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角色课改论文范文

2024-03-18

师生角色课改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学随之更丰富化,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教师向学者转变,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关键词】新课改 转变 引导 开放

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各种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承担的责任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领域内都是深远的。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使自己由一名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过渡。

一、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转变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使自己由一名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过渡。

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组织全体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十分模糊不清,师长之间也应学有相长,共同进步与提高。因此,那种师道尊严的来面孔应该及早“下课”应与学生打成一片,交朋友、谈心、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2.向學者转变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即不是在书斋中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研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将为小学语文教师向研究型转变提供积极的学习机会。

3.新课程更需要开放型的好教师

一个只会把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学校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应与社区生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意义上的终身教育。新课程特别强调与社区的互助,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也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

二、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点上小学语文教师所要充当的角色除了正确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外,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发展,用老师的人格去塑造小孩子的心灵。帮助小学生建立学习目标,让学生自觉进入学习状态。这是新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要求。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课堂主体让位于师生互动。课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只有热情的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话,才能做到对学生适当的点拨,评析与引导。用唤醒与赏识的方式最大极至的挖掘学生的潜力。真正做到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

三、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只是课程与教材的执行者。教师按照指定的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题目和标准答案去教学生。教师对于自己教什么根本没有自己的决策权。教师被动的接受课程,教出来的学生很少有自己的见解,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更是寥寥无几。

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研究和评价。早在199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在以后的几年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课程的开发必须在课程的开发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不在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和研究者。

四、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传统的课程与教学是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实际的社会生活没有多大关系。教师的教学只局限于在学校内对学生进行各种说教。而没有利用社会资源,没有与学校所在的社区联合。更没有与家长进行很好的沟通与联系。学校用一套课本上的教条知识试图改造学生,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应试教育下考试的工具。社会也以它的自行的发展影响学生。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好与不好,都全面呈现给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自我辨别是非能力很有限,往往小学生,他第一眼看到的那件东西,就有可能会变成那件东西。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家长呢?也在以他们自己认为可行的教育方式教育自己的小孩,这就造成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各自为政。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固有的课程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面向社会,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家长密切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做到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还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掌握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育人的基本原则。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下,创造性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探究新时期教育改革模式,大胆质疑,勇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以一个学者型、研究型的姿态参与到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去,为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

作者簡介:

胡雪晴(1972.4-),女,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大学学历,现工作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合庄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师生角色课改论文范文第2篇

1 明确角色定位, 增强沟通效果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 在交互活动中应是民主的, 在相处氛围上应是和谐的。其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 心灵的互相接纳, 形成师生真挚的情感关系。由此决定了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不是领导, 不是严父, 而应该是导师, 是朋友。首先要做学生的导师。教师应以人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既关心学生吸取知识, 培养能力, 更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健全学生的身心, 完善单纯灌输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的劳动成果。其次是做学生的朋友。师生为友、尊重是重要的前提。要认识到, 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 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 是每位教师应该恪守的道德信条之一。对学生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就意味着对学生教育过程的结束。新课改提倡尊重学生,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倡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于一位中学生, 一个轻轻的抚摸, 一声激励的话语, 一个竖起的大拇指, 一个发自内心的鞠躬, 一个会心的微笑, 都会让孩子终身难忘。

2 谨记“身教重于言教”做学生的楷模

作为教师, 对学生身心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我每次走进教室, 看见地上有粉笔, 就悄悄地将它捡起;看到讲台上有尘土, 就用抹布轻轻地檫干净;看到室内的毛巾脏了, 下课后用肥皂把它洗干净, 再放会原处……久而久之, 我所做的一切, 学生都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 受到熏陶的作用, 学生能够主动地完成他们该做的工作。我们彼此之间能够敞开心扉, 倾诉真情, 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 我能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使他们毫无顾虑, 一身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习氛围浓厚, 兴趣较高, 在这种师生关系平等而融洽的教学中, 人们追求的“教学相长”不再是雾中看花。

正是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潜力, 激活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在轻松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带动下, 学生走出了“题海”的困扰, 逐步实现了自我调控, 自我计划, 自我评价和自我创新的主体发展的需要目标。

此外, 教师强烈的刻苦钻研的精神, 勤奋拼搏的毅力, 严格自律, 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3 完善评价体系, 关注每位学生

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重视学生成绩, 致使部分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后进生的教育, 使学生不能得到应有的教育, 进而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的现象, 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 教学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的。

你听说过皮格马利翁效应吗?大意是: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酷爱雕刻艺术, 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倾注在一尊少女雕塑中。由于热枕和全身投入, 这尊天使般的少女雕像竟然活了起来, 心理学家把它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倾注全部的心血和热情可使雕像活起来, 那么教育者面对本来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何愁不能使他们快乐成长起来呢?只要我们倾注的是情, 付出的是爱, 总会有回报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我班有个叫曹冉的同学上课经常迟到, 不能专心听讲, 作业大都不能完成, 时有逃课现象, 在班中的威信极底。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获悉了他的不寻常的身世:三岁时家庭突遭变故, 父亲病故, 母亲改嫁。他跟随70多岁的祖母相依为命。听完他的故事, 我的眼圈湿润了, 对这个不幸的孩子深表同情我拍着他的肩膀, 竖起大拇指说:“曹冉, 你是好样的, 困难只是暂时的, 只要你有毅力, 有恒心, 再大的困难也会向你低头的。”自从那次谈话之后, 他像变了个人似的,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思想上进步也较快。

这个事例有力地说明了教师的爱心, 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 催他奋进, 不断地成长。正如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能教育孩子。在教学中作为教学纽带的师爱, 有时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育工作的要求和难度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先进行教育改革, 积极提高思想素质、提高个人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象一个纽带, 把教师和学生紧紧的联在了一起, 而这个纽带正是用伟大的师爱来建造的, 正象夏沔尊说的:“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作为执教者, 在和学生的相处交往中, 只要你去细心观察、体会, 你会发现学生真的很可爱, 很值得你去为他们付出, 学生也会更加地热爱你, 尊重你。如果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能让学生如鱼得水;在品格上有风度;在为人处事上能够至诚求真, 在师生交往中能够让学生充满希望, 那么教师真的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愉快的最舒心的事业。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反映, 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 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师生角色课改论文范文第3篇

教师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占主导地位, 教学目标为传授知识。教师是课堂主题, “老师教, 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稳固且经验丰富。而个体差异已经是当今研究受教育者的最大课题之一, 人与人不同, 特别是学前受教育者对新世界的好奇心, 更使得我们在传授知识的丰富和灵活性, 所以对学前教育从业者来说, 主动的学习方式、独立的思想方式在竞争中显得更为重要。因此, 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改革。

目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还存在与实际教学脱节的现象。在进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授课时, 教师把同学们完全当作为同学们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唯一教学重点, 而忽略了同学们未来是教师, 忽略了他们的受众者的年龄、心理发展程度和主要学习内容的诉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不应该是单单的自身水平的提高, 而是一个能抓住适龄儿童需要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具有多样教学技能的专业教师。

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观观察方式的能力

考虑到学前教育的最终受益者为学前适龄儿童, 则在学前专业美术课程的安排上要考虑到学前儿童的兴趣方向和表现手法, 要从学前儿童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较为主观的观察方式入手, 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以“童心”为突破口, 了解和认同适龄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点, 从“了解”到“认同”再到“推动”的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同学们使用主观的观察方式, 鼓励跳跃式思考的方式。

2、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学历能力最有效果的方式应是培养同学们的兴趣, 兴趣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学前适龄儿童对美术主要的接受方式是动画片、儿童插画读物, 而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从动画片和插画入手, 两者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且带着教学任务和问题入手, 更能使同学们对此产生兴趣和热爱。

3、拓宽学生的视野

眼界的提高对于每一个和美术有关的专业都显得更为重要, 视野的广度是作为未来发展的高度的。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因为有社会力量的少儿美术兴趣班的驱使, 了解最新少儿美术发展动向、新材料新事物的运用和思考。

三、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的实践

所谓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 是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相对被动的地位, 使得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相对主体, 形成学生与教师互换、形成思维互换、职责要求互换的体验性教学模式。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同学们的独立思考、知识探究的能力, 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机应变的能力, 从而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

提高同学们的专业能力与自身素养, 从而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1、互换式授课模式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此方法改变了以往以教师在课堂上作为教学主体的授课方式, 尝试把把讲台交给同学们, 让同学们通过角色的互换, 使大家提前接受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感受台下同学们的目光和气氛, 提前获得自信和自如的教学感受, 教师作为学生角色给予鼓励和支持。

2、互换式授课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互换式授课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以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儿童简笔画为例, 教师布置的任务为:每两学时中请四位同学依次在讲台讲授5分钟, 讲授内容为用简笔画的方式独立完成一个物体的描绘, 在此同时要有作为教师的自我介绍、课程带入、边画边讲解和作品完成时的总结。教师负责对角色互换的同学的开场鼓励、课中秩序维护和角色互换之后作品点评、教学方式方法和仪容仪态的点评。

3、互换式教学法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学生作为角色互换最重要的受体, 同学们的感受变得极为重要。因为是从未体验过的互换, 要多加鼓励和帮助, 遇到问题要求老师积极应对和温和的疏导, 不要让同学们产生抵触和犹豫。具体常见问题和解决方式如下:

例一:在互换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多数为第一次站上讲台, 多为不自信, 声音不够洪亮、举止不过自然, 且目光不敢平视, 或者躲避同学们的目光, 讲台上的不自信会对角色互换的教学成果带来暂时不完全的效果, 达不到互换式教学法的教学目的。解决方法是让该同学在课下到讲台上多进行彩排, 熟练教学过程, 语速减慢, 简明扼要, 目视前方。

例二:在角色互换中被授课的同学们的台下起哄情况的引导和处理方式。因为同学们相互熟络, 角色互换同学不宜塑造教师的尾音与权威, 故在自我介绍和课程带入中有起哄的成分, 使得互换者节奏混乱, 影响呼互换效果, 直接影响是在板书绘画部分呈现效果不够好。应对方法如下:角色互换的同学要克服例一中的不够自信的部分, 尽量不要使用疑问句式, 如:夏天到了同学们爱吃什么水果呀?这样的疑问式会带来无数种答案, 容易起哄, 不易控制场面。应该做设问句式, 自问自答, 如:夏天到了是不是大家都会吃西瓜呀?是的, 西瓜是夏天最常见水果啦。此方式多会顺着教师的思维方式进行, 大为减少了不可控性, 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三:在互换教学板书绘画结束时, 尽量不要问同学们“这个西瓜像不像西瓜呀?”首先构成了例二中疑问句不宜控制场面的情况, 其二, 容易造成同学们的否定, 影响权威。解决方法可为:在台下多多练习, 使绘画内容完善和熟练, 不宜出现不像的情况, 结束语也应改为总结和归纳不宜提出问题。

四、结语

角色互换式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同学们的积极性, 技法自我学习的能力, 提高未来作为教师的自信心。角色互换也大大的力高了教学教过, 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了知识。但是, 角色互换式教学是一个新的

教学理念,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依然要提供给同学们知识的来源和提高, 未来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索、实践, 才能获得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 指出了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的理念, 加强了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为相对主体的教学方法。文章主要从师生角色互换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教学改革,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元迪.师生角色互换思修课堂上的有益尝试.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8) .

师生角色课改论文范文第4篇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 要想使自己所教学科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科, 究竟要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才能使新课改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中结出硕果呢?笔者就自己在从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多年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 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这是使自己的教学工作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命源泉, 教育方法对于教育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教育工作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学科教师, 就要牢牢把握这一点。现在的新编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理论性减少了, 贴近实际、接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增多了, 学生通过自读就能理解其内容, 如果教师把学生自己都能理解的内容重复一遍, 可想, 学生能乐吗?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教学,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去是教师讲, 现在要让学生讲;过去是向学生灌知识, 现在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 去解决实际问题;过去无论对错老师说了算, 现在是学生充分酝酿, 发挥集体智慧, 合作探讨;过去的教学目标是重在培养高分, 现在重在素质教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 教师不能老是将自己规范在陈旧的方框里, 做井底之蛙;或者一方面让学生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又给学生戴上许多限制, 换汤不换药, 这样也不能真正体现出新课改的实际内涵来。

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章节时, 有一个思考问题: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外, 我们还应依法履行哪些义务?教师一字不讲, 组织学生充分讨论, 让学生畅所欲言, 有的查找课本相关材料, 有的查找课外练习册, 有的甚至查找从家里带来的有关法律读本, 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干脆把讲台让给学生, 他们轮流上讲台谈自己的见解。大家都讲得有理有据, 列举的事实挺丰富。最后我稍作点评、归纳:除法律规定的义务外, 所有符合“道德”含义的义务都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该节课上得特别好, 课堂气氛非常浓, 学生收效很大, 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愉悦。

其次, 是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和教师只有年龄差异、知识水平差异, 除此之外, 不应该存在其他差异。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师切忌老是把学生视为受支配的、服从的、被动的地位。要多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想象的空间、愉悦的空间。要视学生为儿女、弟妹, 要随时关心学生的成长, 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觉得教师可亲可敬。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积极性, 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又能使学生动手动脑、机智应变、口头表达、合作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再次, 在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时, 还要注入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浓厚学习兴趣的重要法宝。教学上, 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优等生的培养, 要特别注重关心、关怀、爱护、帮助后进生。一个班是一个集体, 所有学习、生活在班级里的同学都是这大家庭的成员。作为教师就必须把全班同学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使他们都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会使班级具有极大的凝聚力。要达到此效果, 教师必须倾注其全部的爱心,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使他们能真正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如:2005年下期, 我突然发现班上一个叫张权的男生一周来学习情绪低下, 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我马上抽课余时间找他谈心, 得知他爸妈不知什么事离婚了, 他很想辍学。我立即对他进行开导, 随时关心他, 与他拉家常。这样的关心爱护成了他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不但使他从阴影中走出, 而且思想政治学科期末考出了优异的成绩。他感激地说:“老师, 你比我父母还好。”

师生角色课改论文范文第5篇

新制定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继承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 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并增加了实践的环节。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提出了以“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新的课程理念: (1) 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任务; (2)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个性发展; (3) 在认知理论上深刻理解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 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最有效的方法。

2 传统生物教师的角色

在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下, 生物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 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在知识和价值传递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方法大多是“教师——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 学生专心听讲, 很少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怀疑, 同时, 教师避谈争议性的问题, 教师的答案就是真理, 加上教师传统权威的角色, 使得学生不得不服从。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 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 生物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统一的角色行为、统一的教学内容和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 然后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甄别出成绩好与坏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剥夺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权力。

3 顺应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3.1 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为: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新生物课程体系在理念、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 这一系列的改革, 要求我们固有的传统教学观念必须转变, 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新课标的变化和要求。

新课改的内容最终都要靠生物教师秉承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学校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 全体生物教师应该立即行动起来, 有意识的转变传统观念, 拉近与课改的距离。

3.2 要有驾驭教材挖掘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教材的变化, 要对给定的教材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 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钻研教材时要挖掘教材的内涵和语言特色, 使教材的思路成为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 使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例如在《植物激素》教学时, 可以采取漫画的方式, 可以画一幅漫画, 题为“果农的烦恼”, 果农的烦恼为:果园里的果树太高摘不到;果树的结实率太低, 而且大部分没有成熟就掉下来了;有的果实过生摘下来没人买, 过熟了又怕烂掉了;果园里杂草丛生。漫画可以强烈冲击学生的视觉, 通过讨论解决果农的上述烦恼, 既使学生掌握了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也对学生进行了STS教育 (科学—技术—社会为交集的教育) 。

3.3 要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

教师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造性。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和信任学生,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对学生形成无形而强有力的精神召唤。如在《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中,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讨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观点正确与否并不重要, 通过后面的学习学生自然会明白, 但在这里却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同伴的团结友爱、生物学的轻松有趣, 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

包括生物学在内, 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派系庞杂且日益发展, 作为生物教师必须要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趋势有更加专业的视野。作为开放型教师, 应该不断通过自我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科研活动,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创建一种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 力争获取每一位学生的信赖, 实现教学目标, 为学生树立光辉榜样。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看到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的不同之处, 并看到变化中不变的东西, 那才是胜任生物教学的高度表现。如“免疫调节”教学中, 新教材中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并未强调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如果教师能够补充淋巴细胞的起源、抗原和抗体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学生理解特异性免疫的三个阶段就会容易许多。

4 高中生物教师角色定位的策略

从以上分析总结来看, 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应该采取以下的策略。

4.1 要以研究者的角色审视教学过程

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写实验日记、教学随笔, 开展“行动研究”, 以研究者的身份不断探究与教育教学及自身有关的问题, 并谋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认真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和个性特征,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4.2 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思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教师要不断地反思, 才能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作用, 才能更进一步成功地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 (1) 教学前反思, 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 (2) 教学中反思, 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反思, 使反思具有监控性、同步性, 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 (3) 教学后反思, 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 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批判能力。

4.3 既做课程资源的利用者, 也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 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交流与合作, 就必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 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生物教师应积极开发生物课程资源, 教科书不应该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 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种: (1) 校内的课程资源, 如实验室、图书馆、标本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2) 校外的课程资源, 包括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植物园、动物园、园林绿化部门、及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等; (3) 媒体课程资源, 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平时注重相关资料的收集累积, 从而将“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融入到教学中, 更好的落实课标要求。

5 结语

新课改不仅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赋予我们新的历史重任, 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们应该与新课程同行,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 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摘要:本文从新课改的背景出发, 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 认为高中生物教师要以研究者的角色审视教学过程, 反思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既做课程资源的利用者, 也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 张鸿昊.影响高中生物教师探究性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 .

[2] 孙国辉.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师的应对策略[J].中学生物学, 2005 (8) .

[3] 申屠军.浅议高中生物教师“三种意识”的确立[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

师生角色课改论文范文第6篇

如何做一位新课改下的农村语文教师呢?首先要更新语文教学理念。适应语文新课改, 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理念的转变, 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学习新理念, 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逐步转变教师的角色。那如何转变教师的角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切入:

1 新课标下教师观念的转变

1.1 建立新型师生观

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也就是说要有民主意识。例如在国培培训期间, 我的影子老师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 她先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也可适当用自己的语言当台词,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想说话, 也有话可说,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改变了过去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这种老模式, 是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2 与同行交流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 学会与他人合作, 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 在授《济南的冬天》在确立教学重点时, 笔者和其他老师经过讨论确立了第3自然段为本节的教学重点, 因为本段语言优美、层次清楚、角度新颖, 最能体现济南“温晴”的特点。这就是笔者在与同事交流中学到的成果, 可见在备课之前应该多与同行交流, 从而博采众长。

2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未来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开拓型、创新型人才, 学生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为迎接这个挑战, 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成共识, 现代远程教育走进课堂, 教学手段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炼志”。教师在新课改下, 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 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因此, 在新课改下, 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2.1“教书匠”变开发者

传统的语文教师所扮演的“教书匠”角色, 其实质就是教材的执行者、重复者, 而学生则在个性、智力、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 必须以开放的胸怀走向社会、走近别的学科, 积极开发具有“个性”的语文课程, 使语文课程不断地丰富、完善。例如笔者在上《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让学生思考———友人该如何做, 如何说, 元方才能原谅他。这个问题的抛出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友人应该先承认自己的错误, 向元方道歉, 再改正自己的错误, 元方才会原谅他。”还有的说:“友人是大人, 元方是小孩, 友人先是对陈太丘失信, 后对陈元方失礼, 因此, 友人应该先向陈太丘道歉, 再向陈元方道歉。”还有的说……总之, 学生的回答各具特色。这个问题的设置一石激起千层浪, 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使老师由交给学生知识变成学生知识的开发者。

2.2 指挥者变服务者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按事先制定好的策略实施教学活动, 以完成知识教学任务为终极目标, 这种方式漠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体差异, 语文教师扮演的是“统治者”的角色, 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 缺少个性和灵气。例如我在上《论语十则》时并没有把文章给学生翻译出来, 而是让学生结合课下注自己翻译。学生把自己不会的问题梳理出来, 先求助本小组和其他小组解决, 如再有疑问向笔者提问, 笔者作详细的解疑。这就改变了传统课堂上, 老师提问题学生来回答, 这种师问生答式。在教学中老师要由指挥者变服务者, 教师能给学生在学习上起到真正的帮扶作用。

2.3 传授者变指导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 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一元”资源, 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理念由于过于注重知识传承, 在多数情况下, 非但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新课改理念强调,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 感受学习过程, 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重组。余映潮老师上《咏雪》一课时, 他重点指导了朗读, 指导时又分三个层次:一、读得清楚;二、读得好听;三、读得有味。让学生进行个人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余老师在读中不断总结和指导, 直到读出效果为止。这印证老师由传授者变成了指导者, 老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2.4 组织者变合作者

新课标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也就是说,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将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有位老师在上朱自清的《春》第二课时, 采用由教师引导、设计, 学生自主参与的形式。老师说:朱子清的《春》是一首抒情诗, 一副风景图, 一曲春的赞歌。全文分三部分, 大家回忆一下, 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 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的同学, 可以说一说, 议一议;喜欢画画的同学, 可以画一画春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 可以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春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 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也可。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汇报自己学习结果, 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最大空间, 从而在良好的师生互动活动中不断解决问题,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新课标理念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就是老师要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 转变自己的角色。古人说,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和“知困”, 大概是每个教师发展的重要契机吧。

摘要: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还要从“教书匠”变开发者、统治者变服务者、传授者变指导者、组织者变合作者这四个方面的转变做起, 使教师成为新时期的研究型教师。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更新理念,转化角色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1.6.

[2] 朱益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J].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12.

上一篇:音乐网络传播论文范文下一篇:校园网络建设论文范文