,而且手术过程中采取的是电刀切除,这有利于减少术中的出血情况,减少了腹腔显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腹腔私连,降低术后并发症。

该研究表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为(6.2±1.4 )cm , 手术时间为(45.6 ±6.2 )min , 术中出血量为(52.6±8.3)m L, 感染率为22.5% ;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5±0.9)cm,手术时间为(28.2±5.9)min,术中出血量为(30.6±7.8)m L,感染率为2.5%,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阑尾炎在手术切口平均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率均低于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疗效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小切口阑尾术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可替代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次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为(6.2±1.4)cm,手术时间为(45.6±6.2)min,术中出血量为(52.6±8.3)m L,感染率为22.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5±0.9)cm,手术时间为(28.2±5.9)min,术中出血量为(30.6±7.8)m L,感染率为2.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均优于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结论 小切口阑尾术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可替代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妊娠合并阑尾炎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7月诊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5±7.5)岁;患者患病病程在3 h~2.5 d。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详细的检查, 结果显示其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 尿常规及胸透等均显示正常,且其平均血糖值为7.3~ 21.5 mmol/L , 并将肠道疾病 、 内科疾病或妇科病等患者排除, 所有患者送诊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或发热等症状。

1.2方法

对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医护人员需采取先控制患者血糖情况,再对其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病情的治疗。

1.2.1术前血糖控制对患者血糖的控制 , 需根据其手术时间及病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择日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每天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情况,选取适量的胰岛素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 每天一次,同时控制其对糖量、热量的摄取(术前3 d每天的摄取量在200~250 g左右),并将其空腹血糖值控制在6.7~11.1 mmol/L,尿糖为(+~+)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对急诊需立即手术的患者,则需采取含量为0.9%的250 m L氯化钠注射液,配12 U的胰岛素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并将其滴速控制在每小时100 m L,同时每隔2 h对患者进行一次血糖、尿糖的检测,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8~10 mmol/L时,可对患者进行阑尾手术治疗。

1.2.2手术治疗手术前先将患者术中应用的手术刀和纱布等各种备品准备齐全,并在手术前2 h给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皮肤消毒,进行感染的预防。 手术时,医生需在患者中腹部临近中线右侧2 cm处,用3号和4号一次性塑柄刀进行开刀。 开刀时应逐层将患者皮肤切开露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然后医生与助手采用甲状腺拉钩将其拨开露出腹膜,再用血管钳将腹膜提起,在确定其与肠壁无粘连的情况下将其切开。 若出现脓液流出的情况时应及时将其吸出,并将纱布垫在切口周围,开始寻找阑尾,并将其切除。 对于术中出现的少量渗血情况,医生可对其进行压迫止血;对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则采用止血钳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 在手术过程中,采用拉钩进行组织剥离时,需动作轻柔、麻利,禁止反复操作造成对肌肉组织的损伤。 然后将腹直肌前鞘缝合,并用大量纱布将切口处血迹擦除。 然后用含量为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之后将切口逐层缝合。 并用手立即压迫患者切口周围(5 min),避免其皮下出现渗血的情况,并减少其积液的形成。 术后采用抗生素等抗感染类药物对患者伤口进行抗感染预防, 并在术后第2天开始, 采用红外线理疗仪对患者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照射时,需将红外线理疗仪置于患者切口上方30~50 cm处进行照射,每天1次,每次照射30 min, 并连续照射治疗7 d。 之后观察所有患者切口的愈合效率。

1.3糖尿病诊断标准

患者糖尿病的诊断应根据WHO制定的判断标准为依据,当患者空腹血糖值≥7.0 mmol/L;或其糖耐量试验2 h后血糖值≥11.1 mmol/L;或其随机检测血糖值≥ 11.1 mmol/L时,可诊断患者为糖尿病[2]。

1.4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的判断,均需按照其切口愈合的分级来进行评定,分为甲级愈合、乙级愈合和丙级愈合三种情况,甲级愈合指患者切口完全愈合,且无不良反应出现;乙级愈合指患者切口基本愈合,但切口处发生炎症性反应,出现红肿、硬结、血肿或积液等症状,并未出现化脓的情况;丙级愈合指患者切口处出现化脓的情况,并需进行切开引流等再次治疗[3](显效率等于甲级愈合的概率)。

2结果

3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经血糖控制及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呈甲级愈合的患者有28例(87.50%), 呈乙级愈合的患者有4例(12.50%),呈丙级愈合的患者有0例,显效率为87.50%。

3讨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发生紊乱而导致患者出现血糖不断升高的一种病症,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呈逐渐升高趋势[4]。 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紊乱 ,会出现高血糖特征,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不仅会增加患者并发动脉血管或微血管病变,致其发生肾、心脏、脑血管等疾病,也可导致患者皮肤小动脉组织出现缺血或缺氧的情况,从而造成糖尿病合并其他病症术后发生创口难以愈合或并发感染等现象,不仅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也影响了治疗效果。 临床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就是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合并糖尿病,因此增加了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情况。 同时糖尿病也会造成阑尾炎患者手术时麻醉药物对其机体的影响,并影响手术进程,所以,对糖尿病合并阑尾炎进行手术前应先控制患者的血糖。 术前一般选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法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 胰岛素可以良好的促进胰岛对其周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而且可提高肝糖原的储存效率,使患者在手术期间保持血糖的稳定。 患者在良好的血糖状况下手术,还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

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术前对皮肤的消毒或抗菌处理不应太早,备皮太早也会增加皮肤细菌感染的概率。 为了提高其切口术后的恢复,尽量采取剖腹探查切口进行各项阑尾切除的操作,尽量减少电刀的使用,减少其对皮肤组织的损伤,所以该文探讨中选用一次性塑柄刀,同时选择在患者中腹部临近中线右侧2 cm处开刀手术。 手术应本着视野开阔、利于切口愈合、对皮肤肌肉组织损伤性小的原则进行,从而会避免术中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切口愈合慢等情况[6]。 为了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医生需及时对切口皮下出现的积液或脓液等异物进行引流或清除,从而减少感染的概率。 由于患者是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虽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了阑尾切除术治疗,但为了提高患者切口愈合的效率,术后应对患者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通过红外线刺激,不仅可加快患者切刀局部的血液循环速率,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7], 而且可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概率、减少痉挛的发生,从而提高切口愈合的效率。 而且经该研究的探讨和分析可见,3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经良好血糖控制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显效率达87.50%,疗效显著。 因此,对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应在对其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再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便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7月诊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32例,对其采取良好的血糖控制,然后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经血糖控制及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呈甲级愈合的有28例(87.50%),呈乙级愈合的有4例(12.50%),呈丙级愈合的0例,显效率达87.50%。结论对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在对其进行良好的血糖控制的情况下,再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妊娠合并阑尾炎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并随机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岁,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糖尿病病程年;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岁,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糖尿病病程年。所选取的60例患者都出现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并且右下腹肌紧张、压痛以及跳痛等症状,在临床上符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症状,患有1型糖尿病的患者有3例,2型糖尿病患者57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获得了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同意,因此,根据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实验。

1.2 手术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处于平躺姿势,采用全身麻醉,应用腹腔镜对患者化脓性阑尾部位进行诊断,分离周围粘连以及阑尾系膜、生物夹夹闭阑尾,离断后取出阑尾,常规冲洗盆腔及右下腹,并将引流管置入其中,将切口缝合后,把所取的手术切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常规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的是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通过影像观察后,确定阑尾的具体位置,进行开腹手术。

1.3 统计方法

在该研究中,两组患者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计算出相应的P值,若P<0.05,则表明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表明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后,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血糖值、排气时间以及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得出,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的实验组在术后的血糖值(14.27±3.87)mmol/L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者的(17.19±4.32)mmol/L,与此同时,患者在手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手术后实验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为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两组患者在血糖值变化、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伴有糖尿病病症的其他疾病,在接受手术时或进行麻醉都有可能使得患者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使得患者内分泌状态的改变,导致血糖值发生了较为大的变化,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今后的治疗中都会影响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在一些研究中指出,糖尿病患者可出现慢性血管或者神经改变等一些并发症,该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与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因素有关。糖尿病患者的血管通透性较强,且不容易感染,但是患者合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时,如果不能让炎症得到行之有效的控制,会使得阑尾与周边组织粘连,从而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在该实验中,采用了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血糖值水平为(14.27±3.87)mmol/L,相比于常规手术方式治疗的血糖值水平(17.19±4.32)mmol/L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值,且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34±0.28)h,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7±0.86)h,患者在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减短,创口恢复较快,同时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手术后实验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为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很好的控制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的风险。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血糖值水平,缩短了患者创口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在临床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时,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阑尾切除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并随机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常规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的是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糖值变化、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时,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

关键词:阑尾炎,糖尿病,切除手术,治疗体会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2-42.

[2] 赵云波,刘振平.腹部手术后的血糖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588-5589.

[3] 江鸣,蔡兆辉,汤永胜,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0):1105-1107.

[4] 倪蓉,王力甚.围术期血糖控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21):3919-3921.

[5] 徐晓东,杨有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1678-1679.

上一篇:妊娠合并症下一篇:意外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