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

2023-09-21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第1篇

【摘要】网络文化的发展在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网络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成了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拟在分析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途径的创新、教学媒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释和说明。

【关键词】网络文化 相互影响 创新研究

网络文化的兴起既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把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行创新研究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下边结合自己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反思自己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实践,对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阐释和说明。

一、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响

1.网络文化

研究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其相关问题,应该对什么是网络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网络文化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其进行不同的界定。在学术界公认的“网络文化”定义是张相轮在其《网络文化及其哲学问题》一文中对“网络文化”的界定。网络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在电脑与互联网上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广义的网络文化则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一切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1]。根据这样的定义,结合网络文化的事实,可以这样归纳网络文化的特点:首先,网络文化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网络文化在内容上的广泛性是指网络文化的内容,既有国内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有国外文化的精髓。既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又有国外文化中的污秽。其次,网络文化在传播上具有无障碍性。网络文化在传播上的无障碍性是指网络文化的传播途径具有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上的全部优势。既可以以视频为传播主要途径,又可以把音频作为自己传播的载体;既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向世人传递文化的核心内容,又可以通过点播的方式方便世人的随时学习。再次,网络文化在影响上具有多维性。网络文化在影响层面上的多维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既有优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又有不良网络文化的消极性;既有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侵蚀”,又有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矫正”。换而言之,网络文化的多重影响还表现在不同地域的文化会通过网络的传播对不同地域的人民及其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即大家所谓的“文化入侵”正是网络文化多维影响的具体表现。

2.相互影响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文化的兴起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网络文化目前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阵地,发挥着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等功能。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校园网、新闻网以及辅导员博客、BBS论坛、微博等多种网络文化平台[2]。而这些提到的校园网、博客、微博,乃至上边没有提到的微信等,都可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无论是上边提到的“文化入侵”,还是信息传播的无障碍化,都可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成为一种事实。它不仅需要高校教师意识到提高自身执教能力的迫切性,而且它还需要各高校的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对不同的网络文化内容能够在正确判别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和利用。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了网络文化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而这些重点的内容又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发挥其教育功能。这也就是说,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的优秀教育内容的加入,使网络文化的正能量得到了极限性的发挥。因此,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丰富网络文化的具体内容,既能使网络文化的内容得到丰富,又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获得圆满地成功。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网络文化成果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丰富网络文化内容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舞台。在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网络文化成果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又是思想教育的平台。因此,要把网络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教育的实践。

二、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根据网络文化的特点,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教学途径的创新

网络文化的参与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得到了拓展。網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拓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教育途径的出现。由于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使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诸多的教育途径。例如,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由思想政治课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由各高校辅导员的各种管理活动,由各高校的党团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等主要的教育途径组成。而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各高校的网站,微博、微信等都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特别是对于微信而言,它不仅是各高校学生的最爱,也是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其次,社会正能量的快速传播。每天的生活中都发生一些有趣事,新鲜事,而这些有趣事、新鲜事却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教学素材。无论是正面的新闻,还是负面的事实,都能充当思想政治的教学素材,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对这些事实的辩证分析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教学素材,通过微信等新方式的快速传播,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2.教学媒介的创新

网络文化的发展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加剧发展,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媒介得到了更新和发展。在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是其核心的教学载体。而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诸多的新的教学媒介被运用到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例如,各高校的网站成为了新的教学媒介。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可以对校园内发生的那些能够体现社会正能量的“新闻事件”进行传播,可以使全校的师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事实的真相,并通过对事实真相的分析,提高自己明是非、辨事理的能力。再如,通过学校的网络论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高校在网络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论坛。通过这些论坛,不仅可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可以在这些论坛上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讨论,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任课教师而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而言,他们既可以通过学生在论坛上的留言、发言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又可以从这些留言、发言中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改善自己的思想政治教学。

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这句话在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地验证。因为,依据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对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实践。例如,根据网络文化的最新成果,我们可能通过网络载体向全校的师生展示最新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虽然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校本教材的编写周期较长,而网络传播的速度较快。因此,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素材的补充就成了教学方法创新的内容之一。再如,根据网络文化的成果,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追踪分析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引导学生对其原因、结果的分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这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在理论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言行。又如,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在时间的层面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了灵活性的特点。所谓的灵活性,既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師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视频、音频等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灵活的教学实践,又指各高校的师生通过点播、回放视频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对于前者而言,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可以使高校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后者而言,通过视频点播的学习方式又使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可能。

4.教学评价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既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效果,又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方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大范围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力合作,从学校这个小范围讲,需要各个部门、各级领导、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3]。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各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必须进行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中,首先应该注意对评价对象的选择。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又涉及到学校的具体任课教师。因此,首先应该慎重地选择评价对象。其次,评价标准的制定。为准确地评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评价者应该制定科学的标准来考核评价对象。例如多维的评价标准;定性的评价标准,定量的评价标准等等。根据本校的实际,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对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科学的评估。所以,各高校思想政治评价标准也应该进行创新。

总之,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首先应该正确分析两者的相互影响,然后才能根据两者相互影响的特点去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表现。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相轮.网络文化及其哲学问题[J]自然辨证法研究.1999,9期:8-12页

[2]申小蓉,李怀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1(10):61页

[3]郭开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3):66页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第2篇

实求是”?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为什么邓小平首先强调思想观念上的解放和革新,而不是先革新一样落后的技术?

(2) 诚然技术带给我们的是便利,但思想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种秩序,对方辩友请问秩序难

道不比便利更重要吗?

(3) 德国总理赦得告诉过我们,对于美国,我们首先应该是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

理理念才能更好的引导产生先进的技术,请问对方辩友革新思想比革新技术能产生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难道它还不是更重要吗?

(4) 技术的革新的确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那么请问对方辩友社会生产力不断前进的最终动

力到底是什么?

(5) 请问对方辩友,技术的确很重要,但请问技术革新的动力靠的是什么?

(6) 请问对方辩友, 你方一直说革新技术更重要,但是请您举例说明,现在哪一种技术比

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起到更大的作用

(7) 技术是把双刃剑,对方辩友有什么理由能让一个有两面性的东西凌驾于我们的科学思想

之上?我们通过何种途径来让双刃剑为人类在前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8) 技术定义的核心是“人的经验和知识”,革新技术,就是要革新“经验和知识”,那什么事

物推动我们自觉的去革新“经验和知识”呢?或者说革新技术的前提是什么?

(9) 日本仔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技术可以和美国比肩,但是为什么到现代日本的技术已经落后

于美国,请对方辩友告诉我根本原因?

(10) 截止至2012年3月15日,诺基亚的专利技术有9615项,而苹果只有4649项,可以说

在知道工艺技术方面诺基亚领先于苹果公司,请问为什么诺基亚公司在最近两年里市值缩水接近75%,而苹果将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首家市值超过万亿的公司,请对方辩友解释一下?

(11) 据我所知,对方辩友用的是苹果iphone手机,而iphone单核处理器手机要比安卓双核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第3篇

现阶段国内专家学者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影响研究中, 2017年王国成等对校园网络流行文化进行分析, 说明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2]。2017年张辽等对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进行研究, 说明社会热点是开展思政工作的关键节点[3]。2018年卜建华等对“佛系青年”现象下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心态透视等方面进行研究, 反映出社会转型期部分青年群体迷茫的心理[4]。这些研究着重表现在网络校园文化、社会热点、文化软环境等方面, 其中有关网络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文章最多。国外学者对青年文化的研究较少提到流行校园文化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文化对人的影响视角, 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特点是关联, 但不直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一、校园流行文化类型

网络校园文化:在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8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为8.02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大学生群体为所有职业中最高, 占比24.8%。由此可见, 网络是当前校园流行青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 网络文化主要存在于网络交际、流行网络用语、网络游戏和网络消费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校园网络流行文化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这种文化现象会在特定时期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求, 得到多数人的响应, 被迅速复制与传播, 成为一段时期的热点和焦点, 风行一时后便会失去原有的形态, 更新成新的形式。依托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当前了解青年思想动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 广大群众针对社会上的某一问题或地点高度关注和讨论, 引发多数人强烈反响。新媒体时代下大量的社会热点和舆论焦点等进入校园, 冲击着高校学生传统思想观念, 影响着学生情感和态度, 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当前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较高, 多体现在国际政治、百姓民生、伦理道德等话题[5]。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对在校学生的影响, 掌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节点, 把握教育工作的时机, 对于了解不同时期各类型学生的思想动向, 拓宽学生视野, 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正确价值观,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文化软环境:校园文化软环境多体现在校风、学风和教风等方面的建设, 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软环境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价值观, 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提供了广阔的基础和平台。在校园文化的背景下, 学生可以开展和组织个性化活动, 诸如体育比赛、文艺比赛、学术研究等, 培养学术氛围、积极进取等精神。注重文化软环境, 时刻把握校园文化软环境的动向, 进行积极引导, 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二、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新时代校园流行文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变化, 空前的传播速度使得传统的教育手段不再适用。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时代特点, 对流行文化的发展做好心理准备, 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 以充分的准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更新观念, 不断创新, 以积极良好的姿态来应对。做到“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事而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新平台, 拓宽新领域, 丰富新内容, 使其具备时代特点和特色。

掌握适当的教育方法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针对不同校园流行文化的特征, 深入挖掘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创新教育模式, 应用新媒体技术, 如微信公众号、微博、QQ、新闻客户端等, 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做好学校网站的信息宣传工作, 正确认识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帮助学生过滤不良信息, 如校园贷等。抓住校园网络流行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合点。及时了解社会热点, 做好舆论和思想的引导, 主动将社会热点与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从多角度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客观的面对社会热点事件, 促进社会热点问题向积极正面的方向解决, 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 减少学生负面情绪。除此之外, 还要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做好宣传工作,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动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要依据现有校园流行文化的新特点,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转换工作思路, 由传统的管理为主到服务为主, 搭建合适的平台,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 减少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减少对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针对当前流行的校园文化, 以及学生渴求学习的心理, 做好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传递,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正能量, 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

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转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提出了新渠道、新平台和新技巧, 改变了原有的模式和方法, 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地, 对于树立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更好的进行精神引领和价值观引导,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法, 探索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进一步分析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对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校园流行文化体现大学生特定角色和年龄群体的文化特征,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时刻影响着学生思想动向。本文通过网络校园文化、社会热点、文化软环境对青年思想动向的影响进行剖析, 掌握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发展规律。了解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校园流行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乐.论当代大学文化建设[J].青年文学家, 2012 (17) :200.

[2] 王国成, 董继超.校园网络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初探[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 19 (4) :48-51.

[3] 张辽齐有伟.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研究[J].教育观察, 2017 (6) :13.

[4] 卜建华, 童静谣, 唐新建.“佛系青年”现象下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心态透视[A].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 2018, 584:31-33.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第4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大学阶段, 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 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文化归属感和文化使命, 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 丰富思想政治课程的文化内涵, 提升课堂吸引力, 为课堂教学活动注入创新源泉, 教导学生知礼仪、讲诚信、重仁爱、崇正义, 培养学生的正义精神与和合理念, 塑造学生高尚的价值取向, 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构建方案

(一) 加强校园政治文化建设

优化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构建方案,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 教师理应协同学生在校园政治文化建设中紧密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使校园政治文化能够保持生机与活力, 并大力创新有特色的校园政治文化体系, 把握好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应坚持持续创新, 将民族传统文化、革命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高校政治文化的命脉,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自强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不断凝练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竞争力与影响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与繁荣的实践过程。实现文化自强, 必须努力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文化强国”战略, 推动文化创新, 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保护民族文化权益, 构建文化精神家园, 深度挖掘各种优秀文化资源。与此同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努力创作各种文化产品, 并在校园文化活动上予以展示, 如具备书法展览、国画比赛和经典朗诵等。除此之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内心里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政治文化建设, 在思想与行动上形成自觉意识, 将文化自信上升为文化自觉意识, 从而不断坚定大学生的崇高信仰和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 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教学方法, 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课本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促进思想政治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从宏观视角来看, 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教材分为八章, 主要课题包括《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质》、《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制体系》、《树立法制观念、尊重法律权威》、《行驶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理应协同学生细化这八章内容, 充分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做好教学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融合工作, 例如将前三章命名为“理想信念模块”, 然后, 将该模块与厚德载物、治国安邦、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等传统文化理念相融合, 以此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注重自身的精神修养, 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将第四章和第五章划分入“道德教育模块”, 在教学活动中融合爱国、孝悌、诚信、仁爱、明志、持节、勤勉、友善、廉洁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融合, 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 做好高校学习教育指导工作

教师应努力促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专业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科学引领新时代的大学生把握好黄金时期, 勤奋学习, 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从宏观层次来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两方面的知识, 即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诵读民族经典, 继承传统美德;学好专业知识, 树立创新思想, 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在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精读古典文学名著、史学经典和古代科普读物 (如《天工开物》、《水经注》) , 学习中国书法绘画以及其他传统技艺 (如刺绣、篆刻、陶瓷工艺等) , 领悟《弟子规》、《三字经》和《中华家训》的内涵, 以此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与传统美德修养。此外, 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与特长, 在思想政治知识、中国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学习中积极探索、思考、钻研并勇于创新。另一方面, 教师应注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 结合教学内容与时代特色, 和学生一起举办富有新意的中华优秀传统主题教育活动, 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识, 大力激发学生的文化创新潜能。例如在临近国庆节时,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辑国庆报刊, 开展以“爱国主义”为话题的诗词诵读会, 像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文天祥的《正气歌》、徐锡麟的《出塞》、鉴湖女侠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和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等, 鼓励学生撰写爱国主义诗歌并在朗诵会上进行分享, 这样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爱国精神。在朗诵比赛活动初步结束后,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朗诵效果进行评比和指导, 并颁发相应的奖品和荣誉证书。然后, 教师应做好经典诗歌内容的讲解工作, 这样有助于指导学生学习中华诗歌文化, 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充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传统文化修养的双向发展, 教师应注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 在思想政治教材中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不断加强校园政治文化建设, 并做好高校学习教育指导工作, 定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主题教育活动。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 在世界文化史上独领风骚,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 有助于传承中华文明, 丰富思想政治课堂内涵, 弘扬民族文化, 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 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文化修养。本文将举例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构建方案, 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郑淑, 荣郭旸.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修课的探索与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2017 (03) .

[2] 乔守春.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实现途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 (05) .

[3] 靳于谦.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8 (09) .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第5篇

一、茶文化的形成演变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而且随着各种茶文化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其认识和了解也越来越深入。茶的饮用价值被人们接受, 慢慢的茶不断与传统文化、诗歌散文、艺术表演、思想哲学等相互融合, 茶文化便孕育而生。

二、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礼的国家, 在中国传统道德发展中, 礼成为社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并且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礼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礼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 其中与人们的饮茶文化融合的极为巧妙。因此, 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的茶文化内涵里蕴含着中国人的品行, 中国人饮茶讲究环境清幽, 口味清淡, 主要强调“清”, 这正与中国人谦虚, 低调的品行内涵有关。最后, 茶文化内涵的形成离不开文人和文学创作。以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作品为代表, 很多著名诗人的作品大多都有茶的意象和身影, 士大夫和文人雅士非常看重茶所传达出来的精神特质和道德规范, 他们时常组织仁人志士, 相聚在一起品茶, 谈经论道, 吟诗作对, 进行大量的文学创作, 饮茶与作诗赋兴相结合, 并统统写入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以此来发展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茶文化。同时,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也推动了中国文学乃至是世界文学的发展, 也奠定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

三、茶文化的特征

茶文化具有多种特征, 包括历史性特征、时代性特征、民族性特征、国际性特征。

(一)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性特征

在我国, 茶文化拥有着十分长远的历史, 在交换社会, 茶叶就曾作为交换物进行交换, 茶还曾作为进贡品。战国时期, 茶叶种植已经具有一定规模;魏晋时期, 茶文化雏形已经萌芽;隋唐时期, 出现了茶馆、茶会, 清朝时期, 曲艺融入茶会中, 极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并且, 出现了茶叶的对外销售。茶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 还融入诸子百家的思想, 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中国茶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实现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的号召, 赋予中国茶文化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 为当代我国的文化增添了全新的活力。同时也要求茶文化在继承原有的内涵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特征, 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改进和创新, 让茶文化在日常的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物质追求, 更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层次的追求, 从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紧随时代潮流, 不被时代所抛弃, 使得中国文化特别是茶文化“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三) 中国茶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 具备特色的风俗习惯, 因此, 在茶艺, 饮茶习惯上面表现出不同。我国地域辽阔, 茶的品种也多样, 使得茶文化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丰富性民族性。

(四) 我国茶文化的国际性特征

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与各国文化进行交流碰撞, 形成了日本茶文化、英国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等各国文化。北京成立国际茶城, 其经营理念就是承文化底蕴、融现代营销、塑精品茶城。在中国, 茶文化与我国传统礼教相结合;在英国, 茶文化也是表现出绅士风度的一种形式。英国女王日常生活中饮茶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茶是英国重大活动中必有的招待物。韩国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文化的根, 每年的五月二十四日定为全国茶日。世界各国都在发展茶文化, 他们各自由于自己的历史、地理、文化的不同, 所形成的茶文化具有差异性, 在世界贸易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了世界茶产业文化, 促进了世界茶贸易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通过茶文化的传播, 交流与碰撞, 使得世界各国的关系更加紧密, 茶文化加强了学术交流和经济洽谈。

四、中国茶文化的对现代社会的四个作用

中国茶文化在有形与无形中对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个人、社会、经济和国际方面。

(一) 对个人来说, 茶文化有利于自我修身养性, 培养独处性格

现在高速运转的社会中, 人们更看重金钱所带来的现实利益, 长此以往, 人们就变得异常的焦躁与不安, 而茶文化可以缓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传统的茶德重视人的价值, 倡导无私奉献, 提倡尊重, 重修身养性, 反对唯利是图, 见利忘义的行为。通过茶文化, 使得人们生活慢下来, 让人们放慢脚步去关注自己的内心, 抚慰人的精神创伤, 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扰。中国自古强调“慎独”, 而现在的从众和扎堆现象异常严重, 使得人们失去了自我的判断力, 从沏茶、闻茶、品茶这一缓慢的过程中, 人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二) 对社会生活来说, 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丰富文化生活

茶文化中包含着的知识, 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容易使人产生满足感, 品名茶、观茶具、吃尝名点、看茶艺,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三) 对经济来说,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 我国的茶文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道路和文化。“一带一路”开辟了经济运作的道路。我国是茶叶出现最早的国家, 是茶叶资源和文化最深厚的国家。国际间开展的茶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茶文化在经济中的价值, 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 对国际来说, 促进开放, 促进国际间的交流

上海连续四年举办国际茶文化节, 扩大了上海的对外开放度和知名度, 使茶文化真正跨越国界。全世界因为茶文化而相遇相知, 使得各国树立全局性的发展观念, 推动整个世界的进步。

五、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当前, 茶文化的现实意义是将其与现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完善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让大学生通过茶文化的学习, 将自己塑造成自立、自信、自强的新一代接班人。

(一) 使得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

我国的茶文化的形成是植根于中国这个大土壤中, 里面蕴含着我们中国人所特有的谦逊、低调的处事原则与文化, 将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 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 能够独立思考,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少走或者不走弯路。

(二) 使得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茶文化里面所蕴含的修身养性, 淡泊自然思想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相结合, 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当, 亚健康问题几乎困扰着每一位大学生, 威胁着大学生的健康。将茶文化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中, 使得大学生从思想层面上改变本身错误或者不当的生活方式。“茶艺讲究慢工出细活”, 这种思想可以缓解大学生心中长期形成的浮躁感, 让他们踏实地投入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中, 在自己的学业上有所成就, 实现自己的价值, 找到各自的定位。

(三) 使得大学生具有勇于探究的创新意识

茶文化中的时代性特征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是一种全新的、大胆的尝试, 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对传统教育的看法,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将茶文化融入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应用, 这种教育上的尝试是落实到大学生的学习中的, 是切实地感知到的, 所以这是一个层面上的创新培养功效。另一个层面, 是茶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茶文化的发展要求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步也需要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地革新。把茶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道德精神与创新精神。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 茶文化在当前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当前应该借助茶文化的精髓部分, 对内涵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与解读。更重要的是, 让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 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 大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上形成独立的处事原则, 养成健全的人格, 担负起自己应担当的责任。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渗透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古代, 一提到中国, 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丝绸、瓷器和茶这三样东西, 他们代表中国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 也反映出其背后的精神文化修养。本文以中国的茶文化来展开叙述, 从茶文化的形成演变、内涵、特征、作用方面对茶文化进行介绍, 最后, 提出茶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论述。小小的茶, 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经济产业的收入, 更多的是作为中国的象征符号, 使中国出产的商品走向国际市场, 使中国的文化走向全世界。

关键词:茶文化,时代性特征,创新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隽.中国茶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及意义[J].福建茶叶, 2018 (11) :264.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范文第6篇

一、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医疗行业本身就较为特殊, 医院本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而运行, 所以医院的文化建设工作不可强行照搬其他一般企业。医院思想文化建设不仅要以多种形式开展, 还要尽量丰富多彩, 使其产生应有的激励员工, 帮助病患的作用, 还要对医疗从业人员产生一定约束, 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扮演好一个白衣天使应尽的职责。党一直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 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三观, 所以医院也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医院自身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医院文化建设同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两者谁也离不开谁, 他们属于互相支持, 互相承载的关系。医院文化建设简单来说可以充当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载体, 二者关系紧密不可分离。我院在近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特别提出, 医疗工作者在工作当中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医疗原则, 形成一切以患者为重的医疗文化, 提升了我院工作者以及我院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形成了良好的医疗风气。除此之外, 我院党委还在空闲时间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了慰问, 了解到他们的生活难处, 更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对于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员工甚至为他们提供了特殊的工作时间段, 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医院党委的人文关怀。医院的管理思想必须要建立在相对应的医院文化之上, 他并不是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医院的管理层应当要认识到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只要将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够提升医院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使医院焕发出更长久的生命力。

二、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有机结合

(一) 塑造良好的医院精神

医院文化其中包括着医院精神, 何为医院精神, 医院精神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服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宗旨, 它经过时间的沉淀, 在所有医院的工作者当中已经形成了潜移默化的指向标, 它还指引着医院自身的发展方向。每一个医院都应当要塑造自己的医院精神, 一味地照搬其他医院的医院精神只怕会弄巧成拙, 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每一个医院的医院精神建立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使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康复, 看到病患大病康复的笑容, 医院精神自然而然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只有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医院的精神建设, 才能更好的使医院立足。自我院创立以来, 我院一直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以求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医院精神。在我院不断发展的这些年头, 我院医院精神建设工作一刻也没有落下, 反之医院精神建设工作无时无刻不在蓬勃开展, 为的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医院精神的建设工作开展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日前我院举行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活动, 让员工畅所欲言, 使他们说出了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医院精神是什么样子的, 此外医院还开展了一些文娱活动, 通过活动的一系列开展, 不仅使员工在医院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还使员工在娱乐之中培养了爱岗敬业的好习惯, 无形之中为医院更好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 打造良好的医院形象

现如今随着法治社会建立进程的完善, 人们对自己接受的服务不满意的时候便会想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权, 近些年来产生的医患纠纷案例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数不胜数, 究其原因还是医院社会公信力不足, 未能打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医院在建立之初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医疗形象, 让人民对其产生依赖与信任, 做好自己身为医院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医院和其他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医院本身就带着浓厚的公益色彩, 一所好的医院的首要职责便是救死扶伤, 行使好自己的社会医疗责任, 其次再是其他目标, 所以医院在平时的运行中应当要时时刻刻体现这一特点。医院首先要做到的是端正自己的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重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 只有把人放在首位, 医院建设运行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 医院上下员工本着这个目标才能不辱使命。其次医院在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上也要相应的进行配套升级, 以提高医院的服务环境质量, 患者只有在好的治疗环境里才能更快康复。其次, 医院本身要加大宣传, 增加自己的社会知名度, 现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 医院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 微博等进行宣传, 让更多的人的了解到医院的治理理念, 即使以前对医院有一些误解, 也能够及时的化干戈为玉帛, 只有患者理解一元, 医院才能更好地回馈患者, 为患者提供更好地医疗服务。我院在平时与周边学校, 敬老院等都有一定的合作, 比如为学生提供体检, 免费视力检查, 对于敬老院中的老人进行免费血压测量, 对于这些公益活动我院一直十分热衷, 虽然未获取到经济利益, 但是开展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医院的本职工作, 也是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 本地的报纸, 电视台, 新闻广播都对这些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 无形之中也增大了医院本身的知名度, 使得周边群众对医院也持肯定态度, 这也无形之中吸引了更多患者前来就医, 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营造健康向上的医院文化氛围

现如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变得越来越快, 医院从业人员必须要及时学习新的医疗知识, 这样才可以持续走在时代前列, 不至于被日新月异的医疗服务行业所淘汰。对于医院本身而言, 开展员工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一来可以提升医院从业人员的行业素养, 形成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其次可以提高整个医院的服务水平, 使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提高自己在周边医院中的综合竞争力。我院每年都会外派很多优秀员工到外进行学习, 以便于及时掌握最新的医疗信息与医疗服务手段, 通过人才在外学习的手段, 以提高医院本身综合竞争力, 在把人才送到别的医院进行友好学习交流的同时, 也可以对我院的医疗理念和医院精神进行宣传和传播, 无形之中也可以提高本院知名度。除了岗位培训和优秀人员对外交流之外, 我院还定期对一些毕业生、实习医师、保安员进行考核评估, 进行上岗前的行业训练。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 医院的文化建设工作和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精神层面意义上来说, 两者是不可分离拆开的整体, 只有将两者有机融合, 才能达到共同建设的成果。只有将医院的文化建设同政治思想工作两者做好, 医院才能提高自身实力, 找到更适合自身的发展前景, 实现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医院在日常运行过程中, 不仅要保证好自己的医疗职能, 还要开展一些医院自身相关的文化建设工作, 这不但有利于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上也会产生很大帮助。现代社会瞬息万变, 医院工作人员的从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 医院外部也面临着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互相角逐, 在如此堪称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加强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在医院的政治思想建设工作中, 医院的文化建设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就医院文化建设和促进医院政治思想工作问题进行展开讨论, 以谋求医院的健康长久发展。

关键词:医院政治思想工作,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传顺.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促进医院和谐发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6 (5) :67—68.

[2] 周弟初, 刘新跃, 龚少纯等.加强和改进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华医护杂志, 2007, 4 (7) :664.

上一篇:文言文虚词范文下一篇:项目投融资方案及经营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