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30

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唯物史观之间有内在的理论渊源关系,是对我党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理论的科学总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继承;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时它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解决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的新境界。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贯穿着极为丰富的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它从社会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科学的回答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人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些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任务,毫不动摇的加以推进,让发展变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是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解决现实实践问题的新境界,从而实现了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创造性结合。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新概括。社会历史主体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他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没有人,便没有社会。唯物史观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人,即在某种具体的、物质的、社会历史的条件下从事某种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把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最高目标。他明确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对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新概括。

3.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的新发展。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是揭示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进行分析的时候,引入了生物学中的有机体概念,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称作社会有机体。认为有机体经历了从少数简单形态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的劳动、实践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结构,概括起来说,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发展规律,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而社会系统内在的结构和机制则展示了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形式。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推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是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4.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理论的新认识。唯物史观论述了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唯物史观还认为,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唯物史观还探讨了正确处理和解决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理论与途径。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2]。上述观点实际上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要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新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党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理论的科学总结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最终形成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就已经开始考虑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等发展问题,并且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就开始考虑怎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实行什么方针等有关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对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曲折探索。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发展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篇著作和后来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触及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后来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对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1958年,他又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源头。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审慎的科学态度,领导党和人民,果断地提出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响亮地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有步骤地开展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的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同时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多次告诫人们,要尊重经济规律,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理论处处闪现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體,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强调,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提出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观点。他指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这些来自于实践的理论成果,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指明了方向。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同时提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唯物史观的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不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而且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发展观理论的一大贡献,是当今世界最合理、最科学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责任编辑 王玉妹]

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经验主义又被称为“经验论”, 是关于认识论的学说, 与“理性主义”相对。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 并在经验中得到验证。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 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 心灵就像白板, 心灵中的一切知识来自对事物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感性经验, 而心灵也具有一种对感觉印象进行区分、比较和概括的功能。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曾经说过:“在先进的国家, 实践启发理论;在落后的国家, 理论鼓起实践”。这是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一种形象诠释。经验主义传统一直以来都是英国哲学的突出特色。培根就重视观察和实验, 在他看来, 知识的基础就在于经验观察和科学实验。与此同时, 由于信任根据观察和实验的归纳法, 以及强调认识的实践功用, 培根不认同长期统治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的偏重演绎法的形式逻辑,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是培根。”

纵观世界科技史, 英国人占有突出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一个多世纪里, 英国一直处于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 这就不得不提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传统。近代以来, 科学研究逐渐从早期的收集材料逐步走向整理材料, 科学得到迅速发展, 这其中经验归纳的方法功不可没。

总体来说, 在早期着眼于宏观物体的经典物理学时代,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有效地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程, 极大地推动了经典物理学的进展,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迎接新的科学革命的同时,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科学霸主地位的变易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随着在19-20世纪之交经典物理学逐渐转向现代物理学, 物理学的研究中心也由经典物理学的宏观、低速运动对象转为微观、高速的运动对象。在这个时候, 面对新兴的物理学, 过于强调经验、科学实验而轻视理论思维的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应对起来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因为实验家的物理经验不能把它提高到最抽象的领域中去。适用于科学动年时代的以归纳为主的方法, 正在让位给探索性的演绎法。”

当然, 这绝不是单纯的否认经验主义的哲学传统, 众多的英国科学家也不乏像牛顿、麦克斯韦等在科学理论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特例, 只能说在经典物理学逐渐转向现代物理学的过程中, 英国强调直观具体事实, 重视经验而轻视理论思维的特征, 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适应新的物理学革命了, 那么哪一种哲学思维才更符合新的物理学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尤其看重理论思维的德国理性主义哲学传统。

二、哲学对德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影响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 与英国重视经验, 轻视哲学思辨的经验主义哲学传统正好相反, 德国理性主义则重视理论假说, 大胆思辨, 简单地说, 理性主义认为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

在19世纪以前, 德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 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一跃成为了世界的科技中心, 这固然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诸多因素中哲学可谓起到了先导作用, 哲学尤其是自然哲学, 通过与科学的紧密结合以及对科学的启蒙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科学的发展, 并进而促成了德国在世纪之交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

首先, 哲学的启蒙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文化的传播, 哲学的兴隆带动了科学的兴隆。哲学革命的爆发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科学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从根本上为科学的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

作为“德国启蒙运动之父”的托马修斯就对自然科学怀有极大兴趣, 他的学术思想激进, 具有革命倾向, 他倡导理性, 反对偏执思维, 认为哲学应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 并从亚里斯多德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可以说托马修斯的进步思想在那个时代对人们从神学的权威中解放出来, 并逐渐投入到科学技术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都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德国, 正是由于哲学启蒙及哲学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并进而促进德国科学的体制化。

第二, 哲学与科学的紧密结合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德语中与科学含义最接近的词是wissenachaft, 但其内涵要远比Science广泛, 这也直接反映了德国科学与哲学的密切联系。在德国, 以普朗克黎曼、高斯、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康德关于天体演化提出的潮汐假说和星云假说即是哲学思想也是科学假说, 对当时的科学思想有直接的启蒙作用, 因此恩格斯称他是“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的人。

当英国、法国分别进行产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时候, 德国国内则兴起了哲学革命,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还有着深刻的思想和社会原因。经过哲学革命, 哲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更加动摇了经院哲学和传统神学的地位。所以说德国科学技术的崛起不是偶然的, 这与科学和哲学紧密结合分不开的。

第三, 在教育中注入哲学因素对德国教育的改革影响深远。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历来都是和教育的因素分不开的, 教育的成功会直接培养大量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 成为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德国之所以在第二次物理学革命中大放异彩, 并最终在19世纪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 就不得不提到德国成功的教育改革, 而教育改革的成功又离不开哲学的变革, 哲学因素在教育因素中的注入对德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通过分析哲学对科学的启蒙作用、哲学与科学的紧密结合以及哲学对德国教育改革中的影响, 说明德国的哲学渗透于各个领域, 通过与其他因素的互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德国科学的发展, 潜移默化地促成了德国成为19世纪中后期世界科学的中心。

综上所述, 作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 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可谓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我们应当积极吸收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及德国理性主义传统的优点, 在重视经验观察、科学实验的同时, 也要重视理论假说、大胆思辨。

此外, 无论是儒家哲学的“实用理性精神”, 还是道家倡导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很大程度上都不利于中国自然科学的产生, 事实也证明, 古代中国产生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辉煌的技术工艺, 但科学理论却一直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 更没能自发的形成近代科学以及成为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这固然不是否认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而是要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 为使我国在21实际成为科技强国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参考。

【相关链接】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 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 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 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 其进展, 尤其是重大的突破, 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 可以做比较准确地规划。

哲学一词, 中文最早使用于19世纪末、从日本的汉文"哲学"使用引用过来, 是philosophia (热爱智慧、追求真理) 的日本汉文翻译, 词义是"以辩证方式, 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 是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方式。

哲学可以看作一种尺度。这种尺度的作用在于, 从理性存在物本身出发, 去寻找理性的本质 (本源) 以及自存与世界其他存在物的关系。

在学术界里, 对于哲学一词并无普遍接受的定义, 也预见不到有达成一致定义的可能。单就西方学术史来说, 哲学是对一些问题的研究, 涉及等概念。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 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

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 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 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 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哳表达、系统抅造, 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哲学是元理, 科学 (以及玄学、艺术) 是原理、方法、事实, 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 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 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 由"爱"和"智慧"两词组成。按照字义解释, 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然而这并不足以表明哲学的实质。哲学作为一门学问, 是如何产生的呢?

哲学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中, 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还不了解, 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现象激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认识。

摘要: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学界历来普遍关注的问题, 同样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本文分别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和哲学对德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影响深入分析, 有力地表明哲学思维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阐明哲学与科学技术间的密切关系, 启发人们重视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关键词:哲学,科学,技术,影响

参考文献

[1] [德]海涅 (H·Heine) 著.论德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 许良著.亥姆霍兹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3] 袁运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及其特征[J].历史教学问题, 2002 (6) :22-28.

[4] 曹胜斌.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终结的数学原因[J].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3-6.

[5] 孔令宏.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的机变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6) :90-93.

[6] 曲秀全.从“天人合一”透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0 (4) :94-97.

[7] 刘洁.以科学美学的眼光看中国古代科学[J].前沿, 2013 (22) :55-56.

[8] 宋清波.论哲学对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影响[J].江汉论坛, 2010 (6) :61.

[9] 陈炎.儒家与道家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制约——兼答“李约瑟难题”[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4 (1) :121.

[10]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0:54.

[11] 傅正华.哲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酵母─论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9 (5) :61.

[12] 罗素.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 1978:129-130.

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发展是第一要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我们党对“发展”在当代中国具有的重要地位的科学判定,是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分析世界历史进程和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所得出的正确结论。从具体国情出发,搞清楚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根本要求。邓小平指出,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他鲜明地提出:“中国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把中国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

二、“以人为本”蕴含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胡锦涛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而易见,这段重要论述可以简要地归结为,坚持“以人为本”在实质上就是“以人民为本”,或者说,就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落脚点。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应有之义,我们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所坚持的以人为“本”,即在实质上,以人民为“本”,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动力和以人民为目的。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本来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新中国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即是作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力量即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得到翻身解放,由旧制度的奴隶变为国家的主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坚持、巩固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这种主体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最关键的,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革命战争年代,兵民是胜利之本。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群众是改革和建设事业之本、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人民群众,既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也是精神生产的主体,还是推进体制改革的主体。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无论是物质生产中的技术创新,精神生产中的理论创新,还是社会变革中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其原动力都是来自人民群众和他们的实践活动。

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围绕这一时代主题,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上就产生了以不同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发展观。纵观这些不同的发展观,其基本问题都是围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靠谁发展”而展开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也是因为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宝贵经验和借鉴国外发展观研究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等内涵的阐述,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对我国发展的指导作用,这是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做出的科学回答

要弄明白为什么发展是第一要义,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发展?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虽然国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过长期争议,但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基本形成共识,认为发展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简言之也就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中国,是邓小平首先在这种特有含义上把“发展”这一术语引用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来的,并根据中国国情作出了独特阐释。他把中国的发展看作是摆脱贫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认为中国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一而

二、二而一的同一个问题。他强调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同时又称这条“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线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主要是指实现工业化及其在工业化基础上所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但是,在21世纪到来之际,人类社会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我党紧跟时代进步潮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及时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发展和现代化问题做出了与时俱进的新回答。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强调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上来,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强调必须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些论述凝聚着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的深刻认识。它表明,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和信息化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

发展是第一要义,这一思想是对发展重要性的强调,是对为什么要发展的回答。这是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最大实际作出的重要科学判断。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虽然,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但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我们的根本目标。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在新的形势下的重申,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对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做出的科学判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依靠人,就要看到人民群众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提高人,就是要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权,包括人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尊重人的需求、生命、价值和尊严,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了人,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人”进一步回答了怎样“依靠人”的问题,“尊重人”具体回答了怎样“为了人”的问题,依靠人、提高人、尊重人、为了人,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恩格斯则把唯物史观称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里所说的人,就其主体而言,就其绝大多数而言,就是人民群众。因此,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通过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促发展,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还分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机制,指出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历史运动合力的结果,而历史运动的合力之所以能够推动历史进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进行历史活动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利益和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唯物史观认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完全一致的。唯物史观的这一观点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要求。这是因为以人为本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阶级都曾经提出过的一个口号,比如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就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而在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做宣扬的人本主义也主张以人为本。虽然这些有关以人为本的主张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成为了我们可以吸收借鉴的思想资源,但毕竟历史上统治阶级关于以人为本的主张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当代西方某些政治势力以人道主义为名,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为进行“人道主义国际干预”制造借口,以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悍然发动对别国的军事行动,严重践踏其他国家的主权和人权。由于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理解以人为本,我们有些同志也把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主张以“以人为中心”取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个人为本位”,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对立起来。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才能澄清在以人为本问题上产生的各种疑惑和思想混乱。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对“怎样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全面发展,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发展必然得出的结论。

首先,坚持全面发展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推动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构成的,而上层建筑又区分为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发展不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经济变化,而且包括了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变革,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变化必然要求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就表现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相统一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

其次,坚持全面发展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作为矛盾系统都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但又不能代替和自然而然地导致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反过来,非主要矛盾也对主要矛盾的解决具有制约作用,非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又会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辩证法强调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通过解决主要矛盾为从根本上解决非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同时重视通过解决和缓解非主要矛盾来推进解决好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抓好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不等于搞“单打一”,不能顾此失彼,否则,不仅其他方面工作发展不上去,经济建设这个主要矛盾也必然要受到拖累而解决不好。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地方不少部门确实存在着“单打一”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全面发展,为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各种非主要矛盾的复杂关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协调发展,是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发展效益等方面比例适当、结构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增强发展协调性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了出来,可见,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坚持协调发展,首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结构性原则。系统结构性原则认为,结构是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一定方式,它表现为各个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排列秩序和作用方式等,系统结构合理、各种比例关系协调,系统就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正常发展;反之,就会导致系统功能降低和不能正常发展。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结构的跃迁过程,各种重大比例关系必须不断调整,才能消除比例失衡、结构失调,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经济和社会结构不协调和某些重大比例关系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尤为突出,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而要使社会结构得到优化,各种比例关系趋于合理,就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党中央提出坚持“五个统筹”,就是要通过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发展的协调,从而使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优化,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才能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其次,坚持协调发展又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发展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然后打破平衡再达到新的平衡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我国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之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的差别,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有其必然性的一面。这种不平衡如果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加以合理利用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然而严重的不平衡、失去控制的不平衡,超过社会承受程度的不平衡,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后果,是必须努力消除的。因此,又必须对这种不平衡加以调节和控制,促进其向良性的平衡的方向转变。这也要求我们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无疑吸收了国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想成果,但是必须看到唯物史观中蕴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些宝贵思想在科学发展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首先,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人口和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这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马克思提出“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互相适应”是一个自然规律,要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就必须“使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增长相一致,甚至使生产的发展超过人口的增长。”这里明确地提出了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增长相协调的思想。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不能离开自然界孤立地把劳动说成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这实质上已经把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作为人类生存和物质生产的先决条件提了出来,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前提。

再次,唯物史观认为,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恩格斯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的或较远的后果”。他还主张对人类生产行为所产生的这种较远的自然和社会影响进行“控制和调节”。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堪称是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声,构成了唯物史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语境论科学哲学

语境论是西方科学技术哲学在经过“三大转向”之后的必然结果。语境论强调的是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 它的着眼点在意现实社会的多元语境。语境论将科学研究的结果归纳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另类科学哲学

在传统的科学技术哲学中, 研究学者往往将注意力着眼于科学内部的问题, 而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 往往需要强大的逻辑推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这些并不能够完全展现科学的发展过程。

3、科学实践哲学

传统的科学技术哲学往往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削弱了科学技术哲学的实践活动。科学实践哲学通过对人脸科学实践过程和活动进行分析, 将科学技术哲学的着眼点从理论层面转移到了实践层面。我国研究学者对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相辅相成,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念的进步。

二、科学技术哲学的未来走向

1、科学技术哲学走向自然科学

现今我国部分研究学者从事专门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认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独立于科学技术哲学, 不承认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是科学哲学的现象。对此现状, 研究学者吴彤表示反对。他认为科学哲学研究的主流就应当是自然哲学问题, 他不赞成单一地、独立地研究科学技术哲学, 这样会使得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过于片面, 不能真正寻找到正确的研究方法。

2、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 对传统问题的研究不能够抛弃对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近年来我国具体科学发展速度较快, 因此我国学者对具体科学的哲学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不断发展。我国学者曾经对复杂系统演化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无论是对具体科学的哲学研究还是对传统哲学等哲学的探讨, 我们都不可以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的研究成果、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在历史上, 对于西方哲学思想的借鉴的确给我国哲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科学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我们需要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面和研究模式, 取得自己的研究成果。

3、科学技术哲学保持多元性的研究

我国研究学者认为, 科学技术哲学会随着我国科学和哲学研究的进步发展而进步和发展, 会对传统问题产生新的阐述。科学技术哲学目前在我国仍然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形成健康的、多元的体系。其中对于理论基础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发端, 而在这过程中离不开强大的逻辑和准确的方法论, 同时还有注意研究的规范性, 并且对问题的哲学性要始终保持着系统的思考;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具体学科的多样性和个体性。这二者直接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基础。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方向和坚持原则

1、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方向

工程在科学技术哲学中渐渐地展现出了它特有的价值和独特性, 于是工程哲学逐步产生并逐渐独立出来。研究学者李伯聪表示, 在他看来工程哲学将工程活动和工程知识作为研究对象, 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田鹏颖认为, 我们应该把技术归纳为实践性的知识系统, 而在这之中应当包含着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 尤其不能忽视社会技术的重要性。

2、科学技术哲学的坚持原则

目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借鉴其他国家学术资源的状况, 但是与此同时, 我们也根据本国的学术传统, 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而在这过程之中, 我们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坚持了解新兴技术发展与深化传统技术认识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对象毫无疑问是技术, 因此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人员不仅仅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推进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 而且要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使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成果做到与时俱进。我国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着“知识完整性”的缺失, 仍不能精准地把握对科学技术哲学的本质和基本含义, 对科学技术哲学的社会影响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因此, 在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过程中要牢牢掌握新兴技术的发展历程。

2) 坚持面向时间与反思升华相结合。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开始于科学技术实践, 并在实践过程中和实践哲学的引导之下迅速发展, 但也是因为发展速度过快, 造成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重经验研究, 在理论分析方面却有所欠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需要将技术实践放到较为重要的位置这毋庸置疑, 而在这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升华。

3) 坚持个体专一化与群体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现代技术哲学都有着不同的研究特色。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 在进行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过程中, 不能使用单一化的研究方法, 而是要力求达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因此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人员应当在坚持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的同时做到不断创新。

摘要: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新兴的却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的独立学科。近年来,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不断发展, 使得其发展状态和发展过程具有了中国的特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发展态势良好, 加之研究的推进, 20世纪80年代起, 我国已经拥有了一系列有关科学技术哲学的优秀成果。90年代以来, 我国对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重点有所转移, 从科学方法论、社会与科技领域等单一问题上, 向多元化、专门化的研究方向上转移。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艺术[J].杨文珺.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2012 (06) .

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性质;科学观;科学教育

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是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的逻辑结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等方面的基本问题,指导科学认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论。[1]科学哲学的萌芽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其后的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等人对经典科学的哲学探索,丰富了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独立的科学哲学研究开始逐步形成。科学哲学主要研究三方面的内容:(1)科学的本质,即科学是什么;(2)科学的性质;(3)科学观。科学哲学或多或少始终影响着科学教育,传统的科学哲学和新兴的科学哲学对科学教育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正向和负向的影响。达西尔(R.Duschl)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撰写的一篇题为《科学教育与科学哲学:25年互不相关的发展》的论文中指出,从1960年到1985年,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只是科学家、教育家和教师的事情,他们没有接受当时科学哲学的新观点,而科学哲学也没有参与到科学教育改革中来。可见,科学哲学对科学教育的影响是较大的。因此,探讨科学哲学对科学教育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下文将从科学哲学研究的上述三个方面展开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的论述。

一、科学的本质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因为科学教学中所采用的活动是模仿科学家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新答案过程中的实践,那么理解科学自身的本质就显得很重要。然而,科学究竟是什么样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为了更好地说明科学的本质对科学教育的影响,也为了让科学教师理解科学的本质及在科学教学中体现出科学的本质,作者采用了科学的三个维度划分,即科学是一个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三向度的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内容一直把传授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放在首位,从科学的本质来看,这是片面的,没有反应科学的全貌。[2]从科学本质的三维度来看,科学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科学知识与能力、探究与思维、态度与精神:(1)科学知识包括: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科学模型;(2)探究与思维包括:观察和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实验求证、得出和交流结论;(3)态度与精神包括:求实、严谨、怀疑、创新、坚持、合作。

科学的本质要求科学教师教学时,一定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师并没有真正把握好三者的关系,存在着两种误区。第一,简单地把科学教育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这种情况在我国未进行新课改之前较为普遍。例如,我国历次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教育目的尤其强调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强调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与科学教育相关的科学教科书的主要篇幅都在讲述科学的概念和原理,伴随学生的作业就是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然后在考试中得到检验。第二,简单地把科学教育看成探究,仅仅注重探究的形式,而忽略了科学知识的获得。这种情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较为普遍,几乎已经把探究看成衡量科学课成败的唯一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的是,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而非唯一的方式。庞丽娟教授撰写的《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指出,强调科学探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科学教育都只能和必须通过探究的方式进行。科学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

科学的本质说明了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大教师应当深刻地理解科学本质,并把科学的本质渗透到科学教学中去。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并把它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已成为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2]

二、科学的性质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科学的性质应该是很重要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科学具有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主体际性、修正性。

客观真理性强调科学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与客观存在的过程或现象相联系。这要求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教师及学生的想法观念一定要有所依据,而不是胡乱的猜想、臆断。科学的可检验性强调科学必须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科学的这个性质说明了科学命题的结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论述,而是个别确定、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科学的主体际性强调科学命题是主体之间达成的共识,科学命题敢于面对持相反意见者的批判。科学的主体际性要求科学课必须重视探究中的交流与表达环节,重视小组间的各种不同意见。科学的可错性是创造它的人易犯错误之本性的反映,但是从实质上看,科学的可错或暂定,在于科学认识的理论结果与不断出现的经验事实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导致科学家不得不修正或抛弃已有的理论。[3]科学的可错性表明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观点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学生的观点是对现实的事物或者过程的正确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解释力,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学生的观点是相对正确的。

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教师一定要对科学性质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科学有一个真正的认识,才能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具有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素养。

三、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科学观是指人们对科学对象、科学过程的本原和本体的见解或意识,即对科学对象持有的整体观点。科学观不同于上述的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的性质,它更多地体现出教师或者学生对整个自然界所持有的看法。有科学知识不一定有正确的科学观,没有正确的科学观,即使有科学知识,也可能陷入迷信,甚至是伪科学。所以,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对于学生和教师至关重要。正确的科学观包括:世界是可被认知的,科学理念是会变化的,科学知识的持久性,科学不能为所有问题提供完整答案。

但有些教师并没能真正地把握科学观。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蔡铁权教授指出,不少教师对科学究竟是什么还没有真正理解,绝大多数教师对科学还处于一种盲目崇拜的状态;同时又有人采取激烈的建构主义科学观,认为科学不是客观真理,而是科学家头脑中建构的产物。教师在科学观方面的误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科学看作真理的同义语,认为科学是不可错的;第二,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有科学主义的倾向,完全排斥人文学科的教育价值;第三,认为科学是人们头脑中建构的产物,具有相对性。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科学观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科学观,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高科学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青.科学课程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

[2] 刘克文.试论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J].教育科学,2003(4).

[3] 李醒民.经验性:科学理论的根基[J].河南社会科学,2009(3).

上一篇:心理健康大学生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近代女子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