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总结范文

2023-09-23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1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分类

海洋环境监测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其涉及范围广阔, 包含的内容也相对繁多而杂乱。现阶段,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部分:

1.1 常规监测

常规监测也称例行监测, 是海洋环境监测最为基本的工作之一。常规监测的一般工作流程为:按照具体的要求制定计划, 定时、定点对需要监测污染源进行检查测定。如果测定污染物出现超标情况时, 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质量评价, 预测未来时间变化趋势并加以验证, 从而为海洋污染防治有效的参考资料。

1.2 调查性监测

调查性监测的实施目的为了加强海洋环境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状况监测, 通过国家或地方组织开展专项调查或者综合性调查。调查性监测可以深入到现场了解污染的实际情况, 从而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必需的参考资料, 继而为海洋环境保护做出科学的评价。

1.3 研究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亦称专题监测, 其含义为为了明确污染物对周围海域的污染情况 (例如:污染范围、污染危害程度、污染强度) 而进行一系列的监测研究工作。

1.4 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是指当发生赤潮、溢油、渔业污染等突发性事故或者污染时, 对所污染的海域进行监测。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明确污染源的性质、受污染的程度、所波及的范围、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最终污染的后果等等。通过应急监测, 可以为海洋污染收集必备的资料, 为后续的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2.1 海洋监测传感器技术

当前, 溶解氧传感器、在线监测海流等技术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完善, 其精确度与可靠性。然而, 我国海洋监测传感器技术还是有很多急需完善的地方, 例如:在重金属与营养盐等毒性指标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化学分析技术方面还有待提高。国际与国内的传感器均朝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多功能化以及小型化方向发展。而生物与化学传感器是发展和完善载体平台自动取样分析技术的关键要点。

依据国际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与我国监测技术的现实情况, 当前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的总体目标主要为:第一, 在化学、物理传感器研究上朝网络化、智能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向多功能化与小型化方向发展;以提升测量与分析的精确度;环境生态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国际接轨共同开发新的分析原理和方法。第二, 主动开发自动、实时、自动的现场监测系统;以促进信息采集、传输、存储与处理的模块化、集成技术的发展;例如自动浮标站的研制就是其中独特的案例。

2.2 地波雷达监测技术

地波雷达通过利用短波 (3~30MHz) 在导电海洋表面绕射传播损耗小的独特优势, 而采用垂直极化天线辐射电波, 对于海平面视线以下出现的飞机、舰船、导弹以及冰山等运动目标可以通过超视距进行探测, 其探测的距离最远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同时, 地波雷达利用海洋表面对高频电磁波的一阶散射和二阶散射机制, 可以从雷达回波中提取风场、浪场、流场等海况信息, 以最终实现对海洋环境广范围、高精度以及全天候的实时实地监测。由于地波超视距雷达具备覆盖范围广、持续性强、可全天候作业等独特的优势, 因此, 其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地波雷达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其在海洋开发、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海洋遥感技术

在近海监测中, 由于现代海洋监测技术融合了传统的技术手段, 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前海洋遥感技术主要是融合了海洋水色与环境相关参数, 但是其具体操作需要需要借助卫星通讯设备, 这不仅导致造价高昂, 而且建设周期漫长。而遥感飞机作为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 其具备全球、连续、费用低、大尺度、环境影响小的得天独厚特点, 其不仅在海洋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防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为海洋环境监测科学研究提供数据与资料。

2.4 近海环境自动监测技术

当前, 由于沿海地区人们向附近海域开发, 近海域成为了环境污染与环境监测的重点区域。而各种小型的传感器集成平台技术由于其轻便、灵活性等独特性质, 在河口、海湾以及浅海增养殖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 生态环境检测、生物学研究以及卫星遥感定标的应用, 均为发展传感器或仪器的关键点。此外, 随着阵列电极与微电极的研究深入, 其在实验室研究中已获得一定成就, 例如:测量痕量物质的微电极已具备样品, p H与溶解氧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也获得了明显的改善。然而, 总体而言, 生物传感器现今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其技术仍有待急需研究发展。

3 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技术及应用

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的工作原理:当无线电波向海面进行发射时, 电磁波传播模式会存在于在海水表面中, 此电磁波传播模式称为地波。另外, 高频地波雷达亦被称为高频表面波雷达。由于, 中波与短波段在海水表面的地波传播损耗较少, 且地波主要是沿着地球表面运动, 从而传播到地平线以下遥远的地方, 最终实现超视距传播。为此, 通过地波超视距传播性质而进行探测的高频地波雷达亦被称为地波超视距雷达, 其探测距离可达到200~500km的区间范围内。此外, 利用大气波导特征的微波雷达与天波超视距雷达是超视距雷达的两种主要类型, 前者可以探测到一两百公里外的目标, 后者可以通过电离层对高频无线电波的反射的途径以探测数千公里外目标。

地波雷达海况探测的基础类似于晶格对X射线的Bragg散射, 入射的两条射线 (相同波源) 被原子散射, 在特定的观察方向上, 如果两条射线的波长差为2的整数倍, 那么将会观察到亮条纹;如果波长差比2的整数倍多, 那么两射线能量相消, 观察到的是暗条纹。

实际的海面并不会呈现出简单的正弦波列, 但是其是类似于Fourier变换的方式把一个真实的海面分解成为千千万万简单正弦波列成分的叠加, 这些正弦波列有不同的传播方向、周期、幅度以及初相。对于岸基雷达探测, 即L=/2, 也就是波长等于雷达电波波长一半的海浪会对电波产生最强的后向散射。

4 结语

总而言之, 环境监测技术是现代发展的产物, 其不仅关乎海洋开发力度, 而且关系到海洋环境的质量情况与良性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具备高效、实时、连续等独特的优势, 其不仅可以降低海洋保护的经济成本, 而且对保护海洋环境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伴随着经济与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G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大趋势, 相信未来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将与4G技术紧密联系, 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向海洋排放污染物越来越多, 使得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各种恶性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 生态环境愈发失衡。而环境监测对于控制海洋环境污染, 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本文主要探究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分类,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并具体分析了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技术及应用, 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污染,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参考文献

[1] 曹冬梅.遥感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J].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3 (1) .

[2] 兰红燕;浅析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及防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补偿;海洋生态补偿政策;海洋资源

[作者简介]崔 凤(1967—),男,吉林乾安人,社会学博士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社会政策等研究;崔 姣(1984—),女,山东日照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分析研究。(山东青岛 266100)

[收稿日期]2010-10-30

Chinese Marin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Connotation,Theory Founda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s

CUI Feng/CUI Jiao

Key word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arin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marine resources

海洋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已陆续列入各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但是盲目、无序、过度的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行为,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近海污染加重、渔业资源退化衰竭、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失衡,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减少等,不断削弱海洋生态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作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调整相关利益关系的一种手段,生态补偿政策开始引起学者关注和政府部门重视。在其他领域,如对陆地资源、湖泊和水资源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在地方水平上开展生态补偿的实践指南,并在国际、区域和国家水平上展开了讨论和交流。通过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调整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有利于有效避免“公地悲剧”和“搭便车”现象。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伴随海洋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补偿的政策需求逐渐增加,海洋生态补偿政策成为拯救海洋生态环境的现实选择。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与巨大的生态压力

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的繁衍生息也离不开海洋。广袤的海洋不仅是人类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海岸线、港口、航道、海滩、湿地、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底军事基地等生存空间资源,并包括海洋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度能等海洋能量资源,还可以为人类提供锰结核、磷酸盐矿、铁矿、锡矿、重晶石矿、硫磺矿和钾矿等矿产资源(郭芳,1998:12-15)以及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我国拥有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近海海洋生物种类达20278种,浅海滩涂生物约2600种,海洋生物种类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种类总数的1/10,年平均近海生物生产量约3.02吨/平方千米(宁凌,1999:135)。

我国拥有珍贵的海洋矿产资源:据国家海洋局估计,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此外,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还获得了7.5万平方公里专属勘探开发区。

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空间资源:海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6500多个。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海洋广袤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给人们一种幻觉:海洋资源是无限的,海洋资源永远不会枯竭。但事实绝非如此。正如卡莱顿•雷所说:“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后一棵红木倒伏在大地上,也可以感觉到最后一只黑犀牛的孤独,但却看不见海浪下海洋生物正在消失,海洋似乎平静如常。”(刘洪滨、刘康,2007:1)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重点海域为依托的沿海经济地带。占国土总面积13%的沿海地区承载了全国40%的人口,沿海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60%,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创造了占全国近9%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以海洋为依托的沿海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凸显,海洋生态破坏加剧。据初步估算,我国累计丧失滨海湿地面积约219万公顷,占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0%。至20世纪末,已有20万平方公里的近岸和近海海域受到污染,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至2002年,红树林面积已不足1.5万公顷,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73%。

二、制约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1.人口压力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陆地资源人均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多种陆地资源日益短缺。中国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0.008平方千米,远低于世界人均0.3平方千米的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也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矿产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供需的矛盾不断尖锐化,陆地所承受的粮食、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另外,研究表明,近20年来,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呈一条明显的空间轨迹,即向人口原本就十分密集的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集中。目前,世界60%的人口挤在离海岸100千米的沿海地区,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16个大城市中,有13个是沿海城市。人口趋海移动已经是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每天有3600人移向沿海地区(杨金森,1999:73-78)。人口专家预测,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存在着人口趋海移动的问题。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会达到14.2亿左右(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2008:21),其中可能有60%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将超过沿海地区人口承载力。

另一方面,我国拥有广阔的海域,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自然地理和区位优势都十分明显。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但是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对资源的需求量相应增加。陆地资源的匮乏,使人类不得不到海洋去获取资源,海洋逐渐被公认为是资源扩充的有效途径。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带来的生存压力,世界各国纷纷向海洋大力进军,给海洋造成很大的压力。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海洋的依存度会越来越大,必然要求海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安全的、有保障的海洋资源和空间。

2.思想意识原因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公众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是极其薄弱的,并且由于人类对海洋认识不足,造成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环境问题。

首先,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海洋资源极其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认为海洋面积广、容量大,其净化能力和再生能力强,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的垃圾处理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往往忽视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大肆往海洋中倾倒垃圾和废弃物,无度捕捞和开采,使海岸带环境急剧恶化;采取传统开发战略,注重海洋资源的利用,而忽视保护工作。第二,海洋意识淡薄。不仅是内陆和边远地区的人们海洋观念淡薄,即便是生活在海边甚至直接从事涉海活动的人们,也存在着“近海而不识海”的问题。“重陆轻海”的观念根深蒂固,海洋的作用远不如陆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管海、用海、保护海方面缺乏比较强烈的海洋意识和活跃的海洋进取精神。第三,贪利的思想。为了追求个人或区域经济利益,不惜牺牲整个大的海洋环境。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其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珍稀动植物以及能源、矿产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有些人不顾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大肆掠夺海洋资源,甚至捕杀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这种以生态价值为代价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给海洋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崔凤,2007:193)。

3.过度或者无序的海洋开发行为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海域空间广阔,蕴藏资源丰富。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海洋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缺乏统筹规划,过度或者无序的海洋开发行为引发了问题。尤其是随着海洋开发利用规模和强度的不断加大,其问题和矛盾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部分海域开采过度,资源浪费严重;二是擅自围海、填海、采砂、养殖等行为,破坏了海洋资源和海洋开发秩序;三是无遏制地向大海排污,使近岸海域环境恶化,赤潮频繁发生;四是缺乏海洋开发统筹协调机制,综合调控力度较弱。以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海洋资源长期稳定供给、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4.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类需求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导致海洋环境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衰退。经济学理论认为,需求上升会导致资源稀缺性程度增加,资源价格上升。资源价格上升的效果是抑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人类要么开发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么寻求替代资源。

正常有效运转的市场是海洋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的有效机制,但是市场正常有效的运转需要具备许多的条件,其中主要的条件包括:完全竞争;海洋资源产权明晰;所有的资源都必须进入市场,由市场供求决定其价格;人类行为没有明显的外部性,公共产品的数量不多。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市场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即存在所谓的市场失灵。

很明显,在海洋生态资源应用与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首先,海洋生态资源提供的很多无形的收益,通常没有交易市场,市场价格并不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部真实价值。例如,海洋生态系统储存二氧化碳的服务价值、湿地洪水防护的价值等都由于没有交易市场而通过市场反映出来。再如,对试图最大化自己目前收益的渔民来说,生物多样性对于鱼类将来的价值并不是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常常被低估甚至忽略,导致海洋生态资源不合理利用或者过度开发(彭本荣、洪华生,2006:23)。其次,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包括大量的公共物品,如干净的水、生物多样性、洁净的空气等。正是由于海洋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才导致了过度利用和海洋资源的衰退。再次,海洋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性产权的界定很难达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要求。这些都是导致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成为解决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方法。也就是说,市场在配置海洋资源上的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理论上,政府可以通过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来影响海洋开发者和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但是在实践中,政府往往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会将市场进一步扭曲,产生所谓的政府失灵。

三、海洋生态补偿——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概念与内涵

要对海洋生态补偿的概念进行界定,首先就要理解生态补偿这一概念的含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生态补偿这一术语的提法有多种,如资源补偿、环境补偿、环境服务补偿、生态效益补偿、生态环境补偿、自然生态补偿等。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更是千差万别。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文献中,生态补偿通常是损害生态环境的主体付出赔偿的代名词;而90年代后期以来,生态补偿则更多地指对生态环境保护者的财政转移补偿机制,例如对退耕还林的补偿等(王淼等,2007:7—9)。

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将生态补偿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包括对生态功能的补偿和对污染的补偿,是否包括对环境破环行为和对环境保护行为的补偿。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功能的补偿,只强调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对生态保护行为支付一定的费用作为补偿,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通过对损害(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补偿),提高行为的成本(收益),从而激励损害(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环境的目的。”(洪尚群,2001:40-43;毛显强等,2002:40-42)。而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污染环境的补偿,又包括对生态功能的补偿;既包括对损害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又包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付费,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海洋生态补偿是为了保护或改善海洋资源环境的一种手段和机制。由以上定义本文将海洋生态补偿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海洋环境本身的补偿,即生境补偿和资源补偿,如为了恢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建设人工鱼礁、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等。

(2)对个人、群体或地区因保护海洋环境而放弃发展机会的行为予以补偿,如对支持海洋渔业减船转产工程、实施渔船报废制度、退出海洋捕捞的渔民给予补贴等。

(3)将破环海洋环境的行为予以制止,或者让海洋环境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使其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如对征收海域使用费、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费、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等(万军等,2005:1-8)。

2.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补偿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题包括森林、湿地、草地、流域、矿产、自然保护区、陆地、海洋、农田、公路建设等多个领域,运用的知识涉及管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以及它们交叉产生的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海洋社会学等,其中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共同构成了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将整个社会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大类。一般认为公共产品(publicgoods)的严格定义是由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给出的,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区别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某种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排斥和妨碍其他人同时享用这种公共物品,也不会减少和降低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即公共产品在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消费人数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等于零。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买单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内,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但是由于拍他的成本很高导致在经济上不可行。

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性,使得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回避两个问题,即“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现象。“公地的悲剧”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引起的最严重的负面激励问题。如果一种资源的所有权没有排他性,那么就会导致人们对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最终导致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人们完全有可能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享用公共产品的效益。只要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就会出现。如果“搭便车”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就导致谁也享用不了这种公共产品。

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因此也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现象,进而导致海洋生态这种公共资源遭到过度使用或者供给不足。

(2)环境外部性理论

根据经济外部性理论,经济外部性应该内部化,生态环境补偿费是实现经济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途径。具体说来,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行为人应该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补偿,产生外部经济性的行为人应该从受益人那里获得相应的补偿。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商品的成本由生产成本(直接的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现在使用环境资源而放弃的其未来效益的价值)、外部成本(商品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产生的损失)三部分组成,这三项成本均应由生产者承担。目前,生产者一般只承担了生产成本,而没有承担使用成本和外部成本,或只承担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制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实质上是让生产者承担其生产过程产生的外部成本。

海洋环境问题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一片海域的环境资源保护(或破坏)会增加(或损害)周边海域环境和经济利益,生态破坏的后果需要由周边海域分担,生态保护的成果也无法阻止他人分享。海洋生态补偿就是要调整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有利于有效地避免“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现象。

(3)生态价值理论

围绕生态环境是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发展的经济资源、环境资源有没有价值等问题,人们进行了几十年的争论。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人们更为深入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这个问题也得到了主流经济学界的肯定回答,并成为反映生态系统市场价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基础(任勇等,2008:21)。生态系统的价值可以从生态资源的稀缺性、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地租以及自然资本等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张小蒂,1993;沈满洪,2004)。海洋生态系统除了为人类提供直接的产品以外,还提供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支持功能等其他各种效益,因此利用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理应支付相应的补偿。

(4)可持续发展理论

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产业,不断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及能力,力求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改善海洋生态,来维护海洋资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产集聚海洋财富,实现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并留给后代一个良好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持续性,即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和永续性;公平性,即海洋业发展的“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高效性,即海洋产业的发展的高效益,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限制性,即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

3.国内外研究对比

虽然生态补偿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庇古(Arthur Cecil Pigou)等对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之间差异的分析并提出给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以补贴,但是,真正对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却只是在近20年来才逐渐大量地出现于文献中。1992年环发大会以来,随着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补偿的政策需求逐渐增加,各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如美国提出的生境保育计划(HCP)和湿地保护银行(WMB)。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探讨:Fernandez和Karp对湿地修复的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提出通过湿地保护银行来进行湿地的修复(1998);Cowell对南威尔士的加的夫海港资源替代性问题进行了探讨(2003);Elliott和Cutts通过对海洋生态效益的考察和分析后,认为海洋生态补偿可以通过经济补偿、资源补偿和生境补偿三种方式来进行(2004)。

在国内,已经开展的生态补偿,集中于对陆地资源、湖泊和水资源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侧重在环境要素市场的开发和创新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熊鹰等人以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为例,探讨了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熊鹰等,2003:10-13)。但从总体上说,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远不能满足我国生态建设实践的需要,为此,从2002年至2006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连续三次召开有关生态补偿的国际研讨会,还发出了《关于推进中国生态补偿实践与国际合作倡议书》。从三次“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和会后出版的论文集《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来看,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偿的理论基础、补偿资金筹集、补偿标准等几个方面,反映了在我国政府补偿仍是主要形式和主要研究内容的特点。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多涉及渔业资源管理领域,例如《渔业法》规定可以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专门用于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21世纪初,为支持海洋渔业减船转产,国家拨出专项资金对渔民予以补助,各沿海省市也对中国退出海洋捕捞渔民的补贴标准和资金的使用范围作出了详细规定。为了达到渔业资源增殖目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人工增殖渔业资源的措施,先后在渤海、黄海实施中国对虾的生产性增殖放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山东省就出台了生态补偿政策,对退渔还湿的渔民,按渔民的实际损失给予两个年度的经济补偿等。

国内学者对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研究也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韩秋影等人的《生态补偿在海洋生态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一文,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补偿强度和补偿途径三个基本问题,指出了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包括经济补偿、资源补偿和生境补偿,提出了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的未来研究方向(韩秋影等,2007:126-130)。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规、制度和模式等的探索阶段,以及海洋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调控措施方面,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且缺乏实证检验。在其他海洋资源管理领域,生态补偿几乎是空白(丘君等,2008:60—64)。

与国外相比,在海洋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方面,国内显得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

(1)在具体的补偿模式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通过收取生态效益补偿费或生态税的形式来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从而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上。

(2)在补偿数额和标准的确定方面,国内对生态补偿运作的理解主要是建立在政府管制的思维上,实际是政府的一种征用行为,并没有考虑到作为公众利益代表的政府应该就生态补偿标准等与渔民进行平等的协商谈判。而国外的研究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补偿标准,是针对不同海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位置和生产力的差异等方面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补多补少是相关各方讨价还价的结果(陈冰波,2009:47)。

(3)至于资金来源,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生态补偿主要通过政府补贴、财政援助、开征生态税和借助国内外基金等方式进行。欧美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税收、绿色环保税收等多种特定税收来筹集资金保护生态环境(尚洪群,2001:40-45)。我国没有专门的生态税,现行的资源税费并没有将海洋资源列入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征收范围。

四、完善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几点建议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环境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承担了过大的压力,海洋环境污染已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生态补偿被一致认为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促使可持续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有力措施。在我国海洋资源领域,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已成为我国解决海洋生态问题的现实选择。

1.加强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宣传教育

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建立实质是打破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重新分配生态保护产生的社会净效益。这种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变,必然引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争端。通过宣传教育,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海洋生态补偿政策,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

2.加强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研究

生态补偿政策设计需要明确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范围、谁对谁进行补偿、生态补偿标准、计费依据、如何使用补偿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涉及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需加强对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研究,争取开展国家乃至国际层面上的交流。

3.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相关技术研究

海洋生态补偿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的补偿,想要使外部性内部化,限于目前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难做到产权明晰。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技术保障体系,带动相关技术和法律研究的发展,为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奠定技术基础,使通过市场手段的来解决外部性内部化成为可能。

4.总结推广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先进经验

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了海洋生态补偿的做法,浙江、山东等地区也开展了地方水平上的海洋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我国应该在总结国家和地方的生态补偿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陈冰波.2009.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崔凤.2007.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郭芳.1998.蓝色的宝库——21世纪的海洋开发[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国家环保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2008.2008—2020年中国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刘洪滨,刘康.2007.海洋保护区——概念与应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

宁凌.2009.海洋综合管理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彭本荣,洪华生.2006.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任勇,等.2008.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框架设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万本太,等.2008.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案例分析与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韩秋影,黄小平,施平.2007.生态补偿在海洋生态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 26(1):126-130.

洪尚群,马五京,郭慧光.2001.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J].环境科学与技术,(5):40-45.

毛显强,钟瑜,张胜.2002.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2(4):38-41.

万军,张惠远,王金南.2005.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J].环境科学研究,18(2):1-8.

王淼,段志霞.2007.关于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海洋信息,(4):7-9.

熊鹰,王克林,汪朝辉.2003.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J].农村生态环境,19(4):10-13.

杨金森.1999.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危机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4):73-78.

责任编辑:胡颖峰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开始日益严重。海洋作为地球表面水资源的集中地点,其污染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是海洋污染问题治理的基础条件,提高其监测质量对于海洋治理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物联网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促进各领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以下文章中筆者将就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如何应用物联网做出分析。

关键词:海洋环境监测;物联网技术;应用

改革开放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了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开拓脱贫致富的道路,各种工业开始飞速发展着,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大量的索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近些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提出,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下,不仅能够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状况,从而更好的对海洋环境进行管理。

一、在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

就目前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而言,主要有水上监控与水下监控两个部分,同时应用三维结构的传感网络,而该传感网络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不同类型的海上传感器;2.水下自动探测器;3.固定采集设备。在区域、类型不同的区分下,传感器也会按照类型的组成单独的节点,每个区域的传感器会对海洋浑浊度、盐度、重金属含量等相关指标参数进行采集,这些采集到的参数会经过统一的通信协议向汇聚节点进行传输,再由汇聚节点完成各项参数的统计工作,最后通过通信、卫星技术传递给监控中心进行分类、存储,供相关人员使用,数据库与互联网相互连通,当有外界用户想要获取时必须要通过身份验证才能获取到想要了解的监控数据[2]。在整个海洋监测系统中,各个监控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讲,每个节点都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传输、供给模块。

二、无线网络中的ZigBee组网技术

(一)什么是ZigBee组网技术

ZigBee组网技术是一种近距离,复杂度、功耗、速率以及成本均较低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在应用该项技术时,需要确保各种电子设备之间具有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低的特点,这样该项技术才能够完成数据传输以及典型周期性、间歇性、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3]。对于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而言,网络耗能时间短是其使用时间的重要因素,而在整个监控系统具有的3层结构中,其中耗能量最大的单元即为单个阶段内数据采集、传输。而在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中应用ZigBee组网技术可在满足其实时性要求的同时,降低其耗能,因此,目前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中单个节点约定的通信方式,即ZigBee组网技术。

(二)ZBR的计算方式

在ZigBee中,按照节点资源与功能对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中的节点进行区分,可分为三种类型,即RN(+、-)、RFD,其中RN代表存储空间,“+”代表充足同时伴有无线路由功能,“-”代表不足且不伴有无线路由功能,应用Cluster-Tree的计算方式对信息传输至能进行计算,RN(+、-)与RFD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无论存储空间足或者不足,均可对数据进行转发,而后者不具备这种转发能力,在进行数据转发时,要以父节点为介导[4]。因此,目前ZBR方式已经打破C-T算法的局限性,开始与路由寻址功能相结合,实现了整个节点内部信息高效传播。就ZigBee而言,地址分发功能是其自身具备的通信功能,在此基础上与海洋环境监控系统中传感网络节点的具体行为相结合,在以下文章中,将来自于监控系统传感网络中的三个参数引入,即1.结合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整个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中划分最大的子节点数,以Cm代表;2.在系统中,容纳路由器最多数量,以Rm代表;3.网络深度,以Lm代表。

这里我们可以先做一个设想,假如在扩展监控系统探测的前提下,节点全部应用“Node”表示,新带入节点加脚标“n”,父节点加脚标“k”,各个节点分配的地址均用“A”表示,深度应用“Depth”表示,当已知节点地址、网络层次深度后,最后得出等式应当为Depth(n-k)=1。

当ZigBee通信结构为树状结构时,需要再次引入三个参数,即1.在整个机构中每层容纳节点个数,以Cm1表示;2.每层中路由数最大,以Rm1表示;3.结构中网络层数,以Lm1表示。

求树状结构中e层节点时,按照上层父节点的地址分配协议进行计算,得出以下几种计算方式。1.假设n节点时该节点父节点接收的第N个节点,且RFD为节点类型,那么在计算其分配地址时,应该得出以下等式:n+Cskip(e)×Rm+Ak=An。2.前提条件相同,但节点类型换为RN(+、-),在计算分配地址时的等式应该为An= Cskip(e)×( n-1)+1+Ak。

三、ZigBee协议软件流程

(一)网络处于初始状态

选择一个能够将整个海洋监测系统归于初始状态的协调器,且需要其具备ZigBee 通信功能。RFD在检查是否有信标在周围节点中存在时,先要扫描周围节点,然后向节点发送信息,确定本节点可作为初始协调器的条件即能够在周期内检测到,与此同时,建立相应网络,将自身信标广播给周围节点。再然后,通过信道扫描,找出周围节点中适合能量的信道,并根据路由计算方式计算出最有效的信道,以此作为基础,将传输网络建立[5]。

(二)在网络中加入节点

在初始化步骤完成后,网络仍然不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还需要在此网络中加入其它传感器,在选择加入网络的节点时,需要先对上层节点进行扫描,然后选择父节点发送请求入网信息,如果网络地址能够通过此节点成功返回,则能够作为标识用于传输、接收数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并不断提升监测效率,是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中先对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简单论述,然后分析计算方式,最后对ZigBee协议软件流程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沈伟.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6(12):41-42.

[2]付宗魁, 蔡芳萍. 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与研究[J]. 物联网技术, 2016, 6(4):20-20.

[3]赵艳玲. 物联网技术在海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 舰船科学技术, 2016(1x):175-177.

[4]姚喆怡. 基于物联网定位技术的海洋监测系统研究[D].2015.

[5]陈作聪. 海洋环境实时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5(4):308-312.

作者简介:

王慧娟,女,汉1984年11月30日,硕士物理海洋学,中国海洋大学,中级工程师,海洋环境。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报告首提“海洋强国”,虽着墨不多,却意义非凡。 什么是海洋强国?指的是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都是大陆国家,对利用海洋的传统认知,只有“兴渔盐之利”与“通舟楫之便”而已。传承至今,连小学生都知道,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边界线长约2万2千公里。却较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国。从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管控海洋到生态海洋、和谐海洋,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认识过程,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民族的又一次伟大觉醒。历史反复昭示我们,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建设“海洋强国”之路是中国走向永续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海洋国家围绕着海权的争端态势进一步加剧。主要表现为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等四个方面。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0.8%,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维护海权的斗争首先表现为海洋资源的争夺战。为什么原来相对平静的南海会紧张起来?就是因为从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起在南海发现了储藏量可观的油气与可燃冰资源,被世界称之为新的波斯湾。而越南正是依靠开发南海油气资源而一举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输出国。中国对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却至今没有一口自己的油田。真是情何以堪!

争夺海权的核心是岛屿主权之争,它直接关系到沿海国家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与海域划界,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利益。近来,中日钓鱼岛争端及中菲黄岩岛争端愈演愈烈,它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岛礁主权的争端是何等激烈。而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我们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现在南沙群岛的130多个主要岛礁中,中国(包括台湾省)只占了9个,越南占了29个,菲律宾占了8个,马来西亚占了5个,印尼占了3个,文莱占了1个,凡露出海面的岛礁几被瓜分一空,有的国家还在窃占的岛屿上驻有军队。面对如此严竣的形势,我们怎能放任不管,置之不理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成了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中国90%以上的对外贸易、60%以上的石油能源依赖海洋运输,为了保障我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也急需建设海洋强国。

综上所述,建设海洋强国意义非凡,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维护海权必需有强大的海军作支撑;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必需具备必要的经济技术能力。没有这个“支撑”和技术能力,一切都是空谈。今天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说明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这种能力。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从浅海进入深海,从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走向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和两极,借以扩大中国生存发展和安全空间。总之,中国已经是陆海兼备的海洋大国。实现从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的转变,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这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其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都十分巨大而深远。 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

提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深刻总结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和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历程,统筹谋划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而作出的战略抉择,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作出的重大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以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发展道路,需要海洋工作者以及全社会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纵观世界历史,许多国家都曾走过因海而兴、依海而强的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崛起就是如此。进入21世纪,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舞台上的地位更加凸显。世界各国均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拥抱海洋。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等五个方面。

认知和利用海洋

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运动规律,才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瞄准海洋领域的重大自然科学问题,加快基础研究,力争在知识创新上有所突破,对人类文明进步有所贡献。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提升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究与转化能力。加强深海生物基因研究,提高海洋探测技术研究水平。加强海洋防灾减灾技术攻关,提高海洋预报的精度和水平。建设常态化的海洋综合调查保障机制,不断丰富和更新海洋基础数据和资料。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面向建设海洋强国对各类人才的紧迫需求,重点抓好海洋科技创新人才、海洋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海洋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加快海洋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壮大海洋人才队伍,优化海洋人才结构。加强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完善海洋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加大海洋文化和海洋宣传工作力度,扩大海洋科技、经济、法律等知识的普及面,凝练和弘扬包括深潜精神、海监精神、极地精神、大洋精神在内的海洋精神。发展公益性海洋文化事业,繁荣海洋文化产业,打造海洋宣传、文化的精品力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浓厚氛围,不断为建设海洋强国注入精神动力。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坚持陆海统筹,完善全国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做好海洋事业发展规划、海洋经济规划、海岛保护规划同其他规划、区划的衔接与配合。加强海洋规划、区划的组织实施与监督检查,提高海洋开发利用行为的宏观管理水平,优化海洋开发的空间布局,使规划、区划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调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围绕传统海洋产业改造升级、新兴海洋产业培育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加大产、学、研联合攻关力度,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围绕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着力突破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水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围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着力突破远洋渔业捕捞技术、海水增养殖技术、耐盐作物培育技术,使科技在海洋开发利用中的贡献率得到持续提升。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着眼增加我国战略资源储备,拓展国家发展战略空间,做好大洋资源勘查工作。积极推进南北极科学考察。进一步推动载人深潜技术发展,使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努力提高深海大洋探采设备国产化水平,大力推进深水油气生产作业装备、深海通用材料研发,增强深海开发重大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能力。

综合管控,建设生态海洋

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要自觉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持规划用海,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全面提升海洋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坚持集约用海,鼓励实行集中适度规模开发,提高单位岸线和用海面积的投资强度,严格执行围填海计划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坚持生态用海,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发使用海域,维护保持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保护重要海洋生态区域;坚持科技用海,提供海洋资源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推动海洋关键技术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培育和建设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依法用海,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审批用海,坚决查处违法用海,违规批海。有效控制入海污染物排放,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强化海洋环境监测评估,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受损严重的海岸线、海岛、海域环境的整治与修复。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逐步形成有力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

综合管控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除了要有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海上防卫力量外,还应形成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协调的管控格局。完善海洋法律法规。在现有海洋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如尽快出台《海洋基本法》;继续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法规的修订;促进《南极活动管理条例》、《渤海区域管理法》、《大洋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法》、《领海基点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建立有权威、效率高、职能相对集中、权责一致的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和海上执法体制,统筹对内行政执法和对外维权执法,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组织机构保障。提高海域和海岛使用、海洋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严格查处违法行为,规范海洋开发利用秩序。提高海洋维权执法能力。强化对我国管辖海域的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完善海监、军方、外交三位一体的海上维权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稳步推进西沙、中沙、南沙等重点岛礁的建设。保障海上通道航行安全,为维护和拓展我国的海外利益提供安全保障。深入开展海洋维权法理和对策研究。不断提升维权执法基地和执法装备的现代化水平,继续推进极地破冰船、大洋科考船和海监船的建造。 大力推进和谐海洋建设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虽然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但仍致力于使海洋成为沿海国家的合作之海、友谊之海。

秉持合作共赢的海洋外交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平友好、合作共赢”为方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海洋外交发展之路。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我国拥有广阔的海洋,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加上岛屿岸线14000千米,海岸线总长居世界第四,我国的内水和领海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但是,目前我国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却相当的严重,尤其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我国这个海洋大国,目前海洋污染的严重情势如果得不到很大的改善,成为海洋强国可能只是永远的奢望而已。在过去几十年海洋事业的发展中,特别是对海洋生命与非生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许多不合乎科学的因素,这对海洋本身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我国主要存在以下海洋环境问题: 1.近岸的陆源环境污染 2.近岸的养殖废水污染 3.近岸工程破坏环境/生态 4.溢油事件 5.放射性污染 6.倾废

7.温室气体与酸沉降

这些问题有的是受科学发展与进步水平的限制,使我们对自然界的演替规则缺乏足够的认识而造成的;而有的则是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自然发展规律于不顾,盲目运作而造成的。海洋环境保护是一项长久的工程,从狭义上讲,就是人人做好身边的事情,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不降解或者难降解的包装等,使用完的电池等对环境有危害的要妥善放置回收站等,这都是一个国家人民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支持。从广义上讲,环境保护的类型很多,从自然景观到人造景观,从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到居民区工作区等,凡是 涉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都要保护,只是保护的方式方法不同,按照人类生存的原则,分了不同的类型。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海洋环境保护方法:

一、防止海洋污染

全面推行入海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海水养殖污染 严格控制船舶和港口污染

防止海上倾废和海上石油污染

二、海洋生态保护 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沿海防护林建设 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三、政策建议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完善税费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发展促进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政策。

为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推进海洋保护的国家计划。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渤海污染防治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确定的重点流域、海域污染防治工程,计划的实施为减少陆源污染、遏制海洋环境进一步恶化、恢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评估显示,截至2005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总投资276.8亿元,实际投资210.8亿元,投资完成率76.2%。城市污水治理、城镇垃圾处理规模完成率分别为69.3%和47.9%,氮、磷、化学需氧量等总量控制指标均完成入海量计划削减任务。与2001年相比,

一、二类海水比例上升27.5个百分点,劣四类海水下降25.7个百分点,总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目前,各重点流域、海域的“十一五”计划制定工作正在进行中,长江口、珠江口海域亦已开始编制碧海行动计划。各类计划将积极吸取“十五”执行经验,为更好地实现“十一五”期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此外,我国还规定沿海所有港口必须配备油污水回收船等回收装备,港内禁止排放含油污水。

2、分析日本在冲之鸟岛和东海大陆架投巨资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认识

所谓“冲之鸟岛”位于日本东京西南1740公里的海上,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珊瑚礁。它本来由6块岩礁组成,但是由于长年被海浪侵蚀,正在不断没入海中并渐趋消失,现在只有两块岩礁露出水面。二战以后被盟军占领,1968年美国向日本移交了该水域的行政管理权。 2010年5月18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低潮线保全和基地设施整备法案》。该法案要求在没有船舶靠岸设施的冲之鸟岛,通过设立经济活动基地,向国内外宣传“冲之鸟”是一座岛屿。日本想方设法人为造“岛”,如此重视冲之鸟礁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着深层的经济和战略考虑。

根据国际海洋法规定,只要日本能证明其是一个“岛屿”,就可据此为起点,得到向外延伸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海域,这比日本约38万平方公里的整个陆地面积还要大。如果其大陆架延伸申请得到批准,那么周边200海里一带丰富的天然资源就归日本所有。有消息称,经过勘探,冲之鸟礁附近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同时,其海底大陆架还储藏着丰富的锰、镍、铬、铜等稀有金属矿、海底热水矿床,还存在可替代石油的沼气能源,这对资源匮乏的日本岛国来说,是一笔巨大财富。

另外,冲鸟礁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它扼守东海进出太平洋的主要航道,靠近关岛、塞班岛、菲律宾和台湾,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它恰好位于扼住中国海军冲出太平洋的海上要道上,是长在中国海军远洋作战通道咽喉上的一根毒瘤。此外,“冲之鸟”还处于亚太地区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如果日本把这几块礁石打造成人工岛,建立港口甚至起降飞机,那么它就可以成为连接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重要跳板,成为日本遏制中国的一艘永不沉没的小型航母。

日本《每日新闻》2003年11月25日报道,为了向联合国申请延伸本国大陆架范围,日本政府最近会同日本石油矿物联盟、日本钢铁联盟、日本土木工业协会、日本石油开发公司等10个与海洋开发事业相关的团体,组建了“日本大陆架调查公司”,将从2004年起正式开始对日本大陆架的地形、地质情况进行全面勘测。日本计划在2009年5月之前,向联合国提交有关日本大陆架的详细勘测资料。日本媒体认为,此举将扩大日本大陆架范围,可能使日本大陆架界线延伸至350海里(1海里约合1.852公里)。日本的这一动作引起了周边国家的高度关注。

目前,在东海东部的大陆架上,存在着大片中日、中韩、日韩大陆架主张重叠区。1974年,在未经我国同意的情况下,日韩为了勘探油气资源,签订了《日韩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协定》,所划定的共同开发区包括了我国主张的大陆架的一部分。如果日本能够将目前的大陆架外侧界线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开始,向外延伸至350海里处,日本就有望解决困扰它发展几百年的资源问题,大幅提高综合国力。 这片大陆架在战略上和军事上对日本也有重要意义。这片大陆架海域是中国向东进入太平洋、美国向西进入东亚以及俄罗斯南下的必经通道,日本认为,控制了这条国际通道,就能影响几个大国,并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76条规定,沿海国陆地领土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如果超过其领海基线二百海里以外的,可以主张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简称“外大陆架”)。对外大陆架提出权利要求的沿海国,须根据《公约》所规定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标准编制关于划定其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信息资料(简称“外大陆架划界案”),提交给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简称“委员会”)。委员会对沿海国所划定的外大陆架外部界限是否具有充分的科学技术和法律依据进行审议,然后以“建议”的方式对沿海国划界案做出认可或否定的决定。 2008年11月,日本向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外大陆架划界案。日本划界案共包括7个外大陆架区块,总面积超过74.7万平方公里。其中,日本以冲之鸟礁为基点主张了面积约25.5万平方公里的外大陆架(即九州-帕劳洋脊南部,KPR区块)。日本以冲之鸟为基点提出了外大陆架划界案,其前提必须是冲之鸟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基础。意味着日本以总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两个礁石主张了总面积共约为7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其中包括面积超过43万平方公里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及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 根据《公约》第121条第3款规定,“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维持其自身经济活动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冲之鸟礁是位于西太平洋的九州-帕劳洋脊(日本称为“九州-帕劳海岭”)上的2块孤零零的礁石,高潮时露出海面的总面积不足10平方米。为了这两块岩石不至于被海水冲刷侵蚀而消失,多年来,日本不惜花费巨资对这2块礁石进行保护性的加固建设。很显然,冲之鸟礁不具有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基础,更不可能拥有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因此,在日本提交划界案之后,中国和韩国多次向委员会提交外交照会,明确请求委员会不应审议和认可日本划界案中以冲之鸟礁为基点所划定的外大陆架最外部界限。否则,就相当于默认了冲之鸟礁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

地理科学(师范类)

40号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学号:201305071106

院系:外国语学院 商务英语班

一、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现状

据1998年全国环境状况公报,1998年近岸海域水体污染严重,局部海域环境质量仍呈恶化趋势。因水质污染和过度捕捞,近海生物资源下降,近海海水养殖自身污染严重。总之,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上未见好转,主要污染指标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与重金属。

渤海污染继续加重。海域内90%的监测站位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铅。其中辽东湾局部海域无机氮已超过三类标准。另外,渤海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和渔业资源衰退。据调查,10年来渤海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大大下降,经济鱼类低龄化、个体小型化、生长周期缩短。

黄海污染总体较轻。海域内的45%监测站位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铅。其中胶州湾和大连湾无机氮分别超三类和二类标准。

东海污染严重。海域78%的监测站位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铅和汞。

南海水质较好,局部污染严重。海域内28%的监测站位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铅。珠江口海域污染突出。 1 、 我国海域海水环境质量

90 年代以来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其中,我国近海水质劣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从1992年的10 万平方公里,上升到1999年的最高值20.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以14.6%的速度增长。1999年以后,我国的海洋环保工作初显成效,总体污染状况得到改善,污染加重的势头得到遏制,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由1999年的20.2万平方公里,逐年下降到 2004年的16.9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6.3%,环境污染状况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但2004 年的数据显示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6.9万平方公里,比2003年增加约2.7万平方公里,我国近岸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范围增加。对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区的2001-2004年海水环境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区中 ,渤海和东海海水污染程度较重 。 渤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 1/ 3 ,受污染程度较为严重;黄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中大部分为较清洁和轻度污染,受污染程度相对较低;东海主要污染区域相对集中且污染程度较重 ,主要集中在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中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比重相对较大;南海总体污染程度较低,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中大部分为较清洁和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珠江口、汕头和湛江港近岸局部水域。 2 、 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

20 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 2/ 3 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其中,辽河口、大连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等海域污染较重,且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大部分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日趋严重。对我国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入海口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其直接承受沿海、沿江居民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食品工业废水及残渣、造纸工业废物等富含有机物质及其他污染物,是污染物最为集中,密度最高的区域。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 3 、海洋生物质量状况

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对象,并且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对海洋生物质量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底栖生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4 、 近海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

从1999到2004年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在我国近岸、近海和远海海域中,海洋沉积物主要污染物为汞、铜、镉、铅、砷、滴滴涕、多氯联、有机质等。其中,大连湾、锦州湾和珠江口海域沉积物五年来污染持续加重。部分区域贝类体内残留的铅、镉、砷、滴涕及粪大肠菌群等有毒物质含量数年居高不下 。

(二)海洋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很不乐观,不仅是由于多种污染和不合理开发等原因造成的,而且还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观念有关。

1、海洋污染源的形成 ① 陆源污染

海洋污染物总量的 85 %以上来自于陆源污染物,其成分主要是化学需氧物质、氨氮、油类物质和磷酸盐四类 ,合计占总量的 95 %以上,还有硫化物、锌、铅、铬、挥发酚、氰化物、铜、镉、汞等。陆源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农业养殖使用的化肥、农药和禽畜粪便等。因此,陆地污染源可分为四类: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陆上养殖污染源。 ② 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兴建

我国曾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80 年代分别掀起了围海造田和发展养虾业两次大规模围海建设热潮 ,使沿海自然滩涂湿地总面积缩减了约一半。其后果是滩涂湿地的自然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重要经济鱼、虾、蟹、贝类生息繁衍场所消失,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绝迹,而且大大降低了滩涂湿地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潮及护岸保田等能力下降。对沿海滩涂的破坏面积仍呈逐年上升趋势。海岸工程破坏自然滩涂,我国沿岸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有160个。许多海湾已建有大、中型港口,小型海湾普遍为天然渔港。但是,在大城市毗邻的海湾,由于填海建港、填海造地,岸线缩短、湾体缩小、人工海岸比例增高、浅滩消失,海岸自然程度降低。再加上海水养殖业的盲目发展,养殖自身污染也较为普遍,海湾潮间带和水域中天然生长的鱼、虾、蟹、贝普遍衰退。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兴建可分为四类:海水养殖、围海造地、海岸工程、深海开发。

③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海洋污染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正常作业污染,即海洋油田的勘探和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二是突发性污染,即海域油井意外泄漏。 ④ 倾倒废物污染

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加大了对海洋倾倒区的使用力度,其中倾倒的废物主要是疏浚物、渣土等。进入21世纪,我国海洋倾倒区的个数由2001年的61个增加到了2004年的80个,签发的倾倒许可证数由2001年的541份增加到2004年的602份,倾倒的废物量从2001年的8965.2万立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14661万立方米。国家海洋局对部分海洋倾倒区的全面监测结果显示:与倾倒区选划时的环境质量状况比较,个别海洋倾倒区的环境状况发生显著的变化,部分倾倒区及周边底栖环境的总生物量略有减少,底质环境状况局部倾倒区恶化,但尚有底栖生物存在,其优势类群主要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部分倾倒区的水深略有减少。 ⑤ 船舶排放污染

船舶对海洋的污染主要指船舶在航行、停泊、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相关资料统计表明,海洋环境污染中有35%的污染物来自于船舶。特别是海洋中石油类污染物,其中陆上工业排放和城市排放占37%,而船舶操作性排放则占33%。船舶排放物已经成为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扰乱海洋生态平衡系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船舶海洋污染主要包括民用船舶污染和军用船舶污染。民用船舶污染主要是操作性污染,即船舶有意识地将船舶产生的污染物质排放入海,军用船舶除了能产生民用船舶的污染之外,其核动力船舶还能产生放射性辐射污染。 ⑥ 海上事故污染

海上事故污染是指运载有毒有害物质的船舶在航行中因过失或不可抗力而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所形成的污染。由于不可抗力致使船舶触礁、碰撞、搁浅、爆炸等事故,使有害物质进入海洋,对局部海域造成重大污染。这类事故 多发生于近岸海域,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特别大,主要有溢油污染、化学危险品污染、液化气船重大事故污染等。

2、海洋污染的深层次原因 ① 人口和资源对海洋的压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资源的供求量相应增加。陆地资源的稀缺性,使人类不得不到海洋去获取资源。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依靠海洋。 ② 社会公众海洋环保意识的淡薄

社会公众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是极其薄弱的。用生活垃圾填海、农业用药的不合理处置等使许多鱼类、贝类产卵场、栖息地被破坏。由于社会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淡薄,使海洋遭到严重损害。资料表明,受陆源排污影响,约80%的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严重。 ③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海洋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也随着沿海经济的增长而上升,对海洋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近岸养殖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船舶对海 洋环境的污染、来自海洋石油勘探的污染、海洋开发活动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污染、港口建设对海洋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等方面。 ④ 现代海洋科技的应用

海洋污染除了由于大量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农药、石油等所导致外,还有海洋放射性污染。海洋放射性污染通过生物体富集或食物链富集辐射整个海洋环境,危害人类或其他生物。现代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深入到现代海战武器(如激光炮、电磁炮、微波武器等)之中。此外,目前一些国家建立了海底核基地,其海底核实验活动直接或间接对我国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 ⑤ 海洋监察手段落后和执行力不足

国家海洋局每年承担常规海洋环境监测,以及两次污染基线调查、陆源污染及重点排污调查、几个海湾的海洋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调查,以对近岸海域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目前,海洋环境容量的大小和污染源的对应关系仍不清 楚,还不能有针对性地控制污染物质的排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另外,在监测的空间和时间覆盖范围方面体现出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二、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实施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海洋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制定新的《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统筹部署全国的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有机地结合,来指导各部门、各地区和重要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规划与协调管理,实现生态系统管理“全国一盘棋”。

第二,分类管理、突出重点,提高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应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在一些关键地区尤为如此。

第三,加强各级政府在生态系统管理的综合协调,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局面。生态系统管理的成功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的有效协调,取决于各类社会团体(企业、社区、NGO等)的广泛参与。

第四,推进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增强对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长期投入。近十多年中央政府的工程项目投入和财政补贴在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五,加强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提高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开展5年一次的国家生态系统状况评估,推动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适应性的监测、研究与示范,开展生态系统管理的教育与培训工作。

第六,营造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目前,我国海洋开发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赤潮等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因此,要提高全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认识治理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七,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从海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对海洋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我国多年来的海洋产业结构一直是以海洋第一产业为主,今后应提高第

二、三产业的比重,在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使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二是优化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沿海地区所产生的“三废”绝大部分通过直接入海,河水和地表径流、酸雨等形式流入近海,影响着近岸海域的环境,近岸海域的环境状况和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上一篇:化学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范文下一篇:经济普查开展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