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硕士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3

马克思的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互动关系

3、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角度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成效的思考

4、第一个历史决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5、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6、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7、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研究综述

8、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9、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与中国化后的马克思主义关系研究

10、新时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分析

11、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思想与儒家“家国情怀”关系探微

12、建党100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

13、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学形式创新研究

14、百年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拾粹

1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6、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人学

17、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价值引领

18、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分离与会通

19、浅析“马克思主义儒家化”和“儒家马克思主义化”的关系

20、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核相似性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作用

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应然性路径探索

22、浅析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价值启示

23、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4、“马克思主义讲师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研究

25、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型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化教学研究

26、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27、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野

28、哲学视域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 理论话语权

2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心理认同研究

30、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进程看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实施

31、浅析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思想中的群众观

32、马克思主义多元化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影响

33、论邓小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探索

34、新时代动态维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分析

35、浅论以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36、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受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受体”

37、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价值与运用

38、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

39、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问题的再认识

40、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研究

4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政课对区域精神文化的解构

42、“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

4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比较

44、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视角下的普惠金融

45、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阵地用网络彰显马克思主义之美

46、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吗

47、“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探析

48、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

49、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刺骨的寒风丝毫不讲情面的刮去了人们丰收的喜悦,鹅毛大雪覆盖了一切喧嚣,同时也覆盖了晴朗的心情。寒风中,“讨厌冬天”这个话题以风为载体传遍整个城市,也传到了冬天本人的耳朵里,但冬天并不伤感,她仍旧那么冷静、那么自然,她知道,时间一天天过去,她的孩子——春天,就快回家了。

故事中的冬天恰似现实生活中的幕后工作者,或者是舞台上表演“反面人物”的,他们甘愿受苦受累,只要演出顺利进行,他们会认为那汗水就是甘露;无论导演怎样将反面角色丑化,他们都认为成功反衬正面人物是自己的责任。风光过后,人们往往记得台上哪位演员的表演出色,可谁又能说出这台晚会总策划的名字;电影结束,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英雄救美的动人场景,可谁又会关心“坏人”为拍摄“挨打”受了几处伤。

诚然,晚会的看点着实在明星的表演,电影的卖点的确在主角的英姿,可看过、笑过之后,别忘了稍带上幕后的演职人员,仅仅这样,那些“冬天”们就会很感动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简单的词藻蕴含着的哲理开导着一代又一代人,可总觉得这对冬天有点不公平,给人的感觉似乎在劝你:再熬两天吧!想想春暖花开,这该死的冬天就不那么难熬了!

可你是否知道,没有大雪为土地保温,春天的播种会顺利吗?没有冬日的冻结,春季泥土会湿润吗?没有严冬的磨练,春姑娘的脚步会那么健康坚定吗?冬天是春天的母亲,这话一点没错。所以,不才的我想盗版一下雪莱他老人家的话:没有冬天的到来,就没有春天美丽的临近。冬天是伟大的母亲。 春天固然绚丽,夏天着实热情,秋季的确丰满,大多数人都想像他们一样,清纯、阳光、稳重。可我却喜欢冬天,不是我假装另类,不是故作个性,我真的爱冬天的那份冷静、那份无私、那份宽容。由我的性格取向,我以后很可能作一位幕后人,默默奉献的那种职业,我喜欢它,就像我喜欢冬天一样。我会尽心尽力,虽然我不风光;我会踏实肯干,虽然我不耀眼。

因为我认为: 做个“冬天”,更有魅力,大家相信我吧!

我爱语文

语文,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博大精深,神秘悠久,源远流长,因此我为它感到自豪。

中国的语言是文化的体现。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了文字。我认为,中国的汉字是最别具一格的,它生动而形象,端庄优美,正正方方。那些汉字中方佛透露出了我们中国的精神:顶天立地,不畏困难,清白做人,能屈能伸。是谁创造了这美妙的文字?哦,是我们——龙的传人!

一个一个字组成了一句话,话虽短,其内涵很深。孔夫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老夫子的话含义之深是全世界都认同的,以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把他的话挂在会客厅里!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自豪吗? 一句一句话构成了一篇文章,光是一句话就已经很富有哲理了,何况是一篇文章呢?有的文章哲理很强,如朱自清的《匆匆》,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有的文章讲述了亲情,如冰心的《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这些文章句句都能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有助于人的成长。 虽然字、句、章是那么美丽,但在我们中国的街头上,仍有写错别字的现象,如杂货铺,超市等地方,我认为这种错别字现象可以说是玷污了中国汉字,这让我十分生气。可回过头来一想,这还不是因为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才会有的。我也曾读过错别字,把“自采杨桃”读成了“白采杨桃”,事后,我羞愧万分,心里十分自责。啊,我也当了一回白字大王!我决心要改正,同时它也为我敲响了警钟:错别字现象在城市中是普遍存在的,纠正错别字现象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因此,我发起以下倡议:1,尽量不写错别字。2写了错别字要改正。3要帮助别人改正错误。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一个写正确子的人。如果把这些错别字都消灭了,那我们祖国的文字就会更美了!

语文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语文,你就是那明亮的火,你就是那耀眼的光,你就是那坚定的路,你就是那美好未来!语文,你还是我的老师和朋友,给了我坚强的信念!因为这样,

所以,语文——我爱你!

生命的价值

巴金有句名言: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这句名言是告诫我们要培养无私的品质,别太在意得失,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回报社会,帮助别人。但从另一个更直观的意义上说,生命是如此宝贵,应该争取,应该珍爱。

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我和同伴相约到公园玩耍。正当我们流连、迷醉于鲜花丛中时,美景中出现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那是失去理智的一个乞丐,似乎有些精神失常,他漫无目的地流浪着,时而大呼小叫,时而泣不成声。不管春夏秋冬,他都穿同一身衣服;不管天晴下雨,他都蓬头垢面;不管被人丢弃的食物有多脏,他都当宝贝一样捡来啃掉。他不顾旁人的唾弃,也不理世人的鄙夷,对于他来讲,或许只有一个愿望——活下去。这种求生的欲望令人震惊,更让我有一丝酸楚。我忍不住想送他一件衣穿,给他一碗饭吃!回想生活中有那么多叫苦、叫累、无病呻吟,为哪怕一丁点困难和挫折就寻死觅活,放弃生命的人,这个乞丐显得如此伟大。

还有一次,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欣赏完精彩节目正准备换台,一则公益广告吸引了我: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被人们肆意地践踏着,有人牵着小狗溜达,小草痛了,呻吟着“旁边有小径,为什么要踩我呢?”,一群小男孩在草地上踢球,小草痛了“操场上有的是空地,为什么非要踩我?”旁边,一位小女孩不忍目睹这一切,她耳边好象听到了小草的呼喊。不久,草地上竖起了一块警示牌,上书“请珍惜生命,小草也会掉眼泪!”,从此,草地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小草笑了,女孩也笑了。是啊,小草尚且有生命,何况人呢?

马克思的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征汉文(1956- ),男,江苏盐城人,江苏省社科联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

摘 要:公有制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共荣共辱、共盛共衰、共存共亡。新时期发展公有制经济,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统一的理论为指导;二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辩证统一的理论为指导;三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辩证统一的理论为指导。

关键词:公有制经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虽然在理论上一直强调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然而,或明或暗的经济非公化、思想非马化等等,使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着巨大阻力,甚至呈现出未兴而衰、再衰即无的趋向。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非幸事。公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二者有机统一,共荣共辱,共盛共衰,共存共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理直气壮地围绕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理直气壮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为发展公有制经济保驾护航。因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就发展公有制经济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三个方面略作探讨。

一、发展公有制经济,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辩证统一的理论为指导

发展公有制经济,需要经常提醒人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已有多少年不再提起,已有多少人不再记起,有多少曾经自认为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是否已经把它丢弃?不提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上为偏离、否定马克思主义而另择立场、观点、方法提供了便利。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吗?就要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发展公有制经济,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统领。就其基本点来说,就其主线来说,马克思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思维观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体现为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辩证统一。

这里着重探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问题。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在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指明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因此,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的理论定位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并且认为也只有被无产阶级所掌握才能由精神变物质。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才会放射出金子般的光芒。虽然说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不一定也能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但是,如果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绝对不可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如果抛弃了无产阶级立场同时也就抛弃了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

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当代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才会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之所在。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知识分子要在理论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知识分子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因而总是隶属于一定的利益集团。在社会主要分裂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时代,知识分子从根本上说,或者隶属于无产阶级,或者隶属于资产阶级。在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时,知识分子也总是隶属于不同的阶层。在国家还存在的人类社会中,尤其是存在不同制度的国家时,知识分子往往还自觉不自觉地反映或代表一定国家的利益。

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知识分子总是试图以自己的理论为改革的进程做贡献。科学的理论能够鼓舞人心,似是而非的理论能够蛊惑人心。改革进程中要不要或如何坚持公有制、要不要或如何发展公有制经济,知识分子握有理论的话语权。

对公有制经济的不同态度,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反映知识分子的立场问题,差别只是在于,有些观点直接一些,有些观点隐晦一些。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支持公有制,敢于和勇于自觉地从立场的高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国家领导人要在实践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要不要或如何坚持公有制,要不要或如何发展公有制经济,国家领导人握有实践的决策权。我国改革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把关注点放在发展非公经济方面,这完全必要。虽然,在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放弃公有制经济,而是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并在不断地取得成效。但是,在如何明确发展公有制经济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如公有制经济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不很好,似乎既缺乏政策的公开支持,也没有舆论的公开支持,效益好说它是垄断所得,效益不好就更倍受指责,当它被指责时似乎不敢为它伸张正义。对这种状况,应当做出一些改变。改革以来,发展非公经济有“三十六条”、“新三十六条”等等,是否也应当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出台一个“几十条”?全世界都知道,社会主义的核心就是公有制;中国的领导人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坚持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公有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坚持公有制。

至目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发展经受了一波三折。可以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前几年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不同的社会制度都接受了它的无情检验。实践证明,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最能够经得起检验的。

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一同在澄清以“阶层”否定“阶级”的错误观点方面做出努力。

马克思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由于“阶层”的出现,对于继续讲“阶级”,似乎显得没有了底气。其实,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阶层与阶级是不同的问题,分别讲阶层与讲阶级,并不互相冲突。

阶级和阶层都是客观的存在。我国自改革以后,逐渐淡化了阶级突出了阶层,这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重点发展非公经济的特定时期是有必然性的。但是,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淡化阶级并不等于阶级不存在,突出阶层不等于阶层可以取代阶级。

阶级与阶层以不同标准反映不同的利益集团。但是,阶级与阶层也有明显区别:因利益来源不同而形成阶级——无产阶级的利益主要来源于劳动所得,资产阶级的利益主要来源于资本所得;因利益多少不同而形成阶层——例如,收入在1000元到3000元的为一个阶层,3001元到5000元的为另一个阶层,等等。阶级比较简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层比较复杂——中国不久前曾被划分为十个阶层。同一个阶级成员因收入多少不同而被划分在不同阶层,同一个阶层因收入来源不同而分属不同阶级的成员。

我国要用“中产阶层”的概念取代从西方引进的“中产阶级”的概念。“中产阶级”所反映的对象,是处于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中间的中等收入群体,其本质是因为人们收入的多少而形成的“中产阶层”,而不是处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中间的“阶级”。总之,与“中产阶级”相联系的是低收入阶层与高收入阶层,它跟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不是一回事。

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辩证统一的理论为指导

公有制对于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不仅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更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必须发展公有制经济,仅仅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寻找根据是不完全、不充分的,它的许多理论根据还存在于作为其前提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之中。对此,恩格斯有明确的论述。它不仅可见于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名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4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也可见于恩格斯的哲学名著:《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6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第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首要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揭示了机器大工业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打破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桎梏,并且以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取而代之。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辩证运动。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一定要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中去寻找答案,一定要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寻找答案。对那些不能正确把握唯物史观尤其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人,他们无法明白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必然性、无法明白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

正视公有制优于私有制的现实,是正确把握唯物史观的具体表现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辩证运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以后的实践证明,应当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突破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取而代之的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其二,无论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比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忽视了对其中第二点的关注,因而是不全面的,也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不良影响。但是,对于社会的发展,公有制明显优于私有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必须得到客观的承认和尊重。

为正确把握唯物史观,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著非常必要,其中,《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以及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八封信等等,应当成为必读之作。

第二,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占有剩余价值的秘密,认为这是私有制下资本对劳动的剥夺,而要剥夺剥夺者,就要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之一。当人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时,实际上需要把握如下一系列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秘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决定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推动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也就是说,人们把握剩余价值理论的过程,就是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不仅包含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论、帝国主义论,而且应当包含社会革命论。社会革命论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就是: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表现。没有只研究经济而不涉及政治的纯经济学理论。发展公有制经济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发展公有制经济又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只研究经济而与政治无关,其实质只能是:只研究经济,而不管它是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仅此而已。希望我国能够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这样,有利于推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坚持以公有制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统一。

在理论地总结并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这是必要的,也值得坚持这样做。但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形式上的区分就将不复存在。人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方面的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指导其实践,尤其是在如何认识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成份问题时,更应该如此。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常识性观点。但是,常识性的东西也恰恰是容易被常常忽略了的东西。改革以来,有一种观点以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为由,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属于空想社会主义之列。这种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究竟知之多少?难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必然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等等,都是一种空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更不是其结果。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说成是空想的观点,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把建立社会主义的条件与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混为一谈,因而是错误的。

三、发展公有制经济,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辩证统一的理论为指导

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辩证统一,特别是如何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辩证统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发展公有制经济,需要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辩证地统一起来作为其指导思想的一部分。

鉴于改革以来总是有观点试图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对立,如何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机地辩证地统一起来,就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产生于毛泽东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所谓继承,其含义比较单一,即是毛泽东思想中正确的内容被继承,但容易被人们所忽略;所谓发展,其含义比较丰富,一是在新实践中完善毛泽东思想中正确的东西,二是在实践中创新毛泽东思想中原有不充分的东西。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上,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分别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路径,并且,毛泽东的探索不是很成功的,邓小平的探索是很成功的。这种不成功与成功,既体现在毛泽东与邓小平之间,也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但不能把它说成是体现在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也不能说成是批判毛泽东个人错误的产物。这种不成功与成功,还体现在社会遗产的继承性之间:毛泽东探索时中国的土地上没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探索则有了毛泽东时期留下的一定的物质基础;毛泽东探索时中国面临颠覆、威胁、侵略、封锁等恶劣的国内外环境,邓小平探索时已经有了毛泽东所创造的相对平缓的国内外环境;毛泽东的探索没有前车之鉴,邓小平的探索有了毛泽东探索的前车之鉴;等等。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没有毛泽东,我们很可能还在黑暗中摸索。虽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上有差异,但在总体上是相互补充的,因而又是统一的。现实中有观点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种认识的后果是:有意无意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否定毛泽东思想,有意无意地用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社会主义。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认为改革以来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对此前否定的结果。因此,若要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若要正确认识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约30年的实践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约30年的实践之间的关系,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显得非常必要。

把作为指导思想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机地辩证统一起来,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其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来源之一。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做出了直接的贡献,例如: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思想路线中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等等。其三,毛泽东思想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也是探索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因而也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

第二,发展公有制经济,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哪方面也不能少。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依次形成,各有特点,各有优势,并构成一个理论的整体,不可割裂,不可偏废,不可相互取代,更不可相互否定。

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新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为指导,会更直接、更有成效。但是,有许多基本理论,我们还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那里去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尽管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之上,然而它不可能包含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可能也不需要一一重复。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认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说的才能去做,那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许多做法可能就难以理解。

改革开放的中国,对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必要性出现了某种迷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割裂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我国的改革开放,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意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实践的重要性,可是对于面广量大的具体实践来说,这往往被理解为只须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不会走错路了。当只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不讲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时,情况就更会是这样。其后果之一,就是一些人在强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时,不知道“公有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何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公有制,必须发展公有制经济,这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辩证统一中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第三,发展公有制经济,需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列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不同理解上的辩证统一性问题。

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意义上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与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意义上把握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既不互相对立,也不互相排斥,而是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做出了回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五句话归结为是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回答。[1]如果说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五句话定位于“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鉴于当时邓小平身体很健康、思维也很敏捷,是得到了邓小平首肯的,则完全能够成立。

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问题,邓小平也有表述,但主要的还是要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虽然也曾经有观点把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与公有制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那里,都只讲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之本质所在。邓小平也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即使他在1992年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五句话时,也首先肯定,因为“公有制是主体”所以深圳“特区姓‘社’不姓‘资’”。[2]372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具体指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本质特征,它体现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具体指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它体现于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有制的巩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与完成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因而它们是对本质特征的不同层面的表述。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建立公有制;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完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但它是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只有公有制度做为前提,所完成的任务才能称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有完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度才能巩固!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彭安玉

马克思的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作为一种正在生成的新学说,有机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并郑重提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中国引领论”,强调中国最有希望引领生态文明。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包含丰富的语义内涵,具有深层的内在理据,蕴藏一定的历史观指向、全球指向和价值指向,但也存在着鲜明的理论局限与问题,其本质是希望中国用有机马克思主义替代经典马克思主义来引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愿望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注定是要落空的。因此,必须辩证地对待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既要看到它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性的深刻批判,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欣赏青睐,又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对其理论本质进行审慎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批判。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引领论

看周遭世界,生态危机、不加干预的资本主义后果、“现代性之死”正从历史的根基深处不断瓦解着资本主义的世界统治。这既引起了自由世界内部深深的忧虑和恐慌,更强烈呼唤着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被福山等历史终结论者宣称为“灰飞烟灭”的马克思主义重新出场。聚焦于这一时代诉求,北美一批以小约翰·柯布、菲利普·克莱顿等为代表的过程哲学家和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将马克思主义、怀特海的有机哲学、中国传统智慧相融合,酝酿出了一个以生态关怀为主要理论旨趣的新流派——有机马克思主义。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学说,有机马克思主义因其鲜明的中国元素而备受瞩目,它提出的“在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当中,中国最有可能引领其他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论断(以下简称为“中国引领论”)更是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有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公开看好中国?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是否有其深层的语义内涵和内在理据?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的理论本质又是什么?学术界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直到今天仍然见仁见智,不一而足。遵守学术规范的探讨,有利于弄清问题和推动学术的进步。本文立基于前人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力求透过有机马克思主义的自身说辞对其提出的“中国引领论”进行认识上的明晰和理论上的确证。

一、语义内涵:何为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

作为一种与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学说,有机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还在分析、评判中国生态文明发展过程和地球生态灾难前景的基础上,郑重提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中国引领论”。为什么有机马克思主义认定中国将会成为领导世界走向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精神和道德领袖,而美国或其他国家却不足以发挥引领作用?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深入把握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的语义内涵。在有机马克思主义那里,生态文明发展的“中国引领论”至少包含以下三重意指:

其一,历史观指向:人类的未来在生态文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马克思主义传统,使中国最具引领世界走向生态文明的潜质。有机马克思主义洞察到,资本主义对个人利益和财富的无止境追逐、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攫取和无节制耗费,已然造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生态和人道主义灾难。而资本主义本身无力解决这些问题,也无法通过改良或改革摆脱自身危机,因此真正有效的选择是放弃对它进行修修补补而去探索资本主义和生态灾难的替代方案。有机马克思主义注意到,在被资本主义宰制的破坏环境的非正义文明走向衰亡和崩溃之时,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面向人类共同福祉”的文明正从这崩解的尘埃中萌动、生长,它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在西方已经流行了30多年,生态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也早已应运而生,但由于它们总是坐而论道地徘徊于各种体系的争辩而非自觉将其诉诸实践性的活动,最终形成了作茧于“书斋”的理论镜像和乌托邦的理想。随着资本文明崩溃的脚步越走越近,有机马克思主义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视野出发,勘察到人类的希望在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在检视各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现实性与前景的基础上,确证了中国之于世界生态文明发展的领导地位。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内蕴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中,隶属于中国及世界马克思主义自然演进的一部分,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领导人更是多次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生态文明,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有机马克思主义看来,中国不仅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本质,还葆有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念、决心和魄力。正因如此,作为“中国观察家”的小约翰·柯布坚持认为中国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希望所在,甚至断言:“地球及其人类居住者(还包括其他居住者)的前途,取决于中国正在制定的种种政策。”①

其二,全球指向: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追求共同福祉和全球正义为旨归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拥有引领世界走向生态文明的强烈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而中国综合实力的稳步攀升、国际影响力的愈益增强,特别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進,使中国具备了承担这一责任的现实条件和能力。面对生态危机的步步逼近,西方许多国家不是幡然觉醒,生发出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而是在惊慌失措、深感恐惧之余学驼鸟、做犬儒,甚至“石化”自己,拒绝讨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议题。当西方国家还在生态危机的愁云惨雾中迷茫之际,中国却已然踏上了求索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漫漫修远”之路。早在中共十七大上,中国就率各国政府之先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基本国策。这种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国家意志行为,令小约翰·柯布大为激赏,称其为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的“历史性的一步”。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政府把建设生态文明视为迫切需要的优先任务,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引导经济绿色发展新常态,千方百计增进全体人民的可持续福祉。中共十九大,中国更是明确提出要“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②。不仅如此,在过去十年里,中国还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逐步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全社会传导布展开来。在国家、政府、社会力量和个人全体认同和协同行动之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进展顺利、成就斐然,更在人口增长控制、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科学技术生态化等方面表现出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可以说,无论是理论上的探讨还是付诸实践的努力抑或是业已取得的成就,都使有机马克思主义有理由相信,中国更有能力担起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示范重担。正如菲利普·克莱顿所言,“要建设新文明,在世界各国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挥的是引领作用,这是她的特殊使命。……只有作为一个道德和精神领袖,中国才能够完成时代赋予它的使命。”③

其三,价值指向:现代性是当今时代的“深层结构”和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对现代性的拒斥、超越以及指向后现代的价值诉求,使中国葆有引领世界走向生态文明的态势。有机马克思主义分析指出,当代出现全球性生态危机,资本主义难辞其咎,但现代性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始作俑者。关于这一点,沙琳娜·斯普瑞特奈克表示,在大部分人眼中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及愈演愈烈是资本主义使然,如由利益驱动的技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或精神关怀的付阙等等,然而它们只是“现代性”这个包罗万象的现象的表征,生态危机的“深层结构”其实是“现代性”。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性的最根本的特征是机械论世界观,它强调人与万物的二元对立。正是这种“二元论”的“机械世界观”人为割裂了事物之间、特别是人类身体和整个自然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对自然的“袪魅”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由于“现代性的持续危及到了我们星球上的每一位幸存者”,有机马克思主义认定必须要突破“二元论”的“机械世界观”,超越现代性,开创一种有益于生态、共同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后现代的生态文明。当然,要建构这样一种生态文明,并非某种一蹴而就的决断,而是一系列艰难、复杂而系统的实践。基于“现代性之死”的共识,有机马克思主义认定,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显然无力胜任这样一种文明的建设;但令其振奋的是,有机马克思主义冀望的面向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浸润的有机、生态、包容、共享、开放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和价值理念不谋而合。鉴于此,菲利普·克莱顿预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将会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性,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即中国式的强调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道路,它关怀弱者,强调公平,重视共同福祉,饱含浓郁的后现代主义色彩,顺应了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呼唤,昭示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方向。

二、内在理据: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之判断根据

有机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的希望投向中国,指认中国是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不仅基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后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以及可以经验的“最顽强的事实”,即中国在世界建设生态文明中所付出的种种令人感佩的努力,还因为中国在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所独有的天然优势。

关于中国经济,有机马克思主义有着较为深刻的洞见。它指出,中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大国,对非公有制经济及金融机构有着良好的控制力,掌握着自己的经济主权,具有建设生态文明坚实而稳固的经济根基。对此,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代表小约翰·柯布这样说道:“我相信中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至少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没有被经济寡头控制。”④ “中国发展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对公共领域的作用远远大于美国的市场经济对公共领域的作用。其中,公有制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⑤ 如小约翰·柯布的分析,建立于公有制基础上的中国,控制着金融体系和货币制造,拥有通过政府银行控制财政的巨大优勢,不仅有助于中国规避西方发展模式的陷阱,拧转现行占主流地位的“增长癖”或“GDP崇拜”,促进经济与环境之间的互利耦合,推动经济生态式发展;还有利于摆脱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淫侵,抵御金融寡头的霸权,规避西方的现代性错误;更能广泛分配增长的福利,为普通民众谋求共同的福祉,积极促进人类社会向后现代生态文明发展。相较之下,作为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拥趸,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一贯将“市场是人类事物最好的仲裁”奉为圭臬,耽溺于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范式,纵容经济主义的强势发展。另外,由于资本主义正义“不正义”与自由市场“不自由”的内在勾连与合谋,又使得不断涌流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一小撮超级富豪手中。他们区区几千人不光操纵着国家各大财团,还把持着世界财富。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些超级富豪追求的只会是可持续的利润带来的令人陶醉的财富而非生态文明理念支配下的可持续发展,指望他们在“不影响”经济财富的增加、“不伤害”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关照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国民的福祉,推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只能是缘木求鱼;幻想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带领人类走向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生态文明,更无异于与虎谋皮。

有机马克思主义一直对中国引领世界走向生态文明抱有极大热望,其理由和依据还在于中国旨在追求共同福祉的政治体制。有机马克思主义观察到,与西方国家的历史传统与政治逻辑不同,中国拥有悠久的中央集权与合作传统,具有集中力量推行政策的政治优势,因此在这样一种共同体治理结构中,即使是统治者也认为他们是代表天命为人民谋福祉的:在中国伟大文明的漫长历史中,人们对统治者有着相当高的期望,并倾向于相信统治者是有着良好德行的公仆。他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是为了所有人民的利益、为了“作为整体的共同体的需要”(尽管很多统治者并未能达成这一目标,但这一标准是明确的);同时,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如果这个统治者是强大的,则整个国家和社会都会强大起来,他的聪明才智也是为着所有人的利益服务的,而他所持有的理想信念,都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⑥。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样的传统在中国一直延续至今。当前的中国领导人更集全党智慧开创了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并进一步做出了实质性的承诺和行动。纵观世界,把生态文明列为国家战略的,唯有中国领导人。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中国的政治共同体结构还有助于形成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避免大资本蚕食中国,进而借助自己独特而丰厚的思想和政治资源,发展出一种中国式的后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和判断,有机马克思主义预言,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体治理结构的国家,它直接通向后现代的生态文明,并且中国一旦成功,将会是一盏明灯,照亮世界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相较于中国追求共同福祉的政治体制,有机马克思主义一针见血地指出,基于利己主义原则的西方政治体制是一种低级的劣等体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中,人们通常考虑的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或者家庭的需求,而甚少考虑整个社会共同体的福祉,与人类共生共荣的自然就更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了。这意味着,依赖囿于这种政治体制框架之内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本国和世界开辟出一条社会公正、生态可持续的、后现代的发展道路,无疑是痴人说梦。

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发展的“中国引领论”的认定,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中国自身的传统思想智慧。中华文明是一种有根的成熟文明,且在根蒂深处与生态文明的内在理路息息相通、相互契合。这不仅仅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推崇流变、欣赏中道、强调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中,还内蕴在作为中华文化之根基的天人合一、阴阳互动、同体大悲的价值理念里,更深藏在中国古贤凡事不走极端、讲求“和谐为体,中庸为用”的行为品格中。有机马克思主义非常钟情中华文明中弥漫的过程思想与有机整体主义。怀特海曾多次对求学于哈佛的三位中国学生贺麟、谢幼伟和沈有鼎表露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青睐,他说:“我喜欢东方思想。我的书英语学生不易懂,中国人会感兴趣。我的思想中有中国人的天道思想,美极了。”⑦ 小约翰·柯布、菲利普·克莱顿等人也从不吝惜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溢美之词,并在多个场合公开盛赞道:“中国几千年的老子、孔子、墨子等哲学思想深入人心,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起,中国就一直延续着这些天人合一的、内圣外王的有着社会道德和生态道德的文化,中国传统文明和文化的璀璨菁华令世界其他国家难以比肩。”⑧ 正是这种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指未来的生态思想使有机马克思主义确信“在中国实现一种生态文明的可能性就要大于西方——因为,与自然相疏离,这几乎充斥西方历史的所有文化里”⑨。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以原子主义和碎片化为特征的现代西方文明,极其推重个体意识和个体权利,痴迷“争斗崇拜”,盲目尊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铁律。这种原子式的个人主义和冷漠无情的生存法则表现在与自然的关系上,便是把自然视为人类战天斗地的敌人,以人类沙文主义的态度君临自然,不断突破道德底线戕害自然。其结果不单是不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更会加速令人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的来临,更遑论让泛滥着这种猖獗思想的资本主义国家去引领世界走向生态文明?虽然在意识深处,有机马克思主义对此颇感忧虑,但由于了然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无法从根底上挣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所以在这批判的喧嚣过后,它所能发出的,也不过是“声声无奈的叹息”和绝望的悲叹。

三、理论本质:关于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的哲学反思

在这个“希望”匮乏的时代,有机马克思主义郑重提出的生态文明发展的“中国引领论”,非常富有感染力,也着实令人振奋。它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性的深刻批判,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欣赏,有利于人们明晰对资本主义进行变革的必要性,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生态话语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是,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并非完美无缺、无懈可击,无论就其对生态文明哲学基础的理解,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甚或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诠释,都有着可待商榷之处,甚至还存在某些较为严重的误读、曲解和妄断。因此,我们对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的把握并不能仅仅驻足于对其语义内涵和内在理据的认识和揭示上,还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对其理论本质进行审慎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批判。

其一,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的哲学基础乃是一种“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而非经典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向导,是构成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要求和理想性图景的深层依据。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这样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⑩ 依此,有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理念,就会导向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虽然有机马克思主义不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溢美之词,但当它强行把怀特海的自然哲学、宗教因素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因子杂糅到马克思的哲学体系内,并据此作为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基点时,实质上就将马克思主义蜕变为了唯心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不过这在有机马克思主义看来,却是实现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修正”、“更新”、“重建”和“生态重塑”,并自我宣称“更加关注文化和精神因素,这超出经典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将努力克服对自然界的异化,这种异化是迄今马克思主义者和资本主义者均具有的特点”{11}。因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是,就其基本理论立场而言,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不但并不服膺于马克思主义,反而从根底上是明确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希望中国用“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替代经典马克思主义来引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这一点,有机马克思主义并不讳言自己的态度,小约翰·柯布坚称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一个怀特海学者,并言之凿凿地表示:“我相信,中国在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具有一个独特的地位。我也希望怀特海的后现代主义能提供些许裨益。”{12} “我希望中国的过程研究中心将大力支持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有机马克思主义’。”{13} 小约翰·柯布的学生菲利普·克莱顿和贾斯廷·海因泽克在其合著的《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的序言中更是坦言:“有機马克思主义是新生态文明的基石,全球有远见的领导人现已意识到这是地球未来的唯一希望。”{14} 在这里,有机马克思主义把我们引向思索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面对生态文明时代对生态哲学理论所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要再度回到马克思,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理论高度与理论境域,深度耕犁马克思已然确立却常常被遮蔽了的生态思想,如此,才能拨云廓雾,彻底划清经典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界限,才能为马克思生态思想“正身、正意、正言”,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引导生态文明实践抵达新的生态文明图景,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

其二,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推崇与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意,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推介有机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要真正彰显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光怪陆离的西方社会思潮不绝涌入中国,它们不但冲击、侵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遮蔽甚至否定中国文化的价值。在此背景下,有机马克思主义却自觉向东方文化开放,有意识地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并透过后现代之镜发掘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它的这一做法客观上有利于提振学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初衷并非是要彰显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是力图借助中华传统文化来论证“过程哲学”的合理性,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传扬提供更深层的思想支持和推动力量:由于受到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的限制,有机马克思主义在美国只是一种边缘性的思想,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可和欣赏,因而极其渴望能够在中国受到关注,引起倾听和共鸣。对此,小约翰·柯布毫不避讳,他这样说道:“我非常支持有机马克思主义,并盼望它在中国取得成功。我相信它需要更深的根源。我希望,这些都可以在中国传统中找到。我相信,儒家和道家思想很有帮助,佛教也一样。有机马克思主义仍将是一种抽象的观念,除了它的精神深度之外。在毛泽东那里,马克思主义肯定有那种精神深度,但在今天这并不明显。有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真正有用的,只要它唤起并指导深刻的信念和责任意识。”{15} “后现代的希望在中国,这得益于中国成熟的有根文明。”{16} 据此,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的本真目的不过是希望智慧、活力、自律、善于经营的中国人民能够珍视古代先贤所留下的过程思想和有机整体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其深层的知觉能力和智慧,依靠自身的文化和创新开辟一条新路,即“后现代化之路”或者说“后现代生态文明之路”,成为超越现代性引领世界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精神和道德领袖,从而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创立良性典范,为承担全球责任提供良好契机。

其三,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冀望中国建构一种面向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而非推动中国实现以生态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始终是中华民族实现“振兴中华”愿望的实质性诉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断试验和上下求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骄人成就。然而,当前处于全球化与现代性之中的中国,在拥抱现代化的同时,遭遇的现代性问题也正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其中最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即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屡屡造访的雾霾不分畛域,肆意周行,正以一种播撒而绵延的坚定在场,提请我们必须秉承马克思的发展观,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奋力跨越工业文明“卡夫丁峡谷”,闯出一条经济社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相贯通的新路。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有机马克思主义不仅通过批判现代性来寻找生态危机的根源,还“通过把马克思的发展观与增长观混淆起来——同时相混淆的还有现代化与现代性,从而把马克思曲解为一个现代性或现代主义的思想家”{17},更据此站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立场上,指责马克思不加批判地接受了欧洲现代主义的错误假设。有机马克思主义“拒斥现代主义,就是要开创一种独具特色的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18},而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所希冀的也正是中国能够改弦易辙,建构一种面向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走向一种以“主张混合制”“超越公——私二分法”和“超越‘价值中立’的教育”为核心原则的“第三条道路”。对此,有机马克思主义显得相当自信,小约翰·柯布甚至信誓旦旦地强调:“虽然西方这里的许多人不同意我们,但我和我的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的同仁始终相信:后现代的希望在中国,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19} 关于这一点,菲利普·克莱顿也多次谈道,“我们相信,中国会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新的理解,那就是,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后现代维度,对此,中国已做好了准备。”{20} 必须指出的是,道路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始终坚持不断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既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更不可能走无原则无立场、充斥着折衷主义倾向与浪漫主义风格的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亦是中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中国正在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机马克思主义鼓噪中国发展面向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愿望,不仅是十分错误的而且注定是要落空的。

可以显见,虽然有机马克思主义并非天然就亲近中国,也不是在穿凿附会、浮光掠影、含糊其辞、异想天开之中信手拈来生态文明发展的“中国引领论”的。但是作为一种在特定的现实境遇和理论条件交互作用下出场的理论,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引领论”的本真目的是想以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在中国建构一种面向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进而推动中国和世界走向一种以有机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第三条道路”。有鉴于此,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坚守理论原则,并不能因为有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性的深刻批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青睐、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大肯定而给予其非理性的拥护和称颂,而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客观地分析之对待之。

注释:

① [美]B·柯布、刘昀献:《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②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28 日。

③⑥{14}{18}{20} [美]菲利普·克莱顿、贾斯廷·海因泽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孟献丽等译,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20—21、10、70、78页。

④{11}{13}{15} [美] B·柯布、陈伟功:《论有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1期。

⑤ 任平、[美]菲利普·克莱顿:《生态灾难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拯救地球命运的行动纲领——关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对话》,《江海学刊》2016年第3期。

⑦ 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⑧{16}{19} 何慧丽、[美]小约翰·柯布:《后现代的希望在中国——柯布博士访谈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4年第0期。

⑨{12} [美]小约翰·柯布、李义天:《文明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⑩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17} 卜祥记、周巧:《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的质疑》,《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作者简介:丁丹丹,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

(责任编辑 胡 静)

马克思的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本质  队伍建设  搭建平台  教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应学会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而学会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看家本领必须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性,对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不断提升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帮助学生稳步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帮助学生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大学生乃祖国未来的栋梁和希望,为培养出更多思想政治水平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本质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我国已经过多年发展,其表现形式亦在不断产生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能够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本质,便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始终沿着正确轨迹开展下去。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具有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批判性并不是纯粹的否定论,一味批判并不科学。在批判中改革,在批判中发展,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批判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倡导不断反思与自省,外部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追寻的重要目标。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并不是纯粹的理论教育,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结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践对学生科学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具有阶级性。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阶级问题始终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统治阶级均会不约而同选择利于自身统治的社会思想及价值观念对公民实施思想教育。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则主要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为切实维护无产阶级利益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有利之处,培养出更多现代合格公民。综上所述,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本质是好的,是无可厚非的,是批判性、实践性及阶级性的辩证统一。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在当前发展的新时代,为更好实现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教学方式应积极进行变革,从而更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与时俱进,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队伍建设与管理

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亦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成效的关键。因此,在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成效的过程中,我们需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队伍的整体素养,让其始终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做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工作者。在此方面,建议可从如下几点入手:首先,积极注入新鲜血液,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队伍的活力。研究发现,目前很多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的年龄均相对较大,他们的教学经验虽较为丰富,但却普遍缺乏活力,亲和性不足。而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95后甚至是00后,他们思想活跃,积极好动。二者在一起很难擦出“火花”,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解决该问题,建议高校应积极适当招聘一些年轻教师,融入至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队伍当中,为这个队伍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让年轻教师的活力影响其他教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其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加强培训。为了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俱进,更好适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发展,高校应对在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帮助其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引导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以先进理念引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应从其它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队伍进行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

(二)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化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为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探寻有效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深化理解。在此方面,国内很多高校均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与研究,其中有部分高校鼓励学生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学习。以浙江嘉兴学院为例,该校近年来积极鼓励学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体的课题研究中,学生可自主选择研究课题,亦可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研究课题。整个研究过程中,虽然课题主要由学生分组完成,但教师并未缺席,课题研究始终教师均积极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完成后,组织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答辩,答辩过程中教师会针对课题提出很多问题,帮助学生完善课题研究。通过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式,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积极性更高了。不仅激发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兴趣,同时也在无形中帮助更多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義哲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可夯实和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此做法值得进一步推广。目前很多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程中并未采取该做法,希望未来有更多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可借鉴该做法,通过课题研究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理解。

(三)搭建平台,各高校合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进程    高校对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一味单打独斗,需积极发挥各校合力共同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的提升。2018年11月17日,河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首批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的高校,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共同于兰州大学正式启动协同创新平台。该协同创新平台搭建完成后,各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面即可在经验和方法上实现共享,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的提升。高校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合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发展进程的做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未来,教育部门应积极做到牵头作用,引领更多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面实现合作共享。将来的一天,当所有高校均能融入同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交流平台中时,方是我们真正期望的未来。诚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面搭建高校合作交流平台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诸如,平台由谁搭建?具体如何搭建?搭建后的平台由谁管理?等等一系列内容均需全方位考虑。所以,未来还需在平台搭建方面做出深入探索与研究,尽可能搭建出一个或多个更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交流平台。

(四)教学创新,激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内容极为枯燥乏味,很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因此,在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我们需切实解决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兴趣不浓的原因主要应归咎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兴趣的提升。所以,未来教师应在具体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积极创新,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建议教师应积极采取情境教学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兴趣。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为例,执教“人类意识”时,教师首先在课堂前半段时间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内容进行讲解,而在课堂后半段时间里,教师则重点引导学生对如下问题展开积极讨论:(1)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学生、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交流,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里所说的教育教学创新并不仅仅指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更在于教学理念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理念的创新应抓住“以生为本”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进行教学创新。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教学创新并不是一种盲目创新,而应是一种遵循客观现实、科学规律的创新。盲目创新并不代表一定能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能激发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兴趣。只有在反复不断实践与探究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方是科学创新。

(五)辩论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辩证哲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极有意义。因此,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应适时开展一些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辩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加深认识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论活动的开展一般有如下形式:(1)校际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论;(2)学校内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论。包括系与系之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论、班级与班级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论及班级内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论等。一般情况下,校际之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论、系与系之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论以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论均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此类辩论活动开展起来并不容易,或者说不易于经常开展。但班级内部的辩论活动则有很大不同,教师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适时出示一些辩论主题(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用还是无用?等),让学生在班级内部展开积极辩论。整个辩论过程中,教师可担任评委,或与学生一起担任评委,对辩论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班级内部的辩论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在形式方面也可不拘一格。例如,教师可建立一个微信群,将班级所有学生均纳入微信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通過这样的方式开展辩论活动不仅不会耽误正常课程教学时间,同时也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乃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当代合格大学生的过程中,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投以更多关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提升的手段很多,并不仅仅局限于本文所述。希望本文可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引导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当中,不断丰富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小娜.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

[2]郭新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中传播的三个基本问题[J].智库时代, 2017(09)

[3]赵秉峰.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

作者简介:

陈佳旻,本科:西安科技大学,英语学士;硕士:西安交大,哲学硕士;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aint Louis,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社会学硕士;报考院校未定。

马克思的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 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有魅力,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在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理 教学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开展批评活动,以客观、公正、善意的求是态度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置身于创造性的学习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间接地实现更好地改造世界的目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外化为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能够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为实现中国的快速发展就是要不断地用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所以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是他们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他们所学的专业关系不甚密切,学好了也没有多大用处,因而并没有真正地把马克思主义上升为自己的理想信仰,对社会中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共产主义能否实现等问题的各种思潮和观点难以分辨正误。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是以一定的理想引导人,塑造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中等专业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室,首要的一点是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观念。只有信仰,才有热爱,才能真情的投入,进而感染、教育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只是照本宣科应付差事,有的甚至带着怀疑马克思主义的情绪,致使学生马克思主义信心不足,自然没有感染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一个由思想上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时期,许多人都没有形成科学的理性思维,在这一思想的塑造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事很重要的。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首先,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次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再次,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当代中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里的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思考

1.以坚定的信念感染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科学,科学是客观的,而哲学观点常常既无法像其他专业理论那样用经验作确定的证实。当一个哲学家坚持一个观点时候,他所坚持的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一种信念,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离不开信念的。这就要求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坚定的信念,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感染学生。一种理论如果连教育者自己也感动不了,怎么可能感动学生呢?为此教育者必修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因为只要建立在科学基础理论上的信念才是真实可靠的,否则会走到宗教的歧路上去。

2.以丰富的内容去启发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马哲学习,当代大学生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

意识源于物质,意识具有能动性。俗语道:“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有了正确的思想作旗帜,当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才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有理可依,有矩可循。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多动脑去发现其中那些不完善的细节部分,从而达到在批判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学会的“否定之否定”的良好思维方式对其人格的健全和思想的解放有着很大的帮助。正确的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阻碍作用。而人的理想即是人的意识的一种,也可以说是一种延伸。每个人都会有意识,当然每个人也会有理想,理想也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包括一些精神病患者。正确的理想在人们生活当中起到莫大的作用,小至关系到每天的生活,大至关系到人的一生。有理想的人就如同黑夜里有灯的行人,黑暗中也能够走向远方;也就如海岸上的灯塔,为海船指引方向。所以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树立好正确的理想。

学生与学生的价值观,一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大学生作为客观合理性的存在,决定了价值观的真实性。将辩证思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我,便在人生的矛盾与多样的心路历程撷取一段,解读自己的哲学,探寻我之为我的价值落点,为宇宙的多彩增加渺小又真实的一个像素。这就是当代大学生要积极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因。

作为当代的学生,他们努力寻求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积极健康、务实进取。对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充满希望,对火热的生活充满激情,他们的人生观主流趋向积极健康、乐观进取。从他们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来到学校,准备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就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也包括了个人对社会的负责和贡献。但同时,因为学生年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固定,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地认识了解和掌握。用辩证法的眼光看待,因为他们年轻,拥有着最为骄人的资本。因为年轻,有活力,视野开阔,享有更多的机会,富有创造力,能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引下,快速完善自身。

3.要进行教学手段创新。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吸引力,就要充分利用当代高新技术,及时开拓新兴的教学手段。要努力实现从“封闭型”教学方式向“开放型”教学方式转变;从单纯“说教材”方式向“耐心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并重”的方式转变,从比较单一的教育手段向具有更多科技含量的现代教育手段转变。一方面,可以借助电脑,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进行教学,把声音,图像,文字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大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组织学生观看《宇宙与人》这个录像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先于意识而存在并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与物质,先进的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落后的起阻碍作用这个基本的哲学原理,让学生们真正懂得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年学生接触世界,认识社会的主要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学生当前关心的问题和思想动态,收集与授课内容有关的背景材料和最新的理论动态,以使上课内容丰富生动。例如,当教师了解到学生很关注个人的自我价值时,上课时教师就应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基础上这一道理讲清楚,也让学生们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答疑和辅导,用电子信箱与学生交换意见,学生的作业也可通过互联网批改。

4.把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改革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哲学原理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因此,要真正提高哲学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首先注重把教学形式的改革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首先要求理论的准确性、系统性,要在教学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感、历史感、现实感。当然要让这些理论内容为学生乐于接受,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就必须用生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具备灵活的教学艺术。但要处理好理论性、科学性与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关系,要把理论性、科学性放在首位,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强化生动性和趣味性,并把生动性和趣味性作为学生较快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有效手段。但绝不能把生动性和趣味性当做目的,海阔天空地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这需要哲学教师具备坚实的理论功底和灵活的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讲活、讲深、讲透,使学生觉得哲学的浸润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享受。

教师要改变对学生人才的评价标准,宣传和鼓励创造型学生人才,加强对创新教育和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工作。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不只是为了自己,更主要的是为了我们民族的兴旺发达、整个社会的进步。而每个人从产生那天起,就是社会中的人,就拥有自己的民族、国家,就肩负所在历史阶段的使命,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无论从年龄阶段、知识基础还是从其机遇上看,其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心该更强。因此,学生应该从对国家、民族和社会负责任的角度出发,更加珍惜自己、完善自己。同时,教师应结合形势教育,加强社会紧迫感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并走在时代的前列。

上一篇:经济学有什么好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风险投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