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范文

2024-04-04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范文第1篇

摘    要: 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信息化、营造积极的教学文化及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实施取决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践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网络化教学环境的营造。翻转课堂能成为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高校教学的契机,高校图书馆能够助推翻转课堂在高校成功开展。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校图书馆    教育质量

翻转课堂源起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两位化学教师2007年的教学探索——先是通过录制教学视频帮助缺课的学生补课,后来发展为“学生提前在家看视频、听讲解,腾出来的课堂时间用于知识巩固”的翻转式教学模式[1]。由于这种新的模式学生乐于接受,但受限于“录制教学视频”的现实障碍,令一些教师望而却步。2010年随着可汗学院的出现及网络进一步覆盖,大量优质教学视频的免费提供降低了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的难度,从而受到家长、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推动了翻转课堂进入全球教育工作者的视野。2011年全球教育领域MOOCs的崛起进一步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借鉴——加强“互动与反馈”和倡导“在线学习社区”——帮助学习者在参与翻转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全程沉浸感”[2],极大地提升了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其影响迅速扩展至全球,并日益受到热捧。2013年,翻转教学网研究中心发布了《翻转课堂白皮书》,分享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翻转课堂主要的研究、实验和成功经验,向全球教育界推广。

1.翻轉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的优势

1.1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实施翻转教学法的学生通过做好学习新知识所需的前期知识准备,激发对所学内容的动机、态度、兴趣等情感;教师需要汇总全体学生观看视频后的问题反馈,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设计课堂活动及学生评价方式等,以保证教学与学习者程度的适切性及评价结果对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促成等,这一流程符合美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三步骤:阐明学习必需的先决条件;研制实施的程序;评价这种策略对教师与学生产生的结果;说明翻转课堂是学生达到掌握目的极其适宜的途径及策略,实现学生的掌握学习。

其次,翻转课堂倾向于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方式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3],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将学生在线学习、课堂讨论、学习笔记及小组互助合作时的态度、呈现、逻辑思维、互助合作精神、讨论发言的质量、创造性等学习动态进行全面、深入、真实的观察和记录,全面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情景下挖掘学习动力和潜力。

翻转课堂通过掌握学习及形成性评价方式的开展,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与交流、实践与管理、科学思维、综合分析等高阶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迎接信息化时代挑战的能力。

1.2翻转课堂有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理念,要求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各个领域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现代化[4]。

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把信息技术及资源看做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习惯把教材、教学活动、共享资源等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起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适时呈现。基于信息化、数字化的翻转课堂利用网络通信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等创设“沉浸式”的信息化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个性化、信息化学习,实现教学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研发,解决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成效不显著的问题[5],显著提高教育生产力,成为未来全球教学变革的走向。

1.3翻转课堂有助于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翻转课堂的“课前传授+课上内化”教学模式促成了环境、教师、学生等多种教学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的认知活动,而成为师生创造与展现生命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课堂成为师生迸发思想火花、体验生命意义、实现自我超越的空间,摆脱以往课堂的机械重复、缺乏创新带给师生的枯燥感和工具性,提高教师的创造力和工作满意度,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人的学习节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持续和积极的互动,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课程,将学习视为积极的活动过程。

翻转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充分尊重,在引导、指导的过程中产生真正的交流与对话,进而出现质疑、探究和求真,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关系: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研究者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而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和情感上的支持者[6]。互动的课堂与师生角色的转变营造出平等互助、合作探究、和谐友爱的课堂氛围,催生出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教学文化,真正触及教育教学的本质,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昏昏欲睡、被动消极的高校课堂文化。

1.4翻转课堂有助于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兴起与进展》中曾说过,缺乏能够对学生带来个人影响教师的高等教育,就像是北极的冬天,只能产生冰封、石化、铁铸的大学,其他什么也没有。也就是说,教师队伍决定了教育质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

由于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进行翻转,即通过网络“让学生提前自主观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制的教学微视频”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腾出来的“课堂时间则被用于分组讨论、提问、实验等互动式、深入的学习活动”,教师除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独特的教学风格外,还需要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一定的信息素养、课堂组织技能、人际交流能力等,才能开展个性化、信息化教学。教师在教学相长中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样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直至走上职业生涯的巅峰。

由上可知:翻转课堂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7],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营造出了积极的教学文化,打造出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2.翻转课堂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

2.1翻转课堂理念的践行

在中国“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和习惯。翻转课堂重新建构学习过程且颠覆教师的角色任务,由教师率先打破和教育环境之间旧有的平衡而置身于一个新的不确定中。如果没有坚定的改革信念作为支撑,那么没有哪个教师愿意“多此一举”的。观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因此广大教师对翻转课堂理念的认同至关重要。

翻转课堂理念的践行要确保“课前传授中真正发生了深入的学习”及“课上内化中高效进行了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相互碰撞”[8]两个环节的有效落实,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成功“翻转”。

2.2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又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鉴别和推理完成。

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要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能根据掌握的信息知识、技能和检索工具,从各种不同信息源迅速有效地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并创造出新信息,承担起网络教学的设计、开发和研究等;能对学习过程、教学流程进行观测、监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同时,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信息敏銳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等,进而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交流及应用;能通过人机交互环境,应用研究式、协作式、发现式等学习方法攻克学习难点。

2.3网络化教学环境的营造

由于翻转课堂包括“课前的在线学习”和“课堂的面对面学习”两部分,跨越同步与异步、虚拟在线与实时交流[9],被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视为一种“混合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认真做好课前任务设计,制作出相应的交互式教学微视频及反馈练习,学生课前观看学习。由于这些视频可以重复播出,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学习步调自主开展新知识学习,并通过在线提问、讨论及练习反馈等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支持,从而创建协作式学习环境。

可以看出,师生双方都需要通过数字化终端访问学习支持系统,而学习支持系统都运行在网络环境下,为此家校双方必须购置数字化终端设备,才能方便师生便捷地访问学习支持系统,存取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实时进行在线学习等。

3.翻转课堂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3.1翻转课堂能成为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高校教学的契机

要根本消除高校图书馆边缘化走势,教育一方需要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一个契机。同时,一旦机会出现,图书馆一方必须能够发挥技术与人才优势,抓住契机,形成合力。好比列车带动车厢是通过连接件牵引的,“连接件”的两头——教育需求与图书馆,就像两只手,要在“连接件”这一结合点上互相紧握,才能传递牵引力。

传统教学模式要求固定的教学内容在固定的教学时间与固定的教学空间内给予固定的群体,形成知识的硬性输出与输入及教学的封闭式管理。教学的“围城”使得“墙”内的师生囿于困局,而“墙”外图书馆的服务与资源很难融入。翻转课堂将“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两个环节发生翻转,打破“围墙”、开放课堂、活跃师生,让图书馆的服务与资源走进教学,真正解放教育生产力。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促使高校师生对图书馆权威的网络平台、专业的人才技术和海量信息资源的“浸泡式”利用,从而为高校图书馆带来广大读者和用户。翻转课堂正是高校图书馆去边缘化的一个适宜的结合点,一头连着高等教育,一头连着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通过迎合翻转课堂的现实需求实现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3.2高校图书馆为翻转课堂进入教育实践提供保障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育者观念守旧、综合素质不够完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评价标准欠缺等问题,仍然成为翻转课堂实施的瓶颈,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研究机构助推高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任务,以跟上全球教学变革的步伐。

在我国,随着高校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网络化教学环境的营造,通过参与图书馆信息素养课程,学生的信息素养稳步提高,同时,迫于就业压力渴望改变学习模式以提高个人能力素质;高校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压力下,为提高教育水平和改进教学手段,一直致力于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因此,翻转课堂在高校的实施条件业已成熟,是众望所归。

高校图书馆应顺势而为,组建专业的研究机构,通过多种方式为翻转课堂提供研究支持、服务和示范,引领翻转课堂的全面探索、试验和研究,拿出更多的成绩和案例,以鼓舞高校教改士气,促进翻转课堂的大范围开展[10]。

参考文献:

[1]何世忠,张渝江.再谈“可汗学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24-26.

[2][5][6]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6.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203/t20120313_133322.html,2012.03.13.

[7]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2010-07-29.

[8]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

[9]黄静.基于学生互评的翻转课堂构建——以南通大学文献检索课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13-18.

[10]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9.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范文第2篇

一、创业创新教育

创新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 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最终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将创新的思想或成果反过来服务于社会大众, 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服务, 就是创业。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及相关课程。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创新, 结果在创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业是大学生最终的学习目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社会国家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高素质的人才, 促进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 大学课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把学生放在主导位置, 大力开拓他们的特性, 激励学生发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不断增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实现学有所用, 促进未来多维度的创业就业。总而言之,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课堂是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符合新世纪的教育培养理念, 现今正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 从教师到学生都应与时俱进, 增强创新意识, 学习创新创业理念,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促进社会的发展是各高校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与工作有着重要影响, 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满足现今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在第一学期学习基础知识, 第二学期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了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基础教师团队一直进行教学改革, 与时俱进, 从实验教学到理论教学, 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 为实现学生将计算思维能力融入学习和生活, 促进创新创业, 高校教师默默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挑战。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从课堂走向课外, 实现了课程深度和宽度的拓展, 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为未来的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

为了不断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培养计算机创新实践人才, 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及大学生将来的就业,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就教学中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 翻转教学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将学习的中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 实现课堂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改变传统教学中,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翻转课堂由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 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 课下解决,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 通过多种方式与老师同学沟通, 真正成为教学的主角。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进行的是教材更新, 由原来的理论陈述为主的教材, 更新为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其次在理论授课过程中, 学生为主导, 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知识点后, 由学生自由发挥, 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 和老师同学一起分析问题, 完成教学任务。最后翻转课堂在实验课中得到了充分利用, 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积极主动实践操作, 并在基本任务要求基础之上, 通过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进一步美化了实验任务。学习兴趣浓厚, 实践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为了适应牡丹江师范学院全院三千多学生共同学习的目的, 我们建设开发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实验平台, 平台上包含《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全部内容。教学随时随地, 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无论何时学生都是自己学习的主导。通过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 课程特点实践性。本课程教学过程中,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 讨论式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授课过程中, 教师以案例为导向, 进行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中来, 积极思考、讨论,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2) 任务驱动教学, 大学计算机实验课中, 实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教师布置实验任务, 学生有目的的完成实验教学内容, 积极努力完成实验任务, 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有教师引导在任务基础上创造发挥。 (3) 案例教学, 每堂课布置1-2个基于理论知识的案例,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理论知识, 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动手能力增强, 学生真正融入课堂, 动脑思考, 动手操作, 思维方式慢慢改变, 创新能力增强。 (4) 教育心理学的社会助长现象融入课堂, 鼓励心有余力的学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在实际授课中, 同学们通过案例激发创新思维, 在案例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成度的创新, 促进了未来的创业。

(三) 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目前, 虽然计算机技能相关课程普及到中小学, 但因为升学压力, 新入学的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水平不尽相同。根据学生专业特点, 分为三个教学层次:理科、文科、艺体。理科指的是生物、化学、物理、数学专业的学生, 理科生具有理性思维, 动手操作能力强的特点, 计算机语言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 讲授过程中注重逻辑思维及计算思维的培养, 操作过程中学生总会有一些新思路、新想法。文科包含文学、英语、历史、政治、教育、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 文科生偏感性思维, 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实际授课中, 首先增加实验课学时, 然后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进而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艺体生主要是美术、音乐、体育专业学生, 因为专业特点, 学生不重视文化课, 基础相对较差,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 授课计划制定降低难度, 加强实验课指导, 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内容。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要求高, 因此各专业均增加实验学时,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 学生都能完美的完成实验课布置的操作任务, 个别动手能力稍差的学生,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愉快的完成。学生对自己上交的作业特别有成就感, 并能进行作业基础之上的创造,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 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四)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充分利用交互式信息平台做为教学补充, 基于本门课程实用性要求极强的特点, 让学生真正熟练地掌握所学软件的操作技能, 是本门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然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为了把大学计算机课程实现时间及空间的延伸, 充分利用现有交互式信息平台做为实践教学的补充: (1) 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实验平台; (2)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3) 电子邮件及微信。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课程教学模式以传统教学授课方式为主, 网络课件、网上资源作为补充,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实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延伸, 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 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教学模式改革之后,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现有知识内容的扩展, 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问题, 例如, “如何利用PPT动画效果实现翻书特效、EXCEL中如何实现复杂计算”, 创新意识及创新素养能力的提高, 促进授课教师不断扩充新知识, 学习新技能, 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五、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养都有所提高, 最终促进了学生未来的创业, 满足了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适应了现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期待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真正实现起步于大学, 实践于社会, 受益于国家。

【相关链接】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 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 而是要面向全社会, 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 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国内动态

2012年8月1日, 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的通知。文件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 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 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1]

随着"创业基础"课纳入本科必修, 创新创业教育再一次成为教育研究的关注点。随后, 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示范项目CDEP平台开通创新创业系统, 也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大力开展是与世界接轨。

折叠编辑本段课程设置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 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 面向全体学生, 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的普及课程;第二层次, 面向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 旨在提高其基本知识、技巧、技能的专门的系列专业课程;第三层次, 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的各类实践活动课程, 要以项目、活动为引导,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创业过程的指导。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互为支撑, 内容体系为课程提供课程内容的支撑, 课程体系为内容体系提供内容实现形式的支撑, 两者共同作用, 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摘要:现今, 全国各高校将“普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之一, 纷纷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及相关课程。然而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应将其融入大学课堂。本文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授课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促进学生未来的创业, 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适应现今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 :71-72.

[2] 宋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 (5) :3340-3341,

[3] 周虹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探索, 2014 (3) :39-40,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范文第3篇

【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具有可行性。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资建设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促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推动下,各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有利于整体提升大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更能缓解就业压力。但纵观全国高校开展的“双创”教育现状,多停留在理论灌输以及具体就业政策的宣讲层面,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更是缺乏。因此,有必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模式,将“双创”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多数高校仅把“双创”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组成部分,缺乏独立课程体系的意识,因此,在师资安排上,基本上是由就业指导课老师或辅导员兼任“双创”课程,没有专职师资;在课程内容上,仅灌输“双创”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就业创业政策,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在授课形式上,多采用大班授课,甚至有些高校仅仅做几场“双创”讲座。总结起来,这一局面基本上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层面不重视造成,而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体系,可以探索将“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提升学

校、教师、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从而推动“双创”教育的发展。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多年以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以教授理论为主,实践教育为辅的模式,这一长期坚持的模式越来越让学生觉得乏味,影响了学习动力。而“双创”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立在实践或者案例基础之上的,如果将思想政治课相关理论有机地融入到“双创”以及大学就业实践和案例中,使学生通过“看得着、能感知”的这种有机会自身经历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更能增加相关理论的可信度。从这个角度讲,推动“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可行性

1、理论层面上具有可行性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偏重于思想教育,创新创业重在使学生增强“双创”意识,同时,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重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在教育目的上基本是统一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本身就涵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内容,这和“双创”课程教育内容是吻合的,只是教育形式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总之,理论上,“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通的,都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物质观等观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保障。

2、实践层面上具有可行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经济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其课程体系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牢牢建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就业实践基础之上,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立足于社会发展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基础上的,可分为意识形态教育、能力教育、世界观教育、社会实

践教育等。所以,二者都必须立足于实践层面来开展,都必须在教育体系中贯穿实践环节,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部门,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高校中由立的教学单位负责,模式日趋完善,因此在实践中将二者合而为一,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所有高校面向所有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要求,目前情况,一方面不可能依据每一个学生的特色设置创新创业个性化课程,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短时间内形成独立的教育教学部门和体系也不现实,因此,最有效最现实的办法是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双创”内容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推动相关师资以及教育方法融合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目标。

1、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根据实际,将创新创业内容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是目前比较可行且有效的办法。比如,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分别纳入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形势与政策》课,内容都是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紧密结合的,国家创新创业和就业政策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因此该课程完全可以承担部分“双创”授课任务。再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时代精神以及职业道德部分,本身就是“双创”课程内容,还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思想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也都和“双创”内容息息相关,通过这种融合,不仅消化了“双创”课程内容,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2、在师资上实现二者融合

师资是教育的基础,很长时间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配备都存在不足的境况,尤其是非重点高校,师资严重缺乏。大多非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基本上是由行政人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专职比例也很低,此情况下,推动创新创业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机融合实属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办法。一方面,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在原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中,选择学历、职称、专业等方面符合国家要求的部分师资,实施培训,使之能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这样,不但有利于“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也有利于整体提升师资建设水平。

3、在教育方法上实现二者融合

长期以来,各高校招生和就业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往往成为就业指导课的附属,且多数由就业部门承担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导致偏离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使学生无法真正实现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同时从大教育观来看,也无法真正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恰好能弥补这种缺陷,其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因此,通过教学方法上的融合,对二者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是有益的。首先,通过融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了竞争力,就业率也就得以提升。其次,通过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不是单一的理论说教,是和自己的就业创业以及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的课程,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余展洪.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整体设计改革刍议[J].高教学刊,2015(13). [2]周志鹏.“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作者简介】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范文第4篇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6年,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2004年起, 还坚持把创业教育“启蒙”纳入入学教育, 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本科创业教育始于1998年, 十余年来受世界范围内创业教育影响, 我国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学校的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总体来说, 我国创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 学科基础薄弱, 没有专门的创业相关专业, 没有形成系统、稳定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缺乏有创业经验和创业实践的师资队伍。创业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 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2.1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

创业教育最早兴起于美国。1947年, 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开设了《新创业企业管理》课程, 有188名MBA学生参加了学习, 后来, 该课程被众多的创业学者认为是美国高校的第一门创业学课程。1968年, 百森商学院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学方向, 学生开始有机会系统的接受创业课程。1979年, 大卫·伯奇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工作产生过程》, 推翻大型企业是经济支柱及新就业机会主要创造者的传统论断, 揭示了创业对创造工作机会, 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 创业教育向大众化和尖端化两个方向发展, 几乎所有参加美国大学排名的大学都已开设了创业课程, 并且创业教育开始培养创业学方面的工商管理博士, 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到2005年为止, 美国共有1600多个学院开设了2200门关于创业课程。

目前, 美国高校已设立本科和研究生创业管理专业、创业活动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等, 并为创业者提供短期创业培训。创业活动中心还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渠道, 成立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资质评估机构等, 形成了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系统。同时高校还加强与基金会、创业协会的联合, 建立了创新教育联盟并设定了创业教育的标准。

2.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本科创业教育始于1998年, 清华大学在国内管理学院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自1999年始, 团中央每年组织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以此引导和促进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 与20世纪90年代初创业教育刚刚在我国出现相比, 虽然目前许多高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 如创业竞赛、创业课程开设、创业实践等, 但总体来说, 我国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创业氛围, 没有专门的创业相关专业, 没有形成系统、稳定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缺乏有创业经验和创业实践的师资队伍等, 创业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落后于美国、英国。

3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带来的启示

3.1 形成全社会的创业氛围

高校创业教育是涉及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的一项系统工程, 有效的创业教育需要不同机构协同联动。 (1) 有效的政府推动。目前, 我国创业教育主要由政府推动。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作用, 通过制定创业政策、税收政策、提供创业基金和场地等形式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 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发挥社会的后盾作用。社会中的校友资源、家庭资源、各种基金会和公益团体都有可能为创业教育提供支持。同时, 社会中的风险投资商、天使投资商更是创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3) 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除创业知识外, 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才能获得, 企业可以为创业项目提供实习机会, 促进产学合作以及科技创新向创业的转化。同时, 来自企业拥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者是高校创业导师、创业计划大赛评委和创业论坛客座教授的不二人选。

3.2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培养

理想的创业教育要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目前, 我国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事企业管理和战略管理教学的经济类教师, 另一类是辅导员和从事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从总体上看, 我国高校合格的专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都极为紧缺。因此, 高校首先应组织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参加创业模拟活动, 以获得创业的体验;其次, 对教师进行专门化训练, 使之学习和掌握有关教学知识;再次, 通过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和研讨会来培养师资;最后, 邀请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企业家担任创业教育课程。

3.3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没有完成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做支撑, 缺少可操作性。因而, 应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庆和高校实际的创业教育体系, 开发出一系列实用、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 这样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才有章可循, 具有可操作性。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 应积极借鉴国外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 围绕创业过程的具体环节而展开, 全面开展面向全校学生的必修和选修的创业教育课程, 在传统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 把创业社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商务知识、法律知识、公关和交往等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 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

3.4 构建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 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是服务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服务于大学生现实创业需求的重要体现。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社会资源, 根据学生创业项目的需要和特点联系孵化小企业的大、中企业, 让有创业计划和能力的学生和大、中企业联手创办小企业。学校本身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创办一些实体, 为学生提供实战演练场所。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 以营造创业氛围。

摘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当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美国,高校,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费黎艳.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海商学院学报, 2007 (6) :93~94.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范文第5篇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及个性化开创性人才为主要途径的人才教育模式,该模式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及??践性。本文分别对国外、国内、区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现状作了分析,以期通过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为辅助,以塑造学生全面素质为要点,利用创新创业教育五平台,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关键词:信息化 西藏高校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一、国外、国内、区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及个性化开创性人才为主要途径的人才教育模式,该模式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及实践性。

国外高校中美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其中,斯坦福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哈佛大学注重经验教育。美国创业体系分为两种模式:聚焦模式,该模式是指学生经过严格筛选,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高度系统化及专业化的特征;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该模式指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创业活动及创业课程,以不同知识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模式有:以商学院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大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国内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清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在20世纪90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改革。为了推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了创业教育的试点,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通过开设相应课程,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提供创业基金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及咨询服务。而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相继采用了创新学分的形式,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在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方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养模式主要有:(1)提倡“双课堂”相结合。双课堂是指将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开展创业教育,该模式更加注重对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模式。该模式将创业视为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及个人能力的良好途径。

西藏区内大致如下:(1)从知网上搜索获知,关于信息化背景下培养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的文章很少,相关文章仅有2篇;(2)西藏区内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非常重视,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先后入选“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第二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对推动我区信息化背景下培养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是势在必行。

二、研究对策

1.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和兴趣,优化课程体系,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营造宽松环境,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创业教育网站、QQ群、APP等新媒体手段做好宣传引导,隔年举办“放飞梦想,创响校园”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促进创业成果、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加快技术企业的孵化与培育。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创新创业建设成果,介绍创业成功团队事迹和经验;定期开展创业之星评选,积极宣传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和事迹。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应该是面向学生全体的教育;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等必须通过特定课程的学习而获得。

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引进网络课程资源。将翻转课题、问题导向、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程群创新教学中,探索基于微课的信息化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

2.建立创新创业五轮驱动平台

五轮驱动是指开放实验室、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组建学生创新创业社团、搭建藏大微青年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五轮驱动,处处创新。学校制订了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大部分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学生通过导师的指导在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创意活动。

3.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在高校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往往具有很好的创意,但在具体创意的打磨、具体化、与现实接轨等环节不能很好的衔接,而指导教师在这些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组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聘请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以高校实战实训能力提升项目为契机,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还可以派遣一些参与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或鼓励教师到创新创业一线。

4.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高等学校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通过学生科技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学校的实习实践教学,针对国家级、省级学生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积极组织开展校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并有意识地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突出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工程实用性,在为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选拔优秀队员、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造就一支学生科技创新骨干队伍,带动一大批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

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通过成立各种创新创业性质的社团,举办各种讲座,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基本思路,知道创业的基本过程。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良好氛围。在培养过程中,要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发现、培养一批骨干分子,发挥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斯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8-309.

[2]卜德龙.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科技展望,2014(21):118.

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范文第6篇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 培养一支数量、质量都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从特殊教育发展历史来看, 世界上特殊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都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培养。“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为特殊教育机构培养数量和质量上符合需要的具备障碍儿童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个体全面发展的, 能胜任障碍儿童工作的教育专门人才”[1]。所以高校特教专业的培养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特殊教育发展的质量。

世纪之交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过渡, 过去以中等师范为主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转为以高等教育层次为主。现在我国已经有多所高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 成为培养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主要阵地。但是纵观我国高校特教专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招生就业不理想等, 其中高校特教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最为普遍,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特教专业的质量。

1 我国高校特教专业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特教专业在培养目标变化后课程设置目标显得模糊不清

20世纪末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主要以中专层次为主, 中等特殊师范分专业定向培养特教师资, 重技能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很快上手, 但是后继发展的潜力由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欠缺和专业过窄而狭小。随着师范教育格局的变化, 原来担负着向中等特殊师范培养师资的高校特教专业将面向特殊学校直接培养教师, 所以沿用原有的课程体系就显得目标模糊了。“只学了综合性教育、心理理论, 而没有受过数学、语文等学科专业训练的特教专业的学生难以胜任特殊学校的教学工作。过去分到特殊学校的特教专业的毕业生教小学课程还马马虎虎, 教中学的课程就不能胜任, 无法与所教课程和所学专业对口的大专生、大学生相比。所以通过实践的比较, 这些年特殊学校 (尤其是聋校) 已经表现出更愿意挑选数学、中文、计算机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缺乏教学科课程知识与技能的特教专业学生已不像原来那样被看好”[2]。

1.2 课程内容陈旧, 彼此孤立缺乏整体优化造成浪费

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的特殊教育新理论, 但各高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却显得有些滞后, 不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补充。据笔者对高校特教专业在校学生和特殊学校在岗教师进行调查, 有32.2%的特教专业学生认为知识陈旧所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25.3%特殊学校教师认为在高校学习的很多学科和知识在实际中作用不大。这就意味着学生正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和精力学着已过时的知识, 一旦走入社会学生还得大量的时间学习和精力重新学习, 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 课程内容的选择简单罗列、单科重复、忽视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更忽视相关专业和相关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禁锢了学生思维。

1.3 课程结构比例不够平衡合理

表现在必修课比重偏大, 选修课比重偏小“绝大部分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中, 90%是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极小, 而且选修的课程门类极少”选修课的满足学生个性需要发展学生潜能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教学流于形式。理论课偏多, 实践课偏少, 见、实习时间过短, 一般为2~3个月, 不足总学习时间的1/10。实习也是集中在毕业前进行, 学生已经学完了所有理论知识, 不能与单科课程很好地配合, 从而失去了实习的时效性;而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见实习时间约占整个学习时间的1/3左右。“英国的实习成绩占到了总成绩的20%”[3]。所以事实是学生掌握了一大堆相互独立的理论, 可这些杂乱无章的理论怎么指导在实践灵活应用却不知道?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要花很多时间再去摸索、探讨。从“新手”到“专家”的蜕变过程显得冗长。特教课程偏多, 学科课程偏少, 很多高校凡是和特教有关的课程都开设, 但是却没有针对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课程, 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力不从心, 影响特殊学校的教学质量。

1.4 课程工具性过强, 忽略了特殊师范生个人的发展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更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个人, 现有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重视师范生作为“教师”的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作为“个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表现在, 人文课程比例小, 有的学校甚至是极小, 通识课程以政治、英语、计算机等工具性内容居多, 而哲学、文化、艺术、科学等内容极少, 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培养显得急功近利。个性化课程不多甚至没有, 学生缺乏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部驱动力。科研能力的培养基本还是空白, 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受到重视, 很难成为“专家”, 学生后继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变得狭小, 失去了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学校更象工厂一样成批的生产着未来的教师, 学生对将要面对的特教工作似乎底气不足。特教师资培养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好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针对上述问题, 为提高高校特教专业质量有力的推进国家特殊教育发展重建合理的高校特教专业课程迫在眉睫。

2 重建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理念

重新确立高校特教专业新时代背景下的培养目标, 目标是课程设置的起点和归属。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首先是合格公民, 他应具有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兴趣广泛、个性张扬、知识广博、有独立思维能力和习惯。其次培养的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他应具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实践技能、精深的专业知识、继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最后培养的是合格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他应具有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牢固的专业思想、无限的爱心、与特殊学生及家长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特殊教育教学技能技巧、诊断、康复指导和科研能力。基础宽广、专业出色, 素质高、能力强、适应面广。

2.1 体现一专多能

在高校特教专业的课设置上仍然要重视基本理论, 但是要把基础理论系统化,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帮助学生掌握精深的特教基本理论。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 注重跨学科课程。重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突出特教课程的综合性和特教教育训练的综合性,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一定的特教专业专长、学科课程专长。一个人不可能在4年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特教所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要保持“一专”, 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或现实的需要选择一个或两个特教专业为自己的方向系统的学习, 但是事实上一个特教工作者也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专”之外的其他特殊儿童, 所以训练“多能”也是必须的, 课程设置要选择特教的最基本的元理论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的实现迁移, 迈向“多能”。在越来越强调基础特殊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今天, 特殊教育工作者掌握一到两门学科知识及相应教学技能也是必须的, 特教专业课程设置要为此负起责任, 开设学科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这样在未来的岗位上他们能胜任中小学某特殊教育专业方向的某学科教学, 增强职业竞争力。

2.2 系统化结构化的课程设置

不随意的开设课程, 合理设置每一门课程, 周密地设计整个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以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全面统整课程设置, 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其中注重将通识性课程理念运用于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 且加强通识性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理论课程的联系, 注意所开设课程的层次性和时间性。同一时期开设的课程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协调性, 不同时期开设的课程要有连贯性。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要注意搭配和协调, 以理论促进实践以实践加强理论。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努力做到精简、结构、系统、有序。

2.3 加强实践环节

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 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 使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一些特殊学校的老师所说, 每次培训专家所讲的理论他们都知道, 就是不会用, 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专家们能告诉他们一个具体的方法, 使他们用这个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这足以说明这种教育上的临床见、实习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注重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有效性之间的平衡, 重视研究讨论、教学观摩、说课、见习、实习等一系列的实践环节, 见习实习时间分散到各个学期,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呈螺旋式上升, 见习实习的内容要和整个课程体系相协调, 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还要有意识的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渗透到实践的每一个环节, 在整个实践环节贯穿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实践活动不能流于形式, 注重实效性和创新性, 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运用于特殊教育专业的实践活动。

2.4 注重科研能力培养

事实上, 高校特教专业的学生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上, 不仅仅是一名教师, 还应该是特殊教育的一名专家。特殊教育较之普通教育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工作者遇到的和需要解决问题更为特殊, 而每一个特殊问题不可能都依靠专家来帮助解决, 如果他们不具备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是很难提高工作质量的。因此, 高校特教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把科研的基本理论、方法论和教育教学实践相配合作出实效。

2.5 课程设置全面贯彻全面发展的理念

如前面目标表述中提到的,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不但要培养合格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更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在课程设置上要保持与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保持一致, 设置丰富多元的通识课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素质, 而不是专业之外一问三不知的片面发展, 设置个性化的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 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 这也是全面发展的更高境界, 让学生真正的爱上特殊教育专业、发自内心的愿意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从上述高校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新理念出发, 使高校特教专业课程更加合理化进而提高基础特殊教育质量, 进一步为真正的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础!

摘要: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是培养基础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母机”, 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国家特殊教育的质量, 现行高校特教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很多问题。高校特教专业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实的需要, 新世纪应该重建高校特教专业课程设置理念。

关键词:高校特教专业,课程设置,重建,理念

参考文献

[1] 赵宵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比较研究[D].学位论文, 2008.

[2] 王雁, 顾定倩, 陈亚秋.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 2004, 7.

[3] 杨明全.英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 2000, 1.

上一篇:公文处理实施办法范文下一篇: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