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

2023-09-23

科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不客人们所忽视。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更不能轻视对于他们的道德教育。作为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道德水平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有着积极的作用。现在的教育大环境,存在着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德育不被重视等问题,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以各种形式给予学生道德教育,是责任也是义务。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德育教育 教学策略

引言:中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缺乏良好的判断能力,同时他们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诱惑,作为道德与法治的老师,要在教学书本内容的同时渗透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好的促进学生们未来的健康成长。本文就从创新教学方法,融人情感教育和注重实际生活三个方面简单论述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融人道德教育。

一、德育模式多样化,创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

现在初中生的道德教育存在着培养途径过于单调,尚未实现与时俱进,不能与时代挂钩等问题,教师们不注重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口头主义严重,而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较强,如果仅仅靠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但达不到德育的目的,甚至可能让学生反感,所以老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德育模式多样化,让学生从心底油然而生对于道德教育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有关友谊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和自己的同龄人一起畅所欲言,这样会更有参与感。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組提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让友谊之树长青?友谊出现破裂该怎样维护?”学生们在讨论书本上的知识时同时能够认识到友谊的珍贵,小组内的成员也更加容易建立起坚固的友谊。除了分组教学,教师们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在学习到有关宪法的知识时,由于初中生对于法律知识了解程度十分有限,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于宪法宣传或者依法治国的视频,初中生对于视频都比较感兴趣,这样进行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本上有关于法律的知识,对于国家的法治思想也能有更透彻的了解,有助于把学生们培养成爱国守法的好青年。

二、重视情感上的引导,引发学生道德情感共鸣

德育的渗透离不开情感教育,德育本身就需要教师带着感情为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真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并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实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蕴含感情,引发学生们的共鸣,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内容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干巴巴的对着课本讲解,而要真正的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课堂,用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们的情感。现代社会,很多人内心浮躁,只愿意享受权利,而不愿意履行义务,教师可以从这一点人手,在讲课时对于积极履行义务的模范榜样,教师要以一种骄傲而又自豪的语气介绍,而对于那些偷税漏税不愿履行义务的例子,则用一种气愤憎恨的语气。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思维要能够跟得上老师。这样带着感情授课,能够增强教学的感染性和带动性,强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认知,同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思想境界,发挥出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加强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果。

三、丰富各种实践活动,让德育全方面融入初中生日常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十分重视学生们的真实情感体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们多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只有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们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让道德教育真正的全方面融入学生的生活日常,才能够渗透道德教育,有效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在学习人民当家作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参与一次居委会选举或者旁听一次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民主选举的形式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初中生还未满十八岁周岁,暂时还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学生们通过对民主选举过程的观摩,对于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章的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对于祖国政治制度的认可,坚定了“制度自信”。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身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仔细观察、分析、体会、应用,才能真正的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实现知识的内化。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也成为了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四、结语

初中的孩子们正值青少年,在这个学习压力总体上来讲还不算太大的阶段,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更要抓紧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尽快完善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体制建构,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玉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道德实践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8(04):145

[2]朱柳霖.新形势下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15(12):94.

科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为了使小学的教育与时代能够相融合,基于核心素养之下的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它不仅能够有助于学生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样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文章着重探讨了核心素养和德育教育的含义、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在小学阶段,数学这门课程不仅是需要学生有着简单的数学认识以及数学计算,更是需要将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充分地融合到一起,继而让学生通过德育教育认识到数学这门课程对于未来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能够正确地树立三观认识,有着极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基于此,在中国新课标改革的大环境之下,就需要教师将德育教育充分地融入各个学科当中,进而促使小学生朝着全方面的方向成长。

一、 核心素养及德育教育概述

(一)核心素养教育概述

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学生知识的学习与提升,同样也包含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各种技能的学习。而核心素养同样也是教学三维目标与教师进行实践活动中的过渡桥梁。通过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处理了德育中的优良品德培养需要哪些品质的难题,更解决了学生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些都是核心素养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对于核心素养来讲,就需要遵循科学、高效、合理的原则进行培养和提升,以此来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在中国文化的层次上讲,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素养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创建高尚的审美情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以及能够让学生有着正确认识事物的理智思维。在独立自主成长的层次上讲,核心素养的出现对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有着帮助作用,并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等。

(二)德育教育概述

针对德育教育来讲,由于德育教育包含的范围较为广阔,由此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教育指的是在中国的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对孩子进行有目的、具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而狭义的德育教育指的是仅仅只有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针对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来讲,由于应试考试的影响,大部分的学校都选择性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和提升。因此,为了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成长的人才,就需要将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的教授融合在一起,进而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德育教育的加入对于整体的教育也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将“因材施教”“尊重信任”“取长补短”等优良的品质结合到一起,这也就会为教育的成长添砖加瓦。所以,如何将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相关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难题之一。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

(一)有情有意的渗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时,就需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及运用情感去感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含义,通过为学生讲授一些故事或是人生的道理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例如,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商队困在了沙漠之中,由于他们的水已经被消耗完了,他们的队长为了使得自己的队员有着强烈的求生意志以及坚定的信念,就在一个水壶当中装了一些沙子,就说:“我这里还有一些水,但是在没有走出沙漠之前,谁都不能喝。”队长通过这种方式鼓励自己的队员,最终所有的人都走出了沙漠。这个故事告诉了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持续不断的坚持,最终才能获得胜利,通过这个故事进而也就会达到相应的德育教育。

(二)有序性渗透

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显得极其的重要,教师在运用德育教育去教授学生的同时,同样也要注意到不能用相同的方法去教授不同的学生,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有着不同的性格、品行、脾性等,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这些,进而因材施教,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同样也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过于深奥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也就需要教师逐步地进行讲授,以此来达到学生思想品德提升的目的。

(三)适度性渗透

德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这样才能将德育教育充分的融入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需要老师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同样也需要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授。德育教育的教授需要老师遵循针对性、适应性、适量性等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德育教育发挥其全部的效用。

(四)有机渗透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数学教材进行教授,同样也需要教师运用合适、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将德育教育充分的渗透到小学数学的课堂之上,继而与小学数学的教材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教师在教授时,需要将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避免两者出现不适应、相互矛盾的场面。以及教师也不能将德育教育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需要将德育教育真正的与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相融合,将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 核心素养德育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其他课程联系性弱

针对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来讲,大部分的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时,都会有意识地将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分离开来,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去教授。在小学教育中,由于学生年龄过小,学习到的课程数目有限,这也就使得与数学课程相关的学科并不多,要想小学数学的教授与德育教育充分的融合到一起就需要寻找其他的方法和手段。与此同时,大部分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课堂相融合有着错误的认识和理解,继而也就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在实际的数学课程学习中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继而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二)数学课程的德育功能被忽视

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性质,同样在进行教授时也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针对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来讲,由于数学的逻辑性较强以及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較高,与英语、语文等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没有像思想与品德课程有较强的感染能力。所以,大部分老师在教授小学数学的过程中都忽略了德育教育的作用,而往往重视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很好地将课堂延伸到德育教育的范围之内。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的老师将德育教育与数学的教授完全分离开来,这也就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这门课程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教师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持续地进行训练,继而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老师在平时的教授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态度,培养和提升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在实际的数学教授过程中,将启发与要求两者融合在一起,进而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结合其他课程多方面渗透

由于数学课程有着较强的逻辑性、科学性,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解决过程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计算出来的结果却是不变的。所以,要想将小学数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并让学生朝着全方位的方向成长,这也就需要将数学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例如:信息技术、小学科学等。通过将这些学科与数学相融合来进行教授,不仅将数学知识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授方式,同样也使得德育教育有着更高的表现层次。例如:老师在教授“折线统计图”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将信息技术的知识运用到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折线统计图的含义,继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数学知识。

(三)充分挖掘课本德育素材,宣传祖国辉煌文化

小学数学的课本当中有着大量的中国文化以及精神。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同样也要将这些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德育教育真正融入小学数学的课堂之中。例如:教师在讲授“圆周率”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中国早期的一位数学家,即祖冲之,是这位数学家对圆周率有着深入的分析,继而才有了那个时代对于圆周率的认识。当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魅力所在,继而对本国产生自豪的民族感,激励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时代成长的必然。在实际的教授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德育教育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尤其是数学这门课程,进而为祖国的成长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瑞娟,李肖.论指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过程——以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6):71-75.

[2]应祥新.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以高年级计算教学为例[J].读写算,2020(28):202+204.

[3]李瑜,黄泽成,谭志俐.聚焦数学课堂 培育核心素养——湖南省2019年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观摩活动综述[J].小学数学教育,2020(19):58-59.

作者简介:

张艳雯,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西关小学。

科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3篇

一、结合自身特点,深情感染,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陶冶高雅情操

在物理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从局部看是细微的,一个概念,一道习题、一个探究活动,都能启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只要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德育渗透的相关原则,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有机渗透和目标控制,做到优化教材中的思想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就会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真正做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个人的感悟,深情感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述自己的感悟。教师就像一面镜子,用你的魅力、动作、言语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并且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陶冶高雅情操如: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等优美的景象,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祖国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在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时也会联想到“潭清疑水浅”等优美的诗句。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借此来丰富语言,听其言,寓于心,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无形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从知识点中孕育德育教学

物理的每一个知识点本身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我们在备课与教学中注意挖掘,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点为突破,将辩证唯物的思想贯彻进去,潜移默化,使教学内容与德育达到完美的统一。例如,在学习“电和磁”这章内容的时候,学生普遍对电能产生磁,即奥斯特试验,感觉很有意思,但一般不会再做深一步的思考,这时,如果我们紧接着反问一句:“磁能否生电呢?”直接将学生带入对立的一面,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将知识点与辩证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对立统一规律”,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在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也可以渗透“对立统一规律”;在学习“摩擦”时,物体的摩擦有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之分,可渗透“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观点;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可以渗透“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三、注重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1、通过实验树立世界观 物理学是以观测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运动的形态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说明“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在物理学及其发展中得到验证。因此,教师可以以实验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渗透。以“做功和内能的改变”这一节为例,学生在观察“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实验时,对棉花不点火就燃烧的现象的反应先是惊奇,后是困惑不解,甚至怀疑有“神灵”来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抓住时机,带领学生亲自实验,并通过讲授知识使学生明白棉花不点自燃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从而使棉花燃烧的缘故,并非“老天爷”显灵。这样不仅对破除学生们的迷信思想大有裨益,还可以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类似的例子在初中物理课中还有很多,比如在学习地磁场后,让学生回忆电视里看到农村广泛流行的看风水现象,认识风水先生所用的罗盘其实就是一个小磁针,小磁针在不同的地方的指向不完全相同是因为受地磁场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真正明白了这一迷信活动的实质。教师通过这些实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学生由于经历和学识的限制,对一些物理知识不可能一听就懂,有时还会怀疑其客观性,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权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让学生努力做好一切实验,使学生积累物理现象并有正确的思考,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品质。例如,在做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的实验中,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都知道乒乓球掉不下来这个结果,对教师做这个实验没有多大兴趣,这时教师不用自己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做,结果学生不一定能成功,但经过几次失败之后最终成功,这样学生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也意识到许多事情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成功,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实验,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3、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严格操作、认真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爱护仪器的主人翁思想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自己认真作好演示实验,严格按规则操作,尊重事实,如实记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实验和制作,亲自做实验,验证释疑。最后教师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许许多多的物理素材,对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教育都能起到极好的效果。如教学“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伽俐略和亚里士多德时,强调他们俩一个凭“科学实验”推翻谬误,揭示真理,另一个凭“经验事实”妄下论断。以此教育学生不要盲从,凡事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分辩是非的能力和追求真理的情感。在分组试验时,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实验的同时,不忘融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思想教育,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在讲“电磁感应、发电机”时,可以补充介绍“科拉顿跑失良机”的故事,按理科拉顿比法拉第早做这个实验,但与成功失之交臂,原因之一是没有同伴与他团结互助,否则科学史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充分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我们细心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找准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有机渗透,就可以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对整体教育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科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4篇

石鑫慧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要更新教学思路,改变过去只为传授知识而不重视德育的意识。从教材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方法,让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渗透。现以《请爱护小草》课题,浅谈在教学中“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德育渗透。

一、 在引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师: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不美?大家说说没在哪里?

生:自由发言,畅谈校园的美。(绿油油的草地„„)

师:我们大家都喜欢这样的环境,在阳光的沐浴下,芳草、杨柳的陪伴下,在知识的海洋里健康成长。阳光、草地、杨柳,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在享受着它们的美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它们,让这种美一直伴我们成长,我们热爱大自然,我们要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一草一木。今天我们就来给我们的校园制作一个“请爱护小草”的告示牌。

二、 在实践任务中渗透德育教育

实践任务:制作一张“请爱护小草”的告示牌。

注意:

1、告示牌要放在哪里?(草坪里)

2、草坪的主色是?(绿色)

3、草坪上有草、树叶,注意草的颜色和树叶的颜色。

我们要爱护小草,可不是枯草哦!大家画的小草要有生命力,给我们一种茁壮成长的感觉,充满希望。

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告示牌内容更具文化色彩,更富有创意。如:

“别踩我,我怕疼!”、“我喜欢笑!”„„

三、 在课堂小结中渗透德育教育

科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5篇

一、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教育

要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应在研究教材上下工夫,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把教材本身固有的思想性挖掘出来。

七年级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在教学中,教我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使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切忌长篇大论。

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我要善于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实践表明:通过教学,学生比刚入学时文明了,爱说一些礼貌用语了,同时对英语显得特别感兴趣了。

二、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有机渗透

“文道统一,文以载道”是实现当前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有机渗透。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热爱祖国的情感首当其位,这种情意应自然地体现在教学之中。

例如教材中“Where are you from ?”我要课堂中放一段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录相,雄伟的音乐,欣欣向荣的社会面貌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极大的鼓舞。我要不失时机地引出“This is our country , China .”要在黑板上板书一个大大的“China”,并引领学生有感情的读:“I’m from China ,I love China , I’m Chinese .”爱国情感油然而发。此外,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相互关心,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等社会公德心。

三、善于抓住教育契机,进行有意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一些看似平常却又蕴涵教机的事件,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契机,选择好英语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进行有意的教育,使德育在课堂上得到切实的渗透。教材中 “My father is a doctor .”“My mother is a teacher .”“My uncle is a boss .”气氛挺活跃的。教学时,教育学生“My father is a worker , my mother is a cleaner , I love them so .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谁是最可爱的人。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你处处留心,事事用心,你就能够掌握它。

科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6篇

2009年已悄然离去,怀着新春的期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下简称“理事会”)迎来了崭新的一页。在此辞旧迎新的时刻,理事会向所有关心及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理事单位致以诚挚的谢意。

理事会自换届以来,开辟了“理事会通讯”栏目;启动了“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研”课题研究。截止2009年12月15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发理事单位封面人物6人;刊发理事单位彩页宣传23面;刊发理事单位科研成果23篇。

“理事会通讯”栏目充分展示了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管理机制、教师队伍、科研成果、培训及会议等。欢迎广大理事单位将取得的成绩及经验推荐至本栏目,与广大理事单位一起分享。联系人:王策,联系邮箱:kmwangce@sina.com。

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首届心理健康节火热开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以特色立校,尤其以“专业化、规范化、全方位”的心理特色著名。近年来,学校的心理教育越来越有活力,完成了由战略选择需要到学科建设的转化;从个别业余辅导走向课程设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深入师生生活实际。在名师引领下,心理学融合进班集体建设、学科教学之中,显示了专业心理督导和心理呵护的重大影响力,形成了自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辈出,互动与支持展示出强大的团队力量。该校作为“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所在地,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辐射作用和基地作用。

2009年11月16日,历时一个月的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首届心理健康节火热开幕。此届心理健康节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巡礼和展示,也是指导学生“学会自学”,成功快乐学习的有益探索。苏州市教育局李杰副局长到会讲话,政宣处李凤祥、徐洁处长到会指导工作,各中小学校德育主任、心理教师参加开、闭幕式。

此届心理健康节以“朗润心怀,智慧学习”为主题,主要有几大鲜明特色:一是初高中联动,开幕式以高中为主,同时有初三政治展示课和四节高中展示课;闭幕式以初中为主,其中有初高中社团共同活动“大手拉小手”;二是突破单一的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智慧学习”相融合,各学科老师共同探讨学科教学中心理渗透、如何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三是全方位展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有“英语单词记忆法” 辅导课、“思维导图在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中的应用”示范课,有校本心理课、班主任的心理班会课、亲子沙龙活动等。此外还有励志心理电影欣赏、家长心理课堂专题讲座、班主任主题沙龙、青年教师心理沙龙、教师论文、个案报告、学生学法作业展览等专题活动。

供稿/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吴文君

编辑/于 洪 王 策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琉璃现场会

2009年12月3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琉璃中心校开展了“锦江区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琉璃现场会”,期间邀请了锦江区的有关专家、领导和心理老师参加指导了现场会。

此次现场会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学校全体教师学科渗透,促进学校心理课题的深入研究,促进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和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成长空间。

现场会上,王强校长做了“给每个孩子阳光灿烂的童年”专题发言,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常规化、心理咨询制度化、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校本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化四个方面把学校近十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并对学校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做了展望。学校心理组长陈智慧就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尝试思考以及 “琉璃中心校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课导向(试行)”作了介绍和意见征集。唐春玲班主任做了“从心理的角度做学生工作”案例交流。杨智老师展示了体育教学渗透案例——“生命的呐喊——障碍跑”,区德育科杨远老师从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做了肯定和指导;区进修学校心理专家周玫老师从体育主体教学,生命自救互救教育等方面做了详细深入点评。

成都市琉璃中心校一直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特色工作来打造。近几年来,学校除了常规的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每天心语屋心理辅导之外,还特别开展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用心理的方法做班主任工作活动。班主任和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在做中研究,在研究中做,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此次现场会得到了参会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供稿/四川省成都市琉璃中心校 陈智慧 编辑/于 洪 王 策

上一篇:信息素养范文下一篇:安全第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