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技术产业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6

政府技术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的数据,对2000-2009年12月近10年引用中文核心期刊《科学学研究》的国内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揭示引用该刊的期刊分布及学科交叉情况。

[关键词]期刊研究;科学学研究;被引;调查分析

Analysis on the Journals of Cited Literature From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During 2000-2009Ma Ning1 Tang Yonglin1 Zhang Hongluo2

(1.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China;

2.Luoyang 613 Institute,Luoyang 471009,China)

《科学学研究》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于1983年创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科学学研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科学、科学研究”类的“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认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鉴于此本文拟就该刊载文近10年(2000-2009年12月)被国内期刊引用情况进行一次系统调查,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必要的定量研究与分析。本文通过对引用《科学学研究》的相关期刊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对相关期刊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引用《科学学研究》期刊之统计分析

利用CNKI可以统计参考文献的功能,数据采集于2009年12月12日,共采集5 989条记录,录入excel中,统计出1 762种期刊引用,10年引用《科学学研究》前10名的期刊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同学科内高频引用《科学学研究》的期刊反应反映了学科内领域的“近亲”关系,信息的易用性原则得到了体现。《情报杂志》等其他学科的期刊高频引用则表明了学科交叉渗透的迹象。学科的交叉引用旨在促进学科之间的互补、吸附与融合。在类型上,学科交叉可以是双向交融或多科杂交;在内涵上,学科交叉可能是学科思想的交融、学科功能的互补或者学科层次的交错,具体表现为学科概念、理论法则、测试方法、结构功能等方面的交叉。学科交叉产生了交叉学科,也就是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它是学科之间发生质的变化后而生成的新的学科类型。例如,二元交叉产生的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空间与海洋科学,多元交叉产生的能源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材料及环境矿物学、资源环境生物技术等,这些学科在我国都得到了大力支持。

表1 引用《科学学研究》前10名的期刊

刊名被引频次(次)期刊类别大类科学学研究415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71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科技管理研究363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科技进步与对策274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科研管理128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中国科技论坛126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科学管理研究117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情报杂志95图书馆学,情报学G25,G35研究与发展管理88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中国软科学75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

2010年5月第30卷第5期2000-2009年《科学学研究》被引期刊情况分析May,22 每年引用《科学学研究》超过10次的期刊之分析

2000年引用《科学学研究》超过10次的期刊1种;2001年1种;2002年2种;2003年6种;2004年5种;2005年8种;而且期刊都是属于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没有出现学科期刊交叉引用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时学科横向渗透还不是那么广。

表2 2000-2005年每年引用《科学学研究》超过10次的期刊统计

年份科学学与科

学技术管理科学学

研究科技管理

研究科学管理

研究中国科技

论坛科技进步

与对策科研管理研究与

发展管理高频引用

期刊数高频引用期刊

数/期刊数(%)2000131128200117111520021014226720031826101013106405200441281416105258200543393518151513108325

2006年引用《科学学研究》超过10次的期刊10种;2007年15种;2008年19种;2009年19种。引用《科学学研究》的期刊呈逐年递增趋势,就2008年和2009年比较,虽然都是19种,但是具体的期刊不尽完全相同,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2008年引用《科学学研究》10次的《情报理论与实践》在2009年的引用情况明显偏少,但《情报科学》《图书情报工作》在2009年引用次数明显增多,说明学科交叉引用并不会因为一种期刊引用的减少而变化,相反,会有同学科其他期刊的替代而更加交叉。

表3 2006-2009年每年引用《科学学研究》超过10次的期刊统计

年份科技管理

研究科技进步

与对策科学学与科

学技术管理科学学研究中国科技

论坛情报杂志科研管理软科学研究与

发展管理中国软科学2006324163121310200761515363281821161320084882872422231114182009115907865332823171716年份管理学报技术经济现代管理

科学科学管理

研究情报科学商场

现代化商业研究图书情报

工作自然辩证

法研究科技管理

研究2006151145200718191220081815251310812009151212111111101010 续表3

年份工业技术

经济中国青年

科技科技情报

开发与经济统计

与决策工业技术

经济价值工程情报理论

与实践高频引用

期刊数高频引用

期刊数/

期刊数(%)2006111027120071511111534820081712111019420200919406

从以上两个时间段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2006-2009年高频引用《科学学研究》的期刊,在绝对数量(高频引用期刊数)和相对数量(高频引用期刊数/期刊数)方面都呈稳定增长态势,且跨越学科范畴,向图书馆学、情报学(《情报杂志》),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统计学(《统计与决策》)等学科渗透。

以情报学为例,笔者探讨《科学学研究》与情报学期刊的互引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类期刊,以《图书情报工作》为例,其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一半以上是情报学领域的;《中国图书馆学报》本是图书馆学方面的期刊,因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之间的渊源而融合,根据邱均平教授的研究,见参考文献[7],同时笔者以《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年第1期为例,经统计发现,16篇文献中有9篇是图书馆方面的,即也有一半左右的文章为情报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具体应根据论文的主题进行判断。

对《情报科学》《情报学报》《情报杂志》等引用《科学学研究》的文献全部作为数据来源,对两栖类期刊,如《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图书情报工作》等刊载的论文做出甄别:结合学术论文标题专指性强的特点,从标题做出判断,凡是涉及图书馆学领域的论文一律剔除,剩余的论文则为数据来源论文。

根据CNKI期刊导航的统计数据,图书、情报与档案共有81种,其中档案学期刊26种,即有55种图情方面的期刊,29种是图书馆方面的,13种两栖类的期刊,13种情报学的期刊。经统计发现,引用《科学学研究》的图书情报学期刊为26种,占图情期刊总数的4727%,频次为377次,依据上述数据处理原则,有24种涉及情报学内容的期刊引用《科学学研究》,占总数的7059%,频次为321次。情报学期刊的文献引用了《科学学研究》,《科学学研究》是否也引用情报学的文献呢?经统计,《科学学研究》引用了21种图书情报学的期刊,占图情期刊总数的3818%,引用频次为189次,依据上述数据处理原则,有18种涉及情报学内容的期刊被《科学学研究》引用,占总数的5294%,频次为146次,说明情报学借鉴《科学学研究》的力度大于《科学学研究》借鉴情报学的力度,这与情报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有关。

情报学是一门新兴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学科。比如情报学利用文献计量对以记录形式进行交流的各个方面进行计量统计,如对于某国、某学科的论文数量、年度增长率、利用状况、对文献中所附参考文献种类、数量等进行计量统计。从中找出变化规律,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从定性与定量分析中达到掌握过去与现在的变化脉络,进而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科学学研究可以借用这种研究方法进行科学评价。引用《科学学研究》超过10次的期刊及被《科学学研究》引用超过10次的期刊见表4:表4 引用《科学学研究》超过10次的期刊

及被《科学学研究》引用超过10次的期刊

编号引用《科》期刊频次被《科》引用期刊频次1情报杂志95情报科学322情报科学40情报学报243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35情报杂志214情报理论与实践28图书馆165现代情报25情报理论与实践166情报学报237图书情报工作208情报探索113 高被引频次的论文统计

学术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反映论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连续性和继承性,是科学研究严谨性的体现,同时还是尊重前人的科学发现权和著作权的致谢行为。如果一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论文在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引用《科学学研究》的期刊分布如此之广,究竟是哪些文献是高频被引文献呢?笔者利用CNKI下的中国引文数据库进行统计,被引频次前10名的文献统计结果如表5:

表5 《科学学研究》高频被引论文

作 者论 文 名 称发表时间被引频次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2002,05122朱晓妹,王重鸣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2005,01114郭 斌,陈 劲,许庆瑞界面管理:企业创新管理的新趋向2005,01113 续表5

作 者论 文 名 称发表时间被引频次许庆瑞,刘景江,周赵丹21世纪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2002,01103张 钢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组织创新2000,0198杜义飞,李仕明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2004,0596许志晋,凌奕杰,宋凤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1997,0194魏 江,叶 波文化视野内的小企业集群技术学习研究2001,0492陈 劲,李飞宇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诠释2001,0391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2003,0389

4 结 语

引用《科学学研究》的期刊学科种类之多,分布之广,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引用《科学学研究》的期刊比较集中于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G3(除G35),同时图书馆学,情报学G25,G35,自然科学总论N,工业经济F4/F6(含F27,除F59)也引用了《科学学研究》大量的研究成果;与《科学学研究》相关的经济、统计、一些偏远学科等也引用了部分研究成果,揭示出《科学学研究》自身的研究特点。学科交叉是一种趋势,各个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引用《科学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然而毕竟《科学学研究》是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的重要刊物,大量引用《科学学研究》的刊物集中于G3(除G35),体现出期刊本身的学科特点。

参考文献

[1]唐志红,苏万鹏,刘建国.文献信息分类法研究进展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9):89-92.

[2]房宝金,吉久明.2000-2006年我国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文献计量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16-218.

[3]王文,王惠翔.《中国图书馆学报》被引文献作者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08,(7):160-162.

[4]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33-234.

[5]陈何芳.学科演进与大学学科的融合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6.

[6]尹方屏,张大为,刘静伟.中国服装学科论文著者的洛特卡分布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2):141-144.

[7]邱均平,谭春辉,任全娥.基于四类数据源的情报学发展动向之计量分析[J].情报学报,2007,(10):677-683.

[8]http:∥baike.baidu.com/view/15746.htm[EB].2009-12-15

政府技术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提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决定经济发展前景。河南省作为我国内陆新兴的经济大省,经济发展空间和环境决定产业呈“二三一”的结构特点。通过河南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以及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分析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以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进而为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策略。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互动研究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中长期经济学的应用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伴随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后期创新系统方法的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等理论也相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注重各个产业之间关联度以及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创新技术和服务业的完善引入产业动态分析中,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河南省经济发展同样也走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当前中原区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

库兹涅茨曾指出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一个总量发展的过程,而是部门变化与总量变化互相依托的,只有将它们同时纳入总量结构框架中才能够恰到好处的平衡。事实上,在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增长的表现只能作为内部结构转变的一个剖断面,尤其是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而言,随着各项收入增长带来的贸易、需求、生产要素等结构方面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最直接的则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尤其是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环境及其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河南省是我国内陆地区心腹地带,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我国重点经济发展区域的开发基地。河南省位于我国纵横陆路交通系统交汇处,是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同时,也是继我国发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展区后的又一个新起之秀。该区域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最为密集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区域中趋向定位于重点交通和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基地。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农业生产大省、经济大省,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升级在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新型的服务产业和科技产业对于提升和拉动河南省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省内城市经济群看,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在经济区域发展中对边缘经济区域的交通、商业物流、金融服务等行业具有持续带动作用。对外经济区域中,对加强和促进毗邻经济地区发展能够起到互动发展、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对于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和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准显著提升,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结构特点。农业仍旧在第一产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工业是拉动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和采掘工业的比重较大,具有技术含量的加工工业则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与周边的东部省份和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从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河南省自主创新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则趋向饱和状态。所以,发展河南省内陆新兴经济大省,对于国家实施中部城市崛起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经济发展环境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是河南省建设经济大省最为重要的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取得经济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从河南省历年的统计年鉴来看,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一)产业之间比例不协调

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是较大。因此,河南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是经济收入的主体部分,而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第二、三产业则相对落后,与周边的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相比则差距更大。

(二)资源条件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

从河南省产业内部结构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尤其是煤炭、冶金、建材等原材料的加工产业比重较大,而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环保产业仍处于待开发状态,特别是对具有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自“十二五”以来,矿物制造业、金属冶炼业、化学加工业、电力供应业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3.1%,但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其人均占有资源量偏低,这对河南省GDP的整体提高将起到极大的制约作用。

(三)产业结构引导经济增长消耗能源大

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一直是等同或略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但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来的则是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自“十二五”期间,河南省GDP每增加万元,消耗能源就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倍,用水量高于全国4倍,而对于废弃物和废水的利用率却不足45%,同期低于发达国家资源利用率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这种产业结构引导下GDP增长取而代之的是资源高消耗,这就意味着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多以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所消耗资源指标过高而取代。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分析

从2011年最近季度经济统计数据看,河南省面临重大的经济发展机遇,经济上继续保持着较快发展趋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势头。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产业投资贡献率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显著提升。

(一)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产业贡献率是指各个产业部门的增加值所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即总经济增长率的上涨幅度。河南省近一个季度以来产业生产总值呈现了“一二三”格局,根据河南省统计数据来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投资额为2 469.27亿元。经济增长速度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回落了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加快发展,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了37.6%,投资额为93.83亿元。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上一年同期,增长了57.0个百分点。全省第二产业投资同期增长26.5%,投资额为1296.67亿元,经济增长速度同期回落了6.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相对缓慢,产业投资同期增长了23.5%,投资额为1 078.77亿元,经济增长速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了4.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投资贡献率明显高于二、三产业,对于农业大省而言,第一产业投资仍然较为强劲,而对于起主导作用的第二产业投资则出现了回落趋势,第三产业的上升幅度很小且投资与同期相比较低。就这一季度产业产值而言,第一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二、三产业则出现回落的趋势,这一季度第一产业平均贡献率最高。虽然第二产业在河南省经济产值中比重较大,但就河南省目前经济状况而言第二产业平均贡献率将在同期高于第三产业。

从经济数据显示来看,产业结构中各个产业之间的平衡与否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显著,虽然近些年第一产业在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影响过程已经有了明显的回落现象,相比之下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从河南省近几年统计数据结果分析,全省产业贡献率中第二产业的波峰阶段恰好对应第三产业的波谷时期。基于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基础资源所限,任何一个产业占有资源较多都将会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负面影响。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第一产业仍保持往年投资额度,第二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对于河南省经济增长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相反,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有的比重则偏低,甚至贡献率呈现了负值发展态势。但是,从纵横角度分析河南省的经济环境以及外部经济发展区域对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需求来看,经济市场环境更需要强劲有力具备高新技术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的第三产业来刺激河南省的经济增长。

(二)主导产业投入和产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追求目标是为了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各个产业之间关联度高且协调发展的互动区域经济系统。主导产业是指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能够快速带动经济发展,在周围经济区域呈现较强的关联性,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出贡献高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就像火车头,是组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先决条件,因此,选择合理的主导产业是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部分。

根据河南省产业结构布局和经济发展趋势看,正确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选择河南省主导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近年来的数据资料进行详尽分析,不仅能够找到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点,同时,对于解决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也具有很强的实践作用。通过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连锁效应、扩散效应以及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来总体评判主导产业对经济整体增长的拉动效应。

从经济数据结果看,河南省产业结构影响力较大的是基础矿工业、原材料采集业、交通运输业等,这些产业部门每增加一个经济单位就会影响相关产业的附加值。产业结构从技术系数角度分析,农业占有偏低的位置,相对于能源开发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言,更需要高科技来支撑。从劳动力投入产出结构看,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公共管理以及教育事业投入劳动力系数偏大。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的空间。

从产业结构中投入产出视角剖析,伴随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主导产业选择更加偏向目前的第二产业的资源能源产业,同时,也在逐步迈向具有改革和创新动力的第三产业,这一发展趋势表明,河南省的经济虽然保持高速发展但并没有带来高效能转换,促进经济向高能源、低消耗、高效率、重节约的集约型产业发展。其本质原因是,经济发展换来的产业高投入并没有给经济带来高增长,这样的结果不是高科技、高创新带来高产出的结果。从产业拉动率和贡献率结果看,河南省经济增长带来的高投入产业结构是“二三一”特征,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更应该向“三二一”产业结构发展,足以表明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并没有很好地拉动和促进产业结构有效调整和升级,相反,同比例的产业投入和产出反而更多地集中在第二产业中。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而言,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并不能把全省的经济带向更高的发展空间。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业结构面临的现状分析

1.先进农业示范园初显模型

伴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准的提高,消费水平也显著提升,这也促使农业结构改革步伐加快。农业作为河南省主要产业收入来源,停留于过去粗放型经营的农业产业结构已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而,现阶段政府部门已加大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具有高生产率、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休闲生态农业已经初显规模。尤其是无污染、无公害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已提上日程。

2.主体工业产业地位保持稳定

河南省第二产业已经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尤其是煤炭产业和金属冶炼产业一直在市场中占有稳固地位,而其他行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则相对偏低。

3.公共服务业不断完善

河南省产业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已逐步展开。食品加工业、交通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平均产值稳步推进。如在航空港、莆田等地已建立多个现代物流集散中心,并形成专业化的批发、储备、配送等配套服务。

4.产业结构比例趋向优化

河南省产业在经历了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后,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经过上述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保持着两种发展关系,一是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产业结构目前的“二三一”状态不能很好地促进当前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第一产业占有大部分比例,而且严重阻碍河南省目前的经济发展。第二产业虽然是地方经济的主要支柱,但工业背后更多的是资源过度消耗。第三产业发展强劲有力但发展空间和机会不足。二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促进第二产业向产业聚集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很好地向“三二一”产业结构优化,足以表明河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良性互动关系。

1.要素禀赋决定产业结构升级

要素禀赋即资源禀赋,是一个城市占有资源的情况,河南省产业结构特点决定资源禀赋条件优化成果。要素禀赋的条件是以开发当地自然资源为基础,一般意义上是指以能源、矿产资源为基础原料的产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是以该区域一定的资源条件实现经济增长的,其中原材料是构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同,最终会形成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不同,从而形成不同城市之间生产力的竞争。区域中的资源禀赋条件越丰富,该区域内以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部门就会越多。由于资源空间布局的不均衡性,资源相对集聚区域就会决定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方向,并形成以该区域资源为集聚的主导产业区,即产业区域优势结构。

河南省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丰富,能源、矿产、水资源十分丰富,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但就目前的产业结构而言,河南省产业资源的开发需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匹配,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基于河南省产业资源现有条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二三一”产业结构布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家强制力和意志力的集中体现,正是因为资源禀赋和国家政策的双重导向决定了河南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2.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和转换

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条件,经济增长过程如果运用了高科技新兴产业就会创造出高于平均经济增长率的价值,而这个高科技新兴产业是需要技术创新条件来支撑的,因而经济增长中依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需要技术创新是一致的。因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会提高人均GDP,促进人们的消费购买力度,这种消费需求的浮动就会刺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人均GDP提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产业供给环境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

基于河南省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来源于集中性的生产投入,但更多地依靠能源资源条件,而对于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技术创新则是缺位的,主要是因为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引导产业结构有效调整,同时也是因为具备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没有在河南省得到合理的推广和发展,从而不能为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长效持久的经济原动力,也不能引起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转换的高效能。

五、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快速增长策略分析

根据“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总的趋势,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因而,稳定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策略对河南省良性有效的经济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农业生产集约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市场和供应渠道起着重要作用。但河南省目前农业生产比重过大、生产劳动率较低,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前进的步伐。因而,在有限资源内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是当前较为重要的任务。

农业生产集约化是指集农业生产、销售、加工于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在产供销线路上形成一体化、链条式经营结构,通过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将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以科技服务于农业,也是农业生产走向更先进更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传统低效的农业产业结构更需要积极经营特色农业生产,保证农民在粮食生产增收的情况下,促进更加合理的农业产业服务和技术创新,这就需要依据河南省现有的经济条件加强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传统经营方式与现代高科技术联合起来,用现代化的农业经营管理来发展河南省的农业,从而引导农民提高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二)优化工业生产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产业是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但目前产业结构的突出性矛盾严重阻碍了工业的调整升级,积极提高工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事实表明,我们应该加快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物科技工程、绿色光电信息,提升工业发展技术水平,并将这种高新技术应用到丰富能源资源上。河南省工业的发展更需要具有先进的有实力的企业做好带头引导作用,来更好地促进工业体系之间的结构升级,进而增加产业的高附加值和创新力度,形成产业集聚区的良性互动。

另外,在河南省资源丰富地区积极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密集型产业,在农村、中小城镇发展适宜的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对于吸纳教育水平低下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在政府允许范围内,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加入工业发展阵营,提升第二产业中农民的就业空间,在增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与当前的产业结构协调一致。

(三)加强和提升第三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近些年来,河南省第三产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内部结构水平和发展比重偏低,因而适当提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和市场竞争能力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不断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这是进入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该立足本地现有条件,不断进行第三产业结构优化,扩大产业调整力度和规模,提升产品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以及第三产业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和竞争力,保证第三产业发展在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过程中合理优化,创新产业内部机制,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同时,加强河南省第三产业的智力支持和保障,为具有高创新、高科技、高管理能力的人才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人才储备体系,这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3]吴冰.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1

[4]韩晓娜.产业结构演进与新疆经济增长的特征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财经大学,2010

[5]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12(2):68—72

[6]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7]朱涛.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政策选择[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2):1—4

[8]娄源钊,郑州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8):295—296

责编:林月

政府技术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以2005—2015年年度国家光伏产业相关专利公布数量作为衡量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指标,分析了国家间技术研发能力与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选取中美徳韩日五国光伏产业研发中14个相关领域公布的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了五国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结果显示: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性投资,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受市场环境变化程度明显,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而言,首先应提高技术含量和综合管理水平,进行经营模式的提升和更新,由政府牵头出台相应的贷款政策,处理好由传统能源结构向新能源结构转变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竞争力;技术研发能力;技术创新成长能力

由于传统化石能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地域性限制,能源的竞争日益成为未来各国竞争的主要方面,新能源竞争的激烈程度必然成为各国未来竞争的重要方向;同时,由于温室效应和化石燃料储量的减少,世界各国政府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利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光伏作为能源有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免费并且没有消耗、替代和交换问题,可以迅速安装在任何地方,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噪音、有害排放物和有害气体产生。因此,光伏产业作为新兴能源产业日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可知,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光伏产业同样将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从各个国家大力投入相关人才的培养和研发资金的支持力度可看出,技术创新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及赢得竞争中的主动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

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可追溯到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又被称为产业革命,原因就在于科学技术成为产业演进中至关重要的突破点,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更加体现出竞争实力。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创新”一词,由于技术创新有助于塑造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以及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对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起到了巨大作用,因此提升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Georg Friedrich List于1841年指出,科学方面的任何发展或新发现、新发明都必然会使许许多多的工业操作获得改进或革新。[1]2007年王章豹等人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29个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指标的面板数据分析,测算了10个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与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从实证角度出发说明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关系。[2]2009年,白玲在《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书中提出,没有技术创新,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也就无从提高。通过对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关系的研究,提出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2011年唐恒等人选取1991—2010年国内外光伏产业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将专利按照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薄膜、多元化合物、并网发电和光伏相关设备六大技术主题进行分类,发现国外关于光伏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组件材料与技术、太阳能发电系统、P-N结、光伏屋顶以及光伏发电检测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尤其以有机薄膜电池技术和新一代聚光发电技术为研究热点,中国则集中在晶硅材料、聚光系统、电极和光敏元器件等模块和组件方面研究,尤其以光伏应用装置领域和以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为基础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研究领域为主,而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研发专利产出较少,与欧美许多国家相比核心技术与基础研发方面仍有欠缺。[4]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

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技术研发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两个部分。技术研发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应用的主体主要集中于各相关企业。国际上一般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主要有研发支出和专利权两个指标。其中,研发支出通常被视为技术能力的投入指标,既可以用绝对指标来表示,如总R&D支出或平均R&D支出,也可以用相对指标来衡量,如R&D支出占销售额的百分比或平均每人的R&D费用;专利权是衡量创新能力的常用指标,一个国家或组织所获得的专利权的多寡,可以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该国或该组织技术创新的规模和能力。[5]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发展来看,2005年11月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中,从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四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数量、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财政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等数据为基础作定性分析。[6]

鉴于以上研究基础和评价指标选取标准,本文以2005—2015年年度国家光伏产业相关专利公布数量作为衡量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指标,从14个相关领域技术成果出发,进而对国家间技术研发能力及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进行了分析。

三、实证分析

由于统计时间与数据同步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检索中中国2014与2015年数据为0,但从2013年之前的统计数据变化趋势分析可知:对中美日韩徳五国光伏产业公布专利数据进行比较,2005年美日两国占据80%左右新专利所有权,到2013年日韩美三国拥有85%以上新专利数量,中国不足12%。从2007年开始,各国加大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力度,2011年至今,虽然各国公布专利数量均有下降,但相比较而言,韩国上升趋势明显,美国仍然强势,日本保持每年30%的专利贡献,而中国作为光伏大国研发技术专利数量下滑幅度最大。

从图1中可见,与2005年相比,各国光伏研发方面产出均上升,其中2008—2011年为高速增长期,2011—2015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研发在2011年最先下滑,幅度最大,其次是韩国,于2012年下降趋势显现,日本虽然在2011年出现下降趋势,但2013年上升势头明显,美国受到的冲击最小,除2005、2006年出现波动外,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上升态势。

表1为光伏产业研发相关领域分类,参考唐恒等人2011年在国内外光伏产业专利情报分析中提出的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薄膜、多元化合物、光伏相关设备和并网发电六个技术主题,对光伏产业研发相关领域的检索专利进行分类,本文选取14个大类为专利领域研究方向。其中,按技术对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程度,将编号为A-1、A-2、A-3、B-1四个领域作为光伏产业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D-1关系到光伏发电的市场化应用,属于光伏产业关键技术;C-4与C-5属于中游光伏产品制备的关键技术,E-1与E-2是上游晶硅原材料的关键技术。通过中美日韩徳五国14个领域公布的专利数据,可得出2005—2015年五国光伏产业研发各相关领域公布专利数据趋势,进而分析五国光伏产业研发方面具备的优劣势。

1. 美国:光伏产业研发方面,通过相关领域公布专利数量比较,与其他四国相比最为突出的领域为接线盒、吸光发电系统、充电供电装置、光电转换器件、光伏电池的电极和制造或处理光伏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专利产出较多的领域为光伏转换器、太阳电池板或阵列、并网发电装置、光伏屋顶、晶硅加工制备技术;研发较弱的领域为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光伏发电机和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研究方面。近三年,研发专利产出变化中,上升最为明显的领域是接线盒、吸光发电系统、充电供电装置、光伏电池的电极和制造或处理光伏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研究方面,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光伏屋顶研究方面。

2. 日本:与其他四国相比最为突出的领域为光伏转换器、充电供电装置,并网发电装置和光伏屋顶;专利产出较多的领域为太阳电池板或阵列、光电转换器件、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研究和晶硅加工制备技术;研发较弱的领域为接线盒、吸光发电系统、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光伏发电机、光伏电池的电极和制造或处理光伏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近几年上升明显的领域为接线盒、光伏电池的电极、并网发电装置和光伏屋顶,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光伏转换器、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研究和晶硅加工制备技术。

3. 中国:与其他四国相比最为突出的领域为光伏发电机和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除中国外,其他四国在光伏发电机领域的研究都较少;研发较弱的领域为光伏转换器、太阳电池板或阵列、光电转换器件。中国光伏产业专利数据趋势变化中,以2011年为“拐点”变动最为显著,各研究领域均在2010—2012年期间达到峰值,此后除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研发外,均出现下滑,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接线盒、吸光发电系统、光伏发电机、制造或处理光伏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和并网发电装置。

4. 韩国:与其他四国相比最为突出的领域为太阳电池板或阵列、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研究和晶硅加工制备技术,其中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仅韩国与中国在该领域的涉猎最多;研发较弱的领域为接线盒、光伏发电机、并网发电装置和光伏屋顶。自2008年以来,韩国光伏产业专利数据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上升效应明显的领域为光伏转换器、太阳电池板或阵列、吸光发电系统、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光伏转换器、光伏电池的电极和制造或处理光伏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同时也表现出以2011年作为“拐点”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

5. 德国:在光伏产业研发方面表现不明显,相对来说,研发产出较集中的专利领域为并网发电、光伏屋顶、吸光发电系统和充电供电装置。

四、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综合评价

2013年中美日韩徳五国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综合比较结果见表2。从核心技术实力来看,美国最强,掌握了光伏产业4项核心技术,表示美国在A-1、A-2、A-3、B-1四个核心技术领域中2项领先,2项较强;其次是韩国,再次是日本与中国,德国排在最后;从上升趋势来看,韩国最为努力,核心与关键技术领先和上升数量达到7项,其次是美国和日本,中国在该项数量得分为0。综合得分中,韩国最高为14分,其次是美国、日本、中国与德国。中国在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领先和上升数量均为0,表示中国既不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而且在这两方面的关注趋势也不显现,与韩国表现对比非常明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去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中国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如表3所示,虽然从2005年开始这一比重连年上升,但是直到2015年仍然只有23.81%,也就是说,中国大部分的专利申请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方面,创新的核心发明专利仍只在少数。

图2为2007—2014年中美日韩企业的研发费用率比较趋势图,将图1与图2对比可看出,各国光伏企业研发费用与产业光伏专利申请量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2012年,四国企业研发费用率都有明显下降和增速放缓趋势,从全球光伏市场来看,2014年成为各国光伏产业的调整时期,由于各国补贴和激励政策调整,企业利润率和市场预期也相应降低,光伏企业研发费用率也随之下降。可见,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受市场环境变化效应相比国家技术研发力度来说,影响程度更加明显。

五、结语

(1)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性投资。企业为避免技术通过市场等渠道无成本地外溢至其他联盟外的光伏企业,导致集体收益的冲突,因此不愿意通过扩大研发费用比率来积极开展投资和研发活动。此外,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与专项政策性拨款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从中韩两国政策对比中可以看出,韩国于2008年加大国家研发支持,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的扶持资金总额达1 994亿韩元,其中对太阳能部门每年给每个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拨款100亿韩元,最长扶持期长达5年,攻克关键技术,围绕电池研发以及延续基础研究、装置研究与开发等产业化阶段,促使核心技术开发尽早突破和投入使用,因此专利技术产出效果明显。[7]

(2)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受市场环境变化程度明显。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但是仅从宏观或微观一个方面来看,研究中都没有考虑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各自的创新成本利益关系。本文在企业效率与产业竞争力方面将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由于光伏产业技术更新速度快,技术研发资金要求较高,企业为提高效率避免新技术外泄导致的损失,经常以降低技术研发资金的方式降低风险和损失,尤其是在经济和市场下滑的时期。

参考文献:

[1]Arnaud de la Tour,Matthieu Glachant,Yann Ménière.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hotovoltaic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Elsevier 2011,(2):761-770.

[2]王章豹,李垒.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学技术管理,2007,(7):38-42.

[3]白玲.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4]唐恒,桂勇,霍冠禹.国内外光伏产业专利情报分析[J].情报杂志,2011,(11):21-27.

[5]Usha C.V. Haley,Douglas A. Schuler. Government Policy and Firm Strategy in the Solar Photovoltaic Industry[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Vol. 54,No. 1,pp. 17-38.

[6]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R].2005.

[7]Thilo Grau,Molin Huo,Karsten Neuhoff. Survey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and Policy in Germany and China[R]. 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Berlin,2011,(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Chen Siqin1,2,Liu Xudong2,Chang Qing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2.Managemen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51)

Key words: Photovoltaic Indust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rowth Capability

政府技术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应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手段种植水稻,统一品种、统一供种、统一栽培措施、统一防治病虫害,可以大大提升水稻长势和产量。通过本试验得出结论:采用新技术栽培东联5号水稻,要比对照组闽泉2号每亩增产25.2公斤。综合计算,采用新技术栽培水稻,实际增收302.2元/亩。

关键词:水稻;产业技术;建设;增产增收

应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手段种植水稻,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提升水稻产量。通过相关试验数据显示,在水稻不同生长期,采用新技术、新化肥、新农药技术措施,水稻生长优势相当明显。因此,大力推广产业技术体系促使水稻增产增收,其发展前景广阔。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南安市柳城街道三堡村。这里是优质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核心示范片,示范片种植水稻共计350亩,早季水稻种植东联5号,晚季稻种植天优3301。这里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土质条件较好,有优良排灌条件。

1.2试验材料

试验用水稻品种为东联5号,对比组水稻品种为闽泉2号。新技术应用插秧机、病虫测报灯、测土设备、新肥料等。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采用新技术栽培东联5号为A处理,新技术栽培闽泉2号为B处理,常规种植东联5号为C处理,常规种植闽泉2号为D处理(对照组)。如表1所示。共设4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亩。新技术包含:测土配方施肥、湿润灌溉、病虫害测报灯指导、病虫害专业队伍统一配药、统一防治技术、低毒新农药福戈防治枯心苗和稻纵卷叶螟、用拖拉机深耕农田、用机械插秧、用收割机收割等。

1.4试验观测

移栽时间为3月23日,插秧前进行整地施基肥。机插秧每丛2株,每亩插秧13000丛。每个处理小区选定3个点进行观测,移栽10天后,每20天观测一次,记录水稻植株的高度、叶龄和总苗数。成熟期进行取样估产,收获时进行实际产量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新品种、新技术、新化肥、新机械对水稻叶龄、分蘖和株高的影响

水稻移栽30天,对各个小区水稻叶龄和分蘖情况进行查看,其叶片和株高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每个处理选取10穴,其苗数、叶片数和株高,都呈现个体差异。A处理,也就是采用新品种东联5号应用新技术生产措施的一组,其苗数、叶片数和株高指数表现最好。其次是采用新技术栽培的老品种闽泉2号。利用常规方法栽植的东联5号和闽泉2号表现都较差。由此可见,采用新技术管理水稻,能够促使水稻生长达到优化程度。

2.2新品种、新技术、新化肥、新机械对水稻考种情况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出,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化肥、新机械产业体系建设手段,对水稻考种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A处理株高比对照组要高出6厘米,每穗总粒数也要多出28粒,结实率达到89.6%,比对照组的83.6%,整整高出6个百分点。

2.3新品种、新技术、新化肥、新机械取样估产情况(见表4)

取样估产是试验常见技术指标之一。在几个处理中,采用新技术的A处理依然表现最出色。亩产量能够达到564.3公斤,B处理虽然没有采用新品种,但生产措施先进,也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亩产量达到548.0公斤。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手段,亩产量为523.7公斤,比A处理相差40.6公斤。这说明新技术为水稻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2.4新品种、新技术、新化肥、新机械实际测定产量情况

通过实际生产测定,最终获得的亩产量,才具有说服力。采用东联5号新品种的水稻,通过测土配合施肥、机械插秧、湿润灌溉、病虫测报灯指导、统一专业队防治病虫害。A处理最终加权亩产量为528.6公斤,相比对照组闽泉2号同等栽培条件下增产5%以上,相比常规栽培的D处理,增产10.7%。采用新技术生产措施的水稻,优良米相比市场每公斤要高出0.4元。综合考量,东联5号新品种新技术栽培每亩要比对照组增加收入302.2元。

3结论

从本试验实施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新品种对提升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东联5号相比闽泉2号,在常规管理条件下,每亩增产10.1公斤;在采用新生产技术条件下,东联5号相比闽泉2号每亩增产25.2公斤。采用新技术栽培水稻,还能够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优质稻种种植成本,提升稻米品质。特别是稻米品质可以直接为农民带来价格上的增收,优质稻米要比市场普通稻米高出0.4元/公斤,综合计量,采用新技术栽培水稻要比对照组每亩要多收入302.2元。

参考文献

[1]陆艳婷,张小明,等.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水稻产业体系建设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4,(26).

[2]陆峥嵘.围绕重点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上海水稻产业技术建设迈新步[J].上海农村经济,2013,(20).

[3]陆艳婷,金庆生.增强水稻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效能的探索[J].农业科技通讯,2009,(05).

[4] 周波,于冷,史清华.农业技术应用与农户收入增长:以江西农户为例[J].商业研究,2011,(02).

[5] 吕玲丽.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分析[J].经济问题,2000,(11).

[6] 邢大伟.重视农民技术需求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05).

[7] 程序.国际农业科技的动向及其启示[J].科技导报,2000,(11).

[8] 肖焰恒.我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诱导[J].科技导报,2002,(05).

[9]孙永飞,梁尹明,叶坚,朱万耀.水稻超高产模式株型栽培概论[J].中国稻米,1999,(05).

[10]杨惠杰,杨仁崔,李义珍,姜照伟,郑景生.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0,(03).

作者简介:潘灿辉,本科学历,南安市柳城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种植。

政府技术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过去的20多年里,金融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上实现了空间整合,导致金融产业在某些城市的高度集聚现象。鉴于金融中心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本文分析并阐述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因素和若干效应,通过对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现状的描述,提出推动进金融产业集聚、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效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一、金融产业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化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现象日益显著,金融产业集聚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这种新现象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且也出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所谓金融产业集聚,就是指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跨国金融企业、国内金融企业等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并与其他国际性(跨国)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

金融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体,以国家银行或中央银行为总枢纽,以商业银行、储蓄、投资、信托等银行或公司为躯体,证券交易所、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为辅翼,拥有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其实质就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一般认为金融中心的金融机构集聚能够提高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各金融机构及各行业的信息交流,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实现规模经济。

国际金融中心是指来自全球的金融机构可以运用全球性的金融工具开展业务的金融市场。其主要活动是借贷、证券发行和交易、资金管理,可能还有保险,主要的金融机构包括三类:功能性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和各类金融中介组织;大型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中心,灾难备份中心和呼叫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大型外资金融机构。拥有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最根本的特征。

二、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因素分析

1 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因分析

从宏观视角来说,国际大都市的产业结构转型是金融集群形成的首要前提,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金融产业集聚的内在动力,国家政府扶持性的产业政策是金融机构大规模空间聚合的重要支撑;专业化的人才聚集以及不断增长的面向全球的金融市场,是国际大都市最终成为金融企业进驻地的主要优势。从微观视角来说,各类金融机构是金融产业集聚的主体,因而金融跨国公司的选址决策所带来的总部经济最终决定了产业集聚的区域。

2 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基本要素

由于金融产业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和金融业务对信息处理的特殊性,使得其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基础、市场开放度及高级专业人才的集聚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概括地来说,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基本要素包括五方面: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优越便捷的地理区位不仅指最便利的自然交通位置,还包括了最优越的时区位置。最优越的时区位置可以保证金融市场在其他时区金融市场关闭前继续交易,而最便利的自然交通位置使金融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更及时方便有效。

(2)繁荣稳定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基础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巨大资金需求和供给的前提。

(3)开放自由的金融制度。经济市场化和宽松灵活的金融政策,既可以吸引国外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同时也成为了金融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制度保障。

(4)大量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储备。高级专业人才的汇聚,不仅是吸引金融机构进驻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区域金融市场繁荣、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根本支撑。

(5)公开适度的法制监管和灵活优惠的财税政策。

三、金融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

1 集聚效应

集中交易使得交易效率大大提高,金融产业聚集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此外,也提高了近距离交流与沟通的便利性。城市吸引着具有巨大不确定性、需要面对接触的产业和服务业,吸引着那些以较快的互动速度为必要条件的行业。城市吸引来了批发商,批发商带来的金融机构又引来了全国性大公司。公司或金融机构集中在一起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而建立客户关系,具有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联系。

2 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金融产业集聚大大简化了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途径,增强了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金融业内部可发展众多合作项目和业务关系。银行与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之间等等都可以开拓出众多的业务合作关系。各金融部门的空间聚集可以共同建设和使用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降低成本,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

3 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在高效金融体系的大环境中,资金向着收益率高的部门流动,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产业赢得了资金资源,从而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调整。其次,金融发展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革与研发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和风险防范方法,为产业成长奠定基础。最后,金融发展能推动企业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金融资源,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

4 信息外溢效应

因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竞争实力的金融机构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密集设置,会带来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外溢,使金融产业集聚具有典型的信息外溢和知识学习效应。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掌握更加丰富的金融信息,金融中介的参与,使得银行与借贷经营的企业家之间信息交流充分,使整个价值链的利润提高。而金融机构可根据集群内企业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拓展了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

5 知识学习效应

在信息外溢的同时,处于同一金融产业集聚中的金融机构会相互学习对方的优势,从而使集聚具有突出的知识学习效应。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随空间距离的扩大而下降,集聚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内经验共享、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率。新技术和新知识具有非正式、未编码化的特点,在本地流动就比在远距离内流动容易,再加上许多知识是隐性的,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才能利于这种知识的传播,这类信息的聚集与外溢也节省了金融企业的学习成本。

6 网络效应

金融产业集聚的网络结构带来的额外收益称为网络效应。首先,通过地理集中,金融服务商和客户都比较熟悉,网络成为信息流动的渠道,减少了信息交流和搜寻的成本。其次,网络促进金融产业集聚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增进了解,容易建立信誉机制,这样既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降低合约的执行和监督成本,降低交易成本,也能使金融产业集聚区在创新性金融知识的传播、消化、吸收都更加迅速、快捷,集聚主体之间经过知识的综合、外化、内化,实现了知识的区域化过程,

十分有利于金融知识的共享,创造“知识乘数效应”,加快了集聚区域的金融知识孵化和金融创新,从而获得了金融创新的区域比较优势。

四、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现状

上海地理区位优越,经济实力雄厚,使得其具备了汇聚国内商贸并辐射全国乃至海外的作用,从金融产业集聚的情况来看,上海在金融设施、交易规模、机构数量、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就。到2008年底,上海共有金融机构899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395家;商业银行资金营运机构6家,其中,资金营运中心4家,票据营业部2家。

2008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30.9%;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额27.18万亿元。其中,股票成交额18.04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七;全国银行间货币和债券市场成交额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54.7%;期货交易所成交额28.9万亿,同比增长24.8%;黄金交易所成交额8983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现货黄金成交8696亿元,现货黄金场内交易额位列全球第一。

到2008年底,上海共有已开业的外资法人银行17家,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数的53.1%,并表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8450.5亿元,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的84.8%;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7家,占全国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总数的63.6%;上海中外合资寿险公司共有12家,占全国总数的46.2%;上海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共有19家,占全国总数的57.6%,管理的资产规模约5000亿元,占全国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的58.2%。总的来说,上海对外开放和外资金融机构数量继续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五、基于金融产业集聚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般来说,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自然过程所决定,但是监管制度和政府政策也产生重要的影响,金融机构选定机构所在地后,通常都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惯性。因此,金融中心形成的早期阶段需要地方政府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做出迁移的决定,从而加快金融中心的自然聚集过程,使金融中心尽早跨出金融机构聚集和协同效应支撑的自维持发展阶段。

2 突破上海各行业以及区域间的壁垒

根据规模经济原理和都市圈发展特点,上海作为一个城市本身不能满足上海金融中心对发展空间与市场容量的要求,长三角地区发达的经济基础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力支撑,因此,应充分考虑长三角区域城市群金融产业的协调性,突破行政区划对金融联动的体制约束,从业务联动、局部联动、单边联动逐步过渡到机制联动、市场联动和规划联动。

3 营造金融企业集聚的良性互动机制

上海在依靠良好的基础设施、优惠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吸引外资银行的同时,需要通过为企业提供良好全面的市场信息服务、市场竞争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和推进经营手段的创新等手段促进产业集群急剧作用的良性互动。同时也应该改变过去重视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轻视小企业的作法,在吸引大型银行机构的同时,促进中小型银行发展与集聚,形成多种类型金融企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4 要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和效率

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各种金融机构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各种金融交易自主进行,交易方式灵活便利,各种金融产品自由定价,各种信息公开获取。只有维护了市场的充分自由特点,国际金融中心才能有生命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限制在于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今后要增强市场开放度,为金融人才集聚创造条件和环境,不断提高竞争力。同时,吸取教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的自由和高效。

政府技术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玉米种植效率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我国农民在玉米种植技术方面的水平不够高,农业技术服务与实际生产之间衔接不紧密,都影响了玉米种植效率。面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提高技术服务和推广的主动性,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研究工作,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转化率,发挥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玉米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饮食结构及工业生产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做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目前,在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影响了玉米的生产效率。新时期,需要不断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转化效率,更好地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的进步。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虽然我国在农业科技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科研结果的转化率仍然比较低。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即没有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对玉米生产的积极作用[1]。虽然玉米在国民的饮食结构及饲料等方面占据了重要比例,但由于我国玉米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从国外进口一定数量的玉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对我国玉米生产来说,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难以满足现代玉米栽培的需要,而且大部分玉米研究成果都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还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导致科研成果的浪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力度不强,也影响了推广成效,特别是部分农业科研单位不能很好地转变自己的职能,与第一线农业生产者的联系比较少,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在一些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由于覆盖范围有限,同时缺少配套措施,影响了推广的效果。

2 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措施

2.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政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扩大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覆盖面的保证。政府要发挥自己的组织作用,农业管理部门要与农业科研单位结合在一起,不断完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体系。对政府来说,为了确保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应当将推广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将玉米的增产与农民的经济增收结合在一起,结合当地的耕地情况,确定相应的推广目标任务,从而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组织上的保证。农业管理部门要改变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的被动地位,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促进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提高玉米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玉米生产的效益,最终实现玉米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2.2 加强宣传工作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农民并不排斥新技术,但苦于没有渠道了解到新技术,影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工作,使农民认识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基础性工作[2]。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宣传的过程中,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试验引导等作用,突出高产栽培技术的效果。例如,可以用对比试验突出高产栽培技术的增产优势,并用跟踪指导的方式来明确相关的栽培流程和规范。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在示范区通过不同的栽培技术试验来进行对比,通过田间实物对比的方式来宣传,能够达到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使农民了解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使农民能够自觉地使用和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宣传的过程中,要组织农民现场讲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原理,重点讲述其中的关键环节,取得农民的理解和支持,要特别突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增产增收方面的潜力,增强农民的使用信心。在宣传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实现以点带面的作用,突出重点干部、重点农民,提高他们的认同率,从而发挥关键干部和农民的示范作用。科研工作人员在宣传讲解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保持耐心,突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和经济效益,提高群众的接受度。

2.3 加强技术服务工作

为了有效地确保农民在使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过程中达到预定的目标,同时也为了做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应当加强后续的技术服务工作,从玉米的投产到收获阶段,要进行全面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在玉米生产中,种植密度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因此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就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及土壤的肥力等情况,合理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此外,玉米的品种也会影响到其产量,要积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推广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特别是要选择抗病性比较强、耐密性比较好、增产潜力比较大的早晚熟玉米品种;玉米高产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工程,品种不同也会影响到其栽培的密度,这些都需要科研人员提供相应的科技服务[3]。此外,病虫害也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玉米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科研人员要结合玉米的不同生产阶段引导农民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比较多,除了常见的两种因素之外,栽培的过程中施肥技术也会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肥料的需求不同,数量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玉米的生长,这都需要农业科研人员根据玉米的生长规律来做好施肥指导工作,最终确保玉米健康生长的需要。

3 结语

我国在农业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处于不断学习赶超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玉米生产的实际,加强政府的组织主导作用,架起农业科研人员与生产者之间的桥梁,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玉米生产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质量,更好地发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提高玉米的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文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9):121.

[2]谭丽华.论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269.

[3]李应祥.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J].农技服务,2016,33(2):32.

(责任编辑:刘昀)

上一篇:餐饮空间室内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新准则下会计处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