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范文

2023-09-19

流动儿童范文第1篇

一、社会学习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

由于中国城乡文化差异较大, 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从此种意义上来说, 也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首先, 对于文化适应有明确的理论框架, 即压力应对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压力应对理论认为文化适应是心理层面的适应, 社会学习理论则属于社会层面的适应, 只有在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都适应良好, 才算是实现了文化适应。因此在制定服务方案时, 应同时注重流动儿童心理层面的适应和社会生活层面的适应, 这也是判定流动儿童是否真正适应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开展小组工作时, 儿童在小组中观察、模仿、学习他人, 以此来修正自己的行为。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作为引导者, 使小组成员按照良性发展的轨道修正自己。当某一小组成员表现突出时, 社工可以记忆适当鼓励, 之后其他个体也会纠正自己的行为以获得表扬;当某一小组成员行为错误而受到批评后, 其他个体成员也会进行借鉴, 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最先由英国学者阿瑟·乔治·斯坦利提出, 他主张,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 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最初就是源自于这样的生态系统理论, 强调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 并对人类社会行为产生重大作用。在社会生态系统当中, 流动儿童也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 与系统中的其它部分会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这种影响和作用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 因此应当把握好流动儿童与社会系统各部分的积极作用, 克服消极影响, 才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 一般来说, 社会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微观、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个人系统, 包括影响个人心理、生理和社会小系统属于微观系统;对个体可以产生影响的小系统, 包括家庭、机构、小组、社区, 都属于中观系统。对于城市的流动儿童来说, 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否树立一个良好的自我认识,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与社会群体进行交往时能否适应, 其中包括, 与同龄儿童的交往和本地社区邻里之间的交往。所以在社工介入时, 应把儿童放置所处社会环境的整体生态系统当中, 关注儿童的多方面需要。

三、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类,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流动儿童的生理需要应有家庭承担, 即儿童基本生活需要;安全需要表现为流动儿童在新的环境里处于一种安全状态, 这种安全状态包括生理安全也包括心理安全即消除恐慌、不适应等, 要使流动儿童在新的环境中获得安全需要的满足, 家庭是其最根本的支撑, 也是其最强大的精神支柱。其次对于所在地区的居住环境的熟悉度是安全感的一大来源, 这也是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适应的第一步;除了感受到安全之外, 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 培养归属感对于年幼的流动儿童也非常重要, 对于归属感的获得除了熟悉环境外, 父母和同辈群体的关爱也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促进流动儿童快速适应城市生活和学习;而在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 要求儿童能够建立自信心, 破除外界的偏见,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社工则需要在实现人生价值上给予儿童一些方向指导。总体而言, 在社工介入的过程中, 可以从流动儿童这五方面的需求出发, 关注儿童的需要层次, 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上三个理论与社工介入流动儿童进行了有机结合, 体现了社工介入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 为日后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摘要:“流动儿童”作为我国被关注的新儿童群体, 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 本文从社工介入的角度出发, 进行了“流动儿童”介入问题的理论研究, 分别为社会学习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工介入理论

参考文献

流动儿童范文第2篇

一、农村流动儿童及家庭教育概述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教育, 对流动儿童身心发展及融入城市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很对, 也已经取得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成果, 但涉及其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还较少。而一直以来学术界目前对这一群体的界定并还没有唯一标准。本文中对农村流动儿童的界定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流动儿童与流动人口一样, 具有流动性, 在地域上尤其指从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流出到其他省份或者市级城市地区;第二, 在流动过程中, 其户籍依旧保留在原出生地, 并不随地域迁移而改变;第三, 流动儿童跟随在城市务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生活长达半年以上;第四, 在年龄划分上普遍界定为18周岁以下的儿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家中其他年长者有目的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在培养儿童智力及道德品行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二、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流动儿童随进城务工的父母迁居至城市一起生活, 由于特殊的生活背景和陌生的城市环境, 使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及个性化、社会化的顺利完成。

(一) 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家庭教育是流动儿童所受众多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成分。造成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不被重视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 农村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来自于较为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 本身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 所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甚至于其中有些父母根本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较好的教育, 于是寄期望于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的命运, 而忽视或减少了自身对孩子教育上的职责。第二, 大多农村流动儿童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危险性高、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等特点, 他们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 而能给孩子给予教育的机会和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甚至根本无暇顾及到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

(二) 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方式简单

农村流动儿童的父母自幼生活在农村, 由于自身思想局限性, 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大多源于上一辈的经验, 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不妥之处。在对孩子的管教上也缺乏耐心, 甚至还会对孩子采用暴力的管教方式。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长片面的认为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 而孩子接受教育也只是为了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轻松体面的好工作, 忽视了其身心个性的健康成长和道德品行的培养。若孩子在生活或学业上犯有错误, 也不会悉心教导, 更多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父母教育理念的功利化和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 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心理素质的发展和社会化。

三、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 改善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是儿童首先需要接受的教育, 也是儿童进行社会化的第一步,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流动儿童顺利社会化的基础。改善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必要条件。一方面, 政府及社区应及时了解并给予生活较为困难的流动人口家庭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切实提高农村流动儿童家庭生活水平, 使他们对城市生活逐渐产生归属感与幸福感。另一方面, 完善城市农民工的工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确保其就业、薪资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权利, 以转变农村流动儿童的父母由于长期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状况, 使得亲子之间获得必要的沟通交流与情感互动, 了解其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心理状况, 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对儿童给予适合他们的家庭教育。

(二) 提高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

营造健康、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改善亲子互动交流模式有助于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与水平。首先, 在各社区中建立流动人口家长交流学习中心, 定期开展关于家庭教育主题的不同活动, 让农村流动儿童父母汇集到一个小组中, 相互交流对子女教育的经验和方法, 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出现的问题, 改善亲子之间交流互动模式, 获取和学习正确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再者, 社会及社区需广泛加强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 并大量开展相关活动, 让流动儿童家长意识到作为孩子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自身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并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上来, 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及个性化全面发展。

(三) 建立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双向联系

与农村流动儿童最为密切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 它们都在不断地影响着农村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因而, 建立“家校双向联系”的教育网络体系, 使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局面, 有助于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通过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高效的结合起来的方式, 为农村流动儿童成长提供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不仅可以让农村流动儿童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正式化教育, 也能够在学校以外的家庭中接受到必要的社会化教育, 以共同促进农村流动儿童学业、心理、道德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人口流动的增长趋势仍然是不可阻挡的主流方向,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也必会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探讨的课题。社会研究人员及教育者应积极思考、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更好地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

摘要:流动儿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 其家庭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及身心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简要分析了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措施, 希望能对改善流动儿童群体家庭教育问题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 莫文静, 张大均, 潘彦谷, 刘广增.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8, 40 (01) :57-63.

流动儿童范文第3篇

社会学干预早在1970年, 西方著名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在构建“行动社会学”过程中创造、发展的独家方法。该方法如今被国内很多学者应用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中, 这两方面也存在较高的补充性和契合性, 具体体现为:社会学干预方法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方向都以认同为核心;社会学干预方法本质及实施过程能有效弥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中出现的行动困境;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问题核心与社会学干预方法技术精华相契合;社会学干预方法在于重构社会关系、重建互动场景, 相关研究者从中获得具体的行动能力。

二、A区流动儿童现状分析

近几年, 天津市在“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大力推行和鼓舞下, 各县各区都开始加速推进城乡结构改革,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大背景下, 天津市的中小型企业飞速发展, 从而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动者进城打工, 尤其是A区这类相对偏远的城区, 因物价、房价偏低, 因此吸引了很多农村流动人口, 导致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天津市A区的流动儿童与我国其他省市流动儿童情况大体相同, 都是因为自身户籍限制、文化差异、经济困难, 再加上城乡差别的社会现状等因素, 使他们进入城市后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流动儿童自然也不例外。

三、A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社会学干预过程

(一) 构建社区干预群体

A区各个社区的居委会可以通过建设10名左右8~9岁儿童所组成的干预小组作为参与者, 并组织小组成员定期、定点进行讨论、分享社会融入经验, 使小组成员在每次分享经验中能互相学习、探索自己身份、感知社会关系, 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 具体内容和过程如下:

1. 讨论、建立干预小组行动体系

A区各个社区群体干预小组的所有成员通过商量共同构建干预小组行为体系, 制定小组行为规范, 从而为之后的干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以干预小组行为规范为起点, 居委会组织、引导小组成员在社会公共场所、社区集体等规范自身行为, 进而促进对城市生活、社区生活规范化的思考。

2. 认识自我

社区居委会可以组织小组中流动儿童进行社区服务活动, 例如捡落叶、捡垃圾、服务老人、擦拭公共器材等, 引导流动儿童通过服务他人感受到自身在社区存在的价值;鼓励流动儿童在小组内分享自豪的事, 互相表达自身的兴趣和长处;向父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等介绍小组内成员, 与成员之间和谐相处, 认知自我并认识他人长处。以上主题的社会干预实践, 主要是为了促进社区内流动儿童与人交往、与人沟通的自信心, 培养外向性格, 并在小组内重新审视、认知自己, 从而改变不自信的生活态度。

3. 重新审视并认识自己的社区和所在城市

身份模糊是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大的问题, 这对流动儿童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态度都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社区干预群体通过带领干预小组重新审视并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及城市环境, 认识城市地图, 了解城市样貌, 使其有机会重新思考自己所处的位置, 理解各个社区间、各个群体间的差异性, 从而确立身份地位。社区居委会带领流动儿童小组历时半年的社会学干预实践, 一定能在小组内每个成员身上看到其行动及认知变化。一方面, 小组内流动成员在不断了解城市、社会差异性的同时, 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 从中挖掘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使其增加城市融入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 A区社区流动儿童干预小组在参加社会学干预活动中, 能有效锻炼群体生活能力, 掌握基本技能, 并在群体探索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以上这些行动和能力的建设, 势必会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 家庭方面的社会学干预活动

流动儿童父母的自身品格、教育理念、社会态度以及适应行为等都会影响到期社会融入情况。例如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新文化、同时有保有本土文化品质的父母, 会更有利于子女的城市融入, 反之, 则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 在进行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社会学干预过程中, 还应注重家庭方面的干预。基于上述情况,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父母可以用过增强自身工作能力, 提升家庭经济水平

对于没有保障或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家长而言, 可以选择参加一些职业培训, 增强自身专业技能, 从而提高社会竞争力, 为的是谋求更好的职业, 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2. 提高流动儿童自身文化素养

父母应多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购买一些有利于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书籍, 与儿童进行互动阅读, 与孩子共同分享各自经验, 缩短两者之间代沟, 既有利于孩子正常人生观的建立, 父母也能在其中得到成长。

3. 增强情感支持, 提高儿童自信心

在家庭生活中, 农村父母应打破旧式家庭关系, 采取开放式、民主式的教育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孩子鼓励, 挖掘孩子自身长处并重点培养。在对待孩子错误时, 摒弃打骂教育模式, 合理看待儿童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渐渐引导儿童摆正生活态度, 从而培养其自信心。

4. 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 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除了要关注儿童的学习情况外, 家长还应多多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应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例如一起出去郊游、一起参加少年宫活动等, 加强对儿童的关注度, 引导儿童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这种情况下, 流通儿童在社会融入时才会有自信、有想法、有态度。

(三) 社会层面的社会学干预

1. 利用政府职能, 完善社会教育体系

国家要想健康、稳步发展, 就要充分利用政府职能, 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合理、平等的生活、学习环境。例如, 在户籍政策上, 参考国外先进国家的案例, 通过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因户籍不同给流动儿童带来的差别待遇;完善社会教育体系, 并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提高流动人口发展与城市之间的契合度;加强政府政策宣传, 例如“申请城市暂居证、两免一补”等政策, 提高对流动家庭的政策、物质支持, 真正让流动儿童与当市儿童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 加强社会机构服务性功能

加强社会机构服务性功能及资源的利用, 在社区帮助流动儿童进行社会融入时更加顺利。我国社区机构是由政府支持, 并投资购买的社会性服务, 因此社会机构也是连接流动儿童与政府的重要纽带。针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服务: (1) 提高社工机构专业性服务质量, 掌握社工服务技巧, 通过完善社会工作, 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活动平台; (2) 培养并发挥社会机构服务人员“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使其戈静气质, 从而为流动儿童等弱势群体争取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 (3) 社会机构通过招募并培养志愿者, 为其增加新的服务动力等。

(四) 学校方面的社会学干预

1. 构建规范的流动儿童就学档案

学校作为流动儿童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 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 从而帮助流动儿童更好的进行社会融入。通过加强学校教师与学校社会工作者之间的沟通, 共同构建并完善流动儿童的就学档案,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家庭成员、父母职业、联系电话、性格爱好、家庭关系等, 依据档案分析每个儿童自身特点、家庭情况、性格爱好等, 制定针对性的服务计划, 以此帮助学生提升社会功能, 实现城市融入。

2. 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合作机构

学校可以加强与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 并形成“三位一体”的合作机构, 全方位的帮助流动儿童进行社会融入。例如给儿童提供支持性网络, 减少流动儿童教育融入障碍。此外, 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课外活动,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中, 同时与家长、社区居委会人员保持沟通状态, 三方合力, 共同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四、总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发展, 越来越多举家迁移的流动人口、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长期居住情况也呈增长趋势。因此,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也成为了城市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社会学干预方法作为传统“行动社会学”核心方法, 其表现的独有实践优势, 在“环境与系统整合、社会与环境互动”方面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此, 社会学干预与当前我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之间存在巨大的契合度和共通性。本文通过将社会学干预方法应用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中, 不仅帮助相关学者深入了解并掌握该问题的内涵和解决决心, 还在于其对儿童个体、社会以及学科层面带来了一定的现实价值。

摘要:目前, 我国出现大规模的农村流动人口迁移, 使得城市流动儿童数量显著增加, 再加上其居住呈长期化趋势, 因此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也逐渐显现。本研究以天津市A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为例, 通过分析其融入现状, 基于社区群体、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对A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进行社会学干预, 并提出自己相关的对策建议[1]。

关键词:社会学干预方法,流动儿童,社会融入

参考文献

[1] 焦云飞.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 2017.

[2] 秘舒.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社会学干预策略——基于天津市J社区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 2016 (05) :19-28+94.

[3] 秘舒.社会学干预方法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的应用[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04) :92-102.

流动儿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研院所;人才;流动

前言:

科研院所科研创新项目也开始了市场化竞争,进而对科研院所及相关人才造成了影响,使得科研院所面临更多挑战,而科研人员对市场把握以及科研院所对人才把控能力成为发展关键。但科研产品成果化和市场化转型经营方式,也会对科研人才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出现人才流失,且该问题已经成为科研院所发展中不可避免问题。为此,应明确导致人才流动原因,并采用适合方式进行控制。

1 科研院所人才流失现况

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和国家大力支持下,我国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开始向企业机构性质转变,使得科研事业开始向市场化趋势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实现稳定发展重要标志。但科研院所性质转变,导致科研人员更加注重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和个人成就等,使得人才流动愈加频繁。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科研院所人才流失率,在近20年来达到50%以上,而导致人才流失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出国深造或者工作,在全部流失人才中约占30%;二是,跳槽至外企,人才流失率高达20%-30%。全部流失人才中,约有30%-40%是为了选择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单位和地区,约有10%选择成立公司发展个体企业。从人才招收方面而言,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加入到科研院所中,并且部分学生只是将科研院所作为过渡性“跳板”[1]。

2 科研院所人才流失原因

科研院所中占比最多的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科技人员,也是院所核心资源,但人才流失问题也是其常见问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科研院所发展。而导致科研院所发生人才流失问题主要原因包含以下方面:一是,科研人员对当前薪资待遇不满意,遇到不公平对待;二是,对科研院所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不满意,优秀人才才华难以展现;三是,对研究中承担的工作缺乏兴趣,抑制了科研人员创造性和积极性;四是,对科研院所发展方向缺乏认同,科研人员对自身和院所发展目标迷茫;五是,很多院所长期存在的“论资排辈”、“分配不公”现象,导致优秀员工难以获得有效激励,个人成就感缺乏。

3 科研院所控制人才频繁流动对策

3.1改革分配制度

科技体制深化改革,导致科研院所提供给科研人员的福利分配房等保障优势不复存在,同时由于在工作中存在功劳分配不均现象,导致科研院所对人才吸引力降低。因此,科研院所应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通过付出与科研人员付出相匹配薪酬,并转变以往平均分配方式,提升分配合理性。同时相关部门制定总体分配政策,科研院所领导人员应根据科研人才实际工作能力,以及科研院所发展情况,制定适合的薪资分配方案,尽可能保证分配方式与人才价值相匹配。另外,应将员工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利益相结合,以此提升员工对企业忠诚度。

3.2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科研人员不同于常规企业人员,需要对知识进行不断更新,以此保证自身创新能力,因此,科研人员相比于常规企业对先进知识有着更加强烈求知欲。科研院所为留住人才,应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学习环境,提升其知识与技能储备。首先,科研院所应为人才提供更多参与实践机会,并根据院所人力结构分布及流失状况,帮助人才制定发展规划。其次,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和出国培训机会,以及相应优惠政策。最后,应重视对现有人员资源利用,发挥高资历员工作用,做好对新员工指导等工作。

3.3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作用

在现代化企业中,企业文化作为灵魂部分,对提升企业凝聚力、员工忠诚度等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科研院所开始向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有效控制人才流失,应重视企业文化作用。首先,构成科研院所文化包含各种不同类型,院所可从信任、理解、尊重和关心等角度入手,并利用聚会、交谈等多种形式,增强科研人员对院所情感,从而提升其对院所认可与感激。其次,做好与员工日常沟通工作,了解其情绪、心态以及需求等,采用适合方式消除其不满情绪。同时科研院所领导人员还应加强自身修养,发挥个人领导魅力,提升科研人才信任与认可。最后,在招聘新科研人才时,应制定适合选拔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应挑选程序进行招聘工作,选择态度、个性和行为适合科研院所人才,以降低后期人才流失率。

3.4提升知识产权资本化程度

在进行人才管理中,科研院所为留住人才,尤其是优秀科研人员,应提升对人才尊重,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原则,并加快形成“知识是资本”意识,提升知识产权资本化程度,以此提升科研人员待遇。在此过程中,科研院所应建立健全技术入股制度、持股经营制度等,并转变对科研人员奖励方式,增加技术、管理、职位等方面无形资产,对科研人员工作成果保持肯定态度。

3.5强化对人才教育和激励力度

科研院所为留住人才,首先,应建立相应人才培养机制,为其提供更多自身实力机会,并提升对人才长期培养重视,根据其成长发展需求、能力特点和兴趣喜好等,为其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其次,加大不同科研院所,科研院所与企业、高校见合作,为人才提供更多参与学术交流机会,提升其对最新科研成果了解程度,不断提升其素质能力,从而加快复合型创新型高端人才梯队建设。再次,科研院所应制定与人才发展相适应考核激励机制,并将“以人为本”作为机制制定源则,突出考核内容个性化程度,对不同领域人才采用与其工作内容相契合考核方式。并根据科研人员需求设置相应奖励,对优秀人员和取得重要科研成果人才及团队,给予资源、投入成本等方面倾斜。最后,岗位中引入竞争机制,改变以往唯资历论的晋升标准,将能力和研究成果作为考核标准,提升人才竞争积极性。

3.6优化内部人才管理

随着科研院所开始进行转制发展阶段,若转制过程周期过长,不仅会限制人才独立成长空间,而且会导致人才丧失更多参与科研机会,不利于其发展进步。因此,转制期间应对科研院所内部进行人才优化管理,提升对人才管理科学性,最大程度上提升对人才流失率。而在内部管理优化中,一方面,应给予人才更多与资源对接机会。科研院所转制发展中,通过实施资源对接,可在正式完成转制前,积累更多人力和科研资源,可为后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资源对接,保证科研人员可继续获得转之前相似待遇或资源,可提升人才对科研院所认可与忠诚度。另一方面,实施多元化人才资源管理措施,针对基础性研究人员、中级或高级研究人员,应采用不同管理方式,以此满足高级科研人员需求,并激发基层和中级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并让中高级研究人员获得更多参与研究机会,充分发挥人才岗位中价值。

结论:

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人才是最为重要战略资源,同时也是各种项目及目标实现的基础保证。科研院所人才是保证其科研创新能力和院所发展潜力关键。而由于近年来科研院所开始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化发展方向转变,人才为追求更好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导致出现人才流失问题。而很多科研院所也深刻认识到科学人力管理重要性。为此,科研院所应了解并掌握出现人才流动原因,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刘益男,魏政.人才竞争中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探析——以廣东湛江热带农业科研单位为例[J].农学学报,2019,9(12):83-86.

(作者单位: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流动儿童范文第5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抓好党员队伍的思想教育

1、在全党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街党支部的安排,根据流动党员党支部活动的特点,紧紧围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这个中心,结合实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打造“抓、联、督”相结合“三位一体”式的先进性教育新平台。要求流动党员以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为主,按部署的“保先”教育活动安排进行学习和活动,以各个党支部为单位负责召集党员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确保流动党员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2、切实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 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当前形势,组织学习了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重要论述》、《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和《当前为什么强调学习贯彻党章》、《领导干部要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等文章。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用学习“八荣八耻”重要思想进一步武装头脑,约束广大党员的行为,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纪律性有所增强。

一、强化流动党员的管理,构筑流而不散的组织机构

1、针对流动党员分布广、成份复杂、流动松散这一实际情况,我们从健全组织着手,建立流动党员流动而不散乱的管理体系,变“有党员无组织”为“有党员有组织”。流动党员中既有下岗失业,现共有党员28人。流动党员结构的多元化,对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在把握其中流动党员特点的基础上,并选出工作有组织协调、活动能力较强的党员为党支委,对流动党员进行直接管理。通过这种“划整为零”的方法,使流动党员管理有了最基层的组织,结构更趋科学,管理起来更加简便。

2、定期召开党支部会会议,做到有研究、布置、分析党员的工作情况,党支部会一班人与各党支部的支委密切分工合作,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联系,做到了“六个掌握”;即掌握党员基本情况,掌握外出时间,掌握所从事的个体私营经济项目,掌握新住址,掌握联系办法,掌握党费缴纳情况,把他们的从业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填入相应资料存档。并经常与流动党员通过电话、短信、祝贺慰问和通知具体活动的时间、内容。

3、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既灵活又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或每月召开流动党员支部会,研究分析党员各时期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每年初拟好流动党员党支部及各党支部全年的组织生活内容的计划安排,每月的组织生活分两次进行,固定在每月的10日和20日晚上。除了讨论决定重要问题的会议外,各党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加组织生活的时间,这一精心组织、灵活安排的做法深受党员的欢迎。

4、为增强党员的凝聚力,以党组织为“家”开展活动,年初组织了春节团拜茶话会;组织全体党员到清远金龙洞一天游参观活动,使党员既得到互动交流的机会,又感受回归大自然旅途的愉快。

二、实施目标管理,健全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实施目标管理。要求流动党员做到“五个一”目标:即年初—次交齐全年党费,一季度汇报—次思想,“七一”参加一次活动,每次外出工作或回乡必须到流动党支部汇报一次,每年至少做一件以上有意义的事情,明确了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要让党员重新找到维系他们的组织,找到让他们发挥作用的阵地,首先就是要坚持过好组织生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2、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流动党支部已为新编入的6名预备党员召开支部转正大会,按期转正表决,为发展党员增添了流动党支部新鲜的血液和新生的力量,这些新党员经过考察培养,与在座的党员同志一样,能够很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都表示,必须以自己优异的成绩和实际行动,来实现入党时的庄严誓言,真正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锋模范。随着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越来越多预备党员受聘于非公有制企业,因此,搞好非公企业预备党员转正工作迫在眉睫。

三、关爱帮助党员,开展“送温暖、聚党心”主题实践活动

1、为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落实“关爱党员、增强党性”长效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我们流动党支部在党组织中开展了“送温暖、聚党心主题实践活动,

四、新一年的设想和期望

在新的一年,根据街道党委的要求,西园社区提出了“夯实基础、强化队伍、服务群众、完善综合治理、构建平安和谐”的工作目标,流动党员党支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继续加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民主生活、组织生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要关心下岗党员的再就业问题;加强党员之间的互相沟通,发动党员积极参与平安和谐社区的建设,发挥流动工会的作用。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作出一份努力。

1、以“学党章、知荣辱、保先进、促和谐”为主题,促进社会治安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2、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对新建立党支部的支委进行选举。

3、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内容,组织一次红色之旅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爱党爱国意识。

4、在组织开展学习时,采取创新学习方法,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电化教育与网上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引导党员广泛进行讨论交流和学习。

流动儿童范文第6篇

我叫韩慧晨,是耀昌食品党支部的一名流动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时刻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标准、严要求来督促自己。做到思想创新,行动在前,努力为群众做好榜样。现将我近期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思想上:本人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实践“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履行共产党员义务,用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把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投身到日常工作中。

二、学习上:为了应对好新挑战、新要求,我十分重视学习,并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坚定政治立场。理论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指挥棒。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年来,“讲学习”始终摆在我生活和工作的首位。我坚持定期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理想信念。同时撰写心得体会两篇。二是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每年定期参加培训班的学习,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掉队、不落伍,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三是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内涵。

上一篇:指导驻村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初中语文写作观课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